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陈少白自述--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
原价:38.00元
作者:陈少白 ,文明国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11505156
字数:200000
页码:2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还原百年中国百年人物的百年心路,重现百年往事百年历史的百年记录,是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让读者零距离触摸一个时代的脉搏与体温。个人的记忆,承载着国家的历史,用他们自己的话语来把握时代的脉搏!乐黛云、刘梦溪、汤一介、杨天石、严家炎、耿云志、张立文联袂推荐!陈少白著、文明国编的《陈少白自述(1869-1934)》是陈少白分册。
内容提要
本书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陈少白先生的自述文集,同时也是陈先生著作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结集。全书凡四编:一、兴中会革命史要;二、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三、发刊词及书信;四:附编。前三编主要记述了陈先生追随孙中山先生创办兴中会、进行革命活动等的经历,附编部分包括陈少白年谱、轶事,以及关于兴中会之历史资料等的文献,弥足珍贵,可补本书之略。书前有钟荣光《陈少白先生传》、冯自由《“革命逸史”中的陈少白》两篇文章作为代序。
目录
陈少白先生传(代序一)
《革命逸史》中的陈少白(代序二)
第一编 兴中会革命史要
一、孙先生最初之革命言论与行动
(一)幼年之家庭与学校生活
(二)香港之求学时代——革命思想之发源
(三)医校毕业与在广州澳门行医
(四)上李鸿章书之经过
附录:上李鸿章书
(五)组织兴中会与筹备在粤革命
附录:香港兴中会章程
(六)第一次之广州起事及其失败之经过
附录:“革命”二字之由来
二、孙先生之抵日本及漫游欧美
(一)到日本后之行动
(二)由檀香山至美国英国及伦敦被难之经过
三、在日本之活动
(一)联络留日华侨及日本志士
(二)与康梁交涉之经过
四、台湾方面之活动
五、保皇党之占领横滨学校
六、杨衢云之重来日本及被摈
七、余之再赴台湾及返香港
八、革命党与保皇党交涉之经过
九、联络三合会哥老会之经过
十、再与康梁等之交涉
十一、惠州起事之失败与史坚如殉难
十二、杨衢云之死
第二编 兴中会革命史别录
一、杨衢云之略史
附录:杨衢云事略
兴中会首任会长杨衢云补述
二、陈廷威之略史
三、谢缵泰之略史
附录:老兴中会员谢缵泰
四、黄咏商之略史
附录:黄咏商略历
五、史坚如之略史
附录:史坚如传略
六、邓荫南之略史
附录:邓荫南事略
七、杨鹤龄之略史
八、尤少纨之略史
附录:尤列事略
尤列事略补述
尤列事略补述二
九、孙先生助菲购械经过略史
十、河内之一页
十一、四大寇名称之由来
十二、香港中国报经过略史
第三编 发刊辞及书信
《外海杂志》发刊辞
谈兴中会始创之地点及时期问题
第四编 附编
陈少白先生年谱
兴中会组织史
兴中会会员人名事迹考
兴中会初期重要史料之检讨
轶事十二则
编后记
作者介绍
陈少白,号夔石,广东新会人。辛亥革命早期主要领导人,兴中会创办人之一,与孙中山等被清廷称为“四大寇”。《中国日报》创办人,中国民主革命报业第一人。尝自励云:“不做大官,要做大事”,足见其志。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那种能够将历史人物立体化、鲜活化的作品情有独钟,而《陈少白自述——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这个书名,恰恰勾起了我对这类作品的强烈兴趣。在我的想象中,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事件的记录,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陈少白的视角,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奋斗与挣扎。这本书的副标题“全景式精神雕像”,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够打破单一人物的叙述,呈现出一个更加宏大、更加立体的历史画卷。我想象着,在陈少白的笔下,那些熟悉的名字或许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决策、他们的情感,都将变得触手可及。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对那个时代“精神”的解读,理解那些人物是如何在历史的熔炉中被锻造,又如何反过来塑造了历史的走向。这是一种对历史深层意义的探寻,一种对人性在关键时刻的考验的关注。
评分书名《陈少白自述——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本身就自带一种磅礴大气。光是“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无限遐想。而“全景式精神雕像”的副标题,更是给我一种宏大叙事和深刻洞察的预感。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段历史,不能仅仅停留在事件的层面,更要去探究塑造这些事件背后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本书以“自述”的形式,让我觉得有了一个非常难得的窗口,可以从一个亲历者的视角,去观察、去品味那个时代的人物群像。我希望它能带领我走进那些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去感受他们的热血、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困惑,甚至是他们的牺牲。通过陈少白的眼睛,我期待能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历史画卷,不仅仅是那些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也包括那些在历史洪流中默默付出的身影。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精神传承的生动教材。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便是它那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书名——《陈少白自述——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它预示着这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关键时期人物的深度解读,而且是以一种“全景式”的视角来呈现。“自述”二字更是让我看到了进入历史内部的可能性,我期待通过陈少白的亲历和回忆,去触摸那个时代那些伟岸身影的真实脉搏。近代中国,百年的风云变幻,无数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他们的精神特质,他们的奋斗轨迹,他们的思想火花,无疑是理解那个时代的钥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堆砌,而是能够深入挖掘这些“风云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性格、他们的信念、他们的挣扎,甚至是他们面对时代洪流时的复杂情感。一个“精神雕像”的意象,让我觉得这本书将试图塑造一种超越具体事迹的人物形象,捕捉他们灵魂深处的光芒,让后人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陈少白自述——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雕像”,光是听着,就能感受到一种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我一直对近代史,特别是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个体命运充满好奇。陈少白这个名字,虽然不至于家喻户晓,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能够被冠以“风云人物”的称号,想必其人生轨迹必然与那个时代的重大事件紧密相连。这本书的副标题“全景式精神雕像”,更是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产生了极高的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线梳理,而是能通过陈少白个人的视角,去审视那个时代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的内心世界,去捕捉他们奋斗的轨迹,感受他们的挣扎与抉择,甚至品味他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一个“自述”,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个人化的叙事,这意味着我可以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去触摸那些冰冷的史料背后鲜活的生命。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的复杂图景,以及其中人物的精神特质是如何塑造和影响着历史进程的。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书,我立即被它那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所吸引。书名本身就暗示了一种深厚的历史底蕴,而“全景式精神雕像”这样的表述,则让人预感到其中绝非空洞的年代概述,而是对个体生命在时代洪流中沉浮的深刻描绘。我尤其关注的是“自述”这一点,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直接倾听一位亲历者的声音,感受他眼中所见的那些风云人物,以及他们所处的复杂环境。近代中国,一个经历了巨大变革、充满激情的时代,涌现了无数个性鲜明、命运跌宕的人物。这本书能否如其所言,以陈少白为线索,勾勒出那个时代群体的精神面貌,是我非常期待的。我渴望在字里行间,看到那些曾经为国家民族命运奔走呼号的先贤,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牺牲、他们的无奈,甚至是他们的局限。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面能够映照当下、启迪未来的镜子。它或许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一代代中国人走过那段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岁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