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desk Inventor 2016中文版实操实练权威授权版

Autodesk Inventor 2016中文版实操实练权威授权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仁喜 编著 著,胡仁喜 编著 编
图书标签:
  • Autodesk Inventor
  • Inventor 2016
  • 机械设计
  • CAD
  • 工程制图
  • 三维建模
  • 实操
  • 教程
  • 中文版
  • 工业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863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357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Autodesk授权培训中心推荐标准教程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2
字数:6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结构清晰、语言简洁,适合Autodesk Inventor的初、中级读者阅读,同时也可作为各类计算机培训中心、中职中专、高职高专等院校及相关专业的辅导教材。

本书内容包括Autodesk Inventor 2016入门、绘制草图、基础特征、放置特征、曲面造型、钣金设计、部件装配、创建工程图设计、焊接设计、运动仿真和应力分析。

本书配送多媒体学习配套资源文件,配套资源中包含所有实例的素材源文件,并制作了全程实例动画AVI文件。


内容简介

全书以Autodesk Inventor 2016为平台,重点介绍了Autodesk Inventor 2016中文版的新功能及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Autodesk Inventor 2016入门、绘制草图、基础特征、放置特征、曲面造型、钣金设计、部件装配、创建工程图设计、焊接设计、运动仿真和应力分析。

作者简介

ACAA中国数字艺术教育联盟(Alliance ofChina Digital arts academy 简称ACAA)是由ACAA中国数字艺术专家委员会和ACAA授权专业合作机构共同组成,联合国际**数字艺术厂商以及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机构共同建立的数字艺术专业教育项目(Autodesk、wacom、Redhat、中央美院)和创意产业人才评测业务实体机构,目前是Autodesk ATC中国授权管理中心。ACAA教育集团是国内*早从事职业培训和国际厂商认证项目的机构,致力于国内培训认证事业发展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是Autodesk ATC 授权管理中心,以及Sun、RedHat 和Wacom 等著名国际厂商在中国的核心教育合作伙伴。并已经与国内超过300 多家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了教育认证合作关系。

