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丛书简介
《从徐霞客到梵高》是余光中继《掌上雨》和《分水岭上》之后的第三本纯评论文集。其中的十四篇文章,一半写于香港,一半写于高雄;早的一篇写于1981年,晚的则写于1993年。书名《从徐霞客到梵高》,因为其中有四篇文章析论中国的游记,另有四篇探讨梵高的艺术,占的分量重。游记既为散文的一体,往往兼有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之功,因此论游记即所以论散文。
《凭一张地图》是余光中先生一的小品文集。一辑“隔海书”是作者在香港为《联合副刊》所写的专栏,偏偏在那半年,作者再三离港远行,所以虽皆小品,旅途的感慨亦多留痕。《听听那冷雨》是我四十三岁到四十六岁之间的文集,其中的二十八篇文章,从抒情的《听听那冷雨》到幽默的《借钱的境界》,从书评、序言到诗论、乐评,都是我第三次旅美回台以迄迁港定居之间的心情与观点。《听听那冷雨》一篇风行两岸,多次选入及大陆的课本及散文选集。《逍遥游》共二十篇文章,论篇幅则长短悬殊,论文体则兼具知性与感性,论写作地点则远隔重洋。前十二篇知性文章里,有《象牙塔到白玉楼》《剪掉散文的辫子》《从灵视主义出发》一类的长篇正论,也有《迎七年之痒》一类的杂文和《伟大的前夕》一类的画评。后面八篇作品则全为抒情散文,有的略带自传而写实,更多的是恣于自剖而写意,可以说是我壮年的诗笔意犹未尽,更伸入散文来贾勇逞能,比起正宗的散文来多一点诗情,比起诗来又多一点现实与气势。
《青青边愁》是我中年的散文集,所收几乎全是我香港时期前三年的作品,有的抒情,有的议论,有的是长文,有的是小品,按其性质分成四辑,其背景在纯文学版的后记里已经详述。书出之后,也曾引起一些反应。例如《高速的联想》、《沙田山居》、《尺素寸心》三篇抒情文,都常入选散文选集,甚至译成英文或纳入课本。评析戴望舒、闻一多、郭沫若、朱自清等民初作家的几篇。传入大陆以后,也曾引起不少的讨论。至于书名《青青边愁》,则是因为当时我在香港,等于从后门远望故乡,乃有边愁。边愁而云青青,乃是联想到苏轼隔水北望之句:“青山一发是中原”。
书以《分水岭上》为名,表示在那之前,作者的文集常将抒情文与议论文合在一起,但从此泾渭分明,就要个别出书了。这本评论集,评析内容包含新诗、古典诗、英美诗、白话文、小说、综论等,虽为特殊场合而执笔,却十分认真写成。检讨白话文西化的三篇文章,是有感于当日中文的时弊,不吐不快而一吐再吐的杞忧。二十年后,此弊变本加厉,变成了积弊,足见这些文章仍不失讽时的价值,值得仓颉的子孙参考。
作者简介余光中:当代的散文家、诗人。一九二八年生于福建永春,因孺慕母乡常州,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又曾谓大陆是母,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一生从事诗、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之一。
◆当代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余光中
◆一生从事诗、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
◆《凭一张地图》是余光中一的小品文集
◆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之一
