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體係建設方案及標準》從半導體照明産業的發展現狀,半導體照明産業發展所需人纔狀況,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標準製訂的理念和思路,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評價標準,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的培養體係等方麵闡釋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體係建設方案。學校在製定人纔培養計劃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結閤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來進行;同時,要認真落實這些培養計劃和標準,實現人纔培養與産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作者簡介
王憶,1963年10月生,五邑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學院教授,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博士,五邑大學半導體綠色光源、光電工程專業負責人。在國內外一流雜誌上發錶論文1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70餘篇。申請並受理或批準國傢專利80項,其中發明專利44餘項,已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5項、外觀專利1項。受聘國傢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産業聯盟人力資源委員會第四工作組組長、國傢半導體照明工程師資格評審專傢,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産業聯閤創新中心專傢庫資深講師以及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高級顧問,江門市照明電器協會高級專傢顧問。廣東省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編 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體係建設方案
第一章 半導體照明産業的發展現狀
1.1 半導體照明産業的分類
1.2 半導體照明産業上、中、下遊的發展狀況
1.3 半導體照明産業發展的人纔短缺問題
1.3.1 半導體照明産業與傳統半導體元器件製造的區彆
1.3.2 産業所需專業人纔與傳統專業人纔有顯著的不同
第二章 半導體照明産業發展所需人纔狀況
2.1 半導體照明産業發展所需人纔的分類
2.1.1 第一類:産業發展的高端(級)技術人纔
2.1.2 第二類:産業發展的中級專業技術人纔
2.1.3 第三類:産業發展的崗位技能型人纔
2.2 半導體照明産業發展所需人纔狀況
2.3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及培訓目標
第三章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的培養體係和建設方案
3.1 LED外延與芯片製造人纔培養體係建設
3.1.1 LED外延與芯片製造高端(級)人纔培養
3.1.2 LED外延與芯片中級人纔培養體係
3.1.3 LED外延與芯片製造技能型人纔培養體係
3.2 LED封裝産業人纔培養體係建設
3.2.1 LED封裝高級人纔培養
3.2.2 LED封裝中級人纔培養
3.2.3 LED封裝産業技能型人纔培養
3.3 LED照明應用人纔培養體係建設
3.3.1 LED照明應用高端(級)人纔培養
3.3.2 LED照明應用型中級人纔培養
3.3.3 LED燈具應用崗位技能型人纔培養
第四章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訓體係
4.1 學員原學習專業
4.2 建議從事半導體照明産業工作的員工需要補充的課程或專業知識
4.2.1 光、色類
4.2.2 封裝類
4.2.3 電學類
4.2.4 照明類
下編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標準
第五章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標準製訂的理念和思路
5.1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標準製訂的意義
5.1.1 企業對人纔評價的十大標準
5.1.2 半導體照明産業及其人纔需求的特點
5.2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標準建設的理念
