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学堂·经方传真:胡希恕医学全集(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第3版)

中医师承学堂·经方传真:胡希恕医学全集(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世纶,张长恩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经方
  • 胡希恕
  • 医学全集
  • 中医传承
  • 方剂学
  • 临床经验
  • 传统医学
  • 医师承学堂
  • 经方传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39257
版次:3
商品编码:1205919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0
字数:3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胡希恕,中国现代杰出的经方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率先提出了《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明确了经方治病是根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经方医学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入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其“六经、八纲、方证”的辨证体系疗效卓著。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目录

第一部分 太阳病(表阳证)篇
第一章 桂枝解外类方
1.桂枝汤方
2.桂枝加桂汤方(桂枝汤加重桂枝用量)
3.桂枝加葛根汤方(桂枝汤加葛根)
4.瓜蒌桂枝汤方(桂枝汤加瓜蒌根)
5.桂枝加黄芪汤方(桂枝汤加黄芪)
6.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7.黄芪桂枝五物汤方(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增生姜)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9.桂枝甘草汤方(桂枝汤去芍药、大枣、生姜)
10.桂枝救逆汤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1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
1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桂枝汤加龙骨、牡蛎)
13.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汤去芍药)
14.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桂枝汤去芍药加皂荚)
15.小建中汤方(桂枝增芍药加饴糖)
16.当归建中汤方(小建中汤加当归)
17.黄芪建中汤方(小建中汤加黄芪)
18.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汤加芍药、生姜、人参)
19.桂枝人参汤方(桂枝甘草汤、理中汤合方)
20.当归四逆汤方(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
2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
22.苓桂术甘汤方(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白术)
23.苓桂枣甘汤方(桂枝甘草汤加茯苓大枣)
24.茯苓甘草汤方(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生姜)
25.茯苓泽泻汤方(茯苓甘草汤加泽泻白术)
26.苓桂五味甘草汤方(桂枝甘草汤加茯苓五味子)
27.五苓散方(茯苓泽泻汤去生姜甘草加猪苓)
28.防己茯苓汤方(桂枝甘草汤加防己茯苓黄芪)
29.蜘蛛散方
30.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31.桂枝茯苓丸方
32.半夏散及汤方(桂枝甘草汤加半夏)
33.炙甘草汤方(桂枝去芍药汤加人参麦冬生地黄阿胶火麻仁)
第二章 麻黄解表类方
1.麻黄汤方
2.葛根汤方(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3.甘草麻黄汤方
4.《千金》麻黄醇酒汤方
5.半夏麻黄丸方
6.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汤加半夏)
7.麻黄加术汤方(麻黄汤加白术)
……

第二部分 阳明病(里阳证)篇
第三部分 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篇
第四部分 太阴病(里阴证)篇
第五部分 少阴病(表阴证)篇
第六部分 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篇

精彩书摘

  《中医师承学堂·经方传真:胡希恕医学全集(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第3版)》:
  《伤寒论》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见桂枝汤方证条。
  按:此只日晡所发热而脉实,又何须大承气汤的猛攻?殊不知方发汗汗出即转属阳明,其病传变迅急,来势猛恶可见,于此正在变化莫测之际,当头痛击,亦正其时。医家不但要知常规,更要知随机应变,可与后之急下诸条互参自明。
  《伤寒论》第241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注解:大下以后,又六七日不大便,而原有的烦未解,并腹满且痛,此仍为有燥屎之证。其所以大下之后还有燥屎者,因其人本有宿食下而未尽的缘故,宜大承气汤再下之。
  按:此即承前之阳明病下之,心中懊�6�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而重申攻毒务尽之义。
  《伤寒论》第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注解:小便不利,则大便当溏,今以里热盛实,边结边流,因致大便乍难乍易。虽外时有微热,但其人喘冒不能卧,显系实热自里迫上的证候,因断言此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下之。
  《伤寒论》第251条: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见前小承气汤方证。
  《伤寒论》第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目中不了了,是说视物不清的意思。睛不和,是说睛昏暗而无光泽的意思。伤寒六七日,其人突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并无其他明显的表证和里证,而只见大便难、身微热,此为热实于里的险恶证候。外迫虽微而上攻甚烈,病势猛剧,治疗稍缓将危及生命,宜大承气汤急下之。
  按:伤寒表证突然而罢,里实证候不待形成即出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等精气欲竭的险恶证候。传变急剧,大有不可终日之势,哪容“只大便难而身微热”再行观望之理,应急釜底抽薪,以大承气汤急下之。
  《伤寒论》第253条: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阳明病,若见发热而汗多不止者,这是热盛蒸腾于里,津液欲竭于外之象。宜急下热以救津,宜大承气汤,如稍有迟缓则不能救急。《伤寒论》第254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注解:发汗而病不解,马上传里腹满痛,传变如此迅速猛恶,稍缓则险证蜂起,故宜大承气汤急下之。
  按:以上三条,均以病情猛恶而行应急制变之治,看似不重,稍有延误,祸变立至,学者宜仔细玩味而熟记。
  ……

