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学教育家白玛琳的中国家庭教育方案;风靡百年价值百万的美国蒙氏教育带回家;200个经典数学、语言、探索、沟通游戏,培养孩子思维、表达、认知、合作四大核心能力,成为自己孩子的教育家,给孩子成就一生的内驱力
美国蒙氏学校推荐经典家长用书 把国际蒙氏教育精华搬回家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
北师大学前教育教授李敏谊博士
等知名教育专家联合推荐!
★风靡欧美百年的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法
创始人贝佐斯,谷歌创始人谢尔盖林和拉里佩奇,维基百科创始人威尔士,
英国王储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他们的人生都始于蒙台梭利教育
★国际幼教教母、纽约大学教授白玛琳
首次为中国家长专门著书,传授儿童家庭教育之道
50年蒙氏教育经验
50×4个蒙经典数学、语言、探索、沟通游戏
在家中轻松培养独立思维、擅长表达、敏于认知、善于合作的孩子
★家长引导2-10岁孩子成长学习的实操书
孩子出生头十年接受的蒙台梭利教育,将像汽车引擎一样,给予孩子持续一生的内驱力
区别于所有蒙氏理论书 将蒙氏教育理念融为200个经典家庭游戏
★?家庭时间,日常事件,生活场景,身边环境,处处皆教育
开放式的活动,嵌入各种日常场景,适合不同年龄段
活动过程足够简单,随时嵌入父母繁忙的时间表
★精美装帧
200幅精美图片,高品质超感特种纸, 4册全文彩色印刷
少见的裸脊+护封装订,保证内页完全摊开,方便家长使用参考
取得国内外7项环保质量体系安全认证,绿色印刷,环保无毒
蒙台梭利教育,发掘孩子一生内驱力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2~10岁孩子迫切需要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要求家长准备适合的环境,提供恰当的支持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国际幼教教母白玛琳亲自设计的50×4=200个
经典蒙氏数学、语言、探索、沟通游戏,培养孩子思维、表达、认知、合作四大核心能力。
全面渗透蒙氏教育理念精髓,逐级递深,
家长利用家庭时间和日常事务,
就能培养思维敏捷,擅长表达,敏于认知,善于沟通的孩子,
同时建立积极深厚的亲子情感。
特别适合认同新式教育理念的2-10岁孩子的父母。
白玛琳教授从事蒙台梭利教育已经超过50年,是国际蒙台梭利教育领域的先驱,被誉为“国际幼教教母”。她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前任会长,美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认证委员会前任理事,美国蒙台梭利协会东南亚事务执行大使。她创办了斯坦藤岛蒙台梭利学校,曾任纽约市西部蒙台梭利学校的校长。
白玛琳教授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她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世界各地做过多次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近十年来,她专注于促进亚洲蒙台梭利教育的发展,重点在中国和俄罗斯推广蒙台梭利教育。
骆思洁是莱斯利大学早期教育专业硕士,在美国波士顿具有10年的蒙台梭利早教教师经验。目前,她是中国国内蒙台梭利教育项目的顾问和教育专家。
白马琳是国际蒙台梭利教育界资深的专家之一,她以自己对蒙台梭利教育的信念、理解以及多年在中国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撰写了这套书。我相信,这套书能给国内家长提供一套系统、具体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朱家雄
白马琳结合自己丰富的国际工作经验为深陷“教育焦虑”的中国家庭及时带来了这套书,能够帮助中国父母更好地思考培养什么样的儿童有价值。
——北师大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 李敏谊博士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活动不仅具有亲情温度,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家长在使用本书的同时会不断感受孩子们成长的惊喜,享受有效互动的精彩瞬间。
——北京朝阳区教研室主任许美琳
这套书将成为每个家庭的宝贵财富。白玛琳用数十年的教育经验精心设计的蒙氏活动,能将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身心发展带上新的层次。
——美国知名作家,儿童教育心理学家,美国大脑发展研究中心专家 乔安?迪克
这套书是所有想要亲自参与孩子教育的家长和老师的必读书目。书中的活动理念深刻,讲解细致,操作简单,让家长能够兴致盎然地学会把这些活动运用到与孩子相处的家庭时光中。
——美国蒙台梭利协会现任执行长,美国私立教育委员会副主席 理查德?昂格雷尔
第一章 基本数学概念
1. 鸡蛋放到杯子里
2. 家人的照片
3. 关于4的书
4. 1、2、3,简单吧
5. 数字和数
6. 一根和一捆
7. 去银行
8. 写在收银条上
9. 珠串
10. 加和减
11. 做调查
第二章 空间、形状、测量
12. 大书小书
13. 上车、装箱
14. 袜子做的秤
15. 做模型
16. 大步走
17. 搭盒子
18. 覆水难收?
