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忆:一个传统大家族一百年来的日常生活

山居杂忆:一个传统大家族一百年来的日常生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高诵芬,徐家祯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6

图书介绍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408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1854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8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畅销书;近30年来女性回忆录,另类《巨流河》,豆瓣评分8。7分。
  《山居杂忆》1999年出版后,畅销一时,销量达30余万册。该书立刻被评为2000年畅销书,并且受到诸多名人推荐。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徐雁,称赞其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价值。该书也深受诸多豆瓣网友衷爱,称其为另类《巨流河》,获得8。7分高分赞誉。
  寻找逝去中国的记忆,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一部“现代《红楼梦》”。
  作者高诵芬出身名门,受过传统教育,历经民国初年,抗战搬迁,建国,“文革”抄家,改革开放,最后移民澳洲,一个世纪的往事在这位大家闺秀笔下如过眼云烟,写就了人生悲凉和慨叹。温婉如水的文字在这位大家闺秀记忆中浸透心扉,令人彻夜心宁。这便成了逝去的中国,成就了“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书中涉及人物100多位,写尽人世沧桑,台湾原诗学研究所所长李嘉有先生和悉尼的古典文学学者许德政先生把《山居杂忆》称作为“现代《红楼梦》”。
  新增100余幅珍贵老照片再现百年影像,新增3万字详解人生,使人更加了解这段往事。
  此次出版,作者徐家祯远赴重洋,搜罗照片。国际知名摄影师徐家树先生亲自修图设计,新增照片100余幅,再现100年珍贵影像。作者精益求精,对文字严谨修订,新增注释文章近3万字,让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这段往事历史。



内容简介

  《山居杂忆:一个传统大家族一百年来的日常生活》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记录的是以一个江南家族为中心、从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这一百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史。高诵芬从“抗战逃难”到“文革抄家”等,无不扬清激浊,曲尽其致,以其特定的年代和经历,写就了这段历史,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特定时代的教科书。这本书也成为了解和观察那个时代、那座城市、那个阶层的独特视角。时代变迁,繁华落尽,物是人非,当晚挑灯夜读至凌晨,掩卷叹服。这样的文字,只有饱经阅历后的静心才能得到。日子是流水,老人用心境洞穿了她,清澈如许。

作者简介

  高诵芬(1918-2005),女,浙江杭州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南宋武烈王高琼后代。自幼在家延师授读。年十八,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同乡的徐定戡。相夫教子,克尽厥职。一九九四年一月,夫妇定居于澳大利亚始写作回忆文字。其中与其子徐家祯合著之《山居杂忆》三十余万言。

  徐家祯(1942—),上海人,祖籍杭州;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他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1999年,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他有专篇评述;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文句通顺、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善写生活琐事,自称受周作人、丰子恺散文的影响较大。

目录

1 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2 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3 杭州旧时风俗之三
4 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5 曾祖母二三事
6 叶妈
7 招姑娘
8 褚先生
9 黄先生
10 鬼故事
11 再说鬼故事
12 孙云章医生
13 阮师傅和杨海师傅
14 民四嫂
15 绣花沈妈
16 扶乩
17 陈妈
18 桂花糖
19 我的父母
20 结婚之一 —— 做媒、相亲、订婚
21 结婚之二 —— 准备嫁妆
22 结婚之三 —— 婚礼
23 结婚之四 —— 三朝到满月
24 我的公婆
附录A:公公给婆婆的第一封信
附录B:公公给婆婆的第二封信
附录C:公公给婆婆的第三封信
附录D:婆婆给公公的信
25 我的太婆
26 黄妈
27 吴烈忠医生
28 昆明叔叔
29 寡妇
30 姨太太
31 香市
32 放生
33 我的弟弟宜官
34 我的哥哥恺之
35 家乡的吃
36 我的烹饪经历
37 逃难之一
38 逃难之二
39 逃难之三
40 一位朱先生和三位朱太太
41 黄山之游前后
42 周端臣和沈颂南
43 丁蕙女士
44 阿苏和绍大
45 吴汉槎先生
46 汤书年医生
47 说说沪杭的私人医生
48 奶婶婶
49 抄家
50 扫地出门
51 阿四老太
52 倪兄
53 依然静好楼记
后记

