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几何 [3-6岁]

儿童几何 [3-6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加·日托米尔斯基,列·纳·舍夫林 著,魏德敏 绘,赵桂莲 译
图书标签:
  • 儿童绘本
  • 几何图形
  • 启蒙认知
  • 数学启蒙
  • 形状认知
  • 颜色识别
  • 亲子阅读
  • 早教
  • 3-6岁
  • 益智游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3816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458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字数:15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6岁
《儿童几何》又名《几何国旅行记》,大数学家写给小孩子的数学童话,5-8岁孩子看得懂的几何入门书!
《儿童几何》被译成二十种语言,出版过二十六个版本,影响儿童数学教育五十年的经典之作!

专为5-8岁儿童编写,让孩子从小有一个“数学脑”
听故事、看图画,几何学习生动有趣、不枯燥
还原几何概念、原理产生的实际情景,与生活相结合
每章节图画故事后,精选十道练习,精准、不繁复
附有大量动手操作的小实验,画、摆、拼、插、写、算,手脑相结合
培养儿童三大素养:逻辑思维、平面想象、实际计算

内容简介

《儿童几何》是俄罗斯数学家日托米尔斯基和舍夫林为儿童创作的几何书,它的第一版于1969年面世,后被译为二十种语言,有二十六个图书版本,风靡世界。全书生动幽默地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点、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立方体、对称、长度和面积测量等几何知识,而这些知识是隐藏在图文并茂的故事之中:其一是四个快乐的小人儿一起学习几何新知识,其二是嵌套在故事中的故事——小点点给大家讲的童话《点点历险记》。
1982年,我国曾引进并出版过《儿童几何》的第一版(1969年版);1994年,日托米尔斯基和舍夫林重新修订和续写的《儿童几何》第二版(1994年版),即本书使用的版本。

作者简介

日托米尔斯基
著名科普专家,乌拉尔联邦大学教授、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首任院长。

舍夫林
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乌拉尔联邦大学教授。除了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他还致力于中小学及学龄前儿童的数学教育的推广,曾获得多项国家荣誉,如 “俄罗斯联邦科学工作者”、“尊敬的俄罗斯高等教育工作者”等。

赵桂莲
北京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教授

魏德敏
80后插画师,孩子出生后放弃从事多年的金融行业,重拾画笔,开始儿童绘本创作。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这本书啊,一看封皮就勾起我的往日回忆了!这本书小时候不知道翻了多少次!想念啊!!!
——豆瓣网友
超可爱的一本书啊,现在还常常想起,不过是姐姐的书,到我这儿都翻烂了,现在可以找给外甥看了,啊哈哈!
——豆瓣网友
这本是我的书,被小侄子翻出来了,5岁,很喜欢。讲得很浅,涉及的知识层层深入,从点线面到初中的射线等知识都有涉及。推荐。不知道版权在谁家手里。若是今日能做一做,也是不错的。
——豆瓣网友

目录

4 前言
初次见面
7 快乐的小人儿们开始学习几何(点和线/直线)。
13 练习
第二次见面
17 如何建造房屋(曲线和垂线);点点历险记(点点出发去旅行/结识线段);快乐的小人儿们比较线段的长度。
31 练习
第三次见面
33 点点历险记(射线如何连接成角/橡皮强盗现身);快乐的小人儿们学习角(直角/锐角/钝角)。
47 练习
第四次见面
51 点点历险记(跨越墨海的桥/来到三角形之城);快乐的小人儿们动脑筋摆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67 练习
第五次见面
73 快乐的小人儿们来到学校(四边形/矩形/菱形);点点历险记(追踪橡皮强盗/发生事故/到达四边形之城)。
89 练习
第六次见面
93 快乐的小人儿们画圆(圆心和圆的半径)。
101 练习
第七次见面
105 快乐的小人儿们学习测量长度(厘米/米/千米);点点历险记(谁损坏了铁路/线段们来帮忙)。
123 练习
第八次见面
131 快乐的小人儿们学习测量面积(平方厘米/平方米)。
141 练习
第九次见面
149 点点历险记(如何渡过没有岛屿的大海/乘坐筏子航行/用正方形可以造出什么样的筏子);快乐的小人儿们也用正方形制造筏子(相互对称/轴对称图形)。
165 练习
第十次见面
173 快乐的小人儿们回到学校(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点点历险记(橡皮强盗被逮住/可以擦掉没有尽头的直线吗/再也没有人在几何国里胡作非为)。

