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包括Autodesk Inventor 2016入門、繪製草圖、基礎特徵、放置特徵、麯麵造型、鈑金設計、部件裝配、創建工程圖設計、焊接設計、運動仿真和應力分析。
本書配送多媒體學習配套資源文件,配套資源中包含所有實例的素材源文件,並製作瞭全程實例動畫AVI文件。
全書以Autodesk Inventor 2016為平颱,重點介紹瞭Autodesk Inventor 2016中文版的新功能及各種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全書共11章,內容包括Autodesk Inventor 2016入門、繪製草圖、基礎特徵、放置特徵、麯麵造型、鈑金設計、部件裝配、創建工程圖設計、焊接設計、運動仿真和應力分析。
ACAA中國數字藝術教育聯盟(Alliance ofChina Digital arts academy 簡稱ACAA)是由ACAA中國數字藝術專傢委員會和ACAA授權專業閤作機構共同組成,聯閤國際**數字藝術廠商以及國內**藝術設計教育機構共同建立的數字藝術專業教育項目(Autodesk、wacom、Redhat、中央美院)和創意産業人纔評測業務實體機構,目前是Autodesk ATC中國授權管理中心。ACAA教育集團是國內*早從事職業培訓和國際廠商認證項目的機構,緻力於國內培訓認證事業發展已有十多年的曆史。目前是Autodesk ATC 授權管理中心,以及Sun、RedHat 和Wacom 等著名國際廠商在中國的核心教育閤作夥伴。並已經與國內超過300 多傢教育院校和培訓機構建立瞭教育認證閤作關係。
第1章 Inventor入門 1
1.1 Inventor概述 1
1.2 Inventor的安裝與卸載 2
1.2.1 安裝Inventor之前要注意的事項 2
1.2.2 安裝Autodesk Inventor 2016的步驟 3
1.2.3 更改或卸載安裝 4
1.3 Inventor基本使用環境 5
1.3.1 用戶界麵 5
1.3.2 應用程序菜單 5
1.3.3 功能區 9
1.3.4 鼠標的使用 10
1.3.5 觀察和外觀命令 11
1.3.6 導航工具 13
1.3.7 全屏顯示模式 15
1.3.8 快捷鍵 15
1.3.9 直接操縱 16
1.3.10 信息中心 17
1.3.11 Inventor環境總覽 17
1.4 參數化建模技術 18
1.4.1 參數化設計思想 18
1.4.2 參數化建模技術的實現方法 18
1.4.3 Inventor的一般參數化過程 19
1.5 Autodesk的數字樣機技術 24
1.5.1 數字樣機的工作流 24
1.5.2 數字樣機的零部件 25
1.6 本章小結 27
第2章 草圖應用基礎 28
2.1 創建草圖 28
2.1.1 草圖環境 28
2.1.2 草圖工具 30
2.1.3 創建草圖原則 35
2.1.4 草圖坐標係 35
2.1.5 精確輸入 36
2.1.6 編輯草圖 37
練習2-1 39
2.2 約束草圖 41
2.2.1 Autodesk Inventor中的草圖約束 41
2.2.2 幾何約束 42
2.2.3 規劃約束 45
2.2.4 顯示或刪除約束 46
2.2.5 標注草圖 47
練習2-2 54
2.3 “二維草圖”工具 57
2.3.1 二維幾何圖元綫型和尺寸樣式 58
2.3.2 創建二維幾何圖元綫型和尺寸樣式的工具 58
2.3.3 如何使用二維幾何圖元草圖工具 59
練習2-3 62
第3章 創建和編輯草圖特徵 66
3.1 草圖特徵 66
3.1.1 簡單的草圖特徵 67
3.1.2 退化和未退化的草圖 68
3.1.3 草圖和輪廓 69
3.1.4 共享草圖的特徵 70
練習3-1 71
3.2 創建拉伸特徵 73
3.2.1 拉伸特徵概述 74
3.2.2 拉伸工具 74
3.2.3 拉伸特徵關係――添加、切削、求交 76
3.2.4 指定終止方式 77
3.2.5 編輯拉伸特徵 77
練習3-2 78
3.3 創建鏇轉特徵 82
3.3.1 簡單鏇轉輪廓 83
3.3.2 鏇轉工具 83
3.3.3 創建鏇轉特徵 84
3.3.4 鏇轉特徵關係――添加、切削、求交 85
3.3.5 編輯鏇轉特徵 86
練習3-3 86
第4章 創建放置特徵 91
4.1 圓角特徵 91
4.1.1 倒圓工具 92
4.1.2 等半徑模式 92
4.1.3 變半徑模式 93
4.1.4 過渡模式 95
4.1.5 麵圓角 96
4.1.6 全圓角 97
4.1.7 “圓角”對話框中的擴展選項 97
4.1.8 創建等半徑圓角的過程 99
4.1.9 創建變半徑圓角的過程 99
4.1.10 編輯圓角特徵 101
練習4-1 101
4.2 孔和螺紋特徵 105
4.2.1 關於孔特徵 105
4.2.2 使用打孔工具創建孔的好處 105
4.2.3 打孔工具 106
4.2.4 螺紋 111
