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更精彩
编辑推荐
★媒体有云:心怀至爱却深藏不露,可观山水居傅先生!31岁,商业霸主傅寒声谈了一场患得患失的感情,原本步步为营,谁料却是步步深陷。
世界上完美的爱情是什么?
★对于萧潇来说,世界上完美的爱情,是她放下过往,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傅寒声。
★对于傅寒声来说,世界上完美的爱情,是寻觅一位寡言女子来相爱,并与她灵魂共享;不管发生任何事,他都不能将她剔除他的灵魂之外。
作者云檀,拥有超高人气,获得年度言情原创小说大赛年度总冠军,特粉众多,口碑好!该书更为深情代表作之经典!都说万年修得何以琛,那么要有多少年,才修得一个傅寒声!
内容简介
21岁的萧潇有三个身份:唐氏集团下一任继承人、C大金融系学霸、傅寒声的妻子。
31岁的傅寒声同样有三个身份:博达集团董事长、唐氏幕后大股东、萧潇的丈夫。
有人说萧潇孤僻、残忍。亦有人说,傅寒声太过复杂危险,慎交。
只是,众人不知,一向情感淡漠,任何棘手难题都一言而决的商业霸主傅寒声并不快乐。只因没有人能与他比肩做伴。
直到后来,传言越来越多——
听说,他在几十年不曾下过雪的南方大城,制造出一场圣诞大雪,只为圆她一个梦;
听说,他曾为了她不惜人前出手,全然失了以往格调。
8月盛夏,她兑现承诺来到了他的城,他依约娶了寡言少语的她。
后来某一天,有人通过一只小木箱,无意中发现了傅寒声珍藏多年的秘密,并将它交给了萧潇。
萧潇说:“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他爱我,远比我以为的还要深。”
作者简介
云檀,昵称坛子,生于八零年代末。2013年获得年度言情原创小说大赛年度总冠军。惟愿文字能够幻化成四季飞鸟,载着青春和梦想,浮世守望,温暖如故。代表作:《如果不遇江少陵》《多年前,她曾闯入他的城》等。
目录
【上】
第一章:满身风雨,她从南京来
第二章:无关一见钟情,更非二见心动
第三章:漂洋过海,男子惊艳满园
第四章:八月里,所有的爱情都是怀旧色
第五章:红尘万丈,唯有他刺痛了她
第六章:2005年至2006年,无人告知的自驾游
第七章:他有他的桃色纠葛,她有她的旧日情债
第八章:暖暖二三事,堆积在信箱里的明信片
第九章:闹情绪,置气不抵情事暖
第十章:颜面尽失,她因他毁誉参半
【中】
第一章:乍惊乍喜,婚姻在温情中跌宕起伏
第二章:2007年12月,日常相处最惑人
第三章:心里有朵花,他是避居尘世客
第四章:红尘万千事,积雪覆盖来时路
第五章:唐家惊魂记,跨年夜护妻
第六章:情事风波,日常贵在痴痴缠缠
第七章:同一场梦,生活里充满了小情意
第八章:最美好时光,把爱融入春风里
第九章:过往云烟,爱恨皆是一场空
第十章:最炙热的感情,是一首沙哑的情歌
【下】
第一章:婚姻沙漠,唯愿时光倒回命运逆转
第二章:真相来得那么凶,说不出的悲与痛
第三章:一环套一环,只待乌云散尽
第四章:山水居傅先生,人世间最美是温情
第五章:两条杠,人生里有着太多措手不及
第六章:下一程花会开,趁年轻要彼此相爱
第七章:西苑日常,微笑是一朵温软的花
第八章:最美好的礼物,情感本该温软相待
第九章:尘埃落定,爱在日常烟火间
第十章:2009年至2015年,婚姻在岁月里行走
番外:重回2005年,梦亦真来真亦假
精彩书摘
下午三点,萧潇去C大之前,曾瑜到二楼书房找萧潇:“太太,先生在东篱斋,他说那里新进了好茶,让高彦送您过去品品。”
萧潇放下书,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她揉着发疼的额头,理清烦乱的思绪。
自开学以后,金融系研究生每天忙碌学业已是兵荒马乱,更何况她还要抽时间写论文,即便双休回到山水居也是足不出户,好在今天收工,出去走走也不错。
东篱斋在C市属于高级私人茶坊。它之所以在茶坊行业比较出名,一方面是因为茶叶贵,最便宜的茶水,一千块钱也只能喝六小杯;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服务员,身材相貌皆是佼佼者,不比模特明星差。茶客来东篱斋品好茶,赏美女,所以这里的口碑一直都很好。
博达在东篱斋一直设有专属包间,除了傅寒声、周毅和华臻之外,还有五名博达高层在场。下午茶点选在这里是没有错的,除了喝茶谈公事,没事还可以听听小曲。
是的,小曲。
源于温月华爱听京戏,再加上东篱斋走古风经营模式,所以这里有专门戏班,傅寒声每次来,必会请京戏演员坐在精致的圆台上唱上一曲。
曾经有商人在东篱斋喝茶碰到傅寒声,曾好奇询问:“傅董喜欢听京戏?”