前言/序言

  胡希恕先生为全国名医之一,系经方学派的大师。先生生前与陈慎吾先生为挚友,棋酒吟咏之余,则以研究仲景之学而共相劝勉。
  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料,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先生虽年届八旬,然对来诊群众,无不热情接待,在为人民服务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继承先生的医绩、传播先生的经验,其门人冯世纶、张长恩、胡跃、李惠治等整理了先生的医轶。几经寒暑,几经周折,终于写成了《经方传真》一书。
  全书分析方证特点,并且有例有案,结合实践,使治病的思想方法,深入浅出跃于纸上,这不但为学习仲景学说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发展了经方治疗的经验,为研究胡老医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余不敏,与先生为忘年交,在医学遇有疑难之处,每向先生请教,而先生必侃侃而谈,毫无保留,令我深感难忘。
  胡老虽然离开了人世,然此书能风行于世,则胡老之学术思想因青春常在而永传人间也。
《经方传真:胡希恕医学全集(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第3版)》 这是一部承载着中医智慧精髓的力作,它系统梳理并阐释了国医大师胡希恕先生在经方领域的毕生探索与成就。本书凝聚了胡老对经典方剂的深刻洞见、辨证论治的精妙运用,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旨在传承和弘扬经方医学的独特魅力与实用价值。 本书内容详实,结构严谨,不仅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伤寒论等经典中关于经方的核心理论,更通过大量生动的医案,展现了胡老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经方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从辨识病机、审察证候,到方证对应、遣方用药,本书提供了清晰而系统的思路,帮助读者构建起扎实的经方医学知识体系。 在理论阐述方面,本书力求回归经典,还原经方原貌,避免后世附会与衍化。它强调了经方在辨证论治中的核心地位,解析了方剂的组成、配伍、剂量、用法、疗效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刻病理生理学原理。读者将在此书中领略到经方“少而精、简而效”的独特优势,以及其在应对急症、重症,乃至复杂慢性病方面的强大生命力。 在临床实践层面,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胡老以其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积累了大量极具启发性的医案。这些医案并非简单的案例堆砌,而是对具体病证的详细分析,包括病史采集、舌脉辨识、证候诊断、方药选择、用药调整乃至疗效评价等全过程的记录。通过对这些鲜活案例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掌握经方的具体运用技巧,更能从中体悟到“得意忘形、形神合一”的医者仁心与高超医术。 本书的编撰,秉持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力求将胡老的核心思想和临床精髓完整地呈现给读者。它不仅是中医专业人士提升学术水平、临床疗效的必备参考,对于广大中医爱好者、学生而言,更是一扇通往经方医学殿堂的绝佳窗口。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掌握切实有效的经方临床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 本书第三版的出版,标志着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的传承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临床新情况,进行了更为精细的梳理与完善,力求使本书更具时代感和指导性,更加贴近临床实际需求,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学习和研究需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真的让我豁然开朗,尤其是在学习经方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很多似懂非懂的条文,感觉自己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但自从翻开《胡希恕医学全集》之后,那种困惑感就消失了很多。胡老先生的讲解,就像是明灯一样,照亮了我学习经方的道路。他不仅仅是罗列条文,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个方剂的理法方药,让我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用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疗效。特别是他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解读,角度非常独特,很多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他那里都被挖掘出来了,而且解释得合情合理,让人信服。书中大量的医案,更是提供了活生生的佐证,看着一个个棘手的病症在胡老的经方治疗下得到康复,那种成就感和学习的动力就被点燃了。我尤其喜欢他讲到某些方剂的加减变化,以及如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这让我明白经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极强的灵活性和生命力。对于想深入了解经方、提升临床疗效的同行来说,这套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老实说,我最初是被这套书的“传真”二字吸引的。在当今医学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能称得上“传真”的,往往是那些历经时间考验、蕴含着古老智慧的经典。而胡希恕老先生的医学思想,恰恰是如此。他毕生致力于经方的研究和传承,他的理论体系严谨而又不失灵活,他的实践经验更是丰富得令人惊叹。这套全集,就像是把胡老先生毕生的心血都凝结在了一起,从他的经方理论,到他临证的种种体会,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读他的书,你会感受到一种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临床智慧。他对于经方在现代医学条件下的应用,也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这对于我们这些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来说,非常有启发性。我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久治不愈的胃病患者,按照常规的西医和中药思路都效果不佳,后来翻到胡老先生关于健脾和胃的经方应用,尝试使用了其中一个方子,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经方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

