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永类钤方
定价::49.00元
作者:元·李仲南 撰,王均宁 等整理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117078825
字数:723000
页码:8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本书为元·李仲南撰著,孙允贤校定,是我国古代实用价值较高的一部方书。全书共22卷,详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骨伤之疾方。卷1为诊脉图诀,风、寒、暑、湿四中四伤钤图方论;卷2 7列伤寒、杂病证治;卷8为“南阳活人书伤寒集要方”;卷9 10“和剂局杂病方集要”;卷11 14辑录宋元间诸医诊病治验方;卷15 22分述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证治方。书中首创的过伸法处理腰椎骨折、有无“粘膝”征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富特色.对中医创伤骨科的诊断颇具贡献。
该书本之医经,伤寒有法,杂病有方,以脉、病、因、证、治列为五事,钤而为图,贯穿彼此,互为发明,简明扼要,易学易用。为便于学习和理解,撰有导读,书后并附有索引,故可供
一般学习中医者和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之用。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永类钤方卷
诊候六脉入式之图
《选奇》脉诀撮要
中风
中寒
中暑
中湿
伤风
伤寒
三阴三阳六经伤寒证治
可汗不可汗证治
可下不可下证治
可吐不可吐证治
可温证治
可水不可水证治
可灸不可灸证治
可刺不可刺证治
伤寒热病不可治形证
五运六气天时地气时行民病钤图
伤暑
伤湿
永类钤方卷第二
东垣先生内伤外伤辨
五脏 原论附见实热 虚寒 积热 痼冷
脾
肺
肾
肝
心
胆
三焦
伤寒头痛
伤寒颈项强 附项背强
杂病头痛
伤寒眩晕
杂病眼目
伤寒耳聋
杂病卫
伤寒口噤 附口不仁 口燥 口燥舌干
杂病口
伤寒舌
伤寒唇
杂病唇
伤寒咽干 附咽喉疼痛
……
永类钤方卷第三
永类钤方卷第四
永类钤方卷第五
永类钤方卷第六
永类钤方卷第七
永类钤方卷第八
永类钤方卷第九
永类钤方卷第十
永类钤方卷第十一
永类钤方卷第十二
永类钤方卷第十三
永类钤方卷第十四
永类钤方卷第十五
永类钤方卷第十六
永类钤方卷第十七
永类钤方卷第十八
永类钤方卷第十九
永类钤方卷第二十
永类钤方卷第二十一
永类钤方风损折伤卷第二十二
方剂索引
我是一名中西医结合科的医生,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的理论又觉得难以精准把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它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古老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的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给出了许多非常实用且具有创新性的指导。书中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思路清晰,论治方法独到,并且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家的学说,而是博采众长,将历代名家的经验融会贯通。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治未病”的深刻阐述,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另外,书中对一些经典方剂的讲解也十分到位,不仅列出了方剂组成,更深入地分析了每一味药的配伍原理、君臣佐使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变化。这让我对用药更加得心应手。书中的一些图片和表格,例如经络图、穴位图、舌诊图等,都非常精美且实用,为我日常查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了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案头宝典,相信它能帮助更多医生提升临床疗效。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中医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是雷同的,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显。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最实用的角度切入。我之前一直觉得中医的“阴阳五行”、“五行生克”这些概念很玄乎,难以理解,但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比喻和例子,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讲得明明白白。比如,它会用“水火相济”、“木克土”来解释身体内部的平衡与失调,让我瞬间豁然开朗。而且,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紧密围绕临床,讲述如何诊断、如何治疗,如何用药。它不是让你死记硬背那些药名和方剂,而是教你理解药物的性味归经,理解方剂的配伍规律,让你学会举一反三。书中的很多临床经验分享,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食疗”和“推拿”的部分,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手段,而且操作简单,在家就能进行,非常实用。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运用中医的智慧来调理身体,改善健康。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既能让我对中医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又能指导我实际临床操作的书。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脱离实际的书,也不是那种只给几个方子、缺乏深度分析的书。它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一种非常清晰、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过程的详细阐述,它一步步地引导我思考,如何从患者的症状、体征入手,分析病因病机,最终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每一个案例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临床技巧。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些枯燥的术语,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娓娓道来。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一些非常规疗法和辅助疗法的介绍,这些都是在很多中医书籍中很少见到的,为我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选择。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的书籍,它不仅能帮助我提升中医的理论水平,更能让我成为一名更出色的临床医生。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理论知识太枯燥,难以和临床实践结合。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中医书籍那样,上来就是一大堆古文和深奥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易懂的方式,将中医的精髓娓娓道来。比如,在讲到某个病症时,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用什么方子,而是会先从病因病机入手,让你理解这个病为什么会发生,身体内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再根据这些变化,循序渐进地介绍不同的治法和方药。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死记硬背,而是在真正地学习中医思维,学习如何“望闻问切”,如何“辨证论治”。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临床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分析得非常透彻,从初诊到最后的痊愈,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见。这些案例让我更加直观地看到了中医的魅力,也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插图和图表,它们将一些复杂的概念形象化,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能让你“学懂”中医的书,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作为一名传统中医的爱好者,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中医脉络、提升临床思维的书籍。当我翻开这本《永类铃方/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时,我便被它所吸引。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理论到具体病症的诊治,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它不仅仅是一本方书,更是一本关于中医思维方式的指南。书中对于“辨证论治”的阐述尤为深入,它教会我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抓住疾病的关键,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经典名方的剖析,不仅详细介绍了药物的功效和配伍,还深刻解读了这些方剂背后的医理,让我对古人的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本书在讲解疾病时,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医学的视角,这对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的图文并茂,既有精美的插图,也有清晰的表格,使得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我迫不及待地想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针灸推拿治疗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