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堡之恋——平凡的故事
俄罗斯作家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处女作
一个单纯的农村青年融入大都市成为庸人的故事
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版本
看现实如何一步步征服最初的梦想和爱恋
世界文学经典名著
国内译本
本丛书由翻译名家柳鸣九主编,多位著名翻译家、学者编选,极具收藏价值
《彼得堡之恋》(原名《平凡的故事》),是1844年冈察洛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847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小说中描写一个在外省贵族庄园长大的、不谙世事的、满脑子充满幻想的青年亚历山大,在农村养尊处优的度过了20年,开始不满足于这种生活,觉得“家庭这个天地太狭小了”。他疯狂地向往城市生活,然后带着满脑子的田园式浪漫主义幻想来到彼得堡,与新兴资产阶级实业家彼得叔叔相处,彼得堡新兴资产阶级文化与传统的贵族庄园文化和宗法制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二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激烈碰撞。亚历山大在彼得堡风花雪月地混了7年,一事无成。母亲去世后,他第二次来到彼得堡,决心为自己开辟一条新路,他终于认同了叔叔的一套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经过曲折的道路最终取得了成功,也成了有产者。小说结尾时,他已经是一个气派十足的挺着大肚子、脖子上挂着勋章的六品文官了,并且找到了一个拥有30万卢布陪嫁和500个农奴的未婚妻。
冈察洛夫(1812—1891), 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在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出生,父亲是富裕的商人。1834年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后到政府工作达30年。1847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堡之恋》(原名《平凡的故事》)出版,描写一个地主少爷顺应资本主义兴起的局势,成为一个实业家的故事,赢得了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好评。1852年至1855年间作为海军中将叶夫菲米?普佳京的秘书随他航行到英格兰、非洲和日本,后经西伯利亚返回俄罗斯。冈察洛夫据此旅途写作的游记《战舰“巴拉达”号》在1858年出版,翌年又发表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大获好评。1867年,他辞去政府职务,并发表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悬崖》(1869年)。冈察洛夫终身未婚,1891年在圣彼得堡逝世。作者总论自己的三部长篇小说,捍卫现实主义,反对自然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在当时颇有影响。
张耳 :浙江温州人,汉族,1934年出生,1956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做编译工作。译著有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托尔斯泰的《黑暗的势力》、谢德林的《戈洛夫廖夫老爷们》。
冈察洛夫的小说在彼得堡博得了热烈的喝彩,成就是空前的——它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益处啊!它对于浪漫主义、爱好空想、温情伤感和乡下人的保守落后等现象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打击啊!
——【俄国】别林斯基
译本序
第一部
第二部
尾 声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引人注目,那种复古的油画质感,配上烫金的字体,瞬间就把我拉回了那个充满神秘与浪漫色彩的时代。初翻开扉页,那种纸张特有的微酸气味,混合着油墨的清香,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仿佛已经闻到了彼得堡冬日里那种凛冽而又迷人的气息。装帧的考究程度,完全对得起“世界名著精选”这个名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那种实体书独有的温度和质感,是电子阅读永远无法替代的享受。光是这份对书籍本身的尊重,就足以让人对手中的内容抱持着极大的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钻进作者构建的那个文学迷宫里,去探寻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与情感的痕迹,看看文字的力量究竟能将一个场景、一种心绪描摹到何种精妙绝伦的地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收藏的价值和阅读的乐趣兼具。
评分读完首章,立刻被那种缓慢而又细腻的叙事节奏所吸引。作者似乎并不急于抛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钟表匠,耐心地雕琢着人物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交流。他对于环境的描摹,尤其对彼得堡那特有的湿冷、雾气弥漫的街道,以及那些宏伟却又略显压抑的建筑群的刻画,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鞋底摩擦在鹅卵石路面上发出的那种细微的声响,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雪水融化后的泥泞气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而是在某个寒冷的午后,亲眼目睹着那些人物的悲欢离合。这种对氛围的极致营造,体现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厚功力,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恰到好处地烘托着人物内心的波澜。
评分整部作品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它对“时间”和“记忆”的处理手法。故事似乎总是在现在进行时和对往昔的追忆之间来回穿梭,而彼得堡这座城市本身,就成为了承载着所有时间印记的巨大容器。通过碎片化的回忆和不经意的日常细节,作者不动声色地揭示了人物命运的必然性,那种宿命感的沉重,并非通过声嘶力竭的控诉来表达,而是通过一种近乎宿命的平静来呈现。读到最后,虽然故事的情节可能已经告一段落,但那种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关于青春流逝、理想破灭的淡淡哀伤,却久久不能散去,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需片刻时间才能从那种深沉的文学氛围中抽离出来,回味无穷。
评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这次的版本处理得相当到位,语言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读起来毫不费力,仿佛这就是一位地道的中文作家写就的作品。很多看似难以用中文精确捕捉的俄式幽默和那种特有的忧郁气质,都被译者巧妙地转化了,保留了原作的神韵,却又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特别是一些长句的处理,既保证了原意的完整性,又避免了结构上的拖沓,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语言“转世”,让那些遥远的异域情感和思想,得以用我们最亲切、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对于初次接触这类经典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译本无疑是一座非常友好的桥梁。
评分这本书在人物塑造上的笔力之深厚,实在令人叹服。那些角色绝非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拥有着复杂、甚至充满矛盾的内在世界。特别是主角那种在理想与现实、激情与克制之间徘徊挣扎的状态,那种微妙的心理冲突,简直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剖开了人类灵魂深处的脆弱与渴望。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段关于内心独白的描写,思考着“如果是我,在那种情境下,是否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种强烈的共情能力,说明作者对人性的洞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物,他们彼此间的对话充满了张力,既有贵族社交场上的虚伪客套,也有底层市民生活中粗粝却真实的表达,这种语言的层次感,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社会侧面。
评分不错啊啊啊啊啊
评分上海三联书店的世界名著名译文库质量上等,属于精品,可惜这本已被压损,可惜
评分添加剂健康快乐成长性
评分总是那么的情感饱满又细腻,而且处处充满了才华和作者的爱,读起来暖暖的感觉。
评分赶上活动囤书,有时间慢慢看。
评分开本很大,质量非常好,行间距适中,适合收藏阅读,译本也不错
评分好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评分书很不错,很值得读。
评分我们(奥威尔序言版),一直在京东选购图书,非常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