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

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尹成湖,周湛学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加工
  • 工艺手册
  • 速查
  • 机械工程
  • 制造
  • 工具
  • 技术
  • 工业
  • 操作规程
  • 维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37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5393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03
字数:69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手册适用于机械制造企业工艺人员、高级技工和技术工人,也可供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机械专业师生参考。
  1 一部机械切削加工工艺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性工具书:本手册紧密结合机械制造工艺的需要,收集和选编了机械制造现场常用的资料和数据
  2 内容来自加工现场,实用性强:本书的特点是以工艺为基础,以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为主线,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服务生产一线上的工艺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出发点,工艺数据和工艺方法紧密结合
  3 简明便查:内容简明、实用,编排合理,方便查阅

内容简介

  本手册是机械切削加工工艺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性工具书,紧密结合机械制造工艺的需要,收集和选编了机械制造现场常用的资料和数据,主要包括金属切削基本知识、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检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床夹具设计、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其他切削加工、数控切削加工等,对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均提供了典型的应用实例等。本手册的特点是以工艺为基础,以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为主线,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服务生产一线上的工艺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出发点,工艺数据和工艺方法紧密结合。内容简明、实用,编排合理,方便查阅。
  本手册适用于机械制造企业工艺人员、高级技工和技术工人,也可供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机械专业师生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金属切削基本知识1
1.1金属切削基本知识1
1.1.1工件表面1
1.1.2刀具要素1
1.1.3刀具和工件的运动4
1.1.4参考系的术语及其定义7
1.1.5刀具角度和工作角度的术语及其定义9
1.1.6切削中的几何参量和运动参量16
1.2刀具材料20
1.2.1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20
1.2.2刀具材料的种类及性能21
1.3切削力和切削功率30
1.3.1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概念30
1.3.2钻削力(力矩)和钻削功率的计算37
1.3.3铣削切削力、铣削功率的计算39
1.3.4拉削加工时切削力经验公式中系数的选择及其修正41
1.3.5磨削力和磨削功率的计算43
1.4切削热与切削温度45
1.4.1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出45
1.4.2工件热变形及变形量计算46
1.5刀具使用寿命51
1.5.1刀具磨损的形态52
1.5.2刀具的磨损原因和磨损过程53
1.5.3影响刀具使用寿命(耐用度)的因素55
1.5.4刀具的磨钝标准和使用寿命的合理选择56
1.6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61
1.6.1衡量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61
1.6.2影响工件切削加工性的因素62
1.7切削液65
1.7.1切削液的作用65
1.7.2切削液的类型及选用66
1.7.3切削液的使用方法69
1.8机械加工常用标准、规范和结构要素70
1.8.1标准尺寸70
1.8.2锥度、锥角和圆锥公差72
1.8.3中心孔79
1.8.4退刀槽79
1.8.5砂轮越程槽79
1.8.6T形槽79
1.8.7零件的倒角和倒圆79
1.9毛坯及其加工余量89
1.9.1工件毛坯的种类及其加工方法选择89
1.9.2轧制件尺寸、偏差与加工余量89
1.9.3铸件102
第2章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检验110
2.1加工精度的概念110
2.1.1影响尺寸精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12
2.1.2影响形状精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13
2.1.3影响位置精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15
2.2机械加工表面质量116
2.2.1表面加工质量的概念116
2.2.2影响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18
2.2.3典型表面粗糙度与加工精度和配合性质的关系120
2.2.4加工硬化124
2.2.5残余应力126