精彩书摘

  山居杂忆(一)
  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今年的农历新年是在澳洲度过的。虽说有的华人社团也庆祝新年,而且连澳洲政府也第一次发行了猪年邮票,以示庆祝。但是因为周围毫无节日的气息,于是少数几个华人的庆祝活动也就显得冷冷清清而生气全无了。再说这儿的华人大多来自粤、闽,他们的风俗与我家乡也有很大不同。现在我回想儿时过年过节的情景,已是恍同隔世了。有些风俗习惯现在早已绝迹多年,有些则是只有在《红楼梦》般的封建大家庭中生活过的人才能知道。最近阅读丰子恺先生端午杂忆,使我联想到儿时家中一年四季节日的这些旧风俗习惯,现在写出,或许能够帮助年轻人了解一点中国的旧传统。
  我儿时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中。我家是杭州的名门望族,几房人家世代聚族而居。(注1)不过,虽然大家住在一个墙门之中,但除了公用的门房、走道、厅堂之类以外,每房还有自己的小天地,与外界隔绝。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世时,虽然我的祖父早就故世,但是他的兄弟还在,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四世同堂”了。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是过年,因为那时有吃、有穿、有看、又有玩,真是一年之中最为高兴的时候了。
  大年初一,早晨一睁开眼,不等我开口说话,保姆(即专门照看孩子的女仆)就会将冷冰冰的桔子和乾荔子塞进我的嘴中。这是因为“桔”和“荔”两个字是“吉利”两字的近音字。再加过年时放在果盘中的桔子是福建出产的,叫“福桔”,当然会带来福气,那就更为吉利了。于是开年第一件事就是吃“桔荔”,正象征着整年都会大吉大利。
  桔子和荔子是每年父母给孩子的果盘中必有的两件水果。果盘也叫岁盆,里边还装各种乾果和糖果。除夕之夜,等我们孩子睡着了,母亲就轻轻地放在枕边,让我们第二天醒来时看见感到高兴,就好像外国人把礼物装在红袜子中,圣诞前夕挂起来对小孩说是圣诞老人送的礼物一样。除了岁盘,母亲还在我们的枕下放一个红包,里面是压岁钱。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事先关照好,第二天醒来先吃什么,后吃什么,不可弄错。小的孩子弄不清,也记不住,于是就关照保姆按次序塞进我们的嘴里。记得看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他的保姆长妈妈也在年初一一大清早给他嘴里塞进一片冷冰冰的桔子,可见这一习俗不只在杭州,而是在江浙一带都有。
  岁盆里的糖果过了初十、十五就渐渐吃完,而父母给的压岁钱却是不用的。这大约是以前有教养的旧式家庭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的方法之一。过了初五,小孩把红包交给母亲,存入每个小孩自立的存折内。这个折子是孩子出生时就立的,存入的是长辈给的见面钱,以及每年除夕、正月家中长辈、亲友给的压岁钱等等。孩子长到十岁,长辈就不再给压岁钱了。存的钱却要到成年时才可用于购买田地、房产,算自己的私蓄。最近看杨绛(注2)的杂忆,她家以前连仆佣的私蓄都交给东家去管,这种习俗一定也出自同一来源。
  初一早上起来保姆替我们换上新衣、新鞋,辫子上还要扎一朵红花,这又是使孩子高兴的事。
  以前的人生活俭朴节省。平时很少给孩子穿新衣。小的孩子就穿大的孩子穿旧的衣服。丰子恺先生也是江浙一带的人,有同样的风俗习惯,所以有“老大新、老二旧、缝缝补补给老三”的漫画。我们家还有小孩不准穿绸衣的习惯,说是“折福”,所以终年穿的是布衣,而且常常是大人穿旧的衣服改一改给小孩穿。家中有女裁缝(称为“女手”),还有专管绣花的女佣,都轮流在各房中做衣服,吃、穿都在我家,一年四季有做不完的衣服。可见那时人工比材料要便宜得多,否则,象现在人工那么贵的时代,家中常年顾着个女工做新衣、改旧衣,倒不如去买现成的新衣服来得便宜呢!
