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精装珍藏本 全3册)

曾国藩(精装珍藏本 全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浩明 著
图书标签:
  • 曾国藩
  • 晚清名臣
  • 历史人物
  • 传记
  • 励志
  • 修身
  • 养性
  • 经史子集
  • 名家著作
  • 精装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273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5195
品牌:博集天卷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48
字数:8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梁启超推崇备至!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中纪委推荐干部阅读书目!

★ 荣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之一,影响力ZUI大的历史小说之一,发行量近千万套。

★ 为整理编辑《曾国藩全集》,唐浩明编审、分析了曾国藩留下的多达1500万字的文稿,阅读曾国藩同时代人的著述和大量的正史、野史资料,因而对曾国藩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写就的《曾国藩》。

★文史对照,在生动的小说之中,夹着大量的史实,使内容更加丰富精彩。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文辞通达,写作功力力透纸背。

★唐浩明2017年全新修订版本,附赠曾国藩箴言录和大事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的代表作,晚清三部曲之一。
荣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之一;
白岩松、柳传志、宗庆后鼎力推荐!

曾国藩是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当代历史忽略。
作者掌握大量珍贵史料,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全面地刻画了曾国藩的文韬武略、进退宠辱、人生态度、人格学养、处世哲学、治军威权、行政手腕,把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和文学形象,重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长期从事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出版,业余撰写历史小说。编有《曾国藩全集》等,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及随笔集“评点曾国藩”系列。

目录

曾国藩 壹 血祭

第一章 奔丧遇险
一 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 001
二 波涛汹涌的洞庭湖中,杨载福只身救排 / 004
三 摆棋摊子的康福 / 009
四 康家围棋子的不凡来历 / 016
五 喜得一人才 / 021
六 把这个清妖头押到长沙去砍了 / 023
七 哭倒在母亲的灵柩旁 / 030
八 蟒蛇精投胎的传说 / 035
九 刺客原来是康福的胞弟 / 037

第二章 长沙激战
一 城隍菩萨守南门 / 040
二 康禄最先登上城墙 / 043
三 今日周亚夫 / 046
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 / 052
五 计赚左宗棠 / 060
六 巡抚衙门里的鸿门宴 / 063
七 药王庙里出了前明的传国玉玺 / 068
八 左宗棠荐贤 / 073

第三章 墨绖出山
一 谢绝了张亮基的邀请 / 076
二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 080
三 接到严惩岳州失守的圣旨,张亮基晕死在签押房里 / 085
四 陈敷游说荷叶塘,给大丧中的曾府带来融融喜气 / 089
五 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绖出山 / 098

第四章 天王定都
一 洪秀全江宁称王 / 110
二 天王开国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取士 / 113
三 东王揽权,翼王献策 / 117

第五章 初办团练
一 乱世须用重典 / 122
二 曾剃头 / 125
三 宁愿错杀一百个秀才,也不放过一个衣冠败类 / 133
四 鲍超卖妻 / 141
五 拿长沙协副将清德开刀 / 147
六 大闹火宫殿 / 154
七 停尸审案局 / 164
八 逼走衡州城 / 167

第六章 衡州练勇
一 王錱挂出“湘军总营务局”招牌,遭到曾国藩的指责 / 170
二 忍痛杀了金松龄 / 174
三 从钓钩子主想到办水师 / 182
四 接受船山后裔赠送的宝剑 / 185
五 一个钟情的奇男子 / 194
六 把筹建水师的重任交给彭玉麟、杨载福 / 204
七 湘江水盗申名标 / 206

第七章 靖港惨败
一 为筹军饷,不得不为贪官奏请入乡贤祠 / 210
二 出兵前夕,曾国藩亲拟檄文 / 213
三 青年学子王闿运的一番轻言细语,使曾国藩心跳血涌 / 218
四 曾国藩踌躇满志,血祭出师;一道上谕,使他从头寒到脚 / 221
五 定下引蛇出洞之计 / 224
六 利生绸缎铺来了位阔主顾 / 228
七 曾国藩紧闭双眼,跳进湘江漩涡中 / 234
八 左宗棠痛斥曾国藩 / 238
九 白云苍狗 / 244
十 兄才胜我十倍 / 248

