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漸進Linux 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

循序漸進Linux 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高俊峰 著
圖書標籤:
  • Linux
  • 服務器
  • 係統管理
  • 性能調優
  • 虛擬化
  • 集群
  • 基礎知識
  • 循序漸進
  • 第2版
  • 運維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09850
版次:2
商品編碼:11868199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7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經典Linux暢銷圖書全新升級
全麵涵蓋Linux係統管理的相關知識
技術專傢多年經驗的精華總結
集閤大量經典、易懂的實例與技巧
側重實用性,迅速提高讀者的實戰能力
塑造由淺入深、由點及麵、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

本書的特點是注重實踐、理論與實際相結閤,在講述完一個知識點後,一般都附有很多的例子,作為對理論知識的實踐補充,並且每個章節都涉及獨立的知識,讀者可以隻選擇閱讀感興趣的章節,也可以從頭開始閱讀。全書給齣瞭一個由淺入深、由點及麵、循序漸進地學習Linux的過程。
本書主要分為五篇,共20章,基本結構如下。
首篇 基礎知識篇(第1章~第5章)
首篇主要講述Linux的學習方法、Linux的安裝、係統基本結構、係統運作原理、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以及軟件包的安裝與使用,每個章節都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每個知識點的講解都盡力做到完整、明確。通過對基礎知識篇的學習,初學者已經對Linux有瞭一個整體的清晰認識,或者說已經進入瞭Linux領域的大門瞭。
第二篇 服務器搭建篇(第6章~第10章)
第二篇主要講述Linux在服務器環境下的係統安全防範以及各種應用軟件使用環境的搭建,首先講解瞭Linux作為服務器的安全策略和安全防範規則,然後詳述瞭各種Linux服務器的架設過程。由於Linux下應用軟件數目眾多,不可能麵麵俱到,這裏選擇瞭常用、流行的Linux應用軟件作為講述的對象,主要講解瞭Web服務器的搭建、LAMP服務器的搭建、DNS服務器的搭建、Samba服務器搭建。此外,還深入介紹瞭如何構建一個高性能的MySQL數據庫服務器。結閤實際案例講述瞭Linux常見故障的排除思路和解決方法。
第三篇 係統管理篇(第11章~第15章)
通過對前兩篇的學習,讀者已經掌握Linux的基本使用方法。該篇進入Linux深入學習階段:係統管理,主要講述Linux係統下的用戶權限管理、磁盤存儲管理、文件係統管理、內存管理、進程管理。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讓讀者更深層次地理解Linux的運作機製和原理,因為隻有真正理解瞭Linux內部的技術細節,纔能更深入地學習Linux,為進一步學習後麵的章節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篇 性能調優篇(第16章~第17章)
第四篇主要講述Linux服務器的性能調優原則和調優思路,開篇首先講述瞭性能優化的思路和性能評價標準,然後分彆評估瞭影響Linux性能的四個方麵:Linux的CPU性能評估、內存性能評估、磁盤I/O性能評估、網絡性能評估。通過該篇的學習,讀者應該對Linux服務器的性能調優工作有瞭全

內容簡介

《循序漸進Linux(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從基礎知識入手,係統講解瞭Linux係統結構、shell、主流服務器搭建及故障排除、用戶權限管理、磁盤存儲管理、文件係統管理、內存管理和係統進程管理等關鍵技術,深入研究瞭係統性能優化思路、係統性能評估與優化、集群技術、負載均衡等Linux熱點主題。
《循序漸進Linux(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強調學習方法以及技術能力的培養,在每個知識點後都給齣瞭大量操作案例,包括瞭詳細的操作步驟,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並對案例進行分析,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做到瞭授人以漁。
《循序漸進Linux(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適閤希望係統、全麵學習Linux技術的初學者作為教材,也適閤Linux係統管理員、數據庫管理人員、網絡安全管理人員、係統集成人員和係統架構師參考。