  我们家以前也不准小孩穿丝绵和皮货,说是因为“小孩骨头嫩,要焐烊的”,其实当然也是要孩子懂得节俭。到了十六岁,男孩子戴冠,女孩子梳髻,算长大成人了,才可以穿绸衣、皮衣和丝绵的衣服。女孩十六岁还要穿了红裙子去拜祖先。那时家里的房子很大,各房隔开很远,平时大家不见面,只有在从大门进出或去账房、大厅、花厅等公用的地方时才大家有见面的可能。而大厅则是办喜丧之事、祖宗生日死忌的地方,那时也是大家庭团聚的时候。我穿红裙子去大厅拜祖宗的那天十分害羞。拜好之后就飞快地跑进自己家的房里,怕被人家看见我穿着红裙、梳了头,已成大人了。
  大年初一早上打扮好了以后,就先向父母说“恭喜”,再去拜灶司菩萨、大厅内“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和祖宗堂。然后向父母、长辈叩头,叫“拜年”。佣人们也要向主人道“恭喜”,向阿官道“恭喜”。“阿官”者,乃佣人对小主人之尊称也。
  年初一早上吃的东西是固定的,有糖汤年糕、肉粽、豆沙粽、枣泥粽、红枣莲心粽,还有栗子红枣粽等等,各择所爱而食之。早饭后再跟大人到宅内各房长辈处一一依次拜年。他们也来回拜,于是这样一上午就很快过去了。我曾祖父、母在世时,年初一早上还有账房先生、坟亲和店里、厂里的经理们来拜年。所谓“坟亲”就是管祖坟的人和他的家人。因为他替主人照管祖先的坟墓,情重如亲戚,所以尊称他为“坟亲”。
  年初一还要“兜喜神方”,就是年内在历本上查好明年喜神所在的方向,年初一早上拜年完毕就坐家中的包车去这个方向兜一圈,算迎接喜神。记得有一年年初一下雨,地上很滑。我弟弟同他保姆王妈同坐一车。王妈是圆面孔、大胖子。不知怎的,车夫因王妈太重吃不消拉,车子失去控制,翻了身。王妈抱着弟弟,两脚朝天却安然坐在车里,象个元宝。许多车夫都停下车来帮忙抬车子。回家后,大家都笑王妈今年运气好,大年初一变个大元宝!
  过年的主要活动是拜年。近亲们都在初五之前来拜。有客来,先请他们喝清茶,然后喝红枣莲心冰糖汤一盅,再加四盆热点,一般是:茶叶蛋(象征元宝)、猪油玫瑰年糕、肉粽和枣饼。枣饼是我家的特色点心,制作工序繁多、用料讲究。制作时先将最上等的红枣蒸得发黑,去皮及核,与水磨糯米粉和成团。然后将粉团搓成小粒,捏成碗形,内放猪油、冰糖、切细的核桃和松子做馅,再在印板上印出各式图案,于是在蒸笼上蒸。蒸的火候很难掌握,因为皮子很薄,一过了时就会漏馅。每次做枣饼,必定要我曾祖母亲自参与制作。只有我母亲和一个从二十四岁就在我曾祖母身边做起、一直做到七十多岁的老女仆叶妈可以做帮手。其他人我曾祖母都嫌她们脏,不让她们参与。(注3)拿出来请客人吃的点心都要拣样子最好的,发现有走样的都要退回厨房掉换。而客人则一般只喝一、二调羹的莲子汤,枣饼也只吃半只,算是客气。
  从初五到正月十八“落灯”,虽仍有人来,但都是些婆婆奶奶之辈了,比如:媒婆、“搀扶阿奶”(即结婚时专管搀扶新娘的喜娘)、卖珠宝婆、奶妈等。我父母要给她们红包,并以年糕、粽子招待她们。
  我小时年初二必至外婆家拜年,吃了中饭才回家。我外婆七十余岁,面貌清秀而无牙,很少跟我们孩子说话,所以我见了有点怕生。外婆家人也很多。二姨母因早寡、无儿女,所以最喜爱我,常给我玩具和好吃的东西。我小时怕羞,不肯叫人,直到十岁都这样。于是每去外婆家,我二舅就说:“挖不开的黄蚬儿来了。”“黄蚬”是杭州一带一种类似蛤蜊的贝类,可食。买来的黄蚬如已死,贝壳就会张开;而活的黄蚬,贝壳就闭得紧紧的,要到煮熟才会张开。所以舅舅就把不肯开口的我比作黄蚬。过年当然也要放鞭炮。记得那时一到晚上,男佣就在天井里放各式花炮。现在我只记得窜天老鼠、金盆闹月、百子炮仗、万花筒这几种了。还有一种可让小孩拿在手里,叫“滴滴精”。那是一根签子,上半段涂火药,用火柴一点即发出火花,不会烫手,可玩多时才熄灭。
