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有意见,对生活有意见,对贫穷有意见,对压力有意见,对房价有意见,对减肥有意见……
当你经历生活种种,终发现,你对自己有意见。所幸,这世上还有一种温暖的生物,在你左右。缔咖,一只颜值超高的喵星人,一只为了拯救愚蠢的人类驾临地球的喵星人,以超高的智慧给你意见。它说,其实你本来就已经够好了。只不过,地球人扭曲的角色框架、虚假的社会面具,让你逐渐看不清,内在那个真实的自己。不要和你自己一般见识,不要再陷入生活的怪圈,一切恐慌和不安,对这世界的焦虑和失望,都源于你自己的内心。当你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人生才真正开始。
本书为四色印刷,以一只猫的视角,写出地球人的各种困惑以及解决方法,分为三个部分:一、地球人的脑袋里都装些什么?二、地球人怎样毁了自己的生活;三、地球人如何活出内在自我?并内附30天励志喵语,从一只被收养的流浪猫咪身世带出深刻哲理。作者运用心理学背景,以认知、情绪、行动三大面向,切入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生命议题,观点一针见血,是一本兼具疗愈性和工具性的实用书。
魏棻卿
心理疗愈工作者、心灵作家。除了投入心理咨询师的实习工作,也同时接受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全球职业生涯发展师)的认证训练,致力打造多元专业。
天生热衷于跨界学习。大学就读大众传播系,立誓不跑新闻,毕业后却当了十年记者;得过一些新闻奖项肯定,却在32岁那年放下光环,转而沉潜心理咨询领域。
个人著作:
《慢慢走,让你的灵魂跟上你》、《幸福不在于你能左右多少,而是有多少在你左右》、《一只猫的生活意见》、《幸福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执着很少》、《人生没有如果,这才是人生》等书,多数作品已被译成简体版,读者遍及两岸三地、星马一带,以及海外华人圈。
第一章 地球人的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
80/ 一生都被欲望主导,生命就像需索无度的无底洞
87/ 总认为事情应该如何发展,什么都是理所当然
95/ 负向自动化思考,眼中只看得见问题
105/ 现实主义当道,把人当成资源而非朋友
112/ 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别人就一定是错
第二章 地球人怎样毁了自己的生活?
126/ 愤怒火球伤人伤己,摧毁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135/ 被迫或勉强委曲求全,失去跟真实自我的联结
143/ 宁可成天抱怨度日,也不愿试着挑战现状
151/ 过度压抑失落悲伤,无形中阻碍生命前进
161/ 满腹怨气闷出心病,成瘾行为自我麻痹
第三章 地球人如何活出内在自我?
176/ 不要怨天尤人,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182/ 不要被动等待发掘,你就是自己的最佳伯乐
188/ 不要忍受被错待,用行动告诉别人如何尊重你
195/ 不要意气用事,沟通时多使用“我讯息”
201/ 不要老谈“想当年”,用行动创造故事新版本
【1】
一生都被欲望主导,
生命就像需索无度的无底洞
别再不承认了!曾经有好几次,你掏钱买了一堆东西,事后才发现,没有一样是真正需要的。结果那些败家品不是原封不动摆到堆灰尘,就是被你想办法四处送人,以减轻内心的罪恶感。
又或者是,看到别人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开了一部很拉风的车,拥有一个很响亮的头衔,或是身价上千万甚至破亿,便心想,如果我也能像那样,该有多好啊!
于是,用拼命挣钱的方式也好,用职场斗争的手段也罢,等你真正处在原先“梦想中”的状态时,才惊觉,原来一切也不过如此。
厘清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向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命题之一,但很少有人可以真正搞清楚这回事。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断被欲望主导,生命就像是个需索无度的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
网上曾经流传一篇临终遗言,作者是一位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总裁,年约六十几。讲述这段感人肺腑的遗言时,他已经被医生诊断出罹患脑瘤,顶多只剩半年可活。讽刺的是,在他即将告别人世的倒数时日,四任前妻加上她们所生的小孩,正在为将来的一笔巨额遗产打官司。
多么讽刺的人生!他这才深刻体会到,死亡当前,那些曾经让他感到无限得意的财富和名誉,全都变得一文不值;反而是那些带得走的东西,比如爱和情感以及真挚动人的回忆,他却少得可怜。
那位总裁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生只要赚得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东西,像是儿时的梦想或是感情的经营等等。很简单的道理,但绝大多数的人往往要等到生命最后一刻,才会认清这个事实。
显然,为时已晚。
别被“想要”的欲望主导,
最终迷失方向
以前,我最常被教导的事情是,只要将心中所求所想通过祷告的方式交给神,殷勤地祷告,那么终有一天,神就会帮助你实现愿望。
前阵子,坊间也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怎么拜才有效”的工具书,内容不外是教导大家如何拜才能讨神明欢心,有求必应。
无论是迫切祷告还是举香跪拜,多数人的内在动机其实都差不多,就是指使上帝或神明做事情,也难怪最后能心想事成的人并不多,原因是祈求的内容大多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
但试问,若是你的利正好是别人的弊,请问神到底该成就谁的心意呢?