4.2.5 創建螺紋特徵的過程 113
練習4-2 114
4.3 抽殼 116
練習4-3 117
4.4 陣列 120
4.4.1 矩形陣列 120
4.4.2 環形陣列 125
4.4.3 鏡像 129
第5章 創建工作特徵 133
5.1 工作平麵 133
5.1.1 默認的工作平麵 133
5.1.2 工作平麵命令 135
練習5-1 141
5.2 工作軸 145
練習5-2 146
5.3 工作點 148
練習5-3 149
5.4 用戶坐標係 154
第6章 零件建模基礎 155
6.1 多實體 155
6.1.1 基本概念 155
6.1.2 創建多實體的環境 156
6.1.3 創建多實體 156
6.1.4 多實體成員間的布爾運算 158
6.1.5 多實體的常規特性 159
6.1.6 多實體的顔色信息 160
6.1.7 生成零部件 161
6.2 拔模 164
6.3 加強筋 166
6.3.1 創建平行於草圖平麵的加強筋 168
6.3.2 創建垂直於草圖平麵的加強筋 168
6.4 放樣 169
6.4.1 截麵尺寸 173
6.4.2 對應實例 174
6.4.3 創建中心綫放樣 175
6.4.4 創建到點的放樣 176
6.4.5 創建麵積放樣 177
6.5 掃掠 178
6.5.1 創建掃掠特徵 181
6.5.2 創建螺鏇掃掠特徵 188
6.5.3 創建用於定位螺紋的圓柱體和定位特徵 189
6.5.4 創建和定位用於螺紋的截麵輪廓 190
6.6 創建和編輯塑料特徵 190
6.7 建立具有扁平平颱麵的支撐颱特徵 195
6.8 柵格孔特徵 198
6.9 在薄壁零件上建立柵格孔特徵,從二維草圖開始 200
6.10 卡扣式連接特徵 201
6.11 閤並和移動實體 204
6.12 自由造型功能增強 207
第7章 高級零件造型 210
7.1 建模的基本要求 210
7.2 Inventor功能分析 211
7.2.1 草圖功能 211
7.2.2 零件功能 212
7.2.3 分析功能 213
7.3 建模技術 213
7.3.1 建模的規則 213
7.3.2 明確設計意圖 214
7.3.3 建模思路 214
7.3.4 建模的策略和步驟 216
7.3.5 建模的方法和技巧 217
7.3.6 模型質量的分析和檢查 220
7.4 復雜殼體零件建模實例 221
7.4.1 建模方法 221
7.4.2 建模實例 228
7.5 本章小結 230
第8章 創建和編輯裝配模型 231
8.1 自上而下地設計 231
8.2 裝配建模基礎 232
8.2.1 裝配模型基礎 232
8.2.2 裝配環境 235
8.2.3 部件工具麵闆 236
8.2.4 瀏覽器 237
練習8-1 241
8.3 在裝配中裝入和創建零部件 245
8.3.1 裝入零部件工具 245
8.3.2 定位零部件來源 245
8.3.3 替換零部件 247
8.3.4 在裝配中創建零部件 248
練習8-2 250
8.4 約束零部件 256
8.4.1 添加約束 256
8.4.2 查看約束 265
8.4.3 編輯裝配約束 267
練習8-3 268
8.5 自適應零件 271
8.5.1 自適應特徵簡介 271
8.5.2 創建自適應零部件的方法 272
8.5.3 自適應草圖 274
8.5.4 自適應特徵 275
8.5.5 裝配中的自適應情況 277
8.5.6 使用裝配約束 278
8.5.7 使用自適應零件的注意事項 278
8.6 裝配分析 279
8.6.1 乾涉分析工具 279
8.6.2 麵分析工具 281
8.6.3 搜索定位零部件 285
練習8-4 286
第9章 錶達視圖處理技術 289
9.1 錶達視圖的創建 289
9.1.1 創建位置參數和軌跡 294
9.1.2 播放錶達視圖 296
9.2 設計錶達視圖 297
9.2.1 什麼是設計錶達視圖 297
9.2.2 設計錶達視圖中存儲的信息 299
9.2.3 設計錶達視圖的命令 299
9.2.4 錶達視圖的應用與好處 299
9.3 視圖錶達中的動作處理 302
9.3.1 體驗零件裝配動作定義 302
9.3.2 動作定義詳細設置 307
第10章 工程圖處理技術 311
10.1 工程圖創建環境 312
10.2 工程圖資源的定製 313
10.2.1 圖紙的選擇 314
10.2.2 定製標題欄數據來源 314
10.2.3 定製圖框 316
10.3 斜視圖和剖麵視圖 317
10.3.1 斜視圖 317
10.3.2 剖麵視圖 318
練習10-1 320
10.4 局部視圖和斷開視圖 325
10.4.1 局部視圖 325
10.4.2 斷開視圖 328
10.4.3 編輯斷開視圖 329
10.5 局部剖視圖 330
10.5.1 創建局部剖視圖 330
10.5.2 編輯局部剖視圖 333
10.6 工程圖標注及明細錶 333
10.6.1 工程圖標注 333
10.6.2 孔/螺紋注釋 338
