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0
本書全部采用作者和學生們近年的發明創造和申請的專利的事例,通過本課程教學,力圖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人格、應用型創新人纔的新世紀學生。使學生懂得創造發明和專利申請並不神秘,它常常就在你的身邊;使學生知道創造發明和專利申請的主要方法,激發創造欲望。讓學生形成強烈的創造願望和養成良好的創造品格,使學生解放思想,學以緻用,動手動腦,實驗實踐,早日成為創造性人纔。希望讀者能從中汲取到智慧和靈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創造思維與專利申請》圍繞創造發明與專利申請的主題,闡述創造力開發、創造思維訓練、創新人纔培養、發明創造方法、檢索查新、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專利應用實施等內容。本書語言簡潔,內容翔實,圖文並茂,深入淺齣,通俗易懂,適閤作為進行創新教育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關人員參考,無論是在校的師生,還是創新工作者,都會從中汲取到智慧和靈感。
陶鬆壘 教授 科技專傢。曾獲中國當代發明傢,浙江省有突齣貢獻的科技專傢,“新世紀151人纔工程”首席導師,國傢“發明創業奬”,中華全國青年聯閤會全國青聯為七五建設作貢獻齣成果優秀個人,浙江省十大青年標兵——勞動創造標兵等榮譽稱號。發錶學術論文80餘篇,授權專利3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50多項。研究成果曾獲得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奬2項,二等奬2項,全國優秀新産品金奬3項,榮獲國際、國內發明奬12項。
上篇 創造發明
第1章 走近創新
1.1 讓思維飛翔
1.1.1 突破思維定式
1.1.2 展開想象的翅膀
1.1.3 開展創新思維
1.1.4 排除思維障礙
1.2 創新教育
1.2.1 應試教育
1.2.2 創新教育
1.3 創造的基本特徵
1.3.1 創造的實踐性
1.3.2 創造的新穎性
1.3.3 創造的社會效果
1.4 創造過程和結構模式
1.4.1 王國維模式
1.4.2 “三階段”模式
1.4.3 “五階段”模式
1.4.4 更多創造模式
1.5 創造是繼承和發展的過程
第2章 創造力開發
2.1 人人具有創造力
2.1.1 無時無處不在的創造力
2.1.2 人人都有一個盡善盡美的大腦
2.1.3 創造力的特點和構成
2.2 環境與創造力
2.2.1 環境對創造力人纔培養至關重要
2.2.2 創造力要及早開發
2.2.3 創造力的開發環境
2.2.4 科技發展的良好創造環境
2.3 創造力開發方法
2.3.1 生理開發
2.3.2 心理開發
2.3.3 全腦開發
2.3.4 學習力開發
2.3.5 行動力開發
2.4 創造力測試
2.4.1 大學生的創造力測試
2.4.2 其他的創造力測試方法
第3章 創造思維訓練
3.1 創造思維
3.1.1 認識思維
3.1.2 思維過程
3.1.3 創新思維
3.2 幾種創新思維簡介
3.2.1 發散思維
3.2.2 收斂思維
3.2.3 求異思維
3.2.4 聯想思維
3.2.5 靈感思維
3.2.6 逆嚮思維
3.2.7 其他思維方法
3.3 思維訓練
3.3.1 右腦開發
3.3.2 集中精力訓練
3.3.3 全腦訓練的手指練習
3.3.4 左腦訓練
3.4 頭腦風暴
3.4.1 什麼是頭腦風暴
3.4.2 辨識目標與問題
3.4.3 頭腦風暴的準備
3.4.4 頭腦風暴的運用要點
3.4.5 團隊頭腦風暴
3.4.6 頭腦風暴的規則
3.5 思維導圖
3.5.1 放射性思維的外在圖
3.5.2 什麼是思維導圖
3.5.3 創造天纔的筆記
3.5.4 繪製思維導圖的規則
3.6 奧斯本檢驗錶法
……
第4章 超越自我
第5章 走進發明創造
第6章 發明創造方法
第7章 創造發明的選題與研究
下篇 專利申請
第8章 專利與專利法
第9章 信息利用與專利檢索
第10章 申請專利的途徑和流程
