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係統、案例豐富、注重創新、集理論和實踐於一體。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專業的教材,同時兼顧高職高專、應用型大學的教學。
本教材根據物流行業産業發展的新特點,結閤物流經濟基本原理,係統介紹:物流與國民經濟、物流經濟分析、物流供需預測、物流生産管理、物流成本控製、物流效益分析、物流創新效益分析、物流市場組織、循環經濟與綠色物流、迴收物流、全球物流經濟等基本理論知識,並通過實踐實訓、強化獲取*佳物流經濟效果的途徑和方法。
第一章物流經濟學概論1
第一節物流概述3
一、 物流的定義3
二、 物流的作用4
第二節物流經濟學概述6
一、 物流經濟學的基本概念6
二、 物流經濟學的作用及意義9
三、 現代物流的經濟學價值10
第三節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的經濟比較分析11
一、 物流活動的經濟比較方法11
二、 “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的競爭策略選擇12
三、 “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競爭優勢選擇的動因14
案例分析14
復習思考18
第二章物流經濟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19
第一節現代經濟理論概述22
一、 微觀經濟學22
二、 宏觀經濟學23
第二節物流經濟學的基本原理25
一、 物流技術創新原理25
二、 資金報酬原理27
三、供應鏈係統整體最優化原理27
第三節物流經濟分析的基本要素28
一、 物流投資28
二、 物流成本與費用29
三、 物流稅收與稅金30
四、 利潤31
五、 經濟效果32
六、 社會影響效果33
第四節物流經濟分析的基本方法34
[1][1]一、 邊際分析法34
二、 成本收益分析法35
三、 貢獻分析法36
四、 盈虧平衡分析法37
案例分析38
復習思考41
第三章物流供需理論與預測42
第一節物流需求44
一、 物流需求的內涵44
二、 影響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46
第二節物流供給48
一、 物流供給的內涵48
二、 影響物流供給的主要因素48
三、 物流市場供求均衡與價格49
第三節物流需求預測53
一、 物流需求預測的原理53
二、 物流需求預測的步驟54
第四節物流需求預測方法55
一、 定性預測方法56
二、 定量預測方法57
第五節物流需求預測實例60
一、 簡單平均法60
二、 加權平均法61
三、 移動平均法61
四、 季節指數法62
五、 指數平滑法64
復習思考66
第四章物流生産理論67
第一節物流生産形式70
一、 運輸70
二、 倉儲71
三、 流通加工74
四、 裝卸搬運76
五、 配送76
第二節物流生産與組織79
一、 物流組織79
二、 物流生産管理80
第三節物流的規模效益分析80
一、 物流規模效益的含義80
二、 物流規模效益的基本原則81
三、 物流規模效益的實現81
案例分析84
第四節物流專業化效益分析86
一、 物流專業化效益的內涵86
二、 物流專業化效益産生的原因86
三、 物流專業化效益的實現87
復習思考91
第五章物流成本與控製92
第一節物流成本管理概述95
一、 物流成本的概念95
二、 物流成本的構成95
三、 物流成本的分類95
第二節物流成本相關學說96
一、 物流成本的幾個重要學說96
二、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100
第三節物流係統的本量利分析101
一、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與相關概念101
二、 本量利分析圖102
三、 物流係統的本量利分析103
第四節物流成本的控製原理105
一、 物流成本的控製原理105
二、 成本控製的內容106
第五節物流成本控製的具體方法106
一、 彈性預算法107
二、 目標成本法107
復習思考112
第六章物流的空間效益分析113
第一節空間效益及其內容構成115
一、 物流空間效益的內涵115
二、 物流空間效益的內容116
三、 物流空間效益産生的原因118
第二節物流空間效益的度量121
一、 物流空間價值相關的收益121
二、 與物流空間效益相關的成本121
第三節物流空間效益的實現方式及方法123
一、 采購優化123
二、 優化交易環節124
三、 優化網絡124
案例分析126
復習思考129
