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GIS应用的热度正在升级,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户能够切身体会到其优劣性。
我们正在打造GIS应用的一系列图书,通过与ESRI等出版社合作,建立很好的产品阵营。 内容简介
ArcGIS Server是用于开发基于Web的GIS应用程序的主要平台,而JavaScript已经成为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应用程序的主流语言之一。《JavaScript构建Web和ArcGIS Server应用实战》介绍了如何利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来创建基于Web的GIS应用程序。
《JavaScript构建Web和ArcGIS Server应用实战》共12章,分别介绍了基本概念、创建地图和添加图层、添加图形到地图、特征图层、使用控件和工具栏、空间和属性查询、定位和查找特征、地址转换点和点转换地址、网络分析任务、地理处理任务、整合ArcGIS Online以及创建手机应用程序。附录部分介绍了利用ArcGIS模板和Dojo设计应用程序。
《JavaScript构建Web和ArcGIS Server应用实战》结构清晰、示例丰富,非常适合初学者和中级水平的GIS开发人员,也适合想要使用该平台进行应用开发的读者。 作者简介
Eric Pimpler是geospatialtraining.com网站的创始人和所有者,有着20多年使用Esri、Google Earth/Maps及开源技术进行GIS解决方案的实施和教学经验。目前,他主要致力于使用Python进行ArcGIS脚本编程及使用JavaScript进行自定义的ArcGIS Server Web和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 目录
目录
第1章 HTML、CSS和JavaScript简介 1
1.1 基本的HTML页面概念 1
1.1.1 HTML DOCTYPE声明 2
1.1.2 基本标签 3
1.1.3 验证HTML代码 3
1.2 JavaScript基础 5
1.2.1 代码注释 6
1.2.2 变量 7
1.2.3 JavaScript大小写区分 7
1.2.4 变量数据类型 8
1.2.5 条件语句 9
1.2.6 循环语句 9
1.2.7 函数 10
1.2.8 对象 11
1.3 CSS基本原则 12
1.3.1 CSS语法 13
1.3.2 行内样式 15
1.3.3 内嵌样式 16
1.3.4 链接样式 16
1.4 分离HTML、CSS和JavaScript 17
1.5 总结 18
第2章 创建地图和添加图层 19
2.1 简介 19
2.2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沙盒 20
2.3 使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创建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 21
2.3.1 创建Web页面HTML代码 21
2.3.2 引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22
2.3.3 加载模块 24
2.3.4 确保DOM可用 25
2.3.5 创建地图 25
2.3.6 创建页面内容 26
2.3.7 页面样式 27
2.3.8 完整代码 27
2.4 更多关于地图的介绍 29
2.5 使用地图服务图层 29
2.5.1 使用图层类 31
2.5.2 切片地图服务图层 32
2.5.3 动态地图服务图层 33
2.5.4 添加图层到地图 35
2.5.5 地图服务设置可见图层 35
2.5.6 设置定义表达式 36
2.5.7 地图导航 37
2.6 地图事件 40
2.7 总结 42
第3章 添加图形到地图 43
3.1 图形的四个组成部分 44
3.2 创建几何图形 45
3.3 图形符号化 46
3.4 图形分配属性 48
3.5 信息模板中展示图形属性 48
3.6 创建图形 49
3.7 添加图形到图形图层 50
3.8 图形练习 50
3.9 总结 58
第4章 特征图层 59
4.1 创建FeatureLayer对象 60
4.2 定义显示模式 62
4.2.1 快照模式 62
4.2.2 按需模式 62
4.2.3 选择模式 63
4.3 设置定义表达式 63
4.4 特征选择 63
4.5 特征图层渲染 64
4.6 特征图层练习 69
4.7 总结 74
第2 使用FindTask获取特征属性 134
7.2.1 FindParameters 135
7.2.2 FindTask 135
7.2.3 FindResult 136
7.3 总结 137
第8章 地址转换点和点转换地址 139
8.1 地理编码简介 139
8.2 使用Locator服务进 前言/序言
