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新传

范仲淹新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程应鏐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7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397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761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名家名传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31
字数:1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流传千古,其忠于谋国、明于知人的政治家智慧也是光芒万丈长,被称为“有宋一流人物”。程应镠先生作范仲淹传仅就史实叙述清楚,不作渲染,不发议论,坚持着力于叙事以及事相关联的人的原则,坚持论丛史出。本书形象生动,文情并茂,笔端蕴含感情,文字清丽洗炼,融史学论著的谨严与文学传记的优美于一炉,堪称史学与文学完美的结合。

内容简介

  本书为程应镠先生写作的首部历史人物传记。作者着重研究了范仲淹与同时代人的关系,详细叙述范仲淹的仕宦经历、德业文章、边塞武功、公谊私交,既勾画了范仲淹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风骨,同时又映照出他所处时代的历史风云变幻。本书叙事严谨,文字练达,作者为人物立传坚持论丛史出,史观自然流露,是一部历史人物研究的典范之作。

  作者着重研究了范仲淹和同时代人的关系,对范仲淹与宋仁宗、刘太后、晏殊、吕夷简、韩琦,等等,都根据可信的材料,作了叙述。作者写作时仅就事实叙述清楚,不作渲染也不发议论。坚持了着力于叙事以及与事相关联的人的原则,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

作者简介

  程应镠(1916—1994),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会顾问,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参与“二十四史”点校中《宋史》的标点工作。著有《范仲淹新传》《司马光新传》《南北朝史话》等。

目录

自序/1

一、 少有大志/1

二、 登进士第/6

三、 海角逢春/12

四、 “梅福官卑数上书”/20

五、 由秘阁校理出为通判/25

六、 皇太后之死与皇后之废/32

七、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40

八、 朋党之灾/47

九、 三出专城/54

一、 两浙之行/62

一一、 “大范老子”和“小范老子”/73

一二、 青涧城和好水川/83

一三、 降官、让官/91

一四、 大顺城/99

一五、 “西贼闻之惊破胆”/105

一六、 宋夏和议与政局变化/114

一七、 得人则治,失人则乱/121

一八、 庆历新政/129

一九、 辨诬/142

二、 宣抚河东/152

二一、 “退者道之止”/160

二二、 “步随芳草远”/167

二三、 死生师友/176

二四、 “忧事浑祛乐事还”/183

二五、 重到杭州/189

二六、 最后的日子/198

范仲淹事迹著作编年简录/206

参考书目/228


精彩书摘

  《范仲淹新传》:
  大中祥符三年(一〇一〇年),宋朝有个叫王济的人死了。他官做得不小,死在知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的任上。这个人是很有点远见的。澶渊之盟以后,朝廷上上下下都沉溺于升平之乐,王济却提醒皇帝要居安思危。在这之前,他和张齐贤在皇帝面前议论,以为北有契丹,西有西夏,两河、关西之地,年年被侵扰,不能说是天下太平了。皇帝颇为他的议论所动,单独问他应当怎样措置边防。他说:“今天国家依靠的就只一条大河,这不行!要赶紧选用有能力、可当大任的人负责边事,不然,我真担心不久敌军就要饮马于黄河了。”①临终时,他自草遗表,请求皇帝“进贤,退谀佞,罢土木不急之费”②。
  六年前,即景德元年(一。。四年),契丹大举南下,真宗采纳寇准建议,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③,和契丹缔结了和约,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澶渊之盟①。但寇准却因此在朝廷中陷于孤立,既为皇帝所忌,又为朝臣所怨②。对于寇准,仲淹是很佩服的。在仁宗即位之初,他就称赞寇准能当大事,“却戎狄,保宗社”,像山一样屹立,不为风雨所动③。
  在澶州和契丹达成和议的时候,仲淹才十六岁,还没有复姓,随后父姓朱,名说。四年以后,朱说漫游关中④。关中为汉唐故都所在,对这个青年来说,当然会引起历史的兴亡之感。朱说在这里拜访了一位后来被他称为吏隐的王衮。王衮善诗,有正义感。任彭州(今四川彭县)通判,公开斥责知州的不法行为。他欢喜喝酒,对音乐也很爱好,人们说他“有嵇阮之风”。王衮的儿子镐,和朱说成了好朋友⑤。朱说这时候也欢喜音乐,曾经向大音乐家崔遵度学过琴⑥。王镐两位好朋友,一个叫周德宝,一个叫屈元应,都是道士,都善于琴。当时,他们都很年轻,朝暮相从,对什么问题,都欢喜议论。王家有别墅在鄂县(今陕西户县)山中,鄂杜一带,是关中风景胜地。王镐戴小帽子,穿白麻织的衣服,骑一头小白毛驴,和这几位朋友无拘无束地放歌吟咏。三十七年之后,仲淹为王镐作墓表,对这个别墅风景的回忆,依然如画:
  山姿秀整,云意闲暇,紫翠万叠,横绝天表。及月高露
  下,群动一息,有笛声自西南依山而起,上拂寥汉,下满林
  壑,清风自发,长烟不生。①真仿佛是一个神仙世界。
  从关中回到长白山,朱说便别母到应天府(今河南商丘)②。
  应天府是戚同文的故乡。同文经历了五代的丧乱,“绝意禄仕”,认为“人生以行义为贵”,得到一位叫赵直的将军赞助,“筑室授徒”,讲述儒家经典。大中祥符二年(一〇〇九年),曹诚又在戚同文故宅之旁,增筑学舍,藏书数千余卷。朝廷派同文之孙舜宾主持学务,以为府学,真宗题名为应天府书院③,后来和岳麓、嵩阳、白鹿洞等书院合称为宋代四大书院。朱说就在这里学习了五年。
  ……