前言/序言

(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所有将给孩子们阅读本书的成年人)

许多年前我们产生了给儿童写一本几何书的想法。因为确信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通常人们习惯认为的水平高得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几何素材促进这种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很想创作一本完全意义上的“儿童”书:快乐的、引人入胜的、建立在游戏基础上的、有童话和历险的书。于是《儿童几何》诞生了,1969年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它首次问世,后来在国内外多次再版。
《儿童几何》的顺利出版激励作者创作出了另一本书,风格与它接近,针对同样的读者,那就是《数学入门》。它的第一版于1980年在莫斯科问世(后来各种语言的版本同样一次次再版)。写作《数学入门》使作者履行在《儿童几何》第一版前言中所许诺言(写出这本书的后续)的时间大大推迟了。20世纪80年代许诺的后续写完了,它与从前的文本一起组成了《几何国旅行记》这本书的内容。
我们对将要使用本书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的人提出几个建议、做几点说明:
1.本书针对的主要是6—8岁的儿童。看起来,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和5岁的小朋友它也有可能引发兴趣。
2.我们针对的是以下几种使用该书的形式:家庭阅读,在幼儿园大班和预备班作为参考书使用,小学生课外阅读。
3.我们的书不是教科书。里面没有对初等几何进行系统和全面的阐释。书的目的是通过通俗易懂和引人入胜的形式让儿童认识一系列几何的基本概念,教会他们识别最简单的几何情景,在周围的环境中发现几何形象。
4.不过,虽说叙述“轻松”,但该书却包含着各种基本知识。因此对它的使用要求成年人保持深思熟虑和积极的态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解释清楚(用自己的话,比书中更详细)那些难懂的地方,对图和图画进行说明,让孩子们注意重要细节。
5.由于书中有许多对于孩子们来说陌生的知识,因此阅读它需要循序渐进,注意掌握合理的进度。当然,阅读进度关键取决于孩子的个体特点,不过我们觉得,一次的“量”不该超过25—30分钟(这一点针对的尤其是同时有几个孩子共同学习这种情况)。
6.每个与新概念相关的术语在文本中首次出现的时候都标注出来了。在这些地方有必要停下来,让孩子注意新术语,把它重复几遍。如果孩子没有一下子记住全部新词,这不是坏事。更重要的,是让他认真去听,明白听到的内容。
7.每次学习从复习开始是有益的:回忆一下之前的几个段落和其中说到的几何概念。
8.文中插入的“要求小朋友做的事和练习”也很重要。它们有助于更深入更自觉地掌握书中的数学内容,获得一些实践技能。孩子们一定要回答问题,完成插入部分要求完成的内容。
9.至于练习,其中(尤其是书的后半部分)有一些比正文中插入的作业难得多的题目。在一些练习中引入了新概念。成年人必须确定,孩子是否应付得了这些练习,不要坚持让孩子按照顺序完成所有练习,当这样做会引起孩子反感的时候,尤其不要这样坚持。
10.学习本书会需要彩色铅笔、纸、尺子、剪刀、圆规、三角板、小棒儿、橡皮泥。这一切都需要预先准备好,在需要的时候使用。
11.如果同时有几个小家伙儿一起学习本书,那就有机会比赛(谁回答问题或者完成任务更快),有机会一起讨论、辩论,等等。不要忽视这样的机会。
12.感谢告知我们如何使用这本书的所有人:孩子年龄多大,书用了多长时间读完的,各章节的内容掌握得是否顺利。对于改善本书所提出的意见、希望和建议,我们同样心存感激。