第八章 攻取武昌
一 青麟哭诉武昌失守 / 251
二 湖北巡抚做了彭玉麟的俘虏 / 253
三 薛涛巷的妓女蚕儿真心爱上造反的长毛头领 / 257
四 康福挥刀砍杀之际,一眼看见弟弟康禄 / 265
五 一律剜目凌迟 / 267
六 来了个满人兵部郎中 / 270
七 明知青麟将要走向刑场,曾国藩却满面笑容地说:
 我将为兄台置酒饯行 / 275
八 康福的绝密任务 / 279
九 一颗奇异的玛瑙 / 282
十 一箭双雕 / 284
十一 曾国藩身着朝服,隆重地向湘勇军官授腰刀 / 289
十二 曾国华率勇来武昌,王璞山请调回湖南 / 295

第九章 田镇大捷
一 周国虞横架六根铁锁,将田家镇江面牢牢锁住 / 301
二 三国周郎赤壁畔,美人名士结良缘 / 304
三 从蕲州到富池镇,太平军和湘勇在激战着 / 319
四 彭玉麟洪炉板斧断铁锁 / 326
五 委托东征局办厘局 / 330
六 康福带来朝廷绝密 / 333

第十章 江西受困
一 浔阳楼上,翼王挥毫题诗 / 347
二 水陆受挫,石达开一败曾国藩 / 354
三 水师被肢解,石达开二败曾国藩 / 358
四 湘勇厘卡抓了一个鸦片走私犯,他是万载县令的小舅子 / 362
五 参掉同乡同年陈启迈的乌纱帽 / 371
六 塔死罗走,曾国藩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 / 373
七 樟树镇受辱,石达开三败曾国藩 / 378
八 在最困难的时候,曾氏三兄弟密谋筹建曾家军 / 385
九 邹半孔出卖奇计 / 392
十 大冶最憎金踊跃,哪容世界有奇才 / 397
十一 重踏奔丧之路 / 403