前言/序言

  自序

  一九三七年十月,借读武汉大学,没有心思读书,便泛览名人传记,时忆幼年读《史记》的快乐。二十多年后,被迫弃离学问,也没有钱买书,偶然得读陆游传,产生了为范仲淹写一本传记的念头。陆游是我极为佩服的一位爱国诗人,僵卧孤村,还有着为国远戍的梦想。那一位以天下为己任,忠于谋国、明于知人的人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常常使我为国忘身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了大量的宋史资料;又过了二十年,我又可以自由地做学问了,于是,便决定为范仲淹写一本传记。一九八年开始,断断续续读《范文正公集》,随手做一些摘要,抄一些警语。读完了,便忙于定《历史大词典·宋史》的稿子,然后便是生病,住医院。这是八二年的春尽。出院时,已是盛夏,什么事也不能做,休息在家。旧藏宋人笔记多种,用以遣日,浏览所及,有关范仲淹的则漫录之。大约从十月开始,便在楼钥所作年谱的基础上,作传记长编,断断续续,花了一年的时间。八三年秋天,开始写第一章少年时代;寒假多暇,上午没有人来,往往能成二三千字。八四年一个夏天,又断断续续地写,直到今年七月二十日,才全部写完。又花了十天时间,作事迹著作编年,这只是利用传记长编所搜集的资料和随事而作的考证加以简化,有些则是在传记中所没有提到的。做完了这一切,七月也就完了。这一天,正是四十七年前我从南昌动身去昆明的日子。

  我早就有一种为这部传记写一篇序言的冲动。抗日战争的烽火,使我从北平至天津,转由秦皇岛直航上海,回到了故乡。然后又由武汉至潼关,渡过黄河,转战晋西吕梁、姑射山中。三八年春尽,又渡过黄河至延安,自延安南行,六月至武汉,在故乡又留了一个月。我曾把这一年所写的文章集编为《一年集》,列入《烽火丛书》,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在桂林出版。这个集子是四年夏初编成的,我知道它出版,已是两年之后。在洛阳作了一篇序,送给一个刊物发表;这个集子四八年在上海重印,我事先一点不知道,这篇序也就为读者所不知,我自己不久也淡忘了。但我一想到这件事,总觉得有些遗憾。

  我第二本书是在极为困苦的条件下写成的。当时,谁都不会发表我的文章,更不会出我的书。由于老友的见怜,要我在一套《中国历代史话》中选作《南北朝史话》。书写完了,很想写一篇序。六一年和六二年,对于历史问题,不同的意见已见于报端;六四年的初夏,又在酝酿一场批判。我对当时讨论的历史问题和批判,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虽然我并不相信自己这些想法一定正确。经过史话的写作,这些想法更明确了,很想写一篇序,但这个念头,只在脑子里转了一下,便放弃了。书稿是六四年春天交出的,这年初冬,出版社正式通知不能出版了。直到一九七八年,我校完了七七年在北京修改后的稿子,才写了一个后记,但所说的已经不完全是六四年我所想说的了。

