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套装全四册)/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

李自成(套装全四册)/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雪垠 著,俞汝捷<精补> 编
图书标签:
  • 历史小说
  • 明朝
  • 李自成
  • 农民起义
  • 历史人物
  • 长篇小说
  • 经典文学
  • 历史传记
  • 通俗历史
  • 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8374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032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06
套装数量:4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

作者简介

  姚雪垠(1910年-1999年),现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从1957年动笔起,历时30余年。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俞汝捷,浙江上虞市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秋,赴北京任湖北省文联主席姚雪垠先生的助手,同时从事文学研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1月,被聘任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第一届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李自成》并不是单纯反映明末农民起义,而是以这支农民起义军为中心,写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著名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

  《李自成》写潼关大战,脱尽《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传统写法,疏密相间,呼应灵活,甚佩甚佩。
  《商洛壮歌》整个单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有波谲云诡之妙;而节奏变化,时而金戈铁马,雷震霆击,时而凤管鸾弦,光风霁月;紧张杀伐之际,又常插入抒情短曲,虽着墨甚少而摇曳多姿。
  ——茅盾《关于<商洛壮歌>》(摘自1975年6月18日致姚雪垠的信)

  作者对明末历史背景有充分的掌握,博学多闻,胆大而心细,文笔朴素而生动,《红楼梦》以来,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吸取了西洋小说的写法,而又根植于民族土壤。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朱光潜

目录

天寒霜雪繁
北京在戒严中…………………………………………………………………001
潼关南原大战…………………………………………………………………039
义送摇旗………………………………………………………………………155
谷城会晤………………………………………………………………………181
崤函疑兵………………………………………………………………………232
卢象升之死……………………………………………………………………256
商洛潜伏………………………………………………………………………281
从北京到商洛…………………………………………………………………308
张献忠谷城起义………………………………………………………………359
夫妻会师………………………………………………………………………371
北京的忧郁……………………………………………………………………389
商洛壮歌………………………………………………………………………400
汴梁秋色………………………………………………………………………559
杨嗣昌出京督师………………………………………………………………587
张献忠与左良玉………………………………………………………………627

闻说真龙种
从商洛到鄂西…………………………………………………………………001
紫禁城内外……………………………………………………………………041
李自成星驰入豫………………………………………………………………116
李岩起义………………………………………………………………………139
伏牛冬日………………………………………………………………………199
河洛风云………………………………………………………………………270
高夫人东征小记………………………………………………………………332
燕山楚水………………………………………………………………………352
洪承畴出关……………………………………………………………………402
三雄聚会………………………………………………………………………413
辽海崩溃………………………………………………………………………495
项城战役………………………………………………………………………534
横扫宛叶………………………………………………………………………554

长风驾高浪
再攻开封………………………………………………………………………001
燕辽纪事………………………………………………………………………047
慧梅出嫁………………………………………………………………………095
袁时中叛变……………………………………………………………………136
朱仙镇…………………………………………………………………………198
洪水滔滔………………………………………………………………………265
一败孙传庭……………………………………………………………………411
慧梅之死………………………………………………………………………444
汝宁会师………………………………………………………………………474
襄水奔流………………………………………………………………………496
烟波江南………………………………………………………………………549
二败孙传庭……………………………………………………………………596
威加海内归故乡………………………………………………………………640

风散入云悲
甲申初春………………………………………………………………………001
围城时刻………………………………………………………………………062
崇祯皇帝之死…………………………………………………………………126
李自成在武英殿………………………………………………………………156
招降失败………………………………………………………………………217
决计东征………………………………………………………………………235
多尔衮时代的开始……………………………………………………………290
兵败山海关……………………………………………………………………317
悲风为我从天来………………………………………………………………385
太子案始末……………………………………………………………………441
巨星陨落………………………………………………………………………484
尾声……………………………………………………………………………561
后记……………………………………………………………………………588

精彩书摘

  《李自成》并不是单纯反映明末农民起义,而是以这支农民起义军为中心,写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著名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  《李自成》写潼关大战,脱尽《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传统写法,疏密相间,呼应灵活,甚佩甚佩。  《商洛壮歌》整个单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有波谲云诡之妙;而节奏变化,时而金戈铁马,雷震霆击,时而凤管鸾弦,光风霁月;紧张杀伐之际,又常插入抒情短曲,虽着墨甚少而摇曳多姿。  ——茅盾《关于<商洛壮歌>》(摘自1975年6月18日致姚雪垠的信)  作者对明末历史背景有充分的掌握,博学多闻,胆大而心细,文笔朴素而生动,《红楼梦》以来,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吸取了西洋小说的写法,而又根植于民族土壤。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朱光潜

