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Linux 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

循序渐进Linux 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俊峰 著
图书标签:
  • Linux
  • 服务器
  • 系统管理
  • 性能调优
  • 虚拟化
  • 集群
  • 基础知识
  • 循序渐进
  • 第2版
  • 运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9850
版次:2
商品编码:11868199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7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经典Linux畅销图书全新升级
全面涵盖Linux系统管理的相关知识
技术专家多年经验的精华总结
集合大量经典、易懂的实例与技巧
侧重实用性,迅速提高读者的实战能力
塑造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

本书的特点是注重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述完一个知识点后,一般都附有很多的例子,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补充,并且每个章节都涉及独立的知识,读者可以只选择阅读感兴趣的章节,也可以从头开始阅读。全书给出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地学习Linux的过程。
本书主要分为五篇,共20章,基本结构如下。
首篇 基础知识篇(第1章~第5章)
首篇主要讲述Linux的学习方法、Linux的安装、系统基本结构、系统运作原理、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以及软件包的安装与使用,每个章节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尽力做到完整、明确。通过对基础知识篇的学习,初学者已经对Linux有了一个整体的清晰认识,或者说已经进入了Linux领域的大门了。
第二篇 服务器搭建篇(第6章~第10章)
第二篇主要讲述Linux在服务器环境下的系统安全防范以及各种应用软件使用环境的搭建,首先讲解了Linux作为服务器的安全策略和安全防范规则,然后详述了各种Linux服务器的架设过程。由于Linux下应用软件数目众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里选择了常用、流行的Linux应用软件作为讲述的对象,主要讲解了Web服务器的搭建、LAMP服务器的搭建、DNS服务器的搭建、Samba服务器搭建。此外,还深入介绍了如何构建一个高性能的MySQL数据库服务器。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Linux常见故障的排除思路和解决方法。
第三篇 系统管理篇(第11章~第15章)
通过对前两篇的学习,读者已经掌握Linux的基本使用方法。该篇进入Linux深入学习阶段:系统管理,主要讲述Linux系统下的用户权限管理、磁盘存储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让读者更深层次地理解Linux的运作机制和原理,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Linux内部的技术细节,才能更深入地学习Linux,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 性能调优篇(第16章~第17章)
第四篇主要讲述Linux服务器的性能调优原则和调优思路,开篇首先讲述了性能优化的思路和性能评价标准,然后分别评估了影响Linux性能的四个方面:Linux的CPU性能评估、内存性能评估、磁盘I/O性能评估、网络性能评估。通过该篇的学习,读者应该对Linux服务器的性能调优工作有了全

内容简介

《循序渐进Linux(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从基础知识入手,系统讲解了Linux系统结构、shell、主流服务器搭建及故障排除、用户权限管理、磁盘存储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内存管理和系统进程管理等关键技术,深入研究了系统性能优化思路、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集群技术、负载均衡等Linux热点主题。
《循序渐进Linux(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强调学习方法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在每个知识点后都给出了大量操作案例,包括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对案例进行分析,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做到了授人以渔。
《循序渐进Linux(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适合希望系统、全面学习Linux技术的初学者作为教材,也适合Linux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人员、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系统集成人员和系统架构师参考。

