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南极探险【The South Pole: An Account of the Norwegi

首次南极探险【The South Pole: An Account of the Norwegi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挪威] 罗德·阿蒙森 著,王浙宁 姚历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741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539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界经典游记丛书第一辑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4
字数:2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罗德?阿蒙森的成功在南极探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自1909年皮尔里到达北极后不到3年内,南北两极都已留下人类的足迹。在这次探险活动中他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地理发现,取得了大量实地科考成果,为加深世界对南极区域的了解起到了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本书不仅详细记录了罗德·阿蒙森登陆南极点的全过程,同时首先用一章的内容简要回顾了历史上众多探险家们对南极探险事业所做的有益尝试和伟大贡献,使得广大读者能够对人类的南极探险历史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本书是一本文学书,但却因为其探险的核心内容,而承载了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既可以作为名家文学名著来做市场定位,也可以拓展为充满趣味和开拓精神的历史文化类的人文小书。


  

内容简介

  

《首次南极探险》一书详细记录了罗德?阿蒙森登陆南极点的全过程。

全书共分十六章。第一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历史上众多探险家们对南极探险事业所做的有益尝试和伟大贡献;第二章开始对此次探险活动携带的各项物资及设备作了全面细致的描述;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绍了“奋进号”从装船、启航到穿过南极圈,进入浮冰区,到达登极驻地——大冰障的鲸群湾整整五个月的艰难航行历程;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记述了物资搬运、搭建探险补给站和冬季驻地建设的情况;第八章则从参观者的角度生动讲述了“极进驻地”一天的生活;第九章着眼登极前的最后准备阶段;从第十章到第十二章作者记录了五人探险组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也是本书的高潮部分;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返回驻地和离开南极洲;第十五章是普雷斯特上尉率领的东行小组就爱德华七世地的勘探实录,由普雷斯特亲自执笔;最后,全书以第十六章尼尔森船长的探险回忆录圆满收尾。


  

作者简介

作者罗德?阿蒙森(1872—1928),挪威人,著名极地探险家,世界上首位征服南极点的人。

阿蒙森首次参加极地探险是在1897年至1899年作为比利时探险船队的大副,跟随比利时人阿瑞恩·德·格莱茨率领下的“比利卡号”出征南极。1903年到1906年,他亲自驾驶“让拉号”进入北极区域,创下单艘船只横穿西北航道的世界纪录。1909年,乘探险船“奋进号”制订征服北极点的计划的途中,获悉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已捷足先登,便毅然决定放弃北极之行,调转方向朝南极点进发。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和同伴们历尽艰辛,最终战胜比他早出发两个月的英国海军上尉罗伯特·F·斯科特组织的英国探险队,提前35天到达极点,摘取了首登南极点的桂冠。他的成功在南极探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自1909年皮尔里到达北极后不到3年内,南北两极都已留下人类的足迹。


译者简介

王浙宁,辽宁锦州市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于2009年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在职进修,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写作习得。工作期间陆续独立发表了《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中国英语学习者When-从句的实证研究》、《中英文口头复述故事模式对比分析》、《大学英语写作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教学方式探讨》等学术论文,主持及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立项。

姚历,武汉理工大学法语及英语专业副教授,洛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著作有:《英语文化网读教程》(参与编写)、《超智,过犹不及》(译)、《当代法国的起源(第三卷)》(著)。


世界经典游记丛书?第一辑 主编简介

刘荣跃,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翻译经典杰作,译介研究欧文,写作散文随笔”为宗旨。现已翻译出版个人译著三十二部,主编三十多部(套)。在对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译介方面取得较多成果。数次再版的代表译著有:《见闻札记》、《无名的裘德》和《野性的呼唤》。《无名的裘德》获四川省zuigao文学奖第五屇“四川文学奖”。因成果突出获四川省zuigao翻译奖第二届“天府翻译精英”奖。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目录

第一次航海记录(1)
前言(1)
第一章南极探险简史()
第二章筹备工作()
第三章南行之旅()
第四章从马德拉群岛到大冰障()
第五章在大冰障上()
第六章补给之旅()
第七章准备过冬()
第八章在“奋进驻地”度过的一天()
第九章冬季结束()
第十章向南极进发()
第十一章穿越群山()
第十二章到达南极()
第十三章回到“奋进驻地”()
第十四章北归()
第十五章东部小组之行()
第十六章“奋进号”之行