前言/序言


《长河两岸》 第一卷:风起江淮 故事始于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在富庶的江南,陆家世代经营丝绸生意,家业兴隆,声名远播。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陆家长子陆怀山,温文儒雅,胸怀抱负,却生性仁厚,不喜权谋。次子陆怀远,精明强干,心思缜密,对家族的未来有着更深的规划。三子陆怀宁,年少轻狂,却也侠肝义胆,一心希望为天下苍生做些什么。 故事围绕这三兄弟,以及他们身边的家族成员、商界伙伴、官场友人展开。江淮地区,历来是南北交通的枢纽,也是丝绸贸易的重镇。陆家作为其中的翘楚,自然与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怀山在一次考察中,遇到了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孤女苏婉儿。婉儿聪慧伶俐,却身世凄苦,怀山被她的坚韧所打动,不顾家族的反对,将她带回陆家,悉心照顾。婉儿的到来,为陆家平静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涟漪,也悄悄改变着几位年轻人的命运。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党争激烈,宦官专权,国家已是病入膏肓。边关战事不断,耗尽国力。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如同星星之火,预示着燎原之势。怀远敏锐地察觉到了时局的变化,他开始暗中布局,试图在混乱中为陆家争取最大的生存空间,甚至有所图谋,想要借此机会更上一层楼。 怀宁则热衷于结交江湖人士,听闻各地百姓遭受官府和土匪的压迫,他义愤填膺,几次偷偷出府,试图仗义疏财,解救受苦之人。然而,年少的热血终究难以改变时代的洪流。 第一卷主要描绘了陆家在表面繁华下的暗流,以及三兄弟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志向。江南的富饶与朝堂的腐败形成鲜明对比,为后续的动荡埋下伏笔。婉儿的存在,也为怀山的情感线索增添了色彩,并将在后续的故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卷:乱世风云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的局势急转直下。饥荒蔓延,流寇四起,官兵剿抚无方,百姓苦不堪言。陆家作为富商,虽有一定影响力,但在滚滚而来的乱世洪流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 怀山依旧试图坚持家族的传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赈济灾民,与为官的旧识沟通,希望能为稳定局面做些贡献。然而,他的仁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他亲眼目睹了流寇的残暴,也看到了官府的腐败无能,对这个他曾经深信的朝廷,开始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怀远则更加务实,他利用自己的商业头脑,在乱世中寻找机会。他囤积粮食,买卖军需,甚至与一些地方势力暗中勾结,为自己积累财富和实力。他深知,在这个时代,只有掌握足够的资源,才能在风暴中生存。他对怀山的理想主义感到不解,认为他过于天真。 怀宁则 sepenuhnya 投身于反抗的浪潮。他利用自己在江湖上的关系,暗中资助一些反抗力量,甚至亲自参与一些小规模的营救行动。他目睹了太多百姓的悲惨遭遇,对压迫他的朝廷恨之入骨,心中萌生了推翻这个腐朽王朝的念头。 在这个过程中,苏婉儿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胆识。她协助怀山处理家族事务,并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受苦之人。她对怀山的情感日益加深,但她也明白,乱世之中,个人的命运难以自主。 第二卷是矛盾冲突的集中爆发。陆家作为社会的缩影,在国家动荡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兄弟三人的分歧逐渐加大,他们的选择也预示着不同的道路。怀山的理想、怀远的现实、怀宁的反抗,将在未来的故事中产生更深的碰撞。 第三卷:烽火连城 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如火如荼。朝廷疲于应付,节节败退。怀远利用其积累的财富和关系,与一些地方实力派建立联系,试图在新的格局中为陆家寻得一个稳固的地位。他甚至开始考虑,如果新政权出现,如何能够搭上这条船,继续巩固家族的繁荣。 怀宁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一位领导起义军的将领。这位将领的胸怀和远见,深深吸引了他。怀宁看到了希望,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革命之中,希望能够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与怀远的立场越来越疏远,甚至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激烈的争执。 怀山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不忍心看到生灵涂炭,也对起义军的某些行为有所保留。他试图在乱世中寻找一条能够保全家人、也能够为天下苍生带来福祉的道路。他对婉儿的情感越发深厚,两人共同面对着时代的巨大挑战。 婉儿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她不仅在内宅管理上游刃有余,更在与外界的沟通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谈判能力。她努力维护着陆家的利益,同时也在尽力帮助那些受难的百姓。她与怀山之间的感情,成为了乱世中一丝温暖的光芒。 第三卷是战争与变革的篇章。各方势力角逐,旧的秩序摇摇欲坠,新的力量正在崛起。陆家三兄弟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他们的选择将决定家族的命运,也可能影响时代的走向。怀宁的理想主义让他走上了一条充满未知但充满希望的道路,而怀远则在乱世中寻求着自己的生存法则。 第四卷:沧海横流 战火逐渐蔓延至江南。起义军与官兵,以及地方武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陆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怀远凭借其精明和手段,设法在几方势力之间周旋,努力保全陆家的基业。然而,在巨大的战争机器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渺小。 怀宁则在起义军中崭露头角,他的勇猛和智慧得到了赏识。他积极参与战斗,也为起义军的战略出谋划策。他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但他也深知,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与怀远之间的裂痕,也因此变得更加难以弥合。 怀山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新政权的萌芽。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与婉儿共同面对着家族的危机,他们的情感在风雨中愈发坚定。婉儿凭借她的智慧,为陆家在乱世中找到了生机,也为怀山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江南的几场关键战役中。陆家三兄弟,怀远在后方斡旋,怀宁在前线浴血奋战,怀山则在夹缝中努力维系。婉儿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她的一些决定,甚至影响了战局的走向,也为陆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最终,新政权建立。经历了一系列的风雨洗礼,陆家虽然遭受重创,但总算得以幸存。怀远也从乱世中全身而退,他虽然失去了许多,但保全了性命,也为陆家留下了东山再起的资本。怀宁则在新政权中获得了重要的职位,继续为理想而奋斗。而怀山,则在乱世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与婉儿,以及幸存的家人,共同面对着新时代的挑战,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未知,但也充满了希望。 《长河两岸》以陆家三兄弟的命运为主线,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从江南的繁华到天下的动荡,从个人的挣扎到集体的命运,作品深刻地探讨了在历史洪流中,人性的选择、家族的兴衰,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较量。故事在展现历史变迁的同时,也关注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成长与蜕变,展现了在沧海横流中,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套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精美,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无论是送人还是自藏都非常合适。内容方面,作者似乎对那段历史有着特殊的理解和情怀。他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帝王将相的故事,更是在描摹一个时代的缩影。书中的对话设计非常精彩,既有文人墨客的雅致,又不乏市井百姓的俚语,真实感十足。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文化传承和知识分子命运的探讨,这部分内容让我深思良久。虽然篇幅宏大,但逻辑清晰,主线明确,读起来丝毫没有感到吃力,反而越陷越深。

