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光先生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卫星和航拍照片以及丰富的数据资料全面介绍了世界范围内有代表性的11个大型综合性军港。追溯这些军港的建设发展历史,阐述这些军港的战略意义,介绍这些港口的舰船停泊规模,详细分析各个军港的系统综合补给、维修能力及人员生活保障设施情况,是难得一见的资料档案。
全书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卫星和航拍照片以及丰富的数据资料全面介绍了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韩国、阿根廷7国有代表性的11个大型综合性海军基地的建设发展历史、战略意义、停泊规模及综合保障设施情况。本书可供希望了解国外海军整体概况和现代军港的军事爱好者阅读,也可供相关领域专家参考。
曹晓光,大连某部少校副营。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军事思想硕士毕业。历任战士、班长、学员、参谋、图书馆管理员和助理馆员。坚持自学20多年,精通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葡萄牙文和意大利文。2002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2005年开始从事军事专业翻译工作,2008年之后从事全面的军事专业翻译工作,2012年5月开始从事课题研究和专著写作。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发展、国家战略、国防战略、世界海军、海洋与海权、陆海空天电核武器装备、军事战略、军事思想、国际关系、世界热点问题、战争与战史、未来战争、经典战例等。
第一章 世界大国大舰队基地
第一节 世界海军大舰队基地建设整体情况
第二节 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
第三节 美国迪戈加西亚岛海军基地
第四节 俄罗斯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
第五节 俄罗斯波罗的斯克海军基地
第六节 英国朴茨茅斯舰队基地
第七节 英国德文波特舰队基地
第二章 世界准大国大舰队基地
第一节 德国威廉港黑彭塞·格勒登海军基地
第二节 德国基尔海军基地
第三节 日本舞鹤海军基地
第四节 韩国镇海海军基地
第五节 阿根廷贝尔格拉诺港海军基地
《超级堡垒》这个书名,听起来就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感,而“深度解读世界海军大舰队基地”则精准地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我总觉得,海军的强大,除了先进的舰船之外,更离不开那些默默支撑着一切的基地。它们就像是海军的“后勤动脉”,没有这些庞大而复杂的基地,即使拥有再强大的舰队,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战效能。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视野,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去理解这些“超级堡垒”。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这些基地是如何在地理位置上进行选址的,例如,它们会优先考虑哪些海峡、港口或者岛屿?这些选址又会受到哪些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同时,我也很好奇,这些基地在技术上会有哪些令人惊叹的设计,比如,它们是如何应对现代战争中的远程打击?内部的补给和维修体系又是如何运作的?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历史上著名海军基地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分析,比如它们如何成为战略决战的关键节点,或者如何在漫长的和平时期维持着力量的制衡,那将是极具吸引力的。我相信,这本书能够让我对“海军大舰队基地”有一个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点,更是战略、技术和力量的综合体现。
评分“超级堡垒”这个名字本身就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尤其是当它后面紧跟着“深度解读世界海军大舰队基地”时,我简直迫不及待想要翻开。我一直对军事相关的题材情有独钟,但以往接触到的更多是舰船本身的性能、战术演练,或是某个著名战役的细节。然而,这次,我似乎找到了一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我想象中的“超级堡垒”,绝不仅仅是冰冷的钢铁巨兽,更是一个国家战略意志的延伸,是力量投射的基石。这本书,我相信定能带我深入理解,在浩瀚的海洋上,这些庞大、复杂的基地是如何孕育出强大的海军舰队,它们在地理位置上的选择、在技术设备上的配置、在后勤保障上的运作,乃至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战略意义。我特别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那些隐匿于深海巨港中的秘密,那些支撑起庞大舰队运转的无数个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细节。或许,它会像一部宏大的史诗,讲述这些海上“超级堡垒”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演变历程;又或许,它会是一份详尽的百科全书,细致入微地剖析每一个基地的特色与功能。无论如何,我都期待它能带我领略不一样的军事视角,让我对“海军大舰队基地”这个概念有一个全新的、更深刻的认知。
评分“超级堡垒”——单单是这个词汇,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对力量与防御的原始想象,而紧随其后的“深度解读世界海军大舰队基地”,则将这份想象具体化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海军的真正底蕴,往往就隐藏在它那些庞大而沉默的基地之中,它们如同巨兽的巢穴,支撑着海军舰队的每一次远航和每一次出击。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这些基地?是会像绘制一张庞大的战略地图,详细勾勒出它们的地理位置、战略要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地缘政治环境下的动态变化?还是会像一位细致入微的工程师,深入剖析基地内部的各项设施,从庞大的干船坞、先进的维修车间,到隐秘的潜艇码头、严密的防空网络?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些基地如何在危机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案例,亦或是它们在和平年代如何默默维系着全球力量平衡的细节。如果能看到一些关于基地建设的宏大工程背后所蕴含的工程技术挑战和创新,那将是另一番惊喜。这本书,我相信能带我领略一个我未曾深入触及过的海军视角,让我对“海军大舰队基地”的认知,从表象走向更深沉的本质。
评分《超级堡垒》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一种压迫感和力量感,而“深度解读世界海军大舰队基地”更是直指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我一直觉得,海军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基础设施的支撑。航母、驱逐舰、潜艇固然是海军的“拳头”,但它们的力量能否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它们能够停靠、维护、补给和部署的基地。我非常想知道,作者会以一种怎样的视角来解读这些“超级堡垒”?是侧重于它们在军事战略上的意义,比如如何控制航道、如何进行前沿部署?还是会更深入地剖析它们在技术层面的运作,比如防空系统、通信网络、维修能力,甚至是港口设计和码头建设?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海军基地,找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它们在全球海洋战略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基地在某个历史事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那将更加精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海军大舰队基地”有一个立体、全面的认识,不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一个充满智慧、力量和故事的庞大体系。
评分老实说,刚看到《超级堡垒》这个书名,我脑子里闪过的是科幻电影里那些坚不可摧的太空站。但当它后面加上“深度解读世界海军大舰队基地”时,我的好奇心就被彻底点燃了。作为一名对军事史略有研究的爱好者,我总觉得,评价一个国家的海军实力,不能仅仅看它的航母战斗群有多强大,海军基地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这些基地,就像是舰队的“心脏”,没有强大的心脏,再强壮的身体也无法持久地奔跑。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不同国家海军基地选址的战略考量,例如,为什么某些基地会建在狭窄的海峡入口,而另一些则选择在广阔的开放海域?它们在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各自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书中是否会涉及到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又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基地,比如珍珠港、罗阿诺克、塞瓦斯托波尔,或者是一些更为现代化的基地,如迭戈·加西亚、关岛?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地理信息堆砌,而是能通过生动的笔触,讲述这些基地背后的故事,它们是如何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又如何在和平年代维持着力量的平衡。也许,这本书还能带我们一窥这些基地里鲜为人知的科技成果,或是复杂到令人咋舌的后勤体系。
评分非常棒,送货一如既往的快,这本书对海军的研究很有研究价值。
评分内容一般
评分很好,送货也好
评分给对象买的,他说好看。
评分很好,送货也好
评分不错的书,还能送货上门,折扣也大,值了。
评分速度很快,包装很好。
评分给对象买的,他说好看。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