19. 印章
20. 你会称重量吗?
21. 怎么量长度?
22. 看看能装多少
23. 戴帽子!
24. 地砖积木
第三章 规律与关系
25. 鞋子排排队
26. 猫与狗
27. 是或不是
28. 乱七八糟的抽屉
29. 站好队
30. 划集合
31. 用线围个圈
32. 涂画大乱斗
33. 缝枕头
34. 拼扣子
35. “盖棉被”
36. 一半一半
37. 剪纸
38. 边界数学
第四章 数学策略
39. 拿石头
40. 服务员!
41. 洋娃娃屋的家具
42. 非洲棋
43. 天气表
44. “钓鱼!”
45. 多漂亮的娃娃!
46. 应用题?没问题!
47. “连连看”
48. 时间助阵
49. ……织起来的数学
50. 做图解
把鸡蛋放到杯子里这项活动很经典,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对一一对应的掌握情况。
记住,不管讨论或解释多少次,都不能增强孩子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只有让他接触到数和物体,有了亲身体验才会进步。
你需要6 个西餐蛋杯或小杯子;8~10 个玩具鸡蛋(木头或塑料的)
前期准备
先把蛋杯摆成一排,旁边放些玩具鸡蛋。
怎么做
1. 给孩子看看蛋杯和鸡蛋。让他挑出足够多的鸡蛋,保证每个蛋杯里放一个。
2. 看着孩子操作,聊一聊他怎么决定要挑多少个鸡蛋。可以说:“哦,我明白了,你要在每个杯子里放一个鸡蛋。”或者,“你怎么想出来要拿这些的?”
后续活动
·让孩子把鸡蛋取出来放到一边。增减蛋杯的个数,再重新放鸡蛋。让孩子示范他思考的过程,带着你做一遍。
·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匹配活动(一一对应)。可以把种子埋入土里、把玩具汽车开回车库、把画笔放回笔架、把吸管放进杯子、把勺子放入碗里,或者把帽子戴在头上。活动用意瑞士行为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研究奠定了很多现代儿童成长理论的基础。他用这项活动了解孩子对数学的理解程度。他的结论是:非常小的孩子一开始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发育的第二阶段(4~7 岁),孩子才能把鸡蛋和蛋杯一一对应,得出需要的鸡蛋总数。匹配是一一对应的概念基础,是学习计数的重要一步。
进一步把空的蛋杯摆成一排,再把相同数目的鸡蛋摆在这排杯子前。让鸡蛋头尾相连,这样就会排得比杯子更长。问问孩子,是杯子多还是鸡蛋多。4~7 岁的孩子很有可能说鸡蛋更多——即便他刚刚看到一个鸡蛋对应一个杯子。对他来说,鸡蛋那一排更长,所以数量更多。不要讨论对错,就让孩子玩鸡蛋。鸡蛋和杯子匹配的经验,最终会让孩子意识到,不管鸡蛋怎么摆,它们的数量是不变的。
小提示
可以做更多的匹配活动:
·请孩子标记每间卧室、每把椅子、每个衣架,可以用图片或文字做标签。
·让孩子把一束花插到几个花瓶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每个瓶子插1 枝;每个瓶子插2 枝;所有的花插到1 个瓶子里,其他的瓶子空着;1 个瓶子里插2 枝,其他瓶子里插3 枝……
·和孩子玩牌,让他发牌,保证每个人的牌张数相同。
2~10 岁,这是孩子从婴儿成长为儿童、准备接受正式教育的时间,也是孩子接触数学知识的关键年龄段。要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了解数学方法,把数学当成日常生活、游戏、家庭时光的一部分,家长该如何着手?你要做些什么?
