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父母不管不问,孩子的拖延症会成为一生的坏习惯!
● 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工作经验,更有真实独到的教育秘诀:我把10岁孩子培养进了重点中学!
● 你的孩子是否得了顽固的“拖延症”?别着急,用书中教授的技巧可以治愈。
举手即可完成的事情,却总是拖着不办;明明一个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总要拖到两个小时以上……不少家长发现,生活和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但孩子的拖延症却越来越严重。
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介绍了改正孩子“拖延”习惯和增强执行力的方法,只要照着做,再磨蹭的孩子都能更高效。
第一章 儿童的拖延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第一节 拖延的内涵和外延003
第二节 拖延习惯不是天生的010
第三节 了解儿童的心理空间014
第四节 洞察儿童拖延习惯的“苗头”019
第五节 注意:儿童有些表现并不是拖延023
第二章 拖延会引起哪些不好的连锁反应
第一节 拖延症蔓延的严重性,你了解吗029
第二节 拖延习惯在儿童学习生活中的危害034
第三节 拖延习惯会影响一生 039
第三章 拖延习惯的养成和压力有直接关系
第一节 你观察过孩子对压力的反应吗047
第二节 释解“铁杵磨成针”052
第三节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这样理解057
第四节 儿童拖延症与逆反心理的关系 060
第五节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065
第四章 高效率源自于好习惯
第一节 自动自发的习惯如何培养073
第二节 让孩子理解日事日清的好处078
第三节 小小责任心让儿童远离拖延症083
第四节 培养孩子“要事第一”的习惯088
第五节 磨炼孩子的意志力的方法 093
第五章 树立时间观念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标杆
第一节 在儿童游戏中传递珍惜时间观念 101
第二节 不同性格儿童的时间观念训练 106
第三节 当孩子在浪费时间的时候111
第四节 小小时间表,教育孩子离不了116
第五节 要求孩子一次做好一件事122
第六章 如何有效改变孩子的拖延毛病
第一节 引导孩子走出心理舒适区129
第二节 让孩子体会拖延带来的代价134
第三节 引导孩子制定明确的目标与计划138
第四节 找出孩子专注的最佳时间143
第五节 引导孩子为事情划分优先级别147
第六节 培养孩子分阶段完成目标的习惯152
第七节 引导孩子建立自我监督机制157
第八节 不给孩子制造任何借口的机会162
第九节 引导孩子体验执行力的乐趣167
第十节 引导孩子消除分心因素173
第十一节 绝对不允许包办代劳,必须让孩子亲力亲为178
第十二节 让孩子提高执行力,竞赛是好方法183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有一篇文章《风筝》,内容描写了作者抹杀弟弟“玩风筝”游戏的情景,后来明白了,了解到自己当初的行为是错误的。鲁迅在文章里这样做最后结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不过,儿童玩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拖延症的滋生,因此监护者要适当、适度地规范孩子的游戏。
游戏对儿童的成长的确有好处。孩子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得到身心的锻炼。一般情况下,游戏中都有规则,儿童在玩游戏之前必须要讲好,然后按照规则进行操作,俨然像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让儿童在操作过程中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其实社会上大事、小事都一样,都有一定的规则,而人类社会本来是需要规则的。因此,儿童玩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做事能力,锻炼儿童身心,增强儿童智力的开发,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好处。可有些游戏很容易让孩子着迷,进而降低对某些事的执行力,从而滋生拖延症。比如一些网络游戏,尽管这些游戏也有规则,但对儿童的眼睛危害比较大,还比较容易上瘾,因此不赞成儿童玩电子
游戏。
儿童玩游戏中间也需要诚信,不然就是所谓的“耍赖”,其他小朋友往往就会孤立“耍赖者”,这就是促使大家都尽量不“耍赖”,这可以锻炼孩子健康性格。有些游戏还能锻炼儿童是身体。总之,玩游戏对儿童是有益的,监护者应该鼓励孩子玩游戏。
相反,禁止孩子游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从小就让孩子拿着笔写画,围着书本转来转去,有的孩子就会因为压力大起逆反心理产生拖延症,而即便有些孩子能够顶住压力,顺从监护人的意志,可不停地啃书本、不交友,这样发展下去恐怕会成为“书呆子”。社会上的人才在成长阶段都离不开孜孜不倦的学习,其中很多都是在学校大门之外学习的,其实很多知识都存在于生活实际中。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就能从生活中汲取知识,那才是最宝贵的。
案 例
一位朋友的朋友有一个稀奇古怪但让人感觉又有道理的理论:不联网的电脑不感染病毒。他认为,即便有时候给自家电脑下载安装一些东西,那也能提前将病毒杀掉让后才在自家电脑上装载。这么一来,他家电脑的确没有病毒感染。从这样的理论出发,他感觉自家孩子王力应少跟外边的人接触。这样可以让王力小朋友成长在纯洁的人文环境里。道理很简单,当下社会环境非常复杂,撇去拐卖儿童的人不说,单说社会上涉及儿童不宜的东西太多了。他认为,即便能杜绝王力不跟社会上不良风气接触,可王力要交友的话,其朋友有可能被社会不良风气传染,那样的话照样对王力的健康成长没好处。因此,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孩子交友方面非常
谨慎。
据朋友介绍,王力小朋友很听话,一心按照父母的话去做。
王力在上幼儿园之前能背诵几首唐诗和十以内加减法了。后来,在朋友介绍下,王力小朋友来到我们学校下属幼儿园学习。但是在幼儿园,王力照样执行的是家长的意念,吃饭、玩游戏基本都非常谨慎,但文化课方面起点明显要高于其他小朋友。当时幼儿园老师不断传说看到神童了,引得很多老师过去观看。
我也找机会见到了王力,他神情很平静,即便是对老师的问题也很少说话。我试探着问:“王力小朋友,你能背诵圆周率多少位?”
