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生活、恋爱、家族、朋友等生活周边确切感觉到的就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心理学入门(完全图解版)》是由人气心理学家涉谷昌三来为你讲解神秘的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入门目录
Contents
第1章 通过小动作看心理
小测试:你在他人眼中的好感度 / 2
从服装入手解读深层心理 / 8
通过视线读懂对方的心理 / 10 Column 腿部动作和身体姿势是不会说谎的 / 12
腿部动作与真实心意 / 14
手部动作泄露出来的不安心理 / 16
从口头禅看性格倾向 / 20
不良习惯折射出的心理状态 / 22
从小动作看穿谎言 / 24
从对金钱的态度解读深层心理 / 28
你是喜欢听音乐还是喜欢看书 / 30 Column 读懂人心的性格测试 / 32
第2章 通过外表解读内心
喜欢的颜色与性格倾向 / 36
讨厌的颜色与性格倾向 / 38
从发型看女性的自我表现欲 / 40
从雨伞看男人的事业心 / 42
从领带看男性的自我表现欲 / 44
通过眼镜彰显自我形象 / 46
从饰品看人的潜意识 / 48
隐藏在鞋和包中的深层心理 / 50
从喜欢的饮品看一个人的工作态度 / 52
从日程记事本看性格 / 54
第3章 喜怒哀乐心理学
Column 你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荣格的类型理论 / 60
Column 从体型判断恼怒类型 / 66
达尔文提出的“表情”定义 / 68
从手上动作看YES和NO / 72Column 双手抱在胸前的动作隐藏着两种心理 / 74
内心动摇时的动作 / 80
性格异常者的10种类型 / 84Column 突然感到肚子疼是因为什么? / 88
中老年男性五种复杂而敏感的性格 / 90
Column 害怕被别人讨厌 / 92
第4章 职场心理学
Column 办公位置影响职场交流 / 98
从发火时的表现看三种上司类型 / 102Column 道歉的时候适宜穿治愈色的衣服 / 108
抓准开始和结束对话的时机 / 114Column 解读具有强大约束力的集体心理 / 118
第5章 伴侣心理学
恋爱的色彩理论 / 124
解读两人之间亲密程度的方法 / 134
解读离婚夫妻的心理倾向 / 138 Column 在公共场所化妆或者与恋人秀恩爱,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暗示 / 140
第6章 家庭心理学
每个人都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具有性冲动 / 146
Column “妈妈控”是这样形成的 / 148
Column 长子与独生子更容易感到寂寞 / 152
Column 独生子女有哪些特征? / 156
Column 说谎是自立的开端 / 160
Column 如何解开婆媳之间的心结 / 164
附 录
读懂人心的心理测试 / 167
人们会选择与着装相符合的言行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者菲利普·津巴度(Philip Zimado)表示,服装到底会对人产生多么大的影响,通过实验完全可以证明。把10名参加实验的人员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囚犯和监狱看守人员,通过几天的时间进行观察。
扮演囚犯的人要模拟被警察逮捕,再接受简单的审问,穿上囚服后被投入监狱。而扮演看守者的人则穿上制服拿着警棍,负责监视。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人指示他们要做出与自己“角色”相适应的行为。
但是接受实验者在穿上各自的服装之后,扮演看守者的人立刻开始用命令的语气说话,而扮演囚犯的人则态度变得卑微。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样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
在工作场所实际上也是一样的。平时性格开朗、举止活泼的女性,一旦穿上正式的礼服,行为举止立刻变得高雅起来,如果穿上警服、消防服或者军装,气质又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喜欢穿制服的人具有权威主义倾向
制服,或者是类似这样的衣服,可以隐藏穿着者的个性。也就是说,喜欢穿制服的人并不希望表现自我。如果一个人总是穿着比较正式,说明他有很强的意识想要借助服装的力量,这种人
制服会改变性格?
人们会选择与自己所穿的制服相适应的言行
具有权威主义倾向。正式的服装,本身就散发着一种“社会能量”。与穿着随便的人相比,身着西服的人说起话来更容易让听众
信服,这就是“社会能量”的作用。有些人就算休息日也不怎么穿休闲服,不系领带就会觉得不
自在,他们的权威主义倾向就格外明显。
桌面的状态就是心理状态
职场上的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桌面整洁的与桌面凌乱的。桌子就好比是倒映出人心的镜子。也就是说,桌上物品散乱无章的人,心里也是类似状态。从桌面都能看出哪些倾向呢?让我们逐个加以说明。
首先,桌面乱糟糟的人,极端一点来说都是属于粗枝大叶的性格。在工作中经常出错,就像无论被提醒多少次也无法保持桌面整洁一样,工作中也会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
这类人虽然从上司那里得到的评价一般不太高,但是因为比较随和,在同事之中的评价却通常不错。
其次,将桌面收拾得很整洁的人,通常性格顽固,坚守信念,倾向于与少数人进行深入的交往。还有一些人桌面很整齐但是抽屉里面很乱,这种人通常性格外向。
有的人经常会改变桌子上的摆设物品,这种人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不过由于没有长性,情绪起伏通常较为激烈,大多数无法老老实实坐在办公桌前专心工作。
喜欢在桌子上摆家人的照片或者许多与工作无关的陈设品,这种人的协调性不佳,个性较为鲜明,周围人的评价也容易两极化。
既然你的桌面可以如此暴露出你的内心世界,赶快把这块属于自己的领地收拾利落吧。
桌面暴露出来的四种性格
桌面凌乱的人
粗枝大叶
工作经常出现失误
上司的评价欠佳,但是在同事中口碑不错
桌面整洁的人
顽固
坚守信念,希望与他人深入交往
频繁更换桌面摆设
有进取心
没长性
在座位上很难集中精神
在桌面摆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东西
协调性欠佳
有个性
周围的人评价不一
您是否希望能够读懂人心?“如果能够像透视一样读懂人的心,该是多好的一件事
啊。”“如果能够读懂人心,就可以不再受人际关系之苦了吧……”您是不是曾经有过类似这样的想法呢?人心确实是可以被“读懂”的。这并不是超能力或者透视,而是通过心理学进行分析。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揣摩对方的心思,从而构建更加良好的
人际关系。人的内心可以通过各种形态呈现在你的眼前。因为心会遵从一定的法则。不经意的小动作,穿衣风格以及随身携带的东西,说话的方
式以及表情,从这些方面入手观察,结合对方的成长环境和立场,就能看出“心”的倾向。
本书将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详细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思考方式以及可以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实用技巧,作为一本“读懂人心的入门宝典”,就算刚刚开始接触心理学的人士也可以理解。
外在形象、习惯动作、喜怒哀乐的心理,处理工作、恋爱、家庭关系需要掌握的要点,为了能够让您读得开心,本书在内容
上进行了严格筛选。只要掌握了书中的这些技巧,复杂的人心百态将会在您眼前展露无遗。如果通过运用书中的知识,能够使您的实际生活更加精彩,那将是我的荣幸。
