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温哥华

乐活温哥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滔 著
图书标签:
  • 温哥华
  • 生活指南
  • 旅游
  • 美食
  • 文化
  • 户外
  • 乐活
  • 加拿大
  • 城市漫游
  • 休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ISBN:978756991153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0350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青年读者,旅游、文化、摄影爱好者

关键词:叶滔 温哥华 生活 随笔 城市指南 旅游 摄影


200幅随拍美图,15万字生动记述,16年真实感受,

记录温哥华独特的魅力风情,展现另一种妙趣生活


内容简介

《乐活温哥华》为作者叶滔移居温哥华十多年的生活随笔。作者从心出发,从平凡的生活细节出发,从日常的工作生活出发,按照一年12个月,以图文并茂的随笔形式,记述并展示了温哥华各个季节的欢乐生活:一月冬泳,二月新春游行,四月赏樱,五月观鸟,八月航展日,十月枫叶节……为想要了解温哥华、向往温哥华等欧美海外生活的广大年轻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享受。

作者简介

叶滔

原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工作,后移民加拿大,现在温哥华城市电视台工作。已移居温哥华十六年,享受并记录着在温哥华的点滴生活。


内页插图

目录

前 言/ 001

那些说不完的理不清的感觉…… / 003


一月

改变命运的新年/ 002

去温哥华前的多项准备/ 008

大屋的联想/ 012

北极熊冬泳——勇敢者的游戏/ 016


二月

在温哥华过春节/ 020

新春游行/ 023

争取家庭日/ 026

二月的冬奥/ 028


三月

登陆加国/ 034

加拿大初印象/ 037

我的洋房东/ 040

联合国式的派对/ 043


四月

车 展/ 048

海滩对话/ 052

樱花盛开/ 056

郁金香节/ 058


五月

罢 工/ 062

观 鸟/ 065

婚 礼/ 069

世博会/ 072

政 客/ 076


六月

可爱的周末/ 080

退隐山林/ 083

找到工作/ 088


七月

旅行趣事/ 094

第一部二手车/ 099

国庆日/ 103

有客来访/ 107


八月

航空展览/ 114

豪宅BBQ 的联想/ 118

温哥华的瑰宝/ 122

英国情节/ 126

最热的活动/ 129

专访总理/ 132


九月

采果乐/ 140

对于种植的喜爱/ 144

红 酒/ 148

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151


十月

说说“小土豆”/ 156

儿子降临/ 161

枫叶国的金秋/ 166

感恩节/ 169

万圣节/ 171


十一月

难忘的车祸采访/ 176

雪雁覆盖/ 182


十二月

白色圣诞/ 188

灯节之一:装灯/ 192

灯节之二:看灯/ 194

冬天的暖棚/ 197

圣诞树/ 200


精彩书摘

北极熊冬泳——勇敢者的游戏


加拿大人对于熊可以说情有独钟,认为它们不但可爱还很聪明,有时我甚至觉得他们把自己当作熊的兄弟,几乎所有的纪念品商店都可以看到熊的纪念品,甚至印上国旗图案宣誓主权。

难怪每年新年第一天,最大的活动就是北极熊冬泳。活动至今有快一百年的历史了,从东岸到西岸,都在新年的第一天举行。对冬泳完全没经验的大有人在,无论老少,不分男女长幼,都脱得赤条条,一声令下冲入刺骨的海水中。在温哥华元旦海水的温度只有2℃,这已经是全加拿大最温暖的海水了。活动开始前的预热更是别开生面,完全像是化妆舞会,试想上千人载歌载舞,穿着比基尼或者晚礼服冲入冰冷的海水,之后自然会听到兴的尖叫声、亢奋的长啸。有人一下水就被冻得跑回岸上,大叫“冻木了”,也有人不畏寒冷坚持到底。另外的一些人则在一拨又一拨冲入海中的嬉戏中,寻找着莫名的高潮。情况完全像嘉年华会,业余演员奋力表演,寻找着好莱坞走红地毯的快感。甚至有很多人留恋这种明星的感觉,在摄影机前摆出各种造型炫耀着自己丰盈的体态。

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以用冰冷的海水沐浴的方式冲入新年,如果在冰天雪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多伦多,勇士们是如何做到的……



联合国式的派对(2001)


住在联合国似的大屋,人也觉得豁达许多,我们这个楼里因为聚集了学生,有工作的人是少数,只有一位毕业后留在这里的乌克兰姑娘。她人很好,就是喜欢张罗,也就是开派对。派对可爱的方面,是满足中国人对热闹的留恋,但几次过后,你会感受到巨大的文化差异。因为派对永远按照相同的剧本演绎,首先乌克兰姑娘巧立名目,倡议聚会,我们开始考虑研究,之后碍于中国人的情面,只能随声附和,至于后果,当然是重大和繁重的,因为中国人才是派对的重中之重,因为我们负责做菜。全世界的留学生,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吃得简单,中国留学生尚且如此,洋学生的手艺更加不敢恭维,用清淡形容已经是相当仁慈的了。

