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是现代战争启示录,天涯社区1999—2016经典原创作品奖。全景展现多国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多角度解读日本自明治维新兴起,至二战战败投降全过程。还原战争细节,揭秘历史真相,思考民族、国家与人性。
通过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日本和式青可以说都穿上了西装。远看光鲜照人,似乎“帅”且“酷”。
但近前一看,日本西装里边是衬衣、领带、蝴蝶结,下边是袜子雪白、皮鞋锃亮。咱大清西装里边还是原来的肚兜、长袍、马褂,下边赤脚穿着尖口布鞋,不伦不类,咋看咋别扭。
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的海军实力从1903年的世界第三位,一下子跌到1905年的第六位,日本则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仅仅排在英、法、德之后。就在战争结束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06年,日本海军就开始了新的打造“八八舰队”(八艘战列舰、八艘装甲巡洋舰)计划,陆军也提出了扩军至100万人的目标。
放眼远东,中国和俄罗斯都已经被日本打败,这庞大的军事力量要去对付谁呢?谜底很快揭开。1907年4月19日,日本通过了“明治四十年帝国国防方针”—美国首次成为日本的假想敌!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憋了—肚子火,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军事实力还没有达到“会当凌*顶”的地步。美洲大陆有大西洋和太平洋东西拱卫,在美洲又没有谁敢打美国的坏主意,因此美国决定率先发展海军,其仰仗的就是自己急速膨胀的工业和金融实力。早在1916年8月,美国威尔逊总统就宣布,在3年内建造10艘超级无畏舰和6艘战列巡洋舰,打造一支“世界上首届—指的海军”,这是当时世界上*大*陕的造舰计划。此举也等于向世界海军霸主大英帝国发出了挑战书。
由青梅煮酒所*的《太平洋战争(Ⅰ山雨欲来)》将为你讲述发生在太平洋之上各国之间发生的战争与和平。
《太平洋战争(Ⅱ铤而走险)》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为首的同盟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太平洋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讲述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及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
青梅煮酒,原名陈昊飞,男,1970年5月出生,河南洛阳人。自幼酷爱历史、军事,自诩海军预备役中尉。“太平洋战争”系列自2015年7月在天涯社区连载后,作者当年即获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栏目十大作者称号,作品连获年度十大佳作及*佳新作称号,翌年再获天涯社区1999—2016经典原创作品奖。在军迷中引起巨大反响。
太平洋战争1:山雨欲来
第一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
同途殊归:明治维新VS洋务运动
日本军国主义初具雏形//019
第二章 甲午战争
“牡丹社事件”
世界第九之北洋水师
祸起弱邻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大东沟海战
鏖兵辽东
那一年,威海卫的冬天特别冷
马关之耻
皇帝急,太监更急
第三章 曰俄战争
狗咬狗,狼围观
不宣而战
辽阳战役
狼奔豕突
旅顺鏖兵
奉天会战
倒霉的远航
对马海战
朴次茅斯和约:埋下仇恨的种子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远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远东
华盛顿会议
伦敦裁军会议
日本海军走上战争之路
第五章 九一八事变
大帅命丧皇姑屯
少帅主政
“昭和第一兵家”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淞沪抗战
日本退出国际联盟
是非张学良
第六章 “二二六事件”
“皇道派”和“统制派”
喋血“五一五”
“二二六事件”
真正走上毁灭之路
第七章 中国全面抗战
步步紧逼
卢沟桥事变
咱们也有战略家
实力悬殊
血肉磨坊
南京之辱
三路出击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参考书目
太平洋战争2:铤而走险
第一章 诺门坎战役
牛刀小试张鼓峰
豺狼参谋
烽烟四起诺门坎
调兵遣将
越境攻击
死亡幽灵
河畔鏖兵
最大规模的炮战
摧枯拉朽的反攻
一战打出来6年和平
.....