В·Г·日托米尔斯基
Л·Н·舍夫林
童趣数学乐园:幼儿逻辑启蒙与空间认知绘本 目标读者: 3-6岁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幼教工作者 图书定位: 一本专注于培养幼儿早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和初步数学概念的综合性图画书。本书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和贴近生活的互动游戏,为孩子搭建通往数学世界的桥梁,而非生硬的知识灌输。 核心理念: 玩中学,学中乐。我们深信,对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理解,是孩子未来进行抽象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石。本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孩子可以触摸、可以观察、可以亲手操作的“游戏”。 --- 第一部分:形状的魔术师 (Forms & Patterns) 主题聚焦: 识别、分类、组合基础几何图形(圆、方、三角、菱形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内容详述: 第一章:认识你的新朋友——基本形状 圆形家族的探险: 从滚动的皮球、转动的车轮到圆圆的月亮,用富有故事性的场景引导孩子发现圆的特征——没有棱角,可以滚动。我们将展示“什么是圆”的几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水彩晕染出的水滴圆,和用纽扣拼贴出的规则圆。 方块的稳定力量: 探索积木、窗户和书本的“方正”世界。通过“搭高楼”的游戏,让孩子直观感受方形的稳定性和直角的概念。我们使用色彩饱和度高的插画,突出方形的四个相等边和四个直角。 三角形的动态美学: 引入屋顶、山峰和披萨角的概念,展示三角形的尖锐和指向性。特别设计一页“找茬”游戏,让孩子在复杂的背景中找出所有的三角形元素。 组合与拆解的乐趣: 引导孩子观察,两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可以拆分成四个小正方形。这部分着重培养孩子的“整体与部分”的初步认知。 第二章:形状的秘密衣橱 形状与功能的关系: 为什么自行车轮子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为什么房子的屋顶做成三角形可以挡雨?通过情景问答,让孩子理解形状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应用,建立最初的“设计思维”。 自然界的几何密码: 带领孩子观察自然界中的形状:蜂巢的六边形、雪花的对称性。这部分插画风格趋向写实与唯美结合,激发孩子对自然界秩序美的感知。 对称与平衡的初探: 介绍“镜像”的概念,用蝴蝶的翅膀、叶子的脉络作为范例,引入基础的轴对称概念,为后续的图形观察打下基础。 --- 第二部分:空间旅行家 (Spatial Awareness & Position) 主题聚焦: 理解方位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建立三维空间感。 内容详述: 第三章:小熊的方位地图 我的身体坐标系: 从“左手、右手”的区分开始,这是建立空间感的第一步。通过一系列有趣的伸展运动(如“小熊向左边摸摸鼻子”),巩固左右的区分。 家里的大冒险: 利用家居环境进行教学。例如:“小猫在桌子下面”,“玩具在盒子的里面”,“爸爸站在门前面”。每一页都是一个充满互动的场景,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复述这些方位关系。 高与低,远与近: 区分垂直方向的概念。通过观察摩天大楼和地面上的小花,理解“高”和“低”。设计“谁离我更近?”的视觉比较练习。 第四章:三维世界的初体验 从平面到立体: 介绍“长方体”和“球体”与平面图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区别。我们不使用复杂的术语,而是强调“能不能抱起来”、“能不能滚动”等触觉体验。 透视的魔法: 这是一个稍有挑战但极富趣味的章节。通过观察火车轨道或笔直的道路,让孩子初步感知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小。通过对比“近处的巨大橡树”和“远处的渺小房子”,激发他们对视觉深度的好奇心。 翻转与旋转: 学习如何描述一个物体被转动后的状态。例如,一个立着的杯子被“翻倒”了,一个正放的陀螺被“旋转”了。