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推荐一:
看东大教授父亲如何向女儿讲述
被回避被忽视的日本近现代史
推荐二:
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
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
从思想文化中挖掘日本近代转折的根源
发出直指日本民族内心的质问——
“当时的日本国民无力阻止军部的行动,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推荐三:
“不管是多么不堪的事,只要那是事实,作为大人的我们,就有义务毫不隐瞒地让你们知道。”
“请正视这个事实,好好去理解周围国家是如何看待日本的,然后再以日本人的身份,开始你们的未来。”
内容简介
本书接续前作《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只选取事件大纲,向16岁的女儿讲述错综复杂又充满争议的日本近现代史。作者从比“开国”更早的18世纪末的宽政教育改革说起,透过近现代史上纷繁的政治事件,关注各个阶层的思想状况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趋势,围绕尊王攘夷、忠义思想、教育改革、武士道精神、常民心态、国家神道等主题,以思想史家的敏锐,展开对日本近现代史的观察与思考。尤为难得的是,作者正视了18—20世纪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通过史实的呈现,敢于向青年一代承认并引导他们反思“大日本帝国”加诸亚洲各国的侵略伤害。希望读者能够以更理性、更坦诚、更深刻的眼光回顾历史,走向未来。
作者简介
小岛毅(Kojima Tsuyoshi),东京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成员、日本学术会议连携会员。专攻中国思想史,著作包括《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中国的历史》丛书07,讲谈社)、《朱子学与阳明学》(放送大学教材)。
目录
日本年表? /? 1
中文版序? /? 15
1 为什么要写日本史? /? 1
制作“历史”? /? 1
有外国,才有“日本”? /? 3
近代始于何时? /? 4
2 重视外人的看法? /? 7
重新调整对日本的看法? /? 7
各式各样的国家形成之法? /? 8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 11
3 江户时期的两种历史意识? /? 13
商人和武士的自我意识? /? 13
“尊王攘夷”的口号? /? 15
人才辈出的原因? /? 17
4 支撑“世袭”的“忠义”理论? /? 19
围绕着赤穗浪士的困境? /? 19
支撑平庸者的“忠义”结构? /? 23
重复的世袭人事? /? 25
5 松平定信的教育行政? /? 28
文武并行? /? 29
朱子学与徂徕学? /? 30
人才录用制度的开端? /? 32
6 武士道的确立与幕府的误算? /? 35
肃正太平之世的纲纪? /? 35
武士道的内容? /? 36
要对谁忠诚? /? 38
7 教育热潮? /? 41
关于“尊号一件”的争论? /? 41
曲亭马琴的基本思想? /? 45
藩校与私塾的盛行? /? 47
8 清朝的衰落? /? 49
鸦片战争? /? 49
太平天国? /? 51
亚罗号战争? /? 53
9 动荡的幕府末期? /? 55
幕府的权威一落千丈? /? 55
走上明治维新之路? /? 59
记住年代的方法? /? 61
10 吉田松阴、久坂玄瑞、坂本龙马——被奉祀的人们? /? 64
松下村塾与安政大狱? /? 64
幕末的恐怖分子? /? 66
被视为英雄的男人? /? 69
11 井伊直弼、近藤勇、莜田仪三郎——没有被奉祀的人们? /? 72
正确的决定? /? 72
忠诚的新选组? /? 74
白虎队的悲剧? /? 77
12 新政府的制度与语汇? /? 79
地方和中央的制度改革? /? 79
西洋的制度和中国的词汇? /? 82
《大日本帝国宪法》与《教育敕语》? /? 84
13 岩仓使团与重视教育改革? /? 87
岩仓使团的惊奇之旅? /? 87
动荡的欧美诸国? /? 88
教育制度最重要? /? 92
14 与昌平坂学问所划清界线的东京大学 /? 95
两所大学的起源? /? 95
“教育荒废”的原因? /? 98
偏重实用学科是危险的? /? 99
15 张伯伦与摩斯眼中的日本? /? 101
特聘外国人教师所做的记录? /? 101
算盘与行水? /? 102
素描下的民众文化? /? 105
16 最后一招——采用阳历? /? 109
靠寺院的钟声报时? /? 109
旧历的精确度? /? 111
明治六年为何要改历法?? /? 113
17 铁路物语? /? 116
铁路开通 30 年间的惊人变化? /? 116
大都市的铁道路线网? /? 117
进入新干线的时代? /? 119
18 韩国问题与清日战争? /? 121
注意韩国? /? 121
征韩的思想? /? 124
清日战争? /? 126
19 日俄战争不是防卫之战? /? 129
扭曲的“司马史观”? /? 129
对《坂上之云》的见解? /? 132
