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命運

中國文化的命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梁漱溟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2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 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60462
版次:3
商品編碼:11905797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8
字數:1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988年梁漱溟臥病時接受颱灣《遠見》的尹萍女士采訪:

  尹女士:梁老願不願對颱灣青年說幾句話?

  梁老:要注意中國傳統文化。

  尹女士:梁老對中國的未來有何期望?

  梁老:要順應時代潮流。

  1、梁漱溟先生塵封七十年遺稿首次呈現,理解中國的珍貴讀本!

  2、梁漱溟先生長子梁培寬先生親自整理編輯,並作序推薦,三分之二為未曾公開齣版的遺稿,精裝新版隆重推齣。

  3、《中國文化的命運》全書分為“中國文化之精神”、“社會演進上中西殊途”、“發揮中國的長處以吸引外國的長處”3輯共47篇文章,精短凝煉,層層解剖國民性、文化病癥、道德與宗教、民族精神、人權自由、社會構造與製度、人生態度等關鍵問題,一針見血。

  4、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精彩解析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對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響,並用中西比較的視角觀察兩種文化的根本不同,幾十年前的見解遠超今人庸論。

  5、中國文化的命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梁漱溟先生幾十年前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思考發人深省:未來,中國文化究竟要走嚮何方?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的命運》是梁漱溟長子梁培寬先生整理編輯的梁漱溟有關中國文化及其精神的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開齣版的遺稿,時隔七十年之後一次呈現給讀者。本書主要圍繞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對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響展開,並用中西比較的視角,觀察兩種文化的根本不同,梁先生幾十年前的見解遠超今人庸論。本書可為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提供一個尤為有價值的讀本。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中國現代著名的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現代新儒傢的早期代錶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傢”之稱。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精彩書評

  我認為就算再過一百年,梁先生仍會在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單單因為他獨特的思想,而且因為他錶裏如一的人格。與許多20世紀的儒傢信徒相比較,他更接近傳統的儒者,確實地在生活中實踐他的思想,而非僅僅在學院中高談。梁先生以自己的生命去實現對儒傢和中國文化的理想,就這點而言,他永遠都是稀少的。

  ——艾愷


  梁先生的人生有點像個聖人,聖人悲憫持世,進而止不住要救世,總想把自己的思想付諸行動,來改善這個社會。一般的讀書人安於書齋,隻滿足於筆下風雲,多徘徊於硯中風韻。從這個意義來講,梁先生有些類似於甘地這樣的聖者,通過自己的不斷奔走感化大地,於改造人生與社會中踐履一己的感悟。

  ——許章潤


目錄

“注意中國傳統文化” “順應時代潮流” (代序)

第一輯 中國文化之精神

一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自序

二 以為這問題還遠的不對

三 中西學術之不同

四 中國人則怎樣

五 中國文化個性殊強

六 西人所長吾人所短

七 宗教在中國

八 中國以道德代宗教

九 兩種理和兩種錯誤

十 中國民族精神所在

十一 人權自由之所以不見

十二 中國文化五大病

十三 中華民族是人類一奇跡

第二輯 社會演進上中西殊途

一 社會構造是文化的骨乾

二 近代西洋社會生活

三 最近潮流之轉換

四 對照來看中國社會

五 試解釋其所以然

六 文化之形成和變遷

七 中西文化的分水嶺

八 希臘羅馬古代社會

九 基督教的精神

十 集團生活之血底鍛煉

十一 歐洲中世社會

十二 基爾特製度

十三 城市自主

十四 何謂集團生活

十五 中國之缺乏於此

十六 中國民族性的缺點

十七 中西社會構造不同

十八 倫理本位底社會

十九 職業分途底社會

二十 倫理本位與職業分途

二十一 人生態度之特點

二十二 最大之偏失

二十三 人生第二態度

第三輯 發揮中國的長處以吸收外國的長處

一 中西文化長短之比較

二 西洋文化的長處在人對物

三 何謂民主

四 中國人究竟缺乏什麼

五 西洋人團體生活之發展及轉變

六 今天世界文化之三大類型

七 中國何故無民主

八 世界今後文化之新趨勢

九 中國民族精神兩特點

十 以中國精神引進團體組織

十一 以團體組織運用科學技術


精彩書摘

  我認為就算再過一百年,梁先生仍會在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單單因為他獨特的思想,而且因為他錶裏如一的人格。與許多20世紀的儒傢信徒相比較,他更接近傳統的儒者,確實地在生活中實踐他的思想,而非僅僅在學院中高談。梁先生以自己的生命去實現對儒傢和中國文化的理想,就這點而言,他永遠都是稀少的。

  ——艾愷

  梁先生的人生有點像個聖人,聖人悲憫持世,進而止不住要救世,總想把自己的思想付諸行動,來改善這個社會。一般的讀書人安於書齋,隻滿足於筆下風雲,多徘徊於硯中風韻。從這個意義來講,梁先生有些類似於甘地這樣的聖者,通過自己的不斷奔走感化大地,於改造人生與社會中踐履一己的感悟。

  ——許章潤

前言/序言

  “注意中國傳統文化”

  “順應時代潮流”(代序)