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动态空间想象力。 --- 第三部分:数量的魔法棒 (Pre-Number Concepts) 主题聚焦: 培养对数量的感知能力(多与少、多于与少于),为正式学习数数做准备,侧重于“多少”而非“具体数字的记忆”。 内容详述: 第五章:数数前的准备工作 多与少的感觉训练: 摒弃传统的1到10的计数,首先侧重于“比较”。例如,左边有一群红色苹果,右边有一串蓝色浆果,哪边更多?用视觉冲击力强的插画进行对比。 一样多(相等)的概念: 通过“分糖果”的故事,让孩子练习将两堆物体分到一样多。强调“配对”和“一一对应”的动作,而非数数。 排序与顺序感: 介绍“第一个”、“第二个”、“最后一个”。比如,小动物们排队参加运动会,引导孩子按高矮或年龄顺序排列,建立“顺序”的概念。 第六章:集合与分类的艺术 按属性归类: 这是逻辑思维的核心训练。例如,将所有的红色玩具放在一个篮子里,所有的动物玩具放在另一个篮子里。本书提供开放式的分类任务,鼓励孩子根据自己认为合理的标准进行分类(颜色、大小、材质、用途)。 找不同与找相同: 大量的视觉辨识练习。例如,在一组形状相似但颜色不同的物体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在形状和颜色都不同的物体中找出“功能相同”的。 集合的简单概念: 介绍“一个大家庭”的概念——比如“水果家族”包含了苹果、香蕉、橘子。这为未来集合论打下松散的基础。 --- 附录:家长/教师指引手册 本手册提供亲子互动的深度建议: 1. 活动延伸: 如何利用家中的日常用品(如意大利面、豆子、积木)进行本书中涉及的空间和形状游戏。 2. 提问技巧: 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的开放式问题设计(例如,不要问“这是什么形状?”,而要问“这个形状像不像我们家里的那个东西?”)。 3. 观察要点: 提示家长注意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对某个特定概念(如旋转、对称)的自然偏好或困难,以便进行针对性引导。 设计特色: 高对比度与柔和色调: 插画色彩鲜明,确保形状边界清晰,同时选用对幼儿眼睛友好的柔和过渡色。 互动操作页: 包含少量模切或可翻页设计,增加触觉参与度。 无文字干扰的视觉学习: 大部分概念通过图像直接传达,文字作为辅助描述,避免过早让孩子依赖阅读来理解数学概念。 本书旨在成为孩子们通往逻辑思维王国的第一张地图,让他们在发现形状、探索空间和感知数量的旅程中,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星空下的奇遇》简直是为我家那个充满好奇心的五岁小家伙量身定做的!我得说,一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的科普读物很多都内容过于单薄或者晦涩难懂。但这本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巧妙地将那些深奥的天文知识,比如行星的运行轨道、星座的古老传说,用极其生动、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串联起来。插画风格是那种温暖的、手绘的蜡笔质感,色彩饱和度非常高,每一页都像一幅精美的艺术品。我儿子最喜欢的是关于“如何找到北极星”的那一章节,书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公式,而是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探险任务,让他必须跟着书中的主角——一只爱做梦的小猫,一步步在想象的夜空中辨认出大熊座和小熊座的形状。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而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冒险。我们常常在睡前一起读,读完后他会拉着我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月亮上真的有兔子在捣药吗?”——这说明书成功地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并且为亲子间的深度交流搭建了绝佳的桥梁。书的装帧也很结实,纸张厚实,即便是小读者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细节处看得出出版方的用心。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点燃孩子对宇宙热情的父母。