这套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临床技能的飞跃。胡老先生的医学思想,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充满了实践的智慧和人文的关怀。他对待病人的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他用经方解决一个个生命难题的决心,都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他对一些常见的、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是如何运用经方进行治疗的。比如,他对于一些慢性疲劳、失眠、焦虑等亚健康状态的论述,就非常有见地。他能够将这些现代人普遍遇到的问题,与中医的脏腑失调、气血不畅等联系起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经方治疗方案,让我看到了中医在解决现代社会健康问题上的独特优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像是一本人生智慧的宝典,它教会我如何用更 holistic 的视角去看待生命和健康。

评分

我购买这套《胡希恕医学全集》纯粹是因为口碑,听很多同行都说胡老先生的经方造诣极高,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后学者有极大的启发。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果然名不虚传。胡老先生的讲解,清晰、透彻,而且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不仅讲解了经方的理论体系,更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医案,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经方的临床疗效。我特别喜欢他关于“六经辨证”的解读,他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并且通过实际的案例加以说明,让我在理解六经辨证时,不再感到那么困难。而且,书中对于很多方剂的讲解,都深入到药材的炮制、配伍的精妙之处,让我对药物的认识有了更深的层次。这本书,让我对经方治疗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增强了我运用经方解决临床问题的信心。

评分

我一直对中医的经方理论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我接触了这套《胡希恕医学全集》。胡老先生的医学思想,就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之前的一些模糊认识。他对于经方的解释,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从人体的生理病理出发,结合情志、气候、饮食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他的理论,既有深厚的经典基础,又有鲜活的临床实践支撑,让我感觉中医的辨证论治,原来是可以如此清晰和富有逻辑。书中关于“辨证”的论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他强调了“辨证”的根本在于“辨病”,以及如何通过细致的问诊、望诊、闻诊、切诊,捕捉到疾病的本质。这一点,对于很多年轻的中医生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指导。而且,他对于一些经典方剂的讲解,更是细致入微,不仅仅是讲解了方剂的组成,还深入分析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以及药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的作用,让我对每个方剂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胡氏大家,方剂确实有效。

评分

这本书是心血的结晶,相当棒

评分

很好!很实用,很有帮助

评分

绝对是好书!!!!

评分

看过了,很有学习价值,充实经验,值得推荐!

评分

配送很给力,飞一般的速度!

评分

老师推荐买的,趁活动先存着

评分

胡希恕大家作品,一直想看,慢慢研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