《前端架构设计:构建可扩展、可维护的现代Web应用》 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前端应用程序的架构设计原则与实践,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出高性能、高可维护性、易于扩展且能应对复杂业务需求的Web应用。内容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模式,从代码组织到团队协作的方方面面,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前端架构设计方法论。 核心章节详述: 第一部分:前端架构的基石 模块化设计与组件化开发: 模块化理论与实践: 详细讲解不同模块化规范(如 CommonJS, AMD, ES Modules)的原理、优劣势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模块化组织代码,实现代码复用,降低耦合度,提升可测试性。会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划分模块,如何管理模块间的依赖。 组件化思维与实践: 深入剖析组件化开发的核心理念,包括组件的定义、封装、复用与组合。讲解如何设计出职责单一、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并提供不同的组件化模式,如函数式组件、类组件、容器组件与展示组件的结合。强调组件的可插拔性与可配置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 原子设计方法论: 介绍原子设计(Atomic Design)方法论,将UI设计分解为原子、分子、组织、模板和页面五个层级。阐述如何利用原子设计构建可复用的UI组件库,提高设计和开发的效率,保证UI的一致性。 可扩展性设计原则: SOLID原则在前端的应用: 详细解读SOLID(单一职责、开闭、里氏替换、接口隔离、依赖倒置)设计原则,并重点阐述它们如何应用于前端代码的设计和组织,例如如何设计可扩展的组件、如何避免硬编码、如何进行合理的抽象。 设计模式的应用: 深入讲解常用的前端设计模式,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发布-订阅模式、策略模式、装饰者模式、代理模式等。通过具体的前端场景示例,展示这些设计模式如何帮助解决常见的技术难题,提升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插件化与中间件机制: 探讨如何设计插件化系统,允许开发者在不修改核心代码的情况下扩展应用的功能。讲解中间件模式,特别是在处理异步操作、请求拦截、响应处理等场景下的应用,例如在API请求、路由导航等环节的应用。 可维护性与代码质量: 编码规范与约定: 强调统一的编码风格和命名规范对于多人协作和项目长期维护的重要性。讲解主流的代码风格指南(如Airbnb JavaScript Style Guide, Google JavaScript Style Guide),并介绍ESLint、Prettier等工具如何辅助规范的执行。 代码重构策略: 详细介绍常见的代码重构技术,如提取方法、提取变量、替换魔法数字、移除重复代码、封装条件等。提供指导性的重构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开发者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优化代码结构,提升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编写可读、可测试的代码: 讲解如何通过清晰的命名、合理的注释、简洁的函数、避免过深的嵌套等方式编写易于理解的代码。引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的概念,并推荐Jest, Mocha, Cypress等测试框架,演示如何编写有效的测试用例,确保代码的健壮性。 第二部分:现代前端架构模式 单页面应用(SPA)架构: SPA的优势与挑战: 分析SPA的特点,包括快速的页面切换、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在SEO、首屏加载速度、代码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路由管理: 深入讲解SPA中的路由机制,包括客户端路由与服务端路由的区别,以及如何使用React Router, Vue Router等库实现声明式路由。重点讲解动态路由、嵌套路由、路由守卫等高级特性。 状态管理: 探讨SPA中复杂的状态管理问题。详细介绍Redux, Vuex, Zustand, Pinia等主流状态管理库的原理、设计思想和最佳实践。讲解如何组织和管理全局状态,实现组件间的数据共享和通信。 数据获取与缓存: 讲解SPA中高效的数据获取策略,包括AJAX请求、GraphQL的应用。介绍数据缓存技术,如HTTP缓存、内存缓存、持久化缓存,以及React Query, SWR等数据获取库的使用。 微前端架构: 微前端的理念与适用场景: 解释微前端的核心思想,即将一个大型前端应用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小型应用,每个应用都可以独立开发、独立部署。分析微前端适用的场景,如复杂大型项目、技术栈多样化、团队独立性需求等。 微前端的实现方案: 详细介绍几种主流的微前端实现方案,如基于URL路由的集成、基于Web Components的集成、基于iframe的集成,以及使用Module Federation等构建工具的集成。 子应用的沙箱隔离与通信: 重点讲解微前端中子应用之间的沙箱隔离问题,如何避免样式冲突、全局变量污染等。