第七章物流的時間效益分析130
第一節物流時間效益概述132
一、 物流時間效益的內涵132
二、 物流時間效益的類型132
三、 物流時間效益計算137
第二節影響物流時間效益實現的因素137
一、 資金的時間價值137
二、 時機效益139
三、 時間協調效益141
第三節物流時間效益的挖掘143
一、 挖掘物流時間效益的原則143
二、 減少物流時間消耗挖掘時間效益144
三、 差異化市場營銷挖掘物流時間效益147
四、 倉儲係統物流時間效益挖掘149
案例分析151
復習思考153
第八章物流創新效益分析154
第一節物流服務創新概論156
一、 物流服務創新的含義及特點156
二、 物流企業服務創新的類型158
三、 創新效益內涵及內容163
第二節物流創新效益的實現路徑165
一、 物流企業服務創新必要性165
二、 物流服務創新的實現途徑165
三、 我國流通産業物流創新的政策建議168
案例分析171
復習思考172
第九章物流市場組織173
第一節物流市場分析175
一、 物流市場的含義175
二、 物流市場的構成要素175
三、 物流市場的分類與特徵177
四、 物流市場的功能178
五、 發達物流市場的錶現179
第二節物流業生産力要素特性分析180
一、 生産力的要素構成180
二、 現代物流業生産力要素特性181
第三節物流組織層的界定183
一、 物流組織層界定183
二、 物流組織層的功能界定184
第四節物流組織層的培育186
一、 物流組織層推進模式的選擇186
二、 物流組織層戰略支持體係的構建188
三、 物流組織層的培育策略190
案例分析192
復習思考197
第十章物流與國民經濟發展198
第一節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201
一、 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201
二、 物流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作用202
三、 物流與國民經濟的關係204
第二節物流投資理論204
一、 物流産業的投入與産齣特性204
二、 物流係統投資經濟效益分析的基本內容206
三、 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及其計算207
四、 投資項目經濟效益評價的基本指標208
第三節物流産業分析211
一、 中國物流業發展麵臨的經濟環境211
二、 物流産業及其特徵212
三、 物流産業結構213
四、 “新常態”下中國物流産業發展特徵214
五、 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215
案例分析216
復習思考218
第十一章循環經濟與綠色物流219
第一節循環經濟概述221
一、 循環經濟思想的起源221
二、 循環經濟的概念與內涵222
三、 循環經濟、生態經濟和傳統經濟223
第二節循環經濟的發展現狀224
一、 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224
二、 循環經濟的發展途徑226
三、 循環經濟的國際趨勢226
四、 循環經濟在中國的實踐229
第三節綠色物流概述231
一、 綠色物流的産生232
二、 綠色物流概念232
三、 循環經濟和綠色物流的關係233
四、 基於循環經濟的綠色物流的特徵234
五、 循環經濟下的綠色物流發展235
六、 循環經濟下的我國綠色物流發展238
案例分析240
復習思考241
第十二章迴收物流242
第一節迴收物流概述246
一、 迴收物流的物資種類246
二、 迴收物流的特點248
三、 迴收物流産生的價值248
案例分析249
第二節再生資源迴收物流概述251
一、 再生資源迴收物流251
二、 組織再生資源迴收物流的意義252
三、 再生資源迴收物流的分類254
四、 再生資源迴收物流的特點259
第三節迴收物流的發展趨勢260
一、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迴收物流260
二、 第三方迴收物流261
三、 信息化的迴收物流263
案例分析263
復習思考266
第十三章全球物流經濟267
第一節全球物流概述269
一、 全球物流的含義269
二、 全球物流的發展269
三、 全球物流的特點270
四、 全球物流係統的組成271
第二節全球經濟環境中的物流272
一、 全球物流概述272
二、 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場273
三、 重要區域物流市場分析273
四、 全球物流的發展趨勢276
案例分析277
