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曹雪芹、高鹗合著的《红楼梦》是中国*伟大的一部古典长篇小说。它描写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贵族大家庭中的爱情婚姻悲剧,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社会历史生活画面,塑造出贾宝玉、林黛玉等众多光彩夺目、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以其宏大精致的小说结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出色的语言艺术,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高峰。
《红楼梦》成书于18世纪中叶,作者曹雪芹性格傲岸、才华横溢,使这部小说的个性色彩十分浓厚。小说历经十年写成,八十回以后可惜未传,现存后四十回由高鹗续成。《红楼梦》成书后流传极广,版本极多,从成书伊始,它就吸引了一大批知名的文人学者去评论和研究它,并形成至今仍很活跃的一门专学——“红学”。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套装1-6册)》从19世纪至今,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套装1-6册)》由德国汉学家RainerSchwarz(前八十回)和MartinWoesler(后四十回)共同完成,是迄今为止一本德语全译本。
目录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第1册)》: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风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风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风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贾宝玉机敏动诸宾
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 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第2册)》: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第3册)》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第4册)》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第5册)》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第6册)》
精彩书摘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套装1-6册)》: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日“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祷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日“贾雨村”云云。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人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
前言/序言
19世纪初,清嘉庆年间的《京都竹枝词》咏北京风俗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人们谈起《红楼梦》,意见分歧,朋友之间争论得激烈起来,甚至可以弄到“几挥老拳”的地步。二百年过去了,《红楼梦》还是中国人说不完的话题。人们把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称为“红学”。一部小说的研究竟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
《红楼梦》意蕴丰富,思想深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它是一个永远不能穷尽的艺术世界。它的魅力,如果用简单的话语来概括,也许可以这样说:它充分而真实地展示了青春,展示了人在青春时的纯真、热烈、优美和丰富的柔情。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活的时代,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人文环境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贾宝玉和林黛玉以及大观园的少女们的梦想和追求,以及他们的情感生活,却仍然可以激起今人的共鸣。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15年?-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入满洲正白旗为“包衣”人。曹雪芹祖上三代任江宁织造官达60年之久。曾祖母孙氏是康熙皇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曾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玄烨六次南巡,曹寅接驾四次,足见曹寅如何得到玄烨的恩宠。曹寅去世以后,曹雪芹的父辈曹烦等也得到玄烨的眷顾,不过好景不长,雍正即位,曹家连遭变故,曹烦因“亏空”、“骚扰驿站”等罪名被革职治罪,家产被抄没,曹家从此结束了风月繁华的生活,不得不举家迁往北京。曹雪芹自幼过着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随着家道败落,便从温柔富贵之乡,堕人清寒困顿之地,愈往后日子愈艰难,到了晚年移居北京西郊,连温饱都难以维持,“满径蓬蒿”、“举家食粥”就是他那时生活的写照。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他的幼子天亡,这沉重的打击使他病倒,不久,于当年除夕(1763年2月12日)与世长辞。
关于曹雪芹的生卒年问题,由于资料匮缺,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卒年就有三说,即“壬午(乾隆二十七年)说”、“癸未(乾隆二十八年)说”、“甲申(乾隆二十九年)说”。关于曹雪芹的生年,则依据他不满五十岁之说,由卒年向前推算。
