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級微觀經濟學》取材於田國強教授在美國得州A&M;大學經濟學係20多年講授高級微觀經濟學的英文講義,用瞭近10年時間反復修改,增加近一倍內容而成,囊括瞭現代微觀經濟理論中基本直至前沿的幾乎所有典型主題,是作者過去30多年學習、思考、研究和講授微觀經濟理論的集成之作。
本書的特色在於加入中國元素,它既嚴謹係統地介紹瞭現代經濟學的許多基準理論和前沿的微觀理論,隻要有可能,都給齣瞭準確的定義和嚴格的證明,同時又結閤中國國情和市場化改革及國傢治理通俗易懂地介紹瞭各種經濟理論的內涵思想,體現瞭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的有機結閤。
本書除瞭供經濟學博士微觀經濟學係統教學和前沿專題教學外,也可作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的教材和重要參考書,也是任何想瞭解微觀經濟學發展和動態的經濟學傢及其政策研究者的重要參考書。
作者簡介
田國強,現任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院長,美國得州A&M;大學經濟係AlfredF.Chalk講席教授。首批國傢“韆人計劃”特聘專傢,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經濟理論、機製設計、拍賣理論、匹配理論、數理經濟學、中國經濟等。在包括《經濟研究評論》、《博弈與經濟行為》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在內的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發錶論文150多篇,包括在《經濟研究》上發文十多篇。著作《中國改革:曆史、邏輯和未來》獲第16屆孫冶方經濟科學奬。
精彩書評
目前愈來愈多的人感到需要補上理論經濟學這一課,以免被似是而非的流行說法誤導和對社會經濟態勢作齣誤判。在我看來,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來說,田國強教授的《高級微觀經濟學》是一本zui值得推薦的高級經濟學教材。這本教材的zui大優勢在於:一方麵,它避免瞭許多國內經濟學教材忽視20世紀中期以來經濟學重大發展的缺點,從現代經濟學的基準理論到zui前沿的觀點都給齣瞭準確的界定和嚴格的證明;另一方麵,它又避免瞭絕大多數引進教材缺乏中國元素的缺點,能夠結閤中國經濟改革、經濟發展和國傢治理的實際,闡明各種經濟理論的內涵思想。即使對於理解書中高深的數理模型和復雜的數學推導有睏難的讀者,僅僅從作者對經濟學理念和經濟學方法的係統深刻闡述得到啓示,也會感到受益匪淺。
——吳敬璉
田國強教授在美國執教經濟學近30年,在中國推動經濟學教育改革10餘年。本書是他在中美兩國學習、研究、講授微觀經濟理論的集成之作。它既嚴謹係統地介紹瞭現代微觀經濟學基礎和前沿理論,又結閤瞭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發展的國情。這是一本專為中國學生寫的高級經濟學教科書,是對中國經濟學教育改革的新貢獻。
——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田國強教授將他近三十年來在微觀經濟學領域內研究與教學取得的成就和積纍的心得傾注於這部力作,填補瞭國內高水平微觀經濟學教材的一個空白。其內容非常豐富,可以像Mas-Colell-Whinston-Green的教科書一樣,成為微觀經濟學領域的標準教科書或參考書。尤其應該提到的是,田國強教授對於現代經濟學的科學和客觀的闡述,充分展示瞭一個經濟學傢嚴謹的治學精神,值得所有人一讀。
——周林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
國傢“韆人計劃”特聘專傢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
中國經濟學教育和研究取得瞭長足的進步,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麵仍然全麵落後於國際前沿,一方麵和中國經濟的實踐結閤遠遠不夠。田國強傾力寫作的這本高級微觀經濟學教材,全麵而係統,既覆蓋瞭微觀經濟學前沿的重要主題,又結閤中國經濟的實踐,努力運用經濟學理論分析中國現實問題。本書齣得及時,值得大力推薦!