精彩书摘

咸丰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是个愁云惨淡、天地晦暗的日子。早几天气温和暖些,水边的杨柳枝已吐出星星点点的嫩牙尖,这几天又被呼啸的北风将生命力凝固了,偶尔可看到的几朵迎春花,也全部萎落在枯枝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鸟儿不敢出来觅食,全部蜷缩在避风的窝里,企望着艳阳天的到来。吃过中饭后,曾国藩告别前来瑞州送行的彭玉麟、杨载福和康福等文武官员僚属,以及文俊专程派来吊唁的粮道李桓和瑞州城的知府、首县等人,带着六弟国华、九弟国荃、仆人荆七踏上回家奔丧的路途。
兄弟三人都不说一句话,默默地骑在马上赶路。曾国藩的心更像满天无边无际的阴云一样,沉甸甸、紧巴巴的。他望着水瘦山寒、寂寥冷落的田野和马蹄下狭窄干裂、凹凸不平的千年古道,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这悲哀不是为了父亲的死。父亲寿过六十八岁,己身功名虽仅只一秀才,但儿子为他请得一品诰封和皇上的三次赏赐,整个湘乡县,没有第二人有如此殊荣。做父亲的可以瞑目,做儿子的也对得起了。曾国藩悲哀的是他自己出山以来的处境。
从咸丰二年十二月出山以来,五年过去了,其中的艰难辛苦,屈辱创伤之多,正如眼前的锦江水一样,倾不完,吐不尽。锦江水尚可以向人世间倾吐,自己肚子里这一腔苦水,向谁去倾吐呢?——“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他也不愿向别人倾吐。望着不见一只航船的枯浅的锦江,他眼中出现了水面平静的湘江和波涛起伏的长江。这两条曾被他深情吟咏过的江河,差点儿吞没了他的躯体。两次投江,羞辱难洗,多少年后都将成为子孙后世的笑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为了收复皇上的江山,捍卫孔孟名教的尊严,却落得个皇上猜疑、地方排挤,四面碰壁、八方龃龉,几陷于通国不容的境地。这几年除了痛苦,得到了什么呢?论官职,依旧只是个侍郎。江忠源带勇,从署理知县升到了巡抚。胡林翼带勇,也从道员升到了巡抚。这倒也罢了。还有许多像陶恩培、文俊、耆龄一类人,心地又坏,才质又庸劣,也一个个加官晋爵,手握重权。天下事真是太不公平了。但是,想想自己,他又不禁摇头叹气。论功劳,武昌、汉阳、蕲州、田镇,收复了又丢失,最后还是别人再夺回的。来江西两年多,九江、湖口至今未下,长毛仍控制七府四十余州县,有何功劳可言!难道说长毛不能灭,大清不能兴吗?难道说今生就只配做一个书生,不能做李泌、裴度吗?
不远处的田塍上,一个农民牵了一头羸弱的水牛在走着。看着这头疲惫不堪的牛,曾国藩突然想起了衡州出兵那天,用来血祭的那头牛。水牛渐渐地消失在薄暮中,看不见了。曾国藩低头看着自己,猛然发现,这几年来,自己明显地瘦弱了。还不到五十岁,何以衰老得如此之快!脑子里又浮现了石鼓嘴下的那头牛,它即将断气,痛苦地抽搐着,两只榛色的眼球鼓鼓地望着苍天。曾国藩奇怪地觉得,那头牛仿佛就是他!
天色更暗,北风更紧,黄昏来临了。四周的山河、田地、房屋、道路慢慢模糊起来。出路在哪里?前途在哪里?曾国藩无法预卜,只觉得眼前天昏地暗,心情万般苍凉。他现在什么都不想了,也不要了,仅仅巴望着早点回到荷叶塘。他太疲倦了。他要在父亲的墓旁静静地休息一段时期,然后,再将这几年所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细细的回顾……