2.2.6表面层材料的金相组织变化126
2.3机械加工质量检验127
2.3.1常用测量术语和测量方法127
2.3.2常用计量器具128
2.3.3螺纹测量143
2.3.4几何(形位)误差测量146
2.3.5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55
第3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57
3.1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157
3.1.1常用的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157
3.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160
3.1.3工艺规程格式161
3.1.4工艺守则165
3.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80
3.2.1对各种加工类型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180
3.2.2对切削加工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81
3.2.3根据装配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提出必要的改进意见190
3.2.4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评定指标190
3.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192
3.3.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程序192
3.3.2定位基准选择194
3.3.3表面加工方法及其达到的加工精度196
3.3.4工序的加工顺序安排203
3.4工序设计206
3.4.1工艺附图206
3.4.2加工余量的确定207
3.4.3确定工序尺寸与公差212
3.4.4机床、工装和切削用量选择214
3.5工序间的加工余量216
3.5.1确定工序间加工余量应考虑的因素216
3.5.2轴的加工余量217
3.5.3槽的加工余量221
3.5.4孔的加工余量221
3.5.5平面加工余量226
3.5.6螺纹加工余量228
3.6工艺尺寸链231
3.6.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231
3.6.2尺寸链的计算233
3.6.3几种典型工艺尺寸链的分析与计算236
3.6.4工艺尺寸跟踪图表法241
3.7时间定额的确定246
3.7.1时间定额及其组成246
3.7.2基本时间的计算247
3.7.3辅助时间的计算251
3.7.4布置工作地、生理需要、准备与终结时间264
3.8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实例264
3.8.1定位套筒机械加工工艺264
3.8.23MZ136轴承磨床主轴机械加工工艺265
3.8.3圆柱齿轮机械加工工艺284
3.8.4CA6140型车床主轴箱体机械加工工艺292
3.8.5连杆机械加工工艺300
第4章机床夹具设计306
4.1机床夹具的基本概念及类型306
4.1.1基本概念306
4.1.2夹具的组成306
4.1.3机床夹具的类型308
4.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309
4.2.1工件定位的概念309
4.2.2定位元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316
4.2.3定位方式及其定位元件316
4.2.4典型工件的定位方式及其表示形式实例331
4.3定位误差分析计算334
4.3.1定位误差的概念334
4.3.2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336
4.4夹紧装置346
4.4.1夹紧装置概述346
4.4.2夹紧力确定347
4.4.3常用夹紧机构350
4.5夹具的其他装置359
4.5.1引导装置359
4.5.2对刀装置370
4.5.3夹具的连接装置371
4.5.4夹具的分度及其定位装置373
4.6组合夹具379
4.6.1组合夹具的特点379
4.6.2组合夹具的元件及其作用380
4.6.3组合夹具的组装386
4.7夹具的设计方法390
4.7.1夹具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考虑的主要问题390
4.7.2夹具设计实例395
第5章车削加工405
5.1车床405
5.1.1卧式车床的组成结构及其工艺范围405
5.1.2立式车床的组成、工艺范围及其工件装夹406
5.2车刀408
5.2.1车刀的种类及用途408
5.2.2高速钢车刀条的规格尺寸410
5.2.3焊接式硬质合金车刀的规格尺寸411
5.2.4切削刀具用可转位刀片的型号规格415
5.2.5车刀的刀面、角度的几何参数及应用421
5.2.6车刀的手工刃磨425
5.3车外圆柱表面427
5.3.1车外圆的工件装夹方法427
5.3.2车削用量选择430
5.4车削圆锥面438
5.4.1车削圆锥面方法及机床调整438
5.4.2车削圆锥面的加工质量与控制440
5.4.3车削圆锥面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方法442
5.5车削偏心工件442
5.5.1车削偏心工件的装夹方法442
5.5.2车削曲轴的装夹方法445
5.6车螺纹445
5.6.1螺纹车刀445
5.6.2螺纹车削方法452
5.6.3螺纹加工的切削用量选择454
5.6.4车螺纹时的质量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458
5.7其他表面车削459
5.7.1车削成形面459
5.7.2车削球面461
5.7.3滚压加工常用工具及应用463
第6章铣削加工466
6.1铣床及其铣削工艺范围466
6.1.1铣床466
6.1.2铣削加工范围468
6.2铣刀468
6.2.1铣刀的种类及用途468
6.2.2铣刀的几何角度、直径及其选择469
6.2.3铣刀的安装方式473
6.2.4常用铣刀的规格476
6.3铣削用量及其选择492
6.3.1铣削用量各要素的定义及计算492
6.3.2铣削用量的选择493
6.4铣削方式与工件装夹方式499
6.4.1铣削方式499
6.4.2铣削工件的装夹方法500
6.5分度头及其应用502