精彩书摘

第一次航海记录��第一次航海记录

1911年2月10日至4月11日,我们向南进发搭建探险补给站。期间共设3个补给站,储备物资共计3吨,其中海豹肉22英担。因无路标可用,我们只好插旗标注方位。途中穿越的第一块南极洲冰障光滑平整,虽时有几处裂痕但多无大碍,单2月15日一天我们就跑了62英里。而这期间天公作美,风平浪静间或微风习习,不超过华氏49度华氏温度为旧用标度,现在使用摄氏温度。华氏49度,大约为摄氏9度至10度之间。——编者注的最低气温一直持续到3月4日。
2月5日我们返回冬季驻地时,“奋进号”已起航。当从留守同事那里得知英勇无比的船长已成功打破驾船南航的世界纪录时,那一刻我们实在无法按捺激动的心情。“奋进号”果然宝刀不老,它创造了南纬78度41分的奇迹,让挪威国旗得以同时飘扬在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
在驻地,我们做好一切过冬准备:贮藏了足够全体队员外加110条狗吃的海豹肉60吨;给狗支了8顶帐篷;为自己搭建了棚屋,还挖凿了与棚屋贯通的地下雪屋。雪屋里设有单人浴室、天文台、工作室、食品库、储藏室和地下室。整个冬天室内通风理想,给氧充足,温度维持在华氏68度左右。靠一盏勒克斯照明灯(亮度相当于200根蜡烛),我们一直坚持到4月中旬才用人造光源。
从4月22日起,南极圈进入连续4个月的极夜时段。补给之旅证实我们的行装过于笨重,不适合在光洁如镜的冰面前行,因此我们动手改良了整套装备,同时一有机会我们就开展科考工作,收获颇丰,其中不乏惊人的气象学发现。例如驻地附近水域空旷,预计降雪频繁,可事实上只刮了两次不大不小的暴风雪;再如原本指望观测到冬季更高温度,但气温5个月里持续走低,在华氏74度和58度(8月13日)间变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南极光做了详细的观测记录。整个冬季队员们的健康状况极佳。当太阳在8月24日重新暖暖地照在身心健康的伙伴们身上时,大家个个攒足了干劲,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
9月初气温回升,上面做出了出发的指示。9月8日,由8人乘着90条狗牵拉的7架雪橇,载着90天口粮的小分队上路了。路况奇好,温度并没有预想的糟,可第二天气温就开始下降,并多日徘徊在华氏75度和58度之间,我们这才意识到出发过早了。人倒无妨,都裹着厚皮衣,狗就惨了。眼看它们一天天瘦下去,估计撑不了多久了。在南纬80度补给站,我们储好口粮,决定返回驻地开春再走。除了损失了几只狗,一两名队员脚后跟生了冻疮外,其他一切尚好。
直到10月中旬,春天才真正光临驻地,海豹海鸟都出来活动了。气温稳定,最低温度华氏22度,最高华氏5度。我们放弃了8人集体南行的原计划,改为分头行动:5人南行,其余3人则向东前往爱德华七世地(Edward Ⅶ Land)考察。东行本不在此次探险范围内,只是考虑到去年夏天英国科考队打算登陆爱德华七世地但最终未实现,此次我们最好能填补空白。
10月20日,南行5人组带着4架雪橇、52条狗和4个月的干粮出发了,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因不想刚上路就弄得人困狗乏,毕竟长路漫漫,于是22日在南纬80度补给站我们决定小歇,竖起一些一人高的灯塔以照亮归路。后来大家在浓雾中迷了路,结果又跑了两三英里才找对方向。
整顿好人犬,26日我们重新踏上征途,气温介于华氏22度和华氏5度之间。起初我们想一天行进12—18英里就够狗受得了,可事实证明这点路对于强壮又卖力的它们算不上什么!
31日到达南纬81度补给站,停留一天,用干肉饼喂狗。11月5日到达82度补给站,这是狗儿们最后一次尽情地享用海豹肉了。