乌克兰姑娘本身是素食者,可她请的客人花样百出,很多都是迅猛的肉食动物,这晚餐肉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艰巨的做菜工作,自然由美食之乡的中国人承担,唯一欣慰的是他们不挑食,无论是德国人、加拿大人、匈牙利人,还是乌克兰人,没有特别矫情的,宽容赞美是他们的强项,也不知道是出于客气,还是真的犹如改善生活。只要我们过得了自己这关,他们都说好。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底线千万不要逾越,比如菜里不要出现鸡爪、螃蟹之类的山珍海味。做鸡肉永远是对的;古老肉也是屡试不爽;牛排就众望所归了,由于价钱较高,很少在派对出现;想吃牛肉,有红烩牛肉,还有罗宋汤;瑞典炸丸子、日式炸猪扒,永远有一众的粉丝欢迎。因此那会儿总说开餐馆的事儿,因为如果找个中国人不太多的偏远地方,肯定一本万利。

派对开始时,大家谈着风花雪月的文明话题,进入下里巴人的家常对聊之后,我们的弱点就渐渐显露,因为我们并非听同样的儿歌长大,童年我们玩的是弹球和滚铁环,人家可能是打冰球和滑雪溜冰,一时间相去甚远,很多议题难以发挥。其实这样的隔阂不止和洋人深谈会出现,就是和同文同种的香港人、台湾人畅叙童年,往往偶尔都不幸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更别说是和洋人聊他家里的丰富植物了。记得曾经有一次谈话内容进入花园中的植物分类,很多名词听都没听过,你如何继续?至于动物名称,进入细化绝对困难重重。所以派对到一个微妙的程度就变成物以类聚了,亚洲脸共叙家常,就算今天我们在加拿大待了10 多年,和太太出席洋人的圣诞派对,最终依然人以群分。所以派对最后剩下的都是真正乐在其中的人们,哪一个人种占多数,谁就占据会场的主动。记得住在那个房子中的每次聚会,谦和的我们一家和洋房东永远是提早告退的人,真正陶醉其中的永远是那些年轻人。好处是洗碗之类的艰巨重任,自然交给那些好事之徒,前提是经过豪饮之后,他们还能保持清醒,否则第二天艰巨重任,依然归于我们这些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

不过,那些派对的美好片段永远珍藏在记忆中……



航空展览


有些活动讲究年龄,有些活动讲究爱好。

16 年来有一个活动非常经典,但我们只去过一次,就是航空展,因为太男性化,夫人不喜欢,而她的否决票有时又相当的重要。

每年8月的第二个周末,飞行表演是一个保留节目,在20 世纪70 年代中,由加拿大当时的总理杜鲁确定,成为全国最大的飞行展览,也是包括美国在内,北美西海岸最大的飞行展览,连续三天,每年可以吸引12 万前来参观。展览举行的地点,位于温哥华的卫星城阿博斯福,是一个离美国华盛顿州比温哥华还近的城市,从温哥华开车需要一个多小时,到边境只有十几分钟。因为距离波音公司特别近,也使得这个飞行展,规模越来越大。

虽然如此著名,但参观飞行展还是需要些勇气,由于正值盛夏,举行的地点就在阿博斯福机场,一马平川,一棵树都没有,观众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一待就是一天,一定要对飞机有着特别的狂热,才会有享受的感觉,我和儿子都属于一般爱好者,所以也不是特别坚持。

我们是2008 年的8 月去的,之前有人提醒说看这个表演需要些勇气,我还不确定,暗自希望天气不要太晴朗。当我们到现场,果然不负众望,天气多云,太阳时常出来见见这些粉丝。在参观了现场的停泊的飞机(其实主要是加美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等)后,就进入精彩的飞行表演部分,从二战时的飞机开始,各个年代的飞机频繁亮相,在天上划出道道弧线,其复杂程度,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高。表演时常伴有对地面物体的实弹攻击,对于战争有特别兴趣的男士们自然雀跃欢呼,而女士们则躲在硕果仅存的阴凉地方休息,似乎和这些硝烟战火格格不入。对于她们来说这似乎是噪音,硝烟和阳光的奇怪组合,没有美感可言。

活动本身有些部分我还是很喜爱的,比如所有的急救人员,救护车、救火车,甚至警车,还有海陆空军,都利用这个活动宣传自己。2008 年我儿子只有6 岁,对于漫天飞机的兴趣,显然不如对于上述车辆的好奇,这些才是生活中常见的神秘所在,平时完全没有机会,一睹芳容,何况所有的讲解人员,包括急救人员、警察、士兵等都相当有耐心,孩子们反而在这些车辆中,度过了快乐和炎热的一天。