第11章 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
第12章 專利應用實施
參考文獻
1. 本書編寫的意圖
“創造思維與專利申請”是一門創新教育課程。本書就是為瞭推行創新教育,讓更多的年輕人成為發明創新人纔而編寫的。創新教育是建立創新型國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經濟的必然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嚮;是振興中華,趕超世界的重大策略;是國傢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閤國力的關鍵。當前,全國乃至全球需要大量的創新人纔。所以開展創新教育,激發大學生發明創造的積極性,使大學成為培養創新創業者的搖籃,使年輕人拓展纔智,全麵發展,健康成長,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偉大事業。
中華民族曾以無與倫比的創造發明和輝煌韆古的曆史文化,雄居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重大科學發展和重大發明中,幾乎沒有中國人的專利,諾貝爾科技奬的名單中竟沒有一個中國大陸的人,這不能不引起對我國教育的全麵反思。傳統的應試教育過分強調繼承和接受,束縛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應試教育使許多人纔缺乏創造性,成為高分低能,缺乏堅強的意誌和毅力,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勞動和生活能力差,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社會發展變化的要求。中國教育正站在一個新的曆史起點上,擔負著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振興中華趕超世界人纔的曆史使命。
創新教育是通過提齣問題、檢索查新、發明創造、科學實驗與專利申請等教學實踐活動,去塑造創新人格,啓迪創新思維,開發創新能力,培養創新人纔的新型教育。它超越固有經驗乃至習慣的束縛,既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通過理想、信念、意誌、個性、獻身精神等方麵的教育使學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正確評價自己,極大地促進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2. 我的發明創造之路
在我的成長曆程中,發明創造使我這個普通孩子成為有突齣貢獻的科技專傢。從小爸媽經常給我講童話、神話、寓言、謎語等。我從故事中吸取不少營養,使我有較為寬廣的想象力。小學前就喜歡玩,那時候沒有什麼玩具,看到沙堆就會去挖“隧道”,碰到泥灘就會去築“水庫”,我成為土木建築工程師可能也與此有關。兒時雖然常搞得衣褲很髒,雖然所築的“堤壩”、建的“水渠”、挖的“山洞”、造的“橋梁”沒過幾天都“潰塌歸零”瞭,但內心充滿著創造的喜悅。小學後就喜歡看書,而且愛動手。尤其是科普類的書籍,例如看瞭《少年電工》、《少年航模製作》、《科學小實驗》之後常會按照書上的介紹製作一些小玩意,記得開始做瞭變壓器、萬花筒、單管機,又做瞭顯微鏡、電動機、發電機、收錄機,後來做瞭航模、遙控船、遙控飛機,電視機等。雖然所做的物品沒有像批量生産的産品那樣漂亮,但是在一次次的失敗和一步一步的深入中,內心常洋溢著成功的快樂。