评分

这套书的文笔简直绝了,简直就是一幅幅流动的历史画卷。作者的遣词造句功力深厚,描述景物细致入微,烘托气氛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内心的挣扎与抉择,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感同身受。书中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度也相当高,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后发现,很多情节都有据可考,这无疑增加了小说的厚重感和可信度。唯一稍微美中不足的可能是部分情节的转折略显突然,但瑕不掩瑜,整体而言,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评分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挑选历史小说一直很挑剔,但这一套《大明遗梦》绝对是近年来看过最出色的作品之一。作者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极为精彩,那种宏大叙事下的个体命运的渺小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把历史人物脸谱化,而是赋予了他们复杂的思想和多维的动机。读完之后,我似乎对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干巴巴的记载,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刻的悲剧色彩。强推!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份珍藏。

评分

终于把这套《大明遗梦》读完了,真是酣畅淋漓!作者对明末清初那段历史的把握真是令人叹服。尤其是对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刻画,细腻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书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每一步选择都充满了时代的无奈与挣扎。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描写,那些在战乱中挣扎求生的场景,真实得让人心痛。书中对于军事谋略的展现也是一大亮点,那些排兵布阵的细节,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能感受到金戈铁马的气息。整套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引人入胜,读起来完全停不下来,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历史小说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一口气把这几本都啃完了,感觉像是跟着书里的人物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旅程。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历史必然性的探讨。面对风雨飘摇的王朝,即便是再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也难以逆转历史的车轮。书中的人物性格丰满立体,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追求。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那些悲壮的场景和无奈的叹息。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部关于权力、信仰与人性的深刻反思录。非常喜欢这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

评分

趁优惠多屯一点喜欢的书。

评分

很厚重,得看一段时间了

评分

原著三百万字,这是个节本,不到二百万字。想收藏五卷全本&ldquo;李自成&rdquo;的注意了。有些遗憾,好在好像还增加了一点内容,是个弥补。儿时的美好记忆,再回顾一下!!

评分

这套书的质量很好,是正品!

评分

会全部看完的可能性不大,但听说写的不错

评分

东西不错,快递也很给力

评分

书好厚,纸张一般。

评分

姚先生的李自成有十册,一般人估计很难坚持下去,这套书不错

评分

收到货了质量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