评分

我给我的侄女选购《神秘花园的低语》作为她八岁生日礼物,这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选择之一。这本书的文学性非常高,它构建了一个极其细腻、充满象征意义的植物世界。它并非一本植物图鉴,而是一部关于“等待”、“生命周期”与“自我发现”的哲理童话。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一个被遗忘的、充满奇特植物的花园展开,每一种植物——无论是会唱歌的铃兰,还是只会夜晚开放的月光花——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生命状态或情感表达。叙事风格偏向古典童话的细腻和缓慢,语言优美,充满节奏感,读起来就像在听一场悠扬的大提琴演奏。插画采用了高对比度的水墨写意风格,留白很多,反而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去填补细节,非常高级。它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有些事物需要长时间的沉寂才能绽放,这对于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好的耐心教育。读完这本书后,侄女开始对家里的多肉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不再只是“浇水”,而是会观察它们的叶片纹理和生长方向,并试图给它们“起名字”,这说明书成功地将抽象的阅读体验转化成了具体的现实关怀。

评分

说实话,我这次购买《会说话的工具箱》是有点盲目跟风的,因为最近大家都在讨论STEAM教育的重要性。结果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工具类读物的刻板印象。它完全避开了枯燥的机械原理讲解,而是将工具拟人化,赋予了它们非常鲜明的个性和“职业病”。锤子先生是一个急性子的监督者,扳手小姐则是个沉稳的协调者,每一件工具都有它独特的“声音”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本书最棒的地方在于,它不是告诉你这些工具“是做什么的”,而是通过一个贯穿全书的、关于建造一个“梦想小木屋”的宏大叙事,展示了工具之间是如何协作、沟通和互相弥补不足的。我的孩子(七岁)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代入到不同的角色中,思考:“如果是我,我应该先用锯子还是先用尺子?” 这种情境模拟极大地培养了他的项目规划能力。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但处理得非常自然,没有说教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反复强调“没有工具是次要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不同职业的尊重非常有益。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冰冷的机械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人情味。

评分

作为一位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家长,我对于市面上那些简单粗暴地介绍传统节日的绘本感到有些乏味。《灯火里的中国年》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没有停留在“放鞭炮、吃饺子”这些表层现象上,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庆祝活动背后的“仪式感”和“家族情感联系”。这本书通过一个穿越时空的小女孩的视角,串联起了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完整时间线。每一个重要的日子,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色彩、气味和声音的描写。例如,描述准备年夜饭时,不仅有食材的描写,更有“热油滋啦的欢快声”和“一家人围炉守岁时,茶壶里冒出的第一缕热气”这种极具感官冲击力的细节。书的装帧设计也极其考究,采用了宣纸质感的材料,并巧妙地融入了剪纸和年画的元素,充满了浓厚的“年味儿”。它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故事,更像是在为孩子重现一种文化记忆和情感传承。通过阅读,孩子理解了“团圆”不仅仅是一个词汇,而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充满烟火气的集体仪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孩子们,保留了一份对传统年俗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帮助我家高敏感女儿提升专注力和逻辑思维的书籍,《色彩的秘密交响曲》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独特,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叙事书,更像是一本互动的视觉解谜指南。全书的核心是通过探索自然界中不同色彩的组合和渐变,来引导孩子理解“关系”和“序列”。比如,它会展示一滴墨水滴入清水中的扩散过程,用极其细腻的彩色分层图告诉你“混合”是如何发生的;又或者通过对比不同季节树叶颜色的变化,来讲解“时间流逝”的概念。我女儿一开始对这种“没有明确情节”的书籍有些抗拒,但当她发现书里隐藏着很多需要她自己去“发现”的视觉规律时,她立刻被吸引住了。书的每一页都有一些需要用配套的透明色卡进行对比才能看到的“隐藏图案”,这种需要动手操作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她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这本书的文字描述极其精炼,几乎不堆砌形容词,而是用最精准的语言去描述视觉现象,这对于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语言的精确性非常有帮助。读完这本书,我惊喜地发现,女儿现在看事物时更注重细节了,她开始主动描述她看到的世界:“妈妈,这个天空的蓝色比昨天更深了一点,就像深海里沉下去的那种蓝。” 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评分

不错,写的很生动

评分

《儿童几何》又名《几何国旅行记》,大数学家写给小孩子的数学童话,5-8岁孩子看得懂的几何入门书!

评分

终于买到了优惠券叠加满减一年囤书时。

评分

每年活动都要囤些书,孩子暑假正好看。活动价格超级合算

评分

!!!!!!!!!!!!!!!!!

评分

不错的书,有空跟娃一起学习。

评分

第二次购买啦 此书不差 送人一本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一直在京东购买,价格优惠,配送方便,赞一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