  正月十三是上灯,家家户户都要买灯。有龙灯、走马灯、兔子灯。那时街上有各色灯笼店,到这一天真是好生意。夜晚时,路上举行灯会,迎龙灯,满街男男女女,大概象古时笔记小说中所写的那样:那天在人山人海的庆祝活动中有的小孩就此被拐子拐去,有的小姐和书生就此眉目传情,于是就闹出不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来。可能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时一般家教较严的人家都不出去凑热闹,也不许仆人带孩子去看灯会,我家也历来如此。于是我们就买了灯来在家里玩灯。常买的是走马灯和兔子灯。走马灯有八面,画着八匹马,挂在厅中。晚上在灯的中间点起蜡烛,烛光的热气熏着灯顶的风车,风车转动起来就会带动八匹马也奔腾起来,花花绿绿,甚是美观。兔子灯则做成兔子形状,下有四个小轮,放在地上,兔子中间点上红蜡烛,小孩人手一只,用绳子牵着,可以象小狗一样牵来牵去。但是有时不慎,拉得不平,烛心歪倒,兔子灯就会烧起来。拉灯的小孩在前面走往往还不知道身后已经着火。直到后面的小孩大叫起来,大人赶来救火,灯常常已经烧得差不多了。这也常常是所有兔子灯的下场。正月十三那天,每家还要做圆子,店家也有圆子卖,叫“元宵”。晚上先要以元宵供祖先,然后一家老小一起吃。
  过年的最后一个节目叫“落灯”,那是正月十五,即把挂着的灯除下,还要把年前挂上去、过年的时候多次祭祀的祖宗神像取下来。这就表示过年的庆祝活动已经结束,又要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了。后来不知是谁把落灯改到正月十八,于是新年庆祝活动就延长了三天。除像之前,先要以圆子、酒菜、香烛最后一次祭祖,还要焚烧锡箔。然后将祖宗画像收起,藏好,要到年底拿出来再挂了。小孩时总觉得过年开心,因为既有吃穿,又有好玩,样样新奇有趣,于是一年之中天天盼新年,好象日子过得真慢。等到成年之后,只觉得一年一年过得何其快也,于是永远再也尝不到小孩时过年的乐趣了!
  ……

前言/序言

#N/A
山居杂忆:一个传统大家族一百年来的日常生活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山居杂忆:一个传统大家族一百年来的日常生活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山居杂忆:一个传统大家族一百年来的日常生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山居杂忆:一个传统大家族一百年来的日常生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没看 不过看书皮就感觉很有质感

评分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

评分

已拆,看了一下,直接看了抄家以后的内容。深感人生不易,平民如何家大业大,终不能护得周全。

评分

心仪已久的书,一直想买。感谢京东的活动。

评分

不愧被称为现代版红楼梦 开本够大 够厚 感谢京东

评分

京东购物价廉物好送货快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非常不错

评分

东西还不错,然后希望别人也都看看吧,性能够用,价钱还便宜,挺合理

评分

这本书写的很好,很有底蕴和深度,并且阅读起来很有乐趣,并不生涩,像是一位老者在给你讲故事的感觉!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山居杂忆:一个传统大家族一百年来的日常生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