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水皮,知名财经评论家,是财经新闻界的元老级人物,紧跟中国经济潮流二十余载。擅长以新闻手法解读经济方略,其专栏“水皮杂谈”拥有众多忠实读者,致力于为读者解读新股市发展动向。
2、在2015 年的大行情中,水皮在上证指数5 000 点面前劝说投资者落袋为安。市场大趋势真的可预测吗?在中国这样一个资本市场上,普通投资者如何通过耐心等待并利用一轮大趋势挣到钱。大势,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水皮看来,市场是可以被预测的。客观、理性、逻辑是做判断的前提,而预测中国的股市需要一个独特的参照系。
3、水皮认为政府不是市场的主导力量,要理性、合理地解读政策。
作者水皮,知名财经评论家,是财经新闻界的元老级人物,紧跟中国经济潮流二十余载。擅长以新闻手法解读经济方略,其专栏“水皮杂谈”拥有众多忠实读者,致力于为读者解读股市发展动向。本书以“风”为线索,记录了水皮在新一轮市场载浮载沉中的心路历程,是沉浸中国股市20余年经验积累的精华展现。
“风”来去无踪,却既有摧毁一切、又有催生万物的力量。跟水皮读懂股市之风,选时不如选势,不再被市场驾驭,成为市场的主宰者。
水皮,知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作为财经新闻界的元老级人物,1989年与中国知名报人丁望先生一起创办《中华工商时报》,随后负责主编《中华工商时报?新周刊》,拉开财经报纸进军“厚报时代”的序幕。因其擅长以新闻手法解读经济方略,以专家视角点评财经事件而开办财经评论专栏“水皮杂谈”,文风犀利幽默、观察细致入微、评论入木三分,被誉为“股市鲁迅”。著有《御风而行:水皮财智启富录》《金口直断-水皮谈股市的规律》《斗牛》《猴市》等,品评中国股市,大受读者欢迎。
趋势是等来的,不是做来的
在水皮的办公室里,两张镜框里的《华夏时报》格外夺人眼球,一张是2007年7月9日的头版:“2007:被压抑的牛市猜想5000点or6000点”,另一张是2009年2月7日的头版:“红牛行情锁定井喷目标第一2500,第二3500”。作为一家财经类报社的总编辑,水皮很愿意预测股市的点位,也对他的成功率颇为得意。
在2015年的大行情中,他又在上证指数5000点面前劝说投资者落袋为安。市场大趋势真的可预测吗?《御风而行》之后,《风生水起》又来。我们对水皮的访谈,要与投资者分享的正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资本市场上,普通投资者如何通过耐心等待并利用一轮大趋势挣到钱。
大势,预则立,不预则废
……
趋势是等来的,不是做来的
在水皮的办公室里,两张镜框里的《华夏时报》格外夺人眼球,一张是2007年7月9日的头版:“2007:被压抑的牛市猜想5000点or6000点”,另一张是2009年2月7日的头版:“红牛行情锁定井喷目标第一2500,第二3500”。作为一家财经类报社的总编辑,水皮很愿意预测股市的点位,也对他的成功率颇为得意。
在2015年的大行情中,他又在上证指数5000点面前劝说投资者落袋为安。市场大趋势真的可预测吗?《御风而行》之后,《风生水起》又来。我们对水皮的访谈,要与投资者分享的正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资本市场上,普通投资者如何通过耐心等待并利用一轮大趋势挣到钱。
大势,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水皮看来,市场是可以被预测的。客观、理性、逻辑是做判断的前提,而预测中国的股市需要一个独特的参照系。
问:你是否很得意于此,市场趋势真的可以预测吗?
水皮:市场中人有两个特征,一是身在其中,二是急功近利。简单而言,一旦入市,智商为零,这是对所谓利令智昏最好的解释。所以,要想对大势有相对理性的预测,必须保持相对独立,跟这个市场若即若离。对市场没感觉不行,整天跟着市场的脉搏跳动也不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客观、理性、逻辑,而这三点正是预测的前提。市场上99%的参与者是非理性的、不讲逻辑的,唯一的逻辑就是“我要挣钱”。你一定要选择当那1%的人。
要预测中国的股市,你其实需要依靠一套参照系:一是宏观经济,二是政策导向,三是市场资金,四是市场情绪,第五才能落实到市场估值上。
我越来越认为,影响股市真正的因素,是资金和股票的供求关系:如果股票供过于求,股价就会下跌,如果股票供不应求,股价就会上涨。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股市重新回到5000点之后一反常态频频看空。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死多头变成了死空头?实际上,没有绝对的死多,也没有绝对的死空,要根据情势变化调整。
问:未来的股市会怎么走?