  三年前即2010年本書首次問世,可至今沒有“前言”或“後記”。現在想來,有些須介紹或交代的話還是不宜略而不談,何況現在又將再次加印,正可藉此機會增補上去。

  同時,這本僅10萬字的小書,據齣版者說,至今已加印12次。這使齣版者與筆者均感到有些始料不及。昨天偶然有兩位客人來訪,談起來這本小書。他們都對本書熱心關注。那影視總編導說,她一下買瞭60本,分送友好。而另一位從事生態農村建設的工作者,說她曾前後買過100多冊,分給追隨她工作的大學生義工。聽過這些,筆者更覺得有寫一些的必要瞭。

  現在即就至今尚未收入《梁漱溟全集》的《社會演進上中西殊途》(第二輯)與《發揮中國的長處以吸收外國的長處》(第三輯)兩篇文字,作些介紹與說明。

  先說《社會演進上中西殊途》(以下簡稱《中西殊途》)。此文於1942年5、6兩月在《思想與文化》雜誌(成都)上連載,是為首次發錶。1944年9月,又由中周齣版社(重慶)以單行本的形式齣版發行。這都是抗日戰爭中日本投降前兩年的事,距今已70年瞭。

  香港脫險後,1942年2月初梁老迴到桂林;1944年9月因日軍由湖南入侵廣西,又離桂林避難昭平;計息影桂林前後約兩年半。在這段歲月裏,他為奔走國共閤作抗敵及民盟工作已暫時退居次要位置,而講學與撰寫已成為其生活的主要內容;撰寫又以與《中國文化要義》有關的文字工作為主,付齣的時間與精力亦以此居多。依此來看,《中西殊途》即寫於初至桂林之時是極為可能的。

  從《中西殊途》標題看,其內容主旨已清清楚楚:由於中西兩方社會演進路途的殊異,其結果——形成的社會組織結構,也明顯不同。

  《中國文化要義》(1949年底首次齣版)其主旨與《中西殊途》完全相同。它同樣是闡明中國韆餘年曆史演進,其結果是以倫理組織社會,或說社會以倫理為組織,且曆久少變。西方社會與此對照來看,他們以團體組織社會,或說社會以團體為組織;團體或稱集體,有宗教的、政治的(民族的、階級的等)、經濟的,彼此對立、競爭、對抗、鬥爭不斷。

  由此可見,《中西殊途》與《中國文化要義》二者闡釋的是同一問題,隻是前者寫成在前(1942年於桂林),後者撰成於後(1949年於重慶北碚);一前一後,隻有深淺精粗之彆而已。

  據以上筆者對《中西殊途》有關情況兩三年來的考查結果來看,現在收入本書不過是首次發錶約70年後,又重新發錶。可是首次發錶於戰亂年代中,能見到它的恐極為有限。即是梁老本人,是否曾見到發錶它的書刊也無從考究瞭。因1996年於上海圖書館發現此文單行本時,全集已齣完,故《中西殊途》至今尚未收入《梁漱溟全集》,所以現在重新發錶,對讀者來說猶如首次發錶瞭。讀者對《中西殊途》一文給予較多的關注,或與此有關。

  現在再說本書第三輯,即《發揮中國的長處以吸收外國的長處》,其內容一如標題之淺顯易曉,無須贅述。應說明的是,它本是1949年梁老在北碚的一次講話的記錄,曾由北碚管理局以單行本小冊子印行。

  至於本書第一輯《中國文化之精神》,其中多選錄自《中國文化要義》。所以總覽全書一二三輯,其中心就在於從多方麵(如宗教有無、民族精神、階級之隱顯、國傢不像國傢、缺乏政治上民主、詳於人事而忽於物理——科學,等等)闡明老中國社會之特徵——以倫理組織社會。

  認識老中國,方能建設新中國;而認識老中國社會特徵之必要,不言而喻。

  最後,講一下梁老有一次接受記者訪問的事。

  1988年5月17日,在協和醫院的一間病房裏,臥病在床的梁老接受來自颱灣的一位記者采訪。她是《遠見月刊》的尹萍女士。因病人已極度虛弱,談話極簡短,其內容如下:

  尹女士:梁老願不願對颱灣青年說幾句話?

  梁老:要注意中國傳統文化……可讀我的《中國文化要義》。

  尹女士:梁老對中國的未來有何期望?

  梁老:要順應時代潮流。

  訪談至此結束。梁老此生最後一次答記者問(此次答記者問後的第37天——6月23日,梁老即與世長辭),他所說的這兩句話:“注意中國傳統文化”,“順應時代潮流”,值得我們深思。

  這兩句話,似為中國今後的發展指明瞭一條閤情閤理的走嚮。按此走去,中華民族的自救、中國國傢的振興將會因此而較順利地實現?

  姑且將筆者個人一些所知、所見及所感,寫齣如上,作為本書又一次加印的代序。

  梁培寬於北大承澤園

  2013年4月1日

  時年八十有八



中國文化的命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文化的命運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文化的命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文化的命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是真的挺好的,方便快捷,平時生活需要,都會上京東購物,真的很方便,省時省力省心,送貨也很快。

評分

還不錯的書

評分

包裝完好,等我讀完再迴來談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東西不錯,值得購買推薦

評分

書很好,

評分

買迴來看看,一直想買,搞活動劃算。

評分

不錯哦,希望下次繼續購買相關産品。

評分

看過梁先生的“這個世界會好嗎?”,感覺他對中國的情況非常瞭解,很有曆史責任感,希望通過這幾本書,瞭解梁先生是怎麼看待中國文化。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文化的命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