5.3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標準建設的思路
5.4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標準製訂的方案
第六章 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評價標準
6.1 半導體照明産業高端(級)人纔評價標準
6.1.1 LED外延/芯片高級人纔評價標準
6.1.2 LED封裝高級人纔評價標準
6.1.3 LED燈具及照明應用高級人纔評價標準
6.2 半導體照明産業中級人纔評價標準
6.2.1 LED外延/芯片中級人纔評價標準
6.2.2 LED封裝中級人纔評價標準
6.2.3 LED燈具應用中級人纔評價標準
6.3 半導體照明産業崗位技能型人纔評價標準
6.3.1 LED外延/芯片崗位技能型人纔評價標準
6.3.2 LED封裝崗位技能型人纔評價標準
6.3.3 LED燈具應用崗位技能型人纔評價標準
後記
附錄:調查問捲
前言/序言
中國的半導體照明産業在最近十年裏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以前所未有的驚人速度獲得高速發展。2016年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半導體照明産業的總值已經超過5400億元人民幣,年平均發展速度超過30%。到2016年年底為止,LED照明産品的市場推廣與應用的占有率已經占到中國照明應用的近20%。部分大中城市的主乾道已經全部更換為LED路燈。半導體照明企業在中國之所以能夠得到這麼快的發展首先是得益於國傢的戰略布局和扶持,半導體照明産業在“十二五”規劃中被列為國傢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之首,各省市也給予瞭高度重視和政策、資金上的扶持,尤其是廣東省的扶持力度最為顯著,廣東省的半導體照明産業發展速度和規模均位居前列,造就瞭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産業規模占全國的60%以上。
半導體照明産業不像傳統的半導體製造産業,首先其産業範圍廣闊,可以分成上、中、下遊三大産業,而且三個産業之間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半導體照明産業在中國的起步階段,各級政府對於上遊的外延與芯片製造産業比較重視,提供瞭誘人的優惠條件,投入瞭大量的資金來支持産業的發展。但是很快發現,遇到瞭嚴重的瓶頸。主要問題是缺乏相關産業的關鍵技術人纔,無法生産齣高品質的芯片,生産技術和産品質量遠遠落後於日本、美國和我國颱灣地區的芯片製造業。相對於步履艱難的“上遊産業”而言,LED封裝中遊産業的發展較為迅速,設備更新速度十分快,國外的設備供應商看到瞭這個巨大的商機,一直不斷推齣新型的封裝設備。同樣,也是由於缺乏相關的産業技術人纔,在2007—2012年的5年中,很多封裝産品質量不過關,齣現瞭很多問題。但是在高額利潤的驅動下,很多封裝企業還是在不斷擴産。經過近5年的不斷追趕和努力,産業技術水平有瞭較顯著的提高。主要是因為中遊的LED封裝産業其技術難度遠遠小於上遊。其次,由於全國上下,甚至在全世界半導體照明産業都是歸於新型産業,國傢和地方均缺少相關的技術標準和産品標準,因此半導體照明産業亂象叢生,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缺少相關的高水平專業技術人纔。
五邑大學是國內最早舉辦“半導體綠色光源專業”方嚮的學校之一,2005年成功申報該專業方嚮並獲批,2008年正式招生。如何辦好這樣一個專業,如何實現人纔的培養與産業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是專業建設的首個急需理清並投入實踐的關鍵問題。為此,在大量深入企業調研的基礎上製定瞭企業高度認可的半導體照明專業人纔培養方案。針對半導體照明上、中、下遊産業對人纔需求的各自特點,在五邑大學率先實現瞭高素質應用型人纔分類培養的方案,積纍瞭較為豐富的半導體照明專業人纔培養的科學方案和人纔質量評價標準。五邑大學的半導體綠色光源專業方嚮是國傢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産業聯盟(CSA)最早認可的高校,2009年參與瞭CSA為國傢發改委製定的“十二五”規劃中關於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的規劃方案。2011年被CSA授予“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基地”的牌匾。聯閤舉辦“半導體照明初級工程師資格培訓與認證”的工作,先後有1000多名學員參加瞭培訓。到目前為止,五邑大學半導體綠色光源專業已經培養瞭800多名本科生,其中50%的同學參加瞭“3+1”校企協同聯閤培養的模式學習,先後在30多個著名的LED企業推行瞭“3+1”聯閤培養的模式,如國星光電、國星半導體、德力光電、奧倫德光電、旭瑞光電、真明麗半導體、鴻利光電、瑞豐光電、光為光電、聚飛光電、億光電子、木林森股份、聚科照明、惠州科銳等,其中的70%留在瞭原企業,畢業生被很快充實到第一綫。這些企業一緻稱贊五邑大學培養的半導體綠色光源專業的人纔與半導體照明産業非常對口,人纔培養的質量得到瞭這些企業的高度贊賞和認可。有12%的學生考取瞭像浙江大學、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廈門大學、蘇州大學、暨南大學等著名的985/211高等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畢業生供不應求。
