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精神家园,自然文学的典范
美国读者多的散文著作,文学、哲学、博物学的永恒经典
深具影响的引发世界关注环保问题的书
国内首次结集出版,全精装本,值得收藏和拥有
《瓦尔登湖》
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诗意的生活。在《瓦尔登湖》出版150年之后,一个叫做海子的诗人以生命来证明,如果不能为了这种诗意的生活而存在,那么宁愿为了这种诗意的生活而死亡。
书中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作为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或者可以称得上是自然文学中美丽的文字,其优美的描写、浓厚的情感和质朴的伦理,是散文当中美好的读本,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记录了利奥波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进行生态修复的经历,以四季为顺序,笔法抒情、生动,富有感染力;记录了作者一生在美国各个州工作和游历过程中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生态思想发展的脉络;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土地伦理”代表了利奥波德生态思想的精髓:“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这种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体现出利奥波德罕见的思想前瞻性,他也因此被称为生态主义的“先知”。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代表作,也是50年以来全球具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被称为其引发的轰动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都要大。
“人类正在毁灭于自己热爱的事物”,卡逊这样警示着狂热的人们。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亨利·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废奴主义者、超验主义者,曾任职土地勘测员。他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和《公民的不服从》。《瓦尔登湖》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的隐逸生活,而《公民的不服从》则讨论面对政府和强权的不义,为公民主动拒绝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辩护。
梭罗的全部书本、散文、日记和诗集合起来有20册,其中他阐述了研究环境史和生态学的发现和方法,对自然文学写作的影响甚远,也奠定了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基础。但也许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作品,人们认识到生活的阻碍,体会到生命的本质。
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林务官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在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与荒野保育运动中都有着相当的影响,被视作美国的“野生生物管理之父”和一名终身的渔夫与猎人。
他的自然写作以其朴素直接而闻名。《沙乡年鉴》一书有数千万的读者,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jing”。
1848年,利奥波德在扑救邻居农场上的灌木丛火灾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
蕾切尔·卡逊,卡逊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动物学硕士学位。1936年,卡逊以水生生物学家之身份成为渔业管理局第二位受聘的女性。1941年,卡逊出版第一部著作《海风下》,描述海洋生物。1951年出版《我们周围的海洋》,连续86周荣登《纽约时报》),获得自然图书奖。1955年完成第三部作品《海洋的边缘》,又成为一本热卖书,并被改编成记录片电影,获得奥斯卡奖。1962年,《寂静的春天》正式出版后,成为美国和全世界畅销的书。本书的危机思考,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从而在1972年全面禁止DDT的生产和使用。其后世界各国纷纷效法,目前几乎全世界已经没有DDT的生产工厂了。《寂静的春天》被看作是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开端。
《自然文学三部曲——瓦尔登湖》
经济篇 / 3
补充诗篇 / 82
身之所居,心之所向 / 84
阅?读 / 102
万物之声 / 114
独?处 / 132
有客来访 / 143
豆?田 / 158
村?子 / 172
湖?泊 / 179
贝克农场 / 206
更高的法则 / 216
禽兽为邻 / 229
室内取暖 / 243
旧时居民和冬日访客 / 261
冬日的动物 / 276
冬日的湖 / 287
春?天 / 302
结?语 / 321
《自然文学三部曲——沙乡年鉴》
第一部分?沙乡年鉴 / 1