编辑:余光中是两岸三地受欢迎的散文大师之一。他的散文,壮阔铿锵,又细腻柔绵,本系列精选作者经典、具威的散文,共8本,在大陆公开发行,极具收藏价值。梁实秋答季季问曾说:“余光中右手写詩,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雨。”本书是余光中的纯散文集,其中作品多为游记,所述地区除台晚南部之外更远及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西班牙、泰国;其风格则抒情写景之中有博学深思。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阅读本书,感受余光中先生以充满血泪的吟唱。
系列作品展示:
书名:
《从徐霞客到梵高》
《凭一张地图》《隔水呼渡》《日不落家》《望乡的牧神》《听听那冷雨》《逍遥游》《青青边愁》《分水岭上》自律的内功
——新版自序
《凭一张地图》在我的文集里是颇特殊的一本:里面的四十八篇小品不是写于香港时期的后半年,就是成于高雄时期的前三年;而且大半是为报纸副刊的专栏赶工挥笔,其中五篇更是欧游途中在旅馆熬夜赶出来的急就之章。在这以前我也曾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用何可歌的笔名开过每周见报的专栏,又在香港《世界》月刊逐月刊出杂文,饱受截稿日期的压力。后来我就不再赶搭这种快车了。语云“慢工出细活”,其实也不尽然。胸中若本无货,再慢也未必能出细活。有时催出来的稿子也有上品,于是作家对手握催命符的老编反而会由埋怨变成感恩。
这些小品既非一般杂文,也非纯粹美文,而是兼具理趣与情趣的文章,不过有时理趣较胜,有时情趣较浓。《古文观止》里既收贾谊的《过秦论》,也不拒刘禹锡的《陋室铭》,足以说明小品只要真写得好,也能传后。保罗·克利的小幅精品似也不必愧对米开朗吉罗的巨制杰作。当初我写这些小品,虽然迫于时间,却也不甘偷工减料,就算雕虫,也是抱着雕龙的心情举笔的。
文章一短,着墨就倍加用心。许多警句妙论都以短见长。“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赢得朋友。”“光,像棋中之车,只能直走;声,却像棋中之炮,可以飞越障碍而来。我们注定了要饱受噪音的迫害。”因为求短,必须能收。放,需要气魄。收,却需要自律。《凭一张地图》凭的,正是一位散文家自律的内功。
余光中 2008年7月于左岸
四窟小记
兔尾龙头,一回头竟已经历了五个龙年。副刊的主编要我在戊辰的龙头上,回顾一下自己的写作生命。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样的意义下,我不晓得自己是否已到半途。同时,对于一位真正的创作者说来,回顾乃是为了前瞻,正如汽车的反光镜,不但用来倒车,也可用来帮助前进。
诗、散文、批评、翻译,是我写作生命的四度空间。我非狡兔,却营四窟。关于这四样东西,我对朋友曾有不同的戏言。我曾说自己以乐为诗,以诗为文,以文为批评,以创作为翻译。又曾说自己,写诗,是为了自娱;写散文,是为了娱人;写批评,尤其是写序,是为了娱友;翻译,是为了娱妻,因为翻译的工作平稳,收入可靠。更对家人说过:这四样东西的版权将来正好分给四个女儿,也就是说,珊珊得诗,幼珊得文,佩珊得批评,季珊得翻译。幸好我“只有”四个女儿,否则我还得开发小说或戏剧呢。
我写诗四十年,迄今虽已出版过十四本诗集,却认为,诗,仍然是神秘也是难追求的缪思,不会因为你曾经有幸一芳泽,便每次有把握到手。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开辟无限的天地,要用文字的符号捕捉经验的实感,要记下私己的日记却同时能敲响民族的共鸣,要把自己的风格像签名一样签在时代的额头上,一位诗人必须把他全部的生命投入诗艺。天才不足恃,因为多少青年的才子都过不了中年这一关,才气的锋刀在现实上缺了口。灵感,往往成了懒人的借口。高傲的缪思,苦追都不见得能到手,何况还等她翩然来访,粲然垂顾呢?,多少诗人都自称是在写自由诗,是误己误人。积极的自由,得先克服、越许多限制;消极的自由只是混乱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才是积极的自由。所谓“矩”,正是分寸与法度。至于消极的自由,根本就没有“矩”,不识“矩”,也就无所谓是否“逾矩”。
