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指纹-(上下册)

上帝的指纹-(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瑞姆汉卡克 著
图书标签:
  • 神秘学
  • 灵性
  • 宗教
  • 古代文明
  • 神话
  • 宇宙学
  • 哲学
  • 探索
  • 启示
  • 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亚运村图书大厦
出版社: 不明供货商
ISBN:9787550283251
商品编码:12014428267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上帝的指纹-(上下册)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原京华) 出版时间:2016-12-01
作者:葛瑞姆.汉卡克 译者:胡心吾 开本: 32开
定价: 88.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550283251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全球超级畅销书《上帝的指纹》重装上阵! 世界上*伟大的考古报告纪实! 长期雄居美、英、法、日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畅销书金榜之首! 本书被译成30种语言全球发行,总销量突破一亿册! 《纽约时报》、DISCOVERY频道*推荐。 被西方誉为“20年来*具智慧的考古纪闻”“一部启示录般奇妙的好书”。 内文配以彩插,材料扎实详细,解读深刻,逻辑条理清晰。

内容提要

人类文明开启之前,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在南极进行缜密的地理勘探?为什么世界各国神话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人类生存周期是约六千年?古埃及胡夫金字塔铭刻的预言揭示了人类的终结期,古印第安人的一个传说为什么也有一个基本相似的“末日” 时间表…… 面对如此不可抗拒的远古文明诱惑,葛瑞姆·汉卡克鼓起改写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勇气,“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作者用他深情又深远的目光,深入到地球这个小小星球上现存的几乎所有的远古文明。以宇宙文明的高度观测着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现代文明解释不通的不可思议的人类文明,运用地球物理学、天文学、考古学、人类学、宗教学、神话学、建筑学等等理论,穿过无底的时间黑洞,烛照人类远古文明的幽幽秘境。

作者简介

葛瑞姆·汉卡克(Graham Hancock):英国人,国际**古文明研究专家、探险家、作家。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童年时期生活在印度,1973年从英国杜伦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的记者。曾任经济学人杂志非洲特派员,后从事调查旅行与遗址探险,并在Discovery频道现身开讲“寻找失落文明”经典系列,揭开人类文明史上神秘的面纱。著有《上帝的指纹》、《失落的约柜》、《天之镜》、《创世纪的守护神》、《火星的秘密》等国际知名畅销书。

目录

目录; 葛瑞姆自序 上册 **部 古地图的谜团 **章 秘境地图 // 003 第二章 南方大陆上的河流 // 015 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 // 027 第二部 大海的浪花:秘鲁和玻利维亚 第四章 飞翔的秃鹰 // 037 第五章 古印加人的踪迹 // 045 第六章 他来到这个混沌的世界 // 049 第七章 那时代有巨人吗 // 057 第八章 世界屋脊上的湖泊 // 067 第九章 过去和未来之王 // 073 第十章 太阳门之都 // 079 第十一章 远古图像暗藏天机 // 085 第十二章 维拉科查人的末日 // 095 第三部 羽毛蛇神:中美洲亚述浮雕 第十三章 鲜血世界末日到来的时间 // 103 第十四章 蛇神的子民 // 111 第十五章 墨西哥的通天塔 // 119 第十六章 蛇神圣殿 / / 1 2 9 第十七章 奥尔梅克人之谜 // 135 第十八章 惹人注目的外乡人 // 145 第十九章 天堂地府与生死轮回 // 153 第二十章 始祖的孩子们 // 161 第二十一章 计算世界末日的电脑 // 169 第二十二章 众神之都 // 177 第二十三章 太阳、月亮与亡灵之路 // 187 第四部 神话之谜 (一):患失忆症的人类 第二十四章 梦的回音 // 199 第二十五章 《圣经·新约·启示录》的多种表现形式 // 213 第二十六章 在地球漫长的冬季中诞生的物种 // 221 第二十七章 天昏地暗,黑雨倾盆 // 227 第五部 神话之谜 (二):天文密码 第二十八章 天空的机制 // 241 第二十九章 古代密码的**道裂缝 // 251 第三十章 宇宙树和诸神的磨坊 // 259 第三十一章 俄赛里斯数字 // 269 第三十二章 警示后人 // 281 下册 第六部 来自吉萨的请柬:埃及(一) 第三十三章 方位基点 // 289 第三十四章 永恒的大厦 // 295 第三十五章 坟墓而且只是坟墓 // 303 第三十六章 反常的金字塔 // 317 第三十七章 神造金字塔 // 325 第三十八章 三维互动游戏 // 337 第三十九章 鸿蒙初辟之地的卫士 // 349 第七部 永恒的君王:埃及(二) 第四十章 埃及还有秘密吗 // 363 第四十一章 太阳城,豺神的房间 // 371 第四十二章 时代错误和暧昧不明的铭文 // 379 第四十三章 寻找**时代 // 393 第四十四章 **时代的神祇 // 401 第四十五章 人类与神的工程 // 409 第四十六章 公元前的第1 1 个千禧年 / / 4 2 5 第四十七章 狮身人面像 // 431 第四十八章 测绘地球的人们 // 443 第四十九章 金字塔的力量 // 455 第八部 结论:失落的史前文明在哪里 第五十章 并非海底捞针 // 475 第五十一章 钟锤与钟摆 // 485 第五十二章 夜贼来临 // 501 参考文献 / / 5 2 1