作者简介

高俊峰,网名南非蚂蚁,Linux专家,知名IT作家。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曾就职于新浪网、阿里云(原万网),任职系统架构师。具有多年的自动化运维和管理经验,擅长Linux、集群应用、Mysql、Oracle等方面的系统管理、性能调优,规划设计,实战经验丰富。曾出版《循序渐进Linux》、《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等畅销Linux书籍。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
第1章 学习Linux的经验与技巧 3
1.1 Linux在各领域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4
1.1.1 Linux与开源软件 4
1.1.2 Linux在服务器领域的发展 4
1.1.3 Linux在桌面领域的发展 5
1.1.4 Linux在移动嵌入式领域的
发展 5
1.1.5 Linux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
发展 5
1.2 选择适合自己的Linux发行版 5
1.2.1 常见的Linux发行版 6
1.2.2 初学者入门首选—
CentOS系列 8
1.2.3 桌面平台首选—
Ubuntu Linux 9
1.2.4 企业级应用首选—
RHEL/CentOS系列 9
1.3 养成良好的Linux操作习惯 9
1.3.1 一定要习惯命令行方式 10
1.3.2 理论结合实践 10
1.3.3 学会使用Linux联机帮助 10
1.3.4 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独立
解决问题 11
1.3.5 学习专业英语 11
1.3.6 Linux学习路线图 11
1.4 用虚拟机技术学习Linux 13
1.4.1 虚拟机技术 13
1.4.2 使用虚拟机技术的好处 13
1.4.3 虚拟机的运行环境和硬件需求 13
1.4.4 虚拟机的安装与使用 14
1.5 Linux学习资源 20
1.5.1 网络资源、搜索引擎、论坛 20
1.5.2 有本书在身边 20
第2章 Linux系统的安装与基础配置 21
2.1 安装需求 22
2.2 Linux的几种安装方式 22
2.2.1 硬盘安装方式 22
2.2.2 U盘安装方式 23
2.2.3 网络安装方式 23
2.2.4 光驱安装方式 23
2.3 光驱安装过程 24
2.3.1 分区命名方案 24
2.3.2 开始安装 25
2.4 U盘安装过程 44
第3章 Linux系统基本结构 47
3.1 Linux控制台的使用 48
3.2 系统与硬件 48
3.2.1 Linux硬件资源管理 48
3.2.2 Linux外在设备的使用 53
3.3 文件系统结构介绍 55
3.3.1 目录结构 55
3.3.2 系统核心组成 60
3.4 运行机制介绍 61
3.4.1 Linux初始化init系统 62
3.4.2 runlevel到target的改变 62
3.4.3 系统关机过程 64
3.5 系统服务管理工具systemd 66
3.5.1 启动、停止、重启服务 66
3.5.2 查看、禁止、启用服务 67
3.5.3 systemd命令和sysvinit命令
对比 68
3.6 Linux与SecureCRT 69
3.6.1 SecureCRT概述 69
3.6.2 SecureCRT的安装与使用 69
3.6.3 与SecureCRT相关的Linux
命令 70
第4章 Linux常用命令及使用技巧 72
4.1 Linux下的shell简介 73
4.1.1 什么是shell 73
4.1.2 shell命令的语法分析 74
4.2 系统管理与维护 80
4.2.1 ls命令 80
4.2.2 pwd命令 82
4.2.3 cd命令 82
4.2.4 date命令 83
4.2.5 passwd命令 84
4.2.6 su命令 85
4.2.7 clear命令 86
4.2.8 man命令 86
4.2.9 who命令 86
4.2.10 w命令 87
4.2.11 uname命令 88
4.2.12 uptime命令 89
4.2.13 last命令 90
4.2.14 dmesg命令 90
4.2.15 free命令 91
4.2.16 ps命令 91
4.2.17 top命令 92
4.3 文件管理与编辑 95
4.3.1 mkdir命令 95
4.3.2 more命令 96
4.3.3 cat命令 97
4.3.4 diff命令 98
4.3.5 grep命令 99
4.3.6 rm命令 100
4.3.7 touch命令 101
4.3.8 ln命令 102
4.3.9 file命令 104
4.3.10 cp命令 105
4.3.11 find命令 105
4.3.12 split命令 108
4.3.13 mv命令 109
4.4 压缩与解压 109
4.4.1 zip/unzip命令 109
4.4.2 gzip/gunzip命令 111
4.4.3 bzip2/bunzip2命令 112
4.4.4 tar命令 113
4.4.5 dd命令 116