在“文革”時期我有機會跟著父親下車間裏勞動,學瞭車、鉗、刨、焊、電、機方麵的技術。高中畢業就上山下鄉,曆經農、工、兵、學、商。記得在農村廣闊天地,搞農機改造、土地改良、植保除蟲、雜交嫁接、真菌培養,育齣銀耳靈芝蘑菇等新品種真有成就感。記得在船廠當機電工,船上有大量交流接觸器和各種繼電器,經常齣現故障,經過觀察思考,並查閱書籍資料後,發明瞭多功能的自帶信號交流接觸器,減少故障,提高瞭工作效率。記得在部隊當汽車兵,留校任汽車教導員,迷上瞭汽車節油淨化技術的研究。幾乎檢索瞭當時所有的汽車節油淨化的資料,尋求創造靈感。經潛心研究,反復試驗,終於打破瞭動力性和經濟性不可兼得的思維桎梏,發明瞭汽車變工況下的節能淨化方法。實現瞭在汽車減速行駛時,截止燃油消耗;在汽車勻速行駛時,適當調稀空燃比;不影響動力,不增加操作,經測試,加權平均節油率11.4%,一氧化碳、碳氫化閤物排放量比安裝前分彆下降93.7%和89.3%,技術被多個廠傢采用,1988年獲商業部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奬。在企業和高校帶領團體開展科學研究與創新教育實踐,在軟基快速築堤、軟黏物料遠距離管道輸送等方麵取得瞭一些成果。逐步走上瞭“發明創造→專利申請→應用實施→取得效益”的良性循環。同時也培養瞭一批創新人纔。
迴顧我的經曆,深深感到創造發明魅力四射,專利申請其樂無窮。
3. 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深深影響著我國的大、中、小學校。傳統教學的弊端很顯然,例如課程教學目標單一,唯知識目標傾嚮嚴重;課程教學脫離學生生活與社會實際,本本傾嚮嚴重;學習方式單一,過於依賴以知識結果獲得為目的的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記憶傾嚮嚴重等,這些都不利於創新人纔的成長。應試教育把考試成績作為社會人纔培養和使用的唯一標準。把唯一標準答案,強行灌輸給學生,以單一標準答案符閤與否,作為能力判斷的唯一尺度,使學生喪失想象力和原創力,喪失探求真理的動力。應試型人格擅長模仿、抄襲和剽竊,以作弊和應付的方式完成工作;擅長放棄主體性,拒絕獨立的價值判斷,服從威權,按彆人的思路行走;擅長在被規訓的壓力處境中生存;擅長從社會責任和義務中逃脫。它消解瞭創新思維生長的可能性,成為創新人纔培養的阻礙。
在來到大學任教以前,我在浙江省圍海集團公司當總工程師,兼任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理事。經常對學生的小發明小論文進行指導,每年也有一些大學生來我手下工作,使我知道學校的應試教育與社會脫節嚴重。來到大學後就一直在思考創新人纔的培養問題,從事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養具有做事能力的創新創業人纔,絕不是培養記憶工具。我們再也不能僅僅把十幾年前老師傳授給我們的知識傳授給我們的學生。逐步打破應試教育一統天下的現象。
浙江科技學院開展創新教育以來,以“崇德、尚用、求真、創新”的辦學理念,體現“學以緻用,全麵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纔培養觀念。以創造發明、科研立項、創新競賽、實踐實習和專利申請為抓手,在校內掀起創新創業的熱潮。在教學中融入發明創造的實踐活動,形成“培養能力,強調實踐,激勵創新”的機製。發揮應用型大學的優勢,實現産、學、研結閤,實現發明專利的産業化。既注意學科內部各教學內容間的縱嚮聯係,還注意不同學科之間的橫嚮溝通。針對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設置課程,引導學生對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綜閤、重組,使各種知識、技能相互遷移、交叉、滲透,互成體係,最終形成“能力鏈”、“知識樹”的整體網絡。促進自由選課,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鼓勵他們衝破思維定式的束縛,發揮逆嚮思維、延伸思維、發散思維,不唯書、不唯師、不唯權威,剋服從眾心理,勇於標新立異、大膽質疑、獨樹一幟、追求創新。在“啓迪創造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塑造創新人格,培養探索精神”方麵做瞭積極的探索。齣現瞭一批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的研究型本科學生。在齣人纔、齣成果上,取得瞭一些可喜的成績。
4. 一點體會
在發明創造與專利申請課程的教學中逐漸得到如下體會。
...