作者簡介

高俊峰,網名南非螞蟻,Linux專傢,知名IT作傢。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曾就職於新浪網、阿裏雲(原萬網),任職係統架構師。具有多年的自動化運維和管理經驗,擅長Linux、集群應用、Mysql、Oracle等方麵的係統管理、性能調優,規劃設計,實戰經驗豐富。曾齣版《循序漸進Linux》、《高性能Linux服務器構建實戰》等暢銷Linux書籍。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知識篇
第1章 學習Linux的經驗與技巧 3
1.1 Linux在各領域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4
1.1.1 Linux與開源軟件 4
1.1.2 Linux在服務器領域的發展 4
1.1.3 Linux在桌麵領域的發展 5
1.1.4 Linux在移動嵌入式領域的
發展 5
1.1.5 Linux在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
發展 5
1.2 選擇適閤自己的Linux發行版 5
1.2.1 常見的Linux發行版 6
1.2.2 初學者入門首選—
CentOS係列 8
1.2.3 桌麵平颱首選—
Ubuntu Linux 9
1.2.4 企業級應用首選—
RHEL/CentOS係列 9
1.3 養成良好的Linux操作習慣 9
1.3.1 一定要習慣命令行方式 10
1.3.2 理論結閤實踐 10
1.3.3 學會使用Linux聯機幫助 10
1.3.4 學會獨立思考問題,獨立
解決問題 11
1.3.5 學習專業英語 11
1.3.6 Linux學習路綫圖 11
1.4 用虛擬機技術學習Linux 13
1.4.1 虛擬機技術 13
1.4.2 使用虛擬機技術的好處 13
1.4.3 虛擬機的運行環境和硬件需求 13
1.4.4 虛擬機的安裝與使用 14
1.5 Linux學習資源 20
1.5.1 網絡資源、搜索引擎、論壇 20
1.5.2 有本書在身邊 20
第2章 Linux係統的安裝與基礎配置 21
2.1 安裝需求 22
2.2 Linux的幾種安裝方式 22
2.2.1 硬盤安裝方式 22
2.2.2 U盤安裝方式 23
2.2.3 網絡安裝方式 23
2.2.4 光驅安裝方式 23
2.3 光驅安裝過程 24
2.3.1 分區命名方案 24
2.3.2 開始安裝 25
2.4 U盤安裝過程 44
第3章 Linux係統基本結構 47
3.1 Linux控製颱的使用 48
3.2 係統與硬件 48
3.2.1 Linux硬件資源管理 48
3.2.2 Linux外在設備的使用 53
3.3 文件係統結構介紹 55
3.3.1 目錄結構 55
3.3.2 係統核心組成 60
3.4 運行機製介紹 61
3.4.1 Linux初始化init係統 62
3.4.2 runlevel到target的改變 62
3.4.3 係統關機過程 64
3.5 係統服務管理工具systemd 66
3.5.1 啓動、停止、重啓服務 66
3.5.2 查看、禁止、啓用服務 67
3.5.3 systemd命令和sysvinit命令
對比 68
3.6 Linux與SecureCRT 69
3.6.1 SecureCRT概述 69
3.6.2 SecureCRT的安裝與使用 69
3.6.3 與SecureCRT相關的Linux
命令 70
第4章 Linux常用命令及使用技巧 72
4.1 Linux下的shell簡介 73
4.1.1 什麼是shell 73
4.1.2 shell命令的語法分析 74
4.2 係統管理與維護 80
4.2.1 ls命令 80
4.2.2 pwd命令 82
4.2.3 cd命令 82
4.2.4 date命令 83
4.2.5 passwd命令 84
4.2.6 su命令 85
4.2.7 clear命令 86
4.2.8 man命令 86
4.2.9 who命令 86
4.2.10 w命令 87
4.2.11 uname命令 88
4.2.12 uptime命令 89
4.2.13 last命令 90
4.2.14 dmesg命令 90
4.2.15 free命令 91
4.2.16 ps命令 91
4.2.17 top命令 92
4.3 文件管理與編輯 95
4.3.1 mkdir命令 95
4.3.2 more命令 96
4.3.3 cat命令 97
4.3.4 diff命令 98
4.3.5 grep命令 99
4.3.6 rm命令 100
4.3.7 touch命令 101
4.3.8 ln命令 102
4.3.9 file命令 104
4.3.10 cp命令 105
4.3.11 find命令 105
4.3.12 split命令 108
4.3.13 mv命令 109
4.4 壓縮與解壓 109
4.4.1 zip/unzip命令 109
4.4.2 gzip/gunzip命令 111
4.4.3 bzip2/bunzip2命令 112
4.4.4 tar命令 113
4.4.5 dd命令 116
4.4.6 cpio命令 117
4.5 磁盤管理與維護 118
4.5.1 df命令 118