目录

第1章 Inventor入门 1
1.1 Inventor概述 1
1.2 Inventor的安装与卸载 2
1.2.1 安装Inventor之前要注意的事项 2
1.2.2 安装Autodesk Inventor 2016的步骤 3
1.2.3 更改或卸载安装 4
1.3 Inventor基本使用环境 5
1.3.1 用户界面 5
1.3.2 应用程序菜单 5
1.3.3 功能区 9
1.3.4 鼠标的使用 10
1.3.5 观察和外观命令 11
1.3.6 导航工具 13
1.3.7 全屏显示模式 15
1.3.8 快捷键 15
1.3.9 直接操纵 16
1.3.10 信息中心 17
1.3.11 Inventor环境总览 17
1.4 参数化建模技术 18
1.4.1 参数化设计思想 18
1.4.2 参数化建模技术的实现方法 18
1.4.3 Inventor的一般参数化过程 19
1.5 Autodesk的数字样机技术 24
1.5.1 数字样机的工作流 24
1.5.2 数字样机的零部件 25
1.6 本章小结 27
第2章 草图应用基础 28
2.1 创建草图 28
2.1.1 草图环境 28
2.1.2 草图工具 30
2.1.3 创建草图原则 35
2.1.4 草图坐标系 35
2.1.5 精确输入 36
2.1.6 编辑草图 37
练习2-1 39
2.2 约束草图 41
2.2.1 Autodesk Inventor中的草图约束 41
2.2.2 几何约束 42
2.2.3 规划约束 45
2.2.4 显示或删除约束 46
2.2.5 标注草图 47
练习2-2 54
2.3 “二维草图”工具 57
2.3.1 二维几何图元线型和尺寸样式 58
2.3.2 创建二维几何图元线型和尺寸样式的工具 58
2.3.3 如何使用二维几何图元草图工具 59
练习2-3 62
第3章 创建和编辑草图特征 66
3.1 草图特征 66
3.1.1 简单的草图特征 67
3.1.2 退化和未退化的草图 68
3.1.3 草图和轮廓 69
3.1.4 共享草图的特征 70
练习3-1 71
3.2 创建拉伸特征 73
3.2.1 拉伸特征概述 74
3.2.2 拉伸工具 74
3.2.3 拉伸特征关系――添加、切削、求交 76
3.2.4 指定终止方式 77
3.2.5 编辑拉伸特征 77
练习3-2 78
3.3 创建旋转特征 82
3.3.1 简单旋转轮廓 83
3.3.2 旋转工具 83
3.3.3 创建旋转特征 84
3.3.4 旋转特征关系――添加、切削、求交 85
3.3.5 编辑旋转特征 86
练习3-3 86
第4章 创建放置特征 91
4.1 圆角特征 91
4.1.1 倒圆工具 92
4.1.2 等半径模式 92
4.1.3 变半径模式 93
4.1.4 过渡模式 95
4.1.5 面圆角 96
4.1.6 全圆角 97
4.1.7 “圆角”对话框中的扩展选项 97
4.1.8 创建等半径圆角的过程 99
4.1.9 创建变半径圆角的过程 99
4.1.10 编辑圆角特征 101
练习4-1 101
4.2 孔和螺纹特征 105
4.2.1 关于孔特征 105
4.2.2 使用打孔工具创建孔的好处 105
4.2.3 打孔工具 106
4.2.4 螺纹 111
4.2.5 创建螺纹特征的过程 113
练习4-2 114
4.3 抽壳 116
练习4-3 117
4.4 阵列 120
4.4.1 矩形阵列 120
4.4.2 环形阵列 125
4.4.3 镜像 129
第5章 创建工作特征 133
5.1 工作平面 133
5.1.1 默认的工作平面 133
5.1.2 工作平面命令 135
练习5-1 141
5.2 工作轴 145
练习5-2 146
5.3 工作点 148
练习5-3 149
5.4 用户坐标系 154
第6章 零件建模基础 155
6.1 多实体 155
6.1.1 基本概念 155
6.1.2 创建多实体的环境 156
6.1.3 创建多实体 156
6.1.4 多实体成员间的布尔运算 158
6.1.5 多实体的常规特性 159
6.1.6 多实体的颜色信息 160
6.1.7 生成零部件 161
6.2 拔模 164
6.3 加强筋 166
6.3.1 创建平行于草图平面的加强筋 168
6.3.2 创建垂直于草图平面的加强筋 168
6.4 放样 169
6.4.1 截面尺寸 173
6.4.2 对应实例 174
6.4.3 创建中心线放样 175
6.4.4 创建到点的放样 176
6.4.5 创建面积放样 177
6.5 扫掠 178
6.5.1 创建扫掠特征 181
6.5.2 创建螺旋扫掠特征 188
6.5.3 创建用于定位螺纹的圆柱体和定位特征 189
6.5.4 创建和定位用于螺纹的截面轮廓 190
6.6 创建和编辑塑料特征 190
6.7 建立具有扁平平台面的支撑台特征 195
6.8 栅格孔特征 198
6.9 在薄壁零件上建立栅格孔特征,从二维草图开始 200
6.10 卡扣式连接特征 201
6.11 合并和移动实体 204
6.12 自由造型功能增强 207
第7章 高级零件造型 210
7.1 建模的基本要求 210
7.2 Inventor功能分析 211
7.2.1 草图功能 211
7.2.2 零件功能 212
7.2.3 分析功能 213
7.3 建模技术 213
7.3.1 建模的规则 213
7.3.2 明确设计意图 214
7.3.3 建模思路 214
7.3.4 建模的策略和步骤 216
7.3.5 建模的方法和技巧 217
7.3.6 模型质量的分析和检查 220
7.4 复杂壳体零件建模实例 221
7.4.1 建模方法 221
7.4.2 建模实例 228
7.5 本章小结 230
第8章 创建和编辑装配模型 231
8.1 自上而下地设计 231
8.2 装配建模基础 232
8.2.1 装配模型基础 232
8.2.2 装配环境 235
8.2.3 部件工具面板 236