“韩国”与“朝鲜”? /? 133
20 正视历史? /? 136
不要移开视线? /? 136
从“九一八事变”到侵华战争? /? 138
殖民统治的本质? /? 140
21 夏目漱石的忧郁? /? 143
脑筋清醒的人? /? 143
“高等游民”的世界? /? 146
转变的十年? /? 148
22 “人格”的流行与强调“国民文化”? /? 150
“人格”的发明? /? 150
和辻哲郎对道元的认识? /? 153
和辻与津田的争论擂台? /? 154
23 大正民主与“常民”的发现? /? 158
“天皇机关说”与“政党内阁论”? /? 158
柳田国男的民俗学? /? 161
超越合理性的“常民”世界? /? 163
24 “吉野朝”与国家神道? /? 165
南朝正统论? /? 165
国定教科书的偏颇问题? /? 167
创造国家神道? /? 168
25 从大正到昭和? /? 172
从繁荣到不景气? /? 172
开始恐慌的昭和时代? /? 174
军人是愚蠢的吗?? /? 176
26 思考军部抬头的问题? /? 179
无法区别的战争? /? 179
以延长线的概念理解战争史? /? 181
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难处? /? 184
27 思考战争的责任问题? /? 186
国民的支持? /? 186
总是以防卫战争开始? /? 189
不要只看容易理解的图表? /? 190
28 毁灭,然后重建? /? 194
直到战败? /? 194
战后的改革与东西方的冷战? /? 197
环视历史教育? /? 199
29 1968 年? /? 202
以“打倒旧权威”为目标? /? 202
运动的挫折与高速的经济成长? /? 204
这四十年与以后? /? 206
30 丝路与韩流——幻影二题? /? 209
不想看的东西更应该要看? /? 209
各种百周年? /? 210
后 记? /? 212
出版后记? /? 215
精彩书摘
20 正视历史
不要移开视线
悲惨的话题还要继续下去,请忍耐呀!有些人会以避开“不想听的话”为前提,叙述日本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历史)。他们批评,像本书一样呈现“大日本帝国”加诸亚洲各国的伤害是“自虐史观”的表现。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批评正好暴露了他们缺乏自信心呢。他们处处搜集“我们(的祖先)绝对不是坏人”的证据,只是为了让自己在精神上感到安心而已。我的形容词或许比较低级一点,但用“自慰史观”来形容他们的历史观似乎是比较贴切的。
话说回来,当大日本帝国并合了大韩帝国后,韩国人对日本的不平不满情绪,便更加高涨了。韩国人认为自己是文化的先进国,自古以来正是韩国把文明(源自中国的东亚文明)传递到日本的。朝鲜王朝五百年的文官系统,很自然地对武士血统心生排斥,不愿意被以军人为主体的日本统治机构(最初的朝鲜总督正是军人出身)的力量支配。韩国人无法从内心去欣赏日本积极汲取的西洋文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在那样的情况中爆发了(1914—1918)。美国总统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高举“民族自决”的大旗,于大战中途参战。战争结束后,战败国德国、奥地利、土耳其等帝国解体,欧洲诞生了许多民族国家。
这样的情报当然也传到“朝鲜”。巧合的是,1919 年1 月,曾经是大韩帝国皇帝的李太王驾崩了,但此时却传出他是被日本人毒死的说法。李太王之死,或许让人想起了之前的闵妃暗杀事件(清日战争后,因为闵妃不屈服于日本,日本便派人在王宫中将她毒死)。在日本学习的韩国留学生们发表独立宣言后,汉城也在 3 月 1 日公布独立宣言。之后,许多地方爆发了反日运动,总督府以军事手段激烈镇压,造成数千人的死亡。这一系列的反日事件被称为“三一运动”(或“独立万岁事件”)。
吸取教训的日本,开始任命文官为总督,并且努力开发农业,把笼络人心作为政策的一部分。不过,尽管如此,这并没有改变日本对朝鲜殖民统治的本质。
从“九一八事变”到侵华战争
这一年中国也发生了和殖民地“朝鲜”本质并不相同的反日运动。中国的这次反日运动也以日期为名,称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抗议行动。因为当时中国(中华民国)也是参战的协约国一方,战争结束后中国从战败的德国手中收回山东的权益,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日本却抓住中国当时的政府无法统一国家的弱点,要求履行中日双方在战争中协定的“二十一条”,使日本在战后可以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日本参与被称为欧洲势力之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原本就在于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日俄战争之后,日本的活跃并不是单纯为了成为亚洲霸主,而是想成为列强的一员,并趁机扩张国势。