水皮:还是要看供求关系,在供求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看估值。在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估值是没有用的,这解释了创业板为什么大涨特涨,很多股票已经变成彩票了,同时这也是我现在变得相对谨慎的原因。因为注册制实施之后,市场面临巨大的变化,供求关系将发生逆转,历史性的逆转。
注册制实施之后,上市的公司更多的是民营企业,它们的股份是正儿八经的全流通,上市的供应量也会比以前多,这就导致供求关系逆转。最关键的,恰恰是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最高,泡沫也最严重。靠什么来对冲?没办法,只能靠供应量。从估值角度讲,一个公司都站不住,60倍到100倍的估值,它是站不住的,所谓成长型的公司太少了。
政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水皮是一个最讲政治的投资者,在他看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复杂的,政府难免想要干预市场,但最好不要干预市场,更不要想着利用市场,因为市场的力量比政府大,市场上的参与者比政府狡猾,这也是股灾和救市的深层逻辑。
问:2014—2015年的大行情,到底是一个什么行情呢?记得早在2013
年夏天发生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时,你就在反反复复地提“5·19”行情,也就是一轮新的政策行情。
水皮:看中国的股市,你不关注政策是不行的。光大“乌龙指”事件,我为什么预期有可能是一个仙人指路?因为“乌龙指”就是政策市的预演,2013年没干成,2014年就干成了。
实际上,2012年底之后就有人在酝酿一轮政策牛市,有一批专家学者在引导政府的这个思维,我觉得市场察觉到了这种政策的可能性和动向。2013年后出了两个“国九条”,都是有人推动的,有人在引导管理层正视并用好资本市场,不是无缘无故的。
事实上这一波行情确切地讲就是政策行情,是又一个“5·19”行情。我当时说光大证券一年以后一定是市场上的最大赢家,有个同学看了这个就买了光大的股票,后来果然挣了三倍。
问:你为什么在2014年中开始强烈呼吁大家关注市场,到了2015年中又开始提示市场风险?你是怎么看待救市的?
水皮:2014年7月28日是这轮行情的爆发点,那一天上证指数涨了2%,爆发的因素是当天《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同时发表了一篇署名钟经文的文章——《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最明确的政策信号。文章有三层意思:第一,今后是7%的经济增长;第二,这个7%比过去的10%好;第三,这个7%不容易,也要有“牵一发动全身”、“投一子全盘活”的举措保证才行。四项政策建议中的第一项就是激活资本市场,这是史无前例、前所未有的。
这样一个行情起来,我觉得走到3500点是没问题的,走到4000点以上是有可能的,但5000点我觉得太乐观了,当时谁也不知道配资会这么多,杠杆会放得这么大,这是历史上没有的。
我判断不了5000点,到5000点我感到非常恐怖,天天睡不着觉,有种世界末日的感觉。眼看着这个世界已经被烧得通红,随时有可能爆炸,因为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理性常识所能够理解的程度,所以后面的暴跌我们是预期得到的。
现在来反思这一轮大起大落的行情,以及行情启动的逻辑。为什么要激活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连接投资融资两端,是经济的血脉。激活资本市场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是降低银行风险,第二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第三才是让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一定要注意好这个逻辑。
很可惜,这一轮行情最后本末倒置,股灾的发生把这三个目的倒过来了,在没有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差一点凭空搞出一个金融危机来。2000点启动的IPO到了4000点停了,所以解决企业融资难也成了一句空话。本来要给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的,最后导致一批中产阶级被血洗,全部倒过来了。
之所以会倒过来,就是因为功利性地利用这个市场一定会被市场报复。资本市场是人性缺陷的放大器,但凡你有点私心杂念,有点功利之心,那么市场恶的一面一定会被急剧放大,最后就是走向反面,跟管理层的出发点背道而驰。你不是想利用我吗?我反而要加倍利用你,最后始乱终弃,两败俱伤。
“地命海心”,中国股民要慢半拍
水皮是一个股市的观察家,但也觉得股市里面没“好人”。二级市场本质上是一个赌场,赌场的规律是久赌必输。他对普通股民的建议是:要想在股市里获得利润,就得远离市场,不要每天跑进跑出,要做趋势性机会,而A股市场差不多每年都会有一到两次的趋势性机会。
问:据说你说过这样一番话:“进入股市的人有三个特征:一是智商为零,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没有理性可言;二是都是坏人,作恶多端;三是往往都是受害者,你想抢别人,别人还抢你呢。”这样的一个市场,普通散户该如何参与呢?
