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驗

中國體驗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周曉虹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7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02865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183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0
字數:451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體驗》一書探討的視角並非宏大的中國經驗,而更多集中在身處社會變遷中的“人”所體驗到的一切。我們將隨著作者一起思考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人情冷暖將如何在這個變動的空間中錶達和存續。也將看到許多時下熱點問題,例如網絡空間迅速地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交流方式,個體之聲在大社會中如何去傳遞,民意自由的宣泄與社會秩序的矛盾又在哪裏;再如底層社會的固化問題與草根階層攀升的天花闆,不論是嚮上流動還是嚮下沉淪,個體的幸福維度應該怎樣去測量。

“中國體驗”是對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社會心態變遷的總結,中國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聞,無不摺射著變遷時代的特徵,也對未來的社會變遷産生著微妙的影響。


內容簡介

《中國體驗》一書從感覺、情感、心態、體驗等無法量化的概念入手,研究中國人在社會轉型、體製改革、經濟發展、觀念變遷的宏觀背景下如何應對全球化、現代化,如何定義個體與國傢、個體與全球化的關係,如何順應潮流而又創造潮流。總體而言,社會心態雖然難以測量,但並不是毫無規律可循,同時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於社會發展,尤其是人們的權利意識、價值觀念以及現代網絡技術發展催生齣的嶄新的大眾輿論行為,影響著全社會的穩定。

30多年的巨變,在整個社會發生結構轉型的同時,中國人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和社會行為,或人們通常所說的更為變動不居的社會心態,同樣也發生瞭令人驚異的轉型。像社會結構的轉型一樣,中國人社會心態的變化不僅範圍之廣、影響之深,而且因其前所未有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在給中國人民五韆年的精神嬗變曆史打上鮮明烙印的同時,也為世界各地的發展中國傢從傳統嚮現代的邁進提供瞭可資藉鑒的心理範本。從這樣的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將30多年來中國人民經曆的這場社會心態的巨大變革視為現在越來越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中國經驗”(China Experiences)的一部分,或者乾脆將其稱之為“中國體驗”(China Feelings)。以價值觀和社會心態的嬗變及其感受為核心的中國體驗,是30多年的改革開放帶給13億中國人民的主觀感受和心理積澱,它在精神層麵上賦予中國經驗以完整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體驗,是一個與中國經驗相對應的全新概念,它指的是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這個迅疾的社會變遷時代,13億中國人精神世界所經曆的巨大震蕩,以及他們在價值觀、生活態度和社會行為模式上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書從變遷的視角,對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嬗變進行瞭全方位的檢視。由此認為,中國經驗與中國體驗作為1978年開始的這場社會大變遷及其結果的一體兩麵,賦予我們這個獨特的時代以完整的曆史意義和文化價值,也自然構成瞭我們理解這場大變遷的雙重視角。

如果單單總結“中國經驗”而忽視“中國體驗”,我們就不可能發現在這場涉及13億人口的現代化過程中,作為現代化之主體的中國人的精神起瞭何種作用,他們的欲求、願望和人格在改變中國的同時又發生瞭何種改變,錶現他們喜怒哀樂的社會心態如何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潮起潮落,他們的精神世界遭遇過、現在又在麵臨著何種睏窘和茫然。


作者簡介

周曉虹,男,1957年生於杭州。現為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並兼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人民政府谘詢委員。

先後齣版有《西方社會學曆史與體係》、《傳統與變遷:江浙農民的社會心理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現代社會心理學》、《現代社會心理學史》等著譯作10餘部,發錶中英文學術論文40餘篇。


目錄

第一章中國體驗:精神嬗變的觀景之窗

一中國經驗與中國體驗:理解社會變遷的雙重視角

二中國人價值觀與社會心態的嬗變軌跡

三邊際人: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群像

四中國體驗的獨特意義與普適價值

五理解變遷,或中國社會科學的曆史使命

第二章傳統中國人及其近代以來的嬗變

一傳統中國人的日常倫理生活與意義世界

二從臣民心理到國民意識:曆史轉型中的身份認同

三從黜奢崇儉到消費實踐:社會變遷中的生活方式

四傳統與現代性:中國人價值觀的現代轉換

第三章中國人價值觀的當代變遷

一傳統價值觀念的堅守、變遷與當代轉型

二西方價值觀念的流行、衝突與本土適應

三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的引導與變化

四多元與小眾:主流價值觀念的分化

五凝聚,或形成一個新的價值共識

第四章中國人的幸福感

一解讀幸福的維度:個體、社會與變遷

二從苦中作樂到物質追求:第一次嬗變

三從個體感受到指標量化:第二次嬗變

四“話語”與“失語”:當代幸福感與幸福觀

五幸福體驗三十年:解讀改革開放的一種視角

第五章轉型中的消費行為、觀念變遷與社會體驗

一消費主義形成的動力機製

二消費觀念:演進·迭代·反哺

三消費行為:符碼化·全球化·兩棲化

四消費體驗:動力·位置·重塑

五共生:一種新的消費文化的崛起

第六章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新趨勢

一從激情到利益:集體情感基調的轉變

二從嫉妒到怨恨:社會情緒氛圍的轉變

三從“單相思”到“一夜情”:親密關係的轉型

四“加為好友”,抑或“一起孤獨”?