他淡淡地笑:“附庸风雅,不喜不厌。”
高彦领萧潇过来时,台上正在唱《斩马谡》,傅寒声靠着椅背,闭目附和哼唱,修长的手指在腿上有节奏地打着拍子,不是一般地惬意享受。
门开了,萧潇站在门口,茶室里的人纷纷朝她望去,周毅和华臻见过萧潇,就不用多说了,但另外五名公司高层却是第一次见萧潇,意外之余,打量探究眼神不在话下。
在他们的眼里,女孩年纪很年轻,也很漂亮,穿着素净的翻边T恤衫,一条颜色洗得发白的卷边牛仔裤,脚穿一双深色系帆布鞋,天气不太好,她又在衣服外面罩了一件中长深色开衫儿,针织料子很薄,很适合现在的季节穿。
这样的装扮,看起来更像是学生,或是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追求简单和闲适,整个人因为太过素净,全身上下几乎找不出任何昂贵的痕迹。
这女孩年龄不大,身份不明,再加上她这身穿着,所以公司高层看到萧潇虽然好奇,却没一个人站起身来。只是他们没想到,原本正在喝茶的周毅和华臻竟双双站了起来,也不说话,只朝女孩颔首点头。
五人面面相觑,要知道周毅和华臻在公司位高权重,两人除了傅寒声或是应酬需要,私底下极少待见他人,但现在……
这女孩是谁?
五人想法此刻竟是惊人地一致:老板新欢?
萧潇没想到茶馆里还有五张新面孔,仅是诧异了几秒,便向众人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过来坐。”傅寒声朝萧潇招手,他身旁有空位,萧潇走过去坐下。
傅寒声指着五位公司高层,分别给萧潇一一介绍:“电子商贸业务庞总;零售业务曾总;酒店业务林总;建材业务程总;地产业务孙总。”
老板亲自介绍,五人压下好奇心,也不敢懈怠了,傅寒声每介绍一人,那人就会对着萧潇微微颔首。
介绍完五人,傅寒声并不向他们介绍萧潇,只偏头问她论文是否写完,有没有打扰她温书。
傅寒声把茶单递给萧潇:“看看喜欢喝什么?”
