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台湾,不仅是看风景,更是抒情怀。台湾的城市、山水、街道、小镇等等,每一处都别有滋味。但真正的行者,想要的却更多:他们在繁华的城市中,还想了解历史前尘;他们在闪烁的霓虹灯背后,也想体验台湾人的夜生活;他们吃喝玩乐,却始终不忘感受台湾的人文魅力。这不是矫情,不是故作深刻,而是一种懂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遇见真正的台湾。
本书作者上官乱,根据自己游历台湾的亲身经历,同时以广博的知识为经,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络,为读者呈现出独具魅力的台湾之美。
上官乱,专栏作家,前媒体人,小说创作者。现为天涯社区“天涯新知”、豆瓣阅读等平台专栏作者,《南方都市报》《重庆评论》等媒体特约评论员。曾在《Vista看天下成都尚川》等多个媒体担任过编辑和记者,曾出版中篇小说《九观音》、长篇小说《不锈之城》等电子书,获广泛好评。《九观音》曾获豆瓣阅读“复兴中篇大赛”优秀奖。2011年开始创作独立电子杂志,开设独立访谈专栏。2015年旅行台湾后, 撰写了台湾社会观察系列文章,受到两岸读者广泛认可。
台湾,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历史文化,都与我们血脉相连,犹如河水与河岸,花瓣与花蕊。对台湾的记忆空白,如同与手足在襁褓间就失散了。此书正是要对我们的空白记忆进行一次挑衅。作者用上百个故事告诉我们,大陆人关于台湾的历史记忆与现实记录如何成为可能。
——著名学者、作家宋石男
台湾历史与族群的复杂纠结程度,远超一般大陆人的想象,上官乱的书中对此做了一些不错的梳理。读毕此书,你会觉得任何对台湾标签式的认知,都是一种不得体的偷懒。
—— 著名学者、作家冉云飞
台湾史是一面斑驳的铜镜,需要这样的作者去拂拭。我们或许不能通过这本书完全了解台湾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但这本书一定是大陆人看台湾的重要窗口。
——《战天京》作者谭伯牛
自序 他们把伤痕都化成了动人的纹身
第一章 风景都是光阴的故事
一、台北:岁月的光影
从艋舺到大稻埕——老台北的命运轮回
华西街到文萌楼——庶民的酒色生活
台北老街——书与咖啡背后的社区营造运动
历史的尘埃——到这儿才懂台湾人的阵痛
台北咖啡馆往事——从日式风月场到反日根据地
二、宜兰:一个有远见的城市
礁溪:依然把温泉写作“汤”
还会唱日语歌的老人们
三、花莲: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
四、台东:一个“造英雄”的地方
从斯巴达勇士到“原住民”音乐人
绿岛:白色恐怖不再,蓝色孤独依旧
五、屏东:很乡土又很摇滚
圣诞节别去大城市,来屏东
摇滚的垦丁
六、台南:看见真实的台湾史
这才是郑成功与荷兰人的真事儿
在这里解开台湾人的信仰谜题
七、高雄:“美丽岛”精神的工业城市
从“打拼”的榜样到“美丽岛”事件
爱河:一场“南方绿色革命”
反叛的养鸭人和摇滚宋江阵
四川没有的川味红烧牛肉面
八、南投县:一块与众不同的“异域”
草屯镇:一个“大佬”的乡土情怀
埔里镇:酒中的故乡梦
清境农场:缅北孤军在台湾的“云南飞地”
九、彰化:商人的鹿港
鹿港并没“失去他们拥有的”
鹿港辜家:商人的“主义”
十、台中:台湾本土历史的刻痕
“日式”台中:凤梨酥中的日据时代
“家庭即工厂”:高科技“作坊”区
“夜·色”台中:从美军文化到黑帮岁月
大甲镇澜宫:“角头立委”的另一面
雾峰林家:他们为台湾探索了几乎所有的道路
十一、新竹:被博物馆包围的“硅谷”
台湾眷村的最后执念
两岸的神秘传说:黑蝙蝠中队
客家人的生存法则:褒忠亭与金广福
十二、新北:时代更迭,恋恋风尘
淡水:9 个政权更迭的红毛城
九份:日据时代的“小香港”
平溪线:矿业兴衰,恋恋风尘
外省人的故事:永和豆浆与竹联帮
第二章 吃喝玩乐,体验不一样的台湾风情
一、吃在台湾:不只是便宜好吃那么简单
二、行于台湾:赶路过程也是旅游目的
三、玩在台湾:成为一个当地人的最快方式
四、台湾的夜生活:不够热闹,但丰富得惊人
第三章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一、那些我们遇见的台湾人
二、台湾志工:从“总统府”导览到殡仪馆陪入厕
三、台湾年轻人:若有大确幸,还要小确幸干吗?