水皮:赌场的规律是久赌必输,没有见谁天天泡在赌场里一年下来发家致富的。我们每天在股市里跑进跑出,可想而知,这个规律一定会应验。所以要和市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也要保持一定的敬畏,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股市不是一个比谁聪明的游戏,是比谁比谁傻,然而谁也不比谁傻。
不妨把自己定位得傻一点。傻一点该怎样呢?动作慢半拍。散户要做趋势性机会,A股每年都会有一两次趋势性机会,等待趋势性机会的出现,事先有潜伏,事后有退出。傻一点,预期低一点,才会把风险放在第一位,在保本的情况下才会有盈利的可能,但恰恰大多数人是把暴利放在第一位的。
问:中国股市有自己的特征,对于趋势性机会一般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呢?趋势来了你会提醒大家吗?
水皮:中国市场跟成熟市场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它是成长中的市场;第二,中国政府跟市场的关系跟世界各国都不一样。中国是政策经济,脱离了政治、脱离了政府、脱离了政策来谈股市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必须换位思考,中国股民就必须得把自己想象成总理。“地命海心”,就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我们讲预测,你要有预见性,要有判断,就必须把自己想象成总理。尽管没有当总理的命,但是你要操当总理的心。只有站在总理的角度,你才会预判政策会出现怎么样的调整和变化,才会体悟到管理层对股市的期盼和诉求是什么,这样你才能提前应对。
如果想判断市场,你一定要跳出市场本身。你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站在政府的角度,来观察几方的博弈,然后抓住中间的时间节点。
政府对于市场的调控总会有滞后,比如说行情起来之后,它对市场的干预会晚一点,当然股市暴跌之后,它的干预同样也会晚一点,它不可能预料到市场会跌得这么厉害,你就要利用好这个时间差。还有一点,市场终归是市场,市场的力量比政策大,所以市场的顶会比政策的顶高,市场的底也会比政策底低。如果你认为政策的力量可以定出顶和底来,那炒股就太简单了。
“不用分析,不用思考,不用预测,看新闻联播就可以。”事实果然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水皮先生在书中对于“风险控制”的讲解,可谓是字字珠玑。他将风险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并针对每一种风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分散投资”的阐述,并非简单地买入多只股票,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进行合理配置,构建一个能够抵御黑天鹅事件的投资组合。他强调,真正的风险管理,是在你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去追求更高的回报,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极致的回报而忽略了潜在的巨大风险。书中对于仓位管理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他教导我,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灵活调整仓位,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书中对于“逆向投资”的论述,让我眼前一亮。水皮先生并非鼓吹所有人都去做逆向投资,而是强调在特定时期,当市场出现非理性恐慌或非理性狂热时,逆向思维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通过历史上的经典案例,生动地展示了逆向投资的魅力,以及其背后的逻辑。我过去常常会跟随大众的步伐,而这本书鼓励我去独立思考,去寻找被市场低估的机会。他提醒我,当整个市场都在看空某个股票或行业时,或许正是价值的萌芽之处。这种挑战主流观点的勇气,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都让我对投资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评分《风生水起 水皮股市创富录》在阐述复杂的金融概念时,常常会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比如,他用“风筝”来比喻股票的上涨空间,用“风向标”来比喻市场的关键信号,这些比喻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帮助我牢牢地记住了重要的投资原则。他对于“黑天鹅事件”的解读,也让我印象深刻。他并非简单地回避风险,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去预见和应对那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何让自己的投资组合能够经受住极端情况的考验。这种前瞻性的思考,以及对不确定性的坦然面对,都让我对未来的投资之路更加有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水皮先生在书中融合了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研究、公司财报解读、市场情绪观察等多种分析工具,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投资视角。他并非只专注于某个单一的领域,而是强调“全局观”,认为只有将各种信息融会贯通,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我过去常常陷入对某个细节的过度分析,而忽略了整体的趋势,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将微观的分析与宏观的判断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投资框架。他对于中国经济结构性转型的解读,也让我对未来的投资机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总的来说,《风生水起 水皮股市创富录》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投资经典。它不仅仅提供了具体的投资方法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心态。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赚钱的知识,更是关于如何理性思考、如何管理风险、如何保持平和心态的智慧。它帮助我摆脱了短期的投机冲动,建立起长期的投资信心。我深信,这本书中的思想和方法,将伴随我在股市的征程中,越走越远,实现真正的“风生水起”。它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投资伙伴。