8日我们继续行进了大约30英里。为了给雪橇减重,每到一纬线我们就设立一个临时补给站。从南纬82度到83度一路走来可谓心情愉悦,路况天气随心所愿,直到9日一切进展顺利。当天我们终于有幸见到了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在其地图中描绘的南维多利亚地(South Uictoria Land)及其绵延起伏的山脉。该陆地发源于多胡冰川(Beardmore Glacies),呈东南走向。晚些时候我们到达南纬83度,在那里搭建4号补给站。
11日,我们发现了罗斯冰障(Ross Barries)东南地带呈上升走势收尾的有趣成因:它是由两山山脉挤压而成的(它刚好处于发端于南维多利亚地也呈东南走势的山脉和连贯爱德华七世地呈反向即西南走势的另一条山脉的中间地带)。
13日和16日,我们分别在南纬84度和85度建站,从冬季驻地到此一直按原计划南进。
17日在南纬85度,一条冰障截断去路。这条冰障在此处隆起,波峰高约300英尺,边缘分布着几条大沟壑。在这儿我们设立了总补给站点,卸下雪橇上60天口粮的一半,留足另一半的分量带走。脚下和前方的地势简直不可思议:沿冰障分布的山峰高达2000到10000英尺不等,再向南还有更多高达15000英尺或更甚的。
18日,我们开始爬山。开头还算顺利,虽然山肩有雪,但地势舒缓。狗儿们工作出色,没多久就拉我们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坡。爬过山又遇到一个小冰川带,我们只好把4架雪橇分别套上20条狗分两次驶过陡峭之极的冰川。有些地方太陡了,实在无法乘滑雪板,而有时深不见底的冰层裂缝又让我们束手无策不得不打道回府。第一天我们爬了2000英尺,第二天我们绕过小冰川带在海拔4635英尺的高处安营扎寨,第三天又被迫从阻断去路的大埃克斯勒·黑伯格冰川上撤下来,紧接着我们开始了艰难跋涉。沿途碰到的冰川宽裂缝和豁嘴大裂痕害我们走了不少弯路,虽然大部分沟壑已被冰雪填满,但还是一切小心为妙,谁知道添加的冰雪层有多厚呢!当晚我们在海拔约5000英尺的冰川上歇息,此冰川被两座15000英尺的高山包围,形成一道奇观。这两座山我们随后命名为“福瑞德提夫·南森山”和“佩德罗·克里斯多佛森山”,从冰川脚下能看到19000英尺高耸入云的欧勒·恩格斯坦德大雪锥,山下的隘路更加坑洼不平,巨大的裂缝挡在前面,看似困难重重,还好实际跨越没那么艰难。
狗儿们可谓潜能无限、劳苦功高。过去几天里行程几近440英里,当天又载着我们跑了22英里的上坡路到达5770英尺的高峰。有它们在,我们得以只花4天的时间就从大冰障到达辽阔的内陆平原。当天我们在海拔7600英尺处露营,此时不得已裁减狗力:淘汰24条,留下86条。天气恶劣,我们逗留了4天后,11月25日终于因疲于等待出发了。26日,大风暴疯狂来袭,风力强劲,雪片横飞,能见度几乎为零,我们没再爬坡而是迅速下坡,测高计显示高度掉到600英尺。27日,我们依然顶着狂风暴雪艰难前行,脸部严重冻伤,一路无险情发生,当天到达南纬86度海拔800英尺高度。28日午间时分,天空终于放晴,我们这才惊奇地发现东向一片广袤的山岭竟然近在咫尺, 可是好景不长,没多久世界又从眼前消逝。29日突然风和日丽,不由窃喜!前方又出现了一道正南走向的大冰川,在其东面一道山脉向东南方延伸,而其西面则笼罩在浓雾之中,地形无法辨别。在魔鬼冰川脚下即南纬86度21分海拔8000英尺处我们设立了又一补给站,储备了6天的食物。30日登川,低洼处多断裂,险阻多多,往往我们刚走过,裂缝上凝结的冰雪就垮掉了。当晚从帐篷向外看,东向一幅群山逶迤图尽收眼底,其间海默尔·汉森山最为壮观。 它高12000英尺,银装素裹,冰石崎岖,完全无法立足,奥斯卡·维斯汀山、斯沃若·哈赛尔山和欧莱芜·毕嘉兰山在万丈阳光中熠熠生辉。远处,透过层层迷雾,依稀可见高15000英尺的索沃德·尼尔森山部分离我们最近的山体。我们花了3天才翻过浓雾缭绕的魔鬼冰川。