探讨子应用之间的通信机制,如事件总线、Props传递、Web Workers等。 微前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分析微前端在性能、开发体验、部署、技术栈选择等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 服务端渲染(SSR)与静态站点生成(SSG): SSR的原理与优势: 讲解SSR的工作原理,即在服务器端预渲染页面,然后将完整的HTML发送到客户端。分析SSR在SEO优化、首屏加载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改善方面的优势。 SSR的框架与实现: 介绍Next.js, Nuxt.js等支持SSR的框架,并讲解如何在这些框架中进行SSR应用的开发。 SSG的原理与优势: 解释SSG的工作原理,即在构建时生成静态HTML文件。分析SSG在性能、安全性、部署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适用于内容型网站、博客等场景。 混合渲染策略: 探讨SSR与SSG结合的混合渲染策略,根据不同页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渲染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SEO效果。 第三部分:架构决策与实践 技术选型与评估: 前端框架与库的选择: 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技术选型框架,帮助读者根据项目需求、团队熟悉度、社区生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前端框架(如React, Vue, Angular)和相关库。 状态管理方案的权衡: 讲解不同状态管理方案的适用场景,如何根据项目复杂度、团队规模来选择最适合的状态管理工具。 构建工具的选择与配置: 深入讲解Webpack, Vite等主流构建工具的原理、配置和优化。探讨如何利用构建工具提升开发效率和部署性能。 性能优化策略: 代码分割与懒加载: 讲解如何利用代码分割将大型应用拆分成更小的块,以及如何实现路由懒加载和组件懒加载,优化首屏加载速度。 图片与资源的优化: 介绍图片格式选择、压缩、懒加载、CDN使用等图片优化技术。讲解字体、CSS、JavaScript等资源的优化方法。 性能监控与分析: 介绍浏览器开发者工具中的性能面板,以及Lighthouse, WebPageTest等工具的使用,帮助开发者定位性能瓶颈并进行优化。 安全性与容错性: 常见前端安全威胁与防御: 讲解XSS(跨站脚本攻击)、CSRF(跨站请求伪造)、点击劫持等常见前端安全威胁,并提供相应的防御措施,如输入过滤、输出编码、同源策略、Token机制等。 错误处理与日志记录: 讲解如何设计健壮的错误处理机制,捕获和记录前端错误,并及时上报给开发者,便于问题排查。介绍Sentry, LogRocket等错误监控服务。 健壮的UI设计: 强调在UI设计中考虑用户可能出现的各种操作,增加提示、确认机制,以及友好的错误提示,提升用户体验。 团队协作与流程: 版本控制与代码管理: 深入讲解Git的使用,包括分支策略、代码合并、Pull Request(PR)流程等,以及GitHub, GitLab等代码托管平台的使用。 CI/CD(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介绍CI/CD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讲解如何利用Jenkins, GitHub Actions, GitLab CI等工具实现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流程,提高开发效率和发布频率。 代码审查(Code Review): 强调代码审查在提升代码质量、知识共享、团队协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分享有效的代码审查技巧和流程。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有深入的理论讲解,又有大量的代码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端架构设计。 体系化讲解: 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模式,由浅入深,构建一套完整的前端架构设计知识体系。 贴近实战: 涵盖当前主流的前端技术和架构模式,解决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强调工程化思维: 不仅关注代码本身,更关注项目的整体质量、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开发效率。 目标读者: 有一定JavaScript和前端开发经验,希望提升技术深度和架构能力的开发者。 前端团队的技术负责人或架构师。 对Web应用架构设计感兴趣的初学者。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构建出更健壮、更优雅、更具扩展性的前端应用程序,从而在快速变化的Web开发领域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