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

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悦 著
图书标签:
  • 海军
  • 舰船
  • 军事史
  • 中国近代史
  • 民国史
  • 战争史
  • 海军装备
  • 舰船技术
  • 历史
  • 军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1528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709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1
字数: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按照军舰舰级、型别,分篇介绍从1937年抗战爆发,到1945年抗战结束,中国海军购买、建造以及未成的各型军舰的历史与技术情况,特别是中国海军抗战历史,以及接收日本军舰和美国援助军舰都是这段历史的重点,也为历史爱好者所关注。《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是《北洋海军舰船志》等中国近代舰船志丛书的系列作品。

目录

雪中送炭——抗战中列强赠华的川江炮舰
八舰风雨——抗战末期的美援军舰
闽海劫波——抗战末期的英援“伏波”舰
无名卒——抗战末期的英赠八艇
彷徨的女神——抗战末期的英援“重庆”舰
匆匆过客——抗战末期的英援“灵甫”舰
北境纸鹰——伪满洲国江防部队的军舰
辽海虚兵——伪满洲国海上警察部队的军舰与飞机
傀儡旗下——汪精卫伪国民政府海军的军舰
附录
民国海军军舰线图集(1938—1945)
民国海军军舰性能参数一览表(1938—1945)
英美赠舰人员编制表
选派海军军官赴英美参战造船考选办法
中美合作所协定
伪满洲国江上军简介
民国海军舰船购造大事记(1938—1945)
参考书目
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动荡岁月中的海上力量 引言 1938年至194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与艰辛的时期之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这一严峻的背景下,本志将目光投向了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中,依然为保卫国土、捍卫海疆而英勇奋斗的民国海军舰船。它们或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或是默默承担着运输、巡逻等艰巨任务,亦或是在战火中香消玉殒,成为民族记忆中无法磨灭的印记。 本志并非一本简单的舰船名录,而是一次深入的探寻,试图勾勒出民国海军在抗战时期脆弱而顽强的生命线。我们将通过对史料的梳理与考证,详细记录下那些曾经存在于中国海疆的军舰、炮艇、运输船等各类舰只的建造背景、性能参数、服役历程,以及在关键战役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关注这些舰船背后的人员、战术、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民族情感与历史意义。 第一部分:动荡前的积淀与战前的部署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民国海军经历了数十年的重建与发展。虽然受制于国家整体实力以及列强的干涉,但国民政府依旧努力建设一支能够维护主权的海上力量。本部分将回顾这一时期的海军发展脉络,重点关注: 海军的早期建设与沿革: 回溯清末以来的海军发展,分析民国成立后海军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的变迁,以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重要的舰船来源与引进: 梳理国民政府通过购买、接收、以及有限的自主建造等方式,获取各类舰船的历史。例如,从西方列强购买的巡洋舰、驱逐舰、炮艇,以及当时中国海军的骨干力量。 战前舰船的整体情况: 详细介绍战前国民政府海军的主要舰船种类、数量、吨位、火力配备等,分析其与日、英、美等主要海军强国之间的差距。 关键时期海军的战略部署: 在抗战爆发前,民国海军在主要海港的部署情况,以及针对潜在威胁所进行的舰船调动与演习。 第二部分:烽火岁月中的砥砺前行(1938-1941)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海军虽然装备落后,但从未退缩。本部分将重点梳理这一时期,海军舰船在正面战场和支援后方所付出的努力: 长江防线的坚守: 在日军沿江而下的侵略中,长江成为了一条重要的战线。我们将详细记录下在江阴要塞、芜湖、九江、武汉等地,海军舰船如何利用有限的火力,以及牺牲性地组织“阻塞航道”行动,迟滞日军的进攻。 重要海战与舰船牺牲: 详述如“江阴海战”等规模较大的海战,记录下参战的舰船型号、数量、战术运用、以及最终的损失情况。重点关注那些在此期间英勇牺牲的舰船,以及它们为阻挡日军登陆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海军舰船的运输与补给任务: 在陆地交通线被破坏的情况下,海军舰船在长江、沿海区域承担起了极其重要的运输任务,为前方战场运送物资、人员,以及支援战略撤退。 舰船的改装与应急措施: 面对战争的残酷,部分舰船不得不进行改装,例如将客货船武装化,以弥补军事舰船的不足。 第三部分:绝境中的抗争与最后的辉煌(1941-1945)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战进入了新的阶段。尽管民国海军的整体力量已经非常薄弱,但其仍然在各自的战线上坚持战斗,并且在盟军的支援下,部分舰船获得了新的生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影响: 分析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民国海军舰船部署和作战任务的影响。 盟军支援下的有限发展: 在美英等国的援助下,少量新的舰船被提供给民国海军,虽然数量有限,但它们成为了当时中国海军的重要补充。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新舰的性能、来源以及在战争后期的作用。 内河与沿海的扫荡与反击: 尽管失去了制海权,但民国海军的舰船在内河和沿海地区,仍然积极参与对日军据点的扫荡和支援陆军作战。 舰船的最后命运: 记录下战争结束前夕,幸存下来的民国海军舰船的去向,包括接收、移交、以及部分舰船因战损而退出现役。 第四部分:舰船档案与技术考证 本部分将是本书的重点技术篇,为读者提供详尽的舰船信息: 主要军用舰船详细档案: 巡洋舰: 例如“宁海”号、“平海”号、“重庆”号等,详细介绍其吨位、主炮、副炮、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续航能力、建造时间、建造地点、以及其服役生涯中的重要事件。 驱逐舰: 介绍当时中国海军装备的驱逐舰型号,包括其尺寸、武器配置、动力系统等。 炮艇与河川炮艇: 详细列举各类炮艇,突出其在长江等内河作战中的作用,分析其吨位、武器配置、以及在不同战役中的表现。 扫雷舰、布雷舰、鱼雷艇等: 介绍这些辅助舰艇的性能和在战争中的作用。 非军用舰船的军事化: 运输船、商船、客轮的武装化: 重点介绍部分民用船只在战争期间被改造为武装运输船、巡逻艇等,以及其改造后的性能和任务。 舰船的来源与制造工艺: 梳理不同舰船的制造国、建造年份、以及当时主要的制造工艺和技术特点。 图文并茂的舰船资料: 尽可能收录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根据史料绘制的舰船线图、平面图等,帮助读者直观了解舰船的原貌。 第五部分:海上力量的韧性与历史回响 本部分将升华主题,探讨民国海军舰船在抗战中的历史意义: 英勇无畏的精神象征: 探讨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舰船,如何成为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以及它们所代表的牺牲与奉献。 战术与策略的演变: 分析民国海军在装备劣势下,所采取的战术和策略,以及这些战术在长江防线、沿海作战中的应用。 人员与舰船的羁绊: 关注指挥官、船员与舰船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个人经历与命运。 对战后海军重建的影响: 探讨抗战时期民国海军的经历,对战后中国海军重建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和深远影响。 历史记忆的传承: 强调记录与研究民国海军舰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史料,让后人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 结语 “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致力于以严谨的态度、翔实的史料,展现民国海军舰船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钢铁巨兽的描绘,不仅让读者了解它们的技术参数和战斗历程,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它们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星辰,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绝对是历史爱好者们的宝藏!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厚重,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是知识上的厚重感。翻开目录,就能看到对于那个风雨飘摇年代的中国海军,从舰艇的详细数据、装备配置,到建造背景、服役经历,再到最终的命运,都做了极其详尽的梳理。作者显然花费了大量心血去考证,每一条舰船的介绍都仿佛是在讲述一个鲜活的故事。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战舰,那些在历史洪流中默默无闻的辅助船只,在这里都有了它们应有的位置。书中不仅有文字描述,更穿插了大量的珍贵图片,这些老照片本身就极具历史价值,它们让我们得以窥见当年海军舰船的真实面貌,甚至能想象出它们在海上的雄姿。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战争中损失的舰船,作者的记录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充满挑战与变革的年代,感受着中国海军在艰难困苦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勃勃生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舰船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浓缩了国家命运与民族精神的史诗。