6.5.1分度头的组成及简单使用502
6.5.2分度头的近似分度504
6.5.3直线移距分度法508
6.5.4双分度头复式分度法509
6.5.5圆工作台的分度方法511
6.6平面和斜面的铣削512
6.6.1铣削平面512
6.6.2斜面的铣削515
6.6.3平面铣削质量检验与控制517
6.6.4铣削斜面零件实例517
6.7沟槽铣削519
6.7.1直角沟槽和键槽的铣削519
6.7.2特种沟槽的铣削521
6.7.3键槽的质量分析523
6.8铣削离合器524
6.8.1离合器的种类、特点及工艺要求524
6.8.2矩形齿离合器铣削525
6.8.3梯形等高齿离合器的铣削528
6.8.4尖齿和梯形收缩齿离合器的铣削与计算529
6.8.5螺旋齿离合器的铣削534
6.8.6齿式离合器铣削的质量分析534
6.8.7铣削离合器实例535
6.9等速凸轮的铣削538
6.9.1等速凸轮的要素及计算538
6.9.2等速圆盘凸轮的铣削540
6.9.3铣削等速圆盘凸轮实例544
6.10球面铣削547
6.10.1铣削球面547
6.10.2球面加工质量分析551
6.10.3单柄外球面铣削实例552
6.11刀具齿槽铣削555
6.11.1铣削刀具齿槽555
6.11.2铣削圆柱面直齿刀具实例561
第7章磨削加工565
7.1普通磨料磨具565
7.1.1普通磨料的品种、代号、特点和应用565
7.1.2普通磨料粒度566
7.1.3普通磨具结合剂代号性能及应用568
7.1.4磨具的硬度代号及应用568
7.1.5磨具组织号及其应用569
7.1.6磨具的强度570
7.1.7磨具的形状尺寸571
7.1.8普通磨料磨具的标记574
7.2超硬磨料磨具575
7.2.1超硬磨料的品种、代号及应用575
7.2.2超硬磨料的粒度576
7.2.3超硬磨具的结合剂577
7.2.4超硬磨具的浓度和硬度578
7.2.5超硬磨具结构、形状和尺寸579
7.2.6超硬磨具的标记587
7.3外圆磨削588
7.3.1外圆磨削方法588
7.3.2外圆磨削的工件装夹590
7.3.3外圆磨削砂轮598
7.3.4外圆磨削用量选择605
7.3.5外圆磨削的检测控制607
7.3.6磨削外圆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610
7.4内圆磨削614
7.4.1内圆磨削方法614
7.4.2内圆磨削的工件装夹617
7.4.3内圆磨削的砂轮621
7.4.4内圆磨削的磨削用量624
7.4.5内圆磨削的检测控制630
7.4.6内圆磨削常见的工件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632
7.5圆锥面磨削633
7.5.1圆锥面各部分名称及计算633
7.5.2圆锥面的磨削方法635
7.5.3圆锥面的检测与控制637
7.5.4圆锥面磨削产生缺陷的原因及消除措施642
7.6平面磨削643
7.6.1平面的磨削方法643
7.6.2平面磨削的工件装夹645
7.6.3平面磨削砂轮及磨削用量648
7.6.4平面磨削的检测控制653
7.6.5平面磨削常见的工件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656
7.7无心磨削657
7.7.1无心磨削的形式及特点657
7.7.2无心磨削常用方法658
7.7.3无心磨削用量的选择663
7.7.4无心外圆磨削参数的调整控制666
7.7.5无心磨削常见缺陷及消除方法672
7.8成形面磨削675
7.8.1成形面与成形面的磨削方法675
7.8.2成形砂轮的修整方法676
7.8.3圆弧形导轨磨削实例679
第8章其他切削加工682
8.1钻削加工682
8.1.1钻床及其加工方法682
8.1.2钻削684
8.1.3钻孔的基本操作687
8.1.4钻削要素及钻削用量的选择687
8.1.5深孔钻削689
8.1.6扩孔、锪孔与锪端面691
8.2铰削加工693
8.2.1铰刀的结构及几何参数693
8.2.2铰削用量的选择694
8.2.3铰孔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695
8.3镗削加工698
8.3.1镗床698
8.3.2镗刀、镗杆和镗套701
8.3.3镗孔的基本方法710
8.3.4镗削用量715
8.3.5影响镗削加工质量的因素与解决措施721
8.4攻螺纹727
8.4.1丝锥的种类与用途727
8.4.2攻螺纹前钻孔直径的确定方法728
8.4.3机用丝锥攻螺纹中通常发生的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729
8.5刨削加工730
8.5.1刨床及其工艺范围730
8.5.2刨刀733
8.5.3刨削常用的工件装夹方法735
8.5.4刨削方法737
8.5.5刨削用量742
8.5.6刨削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750
8.6插削加工755
8.6.1插床及其工艺范围755
8.6.2插刀758
8.6.3插削用量759
第9章数控切削加工761
9.1数控机床761
9.1.1数控车床761
9.1.2数控铣床763
9.1.3加工中心765
9.2数控切削加工工艺768
9.2.1数控切削加工工艺的特点768
9.2.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规程制定流程769
9.2.3轴类零件的车削工艺路线制定的分析过程771
9.2.4轴套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规程制定773
9.2.5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实例779
9.2.6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实例784
9.3数控电火花加工791
9.3.1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791
9.3.2数控电火花机床793
9.3.3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流程793
9.3.4连杆模具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分析实例794
9.4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796
9.4.1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组成结构796
9.4.2数控线切割的加工工艺流程799
9.4.3支架零件的线切割加工实例800
参考文献803

