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7
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每个党员在入党前都思考过。本书讲述的是九十多年来,不同年代的人们讲述“我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这一严肃而又充满理想的问题。时代在变迁,但对共产党人的要求却始终如一,相信书中的入党故事,能对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起到积极的作用。
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重点主题出版物。
生动讲述40位中国优秀人物为了理想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计划列入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四川日报、新浪、搜狐大篇幅报道此书出版;在包头2016年全国书博会上举行盛大新书发布会,朱德之孙朱和平将军和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参加活动,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入党》一书是为迎接党的95岁生日而专门策划的献礼读物。本书现已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重点主题出版物。
9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其中,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功不可没,是他们星火燎原,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努力奋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创造了推翻封建统治、战胜外来侵略、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人间奇迹。那么,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呢?又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一批民族的仁人志士、伟大人物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呢?《入党》一书以讲述历史故事的笔法展开,讲述40位中国优秀青年为理想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介绍他们为什么走上革命道路、如何与中国共产党结缘、怎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过程,在讲述过程中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激励后来人继承这种优秀品格。
谢春涛,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有《大跃进狂澜》《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等专著,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转折中国——1976—1982》《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中国共产党如何反腐败?》《向毛泽东学习》《中国共产党读本》等书。
1. 入党遭拒,赴法圆梦
—— 朱德舍弃高官追求党
2. 为党牺牲万所不辞
—— 叶挺两次入党的曲折人生
3. “我已以身许党”
—— 谢觉哉由秀才到共产党员
4. “死不退出共产党”
—— 许光达不惧“清党”忠于理想
5. “我坚信共产党的主张正确,毅然退出国民党”
—— 郭化若困境中坚定入党信念
6. “我要加入CP”
—— 张闻天愿为党做一名“小卒”
7. “后面两句我记得最清楚:严守纪律,永不叛党”
—— 宋任穷誓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8. 一本没有字的教科书
—— 徐特立51岁入党记
9. “三民主义不如共产主义,国民党不如共产党”
—— 徐向前严峻关头决然入党
10. 从国民党嫡系军官到共产主义者
—— 叶剑英的艰辛入党之路
11. “自从我知道了共产党,我就注意找共产党了”
—— 贺龙数十次“找党”经历
12. 茅草屋里的宣誓
—— 李先念白色恐怖中选择入党
13. “宁可冻死饿死,绝不背离共产党”
—— 罗瑞卿身处险境抱病寻党
14. “同共产党取得联系,就是同人民群众取得联系”
—— 彭德怀革命洪流中多次恳请入党
15. 在国民党看守所中入党
—— 习仲勋狱中坚定革命决心
16. 身处困境心不变
—— 漆鲁鱼“行乞”万里寻党
17. “要想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来领导才能做到”
—— 杨度从帝制祸首到共产党员
18. “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
—— 吉鸿昌由旧军人到共产主义战士
19. “读书治学道路是不通的”
—— 郭影秋舍弃幻想四处寻党
20. “宁肯因斗争致死,绝不束手待毙”
—— 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入党情结
21. 我的唯一信念就是人民的解放
—— 史沫特莱痛哭未能如愿入党
22. “基督教徒成为共产党员,很有教育意义”
—— 傅连暲为革命转变信仰
23. 为真理一息尚存,矢志不渝
—— 邹韬奋弥留之际请求追认入党
24. 坚决跟党走,海枯石烂不变心
—— 高树勋三次申请入党的传奇经历
25. “我的条件还不够,要努力为党工作”
—— 焦裕禄的三份入党申请书
26. “如承追认入党,实平生之大愿也”
—— 续范亭以毕生至诚请求入党
27. “我的心早就交给党了”
——“见习民兵”董存瑞的入党故事
28. “总理,我早就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 艺术大师程砚秋的入党插曲
29. “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
