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本书的论文,是奥利弗·哈特教授在1986—2008年间关于不完全合同理论研究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成果,分为模型、基础、应用三大部分。
模型部分选取了哈特早期与格罗斯曼、穆尔先后合作的两篇产权理论开篇之作,以及哈特代表性著作《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中的一章。这三篇论文说的就是通常所谓的GHM模型。这一部分还遴选了哈特和穆尔在2008年完成的《作为参考点的合同》一文,以反映不完全合同理论的重大发展。
基础部分选取的是关于不完全合同理论基础的三篇论文。一篇是哈特和穆尔合作的关于不完全合同的基本理论模型,另一篇是哈特在《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一书中的有关论述,还有一篇是哈特和穆尔在1999年那场著名论战中回应马斯金等人质疑的论文。
应用部分的三篇论文研究了公共物品提供中的政府产权与私人产权的边界、金融合同以及债务合同期限等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对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抱有好奇心的研究者而言,这本《不完全合同、产权和企业理论》无疑是一份厚重的礼物。它以一种极其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将不完全合同这一概念的普适性和重要性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往我们可能更多地将合同视为一个静态的、明确的约定,但本书作者却揭示了合同的内在“不完全性”,以及这种不完全性如何深刻地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从雇主到雇员,几乎所有的经济互动都受到不完全合同的制约。而产权,作为一种对资源使用权的界定,在应对不完全合同所带来的挑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书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产权安排如何影响着激励机制、信息流动以及风险分担。最终,作者将这一切引向了对企业存在的解释。企业,作为一种将不完全合同的风险和交易成本内部化的组织形式,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效率,在本书的理论框架下得到了清晰的阐释。书中关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激励兼容性等问题的讨论,更是将理论深度推向了新的高度。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细细品味的著作,其蕴含的智慧足以改变你对经济世界的基本认知。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其独特的视角所吸引。作者没有遵循传统的教科书式的叙事,而是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路径,将看似独立的经济学概念——不完全合同、产权和企业理论——编织成一张紧密相连的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完全合同”的界定和分析,这远非简单的“合同并非完美”那么简单。它深入探讨了现实世界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未来不确定性以及交易成本等因素,合同必然存在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如何影响着个体和组织的决策,以及如何促使经济主体寻求更有效的合作方式,是本书的核心议题。通过对产权的细致考察,作者进一步阐释了清晰的产权界定对于降低交易成本、鼓励投资和促进经济效率的重要性。而企业,在本书的语境下,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种特殊的、能够有效管理和协调不完全合同的组织形式。书中对企业边界的讨论,对代理问题的剖析,都充满了启发性。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高明的建筑师,用精密的工具和深厚的功底,搭建起一座理解经济组织奥秘的宏伟殿堂。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在理论层面深入理解企业为何存在、如何运作,以及产权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何种角色的读者,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启示。
评分坦白讲,在阅读《不完全合同、产权和企业理论》之前,我对“不完全合同”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甚至有些轻视。但这本书,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将其提升到了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地位。作者用精准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关于经济组织演化的精妙图景。书中不仅仅是对理论的阐述,更是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深刻洞察。通过对产权界定和执行的细致分析,作者展示了为何清晰的产权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石,以及在现实中,产权的模糊和界定成本如何限制了经济活动。而企业,则在这一过程中,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它是一种应对合同不完全性,通过内部制度安排来降低交易成本、规避风险的独特组织形式。书中所探讨的委托-代理问题、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等概念,在不完全合同的框架下得到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作者对于企业如何通过激励机制和信息收集来弥合合同的“裂缝”,进行了精彩的论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何在现实经济中,会出现种种看似“不理性”的组织结构和交易模式。对于任何想要在理论层面深耕经济学,理解市场经济底层逻辑的读者,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推敲的经典之作。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企业运作本质的理解。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将企业视为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器,而忽略了其背后复杂的合同关系和产权结构。但《不完全合同、产权和企业理论》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作者的论证逻辑严密,从不完全合同的根源——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性——出发,层层深入,揭示了产权在规制这些不完全性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例如,书中对于清晰产权如何减少寻租行为、激励长期投资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而企业,则被描绘成一种应对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它通过组织内部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散机制,有效地管理着那些无法在市场合同中完全约定的事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企业边界的讨论,以及为何某些活动会在企业内部完成,而另一些则通过市场交易。这种解释,不再是简单的“规模经济”,而是深入到了合同的有效性和产权的保障能力。对于任何一位企业家、管理者,或者仅仅是对现代经济组织运作方式感到好奇的读者,这本书都是一次不可错过的学习机会。它让你看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企业现象,背后竟有着如此深刻的理论支撑。
评分在经济学研究的浩瀚星河中,总有一些著作如同灯塔,照亮了我们理解复杂世界的路径。这本书(《不完全合同、产权和企业理论》)无疑就是这样一本巨作。它以一种近乎雕塑般的精确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经济组织核心要素的宏伟图景。作者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抽丝剥茧般的逻辑推演,将不完全合同这一现代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巧妙地嵌入到产权制度和企业存在的解释之中。读罢全书,你会被其严谨的论证和深刻的洞见所折服。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如何导致合同的不完全,以及这种不完全性如何催生了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企业,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特别是作者对产权界定模糊性和可执行性问题的探讨,与合同的“不完全”之处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自洽且极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书中引用的案例分析,虽然篇幅不长,却如点睛之笔,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经济学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运行轨迹。对于任何渴望深入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企业组织本质,以及法律和制度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宝藏。它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次智识上的深度旅行,一次对经济学前沿问题的全面梳理。
评分正版的专著,难度较大,适合研究生以上
评分如饥似渴
评分太难懂
评分东西不错 ,值得购买!!!
评分非常好,书很新,物流很到位!
评分发票开错!售后服务差!建议大家在京东买东西小心些
评分契约理论的经典
评分东西不错 ,值得购买!!!
评分契约理论的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