——蔡洪濱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
這是一本講授微觀經濟學的高級教程。它涵蓋的內容非常係統和前沿,而且有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真實經濟世界的精彩解析,chaoyue瞭之前同類的教科書。它是華人經濟學傢田國強教授幾十年課堂生涯的傾心之作。
——張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微觀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基石與核心組成部分。著名華人經濟學傢田國強教授根據自己在中美高校30多年教學、研究及學術管理的經驗與心得寫成的《高級微觀經濟學》一書,涵蓋瞭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以及重要前沿研究。本書框架恢宏、體係完備、邏輯嚴謹、層次清晰。作者在介紹經濟學基本思想、概念與理論時,總是通過一些富有啓發性的實例加以解釋說明,使教材在確保嚴謹科學的同時,又顯得深入淺齣,頗具可讀性。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作者經常結閤中國經濟的曆史現實,從中國視角探討現代微觀經濟學的適用性以及如何用於分析中國經濟問題。我相信,這些鮮明特色與優點,將使本書成為zui適閤中國學生和青年學者使用的經典教材與必備參考書。
——洪永淼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美國康奈爾大學Ernest S. Liu經濟學與國際研究講席教授
國傢“韆人計劃”特聘專傢
發展中國傢科學院院士
田國強教授的《高級微觀經濟學》乃集其多年教學與科研之大成。本書內容安排閤理、既深且廣。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不僅有助於掌握現代微觀經濟學理論,也能增進對其適用範圍之認識。本書就如何修正這些理論以切閤中國經濟現實問題之研究具有獨到見解,令人信服。研讀本書,你將直達經濟學研究之前沿。
——謝丹陽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係教授
國傢“韆人計劃”特聘專傢
田國強教授的《高級微觀經濟學》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教科書與參考書。本書內容廣泛,既覆蓋瞭經典的微觀經濟理論又引入瞭zui前沿的主題。重要的定理(結果)既有直觀的解釋,又有嚴謹的證明。例子與習題有益於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本書的特點是既與國際前沿的微觀理論接軌,又與中國的實際相結閤。這是一部中國學生與學者學習和應用微觀經濟理論不可缺少的讀物。我強烈推薦此書。
——白聚山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係教授
國傢“韆人計劃”特聘專傢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
田國強教授是國內現代經濟學教育的開拓者之一。田教授的《高級微觀經濟學》在現代經濟學理論中融入瞭中國的經濟思想,對中國學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微觀經濟學教材。掌握好微觀經濟學理論,是作齣優秀實證經驗研究(empirical work)的必要條件。這本書也是中國經濟學者的重要參考資料。
——張俊森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係係主任
國傢“韆人計劃”特聘專傢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
過去三十餘年,田國強教授一直緻力於現代經濟學在中國的教育和推廣,取得瞭公認的成就,本教材又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全書滲透瞭他數十年來從事微觀經濟學研究和教學的心血,既有從基本概念到研究前沿的理論全麵介紹,又做到瞭與中國現實、學術及思想相結閤,是一本極具特色的高級微觀經濟學的教材,也是從事中國經濟問題研究尤其是微觀實證研究學者的重要參考書。極力推薦!
——甘犁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傢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得州A&M;大學經濟係終身教授
國傢“韆人計劃”特聘專傢
目錄
第零部分 預備知識與方法
第1章 現代經濟學的本質 /3
第2章 數學預備知識及其方法 /57
第一部分 個體決策製定
第3章 消費者理論 /147
第4章 生産者理論 /217
第5章 不確定性下的選擇 /252
第二部分 博弈論與市場理論
第6章 博弈論 /299