所以,当中国出现统一的机会时,关东军(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军)便开始处处阻挠。为了守住从俄国夺取的殖民权利,日本支持当地的统治军阀张作霖,但当发现他不与日本合作时,便进行了暗杀行动,于是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便宣布服从国民政府②。而为了维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关东军制造了铁路爆炸事件,并进行军事镇压。这就是所谓的“九一八事变”。发生爆炸事件(柳条湖事件)的日期是 9 月 18 日,对中国人而言,这一天是日本侵略中国战争的开始。这一年是 1931 年(昭和六年),如果把这一年视为开战起始年,那么直到终战的 1945 年(昭和二十年),这是一场长达 14 年的侵略战争。
“九一八事变”到底是驻派在当地的关东军不受控制的行为,还是当时中央陆军首脑授意下的国家级阴谋,如今仍然议论纷纷。但看在外国人的眼中,两者都是日本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擅自发动的侵略行为。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成立的国际性组织)的调查团接受中国方面的报告,断定“九一八事变”是侵略行径。这一判定使日本极为不满,因此宣布脱离国际联盟,更加强势地维护其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并在当地建立伪“满洲国”,拥立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为皇帝。高举“五族协和”(指日本人、满人、汉人、蒙古人、朝鲜人等民族融合共存)、“王道乐土”等口号大旗的伪“满洲国”,其实只是日本的傀儡罢了。其形式上虽是独立的国家,实质上却与当时的台湾、朝鲜一样,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殖民统治的本质
秉持“自慰史观”的人们认为,日本所做的一系列行为中,有一部分是值得赞许的,虽然也有一部分是必须受到批评的,但“就整体而言,有坏也有好”。他们辩解,与英国、法国在印度或非洲的统治比较起来,日本对殖民地的统治对当地人民更有帮助。“自慰史观”的拥趸认为,在统治殖民地这件事上,日本比欧美列强更重视人道,但“自虐史观”的支持者则从内心深处认为殖民统治本身就是错误的。
没错,日本的殖民统治政策里,可能确实包含着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的项目。例如使用能够快速产生效益的近代化技术,改善农地、铺设铁轨、建设工厂等,这些都是事实。另外还有仿效日本本土,引入近代学校制度。当时台湾地区与朝鲜的入学率高于同期的印度,这也是事实。从这几点看来,日本对殖民地的统治或许确实是有贡献的。
但是,请想想吧!实施这样的政策是为了什么呢?在东京的中央政府,是因为真心考虑殖民地人民的福祉,所以将日本国民缴纳的税金,投资于殖民地的建设吗?如果这样,不是没有殖民地比较好吗?
真相当然不是那样。如果真是那样,抢夺殖民地的政策就会停止了吧!当然是因为开发殖民地对日本本国有利,才会这么做的。普及教育是为了培养当地近代产业的中坚力量或中间管理层,并不是为了当地的所有人。殖民统治并不是慈善事业,故意避开这一点,而试图正当化殖民政策的言论,就像小偷堂而皇之地为自己辩解。
(和韩国不一样)台湾有一些年长者,可能赞赏日本的“武士道”教育,但是我必须说,那是严重的误导。日本在台湾地区的学校里讲授的武士道和日本国内一样,都在教导人民要成为帝国的臣民,必须对天皇尽忠诚之心。
明治以后,日本在亚洲地区的所作所为,让人越了解就越感到羞愧。其实正因为知道会如此,所以“自慰史观”一派便主张“不要教给青少年那样的事情”,只要让你们看到日本历史中美好的部分就可以了。
但是,我大大地反对他们的这种主张!不管是多么不堪的事,只要那是事实,作为大人的我们,就有义务毫不隐瞒地让你们知道。如果你们因此(就像他们害怕的那样)而厌恶日本这个国家,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不过,不管你们再怎么讨厌这个国家,都无法改变你们出生在这里的事实。请正视这个事实,好好去理解周围的国家是如何看待日本的,然后再以日本人的身份,开始你们的未来。
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就像你在婴儿时期就是有蒙古斑的蒙古人种一样。或者说,就像无论你多么不愿意,都逃不了你是我的女儿的事实。这是你再不愿意也必须接受的事实。这是宿命的责任,与你个人无关。如果你已无可奈何地接受身为日本人的命运了,那么今后你要如何与亚洲其他国家的朋友往来呢?你自己应该知道吧?不能将错就错地强辩“我们绝对没有做坏事”。
请直视已经过去了的事实,然后以此为前提,好好地开拓未来。
这不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我也要这样做。
……
前言/序言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2(汗青堂丛书005)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一直很喜欢“人未在,心已远”这句话。然而,27 载始终未能做到.....