说到飞行表演,我常常佩服飞行员的勇气。在世界飞行表演的记录中,经常会有意外发生,平均每年全世界都会有十几起,几乎每个月一起,而且大多数都是致命的。偶尔只有一两次,飞行员反应迅速,死里逃生。客观来说,飞行表演完全属于非正常的飞行状态,很多动作属于没必要的冒险,挑战人类极限。我非常佩服西方人的冒险精神,他们很多行为在东方人看来属于失去理智,比如站在飞机的翅膀上翱翔天空,或者在摩天大楼之间走钢丝,在悬崖峭壁徒手攀岩,等等。幸好在阿博斯福飞行展的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重大事故,致命的一次是1969 年的8 月,看来这个航空展的安全工作还是相当完善的。这也表现出西方人又一个特点,就是做好充分的完全保护措施之后才冒险,以减少伤亡。理智挑战自我,属于我们应该学习的。行动者不可怕,可怕的是愚蠢的行动者。



《乐活温哥华》并非一本详尽描述“乐活”理念在温哥华具体实践的指南,也非一本细致梳理温哥华城市发展历程的史书。它更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你可以窥见一个截然不同的温哥华,一个在快节奏现代生活中,依旧保有呼吸空间、滋养心灵的城市侧影。 这本书没有给你列出最便宜的咖啡馆,也没有告诉你哪里能找到最时髦的瑜伽垫。它所探讨的,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的内在构建,而温哥华,只是这场探索的背景,是一个承载故事的舞台。 想象一下,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你并没有急着回家刷手机,而是选择在自家附近的公园里,静静地坐上十几分钟。看着树叶在微风中摇曳,听着鸟儿清脆的歌唱,感受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的斑驳光影。这个简单的瞬间,也许正是“乐活”的起点——一种回归本真、关照内心的觉醒。 《乐活温哥华》想要触及的,正是这样一个层面的话题。它没有告诉你“如何”乐活,而是试图引导你去“感受”乐活。这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像是在描绘一幅画,用文字的色彩,勾勒出一种宁静、一种从容、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比如,书中可能会描绘清晨的空气,带着海水的微腥和森林的湿润,当你走在海滨步道上,感受脚下柔软的泥土,迎面吹来的风仿佛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这种体验,不是来自于攻略,而是来自于一种慢下来的生命节奏,一种对周围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 书中关于“社群”的探讨,也不是罗列社区活动的日程表。它更多的是在诉说,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厚连接的珍贵。也许是邻里之间一次简单的问候,也许是参与一次社区的志愿活动,每一次温暖的互动,都在为生活增添一份厚实的底蕴。它探讨的是,当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如何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如何在一个更广阔的“家”中,找到安顿身心的角落。 关于“可持续性”的讨论,也不是简单地普及垃圾分类的技巧。它可能是在描述,当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对这个地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时,那种审慎和责任感。也许是选择一个本地的有机农场购买食材,也许是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汇聚起来,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一种对未来的承诺。 书中对于“健康”的理解,也远不止于身体的强健。它更关注的是身心灵的平衡。也许是在分享,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避免被无尽的压力所吞噬。也许是在探讨,当我们将注意力从外界的评价转移到内心的需求时,那种由内而外的平和与喜悦。 《乐活温哥华》并非一本提供现成答案的书。它更像是一个邀请,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段自我发现的旅程。它不会告诉你温哥华有哪些必去的景点,或者必吃的餐厅,但它可能会让你重新审视你对“美好生活”的定义。 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或许流淌着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它或许会让你在阅读的时候,想起自己曾经也拥有过类似的感受,只是在生活的洪流中,那些感受被渐渐遗忘了。 它不会教你如何在温哥华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或者如何在股市上获得巨额的回报。它关注的,是那些在物质之外,更能滋养生命的东西。 想象一下,书中描绘了一个周末的下午,你带着一本闲书,来到一个安静的海湾,海鸥在头顶盘旋,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你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也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里。这种体验,不需要花费多少金钱,却能带来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乐活温哥华》或许会让你反思,在追逐所谓“成功”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略了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它不是一本励志的书,也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改变人生的操作手册。它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与你娓娓道来,分享他对生活的感悟。 它不会提及温哥华的房价有多高,或者交通有多拥堵。它会把焦点放在那些,即使身处喧嚣的城市,依然能够找到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也许,它会描绘一个早晨,当你在楼下的小咖啡馆,点一杯手冲咖啡,与咖啡师闲聊几句,那种简单的人际互动,就能让你的一天充满了温暖。 又或者,它会描述一个傍晚,当你在温哥华的群山之中徒步,汗水浸湿了衣襟,但当你登顶远眺,那壮丽的景色便能让你忘却所有的疲惫。 这本书的重点,在于“乐活”这个概念本身,而温哥华,只是一个美丽的载体。它试图通过温哥华的某个侧面,去展现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温度的生活方式。 它不会告诉你如何在温哥华的商店里淘到便宜货,也不会教你如何快速融入当地的社交圈。它所探讨的,是一种更加内在、更加深刻的幸福感。 想象一下,书中可能描绘了一个傍晚,你和家人朋友在自家的小院子里,一起烧烤,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欢声笑语。这种简单而温馨的时刻,或许就是“乐活”的真谛。 它或许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书中可能会描绘,当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食物来源,开始支持本地的农产品,那种与土地的连接,那种对生命的尊重。 《乐活温哥华》所要传递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丰盛。它关注的是,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为自己留下一片宁静的角落,如何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醒和从容。 这本书的语言,或许并不华丽,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它试图用最朴实的文字,去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它不会让你感到压力,不会让你觉得必须要做些什么。它只是静静地,在你翻阅的每一页中,播下一颗种子,一颗关于“美好生活”的种子。 最终,《乐活温哥华》所要展现的,是一种关于“当下”的艺术,一种关于“感受”的力量。它不是一份清单,也不是一个计划,而是一种邀请,邀请你一同去探索,那份藏匿在生活细节中的,纯粹而美好的幸福。它也许会让你在阅读后,对温哥华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但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以及你对生活的期待。