第四章 不同于想象的“海峡对岸”
一、台湾的城市为何这般老旧?
二、台湾的宗教文化:可以在妈祖庙借钱
三、为谁而战:那些年台湾人打的仗
台北咖啡馆往事—从日式风月场到反日根据地
恰如对香港的记忆来自港片一样,很多人对台北的记忆,最初不是来自史书,而是来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而这些流行歌里,不是酒色暧昧就是咖啡香醇,弥漫着湿润的忧伤以及动人的快活,这也构成了我们对咖啡馆的最初想象。
台北的咖啡记忆,本就是这样充满美好和忧伤的,从100 年以前就这样。而此后的100 年,台湾几乎所有的娱乐、民主运动都在咖啡馆里酝酿,台湾人的勤勉务实与不屈反抗都化在咖啡中,在风起云涌的历史里以柔克刚。
1895 年,台湾人还不知道咖啡是什么,几百万人忐忑不安地迎来了日军。可是这些刚刚来台的日本军人并没有良好的武士精神和军人风纪,存在偷摘水果、抢夺商店、酒醉闹事、当街裸露身体等恶习。官员又盗用公款、争夺嫖娼,常常上新闻。因为根据《马关条约》,台湾人有两年的缓冲期决定是否留在台湾。而最初日本对这块殖民地的政策是以日本移民取而代之,所以日本总督府准备在两年缓冲期内实施军政,以残暴的手段让台湾居民受不了而离开,再从日本移民过来,将台湾改造为日本人的居住土地,当时在台湾的日本官员和宪兵、警察等有许多虐待台湾人的行为,包括强占并破坏寺院及书院、挖掘台湾人的坟墓、侮辱与妨碍婚姻仪式等。从1895 年起五年内,据说有一万多台湾人被杀害或被处刑。这段混乱的时期,是没有咖啡馆的。第二年,日本鼓励日本人自由来台,但最初来的基本都是底层阶级,女性大多是艺妓、酒女和娼妓,她们以敏锐的嗅觉很快盯上了人群聚集的艋舺和大稻埕。因此在此期间新设的茶馆、料理店、温泉会场、旅馆兼料理屋、日本料理店或者西洋料理店,几乎都有酒色情欲充斥其间。
最早的西洋料理店几乎都在大稻埕北门街,西门外。这些料理店餐食可能差别各异,但是有种风景始终不变:小舞台上艺妓笙歌,席间有陪酒的“酌妇”和女服务员,客人用完西餐酒菜,餐后饮料就是一杯咖啡。咖啡之后,便是客人和娼妓们的夜了。
起初,报纸还会煞有介事地教大家怎样体验这西洋玩意儿:要先一口喝掉之前送来的白开水,然后再慢慢喝掉咖啡,体验那股苦味。可是,那时去喝咖啡的台北人,又有几个是单纯去喝咖啡的呢?