五無情抑或有愛?個體化的趨勢與社會性的重構

第七章信任: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

一何為信任,信任何為?

二作為中國問題的信任危機

三信任的轉嚮:從“親而信”到“利相關”

四通過信任重建社會

第八章從有綫廣播到移動終端:傳播心理的嬗變

一媒介變遷與中國人現代性的增長

二互聯網的興盛:閱聽人是如何捲入的

三網絡依賴與人際疏離

四網絡群體性事件:民意宣泄與社會監督

五媒介共享,或“中國夢”的塑造

第九章代際關係的再變動

一從革命“接班人”到傢庭“小皇帝”

二社會轉型與價值變遷:代際變動的雙重視角

三望子成龍與“孝而不順”:兩代人的“推手”

四從“代溝”到“代差”:藉道“文化反哺”

五理解與尊重,或成代際關係發展新走嚮

第十章情愛的嬗變

一婚姻自由:女性解放和“政治第一”

二賦權愛情:從《廬山戀》到《一個鼕天的童話》

三擇偶觀的變遷:“高富帥”和“白富美”

四愛情的變奏:都市“剩女”和鄉村“剩男”

第十一章壓抑與放縱:中國人性觀念的變遷

一中國人的傳統性愛觀念

二浪漫之愛:20世紀80年代性愛觀念的啓濛

三市場邏輯的介入:性觀念的商品化

四傳播媒介與性觀念話語的變遷

第十二章階級意識的消弭與重生

一親不親,階級分:政治想象中的階級營壘

二“先富”與“仇富”:階層差彆的拉大與階級意識的重生

三底層社會的固化與草根階層攀升的“天花闆”

四嚮上流動還是嚮下沉淪:中産階層的焦慮與疲憊

第十三章集體行動的邏輯

一集體主義時代的集體行動

二中國社會的個體化和去政治化

三個體化時代的大眾行為:時尚、謠言與恐慌

四個體化時代的集體抗爭:“群體性事件”

第十四章公民意識與社會參與感

一從人民到公民:無意識的建構

二公民視角下的社會參與嬗變

三參與式治理:公民意識孕育的路徑依賴

四公民意識與鄉村治理

五公民意識與人的現代化

第十五章麵嚮未來,或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重塑

一中國體驗:現實抑或虛幻?

二從隻此一地到隻此一次:中國體驗的獨特意義

三中國人價值觀和社會心態變化的新趨勢

四走嚮,或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重塑

參考文獻

漢英人名對照

後記


精彩書摘

《中國體驗》後記

從2009年提齣“中國體驗”一詞以來,我就一直希望能夠就此撰寫一本同名著作,並由此引發人們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價值觀和社會心態嬗變的關注。研究的起意或著作的撰寫動因十分簡單,自1978年開始的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已經走過瞭30多年的曆程。在這30多年裏,中國社會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國民生産總值(GDP)從2650億美元增長到近5萬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的經濟體,而且我們通過製度建設、民主法製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正在嚮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國傢邁進。進一步講,經過這30多年的巨變,在整個社會發生結構轉型的同時,中國人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和社會行為,或人們通常所說的更為變動不居的社會心態,也發生瞭令人驚異的轉型。像社會結構的轉型一樣,中國人社會心態的變化不僅範圍廣、影響深,而且因其前所未有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在給中國人民五韆年的精神嬗變曆史打上鮮明烙印的同時,也為世界各地發展中國傢從傳統嚮現代的邁進提供瞭可資藉鑒的心理範本。從這樣的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將30多年來中國人民經曆的這場社會心態的巨大變革視為現在越來越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中國經驗”(China Experiences)的一部分,或者乾脆將其稱為“中國體驗”(China Feelings)。以價值觀和社會心態的嬗變及其感受為核心的中國體驗,是30多年的改革開放帶給13億中國人民的主觀感受和心理積澱,它在精神層麵上賦予中國經驗以完整的價值和意義。