同途殊归:明治维新VS洋务运动公元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之后不久,中国被迫先后与英、法、俄、美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同一时期,与中国一海之隔的日本仍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好景不长。就在十几年后的1853年,马休·佩里准将率领的一支只有4艘军舰组成的美国舰队,也一样打开了日本的国门。由于这4艘军舰通身漆黑,航行中冒出滚滚黑烟,所以历史上把这次事件叫作“黑船来航”。
这并不是一支多么强大的舰队。佩里准将的旗舰“萨斯奎汉那”号排水量只有2450吨,驱逐舰“密西西比”号也仅仅1692吨,其余两艘武装帆船“普利茅斯”号和“萨拉托加”号也就1000吨左右,舰队的大炮加起来也只有65门。但就是这样一支不很起眼的舰队,最终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1854年3月12日,当时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和好条约》(通称《神奈川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开放通商口岸、美国在日本设立领事馆、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一句话,闭关锁国长达600年的日本和平开国。和中国被枪炮武力开国相比,日本的遭遇不算悲惨,但结局类似。
西方列强恰似一群苍蝇,闻到美国在日本摊上了这般好事后,立即蜂拥而至。在之后短短几个月里,日本先后与英国、法国、俄国、荷兰等签订了类似的“和亲”条约。1858年,美国又与日本幕府政府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荷兰、俄国、英国、法国也立即与日本签署了类似条约。1866年,日本又与上述国家签署了《改税议定书》。可以说,在没有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西方列强在日本取得了之前在中国通过武力所获得的几乎所有权利。
就这样,当时亚洲远东地区仅有的两个独立国家中国和日本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与西方列强的妥协,使得当时的日本幕府政府成为日本广大民众的众矢之的。在民间迅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尊王攘夷”运动,继而发展成武装暴动。在巨大的压力下,1863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1863年6月25日、7月8日和7月11日,日本著名强藩“长州藩”的武士就先后炮击了美国、法国、荷兰的商船和舰队,这些举动无疑立即遭到这些国家的武力镇压,是为“下关战争”。
随后,1863年8月,西方世界的龙头老大英国与日本另一强藩“萨摩藩”之间爆发了“萨英战争”。
以往一贯所向披靡的英国舰队在小河沟翻了船,在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英国军舰被重伤一艘、轻伤两艘,舰长、副舰长以下阵亡63人,而日军连伤者加起来才17人。当时的世界巨无霸大英帝国大失面子。率先开炮击中英舰的那名炮手后来大大有名,他就是日本陆军第一位元帅大山岩。给他搬炮弹的两个人名气也不小。一个叫山本权兵卫,公认的“日本海军之父”。另一个叫东乡平八郎,后来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军令部部长等职,在随后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都属于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
虽然最后还是以日本认输赔款了事,但是这些强藩已经意识到,在日本当时的条件下,“攘夷”之路似乎并不可行。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尊王”吧。打铁还须自身硬,先把内部的事情做好再说。
在外有列强和内有“尊王”的双重压力之下,腐败恰如清政府的幕府政府被迫声明尊崇天皇敕令“攘夷”,日本天皇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其实在幕府统治的晚期,西方列强有什么事都直接找幕府,根本不知道在幕府背后还有一个叫天皇的日本人。
在日本长达数百年的幕府时期,天皇都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万世一系,是大和民族的象征乃至现身人间的神;另一方面他并不掌握权力,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据说明治天皇他爹孝明天皇有一次心血来潮,想作一幅画,竟然买不起画画用的宣纸,其窘迫状由此可见一斑。
……
《太平洋战争:山雨欲来+铤而走险》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重量”。“山雨欲来”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感,和“铤而走险”所带来的紧张刺激,两者完美结合,构成了一部极其震撼的作品。作者在处理大量的历史资料时,展现出了极高的驾驭能力,他能够将纷繁复杂的事件梳理得井井有条,并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他对战前国际形势的分析,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为了引发更大风暴的导火索。而进入战争状态后,那些具体的战役描写,更是充满了画面感。我仿佛亲临战场,感受着炮火的洗礼,硝烟的弥漫,以及生死一线间的抉择。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人类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惊人力量。同时,它也让我对“和平”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敬畏。它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而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对历史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全面。