8.2.4 浏览器 237
练习8-1 241
8.3 在装配中装入和创建零部件 245
8.3.1 装入零部件工具 245
8.3.2 定位零部件来源 245
8.3.3 替换零部件 247
8.3.4 在装配中创建零部件 248
练习8-2 250
8.4 约束零部件 256
8.4.1 添加约束 256
8.4.2 查看约束 265
8.4.3 编辑装配约束 267
练习8-3 268
8.5 自适应零件 271
8.5.1 自适应特征简介 271
8.5.2 创建自适应零部件的方法 272
8.5.3 自适应草图 274
8.5.4 自适应特征 275
8.5.5 装配中的自适应情况 277
8.5.6 使用装配约束 278
8.5.7 使用自适应零件的注意事项 278
8.6 装配分析 279
8.6.1 干涉分析工具 279
8.6.2 面分析工具 281
8.6.3 搜索定位零部件 285
练习8-4 286
第9章 表达视图处理技术 289
9.1 表达视图的创建 289
9.1.1 创建位置参数和轨迹 294
9.1.2 播放表达视图 296
9.2 设计表达视图 297
9.2.1 什么是设计表达视图 297
9.2.2 设计表达视图中存储的信息 299
9.2.3 设计表达视图的命令 299
9.2.4 表达视图的应用与好处 299
9.3 视图表达中的动作处理 302
9.3.1 体验零件装配动作定义 302
9.3.2 动作定义详细设置 307
第10章 工程图处理技术 311
10.1 工程图创建环境 312
10.2 工程图资源的定制 313
10.2.1 图纸的选择 314
10.2.2 定制标题栏数据来源 314
10.2.3 定制图框 316
10.3 斜视图和剖面视图 317
10.3.1 斜视图 317
10.3.2 剖面视图 318
练习10-1 320
10.4 局部视图和断开视图 325
10.4.1 局部视图 325
10.4.2 断开视图 328
10.4.3 编辑断开视图 329
10.5 局部剖视图 330
10.5.1 创建局部剖视图 330
10.5.2 编辑局部剖视图 333
10.6 工程图标注及明细表 333
10.6.1 工程图标注 333
10.6.2 孔/螺纹注释 338
10.6.3 倒角标注 339
10.6.4 文本/指引线文本 340
10.6.5 表面粗糙度符号 340
10.6.6 焊接符号 341
10.6.7 添加中心线和中心线标记 341
10.6.8 表格 343
10.6.9 孔参数表 345
10.6.10 引出序号 347
10.6.11 自动引出序号 349
10.6.12 明细栏 350
第11章 钣金设计 355
11.1 钣金设计环境 355
11.1.1 钣金设计入口 355
11.1.2 钣金设计工具面板 358
11.2 创建钣金特征 359
11.3 钣金展开模式的方法 371
11.4 复杂钣金特征 376
11.4.1 凸缘 376
11.4.2 卷边 377
11.4.3 拐角接缝 378
11.4.4 折弯 380
第12章 高级钣金技术 381
12.1 钣金展开规则 381
12.1.1 钣金展开机制 381
12.1.2 钣金展开方式 381
12.2 冲压工具的定制 386
12.2.1 冲压工具定制流程 389
12.2.2 成形冲压工具定制 395
12.3 零件特征的钣金高级建模 400
12.3.1 放样特征应用 400
12.3.2 曲面的应用 401
12.3.3 基于零件的关联设计 402
12.3.4 定制接缝 404
12.4 本章小结 407
第13章 模型和样式 408
13.1 材料 408
13.2 外观 409
13.3 衍生零部件 410
13.3.1 如何知道使用哪些衍生样式 412
13.3.2 创建衍生零件或衍生部件 412
13.3.3 更新衍生零件 415
13.3.4 管理和导出衍生零件 416
13.4 资源中心 416
13.4.1 资源中心工具和中心库 417
13.4.2 从资源中心调入命令 418
第14章 用户定制和附加模块管理 424
14.1 应用程序选项 424
14.1.1 “常规”选项卡 424
14.1.2 “保存”选项卡 425
14.1.3 “文件”选项卡 426
14.1.4 “颜色”选项卡 427
14.1.5 “显示”选项卡 428
14.1.6 “草图”选项卡 429
14.1.7 “零件”选项卡 433
14.1.8 “部件”选项卡 435
14.1.9 “工程图”选项卡 438
14.1.10 “资源中心”选项卡 443
14.1.11 应用程序选项设置的导入/导出 444
14.2 文档设置 444
14.2.1 “标准”选项卡 445
14.2.2 “草图”选项卡 446
14.2.3 “造型”选项卡 447
14.2.4 “BOM表”选项卡 453
14.2.5 “默认公差”选项卡 454
14.2.6 “工程图”选项卡 455
14.3 “自定义”对话框 458
14.3.1 “功能区”选项卡 459
14.3.2 “键盘”选项卡 460
14.3.3 “标记菜单”选项卡 461
14.3.4 “自定义”对话框中的共用按钮 463
14.4 附加模块管理器 463
14.5 本章小结 465
第15章 设计助理和附加工具 466
15.1 设计助理(Design Assistant) 466
15.1.1 设计结果打包 467
15.1.2 预览设计结果 471
15.1.3 管理设计文件之间的链接 471
15.1.4 复制设计特性 475
15.1.5 管理设计特性 475
15.1.6 设计项目管理 476
15.2 附加工具 476
15.2.1 附加模块管理器 477
15.2.2 工程图资源转移向导 477
15.2.3 供应商资源中心 481
15.2.4 任务调度器 481
15.2.5 项目编辑器 482
15.2.6 样式库管理器 482
15.3 本章小结 483

