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十章

家风十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存山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3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909721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1837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4
字数:20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出版物。
  ●一本由中国传统文化专家精心写就的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家风读物。
  ●一本读懂传统家风思想魅力、具有现实指导性、蕴含巨大正能量的传统文化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全书着眼中国家风,取经优秀传统文化,落脚现代家庭建设,针对当前家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挖掘两千多年来丰富的家风资源,梳理传统家风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提炼传统家风的内涵和经典条目,系统展现传统家风的核心精神和特点,并思考传统家风在今天面对的问题和现代化方式,是一本深入浅出、有启发意义、有亲和力的通俗读物。本书呼应人们的现实关切,力求让人真切体验中华家风之谛义,深入体验传统家风的丰富内涵、魅力和指导性力量,进而涵养气质、完善人格,以传统家风为借鉴,塑造健康的现代家庭,营建温暖的精神家园。

目录

序 李存山
引言 家庭与社会
第一章 独特的中国家文化
一、血缘天性之涵育
二、礼乐文化之熏陶
三、独特的政治经济体
四、内在信仰的载体

第二章 家文化与家风
一、家文化之起源与建立
二、传统家庭结构与家风
三、家文化的传承与家风
四、家国同构观念与家风

第三章 传统家风的核心精神
一、亲情与仁爱
二、恭敬与礼制
三、宗祖与传承
四、身教与躬行
五、齐家与治国

第四章 家风与修身立命
一、立德树人,修身为先
二、立志高远,刻苦勉学
三、洁身自省,谨言慎行
四、持之以恒,自强不息

第五章 家风与睦亲齐家
一、夫妻有义,以和为贵
二、孝悌为本,尊老爱幼
三、严谨持家,勤劳节俭
四、继志述事,注重家声

第六章 家风与社会建构
一、里仁为美,近善远佞
二、和待乡邻,与人为善
三、明事知礼,尊师重道
四、宽厚谦恭,抱诚守真
五、救难济贫,助人为乐

第七章 家风与国家治理
一、鞠躬尽瘁,忠君爱国
二、奉公守法,恪尽职守
三、勤于政事,谦敬恤民
四、清廉自守,勿贪勿奢
五、各美其美,天下大同

第八章 传统家风的现代挑战
一、宗法社会的解体
二、农耕文化的消解
三、个体主义的盛行
四、道德观念的式微
五、西方价值的冲击

第九章 传统家风的现代化
一、家风与“小家庭时代”
二、家风与法制社会
三、家风与民主平等意识
四、家风与自由独立精神
五、家风与网络信息时代

第十章 面向未来的传统家风
一、人性温情之滋养
二、和谐家庭之维系
三、社会共同体之建构
四、家国意识之培育
五、子孙后代之传承

精彩书摘

  第九章传统家风的现代化
  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变化,有二千年、三千年、亘古“未有之大变局”诸多说法,而无论怎样,都可以说,近代中国的变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这个罕见,在于中国头一次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碰到了一个不同于自己的文明——西方文明。而这一文明虽然有其独特性,但是,却也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性。因此,中国不得不进行一场自改革或革命,以改变自己的基本生存模式,这种生存模式,不仅是国家的,也是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所以从近代以来,中国从科学技术到经济发展,从政治制度到道德价值,从教育模式到语言表达,都发生了巨变。
  那么,传统中国的一些因子是否还能在近代以后的中国继续存在呢?如果能,它们又将和近代乃至现代的中国发生怎样的关系呢?这里需要一种特别的眼光和视野,以穿透古今、中西、普遍特殊的层层迷雾,看到文化发展的实相。张岱年先生的认识,是值得我们吸收的,张先生指出,文化有整有分、有常有变、有同有异。这就是说,一个文化固然有其系统性,但是系统中的因素又是可以分析的;一文化中有其具有普遍恒久价值者,也有只具有一时空范围内之价值者;不同文化中既有相异的因素,也有相同的因素。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是有其具有恒久普遍价值的因素,它们是中国文化的常道,并不因中国进入近代化、现代化就变得没有意义。家风,就是其中的一个。而在现代社会,传统家风不管遭到什么样的挑战,仍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因为家风是关于家庭建设的文化教育因素,所以只要家庭还有存在的意义,家庭还对社会、国家的秩序建构有意义,那么家风就会存在,并且其存在的价值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作为一种社会亟须的能量,不断增强。因而,尽管我们现在进入了所谓的信息时代、微时代、工业4.0时代等等,但是家风仍对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有重要意义。
  一、家风与“小家庭时代”