日本昭和初年,咖啡屋消费场所成为新风气,很多艺妓也转而从事“女给”,即女服务员。刚刚传入台湾的咖啡屋,暧昧的爵士乐、华尔兹、传统小曲充斥在这里的空气中,女服务员也可以和客人一同跳舞。
日据时期台湾出现的第一家咖啡茶馆,应该是位于台北公园中的西洋料理茶馆—公园狮。这是在台湾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咖啡屋。起初,台北厅长井村对新建的台北公园游客稀少很是苦恼,在和几个总督府御用商人商议之后,一拍即合,决定在公园里开咖啡店以吸引人气,就叫作公园狮。公园狮开幕后,咖啡定价8 钱,在当时算非常公道的价格,于是很多人在逛公园时点一杯咖啡或者牛奶坐半天。慢慢地,公园狮便成为文艺人士与同乡社团聚会的场所,每月一回的“台北番茶会”就由日本美术家石川钦一郎发起,建筑家、法律家、医学家等纷纷集聚,每人只需5 钱成为会员,除了吃茶点,还可以听讲座或者看美术展,这里人气越来越旺盛,到1916 年,会费已经涨到50 钱。
1925 年,牡丹咖啡屋开进了总督府,台湾的咖啡时代已经来临。伴着多元文化社会的到来,舞场很快兴起。一开始,官方对舞场这种新鲜东西很恐慌,虽然一直有人申请开设舞场,但都没有通过。到1932 年,无数社交名媛在咖啡屋里半秘密活动,许久之后,官方才终于颁布管理办法,台北从此有了合法舞场。
日本经过日俄战争、“一战”之后,逐渐取代英国在东亚的经济地位,民间大型企业纷纷南进,台湾的资本主义殖民政策加快,米、糖事业蒸蒸日上,糖业出口成绩明显。日本糖果企业看准台湾甜点、糖果消费市场与砂糖资源,先后进入台湾设立营业据点。明治制糖合资成立的明治制果株式会社在台北本町设立分点,这种糖果商的吃茶店往往以纯喝咖啡为主,从此,台北的咖啡馆开始慢慢摆脱情色成分。1935 年,台湾地方自治运动和反殖民运动蓬勃发展,“地方自治制度座谈会”就在这个咖啡馆举行。
但很快,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台湾便成了日本的战争资源库,生活物资被大量征收至战场,导致台湾大众经济生活困难,咖啡屋进入了没落时期,一掷千金的情色咖啡屋式微,但那些无情色的制果商咖啡店就更受知识分子的欢迎,他们在里面纯喝咖啡或者红茶,谈文学、谈时事,欣赏字画、聆听名曲,形成了记者和作家休闲议政的小圈子。
其中一个议政圣地是山水亭,在大稻埕。当时的大稻埕咖啡屋非常多,山水亭老板王井泉,曾加入星光演剧研究会,堪称影剧界的先行者。山水亭还孕育了“台湾文学社”创办的《台湾文学》,很多著名艺文雅士来此议论时事、筹备画展,可以说是台湾画坛美术运动的根据地。战争时期,山水亭是台北稻江艺文活动中心之一。
1921 年,台湾文化协会总理林献堂参加第一次台湾议会(在这次议会上请愿回台)和第二次议会时,都在春风得意楼。此后林献堂近十次大型活动,均在各种咖啡馆和西餐厅举办。这时候喝咖啡的习惯已经传到普通人家,即使到了日军侵华时期,有台湾人被征召入伍进入中国战场,在战火中的台湾士兵,仍然用饭盒煮咖啡喝。不过,这时候,日本在台湾的“皇民化政策”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咖啡馆里,日本人也会进行各种演讲和文化展览活动,进行军国主义宣传。
1945 年8 月6 日,日据时期知名律师陈逸松在收音机里听说有重要的“玉音放送”,但是听不清楚,于是走到大稻埕的山水亭找王井泉喝茶,茶还没泡好,便听到警察传来日本投降的消息。于是王井泉亲自到厨房泡了一壶茶,两人对饮,泪流满面,有生以来第一次品尝到真正的茶香。
对于《这样走,才能看见真台湾》这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它太“有意思”了。不是那种小小的、短暂的乐趣,而是一种深层次的、能引发思考的“有意思”。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旅行书籍,不应该只是告诉你“去哪里”,更应该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走”,以及“这样走,你会有怎样的收获”。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像一位睿智的长者,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引导你重新认识台湾。它不会强加给你任何观点,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让你自己去体味,去感悟。我看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以及他希望与读者分享的,那份纯粹的、不被商业化侵蚀的美好。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也是一场与世界的深度连接。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去探索,去发现,去拥抱那个真实的、鲜活的台湾。
评分读完《这样走,才能看见真台湾》,我有一种久违的“挖宝”的惊喜感。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旅行,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惊喜,是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不期而遇。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大肆宣扬那些已经被炒作到极致的景点,而是带着读者,如同寻宝一般,去探索那些隐藏在地图之外的精彩。我仿佛看到作者在那些陌生的街巷里穿梭,好奇地打量着每一扇门窗,认真地倾听着每一个故事。他的文字,不是那种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朴实而有力,充满画面感。我甚至能想象到,他为了写下这些文字,付出了多少时间和心力,去与当地人交流,去体验当地的生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你用怎样的心去感受。它让我意识到,我之前的一些旅行,或许只是“路过”了台湾,而这本书,则教会我如何“抵达”台湾的心。