就从这里开始。如果想让孩子把数、形状、规律和数学关系看成计算、解决问题以及创造的工具,那么你已经找对了地方。你会从这本书里学到方法,利用日常家庭活动,让孩子了解身边的数学规律与数学关系。这些活动对于学校教学也是有益的补充。
和孩子一起学数学的最佳方法是什么?有必要指出的是,有些人说的数学其实是算术——那只是数学世界的一小部分。算术就是加减乘除,而数学的内容则要广泛得多。篱笆的影子有什么规律?手指能表示几个数?这些都是数学。数学研究的是这个世界上物体之间的关系。
孩子即使年龄再小,也已经知道了不少数学知识。我曾是纽约市一所蒙台梭利学校的退休校董,有着多年的儿童早教工作经验,见过孩子用许多方式来理解数学。那些有着成功经历的人,大多早在孩童时期便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并从中积累了自信。
这本书将教给家长如何把数学当成一种日常游戏,和孩子一起玩耍。我知道这些活动能够奏效,而且你和孩子也会喜欢上它们。
虽然每项活动都有指导步骤,但也是开放式的。这意味着你可以把它们变成自己专属的活动:以此为起点,改变活动内容,让每次的活动都不一样。我所教的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应用于三岁的孩童,也会让六岁的孩子感兴趣。我会教你用石块、电视、玩偶家具,甚至洗澡水来做活动,引导孩子探索数学问题。我还会教你评估孩子已有的能力,以帮你注意到他是怎样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
做这些活动只需要一些材料,一份步骤说明,以及对活动目的的认识。每项活动还包含了建议,教你根据孩子的发展来调整活动,以及在有多个孩子参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家长进一步认同孩子的能力与天赋。你不必做完所有的活动。但多多尝试,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对数学的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
这本书的目的是让学习数学成为一个有趣又惬意的过程,可以由你和孩子一起分享。
为什么这些活动有效果你可以从这些活动中发现以下理念。
整体数学学习法
我喜欢用“整体数学学习法”(whole math)来学习数学。它整合了我们用规律和关系理解世界的所有方法。。每观察到一种规律或关系,就是在理解世界。这种理解可以任何形式出现在各个年龄段:爬楼梯、按电梯按钮、卷衣服袖子、念门牌号、走4 个街区、倒1 杯牛奶、摸1 只猫、摘苹果、做苹果酱等,这些活动都是在理解世界。
对小孩子来说,最好先接触具体的、感官上能体会的东西,进而把它们写下来或画下来。整体数学学习法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厨房、浴室、汽车、市场、商场或地铁。这种学习法不是要教授孩子技能或灌输概念,也不是可以塞到一个小时里完成的作业——它能随时开展、全家参与。
孩子很小的时候先是踉踉跄跄地爬楼梯,长大点儿就会跑着上楼梯,有时还要一步连跨两个台阶。学习数学也是一样,要先观察才能熟练。他会不停地提问,不断地分析规律、搞清关系、归纳总结。从这本书中,你将学会如何看待孩子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从无意识的张望发展到有目的的观察,从玩耍到分析,从提出问题到发现数学关系。