卷首语:风云百年,人物曾国藩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鲜少有哪一位人物能如曾国藩一般,其名字与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紧密相连,又在后世激起如此深邃的思考与评说。他,是一位文人,却以“功业”名垂青史;他,是一位儒者,却在乱世中铁腕治军,重塑乾坤。他的名字,是晚清中国一个时代的注脚,也是无数后人探索治世之道、修身之道、用人之道的重要参照。 “曾国藩(精装珍藏本 全3册)”这套巨著,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迷雾,深入探寻这位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领略其跌宕起伏的一生,理解其思想的深邃,感悟其实践的价值。它并非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力图从多维度、深层次地解读曾国藩,勾勒出一个立体、鲜活、充满矛盾与智慧的“完人”形象。 第一册:乱世崛起,艰难支撑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一幅风雨飘摇的画卷。内忧外患,积弊已深,王朝的摇摇欲坠,社会的不安与动荡,构成了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这第一册,将从曾国藩的少年时代讲起,追溯他踏入仕途的轨迹,展现他如何在科举的独木桥上披荆斩棘,如何将儒家的经世致用理念根植于心。 然而,历史的洪流从不inear。当太平天国的烽火席卷大地,当旧有的秩序土崩瓦解,曾国藩的人生轨迹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风口浪尖。他临危受命,组建湘军,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建树,更是对传统士大夫在危机时刻责任担当的深刻诠释。从最初的屡战屡败,到后来的步步为营,直至最终的“荡平妖氛”,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挫折与无数生死考验。读者将跟随曾国藩的脚步,感受他面对军事失利时的隐忍与反思,体会他如何在一片绝望中凝聚人心、重整旗鼓,如何将一支起源于乡勇的队伍,打造成能够左右国家命运的精锐之师。 这一册不仅聚焦于其军事生涯,更深入剖析了曾国藩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政治困境。他如何在朝堂上与各方势力周旋,如何在保守派的质疑与抵制中坚持改革,如何在“中兴”的宏伟目标下,平衡个人功业与国家安危。他的每一次决策,每一次用兵,都牵动着大清王朝的命脉。他如何在保存实力的同时,又必须承担起平叛的重任?他如何在汉人崛起与满清统治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点?这些都是本册试图展现的,一个在历史巨轮下艰难求生的智者与勇者的形象。 第二册:治世之道,修身之镜 “船山先生”的背后,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体系的学者。如果说第一册展现的是曾国藩的“功业”,那么第二册则将目光聚焦于他的“德业”与“道业”。它将系统地梳理曾国藩的思想脉络,从其早年对程朱理学的虔诚学习,到后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实用的儒家哲学。 本书将详细探讨曾国藩的“道德实践论”,包括他的“圣人”情结,他如何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他提出的“克己复礼”、每日反省、早起勤勉等习惯,并非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他身体力行,并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品格与意志。读者将了解到,曾国藩之所以能在乱世中保持清醒与稳健,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自己近乎严苛的道德约束。 更重要的是,第二册将深入挖掘曾国藩的“治世思想”。他所提倡的“重道轻器”的理念,如何在洋务运动的背景下,与西方先进技术相结合?他对于“用人”的独特见解,他如何识人、用人、管人,他为何能聚集起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后辈?他的“恩威并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管理智慧,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本册将通过大量史实,展现曾国藩在管理国家、处理政务、平衡各方利益时的深谋远虑与圆融手腕。 此外,本册还会触及曾国藩的教育思想。他如何看待士人的教育,他如何期望培养出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才?他留给后世的家训,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治家经验。这不仅仅是曾国藩个人的思想精华,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成长、家庭传承、社会责任的宝贵财富。 第三册:历史回响,千秋评说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一个伟大的灵魂,其影响却能跨越时空,穿越百年。第三册将把目光投向曾国藩的晚年,以及他离开人世后,其人生轨迹在历史长河中激起的涟漪。 本书将回顾曾国藩在晚年所经历的权力巅峰与内心挣扎。他功成名就,却深知“功高盖主”的危险;他位高权重,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警惕与谦卑的心。他晚年所做的决策,是基于对国家未来的深切考量,还是个人仕途的考量?他对于湘军的裁撤,对于洋务运动的推进,对于清朝的统治,其真实的动机与复杂的心态,都将在本册中得到细致的解读。 更重要的,第三册将聚焦于曾国藩的“身后事”。他如何被历史记载?他获得的评价是如何从“功臣”到“罪人”,再到“完人”的?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为何会对曾国藩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解读?本书将梳理近现代以来,围绕曾国藩的各种学术研究、历史评价,呈现出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曾国藩形象。 它将探讨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以及他对于中国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多个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他的“事功”与“道德”的辩证统一,他的“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他的“现实”与“理想”的平衡,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曾国藩(精装珍藏本 全3册)”不仅仅是一套传记,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位伟大人物在复杂时代中的人生抉择,也映照出中国近代史的跌宕起伏与民族精神的坚韧不拔。它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邀请读者与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进行深刻的交流,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力量,理解中国,理解历史,也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自己。这套书,将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历史深度探索的完美呈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以前对曾国藩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一些零散的说法,比如“中兴第一人”或者“严苛的儒家代表”,但读完这三册之后,我对他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他对自我修养的极致追求。书中详述了他如何日复一日地坚持早起、读书、反思,这种近乎苦行的自律精神,在现代社会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有趣的是,作者并没有将他神化,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凡人也会有的焦虑、怀疑乃至几次重大的失误。这种“有血有肉”的描写,反而让我更加信服和亲近这位历史人物。它提醒我们,伟大的成就往往源于日积月累的微小坚持,而不是某一次灵光乍现的奇迹。这套书可以说是为我们这些渴望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突破的人,提供了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食粮。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细致的压纹,立刻就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值得珍藏的艺术品。特别是精装版的厚重感,拿在手里把玩一番,都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我一直对历史人物的传记情有独钟,但很多时候市面上的版本要么内容太过学术化,要么装帧过于随意。这套书的设计恰到好处,既有历史的厚度感,又不失现代审美的精致。光是看着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就觉得增添了一份沉静的力量。我特别喜欢那种触感,翻开扉页时,纸张的纹理和油墨的散发出的淡淡的墨香,都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沉浸其中。对于我这种有点“外貌协会”的读者来说,一个好的外壳绝对是开启阅读旅程的第一把钥匙,它让你对里面的内容抱有更高的期待。可以说,光是这外在的包装,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评分