《无尽之环》 卷一:星尘的低语 在遥远的宇宙深处,当一颗恒星走向生命的终结,它并非寂静地消逝,而是以一场盛大的超新星爆发,将生命的种子播撒向无垠的黑暗。本书的第一卷,便从这宇宙级的宏大叙事开始,带领读者穿越星尘弥漫的星云,窥探黑洞吞噬一切的神秘力量,感受类星体放射出的耀眼光芒。 故事聚焦于一个名为“卡拉”的年轻天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早已被战争摧毁的文明。卡拉从小就对浩瀚的星空充满好奇,他在残破的图书馆里,在泛黄的星图上,寻找着失落的知识,渴望理解宇宙的奥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段来自宇宙边缘的奇特信号。这段信号并非自然界的射电波,而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信息,它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庞大的文明,以及他们留下的关于宇宙起源和生命演化的惊人推论。 卡拉的发现,立刻在那个脆弱的文明中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一部分人视之为救赎的希望,认为这可能是逃离母星毁灭命运的指引;另一部分人则将其视为不祥的预兆,担心触及未知会招致更大的灾难。在质疑与探索中,卡拉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学者和工程师,他们利用仅存的技术,试图破译这来自星尘的低语,寻找信号的源头。 他们的旅程充满了艰辛与危险。他们必须克服资源的匮乏,应对内部的分歧,更要面对来自宇宙本身的未知挑战。在穿越危险的小行星带,躲避被遗忘的星际战舰残骸,以及在极端环境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卡拉和他的团队逐渐揭开了这段信号背后隐藏的宏大图景:这是一个关于“无尽之环”的传说,一个连接不同维度、不同文明的神秘结构。 本卷的结尾,卡拉团队终于捕捉到了更清晰的信号,指向了星系中一个被认为是传说中的“寂静之地”。在那里,他们相信能找到解开“无尽之环”之谜的关键,以及决定他们文明未来命运的答案。 卷二:维度之蚀 当卡拉的飞船驶入“寂静之地”的边界,他们发现这里并非一片虚无,而是一个被时空扭曲所笼罩的奇特区域。这里的星体运动轨迹异常,时间流逝的速度也变得难以捉摸。他们收到的信号在这里变得更加密集,也更加清晰,揭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那个发送信号的古老文明,并非单纯地想要传递知识,而是为了寻找能够帮助他们对抗一种正在吞噬整个宇宙的“维度之蚀”。 “维度之蚀”,是一种古老而恐怖的力量,它并非物理上的破坏,而是从根本上瓦解时空的结构,将物质、能量、甚至意识剥离,使其回归虚无。而发送信号的文明,便是这种力量的受害者。他们最后的希望,是找到能够稳定时空、抵御“维度之蚀”的方法,并将这份希望传递下去。 卡拉团队深入“寂静之地”,他们发现这里的异常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某个古老存在的强大力量所为。他们遇到了这个区域的守护者——一种非物质生命体,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时空的扭曲。与这些守护者的交流,并非通过语言,而是通过思维的碰撞,通过对宇宙法则的直观感知。 在与守护者的一次次交流中,卡拉逐渐理解了“无尽之环”的真正含义。它并非物理结构,而是一种宇宙运行的内在法则,一种能量的循环,一种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共振。而“维度之蚀”,则是这种法则被打破、被撕裂的征兆。 为了拯救自己的文明,也为了保护宇宙免遭“维度之蚀”的侵蚀,卡拉和他的团队必须冒险进入“无尽之环”的核心,寻找稳定时空的“锚点”。这个过程充满了巨大的风险,他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空的极度不稳定性,古老存在的试炼,以及对自身认知极限的突破。 在本卷的最终章,卡拉团队成功地找到了“锚点”。但他们发现,所谓的“锚点”,并非简单的物理装置,而是一种能够与宇宙法则产生共鸣的意识形态。他们必须以自身的生命和意识作为连接,重新激活“无尽之环”的运转。 这个决定,意味着卡拉和他的团队将不再以个体存在的形式继续存在,他们的意识将融入宇宙的循环之中,成为“无尽之环”的一部分。他们的选择,是为了整个宇宙的延续,是为了那些尚未诞生的文明,能够有机会在稳定而有序的时空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无尽之环》的故事,就此在宏大的宇宙尺度下,以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形式,画上了令人深思的句号。它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文明的传承,以及宇宙法则的深邃奥秘,引导读者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反思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上帝的指纹》这套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一直认为,历史书应该是按时间顺序来讲述的,但作者却打破了这种常规,他以“主题”为线索,将分散在不同时空的历史事件和考古发现串联起来。这种“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反而让我更容易抓住核心脉络,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古代科技”的讨论。当我们看到那些宏伟的古代建筑时,我们常常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但我们可能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完成这些工程的。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分析了古代的建筑技术、材料学,甚至是一些我们今天看来仍然难以置信的“巧合”。他提出的“外星文明干预”的假说,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他却用一系列的考古证据和逻辑推测来支撑,让我无法轻易地将其否定。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往往源于我们认知的局限。它鼓励我去质疑,去探索,去相信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评分