第7章 重復博弈和聲譽機製 /352
第8章 閤作博弈 /399
第9章 市場理論 /426
第三部分 一般均衡理論與社會福利
第10章 競爭均衡的實證理論 /479
第11章 競爭均衡的規範理論 /542
第12章 經濟核、公正配置及社會選擇理論 /580
第13章 不確定性下的一般均衡理論 /614
第四部分 外部性和公共品
第14章 外部性 /655
第15章 公共品 /687
第五部分 機製設計理論
第16章 委托—代理理論:隱藏信息 /721
第17章 委托—代理理論:道德風險 /778
第18章 完全信息下的一般機製設計 /831
第19章 不完全信息下的一般機製設計 /907
第20章 動態機製設計 /941
第六部分 市場設計
第21章 拍賣理論 /975
第22章 匹配理論 /1056
經濟學前沿探索與實踐: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精選 本套精選圖書集閤,旨在為對經濟學有深入研究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廣闊的知識視野,涵蓋瞭宏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框架、計量經濟學的實證分析工具,以及行為經濟學對傳統理性人假設的挑戰與拓展。本套書係聚焦於構建嚴謹的理論模型、掌握前沿的實證方法,並理解人類決策的復雜性,適閤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希望拓寬研究邊界的專業人士閱讀。 --- 第一冊:現代宏觀經濟學: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構建與應用 本書簡介: 本捲深入剖析瞭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石——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它不再滿足於僅介紹凱恩斯主義或古典主義的靜態描述,而是著眼於跨期優化、理性預期和隨機衝擊下的經濟體動態演化。全書結構嚴謹,從微觀基礎(Microfoundations)齣發,逐步構建齣包含傢庭、企業和政府部門的異質性代理人模型。 核心內容涵蓋: 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與模型構建 跨期優化與動態規劃: 詳細講解瞭拉格朗日函數、動態規劃原理(如貝爾曼方程)在經濟決策中的應用,特彆是生命周期消費與儲蓄決策的動態優化路徑。 理性預期與信息結構: 深入探討瞭理性預期如何影響經濟主體的決策,以及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信息在宏觀環境中的作用。 基本新古典模型(Real Business Cycle, RBC): 以RBC模型為起點,展示技術衝擊如何驅動經濟波動,並詳細推導瞭包含勞動供給與技術進步的基準模型。 新凱恩斯主義的粘性要素: 引入名義粘性(如價格調整成本、工資剛性)和實際粘性(如要素替代彈性),構建瞭包含粘性價格和粘性工資的DSGE模型,用以解釋短期內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模型校準、求解與政策分析 模型求解技術: 介紹瞭求解高階非綫性DSGE模型的主要方法,包括一階綫性化、二階綫性化(利用泰勒展開)以及通過“值函數迭代”等方法進行非綫性求解的數值技術。 參數校準與估計: 闡述瞭如何利用曆史數據,通過矩估計(Method of Moments)或最大似然估計(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來校準模型的結構參數和衝擊的波動性。 貨幣與財政政策分析: 展示瞭如何利用構建好的模型,模擬中央銀行實施的泰勒規則(Taylor Rule)對産齣缺口、通貨膨脹率的影響,以及財政支齣的乘數效應。特彆關注瞭零利率下限(ZLB)情景下的非常規貨幣政策效果。 異質性代理人(HANK/Aiyagari模型): 介紹瞭超越代錶性代理人假設的必要性,探討瞭異質性儲蓄偏好、收入不平等對宏觀調控政策傳導機製的影響。 本書強調數學工具的嚴謹性,要求讀者具備紮實的微積分、綫性代數以及動態優化基礎,目標是使讀者能夠獨立構建、求解並利用現代宏觀模型進行前沿研究。 --- 第二冊:計量經濟學前沿:因果推斷與大數據方法 本書簡介: 本捲聚焦於經濟學研究中最核心的挑戰之一:如何從觀測數據中可靠地識彆和量化經濟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本書係統地梳理瞭計量經濟學的經典工具,並大幅引入瞭近二十年來在因果推斷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新方法,特彆是那些能夠有效處理遺漏變量偏差、內生性問題和大數據結構的新技術。 核心內容涵蓋: 第一部分:計量基礎與內生性解決 迴顧與深化: 簡要迴顧瞭OLS估計的局限性(如違反高斯-馬爾可夫假設),並深入分析瞭多重共綫性、異方差性和序列相關性對估計效率和推斷可靠性的影響,以及相應的穩健標準誤和廣義最小二乘(GLS)方法。 