曾经有位姐妹分享自己的体悟。她提到以前,所有的祷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指挥神做这个做那个,指挥到最后连自己也很烦。
“有天我突然顿悟到,自己身为一个平凡人,应该是我要听神的启示和带领,怎么变成是我在操控神该怎么做呢?”那位姐妹恍然大悟。
主从的次序对了,心,自然就平静。
回头来看,祈求的真义其实是在于:安静聆听,以便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来响应眼前处境。
藉由一次又一次的诉说,可以帮助一个处在混乱中的人自我沉淀,让那些出自欲望的“想要意念”,慢慢沉淀杯底。如同内在需要清明状态一样,杯中的水变清澈了,便能看见什么是真正的生命需要。
思想带出行动。当你看见的是需要而不是想要,就是在用内在自我回应生命现况,无论当下的结果是否乐见,长远来看,对你都是有利无弊。
妄求就得不着。如何不妄求?就是别被“想要”的欲望所主导,最终迷失了方向。
妄求就得不着,如何不妄求?
当你看见的是需要而不是想要,
等于就是在用内在自我来响应生命现况,
无论当下的结果是不是你所乐见,
长远来看,绝对有利无弊。
妄求就得不着,如何不妄求?
就是别让“想要”的欲望所主导,
最终迷失了方向。
忆起,你是谁。
你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吗?
夜半醒来,思维异常清醒。迷蒙的双眼,仿佛看到时间在眼前快速流逝,然后瞬间抵达生命终点,宣告一切结束。游戏结束那一刻,才惊觉,自己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好多地方没有去、好多梦想没有达成……
三十岁以前,我经常被这种感觉追赶,好比有人长年都做相同的梦一般。怎么形容比较具体呢?只能说,那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很深很深的恐慌跟不安。如同在地心沸腾的火山,透过一波波能量释放,撼动地球表面。危险又不平静。
渐渐我懂了,那是生命的警钟在作响,或说是一种召唤(Calling)。似乎想藉此提醒我:“人生有限,你却还没有活出此生的天命。”
从未具体看到些什么,但内在感受如此真实、意识状态如此清明,由不得我不信。尤其是,当我处在一个不是那么满意的生命状态下,特别容易拉警报;也曾经有过一种状况是,我自以为过得还不错,内在依旧发出警讯,而事后往往证明,她是对的。
每个人天生就具备察觉自我的特质。只要以此回应生命当中的各个面向,举凡个人成长、家庭关系、职场人际、工作梦想等,带出的结果永远会超乎想象,进而交织出一个充满惊奇的丰盛人生。
说说我个人的例子吧!三十一岁尾声,我的内在涌现强烈的“出走意念”,外在刺激是亲人过世,内在因素是感觉生命受困,几乎要窒息。
在社会打滚的头十年,即使内心挣扎,我还是越来越活在地球人的生存模式和认知思维里,所作所为也越来越偏离内在价值。即使表面上看似一切都好,有一份头衔漂亮的工作,领着还不错的薪水,房子、车子也都有了,生命意义却逐渐丧失。
是的。那时的我已经逐渐遗忘了,自己是谁?到地球上的使命又是什么?
历经一段自我放逐和追寻的过程,我开始学习放手,让内在力量指引前进。说也奇妙,当我决定信任内在带领的时候,看似无望的冒险路途,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然后,花了三年的时间,一路走到这里。从记者变成作家,目前还一边接受咨询心理师的养成训练;写新闻的笔变成写书,现在还尝试跨足独立出版,以微型出版社的姿态来贯彻创作理念。
这就是我依据内在引领,企划、撰写、编辑,乃至于设计的第一本书。能够走到眼前这一步,除了要谢谢自己的坚持─坚持跟随内在的呼唤,也要感谢家人一路来的支持。
关于,我和一只猫的相遇
一本专门谈生命的心灵励志书,结合猫元素来呈现,不是为了讨好市场,而是因为那个喵星人的出现,意义非凡。
认养它之前,我的心里非常挣扎,对于一个自由惯了又怕麻烦的人来说,突然要去承担照顾一只猫的责任,是很恐怖的一件事,让人想逃。
还记得到动物医院认养猫咪的那天,一见到它,心里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好感。一来是我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猫,刻板印象中,它们是一群冷漠的生物,不像狗那么忠实热情,但为了方便照顾才开始考虑养猫。
二来是,它的毛色普通,才刚出生两个多月的瘦弱身躯,还挂着一对不成比例的大耳朵,看起来确实有些怪异,很难让人第一眼就觉得可爱。
动物医院的人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为了说服我收养,还不断强调猫咪的个性很乖之类的。但我哪听得进去,当时满脑子所想的都是:“你确定要养吗?你真的可以吗?这可是十几年的承诺喔!”