4.4.6 cpio命令 117
4.5 磁盘管理与维护 118
4.5.1 df命令 118
4.5.2 du命令 119
4.5.3 fsck命令 120
4.5.4 sync命令 122
4.5.5 eject命令 122
4.5.6 mount/umount命令 123
4.6 网络设置与维护 126
4.6.1 ifconfig命令 126
4.6.2 scp命令 128
4.6.3 netstat命令 129
4.6.4 traceroute命令 131
4.6.5 telnet命令 133
4.6.6 wget命令 134
4.7 文本编辑工具vi 135
第5章 Linux下软件的安装与管理 139
5.1 源码安装方式 140
5.1.1 下载、解压源码 140
5.1.2 分析安装平台环境 140
5.1.3 编译、安装软件 141
5.1.4 通过源码安装Apache Http
server 142
5.2 RPM包方式安装 143
5.2.1 RPM介绍 143
5.2.2 RPM包的种类和组成 144
5.2.3 RPM工具的使用 145
5.3 yum安装方式 156
5.3.1 yum的安装与配置 157
5.3.2 yum的特点与基本用法 158
5.3.3 几个不错的yum源 161
5.4 二进制软件安装方式 161
5.4.1 安装“*.tar.gz、*.bz2”
二进制软件包 162
5.4.2 提供安装程序的软件包 162
第6章 Linux服务器网络配置 165
6.1 网卡驱动的安装 166
6.1.1 网卡驱动安装的一般思路 166
6.1.2 编译安装网卡 172
6.2 配置Linux网络 177
6.2.1 不同Linux发行版的网络配置文件 177
6.2.2 网络配置文件详解 178
6.3 Linux网络应用 183
6.3.1 Linux下的IP别名功能 183
6.3.2 开启Linux代理转发功能 185
6.3.3 路由的概念与配置 185
6.3.4 Linux路由器的架设 192
第7章 架设Linux服务器 196
7.1 使用OpenSSH远程管理Linux
服务器 197
7.2 Web服务器的搭建 198
7.2.1 Apache与Tomcat整合的
必要性 199
7.2.2 Apache和Tomcat连接器 200
7.2.3 Apache与Tomcat以及
JK模块的安装 200
7.2.4 Apache与Tomcat整合配置 202
7.3 LAMP服务器的搭建 217
7.3.1 LAMP与WordPress概述 217
7.3.2 LAMP服务环境的搭建 218
7.3.3 测试LAMP环境安装的
正确性 226
7.4 DNS服务器的搭建 227
7.4.1 DNS服务器概述 227
7.4.2 DNS服务器的搭建 227
7.5 Samba服务器的搭建 235
7.5.1 Samba的概念和功能 235
7.5.2 Samba的安装与配置 235
第8章 构建高性能的MySQL数据库
系统 246
8.1 MySQL与MariaDB 247
8.2 常见的高可用MySQL解决
方案 247
8.2.1 主从复制解决方案 248
8.2.2 MMM高可用解决方案 248
8.2.3 Heartbeat/SAN高可用解决
方案 248
8.2.4 Heartbeat/DRBD高可用解决
方案 249
8.2.5 MySQL Cluster高可用解决
方案 249
8.3 通过Keepalived搭建MySQL
双主模式的高可用集群系统 249
8.3.1 MySQL复制介绍 249
8.3.2 MySQL复制的实现原理 250
8.3.3 MySQL复制的常用架构 251
8.3.4 MySQL主主互备模式
架构图 252
8.3.5 MySQL主主互备模式配置 253
8.3.6 配置Keepalived实现MySQL
双主高可用 257
8.3.7 测试MySQL主从同步功能 260
8.3.8 测试Keepalived实现MySQL
故障切换 261
8.4 通过MMM构建MySQL高可用
集群系统 263
8.4.1 MMM高可用MySQL方案
简介 263
8.4.2 MMM典型应用方案 264
8.4.3 MMM高可用MySQL方案
架构图 266
8.4.4 MMM的安装与配置 267
8.4.5 MMM的管理 271
8.4.6 测试MMM实现MySQL
高可用功能 274
8.5 MySQL读、写分离解决方案 277
8.5.1 常见的MySQL读、写分离
方案 277
8.5.2 通过Amoeba实现MySQL读、
写分离 278
第9章 Linux服务器安全策略 287
9.1 网络安全概述 288
9.1.1 常见攻击类型 288
9.1.2 防范攻击策略 289
9.2 操作系统常用安全策略 290
9.2.1 软件的升级 290
9.2.2 端口与服务 291
9.2.3 密码登录安全 295
9.2.4 其他安全设置 298
9.3 Linux软件防火墙iptables 301
9.3.1 iptables的使用环境 302
9.3.2 iptables的使用规范与语法 304
9.3.3 防火墙规则的查看与清除 308
9.3.4 制定防火墙规则 309
9.4 Linux系统的备份 315
9.4.1 为何要备份Linux系统 315
