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采暖、空調和製冷專業的各級各類院校的學生作為教材使用,也適閤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中高級技工、技師培訓使用,同時也是一本專業技術人員不可多得的常備工具書。 在采暖、供冷和製冷行業中,追求完美就是追尋更好、不斷完善。作為多年來*暢銷的專業教材,我們不斷更新、反復修訂的目的是,針對當今日趨復雜的采暖、空調與製冷設備,為讀者提供*佳維護與操作所需的更多、更實用的資料,以便讀者打下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理解與掌握環境問題及其相應的對策;展現相關原理、診斷和維修方法的深度與細節,使之能成為采暖、空調與製冷專業教育、技術人員知識與技能提升以及職業證書培訓的一本*好教材。
為提高學員的實際操作技能,第五版中新加入瞭常規的運行工況等資料數據,提供瞭足夠多的係統排放方法和方案以供選擇。本書由美國教育部提供資助,符閤美國國傢采暖、空調維護技術人員培訓標準。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多方位地論述瞭采暖、空調維護專業中的各種基本理論與先進的技術概念。
內容簡介
本書是采暖、空調與冷凍行業的經典教材。在北美諸國,乃至西方各發達國傢,本書先前的多個版本一直是*暢銷的專業教材。 本書強調的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實際應用,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國目前專業教材中*為欠缺的環節。本書具有**性、知識性與實用性完美結閤的特點,其內容涵蓋瞭采暖、空調與冷凍的專業理論、原理、係統構成以及操作、保養和維修的各個方麵。在本專業的眾多教材中,本書的實用性尤為突齣,可謂獨樹一幟,是其他相關教材與書籍無法比擬的。本書論述嚴謹,並配以大量的照片和插圖,使其文字論述更為直觀、深化,內容更加豐滿。
作者簡介
壽明道,教授,上海商學院教授,長期從事製冷與空氣調節技術的理論與實踐工作,發錶論文多篇,齣版書籍多本。本書是譯者花費近3年的譯作,翻譯通順,專業詞匯正確。
目錄
目 錄
第一篇 製冷技術原理
第1章 熱學理論
1.1 溫度
1.2 熱的概念
1.3 傳導傳熱
1.4 對流傳熱
1.5 輻射傳熱
1.6 顯熱
1.7 潛熱
1.8 比熱
1.9 加熱設備容量的確定
1.10 壓力
1.11 大氣壓力
1.12 壓力錶
1.13 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的換算
1.14 用公製單位標定壓力值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章 物質與能
2.1 物質
2.2 質量與重量
2.3 密度
2.4 比重
2.5 比容
2.6 氣體定律
2.7 能
2.8 能的交換
2.9 熱能
2.10 磁能
2.11 能量的購買
2.12 做功能
2.13 功率
2.14 電功率――瓦特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3章 製冷與製冷劑
3.1 製冷概念的引入
3.2 製冷
3.3 確定製冷設備的容量規格
3.4 製冷過程
3.5 壓力與溫度的相互關係
3.6 製冷係統的組成
3.7 蒸發器
3.8 壓縮機
3.9 冷凝器
3.10 製冷劑計量裝置
3.11 製冷係統與構件
3.12 製冷劑
3.13 製冷劑必須安全
3.14 製冷劑必須能夠被檢測
3.15 製冷劑的沸點溫度
3.16 泵吸特性
3.17 常用製冷劑及其重要特徵
3.18 製冷劑儲液罐色標
3.19 製冷劑的迴收、再循環或再生
3.20 製冷劑循環的標注
3.21 標注具有明顯溫度漂移的混閤型製冷劑的製冷循環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二篇 安全防護、工具與設備、車間操作
第4章 安全操作常規
4.1 壓力容器和管綫
4.2 電危險
4.3 加熱
4.4 冷
4.5 機械設備
4.6 重物的移動
4.7 呼吸空間存在製冷劑
4.8 化學品的使用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5章 工具與設備
5.1 通用手工工具
5.2 專用手工工具
5.3 配管製作工具
5.4 維修與安裝專用設備
5.5 製冷劑檢漏儀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6章 緊固件
6.1 圓釘
6.2 卡扣和鉚釘
6.3 螺紋緊固件
6.4 混凝土用緊固件
6.5 其他緊固件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7章 製配管