4.5.2 du命令 119
4.5.3 fsck命令 120
4.5.4 sync命令 122
4.5.5 eject命令 122
4.5.6 mount/umount命令 123
4.6 網絡設置與維護 126
4.6.1 ifconfig命令 126
4.6.2 scp命令 128
4.6.3 netstat命令 129
4.6.4 traceroute命令 131
4.6.5 telnet命令 133
4.6.6 wget命令 134
4.7 文本編輯工具vi 135
第5章 Linux下軟件的安裝與管理 139
5.1 源碼安裝方式 140
5.1.1 下載、解壓源碼 140
5.1.2 分析安裝平颱環境 140
5.1.3 編譯、安裝軟件 141
5.1.4 通過源碼安裝Apache Http
server 142
5.2 RPM包方式安裝 143
5.2.1 RPM介紹 143
5.2.2 RPM包的種類和組成 144
5.2.3 RPM工具的使用 145
5.3 yum安裝方式 156
5.3.1 yum的安裝與配置 157
5.3.2 yum的特點與基本用法 158
5.3.3 幾個不錯的yum源 161
5.4 二進製軟件安裝方式 161
5.4.1 安裝“*.tar.gz、*.bz2”
二進製軟件包 162
5.4.2 提供安裝程序的軟件包 162
第6章 Linux服務器網絡配置 165
6.1 網卡驅動的安裝 166
6.1.1 網卡驅動安裝的一般思路 166
6.1.2 編譯安裝網卡 172
6.2 配置Linux網絡 177
6.2.1 不同Linux發行版的網絡配置文件 177
6.2.2 網絡配置文件詳解 178
6.3 Linux網絡應用 183
6.3.1 Linux下的IP彆名功能 183
6.3.2 開啓Linux代理轉發功能 185
6.3.3 路由的概念與配置 185
6.3.4 Linux路由器的架設 192
第7章 架設Linux服務器 196
7.1 使用OpenSSH遠程管理Linux
服務器 197
7.2 Web服務器的搭建 198
7.2.1 Apache與Tomcat整閤的
必要性 199
7.2.2 Apache和Tomcat連接器 200
7.2.3 Apache與Tomcat以及
JK模塊的安裝 200
7.2.4 Apache與Tomcat整閤配置 202
7.3 LAMP服務器的搭建 217
7.3.1 LAMP與WordPress概述 217
7.3.2 LAMP服務環境的搭建 218
7.3.3 測試LAMP環境安裝的
正確性 226
7.4 DNS服務器的搭建 227
7.4.1 DNS服務器概述 227
7.4.2 DNS服務器的搭建 227
7.5 Samba服務器的搭建 235
7.5.1 Samba的概念和功能 235
7.5.2 Samba的安裝與配置 235
第8章 構建高性能的MySQL數據庫
係統 246
8.1 MySQL與MariaDB 247
8.2 常見的高可用MySQL解決
方案 247
8.2.1 主從復製解決方案 248
8.2.2 MMM高可用解決方案 248
8.2.3 Heartbeat/SAN高可用解決
方案 248
8.2.4 Heartbeat/DRBD高可用解決
方案 249
8.2.5 MySQL Cluster高可用解決
方案 249
8.3 通過Keepalived搭建MySQL
雙主模式的高可用集群係統 249
8.3.1 MySQL復製介紹 249
8.3.2 MySQL復製的實現原理 250
8.3.3 MySQL復製的常用架構 251
8.3.4 MySQL主主互備模式
架構圖 252
8.3.5 MySQL主主互備模式配置 253
8.3.6 配置Keepalived實現MySQL
雙主高可用 257
8.3.7 測試MySQL主從同步功能 260
8.3.8 測試Keepalived實現MySQL
故障切換 261
8.4 通過MMM構建MySQL高可用
集群係統 263
8.4.1 MMM高可用MySQL方案
簡介 263
8.4.2 MMM典型應用方案 264
8.4.3 MMM高可用MySQL方案
架構圖 266
8.4.4 MMM的安裝與配置 267
8.4.5 MMM的管理 271
8.4.6 測試MMM實現MySQL
高可用功能 274
8.5 MySQL讀、寫分離解決方案 277
8.5.1 常見的MySQL讀、寫分離
方案 277
8.5.2 通過Amoeba實現MySQL讀、
寫分離 278
第9章 Linux服務器安全策略 287
9.1 網絡安全概述 288
9.1.1 常見攻擊類型 288
9.1.2 防範攻擊策略 289
9.2 操作係統常用安全策略 290
9.2.1 軟件的升級 290
9.2.2 端口與服務 291
9.2.3 密碼登錄安全 295
9.2.4 其他安全設置 298
9.3 Linux軟件防火牆iptables 301
9.3.1 iptables的使用環境 302
9.3.2 iptables的使用規範與語法 304
9.3.3 防火牆規則的查看與清除 308
9.3.4 製定防火牆規則 309
9.4 Linux係統的備份 315
9.4.1 為何要備份Linux係統 315
9.4.2 Linux係統需要備份的數據 316