10.6.3 倒角標注 339
10.6.4 文本/指引綫文本 340
10.6.5 錶麵粗糙度符號 340
10.6.6 焊接符號 341
10.6.7 添加中心綫和中心綫標記 341
10.6.8 錶格 343
10.6.9 孔參數錶 345
10.6.10 引齣序號 347
10.6.11 自動引齣序號 349
10.6.12 明細欄 350
第11章 鈑金設計 355
11.1 鈑金設計環境 355
11.1.1 鈑金設計入口 355
11.1.2 鈑金設計工具麵闆 358
11.2 創建鈑金特徵 359
11.3 鈑金展開模式的方法 371
11.4 復雜鈑金特徵 376
11.4.1 凸緣 376
11.4.2 捲邊 377
11.4.3 拐角接縫 378
11.4.4 摺彎 380
第12章 高級鈑金技術 381
12.1 鈑金展開規則 381
12.1.1 鈑金展開機製 381
12.1.2 鈑金展開方式 381
12.2 衝壓工具的定製 386
12.2.1 衝壓工具定製流程 389
12.2.2 成形衝壓工具定製 395
12.3 零件特徵的鈑金高級建模 400
12.3.1 放樣特徵應用 400
12.3.2 麯麵的應用 401
12.3.3 基於零件的關聯設計 402
12.3.4 定製接縫 404
12.4 本章小結 407
第13章 模型和樣式 408
13.1 材料 408
13.2 外觀 409
13.3 衍生零部件 410
13.3.1 如何知道使用哪些衍生樣式 412
13.3.2 創建衍生零件或衍生部件 412
13.3.3 更新衍生零件 415
13.3.4 管理和導齣衍生零件 416
13.4 資源中心 416
13.4.1 資源中心工具和中心庫 417
13.4.2 從資源中心調入命令 418
第14章 用戶定製和附加模塊管理 424
14.1 應用程序選項 424
14.1.1 “常規”選項卡 424
14.1.2 “保存”選項卡 425
14.1.3 “文件”選項卡 426
14.1.4 “顔色”選項卡 427
14.1.5 “顯示”選項卡 428
14.1.6 “草圖”選項卡 429
14.1.7 “零件”選項卡 433
14.1.8 “部件”選項卡 435
14.1.9 “工程圖”選項卡 438
14.1.10 “資源中心”選項卡 443
14.1.11 應用程序選項設置的導入/導齣 444
14.2 文檔設置 444
14.2.1 “標準”選項卡 445
14.2.2 “草圖”選項卡 446
14.2.3 “造型”選項卡 447
14.2.4 “BOM錶”選項卡 453
14.2.5 “默認公差”選項卡 454
14.2.6 “工程圖”選項卡 455
14.3 “自定義”對話框 458
14.3.1 “功能區”選項卡 459
14.3.2 “鍵盤”選項卡 460
14.3.3 “標記菜單”選項卡 461
14.3.4 “自定義”對話框中的共用按鈕 463
14.4 附加模塊管理器 463
14.5 本章小結 465
第15章 設計助理和附加工具 466
15.1 設計助理(Design Assistant) 466
15.1.1 設計結果打包 467
15.1.2 預覽設計結果 471
15.1.3 管理設計文件之間的鏈接 471
15.1.4 復製設計特性 475
15.1.5 管理設計特性 475
15.1.6 設計項目管理 476
15.2 附加工具 476
15.2.1 附加模塊管理器 477
15.2.2 工程圖資源轉移嚮導 477
15.2.3 供應商資源中心 481
15.2.4 任務調度器 481
15.2.5 項目編輯器 482
15.2.6 樣式庫管理器 482
15.3 本章小結 483
本書是Inventor AIP 2016培訓教程。主要適閤入門級的Inventor使用者,可以通過教程逐漸熟練掌握Inventor的基礎功能及應用。本書內容共分為15章。
第1章:Inventor入門。主要介紹瞭Inventor的曆史、優點和特點,如何安裝/卸載Inventor,如何組建網絡服務器,概述Inventor的模塊組成,設計項目的管理。舉例說明Inventor的設計思想:零部件設計參數化。
第2章:草圖應用基礎。在Inventor中二維草圖是一切三維實體零部件設計的基礎。本章主要講述二維草圖綫的繪製、編輯及約束的添加,並介紹如何利用二維草圖求解設計數據及草圖塊的相關知識。
第3章:創建和編輯草圖特徵。以實例演示的方式嚮讀者講解零件造型的基本功能——特徵,以及如何對特徵進行操作和編輯。
第4章:創建放置特徵。主要介紹瞭放置特徵的基本功能以及如何對這些功能進行編輯和操作。
第5章:創建工作特徵。工作平麵、軸、點和用戶坐標係在零件造型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本章瞭解工作特徵的創建。
第6章:零件建模基礎。主要介紹瞭多實體的創建、特性及拔模和掃掠等特徵的創建,這些都是建立模型的基礎。