即以目前人人自称的自由诗而言,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至少还得分行,以示有别于散文。然则分行就是一种“矩”了。可是多少作者恐怕从不锻炼自己,所以也就随便分行,随便回行,果真是“随心所欲”,却不断在“逾矩”。我写诗,是从二十年代的格律诗入手,自我锻炼的“矩”,乃是古典的近体与英诗的 quatrain等体。这些当然都是限制,正如水之于泳,气之于飞,也都是限制,但自由也从其中得来。水,是阻力也是浮力,为溺为泳,只看你如何运用而已。回顾我四十年写诗的发展,是先接受格律的锻炼,然后跳出格律,跳出古人的格律而成就自己的格律。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自由而不混乱之意,也正是我在诗艺上努力的方向。
来高雄两年半,只写了四十四首诗,其中写垦丁景物的十九首小品,我只算它一整首。今年年底,我大概会收集这一时期的作品,出一本新的诗集。目前我希望能够写下列这几种诗:一是长篇的叙事诗;第二是分段而整齐的格律诗,尤其是深入浅出可以谱歌的那种;第三是组诗,例如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来分写一个大主题。
来高雄后所写的抒情散文也已有十三篇,今年可以继《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之后,再出一本散文集了。这些散文里,游记占了十篇,国外与国内各半,显示我在这种文体上近作的趋势。二十年前我写散文,论风格则飞扬跋扈,意气自雄;论技巧则触须奋张,笔势纵横,富于实验的精神。那时我自信又自豪,幻觉风雷就在掌中,自有一股沛然的动力挟我前进,不可止息。目前那动力已缓了下来,长而紧张快而回旋的句法转趋于自然与从容,主观强烈的自传性也渐渐淡下来,转向客观的叙事。
我觉得,的散文家大致上各有所长,或偏于感性,或偏于知性,或经营淡味,或铺张浓情,除三两例外,却少见众体兼擅的全才。有些名家守住五四早期的格局,还在斤斤计较所谓散文的纯粹性,恐怕是不知开拓与变通吧。创作之道,我向往于兼容并包的弹性,认为非如此不足以越僵化与窄化。动不动就说这是诗的写法,那又是小说的笔路,不纯了啊!若是坚持如此的洁癖,那《古文观止》里的《项羽本纪赞》、《归去来辞》、《秋声赋》等文章,岂不要删去一半?
我有不少可写的散文,只因当时忙碌,事过境迁,竟而错过未写。在香港十一年的生活,尤其是文友交游的盛况,还有不少情景未及描写。更早的记忆,例如台大的学生时代,甚至四川的抗战岁月,中学生活,在老而远视、历久而弥新的追念之中,似乎都在责怪我无情的笔端,为何不记下来。
我写批评文章,不喜欢太“学术化”。批评文章多用术语,以示帮规森严,多引外文,以示融贯中西,文末详附注解,以示语必有据,无字无来头:这些其实都是“学者的化妆术”,斟酌少用未始不可,做过了头便令人生厌,若是刊在学术期刊上倒也罢了,偏偏登在报上,就失策了。我认为即使是知性的批评文章,也应该写成一篇清畅可读的散文,不能沦为饾饾饤饤斑斑驳驳的杂烩。我理想中的批评文章,是学问之上要求见识,见识之上更求文采。至于立论说理,我以为与其好大贪多,不如因小见大,以浅见深。近来我的批评文字,每以为人作序出之,回国两年多,曾因李永年、保真、钟玲、陈幸蕙四位作家出书而写序言。我写序言,一定把原书认真细读,用红笔在校对稿上勾勾剔剔,眉批脚注,不一而足,然后就主题、风格、文体、语言等项理出作者的几个特色,加以析论。我写序言,避免应酬之语,空泛之论,务必就书论书,不但得失并举,而且以小证大,就近指远,常将个例归纳入于原理。在繁忙的时代,常恨无暇遍读、细读朋友的赠书,所以为人作序,可以视为指定作业,在我,是当功课来做的。