评分读完这本《这样走,才能看见真台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像一位老友,带着我去了一个我从未真正到访过的台湾。我不是第一次去台湾,但过往的旅程,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次,这本书让我明白,那些错过的,恰恰是台湾最迷人的部分。它不像那种大刀阔斧的介绍,而是如同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你的心里。我跟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了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看到了那些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故事。我仿佛能闻到老宅院里的木头香,听到海边渔民的歌谣,感受到山间清晨的凉意。它不是直接告诉你“这里有什么”,而是引导你“如何去感受”。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旅行方式,那些匆忙的脚步,那些浮光掠影的风景,似乎都显得有些苍白。这本书,给了我一种新的视角,一种让我愿意放慢脚步,去倾听、去观察、去体会的旅行态度。我期待着,下一次的台湾之行,能真正实践书中所描绘的,去发现属于我自己的“真台湾”。
评分坦白说,我对旅行类书籍的期待一向很高,因为它们很容易落入俗套,变得千篇一律。但《这样走,才能看见真台湾》这本书,却让我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让我肃然起敬。它传递的不仅仅是地理信息,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和生活哲学。作者似乎是一位对生活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他笔下的台湾,不是一个单纯的旅游目的地,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有它的呼吸、它的脉搏、它的情感。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字句里倾注的热情和心血,他不是在“写”台湾,而是在“爱”台湾。这种爱,体现在他对细节的捕捉,对人情的描绘,对文化的尊重。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应该只被称作“旅行指南”,它更像是一本“生活方式的提案”。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去感受,去连接,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我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这本书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在那些迷茫或疲惫的时刻,重新找回那份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知的好奇。
评分这本书,光看名字就让人心痒痒的。《这样走,才能看见真台湾》。你知道吗,我一直觉得,旅行不应该只是打卡那些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拍几张游客照然后匆匆离开。真正的台湾,那种藏在街头巷尾、风土人情里的东西,才是最能触动人心的。这本书的作者,我想他一定也是这么想的。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种探索的渴望,一种想要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真诚。我不期待它是一本枯燥的地理指南,更不希望它充斥着那些已经被反复提及的陈词滥调。我希望的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股清新自然的风扑面而来,仿佛真的能跟着作者的脚步,穿越迷雾,触碰到台湾最柔软、最真实的那一面。也许是某个老街巷子里,一位手艺人专注的神情;也许是某个清晨,市场里热情的叫卖声;又或者是,某个偏远村落里,淳朴的村民脸上温暖的笑容。我想要的是那种,能够让我停下脚步,静静感受,然后发出“啊,原来是这样”的赞叹的瞬间。这本书,在我心里,已经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预设。
评分质量好,发货也很快,值得购买
评分物流非常快给力,包装也很好,满意!
评分描写很详细,字体太小。
评分质量很好的一本书,文字优美,排版得体。
评分很满意哦,京东快递特别给力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第二天就到了,以后买书认准京东。
评分不错的书籍
评分关于台湾的书已经看了很多了,读读这本看
评分读这本书是真的会学到知道的,很满意,作者不是随便写写的,看得出作者对历史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