必须提及的是,这套书的注释和附录部分做得极为详尽,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读者的尊重。很多古代典籍或特定历史背景的解释,都清晰地标注在页脚,使得阅读过程中不必频繁地中断去查阅其他资料,极大地保障了阅读的沉浸感。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似乎没有为了追求文字的华丽而牺牲信息的准确性,行文风格在保持可读性的同时,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保持了审慎的态度,不轻易下定论,而是将判断的空间留给读者。这对于一本厚重的历史传记来说至关重要。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讲述了一个人的生平,更在于它搭建起了一个研究晚清历史与传统士人精神世界的有效桥梁,让人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思想的交锋。

评分

从内容编排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科学合理。它没有将所有内容堆砌在一起,而是有意识地划分了几个关键时期,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曾国藩政治生涯、军事生涯以及家庭教育这三大主线的演变轨迹。例如,早期在京师为官时期的谨慎韬晦,与中期在湖南整饬湘军时的雷厉风行,再到后期处理外交事务时的沉稳老辣,每一个阶段的侧重点和心境变化都被勾勒得井井有条。这种层次感极强的叙述,极大地降低了理解这位复杂历史人物的门槛。对于初次接触曾国藩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入门选择;而对于已经有所了解的人来说,其中引用的大量一手资料,也能提供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新视角。我尤其欣赏其对细节的把控,那些小小的事件,往往是理解大局的关键。

评分

阅读的体验是极其流畅的,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老练,他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编年史写法,而是巧妙地将曾国藩一生的关键节点,通过他留下的家书、奏折以及当时的史料穿插起来,使得人物的形象立体而饱满。我尤其欣赏其中对曾国藩内心挣扎的刻画,比如他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如何处理湘军内部的复杂关系,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背后,实则暗流涌动着权谋与人性的较量。这不仅仅是一本“成功学”的秘籍,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封建士大夫在时代洪流中如何坚守、如何变通的艰难抉择。读到他晚年对自身功过的反思时,我不禁停下笔,细细品味那种“盖棺论定”前的自我审视,这种深度和广度,是很多浅尝辄止的传记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

是精装的,质量很好,很清晰,搞活动买的,很便宜,一直在京东上买书。

评分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闿运授与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笔下的《杨度》,以主人公生平与复杂的思想脉络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的时代轨迹,再现了整个波澜起伏的20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谱写了一曲近代知识分子阶层的悲歌。

评分

反正什么时候读,都不晚,加油

评分

反正什么时候读,都不晚,加油

评分

更好的一套书,值得多次阅读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快递也很快,非常满意的购物。

评分

这书不错,民主社这次憋了个大招啊,装帧不错。但有一点,封面是毛面,手上有汗就是一个大手印,而且不可能擦掉。

评分

单位领导推荐的书,感觉就是那么一回事

评分

印刷精美,纸质优良,值得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