9.4.3 備份的介質與方式 316
9.4.4 製定備份策略 318
9.4.5 備份工具的選擇 319
第10章 Linux故障排查思路與案例 325
10.1 Linux下常見係統故障的處理 326
10.1.1 處理Linux係統故障的
思路 326
10.1.2 忘記Linux root密碼 326
10.1.3 Linux係統無法啓動的
解決辦法 329
10.2 Linux下常見網絡故障處理 337
10.3 “Read-only file system”錯誤與
解決案例 342
10.4 通過su命令切換用戶帶來的
睏惑 344
10.5 因NAS存儲故障引起的
Linux係統恢復案例 347
10.5.1 故障現象描述 347
10.5.2 問題判斷思路 347
10.5.3 問題處理過程 348
10.5.4 解決問題 350
第11章 Linux用戶權限管理 353
11.1 用戶與用戶組管理概述 354
11.1.1 用戶與組的概念 354
11.1.2 用戶配置文件概述 355
11.2 用戶管理工具介紹 360
11.2.1 groupadd/newgrp/groupdel
命令 360
11.2.2 useradd/usermod/userdel命令 362
11.3 文件與權限的設定 366
11.3.1 查看文件的權限屬性 366
11.3.2 利用chown改變屬主和
屬組 368
11.3.3 利用chmod改變訪問權限 369
第12章 Linux磁盤存儲管理 372
12.1 磁盤管理的基本概念 373
12.1.1 磁盤設備在Linux下的
錶示方法 373
12.1.2 設備的掛載與使用 374
12.1.3 磁盤分區的劃分標準 375
12.2 利用fdisk工具劃分磁盤分區 377
12.2.1 fdisk參數含義介紹 377
12.2.2 fdisk實例講解 378
12.3 利用parted工具規劃磁盤分區 385
12.3.1 parted簡介 385
12.3.2 parted使用方法 385
12.3.3 parted應用實例 386
12.4 LVM 389
12.4.1 LVM的基本概念 389
12.4.2 LVM中的術語 390
12.4.3 安裝LVM工具 391
12.4.4 LVM的創建與管理 391
第13章 Linux文件係統管理 401
13.1 文件係統概述 402
13.1.1 什麼是文件係統 402
13.1.2 為什麼要使用文件係統 402
13.1.3 文件係統的使用流程 403
13.2 Linux下常用文件係統介紹 404
13.2.1 ext3和ext4文件係統 404
13.2.2 ReiserFS 407
13.2.3 XFS 408
13.3 選擇文件係統的標準 411
13.4 NFS的使用 411
13.4.1 NFS簡介 411
13.4.2 NFS的實現原理 412
13.4.3 NFS的安裝與配置 413
13.5 Linux下常用的數據恢復工具 419
13.5.1 如何使用“rm -rf”命令 419
13.5.2 extundelete與ext3grep的
異同 419
13.5.3 extundelete的恢復原理 419
13.5.4 安裝extundelete 420
13.5.5 extundelete用法詳解 420
13.5.6 實戰:通過extundelete
恢復數據的過程 421
第14章 Linux內存管理 426
14.1 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 427
14.2 內存的監控 428
14.3 交換空間的使用 430
14.4 查看進程占用內存 432
第15章 Linux係統進程管理 434
15.1 進程的概念和分類 435
15.2 進程的監控與管理 437
15.2.1 利用ps命令監控係統
進程 437
15.2.2 利用pstree監控係統進程 438
15.2.3 利用top監控係統進程 440
15.2.4 利用lsof監控係統進程與
程序 441
15.2.5 利用pgrep查詢進程ID 443
15.3 任務調度進程crond的使用 444
15.3.1 crond簡介 444
15.3.2 crontab工具的使用 445
15.3.3 使用crontab工具的
注意事項 447
15.4 用kill和killall終止進程 448
15.4.1 用kill終止進程 448
15.4.2 用killall終止進程 449
第16章 Linux係統優化思路 453
16.1 性能問題綜述 454
16.2 影響Linux性能的因素 454
16.2.1 係統硬件資源 454
16.2.2 操作係統相關資源 456
16.2.3 應用程序軟件資源 457
16.3 分析係統性能涉及的人員 458
16.3.1 Linux運維人員 458
16.3.2 係統架構設計人員 458
16.3.3 軟件開發人員 458
16.4 係統性能分析工具 459
16.5 係統性能分析標準 461
16.6 本章總結 462
第17章 Linux係統性能評估與
優化案例 463
17.1 CPU性能評估 464
17.1.1 vmstat命令 464
17.1.2 sar命令 465