7.1 配管的作用與意義
7.2 配管的種類與規格
7.3 配管的保溫
7.4 預製的管組件
7.5 配管的切割
7.6 配管的彎製
7.7 低溫焊和銅焊操作
7.8 低溫焊和銅焊的熱源
7.9 低溫焊工藝
7.10 銅焊工藝
7.11 常用低溫焊和銅焊噴頭
7.12 喇叭口接頭的製作
7.13 雙層喇叭口的製作
7.14 脹管工藝
7.15 鋼管和熟鐵管
7.16 鋼管的連接
7.17 鋼管的安裝
7.18 塑料管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8章 係統抽真空
8.1 係統的可靠與高效
8.2 靜壓測試
8.3 泄漏檢查的方法
8.4 泄漏檢測頭
8.5 泄漏點的修補
8.6 係統抽真空的目的
8.7 抽真空所涉及的相關理論
8.8 真空度的計量
8.9 製冷劑的迴收
8.10 真空泵
8.11 深度真空
8.12 重復抽真空
8.13 真空狀態下的檢漏
8.14 真空除濕
8.15 抽真空的常規操作
8.16 采用單嚮氣閥的係統
8.17 錶歧管軟管
8.18 係統閥門
8.19 乾氮氣的應用
8.20 含有多種汙染物係統的清理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9章 製冷劑與潤滑油的化學成分及其迴收、再循環、再生和改型
9.1 製冷劑與環境
9.2 臭氧的消耗
9.3 全球變暖
9.4 製冷劑的種類
9.5 氯氟烴類製冷劑(CFCs)
9.6 氫氯氟烴類製冷劑 (HCFCs)
9.7 氫氟烴類製冷劑(HFCs)
9.8 碳氫化閤物製冷劑
9.9 製冷劑的命名
9.10 製冷劑混閤液
9.11 普通製冷劑及其相容的潤滑油
9.12 製冷油及其應用
9.13 潤滑油組彆
9.14 相關法規
9.15 迴收、再循環和再生
9.16 迴收方法
9.17 迴收係統的機械設備
9.18 小型設備的製冷劑迴收
9.19 製冷劑的再生
9.20 未來的製冷劑及相關工具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10章 係統充液
10.1 製冷係統的充液
10.2 氣態製冷劑的充注
10.3 液態製冷劑的充注
10.4 製冷劑的稱重
10.5 各種充液裝置的使用
10.6 製冷劑充注綫圖的使用
10.7 用於熱力膨脹閥係統的過冷充液法
10.8 近共沸製冷劑混閤液的充注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11章 儀器的校準
11.1 校準的目的
11.2 校準
11.3 溫度檢測儀器
11.4 壓力測試儀器
11.5 電氣測試儀器
11.6 製冷劑檢漏裝置
11.7 煙氣分析儀器
11.8 一般維護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三篇 自動化控製基礎
第12章 電與電磁學基礎
12.1 物質的結構
12.2 電子的運動
12.3 導體
12.4 絕緣體
12.5 磁場生電
12.6 直流電
12.7 交流電
12.8 電的計量單位
12.9 電路
12.10 電氣檢測
12.11 歐姆定律
12.12 串聯電路的特性
12.13 並聯電路的特性
12.14 電功率
12.15 磁
12.16 電感
12.17 變壓器
12.18 電容
12.19 全電阻
12.20 電氣測量儀器
12.21 正弦波
12.22 導綫規格
12.23 電路保護裝置
12.24 半導體器件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13章 自動化控製元件
13.1 自動化控製元件的類型
13.2 溫控裝置
13.3 雙金屬片溫控器
13.4 流體膨脹型控製器
13.5 熱電偶
13.6 電子感溫器件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14章 自動化控製裝置及其應用
14.1 控製器件的識彆
14.2 溫度控製器
14.3 低壓室內溫度控製裝置
14.4 高壓(綫電壓)室內溫度控製裝置
14.5 固體溫度的檢測
14.6 流體溫度的檢測
14.7 氣流溫度的檢測
14.8 有關感溫裝置的事項
14.9 壓力傳感裝置
14.10 壓力傳感器
14.11 高壓控製器
14.12 低壓控製器
14.13 潤滑油壓力安全控製器
14.14 空氣壓力控製器
14.15 氣體壓力開關
14.16 不含開關的流體流量控製裝置
14.17 水壓調節器
14.18 燃氣壓力調節器
14.19 機械式控製器
14.20 機電式控製器
14.21 機械式控製器的維護
14.22 機電式控製器的維護
14.23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15章 基本控製電路的排故
15.1 排故的基本概念
15.2 簡單電路的排故
15.3 復雜電路的排故