9.4.2 Linux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 316
9.4.3 备份的介质与方式 316
9.4.4 制定备份策略 318
9.4.5 备份工具的选择 319
第10章 Linux故障排查思路与案例 325
10.1 Linux下常见系统故障的处理 326
10.1.1 处理Linux系统故障的
思路 326
10.1.2 忘记Linux root密码 326
10.1.3 Linux系统无法启动的
解决办法 329
10.2 Linux下常见网络故障处理 337
10.3 “Read-only file system”错误与
解决案例 342
10.4 通过su命令切换用户带来的
困惑 344
10.5 因NAS存储故障引起的
Linux系统恢复案例 347
10.5.1 故障现象描述 347
10.5.2 问题判断思路 347
10.5.3 问题处理过程 348
10.5.4 解决问题 350
第11章 Linux用户权限管理 353
11.1 用户与用户组管理概述 354
11.1.1 用户与组的概念 354
11.1.2 用户配置文件概述 355
11.2 用户管理工具介绍 360
11.2.1 groupadd/newgrp/groupdel
命令 360
11.2.2 useradd/usermod/userdel命令 362
11.3 文件与权限的设定 366
11.3.1 查看文件的权限属性 366
11.3.2 利用chown改变属主和
属组 368
11.3.3 利用chmod改变访问权限 369
第12章 Linux磁盘存储管理 372
12.1 磁盘管理的基本概念 373
12.1.1 磁盘设备在Linux下的
表示方法 373
12.1.2 设备的挂载与使用 374
12.1.3 磁盘分区的划分标准 375
12.2 利用fdisk工具划分磁盘分区 377
12.2.1 fdisk参数含义介绍 377
12.2.2 fdisk实例讲解 378
12.3 利用parted工具规划磁盘分区 385
12.3.1 parted简介 385
12.3.2 parted使用方法 385
12.3.3 parted应用实例 386
12.4 LVM 389
12.4.1 LVM的基本概念 389
12.4.2 LVM中的术语 390
12.4.3 安装LVM工具 391
12.4.4 LVM的创建与管理 391
第13章 Linux文件系统管理 401
13.1 文件系统概述 402
13.1.1 什么是文件系统 402
13.1.2 为什么要使用文件系统 402
13.1.3 文件系统的使用流程 403
13.2 Linux下常用文件系统介绍 404
13.2.1 ext3和ext4文件系统 404
13.2.2 ReiserFS 407
13.2.3 XFS 408
13.3 选择文件系统的标准 411
13.4 NFS的使用 411
13.4.1 NFS简介 411
13.4.2 NFS的实现原理 412
13.4.3 NFS的安装与配置 413
13.5 Linux下常用的数据恢复工具 419
13.5.1 如何使用“rm -rf”命令 419
13.5.2 extundelete与ext3grep的
异同 419
13.5.3 extundelete的恢复原理 419
13.5.4 安装extundelete 420
13.5.5 extundelete用法详解 420
13.5.6 实战:通过extundelete
恢复数据的过程 421
第14章 Linux内存管理 426
14.1 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427
14.2 内存的监控 428
14.3 交换空间的使用 430
14.4 查看进程占用内存 432
第15章 Linux系统进程管理 434
15.1 进程的概念和分类 435
15.2 进程的监控与管理 437
15.2.1 利用ps命令监控系统
进程 437
15.2.2 利用pstree监控系统进程 438
15.2.3 利用top监控系统进程 440
15.2.4 利用lsof监控系统进程与
程序 441
15.2.5 利用pgrep查询进程ID 443
15.3 任务调度进程crond的使用 444
15.3.1 crond简介 444
15.3.2 crontab工具的使用 445
15.3.3 使用crontab工具的
注意事项 447
15.4 用kill和killall终止进程 448
15.4.1 用kill终止进程 448
15.4.2 用killall终止进程 449
第16章 Linux系统优化思路 453
16.1 性能问题综述 454
16.2 影响Linux性能的因素 454
16.2.1 系统硬件资源 454
16.2.2 操作系统相关资源 456
16.2.3 应用程序软件资源 457
16.3 分析系统性能涉及的人员 458
16.3.1 Linux运维人员 458
16.3.2 系统架构设计人员 458
16.3.3 软件开发人员 458
16.4 系统性能分析工具 459
16.5 系统性能分析标准 461
16.6 本章总结 462
第17章 Linux系统性能评估与
优化案例 463
17.1 CPU性能评估 464
17.1.1 vmstat命令 464
17.1.2 sar命令 465