17.1.3 iostat命令 467
17.1.4 uptime命令 467
17.1.5 本節小結 467
17.2 內存性能評估 468
17.2.1 free 命令 468
17.2.2 通過watch與free相結閤
動態監控內存狀況 469
17.2.3 vmstat命令監控內存 469
17.2.4 “sar –r”命令組閤 470
17.2.5 本節小結 470
17.3 磁盤I/O性能評估 470
17.3.1 “sar –d”命令組閤 471
17.3.2 “iostat –d”命令組閤 472
17.3.3 “vmstat –d”命令組閤 474
17.3.4 本節小結 474
17.4 網絡性能評估 475
17.4.1 通過ping命令檢測網絡的
連通性 475
17.4.2 通過“netstat –I”命令組閤
檢測網絡接口狀況 475
17.4.3 通過“netstat –r”命令組閤
檢測係統的路由錶信息 476
17.4.4 通過“sar –n”命令組閤顯示係統的網絡運行狀態 477
17.4.5 本節小結 478
17.5 基於Web應用的性能分析及
優化案例 478
17.5.1 基於動態內容的網站優化
案例 478
17.5.2 基於動態、靜態內容結閤的
網站優化案例 480
第18章 虛擬化雲計算平颱
Proxmox VE 485
18.1 OpenVZ簡介 486
18.2 KVM簡介 486
18.3 Proxmox VE簡介 486
18.4 安裝Proxmox VE 487
18.5 Proxmox VE的使用 492
18.5.1 Proxmox VE功能選項說明 492
18.5.2 創建OpenVZ虛擬機 496
18.5.3 創建KVM 500
第19章 高性能集群軟件Keepalived 506
19.1 集群的定義 507
19.2 集群的特點與功能 507
19.2.1 高可用性與可擴展性 507
19.2.2 負載均衡與錯誤恢復 508
19.2.3 心跳監測與漂移IP地址 508
19.3 集群的分類 509
19.3.1 高可用集群 509
19.3.2 負載均衡集群 510
19.3.3 分布式計算集群 511
19.4 HA集群中的相關術語 511
19.5 Keepalived簡介 512
19.5.1 Keepalived的用途 512
19.5.2 VRRP與工作原理 513
19.5.3 Keepalived工作原理 513
19.5.4 Keepalived的體係結構 514
19.6 Keepalived安裝與配置 516
19.6.1 Keepalived的安裝過程 516
19.6.2 Keepalived的全局配置 518
19.6.3 Keepalived的VRRPD配置 518
19.6.4 Keepalived的LVS配置 522
19.7 Keepalived基礎功能應用實例 526
19.7.1 Keepalived基礎HA功能
演示 526
19.7.2 通過vrrp_script實現對
集群資源的監控 532
19.7.3 Keepalived集群中Master和
Backup角色選舉策略 535
第20章 負載均衡集群LVS與
HAProxy 537
20.1 LVS簡介 538
20.2 LVS體係結構 538
20.3 LVS集群的特點 539
20.3.1 IP負載均衡與負載調度
算法 539
20.3.2 高可用性 541
20.3.3 高可靠性 542
20.3.4 適用環境 542
20.3.5 開源軟件 542
20.4 LVS的安裝與使用 542
20.4.1 安裝IPVS管理軟件 542
20.4.2 ipvsadm的用法 543
20.5 通過Keepalived搭建LVS
高可用性集群係統 545
20.5.1 實例環境 545
20.5.2 配置Keepalived 546
20.5.3 配置Real Server節點 549
20.5.4 啓動Keepalived+LVS集群
係統 550
20.6 測試高可用LVS負載均衡集群
係統 551
20.6.1 高可用性功能測試 551
20.6.2 負載均衡測試 552
20.6.3 故障轉移測試 552
20.7 高性能負載均衡軟件HAProxy 553
20.7.1 HAProxy簡介 553
20.7.2 4層和7層負載均衡器的
區彆 554
20.7.3 HAProxy與LVS的異同 555
20.8 HAProxy基礎配置與應用實例 556
20.8.1 快速安裝HAProxy集群
軟件 556
20.8.2 HAProxy基礎配置文件詳解 556
20.8.3 通過HAProxy的ACL規則
實現智能負載均衡 563
20.8.4 管理與維護HAProxy 565
20.8.5 使用HAProxy的Web監控
平颱 569
20.9 搭建HAProxy+Keepalived
高可用負載均衡係統 570
20.9.1 搭建環境描述 570
20.9.2 配置HAProxy負載均衡
服務器 571
20.9.3 配置主、備用KeepAlived
服務器 573
20.10 測試HAProxy+Keepalived
高可用負載均衡集群 576
20.10.1 測試Keepalived的高可用
功能 576
20.10.2 測試負載均衡功能 578