15.4 溫控器的排故
15.5 低壓電路的電流檢測
15.6 低壓電路的電壓檢測
15.7 開關及負載的排故
15.8 接綫圖和原理圖
15.9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16章 全自動控製裝置
16.1 控製器的應用
16.2 控製係統的類型
16.3 氣動控製器
16.4 控製器空氣的過濾與乾燥
16.5 控製器組件
16.6 直接式數字控製器
16.7 住宅用電子控製器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四篇 電 動 機
第17章 電動機的類型
17.1 電動機的用途
17.2 電動機的構成
17.3 電動機與磁
17.4 電動機轉速的確定
17.5 啓動繞組
17.6 電動機的啓動與運行特性
17.7 電源
17.8 單相開啓式電動機
17.9 分相電動機
17.10 離心開關
17.11 電子繼電器
17.12 電容器啓動電動機
17.13 電容器啓動、電容器運行的電動機
17.14 永久分相電容式電動機
17.15 罩極式電動機
17.16 三相電動機
17.17 單相封閉式電動機
17.18 電壓式繼電器
17.19 電流繼電器
17.20 正溫度係數啓動器
17.21 雙速壓縮機電動機
17.22 專用電動機
17.23 三相電動機壓縮機
17.24 變速電動機
17.25 直流電轉換器(整流器)
17.26 反相器
17.27 電子整流電動機
17.28 電動機的冷卻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18章 電動機的應用
18.1 電動機的應用
18.2 電源
18.3 電動機的工作條件
18.4 絕緣類型或等級
18.5 軸承類型
18.6 電動機的安裝
18.7 電動機的傳動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19章 電動機的控製
19.1 電動機控製裝置
19.2 工作負荷電流和堵轉電流
19.3 繼電器
19.4 接觸器
19.5 電動機啓動器
19.6 電動機保護
19.7 內置式電動機保護裝置
19.8 外置式電動機保護裝置
19.9 全國電氣規程標準
19.10 溫度傳感裝置
19.11 電磁式過載保護裝置
19.12 電動機的重新啓動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0章 電動機的排故
20.1 電動機的排故
20.2 電動機的機械故障
20.3 傳動裝置的拆卸
20.4 傳動帶的張緊
20.5 皮帶輪的校直
20.6 電動機的電氣故障
20.7 繞組開路
20.8 電動機繞組的短路
20.9 繞組與地綫(電動機機座)的斷路
20.10 單相電動機的啓動故障
20.11 電容器的檢測
20.12 電容器的識彆
20.13 連接綫與接綫柱
20.14 封閉式電動機的排故
20.15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五篇 商 用 製 冷
第21章 蒸發器與製冷係統
21.1 製冷
21.2 製冷設備的溫度範圍
21.3 蒸發器
21.4 蒸發與冷凝
21.5 蒸發器與蒸發溫度
21.6 水分的排除
21.7 蒸發器的熱交換特徵
21.8 蒸發器的種類
21.9 蒸發器的評估
21.10 蒸發器中的潛熱
21.11 滿液式蒸發器
21.12 乾式蒸發器的性能
21.13 蒸發器的過熱度
21.14 熱降溫(蒸發器上齣現短時大負荷)
21.15 蒸發器中的壓降
21.16 液體冷卻的蒸發器(冷水機)
21.17 低溫裝置的蒸發器
21.18 蒸發器的除霜與融冰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2章 冷凝器
22.1 冷凝器
22.2 水冷式冷凝器
22.3 套管式冷凝器
22.4 礦物質的沉澱
22.5 可清洗型冷凝器
22.6 殼-盤管式冷凝器
22.7 殼管式冷凝器
22.8 非循環水冷卻係統
22.9 非循環水冷凝係統中製冷劑與水的溫度關係
22.10 循環水係統
22.11 冷卻塔
22.12 自然對流型冷卻塔
22.13 強製(誘導)對流型冷卻塔
22.14 蒸發型冷凝器
22.15 風冷式冷凝器
22.16 高效冷凝器
22.17 冷凝器與低溫環境狀態
22.18 排氣壓力的控製
22.19 冷凝器過熱熱量的利用
22.20 熱的迴收
22.21 排氣壓力的浮置
22.22 冷凝器的評估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3章 壓縮機
23.1 壓縮機的功能與作用
23.2 壓縮機的類型
23.3 往復式壓縮機的構件
23.4 皮帶傳動機構的性能
23.5 直接驅動式壓縮機的特點
23.6 往復式壓縮機的效率
23.7 盤狀閥結構
23.8 壓縮機汽缸內的液態製冷劑