王力伸出了双手,随后又反过来,那意思是二十位。我发现,这种手势不是一般同龄小孩能做出来的。我有问:“你属什么的?”
“猪!”王力终于吐出了一个字。
我感觉到时机来了,就问:“王力,你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吗?”
王力摇摇头,没有说话。
凭感觉,我分析这么下去对孩子身心发展不好。出于责任心,我就找机会向朋友透露了自己的担心:“跟王力爸爸说说吧,这样下去时间长就会出现轻微的孤独症。大人都会渴望与人交往,更何况孩子呢!人人都有缺点,交往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辨别能力呢。”
然而,王力爸爸在一次放学时候,叫住了我:“您是王老师?”
“是,是。”我赶紧下了自行车。
“感谢您对孩子的关心。不过你说我们王力有轻微孤独症我不认同。再说了,你一个区区小学老师,又不是什么心理教育专家,怎么能随便说话呢?希望今后不要妄加断言。”说完走了。
我木然了,自己的好心没得到对方正确理解,还被其告诫自己不要胡乱说话,免得让人误会。然而,此事过去没有一个月,幼儿园发生了惊异的一幕:王力小朋友居然拿小板凳砸到了同学头上。原因是:那位小朋友非常活泼,非要和王力一起玩。而在这方面一向谨慎的王力不理会那位小朋友,最终忍无可忍就举起了凳子……
王力学习成绩非凡,可这次的举动更是非凡。后来,这件事还没过去一星期,王力在幼儿园再一次做出了让人吃惊的举动:他居然拿手中铅笔捅到了同桌的脸上,距离眼睛只有2厘米左右……
尽管王力爸爸对事情做了很好的处理,但幼儿园有点担心了。此刻,王力爸爸才感觉到自己想法的错误,他终于在朋友的指引下找到了我……
科学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经常沉醉在科学的海洋中,和一般人交流的时候不多,但是他们还是和同事们探讨科研问题,还不断撰写科学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他们也在和别人交流思想。人不可能孤立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从这个角度说,儿童练习和别人交流是应该的,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更是必须的,是练习走向社会的第一课。而在游戏中,监护者还要加以规范,让孩子不至于迷恋游戏而降低执行力,这才是正确的孩子游戏观。
专家指导意见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具备开花结果的条件。如果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那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他还认为,人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集体生活要具有应有的思想方向性,而同时也要反映出学生的动因、愿望和意向。
家长的思考与了解
1.要鼓励自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叮嘱他遵守游戏规则。
2.要认识到:和小朋友游戏交流对孩子来说也是一门功课。
3.让孩子生活在快乐中,孩子才能变得聪明。
写给家长的几句话
儿童的天性除了游戏之外,还有“拖延”,它们似乎是相伴而生:孩子因为迷恋游戏而拖延。拖延的具体表现就是孩子们遇到什么事都要向后推诿,而拖延习惯的养成对人生事业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中国古代有《明日歌》,说的就是成人做事拖延带来的危害,由此可见拖延是人类共有的特性。
但是,古往今来大有作为的人物,鲜少有拖延的习惯,相反,雷厉风行似乎都是他们的长处。而后人对前人做评价,都会依托此人生前做过的一些事。
人活一世总是拖拖拉拉、懒懒散散绝对是不好的,最终将会一事无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改变孩子拖延的习惯,能推动孩子走上“大有作为”的人生大道。如何在循循善诱中将儿童的拖延问题改正过来,让其健康步入人生的大道,是每一位家长必须重视的问题。
教育学家们认为,人的教育本身就是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儿童正处在性格养成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养成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良好习惯,那就为孩子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世界上的人脾气性格都不一样,包括孪生兄弟姐妹也是如此。因此,因材施教就变成了万古不变的教育真理。但是,面对拖延这一儿童通病,究竟该如何因材施教进行教育呢?比如,儿童贪玩,喜欢打闹,对需要完成的作业总愿意推诿,如何能够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作业?