  如果说传统社会是一种大家族式的家庭结构的话,那么当今时代的家庭结构则转化为了三口一家的小家庭。这样一种转变,不仅仅是结构和成员的变化,更有功能和意义的变化。这给家庭、家风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而家风如何能与之调和并继续发挥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每种变化都对家庭产生了深刻影响。政治上由君主专制转向民主法治,经济上由农业经济转向工商社会,文化上由前近代走入近代和现代。由民主法治,家庭不再是处理内部矛盾的主要场所,家庭的内部矛盾很多时候都付诸法律的形式解决,这就使得分家析产成为了经常性事件,而家庭处理内部矛盾的功能急剧减弱,由此大家族的聚居方式也就难以维持,因为法律的权威代替了耄老和礼的权威。因着工业和商业成为当代社会经济的基础,农业越来越被边缘化,虽然农业仍然作为基础产业,但其被重视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者自身的社会效益都日渐萎缩,尤其是因为工商业必然向大城市或城镇集中,因而农村日渐凋敝,这令附着在农业合作和自给自足基础上的传统家庭难以为继,因而不得不化整为零地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机器中的螺丝钉,这就使得家庭的功能失去了经济协作、家庭的意义失去了合作互助。而由于文化上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西方式的原子主义个人观和各种独立解放思维瓦解了家庭的精神联结,家庭的神圣意义彻底被解构,只遗留下生物性和情感性的存在依据,这就使得大家族再也没有了精神上的联系,甚至小家庭的联系也变得极其微弱,其中最大的体现就是丁克家庭的出现,这使得家庭最基本的延续性功能和意义也开始消失。面对种种巨变,家庭的功能和意义需要重新被理解、思考和定位,而在这种情况下,家风又是否有意义?甚至于,它还可能存在么?
  应当承认,在“小家庭时代”,家风的意义和功能较之农业社会的大家庭来说,确实会下降和减弱,但是,它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也仍然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有切实的作用。为什么呢?就在于无论怎样,家庭还在,虽然它变了。具体来讲,尽管家庭中老人的权威减弱了,家庭作为经济共同体的意义降低了,家庭每个成员的独立性加强了,但是毕竟家庭还是作为一个最基础的人类生存共同体存在着。也就是说,人类还无法摆脱这样一种生存方式。而这种无法摆脱,也就意味着传统的家风仍然有其可以转化到当代的普遍意义。当然,这种转化,需要认真的思考和不断的实践以及大胆的调适。
  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小家庭的功能和意义何在,而在这些功能和意义明确之后,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出家风对它的意义。在过去三十年独生子女政策下,中国城镇的家庭以三口之家居多,而农村的人口可能更多些,但是无论怎样,两代直系亲属为一家是当今家庭的主要形态,三代直系亲属一家、四代直系亲属一家以及旁系亲属一家的情况非常少。这就意味着现代小家庭的常规结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父母和孩子,这也是我们在当代中国最常见到的家庭形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表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三代直系亲属家庭的关系。因为与传统中国直系不分家、旁系才分家不同,现代中国的小家庭基本上是当第一代父母将第二代的孩子抚养到二十多岁,而第二代孩子结婚并生育第三代子女后,第二代和第三代就独立于第一代父母而单独组成家庭,而第一代父母就成为只有一代人的独立家庭。这种形式下,看似分离的两个或者说三个家庭,虽然是独立的,但其实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种三代之间虽然各自独立但是共存共生的事实。因而,在我们分析现代的小家庭时,必须把这样一个背景充分考虑进去。
  由此,我们发现,当代中国的小家庭,其主要功能与意义为:共同生存支持、人的生命延续、情感与意义支撑。一般来讲,父母要抚养孩子,孩子要赡养父母,夫妻之间要互相帮扶,这在当代中国的小家庭还是具有共识的,所以家庭以共同生存和相互支持为根本。同时,大部分的中国小家庭还是以生育为基本需要的,换句话说,丁克类的家庭还是极少数,所以人的生命延续仍旧是家庭的基本意义。另外,家庭还是中国人目前获得情感和意义的主要渠道,尽管工作和朋友的地位在现代中国的价值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家庭中具有相应的地位同时得到家庭成员情感上的慰藉与意义上的肯定,仍是中国人获得自身认同的一个重要基点。因而可以说,这三方面是中国当代小家庭的主要功能与意义。这表明小家庭和传统家庭的差别没有我们表面看起来那么巨大。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的话,我们发现,这其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因为现代小家庭实际上割裂开了直系和旁系的关系、甚至消灭了旁系,因而共同生存支持的范围越来越小,从而使得家庭的抗外在冲击能力十分薄弱,而且小家庭自身的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多时候无法完全负担起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压力,很多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不能支撑家庭的重压。同时,单独子女的脆弱性也越来越显现,失独的悲剧一再在中国上演,而独生子女在各方面的不良后果也逐渐出现,这使得国家不得不放开二胎政策,然而目前很多青年父母并不再想要二胎,因为家庭的生命延续意义并不再被特别认识和理解,孩子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一种感情的需要,而不再成为一种责任。最后,小家庭的构成实际上使得矛盾缺乏了一定的缓冲和沟通机制,很容易直接爆发冲突,这就使得家庭的情感与意义功能极容易受到冲击而被消解,也就令家庭较之传统变得十分不稳定。也正因如此,当前的家庭更多是情感联结而责任联结非常少。可见,实际上家庭的主要功能与意义内在地发生了很大变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风的意义与功能必须重新考量。