前言/序言


《深度解析:現代IT架構的基石與前沿》 引言 在日新月異的數字時代,IT架構的復雜性與日俱增,對從業者而言,掌握核心技術並洞悉前沿趨勢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本書並非一本聚焦於特定操作係統的入門教程,而是緻力於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深入的現代IT架構圖景。我們將從根本上剖析支撐現代數字服務的關鍵技術,探索它們如何協同工作,以及如何應對不斷增長的挑戰。本書旨在培養讀者對IT係統底層原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復雜環境中進行設計、部署、管理和優化的綜閤能力。 第一部分:核心計算模型與操作係統原理 在深入探討具體技術之前,我們必須先迴歸到計算機科學最基礎的層麵。本部分將帶領讀者走進操作係統的核心世界,但這並非旨在教授某個具體發行版的命令,而是要理解操作係統的通用設計哲學和關鍵機製。 進程與綫程:並發執行的藝術 我們將從進程的概念入手,理解其隔離性、資源分配機製以及與綫程的區彆。深入探討綫程的生命周期、調度算法(如時間片輪轉、優先級調度、多級反饋隊列等)的演進和實際應用。理解不同調度策略對係統性能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綫程模型來優化應用程序的並發處理能力。我們將分析多綫程編程中的常見挑戰,如競態條件、死鎖、活鎖,並介紹同步機製(互斥鎖、信號量、條件變量、讀寫鎖等)的原理和使用場景。還將觸及輕量級進程(LWP)的概念,以及用戶級綫程與內核級綫程的差異。 內存管理:高效利用寶貴資源 內存是計算機運行的血液,理解其管理機製至關重要。我們將詳細解析虛擬內存的概念,包括分頁、分段以及它們的組閤。深入理解內存映射(Memory Mapping)的原理,以及它如何影響文件I/O和進程間通信。分析內存分配算法(如首次適應、最佳適應、最壞適應)的優缺點,並探討動態內存分配(如`malloc`、`free`)背後的復雜性。我們將深入研究內存保護機製,以及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在加速地址轉換中的作用。此外,還將探討內存泄漏的診斷與避免策略,以及內存碎片化的影響。 文件係統:數據的組織與訪問 文件係統是數據持久化的基石。我們將超越簡單的文件操作,深入探討文件係統的結構,如inode、superblock、目錄項等。分析不同類型文件係統(如日誌文件係統、寫時復製文件係統)的設計理念和性能特點。深入理解文件I/O的底層機製,包括塊設備驅動、緩衝區緩存、頁緩存等。探討文件係統的掛載與卸載過程,以及文件係統的檢查與修復。還將涉及文件權限管理、ACL(Access Control List)的原理,以及網絡文件係統(如NFS)的基本原理。 I/O子係統:數據流動的咽喉 I/O操作是係統性能的瓶頸之一。我們將全麵剖析I/O子係統的構成,包括設備驅動程序、I/O調度器、中斷處理等。深入理解同步I/O與異步I/O的區彆,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分析各種I/O模型,如阻塞I/O、非阻塞I/O、I/O多路復用(select, poll, epoll)、信號驅動I/O和異步I/O。我們將探討塊I/O和字符I/O的差異,以及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等磁盤陣列技術如何提高I/O性能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現代IT架構的構建模塊 在牢固掌握瞭操作係統的基礎原理後,我們將轉嚮構建和管理復雜的現代IT架構所需的關鍵技術。 網絡協議棧深度解析:連接世界的語言 網絡是現代IT架構的命脈。本部分將超越TCP/IP的錶麵介紹,深入剖析其各層協議的工作原理。我們將從鏈路層(如以太網幀格式、MAC地址)開始,逐步深入到網絡層(IP地址、路由協議),傳輸層(TCP的連接建立與終止、擁塞控製、流量控製;UDP的特性)和應用層(HTTP/2、DNS、SSH等協議的核心機製)。我們將分析網絡拓撲的設計原則,理解NAT、防火牆、負載均衡器等網絡設備的原理和作用。還將探討網絡故障排除的係統性方法,包括抓包分析(如Wireshark)和日誌分析。 高性能服務器設計與優化:滿足高並發需求的藝術 如何設計和部署能夠處理海量用戶請求的服務器,是每個IT專業人士麵臨的挑戰。我們將探討高性能服務器架構的設計模式,如微服務架構、事件驅動架構。深入研究Web服務器(如Nginx, Apache)的核心工作原理,包括其多進程/多綫程模型、事件處理機製。分析應用程序性能的關鍵瓶頸,如數據庫訪問、緩存策略、API設計。我們將介紹常用的性能測試工具和方法,以及如何進行性能基綫測試和壓力測試。 分布式係統原理與實踐:擴展性的哲學 隨著業務的增長,單機係統已無法滿足需求,分布式係統應運而生。本部分將探討分布式係統的基本概念,如CAP定理、一緻性模型(強一緻性、最終一緻性)。深入理解分布式鎖、分布式事務、分布式協調服務(如ZooKeeper, etcd)的原理和實現。我們將分析常見的分布式存儲解決方案(如分布式文件係統、分布式數據庫)的架構特點。探討服務發現、負載均衡、容錯和高可用性在分布式係統中的實現。 容器化與編排技術:現代應用部署的利器 容器化技術徹底改變瞭應用的打包、分發和運行方式。我們將深入解析容器的核心技術,如命名空間(Namespaces)和控製組(cgroups)。理解Docker的工作原理,包括鏡像、容器、倉庫的概念。重點探討Kubernetes(K8s)作為業界領先的容器編排平颱,其核心組件(如API Server, etcd, Controller Manager, Scheduler, Kubelet, Kube-proxy)的功能和協同工作方式。我們將深入理解Pod、Service、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等Kubernetes對象的概念和應用。 第三部分:IT架構的高級主題與未來趨勢 在掌握瞭核心技術和構建模塊後,我們將進一步探討更高級的應用和前沿發展。 係統可觀測性:理解復雜係統的“透視鏡” 在一個由眾多服務組成的復雜係統中,瞭解係統的運行狀態至關重要。本部分將聚焦於係統可觀測性,包括日誌(Logging)、指標(Metrics)和追蹤(Tracing)。深入探討日誌聚閤(如ELK Stack, Loki)、分布式追蹤係統(如Jaeger, Zipkin)和時序數據庫(如Prometheus, InfluxDB)的原理和最佳實踐。理解如何設計有效的監控策略,以及如何通過可觀測性數據來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 自動化與DevOps:提升效率與質量的橋梁 自動化是現代IT運維的靈魂。本部分將探討DevOps文化的理念和實踐,以及CI/CD(持續集成/持續部署)流水綫的構建。深入研究自動化配置管理工具(如Ansible, Chef, Puppet)的工作原理和應用。理解基礎設施即代碼(Infrastructure as Code, IaC)的概念,以及Terraform等工具如何實現對基礎設施的聲明式管理。 雲原生技術與微服務架構:麵嚮未來的IT藍圖 雲原生已成為構建現代、可擴展、彈性的應用程序的必然選擇。我們將深入探討雲原生架構的核心原則,包括容器化、微服務、聲明式API和Immutable Infrastructure。詳細解析微服務架構的設計模式、通信方式(同步、異步)、服務治理、API Gateway的作用。還將介紹serverless計算的概念和優勢。 安全與閤規:數字世界的守護者 安全是IT架構的生命綫。我們將從操作係統的安全模型入手,探討用戶與權限管理、SELinux/AppArmor等強製訪問控製機製。深入研究網絡安全的基礎,包括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禦係統(IDS/IPS)的原理。探討數據加密技術(靜態加密、傳輸加密)的應用。還將涉及安全審計、漏洞掃描以及閤規性要求(如GDPR, HIPAA)在IT架構設計中的體現。 結語 本書並非提供一套操作指南,而是旨在構建讀者對現代IT架構的係統性認知。通過深入理解底層原理,我們能夠更有效地設計、部署、管理和優化各種復雜的IT係統。無論您是希望在職業生涯中不斷進階的IT專業人士,還是渴望構建穩定、高效、安全數字服務的技術決策者,本書都將是您探索現代IT世界不可或缺的夥伴。它將幫助您從“如何做”提升到“為何這麼做”,從而真正掌握IT技術的核心與前沿。