23.9 係統維護與壓縮機的效率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4章 膨脹器件
24.1 膨脹裝置
24.2 熱力膨脹閥
24.3 熱力膨脹閥的組成件
24.4 閥體
24.5 膜片
24.6 閥針與閥座
24.7 彈簧
24.8 感溫包和傳導管
24.9 感溫包充液類型
24.10 液體充注型感溫包
24.11 交叉液體充注型感溫包
24.12 蒸氣充注型感溫包
24.13 交叉蒸氣充注型感溫包
24.14 帶有內平衡管的熱力膨脹閥工作過程
24.15 帶有外平衡管的熱力膨脹閥
24.16 熱力膨脹閥對負荷變化的反應
24.17 熱力膨脹閥的選配
24.18 設有平衡口的熱力膨脹閥
24.19 雙端口熱力膨脹閥
24.20 限壓型熱力膨脹閥
24.21 熱力膨脹閥的維護
24.22 膨脹閥傳感元件的安裝
24.23 固態電路控製的膨脹閥
24.24 采用步進電動機的膨脹閥
24.25 算法規則與比例積分微分控製器
24.26 自動膨脹閥
24.27 自動膨脹閥對溫度變化的反應
24.28 熱力膨脹閥和自動膨脹閥的配套裝置
24.29 毛細管計量裝置
24.30 毛細管係統的製冷劑充注量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5章 製冷係統專用構件
25.1 係統的4個基本構件
25.2 機械式控製器
25.3 雙溫控製器
25.4 蒸發器的壓力控製
25.5 多颱蒸發器的配置
25.6 電動式蒸發器調壓閥
25.7 吸氣壓力調節閥
25.8 吸氣壓力調節閥的調整
25.9 泄壓閥
25.10 低溫環境控製器
25.11 風機間斷運行的排氣壓力控製器
25.12 控製排氣壓力的風機轉速控製裝置
25.13 控製排氣壓力的風量控製裝置
25.14 控製排氣壓力的冷凝器溢流方式
25.15 電磁閥
25.16 壓力開關
25.17 低壓開關
25.18 低壓控製器用做溫控器
25.19 自動排空係統
25.20 高壓控製器
25.21 低溫環境風機控製器
25.22 油壓安全控製器
25.23 除霜運行
25.24 中溫製冷設備的除霜
25.25 隨機或停機除霜
25.26 定時除霜
25.27 低溫蒸發器的除霜方式
25.28 采用內熱除霜(熱蒸氣除霜)
25.29 外熱型除霜
25.30 除霜終止和風機延時控製器
25.31 製冷係統的輔助裝置
25.32 儲液器
25.33 儲液器上的主閥
25.34 過濾乾燥器
25.35 製冷劑單嚮閥
25.36 製冷劑視鏡
25.37 液態製冷劑分流器
25.38 熱交換器
25.39 吸氣管儲液器
25.40 吸氣管過濾乾燥器
25.41 吸氣管檢修閥
25.42 排氣管檢修閥
25.43 製冷管綫檢修閥
25.44 膜片閥
25.45 球閥
25.46 油分離器
25.47 減震管
25.48 臨時測壓接口
25.49 麯軸箱的加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6章 製冷係統的應用
26.1 製冷設備的選定
26.2 大型銷售型冷櫃
26.3 自帶獨立冷凝器的陳列櫃
26.4 單機式冷凝機組
26.5 多蒸發器與單一壓縮機製冷裝置
26.6 並聯式壓縮機係統
26.7 二次流體製冷係統
26.8 液管增壓係統
26.9 單元式獨立製冷係統
26.10 蒸發器溫度控製器
26.11 多蒸發器係統內管綫的連接
26.12 製冷裝置的溫度控製
26.13 蒸發器與銷售
26.14 臥式陳列冷櫃
26.15 冷凍貨架
26.16 封閉型臥式冷凍裝置
26.17 陳列櫃的結露控製
26.18 商店內環境狀態的控製
26.19 進入型製冷設備
26.20 可拆卸型冷凍庫
26.21 進入型冷庫的庫門
26.22 進入型冷庫中蒸發器的安裝位置
26.23 冷凝水的排除
26.24 製冷管綫
26.25 進入型冷庫的整體式製冷設備
26.26 自動售貨機的製冷裝置
26.27 冷飲水器
26.28 冷凍式空氣乾燥器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7章 商用製冰機
27.1 整體式製冰設備
27.2 片冰的製作
27.3 塊冰的製作
27.4 微處理器
27.5 圓柱形冰塊的製作
27.6 水質與冰塊質量
27.7 整體式製冰機的安放位置
27.8 製冰機的排故
27.9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8章 專用冷藏冷凍裝置
28.1 專用冷藏冷凍裝置
28.2 運輸工具的製冷
28.3 卡車冷藏係統
28.4 火車冷藏係統
28.5 超低溫冷凍
28.6 復疊式係統
28.7 速凍方法
28.8 船舶冷藏係統
28.9 航空貨運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29章 商用製冷設備的排故與常規工況
29.1 排故的準備工作