17.1.3 iostat命令 467
17.1.4 uptime命令 467
17.1.5 本节小结 467
17.2 内存性能评估 468
17.2.1 free 命令 468
17.2.2 通过watch与free相结合
动态监控内存状况 469
17.2.3 vmstat命令监控内存 469
17.2.4 “sar –r”命令组合 470
17.2.5 本节小结 470
17.3 磁盘I/O性能评估 470
17.3.1 “sar –d”命令组合 471
17.3.2 “iostat –d”命令组合 472
17.3.3 “vmstat –d”命令组合 474
17.3.4 本节小结 474
17.4 网络性能评估 475
17.4.1 通过ping命令检测网络的
连通性 475
17.4.2 通过“netstat –I”命令组合
检测网络接口状况 475
17.4.3 通过“netstat –r”命令组合
检测系统的路由表信息 476
17.4.4 通过“sar –n”命令组合显示系统的网络运行状态 477
17.4.5 本节小结 478
17.5 基于Web应用的性能分析及
优化案例 478
17.5.1 基于动态内容的网站优化
案例 478
17.5.2 基于动态、静态内容结合的
网站优化案例 480
第18章 虚拟化云计算平台
Proxmox VE 485
18.1 OpenVZ简介 486
18.2 KVM简介 486
18.3 Proxmox VE简介 486
18.4 安装Proxmox VE 487
18.5 Proxmox VE的使用 492
18.5.1 Proxmox VE功能选项说明 492
18.5.2 创建OpenVZ虚拟机 496
18.5.3 创建KVM 500
第19章 高性能集群软件Keepalived 506
19.1 集群的定义 507
19.2 集群的特点与功能 507
19.2.1 高可用性与可扩展性 507
19.2.2 负载均衡与错误恢复 508
19.2.3 心跳监测与漂移IP地址 508
19.3 集群的分类 509
19.3.1 高可用集群 509
19.3.2 负载均衡集群 510
19.3.3 分布式计算集群 511
19.4 HA集群中的相关术语 511
19.5 Keepalived简介 512
19.5.1 Keepalived的用途 512
19.5.2 VRRP与工作原理 513
19.5.3 Keepalived工作原理 513
19.5.4 Keepalived的体系结构 514
19.6 Keepalived安装与配置 516
19.6.1 Keepalived的安装过程 516
19.6.2 Keepalived的全局配置 518
19.6.3 Keepalived的VRRPD配置 518
19.6.4 Keepalived的LVS配置 522
19.7 Keepalived基础功能应用实例 526
19.7.1 Keepalived基础HA功能
演示 526
19.7.2 通过vrrp_script实现对
集群资源的监控 532
19.7.3 Keepalived集群中Master和
Backup角色选举策略 535
第20章 负载均衡集群LVS与
HAProxy 537
20.1 LVS简介 538
20.2 LVS体系结构 538
20.3 LVS集群的特点 539
20.3.1 IP负载均衡与负载调度
算法 539
20.3.2 高可用性 541
20.3.3 高可靠性 542
20.3.4 适用环境 542
20.3.5 开源软件 542
20.4 LVS的安装与使用 542
20.4.1 安装IPVS管理软件 542
20.4.2 ipvsadm的用法 543
20.5 通过Keepalived搭建LVS
高可用性集群系统 545
20.5.1 实例环境 545
20.5.2 配置Keepalived 546
20.5.3 配置Real Server节点 549
20.5.4 启动Keepalived+LVS集群
系统 550
20.6 测试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
系统 551
20.6.1 高可用性功能测试 551
20.6.2 负载均衡测试 552
20.6.3 故障转移测试 552
20.7 高性能负载均衡软件HAProxy 553
20.7.1 HAProxy简介 553
20.7.2 4层和7层负载均衡器的
区别 554
20.7.3 HAProxy与LVS的异同 555
20.8 HAProxy基础配置与应用实例 556
20.8.1 快速安装HAProxy集群
软件 556
20.8.2 HAProxy基础配置文件详解 556
20.8.3 通过HAProxy的ACL规则
实现智能负载均衡 563
20.8.4 管理与维护HAProxy 565
20.8.5 使用HAProxy的Web监控
平台 569
20.9 搭建HAProxy+Keepalived
高可用负载均衡系统 570
20.9.1 搭建环境描述 570
20.9.2 配置HAProxy负载均衡
服务器 571
20.9.3 配置主、备用KeepAlived
服务器 573
20.10 测试HAProxy+Keepalived
高可用负载均衡集群 576
20.10.1 测试Keepalived的高可用
功能 576
20.10.2 测试负载均衡功能 578