“你定。”
傅寒声合上茶单,看了一眼华臻,华臻已领会老板的意思,吩咐侍立一旁的服务员:“泡一壶大红袍。”华臻说着,转脸看着萧潇,“东篱斋新添购的大红袍,是从九龙窠岩壁上采摘送过来的,傅先生闻了茶香,就让我打电话请您过来,等会儿您尝尝,茶香浓郁,是好茶。”
萧潇微微一笑,不做声。
既是武夷山大红袍,那自是好茶,不管怎么说,大红袍也是茶中之王。被公认的大红袍,数来数去,仅剩下九龙窠峭壁上那几棵了,产量甚少,难免物以稀为贵。
唱台上,一曲《斩马谡》正唱到:丞相,末将一时大意,今将街亭失落,丞相将我斩首,末将一死倒也罢了。家中还有八旬老母,无人侍奉,我死之后,还求丞相另眼看待,谡纵死九泉也感丞相大恩也,吓!(哭)。
京戏演员哭声一起,萧潇忍不住扫了一眼傅寒声,他正入迷听戏,双腿交叠,左手臂向后搭放在她身后的椅背上,另一只手轻轻打着节拍。看到这样一个入迷听戏的他,萧潇想到的不是文化儒商,而是老奸巨猾。源于这层认知,萧潇竟是忍不住笑了。
此时,似是“心有灵犀”,傅寒声转脸看着萧潇。
茶桌上摆放着茶文化诗词便签,萧潇眼睫低垂,看似十分专注地在看便签,却不过是掩饰,只因嘴角早已笑意盈盈。
萧潇这一笑,可谓是风情雅致。傅寒声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再看向戏台时,眼睛里也开始有笑意进驻。
他待人时有微笑,但那笑只是挂在唇角的装饰品,很浅淡,从未抵达过眼眸,但这次……京戏唱词倒还不至于牵引萧潇发笑,所以她笑,多半是在取笑他。
取笑就取笑吧!她如果能常笑,他倒不介意多被她取笑几次。
这时,茶间房门被人轻敲两下之后,有两位相貌绝佳的年轻女孩子拉开门走了进来,然后开始洗杯温杯,落茶、洗茶、冲茶,最后才是倒茶。
茶水依次注入并列的茶杯里,傅寒声端了一杯递给萧潇:“品品。”
那五名公司高层心里想着,一个小丫头懂什么品茶啊,充其量不过是好喝或是不好喝罢了。但坐在傅寒声身边的女孩,除了性子宠辱不惊之外,就连品茶姿势也是极其优雅。
一杯茶喝完,傅寒声又亲自为她添了两杯茶,几人听到傅寒声低声问她:“喜欢?”
“是好茶。”
“我让东篱斋备一罐大红袍,下午你带到学校去,明目益思,也能提神醒脑,平时疲劳的时候可以泡着喝。”茶汽袅袅地环绕在茶间里,傅寒声心绪微微躁动,不知是源于茶香,还是被萧潇身上的沐浴液清香所扰。
萧潇点头:“好。”
他提壶倒茶,送到唇边正欲啜饮时,茶水光泽跳跃在他清俊的眉眼间,萧潇只听他又不厌其烦地叮嘱道:“睡觉前就不要喝了,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晚上睡不着觉,白天上课也会紧跟着没精神。”
“好。”萧潇再度应声。
萧潇对婚姻生活素来期许不大,纵使暮雨还活着,想必也亦然。她对婚姻的索然无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父母亲离异,但这日喝茶眸光微移间,她看到了傅寒声的左手,在他修长的无名指上,有一枚婚戒正在散发着浅浅的光芒。
似乎,就连婚戒也是有生命的。
夫妻日常该怎么相处,没有人教过萧潇。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从小到大几乎是被爸爸一手带大的,“日常夫妻”四个字对于萧潇来说无疑很陌生,所以有关于她和傅寒声的相处模式,究竟是对是错,她也没个衡量标准。但她想,傅寒声在这方面要比她合格多了,至少他把嘘寒问暖做得面面俱到。
两人日常相处,多是他问,她答;他说,她听;寥寥对谈,茶间几人均是沉默喝茶,鸦雀无声。五位老总再看萧潇,眼神终于有了变化,至少不再像先前那般轻慢了。
傅寒声从未对女人如此和颜悦色过。
下午萧潇离开东篱斋,傅寒声正在阳台上接电话,萧潇原本打算等他接完电话,再跟他道别,谁料那电话一打就是大半个小时,这期间周毅和几位高层商谈公事,华臻也有眼色,不愿萧潇受冷落,陪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萧潇寡言,华臻原以为跟萧潇谈话会比较吃力,但真当坐下来浅聊时事,华臻却惊觉萧潇虽然偶尔开口,却见解独到,言词恰到好处。
不愧是唐奎仁亲自教养的外孙女。
后来,华臻对周毅说起这事,周毅感慨道:“我们这位傅太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表面看来永远都是那么云淡风轻,殊不知她和傅先生同是一种人,目的达成之前善隐藏。”