前言/序言


《金属加工百科:从基础到精通》 这是一本旨在为广大机械加工从业者、技术爱好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知识的工具书。本书内容涵盖金属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其在不同加工方式下的表现,深入剖析了各类机械加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孔、攻丝、镗孔等,详细阐述了每种工艺的原理、操作要领、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相关的工艺参数选择。 本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详实的图示、表格和典型案例,生动直观地展示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细节和常见问题。从刀具的几何形状、材料选择,到切削液的作用与选用,再到工件的装夹方式与精度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在工艺规划方面,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思路,引导读者如何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合理选择加工顺序、确定加工余量、制定切削用量,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零件质量、降低制造成本的目标。书中还包含了对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重要技术指标的理解和实现方法,并提供了相关的检测工具和测量技巧。 此外,本书还拓展了数控加工(CNC)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组成、G代码和M代码的含义及应用,为读者理解和掌握现代自动化加工技术奠定基础。同时,书中也触及了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常见的安全隐患,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金属加工百科:从基础到精通》力求以清晰的逻辑、严谨的论述和丰富的实例,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金属加工理论基础,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投身于金属加工领域的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南。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技师,都能从中受益,进一步深化对金属加工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对于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在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与生产一线的加工人员就工艺参数、加工方法进行沟通和确认。而《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这本书,成为了我与他们之间沟通的“通用语言”。它以一种极其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加工工艺参数和要求进行了量化和标准化。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其对应的加工方法和检测手段的介绍。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一个加工过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到工艺环节。书中关于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如喷砂、抛光、电解抛光)对表面粗糙度、硬度、耐腐蚀性的影响的说明,也对我进行质量判定和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加工振动、刀具磨损等常见问题的分析和预防措施,这对于我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速查”特性,使得我能够随时随地查阅所需的工艺信息,无论是审核加工方案,还是处理客户投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反应迅速。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在高校机械工程系教学多年的教师而言,能够找到一本既符合学术严谨性,又兼具高度实践指导性的教材,是相当困难的。市面上的教材往往偏向理论,而实际的工艺手册又可能过于零散。《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这本书,巧妙地弥合了这一差距。它在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的同时,又将大量的实践知识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非常适合作为学生的辅助教材,甚至是部分课程的参考资料。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各种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钻削、镗削)的工艺原理、关键参数、以及常见问题的分析。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各项加工工艺的直观认识,理解不同参数对加工结果的影响。书中还包含了大量表格和图示,这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抽象的工艺知识非常有帮助。我也会参考书中关于新材料加工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来更新我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前沿的知识。它的“速查”特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零件加工实验时,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这本书为我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支持。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机床操作员,对于各种复杂的机械加工工艺,常常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在车间里,师傅们的指导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我需要一个能够随时查阅、快速理解的参考资料,而《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通俗易懂,它没有使用过多晦涩的技术术语,而是用最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各种加工原理和操作要点。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不同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铸铁、工程塑料)的加工特性和推荐加工方法的介绍。例如,当我需要加工一种新的铝合金零件时,我能够迅速找到关于这种材料的切削性能、推荐的刀具类型、以及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参考范围,这极大地降低了我操作中的不确定性。书中关于数控机床操作的一些基本指令和常见故障排除建议,也对我非常有帮助。当我遇到一些操作上的疑问时,可以直接翻阅相关章节,找到解答,这比依赖其他人的帮助要高效得多。而且,书中对不同加工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特定情况下要选择某种加工方法。虽然我接触到的工艺种类还不多,但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机械加工的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更有信心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技能。