前言/序言


《深度解析:现代IT架构的基石与前沿》 引言 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IT架构的复杂性与日俱增,对从业者而言,掌握核心技术并洞悉前沿趋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能力。本书并非一本聚焦于特定操作系统的入门教程,而是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现代IT架构图景。我们将从根本上剖析支撑现代数字服务的关键技术,探索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如何应对不断增长的挑战。本书旨在培养读者对IT系统底层原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设计、部署、管理和优化的综合能力。 第一部分:核心计算模型与操作系统原理 在深入探讨具体技术之前,我们必须先回归到计算机科学最基础的层面。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走进操作系统的核心世界,但这并非旨在教授某个具体发行版的命令,而是要理解操作系统的通用设计哲学和关键机制。 进程与线程:并发执行的艺术 我们将从进程的概念入手,理解其隔离性、资源分配机制以及与线程的区别。深入探讨线程的生命周期、调度算法(如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多级反馈队列等)的演进和实际应用。理解不同调度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线程模型来优化应用程序的并发处理能力。我们将分析多线程编程中的常见挑战,如竞态条件、死锁、活锁,并介绍同步机制(互斥锁、信号量、条件变量、读写锁等)的原理和使用场景。还将触及轻量级进程(LWP)的概念,以及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的差异。 内存管理:高效利用宝贵资源 内存是计算机运行的血液,理解其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我们将详细解析虚拟内存的概念,包括分页、分段以及它们的组合。深入理解内存映射(Memory Mapping)的原理,以及它如何影响文件I/O和进程间通信。分析内存分配算法(如首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坏适应)的优缺点,并探讨动态内存分配(如`malloc`、`free`)背后的复杂性。我们将深入研究内存保护机制,以及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在加速地址转换中的作用。此外,还将探讨内存泄漏的诊断与避免策略,以及内存碎片化的影响。 文件系统:数据的组织与访问 文件系统是数据持久化的基石。我们将超越简单的文件操作,深入探讨文件系统的结构,如inode、superblock、目录项等。分析不同类型文件系统(如日志文件系统、写时复制文件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性能特点。深入理解文件I/O的底层机制,包括块设备驱动、缓冲区缓存、页缓存等。探讨文件系统的挂载与卸载过程,以及文件系统的检查与修复。还将涉及文件权限管理、ACL(Access Control List)的原理,以及网络文件系统(如NFS)的基本原理。 I/O子系统:数据流动的咽喉 I/O操作是系统性能的瓶颈之一。我们将全面剖析I/O子系统的构成,包括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器、中断处理等。深入理解同步I/O与异步I/O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分析各种I/O模型,如阻塞I/O、非阻塞I/O、I/O多路复用(select, poll, epoll)、信号驱动I/O和异步I/O。我们将探讨块I/O和字符I/O的差异,以及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等磁盘阵列技术如何提高I/O性能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现代IT架构的构建模块 在牢固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基础原理后,我们将转向构建和管理复杂的现代IT架构所需的关键技术。 网络协议栈深度解析:连接世界的语言 网络是现代IT架构的命脉。本部分将超越TCP/IP的表面介绍,深入剖析其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我们将从链路层(如以太网帧格式、MAC地址)开始,逐步深入到网络层(IP地址、路由协议),传输层(TCP的连接建立与终止、拥塞控制、流量控制;UDP的特性)和应用层(HTTP/2、DNS、SSH等协议的核心机制)。我们将分析网络拓扑的设计原则,理解NAT、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等网络设备的原理和作用。还将探讨网络故障排除的系统性方法,包括抓包分析(如Wireshark)和日志分析。 高性能服务器设计与优化:满足高并发需求的艺术 如何设计和部署能够处理海量用户请求的服务器,是每个IT专业人士面临的挑战。我们将探讨高性能服务器架构的设计模式,如微服务架构、事件驱动架构。深入研究Web服务器(如Nginx, Apache)的核心工作原理,包括其多进程/多线程模型、事件处理机制。分析应用程序性能的关键瓶颈,如数据库访问、缓存策略、API设计。我们将介绍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性能基线测试和压力测试。 分布式系统原理与实践:扩展性的哲学 随着业务的增长,单机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分布式系统应运而生。本部分将探讨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如CAP定理、一致性模型(强一致性、最终一致性)。深入理解分布式锁、分布式事务、分布式协调服务(如ZooKeeper, etcd)的原理和实现。我们将分析常见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如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的架构特点。探讨服务发现、负载均衡、容错和高可用性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实现。 容器化与编排技术:现代应用部署的利器 容器化技术彻底改变了应用的打包、分发和运行方式。我们将深入解析容器的核心技术,如命名空间(Namespaces)和控制组(cgroups)。理解Docker的工作原理,包括镜像、容器、仓库的概念。重点探讨Kubernetes(K8s)作为业界领先的容器编排平台,其核心组件(如API Server, etcd, Controller Manager, Scheduler, Kubelet, Kube-proxy)的功能和协同工作方式。我们将深入理解Pod、Service、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等Kubernetes对象的概念和应用。 第三部分:IT架构的高级主题与未来趋势 在掌握了核心技术和构建模块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更高级的应用和前沿发展。 系统可观测性:理解复杂系统的“透视镜” 在一个由众多服务组成的复杂系统中,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至关重要。本部分将聚焦于系统可观测性,包括日志(Logging)、指标(Metrics)和追踪(Tracing)。深入探讨日志聚合(如ELK Stack, Loki)、分布式追踪系统(如Jaeger, Zipkin)和时序数据库(如Prometheus, InfluxDB)的原理和最佳实践。理解如何设计有效的监控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可观测性数据来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自动化与DevOps:提升效率与质量的桥梁 自动化是现代IT运维的灵魂。本部分将探讨DevOps文化的理念和实践,以及CI/CD(持续集成/持续部署)流水线的构建。深入研究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如Ansible, Chef, Puppet)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理解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 IaC)的概念,以及Terraform等工具如何实现对基础设施的声明式管理。 云原生技术与微服务架构:面向未来的IT蓝图 云原生已成为构建现代、可扩展、弹性的应用程序的必然选择。我们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核心原则,包括容器化、微服务、声明式API和Immutable Infrastructure。详细解析微服务架构的设计模式、通信方式(同步、异步)、服务治理、API Gateway的作用。还将介绍serverless计算的概念和优势。 安全与合规:数字世界的守护者 安全是IT架构的生命线。我们将从操作系统的安全模型入手,探讨用户与权限管理、SELinux/AppArmor等强制访问控制机制。深入研究网络安全的基础,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的原理。探讨数据加密技术(静态加密、传输加密)的应用。还将涉及安全审计、漏洞扫描以及合规性要求(如GDPR, HIPAA)在IT架构设计中的体现。 结语 本书并非提供一套操作指南,而是旨在构建读者对现代IT架构的系统性认知。通过深入理解底层原理,我们能够更有效地设计、部署、管理和优化各种复杂的IT系统。无论您是希望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阶的IT专业人士,还是渴望构建稳定、高效、安全数字服务的技术决策者,本书都将是您探索现代IT世界不可或缺的伙伴。它将帮助您从“如何做”提升到“为何这么做”,从而真正掌握IT技术的核心与前沿。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并不是一个典型的Linux技术爱好者,我更多的是从一个实际应用的角度去接触和使用Linux。《循序渐进Linux 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循序渐进”四个字的完美诠释。作为一个完全没有Linux基础的人,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的教程,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跳跃性太强,总是让我感到无从下手。这本书则不一样,它从最基础的命令行操作讲起,比如如何打开终端、如何使用 ls、cd、pwd 等命令来导航文件系统。然后逐步过渡到文件内容的查看和编辑,再到用户和组的管理。每一步都讲解得非常到位,而且配合着大量的图示和实际操作示例,让我能够很容易地跟上进度。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基础概念时,会用生动的比喻来帮助理解,比如将文件系统比作一个巨大的文件柜。这使得原本枯燥的技术知识变得易于接受。现在,我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些基本的文件操作和用户管理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本书让我对Linux不再感到畏惧,而是充满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评分