后来又听到动物医院的人说明猫的习性,像是抓沙发之类的,我的内心更挣扎了。理性不断告诫我:“千万不要冲动,今天来看看就好,回去好好考虑个几天再说,不然你一定会后悔的。”
好了!事情发展至此,结论已经很清楚。我的人性面跟理性面都投反对票。照理说,实在不应该收养它,但实情是,我当天就把它带回家。
当我说出这个决定时,还被动物医院的人笑说,“这么急喔?”
“对啊!因为不想再跑一趟。”我这么回答。但真正的原因是,我知道自己一旦走出这家动物医院的大门,就不会再回来了。
问题就在于,我不能再逃跑了!除非打定主意终老一生,否则“爱与责任”的学分,还是非修不可。
一般来说,认养流浪动物都有十四天的试养期。第一个礼拜最辛苦,除了要适应新成员的加入,还要平息内心的交战。尤其是在帮猫咪清理猫砂时,我既怕它脏,也怕家里环境被弄脏,每天都在骂自己没事干吗当猫奴。
忙了几天,我开始认真思索,要不要趁着第七天带它回去打预防针的时候,告诉动物医院的人说我不养了。反正它对我的情感依赖也还不深,心里应该不会感到受伤吧!我猜。
就在第七天即将到来之际,前一晚的深夜,写稿中。它照例躲在沙发底下呼呼大睡,不见踪影。正当我哀怨地说了一句:“小朋友爱睡觉,不理妈妈。”随即,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至今我仍不解,它是如何瞬间蹦出?话才刚说完,我就看见它在距离一公尺处,对着我猛打哈欠,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当下,我竟也感动得直掉眼泪。
我无意把这个经验形容得太过玄秘。但在我连名字都没喊的情况下,它就自动出现,我还是相信有那么一点心有灵犀。也就是在那个深夜,我不再怀疑要不要继续养它,因为宇宙已经通过这个方式清楚告知,它就是我的猫,我们将会是彼此生命中的祝福。
事实也的确如此。领养喵星人的这段时间以来,一些麻烦琐碎的事情,在所难免,但生活的快乐指数也跟着变多。更重要的是,藉由照顾喵星人的过程,让我对自己有一些新的看见跟理解,也松绑了一些长年制约我的认知跟模式。
不要小看上述的转变,那些都将有助于生命中其他关系的开展,对我所从事的助人工作,也非常有帮助。而这同时也响应到,为什么认养它的当天,即使“人性面”跟“理性面”都反对,我还是决定跟随“灵性面”的直觉,把它带回家。
我想忆起那些我原先就拥有的美好特质:“无条件爱人”。过了这一关,生命才能进入到另一个全新的层次。
你也渴望“忆起”些什么吗?如何重新联结内在,得到天启?