但那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这天在东篱斋,包间与花圃阳台被镂花古典门隔断,萧潇只能隐约看到傅寒声模糊的侧脸。萧潇回学校还有事,正在她犹豫着是否应该打断他的通话时,傅寒声似是有所察觉,拿着手机转身,目光穿过门窗障碍直直地对上了她。
萧潇垂下眼眸,她看他本是光明正大,但他突然捕捉到她的目光,倒像是她在偷窥他一般。好在傅寒声并未多想,片刻后拿着手机走进来,通话尚未结束,他停在萧潇身边:“走吧,我送你出去。”
萧潇无语,这人心思敏锐,不过是短暂眼神对视,他竟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萧潇起身,这一次除了周毅和华臻,另外五名公司高层也都站了起来,傅寒声一边讲电话,一边牵着她的手往外走。
老板刚一离开,几位博达老总就在包间里坐不住了,几人争相询问刚才那女孩究竟是什么来历。
周毅喝了口茶,笑容颇为无奈:“傅先生重隐私,所以有些事即便是我也不是很清楚。”
前言/序言
《浮光掠影:都市边缘的追寻与迷失》 第一部分:钢铁丛林中的微光 故事的起点,是一座被霓虹灯和玻璃幕墙包裹的庞大都市。陈旧的巷弄与现代的摩天大楼交织,如同这座城市复杂的脉络,容纳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交织的命运。 林烨,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层经理,习惯了高效与冷漠并存的工作节奏。他的生活像他手中的文件一样被精确规划:早晨的咖啡、九点的会议、深夜的酒局。他拥有旁人艳羡的一切——体面的收入、宽敞的公寓、社交圈中的地位,但内心深处,总有一块被刻意忽略的空地。他将这种空虚归咎于工作的压力,直到那个雨夜,一切被彻底打破。 那是一个寻常的周二,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林烨加班到凌晨。在回家的路上,他偶然路过一家快要歇业的独立唱片店。店门微开,昏黄的灯光洒在潮湿的地面上。他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店内空气中弥漫着老唱片的霉味和淡淡的檀香。 在角落里,他看到了苏晴。 苏晴,一个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存在。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正在整理架子上积灰的黑胶唱片。她的侧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但那双眼睛,却像两潭深邃的湖水,映照出一种林烨从未见过的平静与疏离。 “抱歉,我们要关门了。”苏晴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林烨却鬼使神差地开口:“我能……听听这首吗?”他指着苏晴手中那张封皮已经磨损的爵士乐唱片。 苏晴看了他一眼,没有拒绝。当音乐响起,萨克斯风低沉的呜咽穿透了城市的喧嚣,林烨感觉有什么东西在他胸腔中被轻轻拨动了一下。那是一种久违的,关于“感受”的记忆。 从那天起,林烨开始以各种借口光顾那家唱片店。他了解到,苏晴是这家店的老板的女儿,原本在海外学习艺术史,因为家中变故才回到这座城市,接手了这家即将被高昂租金吞噬的小店。她对物质世界漠不关心,对那些追逐名利的都市人嗤之以鼻,却对那些被时间遗忘的艺术品抱有近乎虔诚的执着。 他们的交集,是从音乐、老电影和旧书本开始的。林烨试图用他最熟悉的方式——邀请她去高级餐厅、送她昂贵的礼物——来拉近距离,但都遭到了婉拒。苏晴的拒绝不是傲慢,而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界限感。 “林先生,我们活在不同的时区。”苏晴有一次对他说,“您追逐的是效率和结果,而我更在意的是过程和痕迹。” 林烨开始感到挫败。他发现,他过去所有成功的经验,在这里完全失效了。他需要学习如何放慢脚步,去理解那些无法被量化、无法被交易的东西。 第二部分:裂痕与真相的浮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在一种奇特的张力中缓慢发展。林烨开始放下手中的电话,认真听苏晴讲述关于某位作曲家生前落魄的轶事;苏晴也逐渐对林烨的工作产生了好奇,不再将他视为“资本的傀儡”。 然而,都市的阴影从未真正散去。