前言/序言

本书是Inventor AIP 2016培训教程。主要适合入门级的Inventor使用者,可以通过教程逐渐熟练掌握Inventor的基础功能及应用。本书内容共分为15章。


第1章:Inventor入门。主要介绍了Inventor的历史、优点和特点,如何安装/卸载Inventor,如何组建网络服务器,概述Inventor的模块组成,设计项目的管理。举例说明Inventor的设计思想:零部件设计参数化。


第2章:草图应用基础。在Inventor中二维草图是一切三维实体零部件设计的基础。本章主要讲述二维草图线的绘制、编辑及约束的添加,并介绍如何利用二维草图求解设计数据及草图块的相关知识。


第3章:创建和编辑草图特征。以实例演示的方式向读者讲解零件造型的基本功能——特征,以及如何对特征进行操作和编辑。


第4章:创建放置特征。主要介绍了放置特征的基本功能以及如何对这些功能进行编辑和操作。


第5章:创建工作特征。工作平面、轴、点和用户坐标系在零件造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章了解工作特征的创建。


第6章:零件建模基础。主要介绍了多实体的创建、特性及拔模和扫掠等特征的创建,这些都是建立模型的基础。


第7章:高级零件造型。主要讲解零件建模的基本要求、建模技术、建模的策略和步骤及Inventor的建模技巧,以复杂的壳体建模实例来深刻理解Inventor高级零件造型。


第8章:创建和编辑装配模型。主要讲述了在装配中新建和装入零部件并给这些零部件添加约束的方法,并介绍了零件的自适应功能和装配完成后的装配分析。


第9章:表达视图处理技术。主要介绍了如何创建表达视图,以及动作的设置。


第10章:工程图处理技术。工程图是机械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本章将讲解Inventor中工程图的创建环境,工程图中各种视图的创建功能和标注功能,以及GB标准工程图图纸、图框的定制。


第11章:钣金设计。钣金是机械设计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零件,本章以钣金实例的创建过程为依托,详细讲述钣金零件设计的基本功能。


第12章:高级钣金技术。主要讲解钣金的高级展开原理及自定义展开公式、冲压工具的定制与实例、零件特征的钣金建模的高级应用和钣金的综合应用。


第13章:模型和样式。主要介绍了颜色和样式编辑器的使用方法及衍生零部件功能的应用,并介绍了Inventor中自带的资源中心。


第14章:用户定制和附加模块管理。主要讲解Inventor应用软件的选项设置、文档选项设置及Inventor常用样式库的设置。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能够深刻理解Inventor应用程序选项、文档选项和样式库选项的含义,能够配置符合自己要求的设计选项和风格,同时能将Inventor的设置导出,进行设置共享。