本書正是基於前期有效的五邑大學《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工作的實際,在主動大量參與企業技術研發和創新工作上對於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和培訓的目標與思路更加清晰的基礎上編寫的,可以作為高校、企業的培訓部開展LED産業人纔培養和培訓的參考書。本書的編寫得到瞭廣東省科技廳“2015年度省協同創新與平颱環境建設專項資金項目計劃”(粵科規財字【2015】151號)的支持和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産業聯閤創新中心(GSC)的支持,在此錶示衷心感謝。主要內容分成兩大部分,一是上、中、下遊半導體照明産業不同層次人纔的建設方案,二是上、中、下遊半導體照明産業不同層次人纔培養和培訓的質量的評價標準。本書在編寫及齣版的過程中一定會存在一些疏漏或差錯,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深入探索半導體照明産業發展的新篇章:前沿技術、市場洞察與可持續發展策略 書籍簡介 本書並非直接聚焦於“半導體照明産業人纔培養體係建設方案及標準”,而是以更廣闊的視角,為讀者深入剖析當前半導體照明(LED照明)産業蓬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前沿技術創新、多維市場動態以及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關鍵路徑。我們旨在通過詳實的研究和前瞻性的分析,揭示這一快速演進的産業背後蘊含的機遇與挑戰,為行業參與者、政策製定者、研究學者以及對LED照明未來發展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參考框架。 第一部分:産業基石——技術革新與演進脈絡 本部分將係統梳理半導體照明産業的技術演進曆程,從最初的LED發光原理的科學突破,到 GaN 基材料的成熟應用,再到如今量子點、熒光粉、驅動電源、散熱技術等一係列關鍵技術的精進。我們將深入探討當前最前沿的技術趨勢,包括但不限於: 新一代發光材料與器件: 聚焦於Mini LED、Micro LED在顯示和照明領域的顛覆性潛力,分析其在亮度、對比度、響應速度、能效等方麵的技術優勢,以及麵臨的製造良率、成本控製等挑戰。同時,探討柔性LED、可穿戴LED等新興材料與器件的發展方嚮及其潛在應用場景。 智能化與集成化技術: 深入分析LED照明與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技術的融閤。重點關注智能控製係統、自適應照明、人因照明、能源管理等方麵的技術進展。例如,如何通過傳感器和數據分析實現按需照明,提升能源效率和用戶舒適度;如何利用AI算法優化燈具設計和性能,實現更精細化的場景化照明。 光學設計與光品質提升: 探討LED光學設計的最新進展,包括新型透鏡、反射器、擴散闆等光學元件的設計理念和應用,以實現更均勻的光分布、更高的光效和更低的眩光。重點分析高顯色指數(CRI)、低藍光、調色溫(Tunable White)等技術在提升光品質、滿足不同場景需求(如健康照明、農業照明、醫療照明)方麵的作用。 散熱與封裝技術: 深入研究高效散熱技術在延長LED器件壽命、保證光效穩定輸齣方麵的重要性。分析新型導熱材料、熱管理結構以及先進的封裝技術(如CSP、COB)如何提升LED器件的可靠性和性能。 電源管理與驅動技術: 探討高效、智能的LED驅動電源技術。分析恒流控製、調光技術(如PWM、0-10V)、無綫通信控製(如Zigbee、Bluetooth Mesh)等在提升係統效率、實現智能化控製方麵的關鍵作用。 第二部分:市場格局——多元應用與全球視野 本部分將以宏觀視角審視半導體照明産業的全球市場格局,並深入分析其在各個細分領域的多元化應用: 通用照明市場: 詳細分析住宅照明、商業照明(如零售、辦公)、公共照明(如道路、景觀)等傳統通用照明市場的現狀、驅動因素、競爭格局以及發展趨勢。探討LED照明如何憑藉其高能效、長壽命、易控製等優勢,逐步取代傳統光源,成為市場主流。 顯示應用: 聚焦LED在顯示領域的巨大潛力,特彆是Mini LED和Micro LED技術在電視、顯示器、車載顯示、AR/VR設備等高端領域的應用前景。分析其在畫質、功耗、尺寸靈活性等方麵的優勢,以及推動産業化進程的關鍵因素。 新興應用領域: 深入挖掘LED照明在非傳統領域的創新應用。例如: 植物照明(Horticultural Lighting): 分析LED光譜可調技術如何優化植物生長,提升産量和品質,以及該領域的市場潛力與挑戰。 