第7章:高級零件造型。主要講解零件建模的基本要求、建模技術、建模的策略和步驟及Inventor的建模技巧,以復雜的殼體建模實例來深刻理解Inventor高級零件造型。
第8章:創建和編輯裝配模型。主要講述瞭在裝配中新建和裝入零部件並給這些零部件添加約束的方法,並介紹瞭零件的自適應功能和裝配完成後的裝配分析。
第9章:錶達視圖處理技術。主要介紹瞭如何創建錶達視圖,以及動作的設置。
第10章:工程圖處理技術。工程圖是機械設計的最後一個環節,本章將講解Inventor中工程圖的創建環境,工程圖中各種視圖的創建功能和標注功能,以及GB標準工程圖圖紙、圖框的定製。
第11章:鈑金設計。鈑金是機械設計中一個比較特殊的零件,本章以鈑金實例的創建過程為依托,詳細講述鈑金零件設計的基本功能。
第12章:高級鈑金技術。主要講解鈑金的高級展開原理及自定義展開公式、衝壓工具的定製與實例、零件特徵的鈑金建模的高級應用和鈑金的綜閤應用。
第13章:模型和樣式。主要介紹瞭顔色和樣式編輯器的使用方法及衍生零部件功能的應用,並介紹瞭Inventor中自帶的資源中心。
第14章:用戶定製和附加模塊管理。主要講解Inventor應用軟件的選項設置、文檔選項設置及Inventor常用樣式庫的設置。通過本章的學習,讀者能夠深刻理解Inventor應用程序選項、文檔選項和樣式庫選項的含義,能夠配置符閤自己要求的設計選項和風格,同時能將Inventor的設置導齣,進行設置共享。
第15章:設計助理和附加工具。主要講解Inventor對設計數據進行管理的相關功能,主要包括設計助理和附加工具兩部分內容。
通過本書的學習,能使讀者融會貫通地理解Inventor的精髓,逐漸掌握Inventor,並能融閤Inventor的設計與管理思想,成為真正的Inventor設計高手。
由於時間倉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諒解並指正。
編著者
我是一名準備參加Autodesk Inventor認證考試的學生,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係統復習並提升實操技能的書籍。在翻閱瞭市麵上多本Inventor教材後,《Autodesk Inventor 2016中文版實操實練權威授權版》以其嚴謹的結構和豐富的實戰內容脫穎而齣。這本書的章節安排非常閤理,涵蓋瞭Inventor 2016的所有核心功能模塊,並且每個模塊都配有高質量的實操練習。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工程圖繪製部分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各種視圖的創建、尺寸標注、公差標注以及明細錶的生成,這些都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反復練習書中的案例,我對Inventor的圖形錶達能力有瞭顯著的提升。而且,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Inventor考試技巧的建議,這對我備考非常有幫助。閱讀這本書,感覺就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一步步地指導我,讓我能夠更自信地迎接考試挑戰。
評分作為一名有多年CAD使用經驗的設計師,我一直對Inventor的參數化設計理念非常感興趣,但苦於沒有一本係統且專業的教程來深入學習。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另一扇門。它沒有將Inventor僅僅定位為一款三維建模軟件,而是深入剖析瞭其作為一款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強大之處。書中對於“iLogic”和“自頂嚮下設計”等高級功能的講解,讓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來在進行復雜裝配時,都希望能有更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而這本書提供的iLogic應用案例,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能夠幫助我實現設計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此外,書中關於“仿真分析”和“渲染效果”的介紹,也為我今後的工作提供瞭新的思路和方嚮。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設計流程的梳理,它不是零散的知識點羅列,而是將各個功能模塊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設計閉環。這本參考書,絕對是Inventor進階學習者的寶藏。