用戶評價

評分

剛拿到這本《循序漸進Linux 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迫不及待地翻看瞭幾頁。說實話,我是一名Linux小白,之前接觸過一些零散的命令,但一直沒能係統地學習。這次是抱著提升自己、能夠獨立搭建和管理服務器的目標來的。這本書的開篇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Linux的文件係統結構、用戶和權限管理,這些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喜歡它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不會上來就拋齣復雜的概念,而是層層遞進,讓我在理解瞭基本概念之後,再去接觸更深入的內容。比如在講到網絡配置時,它會先解釋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這些基礎知識,然後纔引導讀者進行實際的網絡配置操作。這種方式讓我在學習過程中充滿瞭成就感,感覺自己每一步都在紮實地前進。而且,書中的代碼示例清晰明瞭,並且都配有詳細的解釋,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動手實踐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已經在虛擬機裏跟著書裏的步驟嘗試搭建瞭一個簡單的Web服務器,雖然過程中遇到瞭一些小問題,但對照著書中的排錯指南,最終都成功解決瞭。這本書的實用性是我最看重的,感覺它真的能幫助我從零開始,一步步踏上Linux管理的徵途。

評分

說實話,我是一名對Linux係統管理頗有心得的“老兵”,這幾年一直在自動化運維的道路上摸索。最近偶然翻閱到《循序漸進Linux 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原本以為它會是那種泛泛而談的入門讀物,沒想到卻給我帶來瞭一些驚喜。這本書在係統管理部分,尤其是在性能調優方麵,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並沒有止步於講解如何使用top、vmstat等工具,而是深入剖析瞭CPU、內存、磁盤I/O等核心資源的瓶頸分析方法。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貼近實際生産環境,比如如何通過分析日誌和係統指標,定位並解決Web服務器響應緩慢的問題。我特彆贊賞它在講解進程管理和調度時,沒有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詳細闡述瞭不同的調度策略對係統性能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應用場景進行選擇和調整。此外,在虛擬化和集群應用的部分,它介紹的Docker和Kubernetes基礎概念,雖然不至於完全精通,但對於理解現代化的部署和管理方式,起到瞭很好的啓濛作用。總的來說,這本書在係統管理的深度和廣度上,都達到瞭一個比較高的水準,對於想要提升自己Linux係統管理技能,尤其是對性能優化有追求的讀者來說,絕對值得一看。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IT基礎架構運維的工程師,我對Linux係統的精通程度要求一直很高。《循序漸進Linux 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這本書,我最感興趣的是它關於服務器搭建和係統管理的部分。我一直覺得,紮實的基礎是進行高級操作的前提。這本書從最基本的Linux發行版的選擇和安裝開始,到網絡服務的配置,再到安全加固,都做瞭非常詳盡的講解。我尤其欣賞它在講解Web服務器(如Apache和Nginx)搭建時,不僅僅是提供瞭配置文件的示例,還深入分析瞭各個參數的含義以及對性能的影響。此外,在係統管理部分,它對於服務管理、進程監控、日誌分析等方麵都有著非常深入的闡述。我注意到書中提到瞭一些關於係統資源限製(ulimit)的配置技巧,這對於防止因資源耗盡而導緻的服務器崩潰非常有幫助。而且,它在講解權限管理時,也包含瞭ACLs(訪問控製列錶)等更精細化的權限控製方法,這對於提升係統的安全性非常有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服務器基礎搭建和係統管理方麵,內容充實、講解細緻,並且緊貼實際需求,對於希望提升Linux係統管理能力的工程師來說,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工具書。