1月 / 3
冰雪消融 / 3
2月 / 6
好橡树 / 6
3月 / 19
大雁归来 / 19
4月 / 25
春潮来袭 / 25
葶苈 / 27
大果橡 / 28
空中舞蹈 / 31
5月 / 35
从阿根廷归来 / 35
6月 / 38
桤木汊——一首关于垂钓的叙事诗 / 38
7月 / 43
巨大的财产 / 43
大草原的生日 / 46
8月 / 53
绿色的大草原 / 53
9月 / 56
丛林里的唱诗班 / 56
10月 / 58
烟熏色的黄金 / 58
为时尚早 / 62
红灯笼 / 64
11月 / 69
如果我是风 / 69
手中的斧子 / 70
强大的堡垒 / 76
12月 / 80
家园范围 / 80
雪地上的松树 / 83
65290 / 89
第二部分?素写——这儿和那儿 / 95
威斯康星 / 97
沼泽地的哀歌 / 97
沙乡 / 104
奥德修斯之旅 / 107
旅鸽纪念碑 / 111
弗兰博河 / 115
伊利诺伊和爱荷华 / 121
伊利诺伊的巴士之旅 / 121
踢动的红腿 / 124
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 / 127
最高峰 / 127
像山那样思考 / 133
埃斯库迪拉山 / 135
奇瓦瓦和索诺拉 / 140
瓜卡马亚 / 140
绿色的泻湖 / 143
加维兰之歌 / 151
俄勒冈和犹他 / 156
雀麦草喧宾夺主 / 156
马尼托巴湖 / 160
克兰德博耶 / 160
第三部分?结?论 / 165
环境保护主义美学 / 167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植物 / 180
关于荒原 / 192
剩余无多的荒野 / 193
户外休闲的荒野 / 197
用作科研的荒野 / 199
野生动植物的荒野 / 203
谁来护卫荒野 / 205
土地伦理 / 207
伦理的演化历程 / 208
何谓群体 / 209
生态良知 / 213
土地伦理的托词 / 216
土地金字塔 / 220
土地健康和A-B争论 / 226
结论 / 229
附录: 专有名词对照表 / 233
《自然文学三部曲—— 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 ?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25周年纪念版简介 / 1
致?谢 / 13
第一章 明天的寓言 / 1
第二章 忍受的义务 / 4
第三章 死神的药剂 / 12
第四章 地表水和地下海 / 30
第五章 土壤的王国 / 41
第六章 地球的绿色斗篷 / 49
第七章 不必要的浩劫 / 67
第八章 再听不到鸟儿的歌声 / 80
第九章 死亡之河 / 101
第十章 天降灾难 / 120
第十一章 超越波吉亚家族的想象 / 134
第十二章 人类的代价 / 144
第十三章 透过狭小的窗子 / 154
第十四章 每四个中就有一个 / 168
第十五章 自然的反击 / 188
第十六章 雪崩的隆隆声 / 202
第十七章 另一条路 / 213
《自然文学三部曲:瓦尔登湖+沙乡年鉴+寂静的春天(套装共3册)》:
这棵栎木的制材生涯是被一道闪电给断送的。七月的一个夜晚,我们全都被一声雷鸣般的巨响给惊醒了,我们意识到闪电肯定击中了附近的某个地方,但是因为没有击中我们,我们就都回去睡觉了。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衡量一切,这次的闪电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天早晨,当我们漫步沙丘,欣赏刚刚经受了雨水洗礼的金光菊和草原苜蓿时,我们看到了路边栎木树干上新剥落的一大片树皮。树干上有一道长长的螺旋形的白木疤痕,疤痕宽约一英尺,还没有被太阳晒黄。过了一天,树叶凋谢了,于是我们知道了,这是闪电馈赠给我们的三捆柴火。
我们为老栎木的过世而哀伤,但我们知道,十几棵栎木正笔直坚定地矗立在沙地上,它的后代已经从它的手中接过了制材的重任。
我们把死去的老树在它从此不能吸收的阳光中放置了一年,然后在一个干冷的冬日,我们将一把新挫的锯子放在栎木堡垒般的底部。散发着芬芳的历史碎片从锯开的口子喷射出来,堆积在每个跪着干活的锯木匠面前的雪地上。我们感觉这两堆锯末远不止是木屑,它们是一个世纪的完整的横切面。锯子来回拉动,每锯一下就是十年,就这样锯进了这棵好栎木用一圈又一圈的年轮谱写的一生的编年史。
锯子只拉了十几下就进入了年轮上反映出来的我们拥有好栎木的日子。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我们学会了珍爱这个农场。突然,我们切人了它的前主人(一个私酒酿造者)的日子。前主人憎恨农场,榨干了农场残余的生产力,烧毁了农合,把农场(连同拖欠的税款)丢给县里,随后消失在大萧条时期失去土地的茫茫人海之中。但是,栎木仍在为他产出好木材。属于他的日子的锯末散发着与属于我们的日子的锯末同样的芬芳,呈现同样的粉色,看上去也同样的健康。栎木对主人从来都不挑剔。
私酒酿造者对农场的统治在1936、1934、1933和1930年期间尘暴引发的干旱中的某个时候宣告结束。那些年间,从他的蒸馏室冒出的栎木燃烧的青烟,合着沼泽中泥炭燃烧的浓烟,经常是遮天蔽日。当时,各种资源保护措施纷纷出台,但是从锯末上却看不出丝毫的变化。
“休息!”领头的锯工大声喊道,我们便也停下来歇口气。
现在,锯口进入到巴比特所在的20年代,那时候,人们漫不经心,傲慢自大,一切都追求更大更好,直到1929年,股市崩溃。即使栎木听到了股市崩盘的消息,它的木材材质上也没有显示出任何的迹象。它对立法机关的几项保护树木的举措也毫不在意,其中包括1927年颁布的《国家森林法》和《森林作物法》,1924年在密西西比河上游的河谷修建的大型森林保护区,1921年颁布的新的森林政策。它既没有留意1925年本州最后一只貂鼠的死亡,也没有留意1923年本州第一只椋鸟的到来。
1922年3月,一场大冰雹摧毁了附近所有的榆树,而我们的好栎木上面却不见任何冰雹肆虐过的痕迹。对一棵好栎木而言,一吨冰又算得了什么呢?