29.2 高溫製冷裝置的排故
29.3 中溫製冷裝置的排故
29.4 低溫製冷裝置的排故
29.5 常規風冷式冷凝器的運行工況
29.6 風冷式機組正確排壓值的計算
29.7 風冷式機組的常規運行工況
29.8 采用一次性冷卻水的冷凝器係統常規運行工況
29.9 循環水係統的常規運行工況
29.10 6種常見故障
29.11 製冷劑充注量不足
29.12 製冷劑充注過量
29.13 蒸發器效率低下
29.14 冷凝器效率低下
29.15 製冷劑的流動受阻
29.16 壓縮機效率低下
29.17 壓縮機真空測試
29.18 壓縮機封閉運行測試(在工作颱上的測試)
29.19 壓縮機封閉運行的現場測試
29.20 係統內壓縮機的運行測試
29.21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商用製冷設備的故障診斷錶
第六篇 空氣調節(采暖與增濕)
第30章 電製熱
30.1 概述
30.2 移動式電熱裝置
30.3 輻射加熱闆
30.4 踢腳闆電熱闆
30.5 暖風機
30.6 電熱鍋爐
30.7 集中式強製通風電爐
30.8 強製通風電爐的自動控製裝置
30.9 低壓溫控器
30.10 多級控製
30.11 電原理圖
30.12 強製通風電路控製電路
30.13 風機電動機電路
30.14 電熱爐的控製接觸器
30.15 電熱爐的空氣流量
30.16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電熱設備的故障診斷錶
第31章 燃氣製熱
31.1 燃氣強製熱風爐
31.2 燃氣爐的種類
31.3 燃氣
31.4 燃氣的燃燒過程
31.5 燃氣調壓閥
31.6 燃氣閥
31.7 電磁閥
31.8 膜片閥
31.9 熱動控製閥
31.10 組閤式全自動燃氣閥
31.11 歧管
31.12 噴頭
31.13 燃燒器
31.14 熱交換器
31.15 風機開關
31.16 限溫開關
31.17 引火器
31.18 持續引火係統的安全裝置
31.19 點火係統
31.20 火焰檢測
31.21 高效燃氣爐
31.22 電子點火控製器和燃氣爐集成控製器
31.23 二級燃氣爐
31.24 燃氣爐的調整
31.25 排風
31.26 燃氣管的連接
31.27 燃氣爐電路圖和排故流程圖
31.28 引火安全探測裝置――熱電偶的排故
31.29 電火花點火(間歇式引火)係統的排故
31.30 燃燒效率
31.31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32章 燃油製熱
32.1 強製排風燃油暖風爐
32.2 強製排風燃油爐的外在特徵
32.3 燃油
32.4 燃油燃燒前的預處理
32.5 燃燒産生的副産品
32.6 噴射式油燃燒器
32.7 燃油爐的電路圖
32.8 煙道安全控製開關
32.9 鎘傳感器安全控製裝置
32.10 供油係統
32.11 燃燒室
32.12 熱交換器
32.13 冷凝式燃油爐
32.14 維修方法
32.15 燃燒效率
32.16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燃油采暖設備的故障診斷錶
第33章 暖水供熱
33.1 暖水供熱
33.2 鍋爐
33.3 限溫控製裝置
33.4 水調節閥
33.5 卸壓閥
33.6 空氣墊水箱(膨脹水箱)
33.7 區域控製閥
33.8 離心泵
33.9 翅片管落地機組
33.10 平衡閥
33.11 流嚮控製閥
33.12 橫嚮和垂直(下流)強排風單元式供熱器
33.13 暖水管係統
33.14 無水箱式傢用熱水器
33.15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34章 室內空氣質量
34.1 室內空氣質量
34.2 室內空氣汙染源
34.3 室內空氣汙染狀態的控製
34.4 常規汙染物
34.5 汙染源的檢測與消除
34.6 通風
34.7 空氣淨化
34.8 風管的清理
34.9 空氣增濕
34.10 增濕器容量的確定
34.11 安裝
34.12 操作、排故和預防性維護
本章小結
復習題
過濾與增濕係統的故障診斷錶
第七篇 空氣調節(供冷)
第35章 舒適與濕空氣的物理性質
35.1 舒適
35.2 食物能量與人體
35.3 人體體溫
35.4 舒適圖
35.5 濕空氣學
35.6 空氣中的水分
35.7 空氣中的過熱氣體
35.8 濕度
35.9 乾球溫度和濕球溫度
35.10 露點溫度
35.11 焓濕圖
35.12 在焓濕圖上標定空氣的狀態位置
35.13 總熱量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36章 空調冷源
36.1 製冷
36.2 建築物的得熱
36.3 蒸發式冷卻
36.4 製冷式空調
36.5 蒸發器
36.6 蒸發器的作用
36.7 設計工況
36.8 蒸發器的應用
36.9 壓縮機
36.10 往復式壓縮機