評分我是一位對機械設計有著濃厚興趣的在校學生,一直想找一本能夠真正帶領我入門Inventor的書籍。在對比瞭幾傢之後,我選擇瞭這本《Autodesk Inventor 2016中文版實操實練權威授權版》。坦白說,這本書的“實操實練”四個字完全沒有誇張。它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更像是一本手把手的教學手冊。從軟件的安裝配置,到最基礎的草圖繪製,再到三維建模的各種技巧,每一個知識點都通過實際操作案例來展現。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參數化設計的講解,它讓我理解瞭Inventor的核心優勢——通過參數來控製模型的變化。書中提供的很多練習題都非常有挑戰性,但同時也非常有啓發性,它們能夠引導我去思考如何用Inventor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我常常會在課餘時間,按照書中的步驟,將自己構思的一些小零件一步步繪製齣來,這個過程既有趣又富有成就感。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Inventor在特定行業中的應用案例,這讓我對Inventor的強大功能有瞭更直觀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填補瞭我學習Autodesk Inventor 2016過程中一直存在的空白。作為一名初學者,我之前嘗試過一些其他的入門教程,但總感覺抓不住重點,或者說講解得過於理論化,缺少實際操作的指導。而這本書,從一開始就非常接地氣,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介紹,而是直接進入“實操實練”的核心。我尤其欣賞它的章節編排,邏輯清晰,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零件創建,到部件的裝配,再到工程圖的繪製,每一個環節都做瞭詳盡的分解。書中提供的案例非常貼近實際工程應用,我跟著一步步操作,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軟件的功能是如何一步步被掌握的。而且,它提供的素材文件也非常齊全,省去瞭我到處尋找的麻煩。書中對於每一個工具的操作步驟都描述得非常細緻,甚至連鼠標的點擊位置、快捷鍵的使用都一一列舉,這對於新手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常常會反復練習書中的每一個小案例,直到熟練為止,這種紮實的練習過程讓我對Inventor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建立瞭學習的信心。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在講解一些復雜功能時,真的做到瞭“權威”二字。我之前在處理一些高級麯麵造型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找不到清晰的思路。但這本書中關於麯麵建模的部分,雖然篇幅不少,但講解得絲毫不顯晦澀。它通過精心設計的案例,逐步引導讀者理解麯麵方程的原理,掌握各種麯麵工具的運用,並且提供瞭不少提高效率的小技巧。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對“掃描”、“放樣”等復雜麯麵命令的講解,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操作步驟,而是先闡述瞭這些命令背後的邏輯和應用場景,然後再一步步演示如何運用。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讓我不再是被動地模仿,而是開始主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書中的圖文並茂,大量的截圖清晰地展示瞭每一步的操作界麵和效果,讓我可以對照著屏幕進行學習。而且,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裝配約束的高級技巧,比如“萬能約束”和“高級約束”的運用,這些內容對於我今後進行復雜的裝配設計非常有幫助。
評分好好好好好!!!!!!!!!!!!!!!
評分到貨速度非常快!書的質量不錯!是正版書!
評分不錯………
評分剛收到還沒看,應該不錯
評分學習中,希望學有所得!
評分這本書的質量還是不錯的,入門級
評分好好好好好!!!!!!!!!!!!!!!
評分官方版的,很細緻。
評分新書,給同事買的,待看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