评分
☆☆☆☆☆
飞虎队解散至今已经过去64年了,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关于他们的或由他们讲述的新故事出现。当我引用克里斯托弗·肖尔斯在1993年出版的研究成果时,我都不禁担心很难再结交飞虎队老兵。因为肖尔斯在这套名为《血腥屠场》(BloodyShambles)的丛书中深入而仔细地研究了东南亚战场的空战,指出飞虎队为分得中国国民政府的奖金而从英国皇家空军的友军那里“抢夺”战果。本书第11章就以1942年2月盟军对缅甸港口毛淡棉市的突袭为例,参考各方相互矛盾的说法,对这个棘手而敏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尽管肖尔斯对飞虎队的“指控”并不仅限于这次突袭,但对它的研究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评分
☆☆☆☆☆
任何决策的制定都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政治体制、决策机制、意识形态、决策者所能掌握的情报信息、国内舆论、国际环境、决策者的理智与情感……这些无一不影响着“二战”中这些决策的形成过程。作者充分分析了这些因素在这十个决策中的作用与影响,试图为读者还原当时战场之外看不见的硝烟。但历史的发展并不具有必然性。作者还专门分析了被决策者们抛弃的其他替代方案,并合理推测了选择这些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对这些替代方案被放弃过程的分析更是凸显了决策者做出这些命运攸关的抉择背后的逻辑。
评分
☆☆☆☆☆
元1138这一年,世界发生了很多事,各地老大都很忙。 这一年,南宋小朝廷向金兀术称臣纳贡,偏安杭州,从此“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郁闷的岳飞正写“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一年,赞吉正在猛K拜占庭和十字军国家的脆弱联盟。 最热闹的是西欧了: 这一年红胡子绯特烈的叔叔,德皇康拉德三世勾结教皇,挤走姐夫“骄傲的亨利”,篡位成功。开创霍亨斯陶芬王朝。 英王亨利一过世,法国外甥斯蒂芬在“旗帜战役”中,K翻苏格兰表舅罗伯特,打败表妹,也就是“诺曼征服”的老威廉亲孙女,金雀花短斗蓬王亨利的老妈玛蒂尔德,让她穿白袍从冰上哭着爬走。暂时篡位成功。 倒是法国“年轻王”路易七过得正爽,洞房花烛加金殿提名,娶了16岁的美女兼富姐亚魁当女公爵爱琳娜,顺利接班。 但是不要慌,他很快就知道这个老婆有多闹心了。 还有一件很不起眼的事:伊拉克北部的提克里特,生了一个库尔德小孩,他叫萨拉丁,意为“真理和正义”。 老萨家是当地望族,世代为官,赞吉就曾是他们的家丁。 所以萨的少年时代不但家学渊源,还有希腊家教补课,骑马打架喝酒泡妞也很在行
评分
☆☆☆☆☆
第一章 安阳和王都 第二节 王屯 第三节 西北冈 第四节 安阳的其他遗址 第五节本书是基于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而撰写的一部简明而又整合的中国商代文明史,商文明的研究者传统上都是文献、甲骨、金文和考古等专注于某一些特殊材料的独立的学科里培养出来的,所有这些材料都是重要的。但是,每一门学科不可避免地侧重于商文明的某几个或某一些特殊的方面。 目录 · · · · ·
评分
☆☆☆☆☆
哪怕只是一时冲动,
评分
☆☆☆☆☆
非常精彩。大部分内容都是放在内部政治体系,在描述这些决策的同时,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做出这些决策的前提政治条件。最佩服的是罗斯福,在跟一个不合作的国会打交道的同时,还小心翼翼地照顾顺应又引导着民意,又不至于走得太远,难怪身为伟大政治家的同时又广为民众爱戴,这比丘吉尔强多了。
评分
☆☆☆☆☆
正在阅读,字体稍小,翻译流畅。有一些桥段的确富有见解,特别是每章之后,作者依据历史客观事实,试图找出替代方案或者措施,即如果当时采取不一样的决策,会否将改写历史这样的假设。注意,作者并非主观臆断,也并非脑洞大开。而是提供了新的对于历史关键节点的思考。但是,如书中所述,有些假设不一定能改变历史进程,有一些也假设在当时情况下也不一定会发生,因为有些决策本身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必然发生的,比如第一章中,英国政府最终决定独自抗击德国的战略选择,尽管有证据显示英国当时很有可能选择与德国媾和,退出战争,如果敦刻尔克没有成功,也许丘吉尔不会那么坚持,但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即便与德国媾和,丘吉尔和战时内阁也仍然不会选择彻底投降,因而战时内阁根本不会答应有损英国独立的任何条件,所以,所谓和平谈判根本不会有结果,结果只是拖延了战争全面爆发的时间而已。但是,这一决定却是德国无可避免的展开了两线作战,也为最终希特勒的失败埋下伏笔——尽管希特勒一直希望尽快结束西线作战,和英国和谈,并吓阻美国介入欧洲战事。总之,这书不错。
评分
☆☆☆☆☆
闲书,闲暇时间看看书,很是惬意,喜欢书香的味道,知识有点杂,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为什么是这样,明天怎么就那样了呢?读点历史,似乎明白,也不一定明白,这就是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