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莫过于作者对市场情绪的深刻洞察。他用“风”来比喻市场的情绪波动,时而狂风骤雨,时而微风和煦,而“水”则代表着资金的流向,时而奔涌向前,时而静止不动。水皮先生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解释了为何市场会出现如此剧烈的波动,以及如何在这种波动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他提出的“情绪指标”,虽然没有具体到数字,但其背后蕴含的逻辑却非常清晰。他教导读者,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被市场的喧嚣所裹挟,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这一点,对于我这样一个容易受到市场氛围影响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曾经因为市场的恐慌而卖出优质股票,也曾因为市场的狂热而追涨杀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阅读此书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尝试去理解市场情绪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盲目地跟随。
评分我发现,《风生水起 水皮股市创富录》在介绍投资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对投资者心态的塑造。水皮先生多次强调“平和的心态”在投资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保持冷静、理智、不被情绪左右,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他分享了一些自己克服焦虑、保持信心的经验,这些都极具参考价值。我常常会在市场波动时感到焦虑和不安,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提倡“知行合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逐步提升自己的投资水平。这种对投资者内在修为的关注,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投资指南,更像是一本人生哲理的读物。
评分不得不说,《风生水起 水皮股市创富录》中的“创富”二字,并非空穴来风。作者并没有承诺一夜暴富的奇迹,而是强调通过长期、理性的投资,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他用大量的案例,展示了复利的力量,以及长期持有优质资产的重要性。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周期”的理解,他认为股市并非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理解并顺应周期,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进出场的时机。他并非教导我们去预测市场的短期顶部和底部,而是强调要去理解宏观经济的走向,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的成长周期。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不再局限于短期的价格波动,而是能够更长远地规划自己的投资。
评分当我偶然翻开《风生水起 水皮股市创富录》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股市投资的书籍琳琅满目,真正能带来启发和实操价值的却凤毛麟角。然而,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带着一种中国传统哲学特有的沉稳与智慧,以及“风生水起”这个充满意境的词汇,瞬间吸引了我。我带着一丝好奇,一丝探求,开始了这段阅读旅程。 起初,我被作者的水皮先生那独特的叙事风格所打动。他并非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深奥的股市概念,比如估值、周期、情绪等等,用一种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娓娓道来。他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坐在你身边,用他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分享着股市里的“秘籍”。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价值投资”的解读,不再是简单地去寻找“便宜”的股票,而是深入分析企业内在的价值,以及未来成长的潜力。他强调,真正的价值投资,是与优秀的企业共同成长,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而不是短期的投机取巧。书中对于如何辨别一家公司的“好”与“坏”,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判断标准,比如盈利能力、现金流、管理层素质、行业前景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初涉股市,容易被市场短期波动所干扰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出迷茫,看清事物本质。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中国股市的独特理解。水皮先生深谙中国市场的“中国特色”,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机会,并将其转化为投资策略。他对于政策导向的分析,对于国家战略的解读,都显得尤为到位。他指出,在中国股市,政策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解政策意图,顺应政策方向,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之一。我过去常常忽略政策的影响,而这本书让我明白,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中,政策面和基本面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时候,政策的影响力更为直接和巨大。他关于“国家队”资金的分析,以及对某些特定行业的扶持政策的解读,都让我对中国股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很不错的书,一直想买,趁着满200-100,很实惠
评分蛮好。时刻提醒自己。
评分书很好 一直都在京东购买
评分东西不错呀?
评分书挺好的,就是包装不怎么样,收到的时候都折角了
评分应该是本好书吧,目前还没有读。
评分不错。。。。。。。。。。。。。
评分物流快,就喜欢在京东买货
评分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