“休息!”领头的锯工大叫,我们又停下来歇息。
锯口进入了年轮上属于19lO—1920年的地方,这是实现人类排水梦想的十年,蒸汽铲车排干了威斯康星州中部沼泽地的水分,原本打算把它变成农田,结果却造就了一堆堆的灰烬。
……
评价二 《沙乡年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关于“土地”的百科全书,只不过是用一种诗意盎然的语言写就的。奥尔多·利奥波德,他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更像是一个与土地对话的智者。他描述的沙乡,不是一个虚幻的理想之地,而是他用毕生心血去理解、去守护的那片土地。每一次翻开这本书,我都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四季的变化。他写的关于候鸟迁徙的章节,关于不同季节里动植物的生命循环,都展现了他对生态系统的深刻洞察。我尤其欣赏他对“土地伦理”的阐述,这不仅仅是一种环保理念,更是一种将人类置于自然整体中的哲学观。他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不是土地的主宰,而是它的居民,与所有生命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读完这本书,你会对脚下的土地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敬意和责任感,它会让你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与这片土地和谐共处。
评分评价一 《瓦尔登湖》这本书,怎么说呢,读它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一股清泉洗涤了灵魂。梭罗真的是个奇才,他能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在瓦尔登湖畔过着一种近乎苦行的生活,却写出了如此丰富、深刻的思考。读他的文字,你会发现,我们平日里追求的那些“必需品”,很多根本就是多余的累赘。他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还有他对社会的反思,都让人醍醐灌顶。我特别喜欢他描述在湖边观察动植物的片段,那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仿佛你能亲眼看到湖水泛起的涟漪,听到鸟儿清脆的歌唱。更重要的是,他不仅仅是记录,他是在通过观察自然,来理解人生。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有时我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该放下那些虚浮的追求,回归内心,去寻找真正的“ Walden ”。这种体验,是很多现代书籍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评价四 这套《自然文学三部曲》的组合,简直是为想要深入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读者量身定做的。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其中每一本,但光是看目录和介绍,就足以让我充满期待。瓦尔登湖的独立思考,沙乡年鉴的土地情怀,寂静春天的环境警示,这三本书仿佛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自然”的思考脉络。我一直对那种能够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启示的文学作品非常着迷,而这三本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知道《瓦尔登湖》会带我去体验那种回归本真的生活方式,《沙乡年鉴》会让我感受到人与土地之间深沉的情感连接,而《寂静的春天》则会让我直面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并思考我们该如何弥补。我相信,这套书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一种对生命和世界的重新认识。
评分评价五 我一直认为,读好书,就像是和伟大的人进行思想的交流。这套《自然文学三部曲》就满足了我的这种渴望。我特别欣赏的是,这三本书虽然关注的视角有所不同,但都指向了一个核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孤独探索,到利奥波德对沙乡土地的深情呼唤,再到卡森对环境危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我仿佛看到了一条从个人觉醒到群体责任的递进过程。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不同的自然哲学和生态智慧。我期待着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沉浸在纯净的自然风光中,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最终能够成为一个更有责任感、更有远见的地球公民。这套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文字本身,更在于它所激发的那种思考和行动的力量。
评分评价三 《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力简直是爆炸性的。蕾切尔·卡森,她用如此冷静、有力的笔触,揭露了当时化学工业对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愤怒和悲哀,为什么人类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如此毁灭性的破坏。她详细地描述了DDT等农药如何渗透到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导致鸟类数量锐减,如何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环保的书,它更是一声响亮的警钟,提醒我们,自然的平衡是多么脆弱,一旦被打破,后果将不堪设想。卡森的文字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又饱含着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它唤醒了无数人的环保意识,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运动。时至今日,书中提出的问题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我们是否已经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代价。
评分书已经收到了,物流快。还没有看了,包装还不错。
评分可以,挺好的,活动价便宜,值得买。。值得看。。
评分书很不错,孩子超喜欢。。。。。。。。。。。。。。。。。。。。。。
评分看了好久,正好这次活动买了,便宜了很多
评分很不错的书,值得阅读和收藏。
评分5折囤书了。巴适。
评分很值得读的一本书,经典给人力量
评分还不错啦!孩子看了之后感觉这三本书写的还都不错,印刷也还可以,就这样。
评分透过文字,我们可以领略到:景致,春夏秋冬,优美丑陋;人物,亲疏远近,世故人情;事情,家长里短,酸甜苦辣;现实,纷繁复杂,简单恬淡;幻想,纸上烟云,浮想联翩;情感,悲喜交加,浓淡相宜。最可贵的是他们自信地拿起笔杆,将感受和心绪化为文字的时候,定格了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留给人们翻看,更留给未来的自己回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