《上帝的指纹》这套书,我真的可以说是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啃下来的。拿到手的时候,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总觉得里面藏着什么了不得的秘密。翻开第一页,我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读物。它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伟大旅程,带你走访那些古老文明的遗迹,去探寻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巧合和遗物。作者的笔触细腻又充满力量,他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将历史、考古、人类学、甚至是神话传说都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而又引人入胜的网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巨石阵的部分,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它的结构和可能的用途,更重要的是,他将它与世界各地其他类似的巨石建筑联系起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存在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联系,一种早已失落的智慧,在不经意间留下了这些“指纹”?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忍不住思考,我们人类的认知,是否还有太多的盲区?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是否还停留在表面?这套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不断地挑战我的既有认知,让我对“未知”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忘的书,它会在你脑海里生根发芽,让你在日后的生活中,看到某些事物时,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书中的某些章节,某些令人惊叹的猜想。

评分

《上帝的指纹》这套书,让我彻底颠覆了对“历史”的认知。我以前总觉得历史书就是枯燥的年代记,但作者却将历史写得像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他擅长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串联成一个宏大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他关于“古代医学”的章节。我们总认为古代医学很落后,但作者却从古代的药方、手术器械,以及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揭示了一种我们今天仍然无法完全理解的古代医学体系。他提出的“能量疗法”的猜想,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但他却用一系列的考古证据和逻辑推测来支撑,让我无法轻易地将其否定。这本书让我对“生命”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生理的运转,更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一种我们仍然在探索的奥秘。

评分

翻开《上帝的指纹》,我就知道,这不是一本能轻易放下书。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梭于不同的时空,领略不同的文化。我最难忘的是关于“古代农业和生态系统”的讨论。我们总以为古代的农业是粗放式的,但作者却从古代的灌溉系统、作物种植技术,以及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揭示了一种我们今天仍然难以企及的古代农业技术。他提出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我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这本书让我对“可持续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

评分

这套《上帝的指纹》简直是一次对知识边界的彻底颠覆。我通常对那些过于“学术化”的书籍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却异常生动有趣,丝毫没有枯燥感。作者仿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带着我穿越了千山万水,拜访了那些神秘的古老文明。他提出的许多观点,虽然听起来有些“惊世骇俗”,但却都建立在严谨的考证和逻辑推理之上。比如,关于“失落的文明”的章节,他列举了许多令人信服的证据,暗示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存在过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先进的文明。这让我不禁联想到那些科幻电影中的设定,但作者却用现实中的考古发现和科学理论来支撑他的观点,这使得他的论证更具说服力。我尤其喜欢他将不同文化中的神话和传说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相似之处,并尝试解释这些相似性背后的原因。这种“比较神话学”的方式,让我看到了人类共同的精神内核,也让我对“人类起源”这个古老的问题有了新的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过去,它更是在启发我们去思考现在和未来。