评分

从我接触机械制造行业至今,我阅读过的相关书籍不在少数,但很少有能让我如此印象深刻的。《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的出现,确实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极大的便利。它没有选择面面俱到地讲解理论,而是将精力集中在最实用、最核心的加工工艺参数和方法上,并且以一种“速查”的形式呈现,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我特别看重书中关于各种非标准零件加工的案例分析,以及对特殊材料(如钛合金、高温合金)加工的难点和对策的阐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规的材料和形状复杂的零件,这时,一本能够提供快速、有效指导的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书中关于热处理工艺对机械性能影响的简要说明,以及对应的加工建议,也给我带来了启发。另外,它对绿色加工、节能减排的工艺理念也进行了提及,这符合当前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简洁,信息密度高,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知识点或确认已有的理解。我还会经常将它推荐给我的团队成员,特别是那些刚加入我们项目的新同事,让他们能够快速地融入到我们的加工流程中来。

评分

作为一名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精密制造的工程师,我深知材料性能与加工工艺之间紧密的关系。飞机零部件对材料的强度、韧性、耐高温性等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这些材料往往加工难度极大。《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它详细列举了各种高性能金属材料(如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镁合金)的切削加工特性,以及针对这些材料设计的特殊加工工艺和刀具选择原则。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难加工材料”的加工策略,例如如何控制切削力、如何有效排屑、如何避免加工硬化等,这些内容对于我们处理高精度、复杂形状的航空发动机部件至关重要。书中还对一些先进的加工技术,如高速切削、五轴联动加工、微细加工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给出了关键参数的参考范围,这为我们探索新的加工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它没有过分强调理论深度,而是聚焦于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这使得我能够快速将书中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本书不仅是我工作中的重要参考,也是我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宝贵资源。

评分

说实话,拿到《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之前,我对这种“手册”类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我总觉得,机械加工工艺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细致的领域,想要“简明”地涵盖所有内容,恐怕会流于表面。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极其高效且实用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机械加工工艺的核心知识体系。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速查”的定位。当我们面对一个全新的加工任务,或者对某个具体参数感到不确定时,无需花费大量时间翻阅厚厚的参考书,只需迅速查找相关章节,就能得到清晰、准确的指导。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金属材料加工性能的对比分析,包括其硬度、强度、切削性等,这对于我选择合适的加工策略至关重要。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典型的加工案例,并对每个案例的工艺流程、关键参数设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理解和掌握复杂零件的加工方法大有裨益。我还发现,书中对现代加工技术,例如数控加工、CAD/CAM集成应用方面,也进行了恰到好处的介绍,这使得这本书既经典又具有前瞻性。它没有过度强调理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实际操作和参数选择上,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常常在车间里,随手翻阅这本书,关于螺纹加工、齿轮加工、平面磨削等各种工艺,都能找到最实用、最精炼的指导。它就像一位随身携带的“工艺顾问”,让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日常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在我多年的钳工生涯中,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加工任务,从简单的零件修复到复杂的精密部件制造。我一直信奉“细节决定成败”,而机械加工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需要关注的细节。《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这本书,正是将这些宝贵的细节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它没有罗列大而空的理论,而是聚焦于每一个具体工序的操作要领、参数选择、以及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预防措施。我最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夹持方式、刀具装夹、以及工件定位的指导,这些看似基础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往往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加工缺陷,如表面划伤、毛刺、尺寸超差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纠正方法。这对于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产品合格率起到了极大的帮助。而且,它还涵盖了不同类型量具的使用方法和精度要求,这对于我进行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测量与控制,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这本书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句句切中要害,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用最直接的方式传授着他一生的绝技。我常常在遇到一些棘手的加工难题时,翻阅这本书,总能从中获得灵感和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绝对是我近年来遇到的最实用的技术类书籍之一!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机械工程师,平日里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加工工艺五花八门,常常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需要快速确认的关键参数和操作要点。以前,我总是要翻阅厚重复杂的工艺大全,或者在网上东拼西凑,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救星”。它的内容组织极其清晰,我最欣赏的是其“速查”的理念。当我需要了解某个特定零件的加工方法、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确定切削速度和进给量时,这本书总能第一时间给出准确、简洁的答案。它不像那些理论堆砌的书籍,而是直击问题核心,提供了大量直观的图表和表格,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实践的人来说,简直太宝贵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各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的对比分析,这能帮助我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避免走弯路。而且,它还会涉及一些常见的加工缺陷及其预防措施,这些细节的处理,显示了编著者深厚的实践经验和对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我还会经常翻阅书中关于表面处理、热处理工艺的部分,这些内容对于提升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但往往又容易被忽视。总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方向,在我需要确认的时候提供依据。它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加工挑战,甚至在与资深工程师交流时,我也能基于书中的知识,进行更有深度和见地的讨论。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机械加工相关工作的同行们,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专家,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