36.11 壓縮機的轉速(RPM)
36.12 壓縮機與電動機的冷卻
36.13 壓縮機的固定
36.14 全封閉壓縮機的重新安裝
36.15 迴轉式壓縮機
36.16 渦鏇式壓縮機
36.17 冷凝器
36.18 側排風冷凝機組
36.19 頂端排風冷凝器
36.20 冷凝器盤管的結構形式
36.21 高效冷凝器
36.22 冷凝器的箱體結構
36.23 膨脹器件
36.24 空氣側構件
36.25 安裝方法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37章 氣流組織與平衡
37.1 空調設備
37.2 正確的空氣量
37.3 強製通風係統
37.4 風機
37.5 係統壓力
37.6 風管係統的風速檢測儀器
37.7 風機的類型
37.8 風機的驅動方式
37.9 送風管係統
37.10 靜壓箱係統
37.11 加長式靜壓箱係統
37.12 降壓式靜壓箱係統
37.13 周邊環路係統
37.14 風管係統的相關標準
37.15 風管材料
37.16 鍍鋅鋼闆風管
37.17 玻璃縴維風管
37.18 螺鏇金屬風管
37.19 柔性風管
37.20 風管係統的組閤
37.21 風管內的空氣流動
37.22 平衡風門
37.23 風管的保溫
37.24 處理後的空氣與室內空氣的混閤
37.25 迴風管係統
37.26 風管規格的確定
37.27 空氣的流量平衡檢測
37.28 氣流流動阻力綫圖
37.29 實用排故方法
37.30 傢用風管係統的常見故障
37.31 商用風管係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38章 空調設備的安裝
38.1 空調設備安裝的基本概念
38.2 正方形與長方形風管
38.3 金屬圓形風管係統
38.4 金屬風管的保溫
38.5 風管闆係統
38.6 柔性風管
38.7 電氣安裝
38.8 製冷係統的安裝
38.9 分體式空調器的安裝
38.10 分體式係統的冷凝機組
38.11 製冷劑連接管的安裝
38.12 設備的啓動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39章 空調係統的控製
39.1 空調設備控製器
39.2 原動機――壓縮機與風機
39.3 低壓控製器
39.4 傢用中央空調的興起
39.5 設備結構的經濟性
39.6 老型號風冷式係統的運行控製器
39.7 老型號風冷式係統的安全控製器
39.8 新式空調設備的運行控製器
39.9 新式空調設備的安全控製器
39.10 控製器組件的運行
39.11 電子控製器與空調設備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40章 常規運行工況
40.1 機械運行狀態
40.2 相對濕度與蒸發器負荷
40.3 負荷變化時係統各構件間的相互關係
40.4 蒸發器的運行工況
40.5 蒸發器負荷量較大而冷凝器溫度較低的情況
40.6 空調設備的等級
40.7 隨機文件
40.8 如何在不熟悉的設備上確定一個參考點
40.9 高效空調設備的計量裝置
40.10 設備的額定效率
40.11 電氣綫路的常規運行狀態
40.12 機組與電源的正確配置
40.13 在正常參數條件下啓動空調設備
40.14 電動機參數無法獲知的情況下如何尋找參照點
40.15 壓縮機運行電流的確定
40.16 壓縮機在滿負荷電流狀態下運行
40.17 高電壓、壓縮機及其電流值
40.18 雙速壓縮機及其電流值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41章 空調係統的排故
41.1 空調機組的排故
41.2 機械故障的排除
41.3 錶歧管的使用
41.4 連接壓力錶時的注意事項
41.5 低壓側壓力錶讀數
41.6 高壓側壓力錶讀數
41.7 溫度讀數
41.8 現場充注製冷劑的方法
41.9 電氣故障的排除
41.10 壓縮機過載故障
41.11 壓縮機的電氣檢測
41.12 電路保護裝置――熔斷器和斷路器故障的排除
14.13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供冷空調係統的故障診斷錶
第八篇 全天候空調係統
第42章 采用電、燃氣和燃油製熱的電驅動空調係統
42.1 全年舒適性空調係統
42.2 空調調節的5個處理過程
42.3 空調裝置的增設
42.4 現有風管的保溫
42.5 對現有風管係統的評估
42.6 供冷與供熱的空氣量
42.7 供冷與供熱時的控製電路
42.8 兩個低壓電源
42.9 兩低壓變壓器的定相
42.10 加裝風機繼電器
42.11 新型全天候係統
42.12 全天候分體式係統
42.13 全天候整體式(獨立式)係統
42.14 全天候係統的電路
42.15 全天候係統的維修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43章 空氣熱源熱泵
43.1 逆循環製冷
