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套装上下册)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莫泊桑 著,李玉民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0540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0265
品牌:读品联合(TASTEFUL READING)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406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荟萃“短篇小说之王”经典作品。
  ★初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读名著,展现法语魅力的典范。
  ★全面反映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态。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行云流水的文笔,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定让您手不释卷!

更多精彩请点击:

内容简介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套装上下册)》为“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之一。选取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共25篇,包括《一个诺曼底人》《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火星人》《羊脂球》等代表性作品。
  《一个诺曼底人》通过诙谐有趣的叙述,在优美的田园风光背景上,勾画出了一个农村老油子马蒂厄老爹的形象:他聪明能干、幽默风趣、好酒贪杯、善于玩弄欺骗手法。他身上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也带有原始资本主义式的狡猾。这种“狡猾”反映了19世纪诺曼底这个僻野地区正在经受着资本主义侵蚀的这一基本现实。
  《我的叔叔于勒》是借“我的伙伴”之口,讲述了他小时候的一段往事。叔叔于勒年轻时因不务正业,挥霍家产,被家人看成“坏蛋、废物”,被送去美洲作为惩罚。之后于勒在美洲发了财,成了全家人的希望,家人也热切期盼“好于勒”早日归来。在家人去附近的泽西岛旅游途中,却在船上巧遇于勒,他过着穷苦落魄的生活。全家人的希望顿时化为泡影,并没有与于勒认亲,而是避开了于勒,此后再也没有见面。小说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小资产阶级的辛酸与无奈,也通过叙述者寄托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关爱,少一点金钱关系下的冷漠”的愿望。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出身于诺曼底一个破落贵族之家,曾攻读法律、入伍当兵、做小职员,后师从福楼拜学习写作。1880年发表短篇小说《羊脂球》,产生了轰动效应,从此一发不可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及3部游记。他的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代表作有:《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内页插图

目录

一个诺曼底人 / 001
皮埃罗/ 010
疯女人 / 017
晚会 / 021
复仇者 / 033
恐怖 / 040
第二十九床 / 048
魔鬼 / 062
两个朋友 / 072项链 / 081
我的叔叔于勒 / 093
归来 / 104
嫁妆/ 113
火星人 / 127
魔椅 / 130
春天 / 142
舆论 / 149
保罗的女人 / 155
西蒙的爸爸 / 174
一次野餐 / 184
一名农场女佣的故事 / 197
一家子 / 218
泰利埃妓馆/ 245
羊脂球 / 274
伊韦特 / 315
莫泊桑生平和创作年表 / 401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广播里听完了再看书!说起来也很丢脸,小学时就知这本书,中学时写作文时经常引用书中人物事迹和名言,却从没看书!现在补偿遗憾,陪儿子读书!

评分

很好,很快。支持京东。

评分

幸福不是吃得好穿得好,而是没病没灾。

评分

送货速度快,书是正版的

评分

正品。书质量很好。很满意。

评分

红头发扎着两条小辫子又瘦又小的女孩,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还长着一脸雀斑。年幼丧母,不久,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几次波折,她阴差阳错地被爱德华王子岛上的一对老兄妹收养,从此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喜欢幻想,并且想象力非常丰富,热爱大自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嘴也经常管不住,也常因此而做错事。爱美的天性也经常闹出笑话。为人直率,善良,勤劳,很珍惜自己的友谊。并为自己取名为科迪莉亚·雪莉。

评分

【短视频-热点】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网络视频尤其是短视频对我们的影响如此之深,几乎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细节,仿佛无处不被“视频化”。套用一句时髦的网络表述就是:“无视频,不生活”。

评分

到货很快,和图片一样,�W印刷质量好,纸质也很好,好评。需要会再次光顾。

评分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