作为一名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工作了十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精密加工工艺的重要性,也见识过市面上各种与此相关的技术书籍。然而,《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给我的感觉是耳目一新,它精准地抓住了“简明”与“速查”的核心需求。我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辨别海量信息中的精华,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心筛选过的知识库,将最实用、最核心的加工工艺信息浓缩其中。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刀具选择和切削参数优化方面的指导。在模具制造中,刀具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工效率、表面质量以及刀具寿命。书中对不同刀具材料(如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以及其相应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范围,都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数据支持和参考建议。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各种钻孔、攻丝、铣削、车削等基本操作的工艺要点总结,这些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是进行复杂零件加工的前提。此外,书中还涵盖了对表面处理工艺的简要介绍,如阳极氧化、电镀、热喷涂等,这些对于提升模具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至关重要,但往往在其他工艺书中被忽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使得信息检索和理解更加便捷。我经常在设计完模具后,利用这本书来快速确认具体的加工参数和工艺流程,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在生产环节中因参数不当而导致的失误。

评分

对于一个在精密机械加工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来说,能够找到一本真正称得上“简明速查”的书籍,实属不易。市面上关于机械加工工艺的书籍浩如烟海,但很多都过于学院派,理论冗长,实践指导性不强,或者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而这本《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则恰恰避开了这些弊端。它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铺垫,而是直接切入主题,将各种加工工艺的核心要素、关键参数、注意事项,以最精炼、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最看重的是它在“速查”方面的表现。当我需要快速确定某个材料的切削性能,或者需要了解某种特殊合金的加工难点时,只需几秒钟就能在书中找到相应的章节和数据。书中关于刀具选择的部分,更是详细列举了不同刀具材料、几何角度、涂层对于不同工件材料的匹配原则,这对于优化加工参数、提高刀具寿命至关重要。另外,书中对于各种非常规加工方式,如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也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给出了关键参数的参考范围。这对于我开拓新的加工思路、解决疑难杂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选择的指导,这些看似基础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往往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这使得它对不同层次的读者都非常友好。我敢说,这本书能够显著缩短新人上手的时间,也能帮助有经验的工程师巩固和拓展知识。

评分

Okokokokokok ok

评分

飞常快。九小时就到了。希望能好好的包装一下,书有些磕碰。

评分

书有点像盗版,首先封面不是白色的是银灰色,然后里面印刷内容:表面,印成了表面表…考虑到是书,就不退了

评分

像字典一样,非常全面!

评分

还行

评分

买了看了一遍就放一边了

评分

非常满意,京东就是速度快,东西好

评分

像字典一样,非常全面!

评分

用做工具书挺好的,内容也全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