—— 钱学森视入党为其一生最高荣誉
30. “我生命中的第二个青春开始了”
—— 毛泽东亲自批准梁思成入党
31.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邓初民73岁终成共产党员
32. 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
—— 沈钧儒暮年重提入党心愿
33. 70入党终不悔
—— 华罗庚四次申请入党的曲折经历
34. “我生活道路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许德珩89岁不忘入党
35. “我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心至死不变”
—— 沈雁冰临终前口述夙愿
36. 共产党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
—— 宋庆龄晚年终圆入党梦
37. 九旬上将新党员
—— 陶峙岳入党的特殊经历
38. “闻道虽晚志不衰,甘将余生献人民”
—— 董其武耄耋之年终获光荣归宿
39.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
——“活雷锋”徐虎的入党故事
40. “入党就入了18年”
—— 民营企业家梁稳根的入党历程
主要参考论著
后 记
1. 入党遭拒,赴法圆梦
—— 朱德舍弃高官追求党
2. 为党牺牲万所不辞
—— 叶挺两次入党的曲折人生
3. “我已以身许党”
—— 谢觉哉由秀才到共产党员
4. “死不退出共产党”
—— 许光达不惧“清党”忠于理想
5. “我坚信共产党的主张正确,毅然退出国民党”
—— 郭化若困境中坚定入党信念
6. “我要加入CP”
—— 张闻天愿为党做一名“小卒”
7. “后面两句我记得最清楚:严守纪律,永不叛党”
—— 宋任穷誓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8. 一本没有字的教科书
—— 徐特立51岁入党记
9. “三民主义不如共产主义,国民党不如共产党”
—— 徐向前严峻关头决然入党
10. 从国民党嫡系军官到共产主义者
—— 叶剑英的艰辛入党之路
11. “自从我知道了共产党,我就注意找共产党了”
—— 贺龙数十次“找党”经历
12. 茅草屋里的宣誓
—— 李先念白色恐怖中选择入党
13. “宁可冻死饿死,绝不背离共产党”
—— 罗瑞卿身处险境抱病寻党
14. “同共产党取得联系,就是同人民群众取得联系”
—— 彭德怀革命洪流中多次恳请入党
15. 在国民党看守所中入党
—— 习仲勋狱中坚定革命决心
16. 身处困境心不变
—— 漆鲁鱼“行乞”万里寻党
17. “要想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来领导才能做到”
—— 杨度从帝制祸首到共产党员
18. “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
—— 吉鸿昌由旧军人到共产主义战士
19. “读书治学道路是不通的”
—— 郭影秋舍弃幻想四处寻党
20. “宁肯因斗争致死,绝不束手待毙”
—— 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入党情结
21. 我的唯一信念就是人民的解放
—— 史沫特莱痛哭未能如愿入党
22. “基督教徒成为共产党员,很有教育意义”
—— 傅连暲为革命转变信仰
23. 为真理一息尚存,矢志不渝
—— 邹韬奋弥留之际请求追认入党
24. 坚决跟党走,海枯石烂不变心
—— 高树勋三次申请入党的传奇经历
25. “我的条件还不够,要努力为党工作”
—— 焦裕禄的三份入党申请书
26. “如承追认入党,实平生之大愿也”
—— 续范亭以毕生至诚请求入党
27. “我的心早就交给党了”
——“见习民兵”董存瑞的入党故事
28. “总理,我早就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 艺术大师程砚秋的入党插曲
29. “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
—— 钱学森视入党为其一生最高荣誉
30. “我生命中的第二个青春开始了”
—— 毛泽东亲自批准梁思成入党
31.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邓初民73岁终成共产党员
32. 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
—— 沈钧儒暮年重提入党心愿
33. 70入党终不悔
—— 华罗庚四次申请入党的曲折经历
34. “我生活道路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许德珩89岁不忘入党
35. “我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心至死不变”
—— 沈雁冰临终前口述夙愿
36. 共产党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
—— 宋庆龄晚年终圆入党梦
37. 九旬上将新党员
—— 陶峙岳入党的特殊经历
38. “闻道虽晚志不衰,甘将余生献人民”
—— 董其武耄耋之年终获光荣归宿
39.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
——“活雷锋”徐虎的入党故事
40. “入党就入了18年”
—— 民营企业家梁稳根的入党历程
主要参考论著
后 记
一本没有字的教科书—— 徐特立51岁入党记
生于泥淖之中,初探救国之路
1877年2月1日,徐特立出身于湖南省长沙县五美乡荷花塅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徐树兆为人憨厚老实,靠辛苦耕种几亩薄田维持一家生计。母亲胡氏生有两男两女,由于常年劳作,生活艰难,一向体弱多病的胡氏在徐特立4岁时不幸病故。8岁那年除夕之夜,风雪交加。徐树兆为给可怜的孩子们过一个“丰盛”的大年,顶风冒雪去颜姓地主家讨取工钱。颜家竟然仗势欺人,百般刁难,将徐树兆辛苦一年的血汗钱全部扣下,分文不予。徐树兆在
深夜寒冷的风雪中苦等一宿,最终两手空空,一无所获。一家老小就这样含着泪水,咀嚼着生活的苦难迎来了新的一年。地主老财为富不仁,鱼肉乡邻的恶行,在徐特立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迹,终生不能忘怀。母亲的早逝、父亲的凄苦、生活的窘迫,使年少的徐特立备尝人世的艰难,命运的不公和世态的炎凉,促使着他心灵深处萌生出反抗意识的萌芽,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播下了种子。