12月1日我们终于摆脱了冰川上无尽的裂缝和深洞困扰,神清气爽地来到海拔9370英尺的新天地。从浓重的雪雾中望去,这里像是一面封冻的湖,实为冰雪覆盖的一片坡地。这段路途并不平坦,是全程最糟糕的一段,所以我们为其命名“魔鬼舞厅”。大家脚踩在薄冰上经常落空,声音听起来像是在空琵琶桶上行走,经常先是一个人跌倒,接着几条狗失足,然后大伙儿爬起来继续前行,冰面上根本没法用滑雪板,还好,雪橇还算管用。测高计和无液气压计显示我们到达11075英尺南纬87度51分的最高处。8日云开雾散,我们又能进行科考工作了。经观测和计算,我们确认当日位于南纬88度16分,在踏上平整的高原前仅碰到些小裂缝。下午通过南纬88度23分沙克尔顿(Shackleton)地的最南端,在南纬88度25分搭起帐篷和第10号补给站,也是最后一个。从此纬度开始高原地势平稳下降。9日到13日,我们依次穿越南纬88度29分、88度56分、89度15分、89度30分和89度45分。
12月14日下午,天空晴朗,东南风拂面,温度为华氏10度,路况良好,下午3点我们如期到达南极点。至此实际进度与科学预想惊人地吻合,一天不差。我们全体庄严肃立,携手把一面丝制挪威国旗树立在南极点上,把这里一马平川的广袤高原命名为“哈肯七世高原(King Haakon Ⅶ�餾 Plateau)”。午后时分,我们详细勘探了这一带地形。
12月15日,趁着天气尚佳,我们投入紧张的科考工作中,从清晨6点一直忙到晚上7点,最终测量到我们的精确纬度是89度55分。为了使对南极点的观测结果尽可能精确,我们又向正南方行进了9英里。
12月16日,我们在和煦的阳光中安营扎寨。由于当日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科考,我们4人索性来了个24小时全天候工作,用手头上的仪器包括六分仪和人工地平仪在以极点为圆心半径为8公里的区域里测量了相关数值,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接近南极点的科考纪录,研究数据将会提交测评专家审核。
12月17日,我们准备起程返回冬季驻地。从南极点到驻地行程大约870英里,平均一天要赶15��5英里的路。临行前我们在南极点处搭建了一个圆形小帐篷,在上面插上挪威国旗和注有“奋进号”标志的三角旗,又为此次南极点露营地起了名,叫“极进号”营地。
12月17日,从起程时天气就出人意料得好,所以行进比来时顺利得多,平均每日行进22��5英里。期间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华氏23度,最高温为华氏24度。1912年1月,我们坐着11条狗拉的两架雪橇平安而归。
这次南极之行的主要科考成果可总结为:首先是对罗斯冰障面积及特性的科学鉴定;其次为南维多利亚地和爱德华七世地山体相连的科学发现。两者的过渡山体绵延约530英里,肉眼观察呈东南走向并一直向南延伸至88度8分。追根溯源,该过渡山体极有可能是横亘南极大陆板块将两地衔接,我们将其命名为“莫德皇后山(Queen Maud�餾 Mountains)”。
由海军上尉普雷斯特带队就爱德华七世地的勘探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同时,斯科特的发现受到上级肯定,对鲸湾和冰障的集体考察更是新意点点。另外,我们还从南维多利亚地和爱德华七世地采集了不少地质标本。
由于遭受来自南纬40度大西洋上的“咆哮西风带”袭击,“奋进号”逆着阵阵东风,1月9日才得以到达鲸湾。16日,日本探险队到达并登陆我们冬季驻地附近的冰障。30日我们起航离开,期间长期背风而行,全体队员健康状况良好。