5. 編寫過程
本書所用資料大多是在多年的創新教育過程中積纍形成的。
開始是在大學生中組織興趣小組,在校內外開設講座。內容包括與大學生談創新創業、大學生是21世紀創新創業的主力軍、發明創造與專利申請、創造品格的培養與發明創造、創造思維能力培養與大學生創造力開發、實踐能力培養與學習方式的轉變、發明創造人人可為、如何指導學生開展發明創造活動、創新人纔培養方法等。
創新的人數逐漸多瞭,就開設選修課。在講座提綱的基礎上編製瞭教學大綱,包括教學內容及教學基本要求,課內實驗或實踐環節教學安排及要求,教學方法,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方法等。
之後學校重視瞭,每個學生必須有兩個創新學分纔可以畢業。學校撥專款支持學生科研創新活動。開展創新文化節活動和競賽活動: 發明創造與金點子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挑戰杯,大學生創業杯,設計競賽,專利知識競賽等。開展科研實習活動: 建立各種創新創業實習基地,開放實驗室,固定科研實習時間,鼓勵參加新苗計劃、創富項目和各種科技項目,討論怎樣做人、做事、做學問?什麼是人纔?怎樣成纔?怎樣結閤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創新創業?怎樣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産力?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形成人人參與創新的氛圍。
本書第1~4章由陳嫣編寫,第5~7章由項將瑞編寫,第8~11章由毛晨露編寫,第12章由葉寜同編寫,最後由陶鬆壘統稿完成。
6. 對讀者閱讀的建議
(1) 要自信。首先有“我能行”的心理暗示,建立自信心。改變潛意識,使原來儲備的知識能有效整閤。不能總是想“我不行,我不懂”,障礙自己思維的伸展。
(2) 要轉變。指導思想從應試教育嚮創新教育轉變;教學立足點從知識本位,嚮能力、對象、用戶、市場本位轉變;教師從組織者、主導者、領導者地位嚮輔導者、引導者、主持人的地位轉變;學習方式從死記硬背嚮開拓型、突破型、積纍型轉變。
(3) 要站到巨人的肩上。要瞄準社會的需求選一個研究課題,充分利用信息,查找相關資料,對自己的課題進行檢索,運用創造原理技法對自己的選題進行研究。然後把自己的研究寫成專利文件。
(4) 要交流閤作。課堂講授,要求圍繞中心問題開展討論,采用啓發式、研討式、案例分析式。互相啓發,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交流。課外自學,動手動腦,實驗實踐,鼓勵創新。鼓勵不同學科、不同特長、不同個性的人之間的閤作。
(5) 要在乾中學。鼓勵學以緻用,學科交叉,産、學、研相結閤,要求邊乾邊學,動手動腦。與産業界密切配閤,教育與社會需求、生産勞動相結閤。
(6) 要努力成纔。通過本書所涉問題的研學,使更多的學生懂得怎麼做人,怎麼做事,怎麼做學問。走齣應試教育的陰影,觀察生活,發現自我,創造人生,挑戰未來。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新時代具有實踐能力和開拓精神的高素質的創新人纔。
7. 全書重點及特色
本書全部采用我和學生們的發明創造和申請專利的事例,通過本課程教學,力圖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人格、應用型創新人纔的新世紀學生。使學生懂得創造發明和專利申請並不神秘,它常常就在你的身邊;使學生知道創造發明和專利申請的主要方法,激發創造欲望。讓學生形成強烈的創造願望和養成良好的創造品格,使學生解放思想,學以緻用,動手動腦,實驗實踐,早日成為創造性人纔。希望讀者能從中汲取到智慧和靈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敬請批評指正。
8. 鳴謝
在創新教育的實踐中及本書編寫齣版的過程中,得到瞭浙江科技學院原校長杜衛教授、教務處長羅朝盛教授和浙江科技學院發明協會的創始人白建輝會長,以及為創新教育的開展作齣貢獻的老師和學生的大力支持。在此再次嚮他們緻以由衷的感謝!
感謝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教師齣版專項基金的資助,使得本書能夠順利齣版。
當然,最要感謝的是我的夫人陳麗君,她總是默默地為我做好所有工作,使我有更多的時間投入科研與創作。另外,她還是我作品的第一欣賞者和批評者,每每都能提齣一些意想不到的寶貴意見。
2015年8月目錄
創造思維與專利申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創造思維與專利申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創造思維與專利申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