首先,你得先学习跳出地球人扭曲的角色框架,拿掉长年佩戴的社会面具,那些只会让你离内在真实越来越远,甚至为你引来许多外在纷争。而一个成天忙着消灾解厄兼灭火的人,势必很难静下心来倾听自己的心。
突破框架的同时,还要催化内心爱的种子发芽,乃至于茁壮。内在自我对个人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们拥有一双属灵的眼睛,在人性和理性两个认知层次之外,新增灵性层次。
内在呼唤所提示的生命观点,才能真正帮助你认回你的真实身份,活出独特而且有影响力的自我。
若你也期待拥有这样的人生,那就请用行动让它发生!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门槛比我预想的要高一些,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耐心和对自我内在世界的关注度。初读时,我偶尔会感到一小段文字的意境似乎过于飘忽,仿佛抓不住实体,但正是这种“不可捉摸”感,构建了它独特的魅力。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他似乎站在一个极其超然的位置俯瞰人类的挣扎与欢愉,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来解构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逻辑。特别是在描写人际关系的那部分,没有流于俗套的情感说教,而是精准地指出了现代人之间交流的“效率陷阱”,即我们总是试图用最少的词语传递最多的信息,却牺牲了连接的深度。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没有试图“教育”你该怎么做,而是巧妙地为你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你清楚地看到自己是如何在日常琐碎中遗失了本真的光芒。读完后,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彻底的心灵大扫除,很多不必要的杂念被清空了。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密度极高,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多重的含义,初次接触可能需要逐字逐句地揣摩。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孤独”的阐释,他没有将其描绘成一种需要被治愈的病症,而是将其升华为一种稀有的、可以用来打磨自我棱角的宝贵资源。书中多次穿插了对古典艺术和哲学思想的引用,但这些引用丝毫不显得卖弄或生硬,反而像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枝桠,完美地支撑了作者的核心观点。比如他对某个古典雕塑的描述,寥寥数语,却能瞬间将读者带入那种超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之中。这本书的行文流畅,节奏感把握得如同顶级音乐家的演奏,高低起伏,张弛有度,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尽管思考的过程可能略显沉重,但最终的体验却是轻盈而豁达的。它成功地将深刻的洞察与优雅的文笔完美融合,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结构简直就像是散落一地的珍珠,乍一看毫无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当你尝试将它们串联起来时,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坚韧的逻辑线索。我读到其中关于“效率”的探讨时,差点笑出声来,那段文字尖锐地讽刺了当代社会对“被利用价值”的狂热追逐,并用极其不合时宜的“慢”作为解药,笔锋之犀利,让我这个常常被KPI追赶的现代人感到醍醐灌顶。作者似乎拥有某种超能力,能洞察到我们刻意忽略的那些“无用之物”的巨大价值,比如窗外的云影变化,比如一次漫长而无目的的散步。他的文字风格非常具有流动性,时而化身为一个严谨的哲学家,抛出令人深思的命题;时而又变成一个顽皮的孩子,用最纯粹的视角去质疑那些被成人世界奉为圭臬的“真理”。这种跳跃感,使得阅读体验充满了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会把你带到哪个意想不到的角落去进行一场灵魂的深度对话。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次高质量的、与一位见多识广的长者进行的深度交谈,只不过这位长者将所有的智慧都浓缩在了薄薄的纸页之间。他的论述从不咄咄逼人,而是以一种邀请的姿态,让你自己去探索结论。印象最深的是他关于“选择的悖论”那几章,没有给出任何标准答案,只是平静地陈述了每一种选择背后的沉没成本和潜在的遗憾。这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客观性,反而激发了我更强烈的内在反思,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去那些自以为是的“明智决定”,从中看到了多少被压抑的、本真的冲动。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十分用心,墨色深沉,留白适度,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充分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质量的尊重。它不是那种看完就束之高阁的消遣读物,更像是一本可以常置案头,时不时翻阅,每次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或慰藉的“精神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哲学意味和一丝慵懒的幽默感,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作者的叙事节奏非常舒缓,仿佛带着你走进了一个阳光斑驳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淡淡的花香。他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能力简直令人惊叹,那种将寻常巷陌中的一瞥,提炼成可以引发深刻思考的瞬间,是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我尤其喜欢他对“等待”这个状态的描绘,不是那种焦躁不安的等待,而是一种与时间达成和解的、近乎禅意的沉浸。书中的语言运用极其考究,辞藻华美而不失亲切,他总能用一种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字斟句酌的笔法,将抽象的情绪具象化,让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回味那句刚刚读过的文字,仿佛被轻轻敲打了一下心湖。这本书不是那种需要你紧抓不放、生怕错过情节的小说,它更像是一坛老酒,需要你慢慢品咂,每一次翻阅都能品出新的滋味,让你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世界的连接方式,那种微妙的、难以言喻的共鸣感,让人觉得,原来我的那些细碎心思,早就被这位深沉的观察者记录了下来。
评分很不错的书 好看
评分很没意思的一本书,没深度!
评分好的很,值得拥有!
评分里面的猫咪和插图很萌 可以打发时间看看 里面猫咪说的道理很多都懂 但是真要做起来 那是很难的
评分这书是盗版,错别字太多了
评分里面的猫咪和插图很萌 可以打发时间看看 里面猫咪说的道理很多都懂 但是真要做起来 那是很难的
评分怎么去说呢...一开始看名字以为以一只猫为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可是并不是只是有些猫的图片和猫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写的不多,都是图。怎么说呢........
评分从猫的角度教育人如何生活
评分商品给力 发货速度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