不通文墨的父亲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楚,徐特立9岁时,全家忍饥受饿,节衣缩食,筹借学费送他到蒙馆读书,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经过六6私塾的刻苦学习,徐特立受到了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尤其是古代先贤志士们“一心报国有万死”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滋养了他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在思想朦胧中开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正当徐特立发奋攻读之时,无奈祖母病故,生活顿陷艰难。15岁的徐特立被迫辍学回家,挑起生活的重担。经过6年的私塾学习,徐特立在文盲充斥的乡村已经算是个“知识分子”了。下一步是继续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生活,还是另择他途?他在心中开始谋划着未来。起初,他打算学祖父在乡间行医,苦于不通脉理。继之想卜卦堪舆,发现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江湖骗术。最是迷茫困惑之际,他甚至想过遁入空门,皈依佛法,却发现佛门亦如世间,等级森严。1895年,经过三年的探寻和摸索,徐特立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坐标,在家乡开蒙馆收学徒,开始了他十年乡村塾师的清贫生活。
任何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环境的制约。徐特立也不例外,在开馆收徒的同时,他也曾兼习举业,冀图考取功名,作为进身之阶。为此,他白天教学,晚上研习八股文。为提高应试水平,徐特立带着自己撰写的文章,步行八十里,专程到长沙城里向闲居不仕的举人陈云峰老先生请教。陈老先生与他一见如故,劝谏徐特立洞察时事,放下科举功名,立志读书,求得济世利民的真学问。徐特立听从老先生的劝告,毅然放弃八股文,克服功利读书的弊病,开始按照陈老先生的指教,有计划地研读学问,提升自己的思想和学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立志读书的徐特立身处穷乡僻壤之地,时常面临无书可读、无书可借、无钱买书的困境。为了实现自己读书求学的梦想,徐特立思考再三,与妻子商议后下定决心,制定了“十年破产读书”计划。他将祖母留下的几亩薄田在十年内逐年变卖,用所得款项专门购书。从此,他不再为没钱买书而犹豫彷徨,一些价格不菲的经典书籍,如《十三经注疏》《御批〈资治通鉴〉》等,他都逐一买下刻苦攻读,积累了广博的学识,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
1897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唐才常等人在湖南长沙创办了《湘学报》。一年后,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党人以“开风气,拓风闻”为主旨,又在湖南创建了《湘报》,大力宣传“爱国真理”和“救亡之法”。在博览传统经典的同时,徐特立积极阅读这些反映时代问题和宣传西方文明的书刊。甫一接触,他便被报纸所介绍的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所吸引,被维新派所倡导的变法改制、救亡图存思想所感染。他曾由此一度崇拜康梁维新思想,以康梁信徒自居,并渴望中国能够通过维新变法,改变贫穷落后,受人欺压的局面,走上独立自强之路。然而,近代晚清社会的复杂性是他始料未及的,戊戌变法如昙花一现,仅仅百日便骤然夭折。谭嗣同等名噪一时的“六君子”惨遭屠戮,康梁被迫流亡海外。徐特立寄托无限希望的维新改良、变法图强的理想也被冷酷的现实击得粉碎。他在悲愤之中写下诗歌一首:“为恶既无恶报,为善又无善报;何必安分己,不做‘土匪强盗’?”字里行间透射出徐特立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败无能清政府的痛恨。维新改良的理想破灭后,如何拯救国家于危亡,黎民于苦难,似乎前面已是悬崖绝壁,无路可寻。徐特立在深沉的彷徨悲愤之中探寻着方向。
在教育救国理想和民主革命斗争实践中探寻出路
1905年,随着学识和阅历的增长,28岁的徐特立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凌辱有了更加直接的感触,对国家民族所遭受的苦难蹂躏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他不再安于农村塾师的单调生活,决心要走出闭塞的五美山区,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恰逢其时,设在长沙城里的宁乡速成师范正在招收学生,徐特立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学习生活。宁乡速成师范由同盟会会员周震鳞先生创办,学校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氛围浓厚。徐特立认真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史、日本明治维新史等课程,经常阅读民主革命先驱黄兴、陈天华、秋瑾等人的文章,广泛涉猎《民报》《浙江潮》《新湖南潮》和《中国魂》等革命书报,思想和视野得到进一步的开阔。尤其是湖南革命志士陈天华写的《猛回头》一书,精辟分析了当时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的危急形势,深刻揭露了清政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丑恶本质,使得徐特立的思想受到了极大触动。他开始深刻认识到,面对病入膏肓的清政府,康梁的君主立宪和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只有实行民族革命,彻底推翻腐朽的清政府,中国才有出路和未来。