我是一名对新兴技术充满好奇的开发者,平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Linux环境来更高效地进行开发和部署。偶然间了解到《循序渐进Linux 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这本书,本来是想快速了解一下Linux的基础知识,但翻开后,它的虚拟化与集群应用章节却深深吸引了我。这本书在讲解Docker时,不仅仅是介绍了容器的概念,还详细演示了如何构建自己的Docker镜像,以及如何使用Docker Compose来编排多个容器的应用。这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因为我一直想将我的Web应用打包成容器,方便在不同的环境中部署。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对Kubernetes进行了入门级的介绍,虽然篇幅有限,但清晰地解释了Pod、Service、Deployment这些核心概念,以及它们在构建高可用、可伸缩的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我感觉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对微服务架构和容器编排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虽然我不是专门的系统管理员,但书中关于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简化部署和管理流程的内容,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它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DevOps的理念,并将其应用到我的开发实践中。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IT基础架构运维的工程师,我对Linux系统的精通程度要求一直很高。《循序渐进Linux 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它关于服务器搭建和系统管理的部分。我一直觉得,扎实的基础是进行高级操作的前提。这本书从最基本的Linux发行版的选择和安装开始,到网络服务的配置,再到安全加固,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讲解。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Web服务器(如Apache和Nginx)搭建时,不仅仅是提供了配置文件的示例,还深入分析了各个参数的含义以及对性能的影响。此外,在系统管理部分,它对于服务管理、进程监控、日志分析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深入的阐述。我注意到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系统资源限制(ulimit)的配置技巧,这对于防止因资源耗尽而导致的服务器崩溃非常有帮助。而且,它在讲解权限管理时,也包含了ACLs(访问控制列表)等更精细化的权限控制方法,这对于提升系统的安全性非常有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服务器基础搭建和系统管理方面,内容充实、讲解细致,并且紧贴实际需求,对于希望提升Linux系统管理能力的工程师来说,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