这本书会涉及不同的学习领域。很明显,当孩子讨论一个数学情景,即遇到的数学问题时,他也是在学习语言、认字、写字。当孩子发现市区的人行道比小区的宽时,他不仅是发现了一种数学规律,也学到了社会学知识。当孩子注意到飞机比火车快、汽车比自行车快、滑滑板比走路快,他不仅发现了一个数学道理,也学习了科技知识。
理解过程
想让孩子“样样在行”,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做事情的过程。这样孩子就能以自己的方式,利用各种实物(例如计算器、积木、珠子等)解决问题。不过要明确的是,理解过程和理解程序有着很大区别:过程要靠经验体会,而程序则可以直接教授。
·过程:从0 到1 真正发生的事情。
·程序:从0 到1 所需要的步骤。
要让孩子意识到,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有一个过程;家长也要明白这个道理。最重要的也是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直接接触实实在在的物体,进行数数、归类、排序、描述和计算。然后,让他学会借助示意图、图表、数字和语言,把创建的规律和看到的关系表达出来。从分发筷子到数筷子,从搭积木到按示意图搭乐高汽车,从分门别类地放衣服到旅游前先列出“3 条裙子+ 3 件衬衫= 手提箱里的6 件东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理解数的真正含义,把数和数字符号对应起来,需要不断地探索、积累和试错。对此,家长要给予孩子支持和肯定。
另外,还要注意:好学校总会在必要时让孩子亲手实践、亲身经历,并展开讨论。最终,孩子会学着把数学问题的成熟解法看成捷径。如果孩子一开始是从最基础的做起,等到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感到骄傲时,他就会说,“我会加法,就是不知道怎么写”。让孩子明白做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他就会变得有耐心,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自信,从而不断前进。
技能与概念
目前流行的很多教材注重培养具体的技能,而这本书则要帮助孩子理解有用的概念。
技能是一项可以习得的行为,而且能在练习中提高。剪东西、骑三轮车或写数字,这些都是技能。概念则是不能被直接教授的,要靠个人领悟。就拿数学来说,它的一个关键概念是数字。很小的孩子会认为“3”就是购物清单上的一个字,和别的字没什么两样。等长大些,他就会意识到,数字表示数量,例如路上跑着几辆红色汽车,锅里有几个土豆。再后来,他就知道,“2”“3”“4”可以代表物体。当然,这些都可以由家长告知。但只有在边数边指、把数字和物体对应起来时,他才真正理解了数数的概念,并最终通过经验掌握它。他也会学习数数的其他概念,比如,一双袜子是两只,一脚穿一只;如果拿走了其中一部分,物体的数量就会发生变化。
孩子靠观察和动手来处理信息。他会接受信息、揣摩信息,然后得出假设——当然,实际过程要复杂得多。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概念,记住一些也忘掉一些。只有经验丰富起来,他才能把概念记牢。
孩子在活动中学习技能与概念。不用他去想,直接告知概念,这样看似更快一些,但效果呢?他还会有试错、体验和发现的空间吗?