涉谷昌三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犹豫了很久,因为我读过不少心理学入门读物,很多都只是蜻蜓点水,讲了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读完后感觉“不过如此”。但这本书的评价里提到它侧重于实战案例和情景模拟,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脚本”或者思维框架,让我能更清晰地分析出不同场合下对方可能的心理活动。比如,在一些关键的谈判或合作洽谈中,如何准确把握对方的底线和真实意图,这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非语言沟通的部分,因为很多时候,肢体语言透露出的信息比口头表达的更真实、更具价值。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的解读非语言信号的方法,那就太棒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我的荧光笔和笔记本,打算把书中那些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方法记录下来,并尝试在接下来的社交活动中进行刻意练习。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才是我最看重的。
评分我已经试着应用了书中的一些初步概念,感觉效果立竿见影,尤其是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障碍时。这本书似乎很早就强调了“倾听的质量”远比“说话的技巧”更为重要。它详细分析了有效倾听的几个层次,从简单的听见声音到深层次的共情理解,每一步都配有清晰的图示说明。这让我意识到,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很会听,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在等待对方说完好轮到我发表意见。书中一个关于“确认性回应”的练习对我帮助特别大,它教我如何通过简短的话语让对方感受到被充分理解和尊重,从而愿意敞开心扉。我发现,当我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巧后,原本僵持的对话气氛明显软化了许多。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入门”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实战手册,指导我如何进行更有效率、更有温度的人际互动。我期待着尽快读到关于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的高级章节。
评分这本《人之心可读的心理学入门》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和,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作者似乎很懂得如何用最朴素、最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那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这一点非常难得。我记得我翻到介绍“同理心”那一章节时,它不是简单地定义同理心是什么,而是通过几个非常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展现了在不同情境下如何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让我感到,学习心理学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反而像是在玩一场精彩的“侦探游戏”,只不过我们探寻的不是线索,而是人心。我希望后续的内容能继续保持这种深入浅出的风格,尤其是在处理冲突和建立信任关系的部分,我希望得到的是能够立即生效的策略,而不是空洞的鼓励。这本书的排版也值得称赞,留白恰到好处,字体大小适中,阅读体验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点对于我这种容易分神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清新的色调搭配简洁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人际关系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又觉得市面上的书要么太学术化,要么太过于“鸡汤”,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拿到这本《人之心可读的心理学入门》后,我花了点时间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基础的沟通技巧到更深层次的情感理解,层层递进,让人很有信心能跟着它一步步学到真东西。特别是“完全图解版”这个副标题,让我充满了期待,毕竟对于我这种视觉学习者来说,图文并茂的内容比纯文字更容易吸收和理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立即可用的工具,帮助我在职场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人相处,而不是空谈理论。它的开篇似乎就强调了理解他人需求的重要性,这对我来说非常关键,因为我经常会因为误解别人的意图而感到困扰。这本书的份量看起来也不算太厚,恰到好处,不会给人带来阅读压力,非常适合通勤路上或者睡前阅读,希望能很快沉浸其中,开启一段自我提升的旅程。
评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内容的选择上把握得非常精准,它没有试图涵盖所有心理学分支,而是聚焦于那些对日常人际交往影响最大的领域,比如认知偏差、归因错误以及社交焦虑的缓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研究成果时所采取的平衡态度,既尊重了学术的严谨性,又确保了理论的易读性。它似乎避免了过度简化理论带来的失真,而是巧妙地用类比和比喻的方式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对于我这种对科学依据有一定要求的读者来说,这种扎实的根基是建立信任的关键。我注意到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心理学小测验”,这不仅增加了互动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迫使读者将书本知识与自身的真实经历进行对照和反思,完成了从知识到自我认知的转变。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冰冷的理论“人性化”,让我对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产生了更深一层的敬畏与好奇。
评分买了三本,从包装来看黄色书不怎么样,从纸张看更不怎么样,其他两本还不错,内容还没看,看后再来追评价吧
评分很好的书,就是觉得不够看。
评分书本的纸质手感很好,书本比想象中要小。看完再来追评吧!
评分好好看看
评分挺实用,简单易懂。。。
评分就是入门 不太丰富
评分差评差评,书的质量差到极点,你们看看这样的书你们有阅读欲望吗?超级无语?
评分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评分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确实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