  任何一位作者,在他完成一部著作,或编成一个集子的时候,都是想说一点什么的。我过去却没有这样说话的条件,都只是在书出版之后,或将要出版之前,说一点可以说的话。

  《范仲淹新传》写作之前,我考虑了很久怎样研究历史人物的问题。研究历史人物和研究历史一样,三十年来,都受到左的干扰,没有上正路;特别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历史人物,即帝王将相,是完全被否定了。要为这些人“树碑立传”,不仅要受到谴责,还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八三年上海师院校庆,我在古籍整理研究所就这个问题作了一次学术报告。十月去贵阳,在贵州大学又讲了一次。十一月去南昌,又在江西师范大学讲了一次。江西是我的故乡,我情不自禁地讲到了文天祥和方志敏,欧阳修和陈寅恪。回到上海,因《历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征文,我便写成了《谈谈历史人物的研究》那篇文章。《范仲淹新传》的写作,当然就成为我在那篇文章中所论述的思想的实践。

  为范仲淹作传,我着重研究了他和他同时代的人的关系。对待宋仁宗,对待刘太后,对待晏殊,对待吕夷简,根据可信的材料,都做了叙述。对西夏用兵,韩琦、尹洙主张进攻,仲淹却以为只能防御,朝廷接受了韩琦的意见,但他和韩琦、尹洙毫无芥蒂,其后不仅交厚,而且言深。为了处理晁仲约对待“劫盗”的事,他和富弼争得面红耳赤,富弼始终不赞成他的意见,他对富弼却没有任何疙瘩。契丹发兵进攻呆儿族,仲淹去河东之前,分析了这一情况,以为契丹将要撕毁和约,请发兵河东,豫为之计,否则他不能去。杜衍、韩琦不赞成他的分析,也不同意他的请求,在仁宗面前和他争论。韩琦甚至说,仲淹不去,我去,不要朝廷发一骑一兵。事过之后,仲淹去了河东,朝廷没有发一兵一卒,他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的好友滕宗谅,有才能,有胆识,在庆州的时候,郑戬告他滥用公用钱,范仲淹极力为他辩护。仲淹和郑戬是连襟,对他很敬重。当月谏官欧阳修,也为滕宗谅辩护。仲淹也没有因为这样与郑戬失和。庆历新政失败,对于比他年轻的韩琦,殷勤期待的是“早归柄任”。这一切事实,完全说明了一位胸怀天下,以仁义为心,时时以为有仁义可行的人的志向。我在写《范仲淹新传》的时候,就努力把这样的事实叙述清楚,不作渲染也不发议论。

  封建社会中,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德,而所谓“德”就是事君事父,也就是所说的仁义礼乐孝弟忠信。南宋朱熹,编了一部《五朝名臣言行录》,又编了一部《三朝名臣言行录》,他所持的标准,就是这个德。范仲淹是一位“少有大志”的人,欧阳修说他:“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他自己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一生当中,做了一些事,但成功的不多。我常常想,为什么这样一个人,能得到当时以及后世的称赞。南渡偏安,刘宰以他为北宋第一人。金元遗山说他:“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八)是不是这就是人们之所以称赞他的原因呢?我以为这是值得研究的。可以肯定的是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封建士大夫思想的精华。五十年代,关于道德继承的问题,曾经展开过讨论。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是不是可以继承呢?从冯友兰先生、吴晗先生的议论中,可以看出,实际上他们都认为是可以继承的。但地主阶级的道德可以继承,不能为当时的理论界所许可,冯先生便创为抽象继承说,但继承却永远是具体的。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十九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列宁选集》第二卷,四四一页)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所继承的,不都是那样具体么?

  我在写这本传记的时候,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想得很多。有一些,像上面所说的,是想清楚了。但我不在这本书里发议论,夹叙夹议也尽量避免。我着力于叙事,以及与事相关联的人。我以为这样做好了,其论自见。论从史出,我是坚信不移的。

  历史和历史人物是必须认真研究的。继往才可以开来。教育我们的青少年,叫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以为必须十分重视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教育作用。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国历史上有过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没有一个不是少有大志,或如山之高,或如海之深。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做出过各种不同的贡献。写这一本书,要说有什么目的,其目的也就是如此。一九八五年八月二日


范仲淹新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范仲淹新传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范仲淹新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范仲淹新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包装只是一个袋子,但是书维护得很好。没有什么议论性的表达,更多的是陈述

评分

此书不错

评分

包装很不错,没有损坏,比较细心,值得表扬

评分

包装很不错,没有损坏,比较细心,值得表扬

评分

很好的东西,一直在买,推荐

评分

好,很好。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时间有限,好书浩瀚,唯有珍惜。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范仲淹新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