刚拿到这本《循序渐进Linux 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迫不及待地翻看了几页。说实话,我是一名Linux小白,之前接触过一些零散的命令,但一直没能系统地学习。这次是抱着提升自己、能够独立搭建和管理服务器的目标来的。这本书的开篇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Linux的文件系统结构、用户和权限管理,这些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它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不会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概念,而是层层递进,让我在理解了基本概念之后,再去接触更深入的内容。比如在讲到网络配置时,它会先解释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这些基础知识,然后才引导读者进行实际的网络配置操作。这种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成就感,感觉自己每一步都在扎实地前进。而且,书中的代码示例清晰明了,并且都配有详细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动手实践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已经在虚拟机里跟着书里的步骤尝试搭建了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但对照着书中的排错指南,最终都成功解决了。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我最看重的,感觉它真的能帮助我从零开始,一步步踏上Linux管理的征途。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名对Linux系统管理颇有心得的“老兵”,这几年一直在自动化运维的道路上摸索。最近偶然翻阅到《循序渐进Linux 第2版 基础知识 服务器搭建 系统管理 性能调优 虚拟化与集群应用》,原本以为它会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没想到却给我带来了一些惊喜。这本书在系统管理部分,尤其是在性能调优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没有止步于讲解如何使用top、vmstat等工具,而是深入剖析了CPU、内存、磁盘I/O等核心资源的瓶颈分析方法。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近实际生产环境,比如如何通过分析日志和系统指标,定位并解决Web服务器响应缓慢的问题。我特别赞赏它在讲解进程管理和调度时,没有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详细阐述了不同的调度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调整。此外,在虚拟化和集群应用的部分,它介绍的Docker和Kubernetes基础概念,虽然不至于完全精通,但对于理解现代化的部署和管理方式,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系统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对于想要提升自己Linux系统管理技能,尤其是对性能优化有追求的读者来说,绝对值得一看。

评分

经典图书,等了好久终于在618下手了,书的质量很好,价格实惠,物流更是没的说。信赖京东。希望自己可以坚持看下去。

评分

Jingdong

评分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市场对各类智能设备的需求也日渐高涨。智能设备的核心技术是集成电路芯片和嵌入式操作系统,而嵌入式操作系统更可以称为是智能设备的灵魂。多年来,Linux系统因为其开源免费、安全稳定、社区支持丰富和移植裁剪方便等特点一直备受全球各大设备厂商的青睐,当仁不让地成为众多嵌入式操作系统中最耀眼的明星。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Android系统牢牢占据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Android系统华丽的外衣之下,依然是Linux系统强有力的支撑。

评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评分

没想到京东现在都这样了。我还选的最贵的一家,以为会好点,没想到拿到手后的书居然是外包装也被撕毁了,书的角也被蹭破了

评分

这包装也太差了,虽然不影响使用吧,但是不说明一下吧,心里不舒服,好得你们包一层东西吧,还有就是没有发票

评分

鸟哥的Linux私房菜:服务器架设篇(第三版)

评分

!?????????????????????k?????????????????????????????a?????????????????????????????????????j?????????????????????????f?????????????????????l???????????????????k??????????????????????;???????????????????s???????????????????????????#

评分

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 或者随便写写! 但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 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 首先,宝贝是 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 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 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厉, 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