評分

我是一名對新興技術充滿好奇的開發者,平時主要關注的是如何利用Linux環境來更高效地進行開發和部署。偶然間瞭解到《循序漸進Linux 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這本書,本來是想快速瞭解一下Linux的基礎知識,但翻開後,它的虛擬化與集群應用章節卻深深吸引瞭我。這本書在講解Docker時,不僅僅是介紹瞭容器的概念,還詳細演示瞭如何構建自己的Docker鏡像,以及如何使用Docker Compose來編排多個容器的應用。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因為我一直想將我的Web應用打包成容器,方便在不同的環境中部署。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對Kubernetes進行瞭入門級的介紹,雖然篇幅有限,但清晰地解釋瞭Pod、Service、Deployment這些核心概念,以及它們在構建高可用、可伸縮的分布式係統中的作用。我感覺這本書為我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對微服務架構和容器編排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雖然我不是專門的係統管理員,但書中關於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簡化部署和管理流程的內容,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它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DevOps的理念,並將其應用到我的開發實踐中。

評分

坦白說,我並不是一個典型的Linux技術愛好者,我更多的是從一個實際應用的角度去接觸和使用Linux。《循序漸進Linux 第2版 基礎知識 服務器搭建 係統管理 性能調優 虛擬化與集群應用》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循序漸進”四個字的完美詮釋。作為一個完全沒有Linux基礎的人,我之前嘗試過一些其他的教程,但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跳躍性太強,總是讓我感到無從下手。這本書則不一樣,它從最基礎的命令行操作講起,比如如何打開終端、如何使用 ls、cd、pwd 等命令來導航文件係統。然後逐步過渡到文件內容的查看和編輯,再到用戶和組的管理。每一步都講解得非常到位,而且配閤著大量的圖示和實際操作示例,讓我能夠很容易地跟上進度。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一些基礎概念時,會用生動的比喻來幫助理解,比如將文件係統比作一個巨大的文件櫃。這使得原本枯燥的技術知識變得易於接受。現在,我已經能夠熟練地進行一些基本的文件操作和用戶管理瞭,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本書讓我對Linux不再感到畏懼,而是充滿瞭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評分

趁著活動的價格囤瞭很多書,夠我看很久得瞭,快遞很塊,,書的質量也不錯,好評。

評分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provided by Jingdong mall, 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so on. Delivery in a timely manner, 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 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time, but also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all management Jingdong customer service is also very good, to solve customer suffering, overcome all difficulties. Give us a very good shopping experience.!

評分

大概翻瞭一下這本書,應該是寫給一個完全不懂的人怎麼成為linux高手的,但基本上還是很枯燥的,所以自己一定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纔能夠按照這本書的流程順利地學習下去

評分

書沒有問題,但是封麵有嚴重摺痕跡,裏麵還有腳印。見下圖!內容跟基礎!!

評分

終於收到我需要的寶貝瞭,東西很好,價美物廉,謝謝掌櫃的!說實在,這是我~購物來讓我最滿意的一次購物。無論是掌櫃的態度還是對物品,我都非常滿意的。掌櫃態度很專業熱情,有問必答,迴復也很快,我問瞭不少問題,他都不覺得煩,都會認真迴答我,這點我嚮掌櫃錶示由衷的敬意,這樣的好掌櫃可不多。再說寶貝,正是我需要的,收到的時候包裝完整,打開後讓我驚喜的是,寶貝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不得不得竪起大拇指。下次需要的時候我還會再來的,到時候麻煩掌櫃給個優惠哦!

評分

塑封全新,翻過再追評

評分

英語: I'm going to buy some soy sauce.

評分

經常網購,總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覺寫評語花掉瞭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時間裏,我總是不去評價或者隨便寫寫!但是我又總覺得好像有點對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賣傢客服、倉管、老闆。於是我寫下瞭一小段話,給我覺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評的賣傢的寶貝評價裏麵以示感謝和尊敬!首先。寶貝的性價比很高,我每次都會先試用再評價,雖然寶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價位裏麵絕對是錶現最棒的。京東的配送絕對是一遊的送貨速度快,配送員服務態度好,每樣東西都是送貨上門。希望京東能夠再接再厲,做得更大更強,提供更多更好的東西給大傢。為京東的商品和服務點贊

評分

一直想學習Linux,這本書講得很詳細。是不錯的學習資料。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