第15章:设计助理和附加工具。主要讲解Inventor对设计数据进行管理的相关功能,主要包括设计助理和附加工具两部分内容。


通过本书的学习,能使读者融会贯通地理解Inventor的精髓,逐渐掌握Inventor,并能融合Inventor的设计与管理思想,成为真正的Inventor设计高手。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谅解并指正。




编著者




深度解析三维建模与设计:从基础到精通的实践指南 本书旨在为广大三维建模与设计爱好者、工程师、设计师以及希望提升专业技能的在校学生提供一份详尽而实用的学习资源。我们将聚焦于现代工业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核心工具——强大的三维建模软件,通过系统性的讲解与循序渐进的实操练习,帮助读者构建坚实的基础,掌握高级技巧,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三维设计专家。 一、 软件基础:构建坚实的设计根基 在深入探索三维设计的奥秘之前,我们必须先熟悉并掌握所使用的核心工具。本书将从最基础的界面布局、常用工具栏的认知入手,引导读者熟悉软件的操作环境。我们会详细介绍: 用户界面的理解与定制: 无论是菜单栏、工具栏、图形窗口,还是属性面板,都将一一进行图文并茂的解析,并提供个性化定制界面的方法,以适应不同用户的操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 基本的操作指令: 包括模型的创建、编辑、删除、复制、移动、旋转、缩放等基本几何操作,以及视图的切换、缩放、平移等,这些都是进行任何三维设计的基础。 单位与精度设置: 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项目需求,准确设置计量单位和精度,确保设计成果的严谨性与可重复性。 文件管理与项目组织: 介绍如何有效地管理模型文件,创建合理的项目文件夹结构,以及保存、另存、导入导出等常用文件操作。 二、 核心建模技术:从草图到实体 三维模型的构建通常始于二维草图,然后通过各种操作将其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三维实体。本书将深度剖析这一核心流程: 二维草图绘制: 几何元素绘制: 详细介绍直线、圆、弧、矩形、多边形等基本二维图形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辅助线、中心线等工具规范草图。 尺寸驱动与约束: 强调尺寸驱动在草图绘制中的重要性,讲解如何添加尺寸标注,以及各种几何约束(如平行、垂直、相切、重合、等距等)的应用,确保草图的精确性与可编辑性。 草图优化与编辑: 介绍修剪、延伸、镜像、阵列、偏移等工具,以及如何对已绘制的草图进行修改和调整。 三维实体特征创建: 拉伸(Extrude): 讲解如何将二维草图沿特定方向拉伸成实体,以及端点类型、方向、拔模角度等参数的设置。 旋转(Revolve): 介绍如何以轴线为基准,将二维草图旋转生成圆柱体、圆锥体等回转体。 扫描(Sweep): 讲解如何沿着一条路径,将一个截面轮廓扫掠成实体,常用于创建管道、轨道等复杂形状。 放样(Loft): 介绍如何通过连接两个或多个不连续的截面轮廓,生成平滑过渡的曲面或实体,适用于制作不规则形状。 薄壳(Shell): 演示如何为实体模型创建薄壁,常用于制作外壳、容器等。 拔模(Draft): 讲解如何在实体模型表面添加拔模斜度,以适应注塑、压铸等成型工艺。 实体编辑与修改: 倒角(Chamfer)与圆角(Fillet): 详细介绍如何对实体模型边缘进行倒角和圆角处理,以改善外观和性能。 阵列(Pattern): 讲解如何沿直线、圆形或曲线路径复制实体特征,实现规则的重复建模。 镜像(Mirror): 介绍如何沿平面或基准面复制模型,用于对称结构的设计。 删除/保持面(Delete/Keep Face): 演示如何删除或保持实体模型的特定面,用于修改复杂形状。 偏移面(Offset Face): 讲解如何将实体模型的表面向内或向外偏移,以调整模型尺寸。 三、 装配设计:构建完整的工程系统 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往往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本书将引导读者掌握装配设计的核心技能,实现复杂产品的集成: 零部件的导入与定位: 介绍如何将已创建的零部件模型导入到装配环境中,并讲解基础的定位命令,如重合、平行、相切、同心等。 高级装配约束: 深入探讨更复杂的装配约束,如角度约束、距离约束、对齐约束、万向节约束等,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来精确地定义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 装配体的管理与组织: 讲解如何对装配体进行层级管理,创建子装配体,以及使用零部件替换、插入、删除等功能。 运动仿真与干涉检测: 介绍如何设置零部件的运动副,进行简单的运动仿真,直观地观察装配体的运动状态。同时,强调干涉检测的重要性,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装配冲突。 爆炸图与明细表: 讲解如何创建零件爆炸图,直观地展示装配体的结构,并生成 BOM(Bill of Materials)明细表,列出所有零部件的详细信息,便于生产和采购。 四、 工程图与标注:实现设计的可视化与沟通 将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工程图是设计成果输出的关键环节。本书将详述如何创建专业、准确的工程图: 创建工程视图: 讲解如何从三维模型生成主视图、投影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详图等各种工程视图。 尺寸标注与公差: 详细介绍如何根据 ISO、ANSI 等国际标准,在工程图上添加精确的尺寸标注、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确保设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技术要求与图框: 演示如何添加技术要求、材料说明、热处理要求等,以及如何填写图框信息。 图纸的打印与输出: 讲解如何设置图纸格式、打印区域,以及将工程图导出为 PDF、DWG 等常用格式。 五、 曲面建模与高级应用(可选内容) 对于需要设计复杂自由曲面的产品,如汽车、航空航天、消费电子产品等,本书将提供曲面建模的入门指导,让读者能够触及更广阔的设计领域。 曲面基本概念与类型: 介绍自由曲面、规则曲面等基本概念,以及 NURBS 曲面等常用表示方法。 曲面创建工具: 演示创建直线、圆、圆弧、扫描曲面、放样曲面、填充曲面、通过曲线网格等曲面生成工具。 曲面编辑与修饰: 介绍曲面修剪、缝合、延伸、倒圆角等曲面编辑操作,以及如何提高曲面质量。 曲面到实体的转换: 讲解如何将封闭的曲面体转换为实体,以及曲面与实体混合建模的策略。 六、 材质、渲染与渲染:提升设计表现力 最终的模型效果呈现,离不开材质赋予和渲染技巧。本书将带领读者体验模型从“骨架”到“血肉”的转变。 材质库的应用与编辑: 介绍如何选择和应用预设的材质,以及如何编辑材质的颜色、纹理、透明度、反射率等属性,使模型更加逼真。 