林烨的上司,一位心狠手辣的投资人赵总,开始注意到林烨的“分心”。赵总的商业帝国建立在无数次冷酷的并购和打压之上,他视人情为弱点。 与此同时,苏晴的背景也开始出现裂痕。一个叫周牧的男人出现了。周牧是苏晴的青梅竹马,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独立纪录片导演,他一直试图说服苏晴离开这座城市,去一个更纯粹的地方生活。 周牧的出现,像一根刺扎进了林烨的敏感神经。他开始嫉妒苏晴与周牧之间那种无需言语的默契。 矛盾在一次行业酒会上爆发。林烨为了争取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不得不与赵总一起出席。苏晴恰好应邀为活动提供背景音乐。在酒精和压力交织的作用下,林烨与合作方发生了激烈的口角,他的控制欲和对失败的恐惧在那一刻完全爆发。 苏晴目睹了这一切,她看到了林烨光鲜外表下那份焦躁和残忍。她找到林烨,声音平静得可怕:“这就是你说的‘掌控人生’吗?你只是被你的欲望掌控了。” “你不懂!”林烨失控地吼道,“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能站在这座城市里,不被践踏!” “但你现在正在践踏别人,包括你自己。” 那一夜之后,苏晴彻底断绝了与林烨的所有联系。唱片店的门,也变得紧闭起来。 第三部分:时间的沉淀与重塑 林烨的事业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赵总利用林烨的失态,反手将他架空,并开始对林烨负责的核心项目进行清洗。林烨从云端跌落,体验到了被人抛弃和无助的滋味。 他试图寻找苏晴,却发现她似乎蒸发了。唱片店的租约到期,店面被一家连锁咖啡品牌接手。林烨在城市中穿梭,寻找着关于她的蛛丝马迹,那感觉就像多年前初入职场时,面对冰冷的数据流时的迷茫。 他开始反思。他所追求的成功,是否真的能带来满足感?他过去对待感情的态度,是否也如同对待项目一样,只追求快速的占有和结果? 在彻底失去苏晴的半年后,林烨辞去了工作。他变卖了大部分资产,搬出了那间冰冷的豪华公寓,选择住进了一处老城区重新装修的老房子里,那里保留着某种朴素的生活气息。他开始做一些真正让他内心平静的事情——学习木工,修复老家具。 他不再试图“征服”任何事物,而是学着去“修复”和“等待”。 一年后,在一次远离市中心的艺术市集上,林烨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苏晴正在一个简陋的摊位前,展示她自己设计的陶艺作品。她的周围没有周牧,也没有过去那种强烈的疏离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熟的、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安宁。 林烨没有贸然上前。他只是默默地走到一个角落,看着她。 苏晴似乎感觉到了他的存在,她抬头,目光穿过人群,落在了林烨身上。 林烨不再是那个西装革履、眼神锐利的精英。他穿着简单的棉布衬衫,手上带着木屑的痕迹,但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沉静。 他没有说话,只是走上前,拿起一个造型古朴的陶罐。这个陶罐的纹理粗糙,却透着一种经历过高温淬炼后的坚韧。 苏晴走过来,轻轻地说:“这个,我用了三种不同的泥料,需要反复烧制才能定型。” 林烨没有问“你还好吗”,也没有提及过去。他只是点点头,轻声回应:“需要时间,才能看出它的本质。” 那一刻,他们都明白,时间已经冲刷掉了年少时的执念和误解。他们不必回到过去,也不需要强行抵达某个终点。他们只需要承认,在各自的旅程中,他们都经历了一场必要的迷失与重塑。 在都市的边缘,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里,那些关于真实、关于情感的微光,依然存在,只是需要更耐心的目光才能捕捉。他们之间的故事,不再是关于“闯入”或“占有”,而是关于如何在生活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频率,并愿意与之共振。他们的未来,将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相互映照,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