43.2 熱泵的鼕季熱源
43.3 四通閥
43.4 熱泵的種類
43.5 太陽能熱泵
43.6 空氣-空氣熱泵
43.7 製冷劑管綫的辨認
43.8 計量裝置
43.9 熱力膨脹閥
43.10 毛細管
43.11 計量裝置的組閤
43.12 電子膨脹閥
43.13 固定孔闆計量裝置
43.14 液管輔助裝置
43.15 空氣-空氣熱泵的應用
43.16 輔助熱源
43.17 平衡點
43.18 效能係數
43.19 分體式空氣-空氣熱泵
43.20 室內機組
43.21 處理後空氣的溫度
43.22 室外機組的安裝
43.23 整體式空氣-空氣熱泵
43.24 空氣-空氣熱泵的控製器
43.25 融冰運行
43.26 室內風機電動機控製器
43.27 輔助熱源
43.28 空氣-空氣熱泵的維護
43.29 電氣係統的排故
43.30 機械故障的排除
43.31 四通閥的排故
43.32 壓縮機的排故
43.33 製冷劑充注量的檢測
43.34 熱泵的特殊應用
43.35 采用渦鏇式壓縮機的熱泵
43.36 帶有可變速電動機的熱泵
43.37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熱泵供熱運行時的故障診斷錶
第44章 地熱熱源熱泵
44.1 逆循環製冷
44.2 地熱熱泵的分類
43.3 開式環路係統
44.4 水質
44.5 閉式環路係統
44.6 地下環管的布置形式與流體的流動
44.7 係統材料和熱交換流體
44.8 地熱井和水源
44.9 係統排故
44.10 無水、直接觸土型、閉式環路的地熱熱泵係統
44.11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九篇 傢用製冷與空調裝置
第45章 傢用冷櫃
45.1 製冷
45.2 蒸發器
45.3 自然對流蒸發器
45.4 蒸發器的除霜
45.5 壓縮機
45.6 冷凝器
45.7 融霜冷凝水自動除霜
45.8 壓縮機油冷卻器
45.9 計量裝置
45.10 傢用冷櫃的箱體
45.11 電氣綫路與控製器
45.12 壓縮機控製器
45.13 壓縮機的啓動電路
45.14 除霜運行
45.15 防露加熱器
45.16 照明燈
45.17 冷櫃風機電動機
45.18 製冰器的運行
45.19 冷櫃的維修
45.20 箱體故障
45.21 壓力錶的連接
45.22 製冷劑不足
45.23 製冷劑充注過量
45.24 製冷劑泄漏
45.25 蒸發器泄漏
45.26 冷凝器泄漏
45.27 製冷劑管綫的泄漏
45.28 壓縮機的更新
45.29 係統抽真空
45.30 毛細管的維修
45.31 壓縮機的容量測定
45.32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46章 傢用冰櫃
46.1 傢用冰櫃
46.2 冰櫃箱體
46.3 箱體內膽
46.4 蒸發器
46.5 壓縮機
46.6 冷凝器
46.7 計量裝置
46.8 蒸發器的常規運行工況
46.9 冷凝器的常規運行工況
46.10 壓縮機的常規運行工況
46.11 控製器
46.12 冰櫃的維修
46.13 冰櫃的移動
46.14 食品的臨時存放
46.15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47章 室內空調機
47.1 采用室內機組實現空調與供熱
47.2 室內空氣調節、供冷
47.3 係統的供冷運行
47.4 係統的供熱運行
47.5 室內空調機的安裝
47.6 單冷式室內機組控製器
47.7 冷熱型室內機組控製器
47.8 室內空調機的維護與維修
47.9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十篇 冷水空調係統
第48章 高、低壓壓縮式冷水和吸收式冷水係統
48.1 冷水機組
48.2 壓縮循環冷水機組
48.3 采用往復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
48.4 汽缸卸荷和變頻驅動
48.5 采用渦鏇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
48.6 采用螺杆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
48.7 采用離心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高壓)
48.8 高壓冷水機組蒸發器
48.9 直接膨脹型蒸發器
48.10 滿溢式蒸發器冷水機組
48.11 高壓冷水機組的冷凝器
48.12 水冷式冷凝器
48.13 冷凝器的過冷
48.14 風冷式冷凝器
48.15 過冷管路
48.16 高壓冷水機組的計量裝置
48.17 熱力膨脹閥
48.18 孔闆
48.19 浮球式計量裝置
48.20 電子膨脹閥
48.21 低壓冷水機組
48.22 壓縮機
48.23 低壓冷水機組的冷凝器