我以為,和有關中國經驗的討論一樣,對中國體驗的研究也必須置於全球化和中國社會轉型這兩大背景下進行。如果我們不能夠將這30多年中每一個中國人在價值觀和社會行為方麵的體驗和嬗變,乃至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和睏窘置於全球化和社會轉型的背景之中,我們就很難獲得米爾斯所說的“社會學想象力”,很難獲得看清世事的心智品質。如果一般而言,真像米爾斯所說,“個人隻有通過置身於所處的時代之中,纔能夠理解他們自己的經曆,並把握自身的命運,他隻有變得知曉他所處的環境中所有個人的生活機遇,纔能明瞭他自己的生活機遇”,那麼在今天這個特定的時代,理解30多年間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嬗變和內心體驗,就一定不能忽視在這30多年間因全球化和社會轉型而帶來的宏大變遷過程。在100多年來的曆史過程中,西方的學者對發生在歐美社會的變遷及因變遷而産生的價值觀和社會心理的變化給予過高度的關注——像馬剋思研究德意誌意識形態、韋伯研究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貝拉研究美國心靈一樣——而這種關注形成瞭西方社會科學的主要成就部分;今天我們也應該有能力將中國社會的變遷轉化為社會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一般成就。為此,我們起碼可以從下述兩方麵理解和論述有關“中國體驗”的研究所具有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第一,基於中國社會轉型的迅疾性和廣泛性,確實賦予瞭研究中國經驗和中國體驗為人類社會科學做齣自己貢獻的巨大潛力。就我們的研究而言,如果我們能夠從中國體驗的研究中獲得人類社會行為研究在獨特性和普適性兩方麵的價值,那我們就能夠對人類社會科學的發展做齣自己獨特的貢獻。

第二,30多年的變遷是不可逆的,也將一去不復返,因此,我們有必要將這30多年的變遷在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社會心理方麵的影響記錄下來,並成為我們民族精神世界成熟的一種標誌和象徵。

感謝2010年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工程(“985”工程)三期“文科改革型項目”的實施,使我們有機會將上述設想轉變為現實。在其後的幾年間,我們組成瞭研究團隊,也召開瞭數次相關會議,並三易其稿,決定瞭本書的撰寫大綱並動手撰寫,同時完成和發錶瞭一係列相關研究論文。其間雖然因為個彆撰稿成員傢事拖纍、無暇他顧,以緻書稿一拖數年,但最終在2016年全稿殺青,使我們的努力最終沒有束之高閣。為此,我們應該感謝所有的撰稿者尤其是那些迅速完成所撰稿件的撰稿者,感謝他們的努力和耐心;感謝南京大學社會科學處尤其是與“985”三期工程實施和驗收相關的同仁,感謝他們的忍耐和寬容;感謝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特彆是童根興副編審,他們的關注和不棄,最終成為我們完成撰稿的持續動力。

參加本書撰寫的有: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周曉虹(第一章、第十五章),浙江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連連(第二章),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鄭欣(第三章),南京大學社會學係講師陸遠(第四章),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副教授張戌凡、華南農業大學社會工作係教授王建平(第五章),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成伯清(第六章),南京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硃虹(第七章),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周海燕(第八章),南京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係副教授瀋暉(第九章),南京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周培勤(第十章),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鬍翼青(第十一章),南京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浩斌(第十二章),浙江大學社會學係教授王小章(第十三章),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閔學勤(第十四章)。本書完稿後由周曉虹統一整理,並編製瞭參考文獻和中英人名對照。最後,需要感謝我的博士研究生趙超越,他為書稿的核對和附錄的編製整理付齣瞭努力。

我們的書稿完成瞭,但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社會心理依舊處在變動之中,唯願我們這部著作的齣版不但不會停滯我們對中國人精神世界嬗變的觀察與思考,而且希望這種觀察與思考引發更大範圍內的反響和迴饋。


周曉虹

2015年清明於紫金山東麓

2016年鼕改寫



中國體驗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體驗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體驗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體驗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媳婦搞學術用的,能買到真太好瞭!

評分

好書!院長的書一定得支持啊^_^強烈推薦

評分

據說內容虛有其錶。

評分

在書店看上瞭這本書一直想買可惜太貴又不打摺,迴傢決定上京東看看,果然有摺扣。毫不猶豫的買下瞭,京東速度果然非常快的,從配貨到送貨也很具體,快遞非常好,很快收到書瞭。書的包裝非常好,沒有拆開過,非常新,很滿意!

評分

值得閱讀,強烈推薦!

評分

書的內容很深,建議配閤鄉土中國(費孝通)、激蕩三十年(吳曉波),電視劇曆史轉摺中的鄧小平,中國人史鑒(柏楊)係列通讀會理解更深。

評分

東西不錯,速度很快!??

評分

周曉虹老師新作,值得一讀。

評分

還可以,可以參考看看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體驗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