用户评价

评分

《乐活温哥华》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关于“人”的故事。我一直觉得,一座城市之所以迷人,不仅仅在于它的风景,更在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这本书里,作者用真挚的笔触,描绘了许多在温哥华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坚持,他们的热情。我看到了那些在社区里默默奉献的志愿者,那些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的年轻人,那些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普通市民。 他们让温哥华变得更加温暖和有活力。通过他们的故事,我看到了这座城市包容、友善的特质,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多了一些思考。我开始反思,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在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如何才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温哥华的旅行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启示录。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在于它对温哥华“吃”这件事的深度挖掘。我一直以为我对温哥华的美食有所了解,但《乐活温哥华》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列举了一些网红餐厅,而是深入到了温哥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风味是如何交织融合的。从精致的法餐,到地道的越南河粉,再到令人垂涎的印度咖喱,书中都给予了细致的描绘,甚至连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技巧都娓娓道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推荐的那些家庭式小餐馆,它们可能没有华丽的装潢,但却有着最纯粹的味道,最真诚的服务。读到这些篇章,我仿佛能闻到食物的香气,感受到厨房里的烟火气。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美食,往往藏匿在最不经意的地方,需要我们用一颗好奇的心去发掘。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吃,更是关于如何通过食物,去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去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评分

从这本书里,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社区”的意义。温哥华不仅仅是一栋栋的建筑,一个个的公园,它更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乐活温哥华》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温哥华各个社区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充满艺术气息的盖士镇,还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列治文,亦或是宁静宜居的基斯兰奴,书中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它让我看到了,社区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划分,更是人们情感的联结。它介绍了如何参与社区活动,如何认识邻居,如何融入当地的生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支持本地小商家的篇章,它让我明白,每一个小小的选择,都能为社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读完这些,我不再觉得温哥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城市,反而觉得它是一个可以让我找到归属感的地方。

评分

读完《乐活温哥华》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一份温哥华生活指南,只不过这份指南比我预想的要精细和温暖太多了。我一直觉得温哥华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但总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只能看到它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不知道如何真正融入其中。这本书打破了这种隔阂,它没有空泛地介绍景点,而是从一个“乐活者”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在温哥华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如何从日常的点滴中发现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它让我看到了温哥华的“慢”与“活”。比如,它详尽地描绘了如何享受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斯坦利公园里寻找一处僻静的长椅,读一本心爱的书,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那种宁静与放松,我仿佛身临其境。书里推荐的那些隐藏在小巷里的咖啡馆,那些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 Farmers' Market,都让温哥华在我心中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鲜活存在。它教会我,乐活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在平凡的日子里,用心地去感受和品味。

评分

《乐活温哥华》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生活品质”的诠释。我一直觉得,生活品质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乐活温哥华》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没有炫耀式的描述,而是用一种平和、客观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温哥华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乐活”。 书中关于如何享受大自然,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作者是如何通过晨跑、瑜伽、品茶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南,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在循循善诱地教导我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生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温哥华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评分

还没看,书比较薄,先囤着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很活泼的文笔!

评分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没看,家人看了说不咋地,就没浪费时间!

评分

内容丰富,推荐购买

评分

?包装很好看 多读书哈哈哈哈哈哈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