灯光设置与场景布置: 讲解不同类型灯光的应用,如点光源、聚光灯、方向光等,以及如何布置相机和环境,创造理想的渲染效果。 渲染器的使用与优化: 介绍不同渲染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渲染设置来平衡渲染质量与效率。 输出高质量的渲染图像: 提供将模型导出为高分辨率渲染图的技巧,为产品宣传、技术评审提供视觉支持。 七、 实践案例与项目演练 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本书将贯穿多个由易到难的实际项目案例,覆盖机械零件、模具、装配体设计等多种场景。从单个零件的精确建模,到复杂装配体的集成,再到工程图的输出,每一步都将由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图文说明进行指导。这些案例的设计旨在让读者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巩固技能,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 学习建议与进阶方向 在掌握了本书所教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后,我们还将提供一系列的学习建议,帮助读者不断提升。这包括: 持续的练习与探索: 鼓励读者多动手实践,尝试不同的建模方法,挑战更复杂的设计。 参与社区与交流: 建议读者加入相关的技术论坛、在线社区,与其他设计者交流经验,学习新的技巧。 学习高级功能与插件: 介绍一些软件的高级功能,如参数化设计、直接建模、有限元分析(FEA)等,以及第三方插件的应用,进一步拓展设计能力。 理解工程原理: 强调三维建模不仅仅是绘制图形,更需要结合工程力学、材料学、制造工艺等知识,才能设计出真正满足要求的工程产品。 本书将以清晰的逻辑、详实的步骤、丰富的图例,以及贴近实际的应用场景,成为您在三维建模与设计领域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希望深化技能的从业者,都能从中受益,开启您的三维设计之旅,创造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准备参加Autodesk Inventor认证考试的学生,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复习并提升实操技能的书籍。在翻阅了市面上多本Inventor教材后,《Autodesk Inventor 2016中文版实操实练权威授权版》以其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实战内容脱颖而出。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非常合理,涵盖了Inventor 2016的所有核心功能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配有高质量的实操练习。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工程图绘制部分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各种视图的创建、尺寸标注、公差标注以及明细表的生成,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反复练习书中的案例,我对Inventor的图形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Inventor考试技巧的建议,这对我备考非常有帮助。阅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一步步地指导我,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迎接考试挑战。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讲解一些复杂功能时,真的做到了“权威”二字。我之前在处理一些高级曲面造型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找不到清晰的思路。但这本书中关于曲面建模的部分,虽然篇幅不少,但讲解得丝毫不显晦涩。它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逐步引导读者理解曲面方程的原理,掌握各种曲面工具的运用,并且提供了不少提高效率的小技巧。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扫描”、“放样”等复杂曲面命令的讲解,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操作步骤,而是先阐述了这些命令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然后再一步步演示如何运用。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模仿,而是开始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书中的图文并茂,大量的截图清晰地展示了每一步的操作界面和效果,让我可以对照着屏幕进行学习。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装配约束的高级技巧,比如“万能约束”和“高级约束”的运用,这些内容对于我今后进行复杂的装配设计非常有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有多年CAD使用经验的设计师,我一直对Inventor的参数化设计理念非常感兴趣,但苦于没有一本系统且专业的教程来深入学习。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它没有将Inventor仅仅定位为一款三维建模软件,而是深入剖析了其作为一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强大之处。书中对于“iLogic”和“自顶向下设计”等高级功能的讲解,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来在进行复杂装配时,都希望能有更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而这本书提供的iLogic应用案例,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能够帮助我实现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此外,书中关于“仿真分析”和“渲染效果”的介绍,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设计流程的梳理,它不是零散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将各个功能模块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闭环。这本参考书,绝对是Inventor进阶学习者的宝藏。