本书借助多名儿童学习的例子,说明了改正孩子“拖延”习惯的方法,希望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能够从中得到经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帮助孩子摆脱拖延,做“不拖延小孩”。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给像我这样每天被孩子“拖”得精疲力尽的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一直以为我家孩子就是天生“慢吞吞”,做什么事情都磨磨蹭蹭,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拖延并非孩子的“原罪”,而是他们可能面临的一些挑战。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孩子拖延的各种原因,从大脑发育到情绪影响,再到环境因素,都分析得相当到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内在动机”的部分,作者强调了培养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而不是仅仅依靠外在的奖励和惩罚。我开始尝试着去发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将学习任务与他们的兴趣点联系起来。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画画,我会鼓励他将数学概念画出来;如果他喜欢故事,我会让他尝试写一个关于科学知识的小故事。这种方式不仅让学习变得有趣,也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的参与感和主动性。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是一种育儿理念的升级,让我更加理解孩子,也更加爱孩子。
评分这绝对是我最近读过的最让人惊喜的一本书!之前对“拖延”这个词,我总觉得和“懒惰”挂钩,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心里总是不舒服,也觉得束手无策。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的“不行”,而是深入剖析了拖延症背后的根本原因,比如孩子可能存在的完美主义倾向、对任务难度评估不准、缺乏明确的目标感,甚至是情绪管理上的困扰。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身上那些似曾相识的影子,但这次,我不再是带着焦虑和指责,而是带着理解和方法。作者提供的那些具体、可操作的策略,比如如何帮助孩子拆解大任务,如何设置清晰的奖励机制,如何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甚至是如何创造一个鼓励尝试而非害怕失败的环境,都让我茅塞顿开。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孩子不再把“我不想写作业”挂在嘴边,而是会主动问“我今天先做哪一部分?”,这种转变让我欣喜若狂,感觉找到了与孩子沟通的“金钥匙”。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解决拖延症,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懂孩子、更能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父母的指南。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是个比较焦虑的妈妈,看到孩子在学习上稍有懈怠,就忍不住去催促、去比较。这本书的出现,像一股清流,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育儿方式。作者在书中非常细致地描绘了拖延症对孩子自信心、学习成绩乃至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因此让我更加重视这个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冷冰冰的“管理工具”,而是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的引导方法。我被书中关于“正面管教”的理念深深吸引,比如如何通过非语言沟通来表达期望,如何设定清晰的界限,以及如何鼓励孩子承担责任。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孩子的说教,多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并且在他们完成任务后,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赞美。我发现,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时,他们反而会更愿意去尝试,也更能克服内心的障碍。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治”拖延,更教会了我如何“育”孩子,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觉得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太多了,大多是大同小异。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和故事,讲述了不同孩子在面对拖延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家长是如何一步步引导他们走出困境的。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强调的“共情”和“积极倾听”,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不耐烦和指责,反而会加剧他们的抵触情绪。书里提到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也非常有启发性,它教会我如何将孩子的失败看作是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能力的终结。我尝试着在和孩子讨论学习计划时,不再是简单地下达指令,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并且肯定他们即使是微小的进步。这种“赋权”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和信任,他们的主动性也随之增强。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术”,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道”,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与孩子互动的方式,也让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拖延症”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固有观念。我曾经觉得,只要孩子愿意努力,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然而,这本书却让我明白,拖延症并非简单的“不努力”,而是可能涉及到孩子的情绪、认知、甚至生理层面的一些复杂因素。作者在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解释这些潜在的原因,并且提供了非常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作者强调的“小步前进,持续反馈”的原则,这让我意识到,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耐心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开始尝试着将大的学习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并且在孩子完成每一个小任务后,都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这种方式不仅让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也减轻了他们的畏难情绪。我发现,当孩子不再感到巨大的压力时,他们反而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解决孩子拖延问题的希望,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育儿路上的挑战。
评分东西很好用哦!
评分快递很快,晚上买的第二天早上就到了
评分还不错,经常在京东买书。
评分很不错的购物体验 值得拥有
评分快递很快,晚上买的第二天早上就到了
评分正品,速度快,日期新鲜,包装不错
评分学习当中,书的内容不错?
评分到货快书没有磕碰很满意
评分还不错,经常在京东买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