罗德?阿蒙森
于澳大利亚霍巴特港
1912年3月8日

前言/序言

前言

探险者罗德·阿蒙森凯旋,男女老少夹道欢迎,举国上下深感作为挪威人和地球人的骄傲之情。这次南极探险所取得的功绩可以说为挪威乃至世界历史画上了绚丽的一笔,然而这来之不易的一笔在我们旁人看来又未免太过轻而易举!
试问欢呼雀跃的人群:当此次探险活动处于筹划阶段,几人为之出过力?当我们的英雄为急缺最低消费品、物质援助和精神支持而愁眉不展时,有哪个民族第一时间伸出过援助之手?面对困境,探险者每每感到孤立无援,这种感觉强烈到不得不反复承认最大的困难并非探险本身而是扬帆前在国内要克服的一切劣势。以上情形困扰着哥伦布,也困扰着自他以后的众多探险者。
同样,这种情形也不止一次地困扰着我们的罗德·阿蒙森。第一次是他抱着探测地磁北极和寻找由北至西航海通道的双重目的乘“让拉号”航行;第二次即这次是1910年他驾“奋进号”横穿北极海域缔造的创世南极之旅。试想期间阿蒙森承受了怎样的心理压力?试想倘若相关机构的负责人能在他们职权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条件,那么阿蒙森的探险活动还会进行得这么举步维艰吗?顶着重重困难,阿蒙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坚毅品格:他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铁汉子!驾着自己的小快艇,他实现了穿越北冰洋环绕美洲北部的目标,在他之前的400年里,很多人都曾尝试沿该路线航行但都以失败告终,而他却成功了!扪心自问:一个为探险事业投入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和毕生精力的人不值得我们敬重吗?为这样的人提供帮助难道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吗?
但实际情况如何?
长时间以来,阿蒙森为购买全各种航海装备倾其所有四处奔波,可还是凑不足资金。除了常提供资助的几名政府官员,很少有人对他本人和他所从事的探险事业表示出任何兴趣。用尽浑身解数依然无济于事,最后,他只好一如既往地背着沉重的债务负担,怀着焦虑的心情,在一个寂静的夏夜起航了。
夏去秋来,某天他寄来一封信,信上说为了筹集资金他决定放弃北极之行而改为向南极进发。大家目瞪口呆,这种事还真是闻所未闻!阿蒙森竟敢不请示就自作主张,临时改变出行计划?对此有人认为他勇气可嘉,有人持怀疑态度,有人声称他这么做是背信弃义,还有人想上前阻止他。阿蒙森对此不予理会,毅然决然地上路了。
渐渐地,人们把阿蒙森南极探险这件事抛到脑后各自顾自己的事去了。 日复一日,尘封许久,人们似乎都忘了阿蒙森这个人。
直到一个明媚的春日抹去浮尘,呈现出一个闪亮的消息,人们这才驻足仰望:是阿蒙森从南极凯旋了!顿时人心大振,欢声如潮,人人目光炯炯如同飘扬在他们头顶的旗帜般鲜艳。
人们为何如此振奋?是因为这次探险取得的伟大地质学发现还是重要科考成果?两个都不是,伟大或重要只有少数专家随后说了算。原因众人皆知:是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一个胜利;是把人们从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中惊醒的一个创举;是由雪域高原、群山高岗、万里苍穹和千里冰霜构成的一幅图景;是销声匿迹的冰河时代的一回再现;是鲜活的生命对沉寂的死亡世界的一次凯旋;是阿蒙森穿岭海跨雪原从死亡手中赢来的一座光环;更是对人类钢铁般意志的最佳礼赞!
成功来之不易,别忘了阿蒙森的成功并非借助任何当今伟大的发明创造或五花八门的新型工具,而是采用数千年前游牧民族狗拉雪橇的最原始方式!他是靠自己,靠人力顺利穿越了西伯利亚及北欧的冰雪高原。
成功看似了不起,但单看成功的各组成因也都再普通不过。
成功的必备条件——首先,前人的探险经历和发现自不必多说。其次,阿蒙森的探险计划从拟订到实行和挪威人世代特有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我们挪威人终日与风霜冰雪打交道;农夫在树林山冈中劳作离不开滑雪板和雪橇;水手常年在极地海域捕获鲸鱼海豹;探险者对北极地貌熟记于心;抗寒耐劳能力极佳的爱斯基摩犬为原始部落所特有,以上种种都为探险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探险者更是成功的关键:阿蒙森意志坚定,高瞻远瞩,运气机遇之说在他身上不能兑现,因为他的运气源于过人的胆识。
那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看看他发回家的电报就可窥见一二:字字平淡直白,像是在描述一次山地度假旅行;句句坚定,全篇不离探险新发现而却只字不提个人疾苦。
就是这样一个少言寡语、坚韧不拔的他在冰天雪地中依然坚持走自己的路。很多人都以为他会沿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发现多胡冰川的路线穿越该冰川然后登陆极地附近的雪域高原最后登上极点,因为这条路线比较稳妥。可真正了解他的人知道,依他的个性会避开多胡冰川前行,原因很简单,因为别人走过。后者猜对了:阿蒙森的路线和英国人没有一点是重合的!他和同伴们乘着滑雪板横穿了很多未知区域,路线之长,面积之广在人类探险史上并不多见。
一年后,斯科特上尉平安返回,他和阿蒙森是从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向极点推进的。无疑,把两者收集的观测数据对照研究会大大增加科学研究的客观公正性,这是此次南极之旅的亮点之一。
另一亮点是海军上尉普雷斯特及其两个同伴组成的东行小组对爱德华七世地进行的考察。该陆地1902年由斯科特发现。经普雷斯特等考察,初步推断爱德华七世地与阿蒙森发现的极地附近的大片陆地和山脉相连,这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此外,“奋 首次南极探险【The South Pole: An Account of the Norwegi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首次南极探险【The South Pole: An Account of the Norwegi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首次南极探险【The South Pole: An Account of the Norwegi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首次南极探险【The South Pole: An Account of the Norwegi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信赖京东,在京东买东西很放心!

评分

之前看了南极探险,搜到这本书。

评分

满意

评分

之前看了南极探险,搜到这本书。

评分

之前看了南极探险,搜到这本书。

评分

之前看了南极探险,搜到这本书。

评分

满意

评分

不错的说。终于找到了

评分

满意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首次南极探险【The South Pole: An Account of the Norwegi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