速成学习即将结束时,周震鳞校长发表结业典礼演说:“我们办这个学校,不是培养你们当一个好教员,得到社会上的名誉地位。更重要的是希望你们创造事业,创造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业。”周校长的谆谆教导无异于醍醐灌顶,什么是当下“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业?”经过四个月的学习探索和校长的启发,徐特立走出了苦闷、彷徨的思想困境,决心选择教育作为实现自己救国理想的事业。从1905年到1925年,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徐特立殚精竭虑,百折不挠,先后创办了梨江高小、五美小学、长沙师范、长沙女子师范等多所学校以及举办了许多短期教师培训班,培养大批学生和教师人才。为了让那些没有机会读书又迫切希望读书的贫民子弟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徐特立积极发展平民教育,于1910年底在长沙城北门外李大中丞祠堂创办了长沙最早的一所平民夜校,从码头工人、车夫等下层民众中招收学生,受到下层百姓的热烈欢迎。为了心中教育救国的梦想,徐特立于1910年赴日本考察小学教育。1919年,已经42岁的徐特立抛家舍业,甘心做一名“扶拐棍的学生”,和湖南青年学子们一道远渡重洋,赴法国开始了为期5年艰苦的勤工俭学生活,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国边学习边考察西方教育。
经过20年的勤勉执着和不懈追求,徐特立已经成为名满长沙乃至湖南全省的教育家,被誉为长沙县小学教育的“长沙王”。在倾心办学兴教的过程中,徐特立聘任了一些思想进步的教师。他们是共产党员,学识渊博、作风正派、吃苦耐劳,充满爱国热情,在教学之余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徐特立开始对共产党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逐渐被共产党人的精神和追求所感染,在学校里积极支持党团组织开展革命思想宣传活动,有时甚至把自己的
住房让出来给党团组织开会,给学生们做掩护。
在兴办教育开启民智的同时,徐特立利用学校向学生揭露清政府卖国殃民的罪行,宣传爱国思想,积极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斗争的洪流之中。1909年,徐特立应邀到长沙修业学校作时事报告。他历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斑斑罪行,痛诉晚清政府对外卖国求荣、对内残酷镇压的丑恶行径。讲到激昂悲愤之时,徐特立声泪俱下,他纵身跳下讲台,当即取来一把菜刀,砍断左手小指,血书明志,用鲜血表达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愤恨和救亡图存的决心。徐特立断指血书的壮举极大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反帝热情。毛泽东后来回忆此事说:“这给了我对革命的第一次感性认识。”当时的一位老先生得知徐特立断指血书的消息,大为感慨,专门撰写对联一副盛赞徐特立的爱国壮举:“罗子云仗义执言,效申包胥之哭。徐特立拔刀断指,有南霁云之风。”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徐特立欣喜若狂,如“大旱之望云霓”。他对新生政权抱着热切的期待,积极组织长沙教育界响应起义,到处宣传演讲,发表政见,号召大家支持革命和新生政权。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徐特立当选为湖南省临时省会议员,并被选为副议长。正当徐特立为民主共和理想的实现而踌躇满志之时,政治形势急转直下,以谭延闿为首的立宪派对新政权充
满憎恨和恐惧,他们公然发动武装政变,鼓吹“和平革命论”,大肆杀害革命党人。徐特立在省议会提出县知事民选的提案遭到议长熊兆周坚决反对,并和省都督府勾结拒不执行。这对徐特立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痛心地看到,同他一起参加革命的那些人,大多是损公肥私之徒,贪图富贵之辈。一做官就叛变,本不想为民众造福。他们与反动势力同流合污,成为屠杀革命者的刽子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徐特立对自己坚持民主革命的信心开始动摇,对这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深感失望。他愤而辞去副议长之职,重新回到教育界。从1911年到1925年,徐特立一边继续自己教育救国的梦想,一边继续探寻救国救民的出路。1915年,面对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阴谋复辟帝制的丑行,徐特立与杨昌济先生挺身而出带领学生集会演讲,坚决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1918年,面对湖南督军张敬尧专横跋扈、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的恶行,徐特立利用其名望,不顾被“通缉”的危险,带领学生、老
师和群众揭露张氏罪行,积极参与驱张运动。1925年,面对军阀赵恒惕压制人民革命,镇压学生运动的暴行,徐特立据理力争,支持学生运动。但是,回首现实,这一切努力似乎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国家依然内乱不息,百姓依旧生灵涂炭,救国救民的理想 入党:40个人的信仰选择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入党:40个人的信仰选择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入党:40个人的信仰选择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好书
评分京东的东西挺好的,这个多次回购,很好的购物经历~
评分书的内容不错,装帧设计看着也很舒服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是正版的,送货很快!正品保障,十分满意!
评分京东的东西挺好的,这个多次回购,很好的购物经历~
评分很好的学习书籍,比实体书店便宜很多
评分图书不错值得够买很喜欢,物流也很快,就是方便,
评分还没有看过。。。。。。
入党:40个人的信仰选择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