《土耳其现代诗选》以后,我已有三年不曾译书。此道之甘苦,我在长论短文里面早已述及,不再多赘。作者也许会江郎才尽,译者却只有愈老愈老练。翻译,至少是老来可做的工作。但是照目前看来,要有空暇译个痛快,恐怕得期之退休以后了。到那时我可以做一个退隐的译者,把艾尔·格瑞科、罗特列克、窦纳等画家的传记一一译出。王尔德的《理想丈夫》、缪尔(Edwin Muir)的《自传》,也是我久已想译的作品。
——1988年3月4日《时报副刊》
绣口一开
据说演讲是一种艺术,可以修炼而成。但是像所有的艺术一样,这件事也有天才和苦学之分。口才大半是天生,苦学所能为力的,恐怕多在修辞。有了卓越的见解,配以无碍的口才,演讲自然成功。若是见解平庸,纵然滔滔不绝,也只是震耳罢了,并不能直诉听众的内心。演讲而沦为修辞,便成了空泛的滥调,一出门去,听众便忘记了。多少名人,真的是见面不如闻名,开口不如见面。
有些名人演讲,完全根据讲稿,而有些讲稿根本就是完整的文章。据说徐志摩从欧洲回国,一次演讲就是如此。这只能算念,不能算讲。所谓宣读论文,如果只是照念,必然沉闷不堪。其实只讲清楚也还不够,多少得演。当然不是演戏,不是把讲台当做戏台。而是现场的听众也是观众,不但要听得入耳,也希望看得生动。会演的演讲人不但善于遣词,还要变化声调,流露情思,眼神要与台下的睽睽众目来回交接,挥手移足,俯仰顾盼,总要能照料到,才不会落得冷场。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阔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短暂的间歇,偶然的沉吟,出其不意地说到在场的某人某事,场外的天气时局,或者自问自答,或者学人口吻,都能解开“讲课”的闷局。其实真正动听的讲课,多半也带点演讲的味道。
动听的演讲宁短勿长,宁可短得令人回味,不可长得令人乏味。林语堂期待的短如女裙,固然不太可能,因为有人远从邻县赶来听讲,半小时并不能令他满足。但是一气直下,两小时都不瞥腕表,就未免不顾现实了。“深度不足的演说家,常用长度来补偿。”孟德斯鸠讲得一点也不错。还有一种人演讲,不但贪长,更且逞响。愈浅的人愈迷信滔滔的声浪,以为“如雷贯耳”便足以征服世界。以前不用麦克风,这些“铁血宰相”多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喊话”,到底容易声嘶力竭。现在有了机器来助阵,等于有了武器,这种演讲人在回声反弹如回力球的喧嚣里,更幻觉自己的每句话都是警世的真理了。
不少演讲都留下二三十分钟来答客问,这才是考验名人的时间。演讲本身毕竟范围有限,事先可以充分预备,唯独现场的即问即答,“临时抽考”,不但需要博学,更且有赖急智,答得妙时,还能掀起新的高潮。若是问者苦缠不已,答者文不对题,会场就陷入了低潮。若是听众无人发问,成了面面相觑的观众,那就更是冷场了。
还有一种反高潮的场面。主持人的介绍词把演讲人说得天上有,地下无,接下来的演讲却是平平无奇,不副厚望。或者主持人一番开场白谐趣横生,语妙天下,把紧接的演讲对比得黯然失色,也令人觉得头重而脚轻。金耀基主持新亚书院的夜谭多年,我听过他好几次开场白都简洁精妙。有人甚至说,是专为他的介绍词而来听演讲的,虽是戏言,也可见演讲有如斗智,真的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海内外名作家名学者的演讲,真能见面犹胜闻名的,实在不多。近年在香港也听过几位三十年代名家的现场说法,多难以令人侧耳倾心。锦心未必就有绣口,有些外国的汉学家简直口钝,中文说得比打字还慢。就算是锦心而绣口吧,演说大家的雄辞丽句也无非咳唾随风,与身俱没,哪像文字这么耐久。林肯的盖提斯堡演讲词,百年之后,也只是声销而文留。
——1985年12月30日新闻报《西子湾》
你的耳朵特别名贵?