评分坦白讲,起初翻开《太平洋战争:山雨欲来+铤而走险》,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历史陈述,没想到它如此引人入胜。作者以一种电影般的叙事手法,将我拉入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从“山雨欲来”的那份压抑,到“铤而走险”的惊心动魄,整个过程犹如过山车般刺激。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解构,他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试图去探究事件背后的逻辑和动机。那些政治家们的密谋,军事指挥官们的决策,甚至是一些普通民众的命运,都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书中对于情报战、心理战的描写也十分精彩,让人拍案叫绝。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潜伏在暗处的间谍,那些在会议室里唇枪舌剑的政客,以及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士兵。作者的文字极富感染力,能够将我带入到那个情境之中,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太平洋战争的进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对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提醒我,历史并非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和难以言说的无奈。
评分《太平洋战争:山雨欲来+铤而走险》这本书,我必须说,它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太平洋战争的理解。作者在“铤而走险”这个副标题的引导下,将故事推向了更加跌宕起伏的境地。我惊叹于作者对军事战略细节的精准把握,那些战术布置、兵力调动、情报分析,无不透露出严谨的考证。而最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在描绘宏大战争场面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普通士兵的视角。我仿佛能听到炮火的轰鸣,感受到战壕里的泥泞,体验到那些年轻生命在生死一线间的挣扎与呐喊。书中对几次关键战役的描写,特别是那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简直是扣人心弦。作者并没有回避战争中的黑暗面,例如那些令人发指的暴行和无谓的牺牲,这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真实、更加触动人心。它让我们看到,在所谓的“正义”背后,也隐藏着沉重的代价。同时,它也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所能爆发出的生命力和顽强意志。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太平洋战争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更对战争的本质产生了深刻的思考,那就是它对人性最底线的摧残,以及那些幸存者背负的永恒伤痛。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消化《太平洋战争:山雨欲来+铤而走险》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作者用他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幅令人难忘的画面。“山雨欲来”那种蓄势待发的压抑感,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铤而走险”则将这种紧张感推向了高潮。我惊叹于作者对于人物塑造的功力,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面孔,而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个体。他们的决策,他们的挣扎,他们的牺牲,都让人感同身受。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某位将军在战略会议上的沉思,某位士兵在临刑前的最后一句话,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悲悯。作者并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他用直观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个体生命造成的毁灭性打击。然而,在最黑暗的时刻,书中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比如战友之间的相互扶持,对和平的执着追求。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类情感和意志的深刻探索。它让我思考,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中,个体的命运是如何被时代的车轮碾压,又如何在逆境中闪耀出独特的光芒。
评分这本《太平洋战争:山雨欲来+铤而走险》真是让我一口气读完,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堆砌,更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作者在开篇就用一种极其沉重的笔调,描绘了二战前夕太平洋地区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氛。“山雨欲来”这个副标题简直太贴切了,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和潜藏的危机。从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膨胀,到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前的犹豫与准备,再到各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博弈,作者都花了大量篇幅进行细致的描绘。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一些关键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体,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决心、他们的彷徨,都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读到一些决策失误导致的可怕后果时,真让人扼腕叹息;而看到那些在绝境中爆发出的勇气和智慧时,又会热血沸腾。这本书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思考,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世界的命运。它不是简单的英雄主义赞歌,而是对复杂人性和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叩问自己,如果置身其中,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评分还不错,买在那放在那也没看
评分内容应该是不错,但是更新的太慢了。
评分据说评价很好的,买回来还没看。排版什么的都很好!活动买回来真是超值!
评分质量不错,字迹清楚,有点遗憾就是没有书签线
评分在网上看完了,再买回来收藏
评分写的有点拖,不过能让人充分了解那个时期的很多事。
评分用着还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老公很喜欢,囤着慢慢看
评分用着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