  我们说,家风在传统社会是给予家庭以传承的价值和延续的意义的,而这在现代的小家庭还有意义么?应当说,现代小家庭在传承和延续上的功能与意义之下降,确实令家风的意义减弱。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现代家庭的脆弱性,其实恰恰需要一种东西来给予它一层保护,而这种保护不可能是法律的,因为法律保护的是个体,而个体往往是在家庭已经无法内部解决其矛盾后才诉诸法律,因而法律其实是对家庭的最终结局给个了断,而无法给予家庭本身以保护。在这个场域中,家风有可能获得其新的意义与功能,这就是更加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撑与情感支持。这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情感的,看似与传统精神性的家风相悖,但其实更加需要家风的护持。因为家庭需要一个柔软而有温度,但又有一定力量的精神性的东西来支撑和保护它。当然,这也需要传统的家风进行现代转化,毕竟小家庭的现实与传统大家庭的家风需求非常不同。
  关此,新加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根据韩星的《齐家之道及其现代传承》,新加坡家庭委员会在1993年提出了他们认为适应当代社会的五大家庭价值观:亲爱关怀、互敬互重、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这爱、敬、孝、忠、和,简称“五德”。这里面的五条价值实际上正是五条家风,而这五条,显然对于小家庭非常实用。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怀,它正与当今小家庭的基本情况吻合,所以以此为家风的基础而进行强调,正可以进一步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从而使小家庭更加巩固。敬则是在爱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区别,如果说爱是在所有家庭成员间建立一种团结性的基础的话,敬则是对家庭所有成员之个体给予地位,从而在平等的前提下来稳固家庭成员对各自在家庭中地位与家庭的肯认。孝则是实现代际间关系稳定的家风,需要看到,一般来讲,小家庭之间代际的差异与冲突较之此前的传统大家庭日益突出,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强调孝,当然这个孝是经过了前面爱和敬之后的孝,所以是建立在平等互爱基础上的有一定条件的孝,而不是无条件的孝,这就保证了孝的可能性与应当性。忠,是家庭成员之间要忠诚,尤其是夫妻之间,正如传统儒家认为夫妻是人伦之始,夫妻之间若没有忠诚,一个家庭就必然要分裂,所以夫妻之间以诚为家风来建设,才能使一个家庭真正稳固。最后,家庭之间难免冲突,但在冲突发生的时候,不应以个人主义局限自己,而应该看到家庭的价值与意义,同时采取开放心胸而进行沟通的态度,与自己冲突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与和解,而且因为这是在此前有爱、敬、孝、忠的前提下来进行的,所以更容易和解。
  因此,把此前所讲的比较庞杂的家风进行一定调整而使之与现代小家庭进一步适应后,我们会发现,传统家风仍然有其重要的作用。就如上面所言的五德家风,都是传统的价值观和传统中国家风中的基本元素,但是首先它们的确具有普遍而永恒的价值,同时它们对现代小家庭来说也确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说,传统家风仍然对当今中国的小家庭有意义,我们的小家庭建设仍然需要传统家风的护持和帮助。
  二、家风与法制社会
  小家庭的特征与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其实是相当的联系的,所以家风和法治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梳理。
  应当说,家风与法治是两种不同的处理家庭关系的方式:法治是当家庭纠纷很难调解的时候才介入的,而它的介入,是一种硬性的、同时也是基本性的保障,它保障家庭中个体成员的利益不受伤害、维护家庭成员的基本权益,因而是对家庭中个体成员的基本维护。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法治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家庭关系走向分崩离析,或者只在最基本的层面上维持。因为,法治面对的是个体化的个人,而不是家庭,所以它虽然也会通过调解等方式来维护家庭,但那并不是其最主要的功能,它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保护家庭中个体成员的权益。当然我们说,法律的介入一般是家庭纠纷不可调解的时候才会发生的,那么,如何使得家庭尽可能不发生那种不可调解的矛盾,那就需要家风的进入和帮助了。前面提到,家风是一种柔软的方法,来缓释家庭的矛盾、使家庭成员间的纠纷可以通过沟通而和谐地解决,进而使得家庭温馨和稳定。所以与法治的硬性、基本保障、以保护个体成员为主不同,家风关注的是柔性的呵护、更高层次的家庭的安宁、以维护家庭整体的和睦为目标。这就是家风和法治的不同。