七等生的短篇小说《余索式怪诞》写一位青年放假回家,正想好好看书,对面天寿堂汉药店办喜事,却不断播放惑人的音乐。余索走到店里,要求他们把声浪放低,对方却以一人之自由不得干犯他人之自由为借口加以拒绝。于是余索成了不可理喻的怪人,只好落荒而逃,遁于山间。不料他落脚的寺庙竟也用扩音器播放如怨如诉的佛乐,而隔室的男女又猜拳嬉闹,余索忍无可忍,唯有走入黑暗的树林。
我对这位青年不但同情,简直认同,当然不是因为我也姓余,而是因为我也深知噪音害人于无形,有时甚于刀枪。噪音,是听觉的污染,是耳朵吃进去的毒药。叔本华一生为噪音所苦,并举歌德、康德、李克登堡等人的传记为例,指出凡伟大的作家莫不饱受噪音折磨。其实不独作家如此,需要思索,甚至仅仅需要休息或放松的人,皆应享有宁静的权利。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调,认为好静乃是听觉上的“洁癖”,知识分子和有闲阶级的“富贵病”。
在这种谬见的笼罩之下,噪音的受害者如果向“音源”抗议,或者向第三者,例如警察吧,去申冤投诉,一定无人理会。“人家听得,你听不得?你的耳朵特别名贵?”是习见的反应。所以制造噪音乃是社会之常态,而干涉噪音却是个人之变态,反而破坏了邻里的和谐,像余索一样,将不见容于街坊。诗人库伯(WilliamCowper)说得好:
吵闹的人总是理直气壮。
其实,不是知识分子难道就不怕吵吗?《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总是大英雄了吧,却也听不得垂杨树顶群鸦的聒噪,在众泼皮的簇拥之下,一发狠,竟把垂杨连根拔起。
叔本华在一百多年前已经这么畏惧噪音,我们比他“进化”了这么多年,噪音的势力当然是强大得多了。七等生的《余索式怪诞》刊于1975年,可见那时的余索已经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十年以来,我们的听觉空间只有更加脏乱。无论我怎么爱,我都不能不承认台北已成为噪音之城,好发噪音的人在其中几乎享有无限的自由。人声固然百无禁忌,狗声也是百家争鸣:狗主不仁,以左邻右舍为刍狗。至于机器的噪音,更是横行无阻。大的凶手是扩音器,商店用来播音乐,小贩用来沿街叫卖,广告车用来流动宣传,寺庙用来诵经唱偈,人家用来办婚丧喜事,于是噪音都变本加厉,扩大了杀伤的战果。四年前某夜,我在台北家中读书,忽闻异声大作,竟是办丧事的呕哑哭腔,经过扩音器的“现代化”,声浪汹涌淹来,浸灌吞吐于天地之间,只觉其凄厉可怕,不觉其悲哀可怜。就这么肆无忌惮地闹到半夜,我和女儿分别打电话向警局投诉,照例是没有结果。噪音害人,有两个层次。人叫狗吠,到底还是以血肉之躯摇舌鼓肺制造出来的“原音”,无论怎么吵人,总还有个极限,在不公平之中仍不失其为公平。但是用机器来吵人,管它是收音机、电视机、唱机、扩音器,或是工厂开工,电单车发动,却是以逸待劳、以物役人的按钮战争,太残酷、太不公平了。早在两百七十年前,散文家斯迪尔(Richard Steele)就说过:“要闭起耳朵,远不如闭起眼睛那么容易,这件事我常感遗憾。”上帝第六天才造人,显已江郎才尽。我们不想看丑景,闭目便可,但要不听噪音,无论怎么掩耳、塞耳,都不清静。更有一点差异:光,像棋中之车,只能直走;声,却像棋中之炮,可以飞越障碍而来。我们注定了要饱受噪音的迫害。的人口密度太大,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大家挤在牛角尖里,人手里都有好几架可发噪音的机器,不,武器,如果不及早立法管制,认真取缔,未来的听觉污染势必造成一个半聋的社会。
每次我回到台北,都相当地“近乡情怯”,怯于重投噪音的天罗地网,怯于一上了计程车,就有个音响喇叭对准了我的耳根。香港的计程车里安静得多了。英国和德国的计程车里根本不播音乐。香港的公共场所对噪音的管制比台北严格得多,一般的商场都不播音乐,或把音量调到极低,也从未听到谁用扩音器叫卖或竞选。愈是进步的社会,愈是安静。滥用扩音器逼人听噪音的社会,不是落后,便是集权。曾有人说,一出国门,耳朵便放假。这实在是一句沉痛的话,值得我们这个把热闹当作繁荣的社会好好自省。——1985年5月19日《联副》
乡愁作者余光中(全套共9册)听听那冷雨等经典作品随笔散文集 诗选作品集 现当代散文精品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乡愁作者余光中(全套共9册)听听那冷雨等经典作品随笔散文集 诗选作品集 现当代散文精品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不错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还行。
评分还行。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除了腰封有点皱。其他都还好。
评分不错
乡愁作者余光中(全套共9册)听听那冷雨等经典作品随笔散文集 诗选作品集 现当代散文精品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