而这本书中的活动则有助于孩子形成概念。有了概念,他便可以把数学当成一项技能,并充满自信地运用它。
对于所有渴望在家庭中科学启蒙孩子数学能力的父母,《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这本书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摆脱了市面上很多关于数学启蒙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回归到蒙氏教育的根本——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内在驱动的探索。书中的50个经典数学游戏,每一个都精心设计,既具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了趣味性。我非常欣赏它将“思维力”放在核心位置,深知数学不仅仅是算数,更是逻辑思维、空间想象、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场。这本书就像一本“使用说明书”,它清晰地指导家长如何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游戏,如何通过游戏引导孩子思考,以及如何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支持。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远比强制灌输要有效得多,它能够真正点燃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我相信,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远超出其本身,它将帮助我们打造一个充满爱、智慧和创造力的家庭学习环境,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着实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找到了一盏明灯。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种既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又能真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速成”式的教育书籍,但《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却回归了教育的本质。它没有贩卖焦虑,而是用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方式,指导我们如何在家庭环境中,通过最自然的玩耍方式,点燃孩子对数学的火花。我非常赞同书中“经典数学游戏”的定位,这些游戏不是凭空捏造,而是经过时间检验,能够有效引导孩子理解数学核心概念的活动。每一个游戏都像是一扇窗户,打开了孩子通往逻辑世界的大门。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它帮助家长理解蒙氏教育背后深刻的教育哲学,让我们不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积极的引导者,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并做出最恰当的回应。我能预见到,这本书将为无数家庭带来全新的数学启蒙体验,让“数学”这个词,在孩子们心中不再是冰冷和枯燥,而是充满乐趣和创造力。
评分拿到《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这本书,我感觉像找到了一位默契的“战友”。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出色的思维能力,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这一目标,却是一个普遍的难题。这本书就如同为我们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它避开了那些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直接提供了50个可操作性极强的经典数学游戏。我特别喜欢它的“家庭”定位,这意味着这些游戏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教具,而是完全可以融入到家庭日常生活中,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就能开展一场富有意义的数学探索。书中的游戏设计,充分体现了蒙氏教育“敏感期”和“操作性”的理念,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游戏,孩子能够锻炼观察、分类、排序、配对、逻辑推理等一系列重要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无疑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期待能够和孩子一起,通过这本书,开启一段充满智慧和乐趣的数学探索之旅。
评分刚收到这本《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就被它浓厚的家庭教育气息和游戏化的学习理念深深吸引。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亲和力,没有那种严肃刻板的学术感,反而透露出一种温暖和实用。我一直很认同蒙氏教育的精髓,即尊重孩子的内在驱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但很多时候,将理论落地到家庭实践中,特别是数学启蒙,往往会让家长感到手足无措。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没有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直接切入核心,提供了50个具体的数学游戏,每一个游戏都配有清晰的步骤说明和适龄建议。我尤其喜欢它强调“思维力”的培养,这远比单纯记住数字和公式重要得多。通过游戏,孩子能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理解数量、形状、空间、逻辑等数学概念,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分析、推理和创造性思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家庭教育导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将蒙氏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数学启蒙变得轻松有趣,而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和孩子一起玩这些游戏了,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们家庭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名焦虑的家长,在给孩子找早教资料时,我几乎看了遍市面上所有关于蒙氏教育和数学启蒙的书籍。很多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一些零散的游戏,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但《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数学游戏造就孩子思维力》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传递的理念非常扎实,不是那种“包治百病”的口号,而是基于蒙氏教育的核心原则,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50个精心设计的游戏,变得具象化、可感知。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思维力”的强调,它不是把数学看作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这些游戏,孩子能够培养观察力、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书中的游戏设计也非常有层次感,从简单的操作开始,逐步引导孩子深入理解,同时也非常注重家长的引导作用,教会家长如何观察孩子的反应,如何适时地介入和提供支持。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对于像我这样缺乏相关经验的家长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本家庭亲子互动的“说明书”,让亲子时光变得更有意义,更有收获。
评分受益匪浅。。。多读书!读好书!
评分京东的图书一直是最吸引自己的地方,绘本类的一直会买买买,就希望京东能够经常做做活动!
评分米黄色护眼纸,线装书,排版大方舒服,阐述简明,可操作,关键是有了方法,可以照搬,亦可根据具体情况衍生。我觉得不错了这套书。比起让人瞌睡的大部头大篇幅理论,不言而喻了。
评分这套书是所有想要亲自参与孩子教育的家长和老师的必读书目。书中的活动理念深刻,讲解细致,操作简单,让家长能够兴致盎然地学会把这些活动运用到与孩子相处的家庭时光中
评分好,挺好的,挺好好,一直用京东
评分京东的书嗯(⊙_⊙)是正版好书,而且有活动,价格合适,家里屯了很多书每次还要买买买,买不够
评分东西不错东西不错,但是 能不能不要强制要求一点要选买家印象!!!
评分活动入了好多书,要慢慢看起来,买买买的路上,一直剁手,哈哈哈哈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