工具變量(IV)方法精講: 詳細闡述瞭工具變量法的原理,重點分析瞭“弱工具變量”的危害,並介紹瞭兩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及其在高維情境下的擴展。 麵闆數據模型的因果識彆: 深入探討瞭固定效應(FE)和隨機效應(RE)模型的選擇標準,以及如何利用“差中差”(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框架來識彆特定政策乾預的平均處理效應(ATE),特彆關注平行趨勢假設的檢驗。 第二部分:現代因果推斷與非參方法 斷點迴歸(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RDD): 詳細介紹瞭清晰斷點(Sharp RDD)和模糊斷點(Fuzzy RDD)的設計,強調瞭局部平均處理效應(LATE)的估計及其在政策評估中的重要性。 匹配方法與傾嚮得分: 闡述瞭如何通過傾嚮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來模擬隨機對照試驗的環境,並對比瞭內核匹配、最近鄰匹配等不同方法的優劣。 雙重差分(DDD)與閤成控製法(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重點介紹瞭閤成控製法在評估單個重大乾預事件(如州級法規變動)對特定單元影響時的應用,這超越瞭傳統DiD對“對照組”的依賴。 處理效應的異質性分析(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s): 引入瞭分位數迴歸和條件平均處理效應(CATE)估計方法,以探究政策效果在不同群體間的差異化錶現。 第三部分:大數據與高維計量 時間序列與高頻數據: 探討瞭嚮量自迴歸(VAR)模型及其結構化擴展(SVAR),用於分析多個經濟變量間的相互影響,以及高頻數據在市場微觀結構研究中的應用。 高維模型與正則化: 介紹瞭在存在大量潛在解釋變量時,如何使用Lasso、Ridge等正則化技術進行變量選擇和風險控製,以構建更具解釋力的預測模型。 本書緻力於提升讀者的實證技能,使讀者能夠批判性地評估現有文獻中的因果索賠,並設計齣具有高內部效度的實證研究。 --- 第三冊:行為經濟學:超越理性人假設的決策科學 本書簡介: 本捲是對傳統新古典經濟學中“理性經濟人”(Homo Economicus)假設的係統性挑戰與拓展。它綜閤瞭心理學、神經科學和經濟學的最新發現,旨在構建更符閤人類實際觀察到的決策模式的理論框架。本書探討瞭有限理性、偏好形成、情緒影響以及社會因素如何係統性地偏離標準效用最大化路徑。 核心內容涵蓋: 第一部分:理論框架與認知偏差 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詳細解析瞭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論,特彆是關於“參考點依賴”、“損失厭惡”和“概率加權”的非綫性處理,解釋瞭風險和不確定性下的非理性選擇。 有限理性與啓發式(Heuristics): 介紹“認知捷徑”在信息過載環境中的作用,分析瞭可得性啓發、錨定效應等常見認知偏差如何影響金融市場決策和日常消費。 時間偏好與動態不一緻性: 探討瞭雙麯綫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模型,解釋瞭人們為何會齣現“計劃-行動”不一緻的現象(如拖延癥、無法堅持儲蓄計劃)。 稟賦效應與損失厭惡的量化: 通過實驗經濟學證據,量化瞭損失對效用的負麵影響強度,並討論瞭其在資産定價中的潛在含義。 第二部分:社會偏好與決策環境 利他主義與公平偏好: 引入瞭基於平等主義、互惠性(Reciprocity)和慷慨度的社會偏好模型,分析瞭在公共物品博弈、最後通牒博弈和獨裁者博弈中,經濟主體如何考慮他人的福利。 社會規範與模仿: 探討瞭社會影響、從眾行為(Bandwagon Effect)以及網絡外部性如何塑造個體的偏好和市場均衡。 框架效應與選擇架構: 分析瞭決策選項的呈現方式(即“選擇架構”)如何係統性地影響選擇結果,並介紹瞭助推(Nudge)理論在公共政策設計中的實際應用。 第三部分:實驗經濟學與實證檢驗 實驗設計原理: 詳細介紹瞭如何設計、執行和分析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以嚴格區分理論預測與實際行為。 神經經濟學基礎: 簡要介紹瞭利用腦成像技術(如fMRI)對決策過程中的奬勵係統、損失規避和衝動控製進行神經生物學解釋的研究進展。 應用領域: 展示行為經濟學原理在金融市場異象(如過度交易)、健康決策、儲蓄行為和市場失靈乾預中的應用案例。 本套叢書共同緻力於提供一個多維度、深層次的經濟學學習體驗,從構建精確的宏觀預測工具,到掌握識彆因果的實證利劍,再到理解影響經濟主體的深層心理動機,構建一個全麵而現代的經濟學知識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