醫療健康照明(Medical & Healthcare Lighting): 探討LED在治療(如光動力療法)、診斷、康復以及改善病房環境方麵的作用,分析對光譜、照度、均勻度等的要求。 智能交通與汽車照明: 分析LED在車燈、車內照明、交通信號燈、智能道路標識等方麵的應用,以及其在提升安全性、舒適度和能源效率方麵的貢獻。 紫外LED(UV-LED)應用: 探討UV-LED在殺菌消毒、固化、光化學反應、防僞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及其市場前景。 區域市場分析: 對全球主要LED照明市場(如中國、歐洲、北美、亞洲其他地區)進行深入的市場分析,包括市場規模、增長率、政策導嚮、消費者偏好、主要企業競爭等,為讀者提供區域性的市場洞察。 第三部分:可持續發展——綠色製造、能源效率與社會責任 在産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已成為LED照明行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本部分將從多個維度探討如何實現産業的綠色化、低碳化和負責任發展: 綠色製造與環保: 關注LED生産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包括材料選擇、能源消耗、廢棄物處理等。探討循環經濟模式在LED産業鏈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産過程的碳排放和環境汙染。例如,對有害物質(如鉛、汞)的替代,以及可迴收材料的應用。 能源效率最大化: 強調LED照明作為一種節能技術的核心價值。分析如何通過更高效的LED芯片、驅動電源、光學設計以及智能控製係統,進一步提升照明係統的整體能效。探討“按需照明”、“動態照明”等理念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麵的實際應用。 全生命周期評估(LCA): 引入全生命周期評估的概念,分析LED照明産品從原材料獲取、生産製造、運輸、使用到廢棄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探討如何通過優化設計和製造流程,最大程度地降低産品對環境的整體負荷。 政策法規與標準體係: 關注全球範圍內不斷更新的LED照明能效標準、産品認證體係以及環保法規。分析這些政策如何引導行業朝著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方嚮發展,並為企業提供閤規經營的指導。 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探討LED照明在提升生活品質、改善工作環境、促進社會福祉方麵的積極作用。例如,健康照明如何改善人們的睡眠質量和工作效率;景觀照明如何提升城市夜間魅力和安全性;無頻閃照明如何保護視力。 第四部分:産業未來——趨勢預測與戰略思考 在對産業技術、市場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入分析之後,本部分將聚焦於LED照明産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並為行業參與者提供戰略性的思考: 技術融閤與跨界創新: 預測LED照明將與5G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其他前沿技術深度融閤,催生更多顛覆性的應用。例如,集成通信功能的智能照明係統,或具備健康監測功能的照明裝置。 個性化與定製化需求: 隨著消費者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個性化、定製化的照明解決方案將成為重要趨勢。如何通過靈活的設計和強大的控製係統,滿足不同用戶、不同場景的獨特照明需求。 全球供應鏈的重塑與韌性: 分析地緣政治、貿易摩擦等因素對全球LED照明供應鏈的影響。探討如何構建更具韌性、更加多元化的供應鏈體係,以應對潛在的風險和挑戰。 産業生態的演進: 預測LED照明産業將從單一的産品製造,轉嚮更加注重係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以及平颱化服務的生態係統。強調跨企業閤作、産業鏈協同的重要性。 應對挑戰與把握機遇: 總結LED照明産業麵臨的主要挑戰,如技術迭代加速、成本壓力、市場競爭激烈、標準不統一等,並提齣相應的應對策略。同時,進一步闡述産業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鼓勵讀者積極擁抱變革,共同塑造LED照明産業的輝煌未來。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深入的學習和思考平颱,幫助理解半導體照明産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洞察技術創新如何驅動市場變革,並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從而在這一充滿活力的産業中抓住機遇,實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