  由此也可以看到,如果家风运行得好的话,法治的运用是可以被缩减到一个最小和最低必要的范围内,而如果不能以良好的家风来对家庭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话,法治将被最大可能地运用,而这种运用虽然会更多地保护家庭个体成员的权益,但也可能导致家庭的崩解。这里并不是否定法治,而是认为需要在法治之外给予家庭一次甚至多次重构或重建的机会,那就是使家风在家庭中形成为共识而能为家庭成员所遵循。这里面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我们在本章并没有提到,但其实十分重要的一个当今小家庭的功能与意义,即家庭教育功能。在这一领域中,家风的作用显然比法治的意义要重要得多。以日本为例,日本虽然有比较完备的《教育基本法》,而其中也有对家庭教育的相关规定,但是,望月嵩还是在《家庭教育学的构筑之路》中指出:“虽说新《教育基本法》制定了有利于推进家庭教育的政策,但我们不能沉醉于喜悦中而无所作为。要想重新恢复家庭教育的活力,最终实现充实家庭教育的目标,必须确立相应对策。而作为这一对策的根本,是要建立一个能够科学地解释何为家庭教育的学科,即‘家庭教育学’。”所谓家庭教育学就是运用尽可能多的因素,在家庭中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年家庭成员进行教育,而在其中,家风有着绝对不可低估的作用。可见,作为成熟的法治社会的日本,也同样需要家风在家庭建设中起作用。这是因为,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共同体,它的功能和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和深远得多。
  所以,家风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其实是具有辅助作用的。而且因为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共同体,它的健康与否及其内部教育成功与否,决定了迈向社会的每个个体的综合素质。因此一个真正优良的法制社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和家风。
  正如《左传》所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这段话是《左传》中石碏劝谏卫庄公的一段话,这里谈的是到底应当如何爱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而这个故事本身更确切地告诉了我们家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根据《左传》记载,卫庄公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继承了公位的桓公,一个是爱妾之子,名叫州吁。卫庄公对州吁非常宠爱,这个州吁平常不学习礼法而只好和一群不良子弟舞枪弄棒,卫庄公也不加禁止。石碏看到这个情形觉得很不好,以后恐怕会有恶事发生,于是就进谏庄公说:“要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无限度地纵容他,而是用良好的教育来让他走正路,否则一味的溺爱只会让他走上邪路,到头来其实是害了他。您现在对州吁宠爱过度,您如果是要因此就立他为太子呢,就请改立下来;如果不是,还请您对他多加约束,让他明白做弟弟和做臣子的道理。否则他在您的宠爱下就会变得越来越骄傲,而一旦以后您死后桓公继位,他就会受到压制,到时他一定心怀怨恨而犯上作乱,这样咱们的国家就会乱了。您现在对他这种过分的溺爱,实在是违反道理的,所以请您务必改变。”然而庄公听不进石碏的话,溺爱如故。几年后,庄公逝世,桓公继位。在这期间,石碏的儿子石厚一直和州吁非常要好,石碏一再禁止他,他也不听。石碏看到这种情况,感觉到内乱不久就要发生,于是便告老还乡了。结果果然如他所料,不久之后,受不了哥哥限制的州吁果然起兵叛乱,弑杀了自己的哥哥而自己坐了国君。但他的统治不得人心,没多久,就被有正义感的卫国臣子们征讨,丧失了性命。这一场内乱,让卫国国力大减。
  可见,如果不能很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能通过家风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知书达理的人,最终将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灾害。因此要教育好子女,就应借鉴石碏所说的这句话。一方面,“教之以义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用正确的方向引导人,让孩子从小就按着道德的、规矩的、遵纪守法的方式生活,而不做恶事。另一方面,就是不宠爱他们,因为宠爱将会导致他们不听话,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这样就会变得骄傲放纵,同时也更喜欢骄奢淫欲地享受生活,而不会努力生产、自力更生。这样的孩子,到头来不仅不能成长为有用之才,更可能成为社会的敌人,对社会起负面作用。
  ……

前言/序言


家风十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家风十章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家风十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家风十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书质量很好,基本肯定是正版。

评分

一般吧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送货很快,信赖京东。

评分

送货很快,信赖京东。

评分

书质量很好,基本肯定是正版。

评分

很不错的书,推荐

评分

老头子要买的,准备教孙子用的嚯

评分

好,物超所值!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家风十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