评分

我是一位对机械设计有着浓厚兴趣的在校学生,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真正带领我入门Inventor的书籍。在对比了几家之后,我选择了这本《Autodesk Inventor 2016中文版实操实练权威授权版》。坦白说,这本书的“实操实练”四个字完全没有夸张。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本手把手的教学手册。从软件的安装配置,到最基础的草图绘制,再到三维建模的各种技巧,每一个知识点都通过实际操作案例来展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参数化设计的讲解,它让我理解了Inventor的核心优势——通过参数来控制模型的变化。书中提供的很多练习题都非常有挑战性,但同时也非常有启发性,它们能够引导我去思考如何用Inventor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我常常会在课余时间,按照书中的步骤,将自己构思的一些小零件一步步绘制出来,这个过程既有趣又富有成就感。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Inventor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案例,这让我对Inventor的强大功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填补了我学习Autodesk Inventor 2016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空白。作为一名初学者,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的入门教程,但总感觉抓不住重点,或者说讲解得过于理论化,缺少实际操作的指导。而这本书,从一开始就非常接地气,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介绍,而是直接进入“实操实练”的核心。我尤其欣赏它的章节编排,逻辑清晰,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零件创建,到部件的装配,再到工程图的绘制,每一个环节都做了详尽的分解。书中提供的案例非常贴近实际工程应用,我跟着一步步操作,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软件的功能是如何一步步被掌握的。而且,它提供的素材文件也非常齐全,省去了我到处寻找的麻烦。书中对于每一个工具的操作步骤都描述得非常细致,甚至连鼠标的点击位置、快捷键的使用都一一列举,这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常常会反复练习书中的每一个小案例,直到熟练为止,这种扎实的练习过程让我对Inventor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建立了学习的信心。

评分

bim技术很火,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

评分

正版书籍,包装很好,物流快捷

评分

好好好好好!

评分

准确,快速,非常满意!

评分

纸张、印刷、方面都很好。是新书

评分

正版无误,专业,也很实用。

评分

不错

评分

编写的很详细,可以边看书边操作

评分

~~~~~~~~~~~~~~~~~~~~~~~~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