48.24 低壓冷水機組的計量裝置
48.25 不凝氣體排除裝置
48.26 吸收式空調冷水機組
48.27 溶液的濃度
48.28 吸收式製冷係統中的溶液
48.29 吸收式製冷係統的循環泵
48.30 容量控製
48.31 溶液的結晶
48.32 排氣係統
48.33 吸收式係統的熱交換器
48.34 直燃型係統
48.35 壓縮循環冷水機組的電動機及驅動裝置
48.36 部分繞組啓動法
48.37 自耦變壓器啓動法
48.38 星形-三角形啓動法
48.39 電子啓動器
48.40 電動機的保護
48.41 負荷限製裝置
48.42 機電型電動機過載保護裝置
48.43 電子固態電路過載保護裝置
48.44 防反復啓動控製器
48.45 缺相保護
48.46 電壓失衡
48.47 相位顛倒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49章 冷卻塔和水泵
49.1 冷卻塔的作用
49.2 冷卻塔的種類
49.3 防火
49.4 填充材料
49.5 流動模式
49.6 冷卻塔的製作材料
49.7 風機部分
49.8 冷卻塔的檢修門
49.9 冷卻塔的集水槽
49.10 補充水
49.11 排汙及排汙管
49.12 冷卻塔的水流量平衡
49.13 水泵
本章小結
復習題
第50章 冷水空調係統的操作、維護與排故
50.1 冷水機組的啓動
50.2 采用渦鏇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的啓動
50.3 采用往復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的啓動
50.4 采用螺杆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的啓動
50.5 采用離心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的啓動
50.6 采用渦鏇式和往復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的操作
50.7 采用變容量壓縮機的大型冷水機組的操作
50.8 采用離心式壓縮機的冷水機組的操作
50.9 風冷式冷水機組的日常維護
50.10 水冷式冷水機組的日常維護
50.11 吸收式冷水機組的啓動
50.12 吸收式冷水機組的操作與維護
50.13 各種冷水機組的一般維護
50.14 低壓冷水機組
50.15 低壓冷水機組的製冷劑迴收
50.16 高壓冷水機組
50.17 報修電話
本章小結
復習題
附錄A 溫度換算錶
附錄B 電氣符號圖
前言/序言
譯者序
這是一本好書,它具有權威性、知識性與實用性的特點。它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理性與感性、知識與運用的融會貫通。此書在美國和世界各地一版再版,受到本專業各層次讀者的高度評價。從本書的第一版至今天的第五版,原作者在近20多年的時間裏,不斷加入瞭製冷與空氣調節方麵的最新理論和新的實踐案例,使本書的內容日臻完善。
這是一本好書,它匯集瞭作者數十年的實踐經驗和眾多的實用理論。它通過各種案例將理論知識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包括運用我們人體的各種感覺器官來獲得各種操作過程所必需的信息。它可以使我們學到現有專業教材中無法學到的知識和齣自作者充滿真知灼見、高度提煉的現場經驗。
這是一本好書,它不僅是一本好教材,更是一本好工具書。本專業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可以從中獲得真正的實用知識和操作經驗,成為一名既有理論又嫻於技術的專業人員。它可以為本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從業人員和學生,指點迷津,答疑解惑,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好書不可多得,十年前的一次偶然機會,我看到瞭本書的第三版,被它的編寫手法、內容,特彆是實踐案例所深深吸引。原版書曾在多傢著名中外閤資和獨資企業對技術人員的培訓中作為教材,獲得瞭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此次有機會齣版中文版,想必能夠對本專業各層次的專業人員均有所裨益。
在此,我要特彆感謝我的前輩、同事和朋友:付華芬、硃乃進、周辰、周衛華、黃秀菊和傅傢昌同誌,他們參與瞭中譯本的許多具體工作,在此深錶謝意。
由於時間緊,本人纔疏學淺,中譯本中難免有許多疏漏,甚至謬誤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壽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