评分

《上帝的指纹》上下册,就像两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再也无法轻易合上。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接地气,他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历史和科学知识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喜欢他关于“古代航海技术”的探讨。当我们看到那些庞大的古代遗迹时,我们可能会惊叹于古人的建筑能力,但我们可能忽略了他们是如何在没有罗盘和先进导航设备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航行的。作者从古代文献、船只残骸,以及古代航海图的分析,勾勒出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古代航海技术,甚至暗示着,古代文明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发达,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我们今天仍然无法完全理解的航海知识。这种对古代科技的深入挖掘,让我对“人类的进步”这个概念产生了新的思考。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并非从零开始,而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评分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本关于历史和考古的书,会让我如此热血沸腾。 《上帝的指纹》的作者,绝对是一位天才的叙事者。他拥有者非凡的洞察力,能够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挖掘出那些被遗忘的细节,并将它们串联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我最着迷的是关于“古代语言”的章节。当我们看到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老文字时,我们往往会觉得它们只是历史的遗迹,但作者却通过对比和分析,揭示了不同古老语言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甚至暗示着一种“世界通用语”的存在。这种跨越时空的语言学的探索,让我对人类文明的统一性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他提出的“文字起源于象形符号,而象形符号又来源于自然界”的理论,虽然听起来有些朴素,但却非常具有启发性。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语言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承载文明、传承智慧的载体。

评分

读《上帝的指纹》,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位古老的探险家,在世界各地寻找那些隐藏的秘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层层递进,通过大量的细节和证据,一步步引导读者去思考。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古代音乐和艺术”的部分。我们通常认为音乐和艺术只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但作者却从古代的乐器、壁画,以及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发现了其中隐藏着某种“宇宙规律”的痕迹。他提出的“音乐是宇宙的语言”的理论,虽然有些抽象,但却让我耳目一新。他分析了不同文化中的音乐和艺术形式,发现了它们之间惊人的相似性,并试图解释这种相似性背后的原因。这本书让我对“美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愉悦,更是一种与宇宙和谐共鸣的体现。

评分

《上帝的指纹》对我来说,是一场思维的盛宴。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历史和科学有一定的了解,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所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他用一种近乎“煽情”的方式,将那些冰冷的考古发现和科学数据,赋予了生命和温度。他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发现,而是在还原一个场景,让你仿佛置身其中,亲眼见证那些伟大的文明是如何在地球上留下的印记。我至今还记得关于“空中花园”的章节,虽然它更多的是一种传说,但作者从古代文献、地理环境,以及对古代工程技术的推测,勾勒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景象。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个传说与其他古代奇迹联系起来,探讨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技术或文化的传承。这种跨越时空的联系,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思考,那些被我们称为“神话”的传说,是否真的只是虚构,还是其中隐藏着我们尚未理解的真相?这套书让我对“文明”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文字、建筑和科技,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对宇宙和自然的探索精神。

评分

读《上帝的指纹》的上下册,感觉自己像是在参加一场旷日持久的侦探游戏,而我就是那个想要揭开谜底的侦探。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不像传统的学者那样一本正经地讲授,而是像一位娓娓道来的说书人,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例摆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思考,去判断。从埃及的金字塔,到秘鲁的马丘比丘,再到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古老文明,在作者的笔下,却像散落的珍珠,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联了起来。我尤其难以忘怀关于“玛雅预言”的讨论。当我们习惯性地认为那只是一个失传的文明留下的传说时,作者却从天文、数学、以及玛雅遗址中的壁画和雕刻中,挖掘出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证据,指向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一种我们今天仍然无法完全理解的智慧。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抛出了无数个问题,让我陷入沉思。这种“开放式”的结局,反而比直接告诉我答案更具吸引力。它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让我开始主动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线索。这套书不仅仅是在讲故事,它更是在教你如何去“看”历史,如何去“思考”历史,如何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中蕴含的巨大信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