曹雪芹是一位性格傲岸、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的友人敦诚评他的诗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可惜曹雪芹诗作没有完整的留传下来,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曹雪芹还是一位画家,喜绘石头,其友人敦敏《题芹圃画石》云:“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他的画作,从敦敏的诗句推想,一定是很有风骨的笔墨。当然,曹雪芹之所以著名,还是因为他创作了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关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过程,我们现在所知不多。《红楼梦》一回“作者自云”: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由此看来,曹雪芹是在经历了家族自盛而衰的变故之后,在贫困潦倒的景况中写作《红楼梦》的。他的生活经历不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而且也磨炼了他的思想,提升了他的情怀。一回中还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就是说《红楼梦》凝铸了曹雪芹十年的心血。早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有眉批云:“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曹雪芹未写成全书,今传早期各种抄本只有前八十回,据说八十回以后他还写了若干回,可惜都散失了。现在通行的《红楼梦》百二十回的后四十回为他人所续补,程伟元、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刊行百二十回《红楼梦》时在序文中说,后四十回是从鼓儿担上买来的,他们只是做了一些编辑工作,但有学者认为后四十回其实就是高鹗续补的,所谓从鼓儿担买来之说只是一个烟幕。后四十回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平显然不及前八十回,但它补成全书,使故事情节首尾完整,并且保存了悲剧气氛,其功绩不可泯灭。百二十回本通行二百年已为人们所接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程伟元、高鹗刊行的百二十回《红楼梦》,对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原文也作了修改,要认识曹雪芹著作的本来面目,必须对照各种早期抄本。
……
英文片断翻译《红楼梦》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英国驻中国宁波领事馆领事罗伯特·汤姆(Robert Thom)选译了《红楼梦》中的几段文字,题为《红楼之梦》(The Dream of the RedChamber),发表在1842年宁波版《中国话》(The Chinese Speaker)。而最早系统用英文翻译《红楼梦》的是英国驻澳门领事馆副领事H·裘里(H·Bencraft Joly),内容为一回至第五十六回。此译本于1892年由香港凯莱·华希幻门商务印刷厂出版。《红楼梦》全书的英文节译本1927年出版于纽约,译者王良志。接着又有王际真的英文节译本1929年在伦敦出版,同年又在纽约多伯里台·杜兰公司出版。第一部英文全译本的译者是戴维·霍克斯(David Hawkes),这个全译本一百二十回,1974年由英国企鹅有限公司开始出版。最早的德文节译本于1932年由德国莱比锡岛社出版,译者是德国的弗兰茨·库恩(F·Kuhn)。这个译文在欧洲很有影响,多年来不断修订和重印,并被转译成英、法、意、荷兰、匈牙利等国文字。《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法文全译本由李治华和他的夫人雅歌·阿雷札艺思(Jacqueline Alezais)合译,1981年巴黎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列人《东方文学》丛书。《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俄文全译本于1958年由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出版,译者是帕纳秀克(B·A)。日本翻译《红楼梦》从19世纪就开始了。脂评本八十回的日文全译本由东京国民文库出版于1920-1922年,译者是幸田露伴、平冈龙城。一百二十回本的全译本由松枝茂夫翻译,前八十回以“有正本”为底本,后四十回以“程乙本”为底本,1951年译完,由岩波书店出版。此外,还有伊藤漱平的一百二十回全译本,增田涉、松枝茂夫、常石茂合译的一百二十回全译本。朝鲜文的一百二十回全译本由韩国乙酉文化社1969年出版,译者是李周洪。越南文的一百二十回全译本由越南河内出版社1962-1963年出版,译者是武培煌等。中国外文出版社系统地出版了《红楼梦》英文版(1978年)、西班牙文版(1992年)、朝鲜文版(1978年)和阿拉伯文版(1993年),并将于2015年出版德文版。该德文版采用的译本由德国汉学家Rainer Schwarz(前八十回)和Martin Woesler(后四十回)共同完成,于2007至2009年由欧洲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迄今为止的德语全译本。
各个语种的译本,使《红楼梦》获得世界读者的欣赏和理解,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译本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教授
石昌渝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套装1-6册) [Der Traum Der Roten Kammer Oder Die Geschichte Vom Stein]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套装1-6册) [Der Traum Der Roten Kammer Oder Die Geschichte Vom Stein]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套装1-6册) [Der Traum Der Roten Kammer Oder Die Geschichte Vom Stein]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大中华文库:红楼梦(汉德对照 套装1-6册) [Der Traum Der Roten Kammer Oder Die Geschichte Vom Stein]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