评分

我一直对近代中国海军的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资料零散,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直到发现了这本《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才算真正找到了“组织”。本书的编纂思路非常清晰,按照时间线索和舰船类型,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让人一目了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每一艘舰船时,不仅仅局限于冰冷的数据,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比如,某艘舰艇的引进是如何艰难,它在某场关键战役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的官兵又是如何为了国家而浴血奋战,这些细节的穿插,让枯燥的舰船信息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人情味。书中的一些配图,特别是那些鲜为人见的舰船侧影和特写,更是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我经常会对着这些图片,结合文字描述,在脑海中勾勒出当年海军的场景。这本书也让我对那个时期中国海军的实力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既看到了他们的不足与困境,也看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牺牲精神。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民国时期海军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参考。

评分

《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民国海军世界的大门。我之前对那个时期的海军了解非常有限,知之甚少。但这本书却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那个时期中国海军拥有的各类舰船,从大型战舰到小型快艇,甚至是辅助船只,都做了细致的描述。每一艘舰船都有其独特的“履历”,包括它的型号、排水量、主炮口径、动力系统,甚至是被击沉或被日军俘获的结局。这些信息无疑是对于历史研究者而言极其宝贵的。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附带了大量的老照片和舰船线图,这些视觉材料让文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我得以窥见那些早已沉没或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战舰的真实模样,感受那个时代海军的壮丽与悲壮。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民国时期海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坚持抗争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看到了那段历史中不屈的脊梁。

评分

不得不说,《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的出版,对于填补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的空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作者不仅搜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史料,还将这些信息进行交叉验证,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对于舰船的参数、性能、武器装备等,都做了非常详尽的列举,并配以清晰的图纸和照片,使得即便是对军事装备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对这些舰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小型舰艇和辅助船只的介绍,这些往往是历史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但作者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体现了他对整个海军体系的全面认知。阅读过程中,我反复被书中披露的某些未曾公开的舰船档案所震撼,它们为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海军发展的诸多不为人知的侧面。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记录历史,更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为我们理解那个时期的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当我拿到《民国海军舰船志(1938-1945)》这本书时,就被它厚实的体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翻开书页,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沧桑感。作者以极大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对1938年至1945年间,那些活跃在中国海疆的各类海军舰船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无论是吨位庞大的巡洋舰、驱逐舰,还是小巧灵活的炮艇、鱼雷艇,亦或是作为后勤保障的运输船、扫雷舰,书中都一一收录,并提供了详尽的舰船数据、性能参数、建造年份、服役经历,以及在战争中的具体表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舰船图纸,这些视觉资料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我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这些舰船的风采。作者不仅仅是罗列数据,更将每一艘舰船的故事融入其中,它们或曾是民族的希望,或曾是血与火的见证,每一段文字都饱含着对历史的深情。

评分

陈悦先生先是写北洋水师,也就是北洋海军,然后写民国早期,后写民国中后期。这个脉络非常的清晰,值得我为此点赞。

评分

非常的好啊

评分

质量不错,孩子喜欢,京东送货给力。

评分

值得收藏 这一系列相当不错

评分

资料翔实,是一本能很好地了解民国海军史的参考书。希望能尽快看到1945年以后的民国海军舰船志。

评分

正品包邮好书,清新脱俗气质十足,为儿子准备的礼物

评分

陈悦也算这个领域的权威了,他的书可以一读,尤其实在促销时值得一买。

评分

中华民国海军军旗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赞一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