第三節全球物流觀點279
一、 國傢主義觀點279
二、 公司主義觀點279
第四節全球互聯經濟280
一、 區域經濟一體化280
二、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狀態280
三、 全球互聯經濟對物流産業的影響281
案例分析281
復習思考286
參考文獻287
第三章物流供需理論與預測
�r掌握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的概念;
�r熟悉物流市場的供需均衡;
�r瞭解物流供給價格彈性與需求價格彈性;
�r掌握物流需求預測的基本方法。
電商倉庫的理想2010年,幾位來自莆田的創業者在廈門創辦瞭專門從事品牌鞋服網絡銷售的樂麥公司,他們把電商倉庫選在傢鄉的楓亭鎮。如今,樂麥公司的年銷售業績已經從最初的幾韆萬元翻倍式增長到10億元,同時,在楓亭鎮租用的倉庫也從1個增加到4個,倉儲麵積達10萬平方米,備貨的各大品牌鞋多達350萬雙。
“到瞭2014年,樂麥公司年訂單量有幾百萬雙,原有的電商倉儲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需求。翅膀硬瞭,自然要單飛。”樂商公司總經理陳俊平介紹說,成為專門運營倉儲業務的獨立公司後,樂商在仙遊經濟開發區拿下一塊83畝的土地,投資1億元建設標準化電商倉儲物流基地。“我們的目標是嚮行業巨頭學習,由單純的發貨倉庫轉型為專業化的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平颱。”
樂商要學習的行業巨頭,是京東商城、亞馬遜中國、蘇寜易購等電商行業的佼佼者。如今,它們原有的倉儲配送業務都在嘗試著從母體獨立齣來,這成為一種趨勢。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縮短送貨時間正逐漸成為電商巨頭的一項競爭利器,而倉儲物流的反應速度是贏得競爭的關鍵,所以京東[1]〖2〗[1][2]商城、蘇寜易購、當當網等電商企業在自建倉儲物流方麵都投入瞭大量資金。同時,這些巨頭又紛紛成立獨立的物流公司,並加速將其第三方化,可為無法在各地自建倉儲的電商企業提供服務,不僅避免瞭已建倉庫的空置問題,而且又創造齣新的利潤增長點。
“隨著電商産業的發展,對第三方倉儲的需求肯定會進一步增長。”陳俊平舉例說,以廈門樂麥公司而言,原來銷售額在幾億元時,在楓亭鎮的倉儲能力就能滿足需求;當銷售額達到10億元時,就必須依靠閤作倉儲方的力量。“比如2015年,樂麥公司一共發齣約700萬訂單,其中樂商公司發貨600餘萬單,占訂單總數的80%,餘下的20%則由廈門、廣東中山等地的閤作倉儲代發。”
智慧倉儲成競爭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樂商的利器是什麼?“憑藉自主研發的智能係統樂倉寶和自動化處理設備,我們有信心脫穎而齣。”樂商公司部門經理硃帆說。
春節後上班第一天,記者走進樂商公司1號倉庫,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長達90米的自動傳送帶。在傳送帶兩側,整齊地排列著一座座一人多高的貨架,貨架上分門彆類地擺放著一雙雙不同款式、顔色和尺碼的運動鞋。通過傳送帶,可以將一雙雙鞋子直接傳輸到打包區。“過去倉庫管理員揀貨時,要拉著拖車來迴穿梭,每天需要5~6名員工專門揀貨,現在人員節省瞭一半。”硃帆說,今後,他們還會引進12~14米高的高危立體貨架,並使用堆垛機器人補貨。
比自動化更高一籌的是智慧倉庫的核心——樂倉寶係統。這一係統前端與銷售平颱對接,消費者在電商企業的網店下單後,訂單會通過係統自動傳輸到樂商公司倉庫,然後生成揀貨指令下達給倉庫管理員。此時,管理員藉助手中的PDA掃描槍,就能直接讀取需要揀取哪雙鞋、這雙鞋所在位置等信息,而後送入傳送帶即可。
在傳送帶的尾端,是復核和打包程序。“掃描鞋盒的專屬標簽,1秒鍾就能識彆鞋子與消費者訂單是否吻閤;同時會根據消費者所在地域,自動選擇當地最有優勢的快遞公司送貨。”硃帆介紹說。
去年9月,這套智能係統在“雙十一”大顯神威。陳俊平說,“雙十一”對電商企業的備貨能力、發貨速度是一次巨大考驗,2013年“雙十一”,樂商倉庫用瞭1個星期纔將全部訂單發貨完畢;而2015年“雙十一”,樂商公司4個倉庫發貨量翻瞭幾番,結果2天之內就完成瞭所有任務,而且杜絕瞭錯發、漏發現象。“智慧倉庫顯神功!”
樂商公司還在繼續提升倉儲管理效率。陳俊平給記者展示瞭一颱最新引進的自動打包機,這颱機器是專門定製的,適用於鞋類打包,每天能打包鞋子2.4萬雙,相當於4個人的工作量。“智能化加自動化,兩大利器在手,所以我們纔有底氣去轉型為專業的第三方電商倉儲物流服務商。”陳俊平說。
麵嚮全國做第三方物流
在1號倉庫的旁邊,樂商公司另外兩棟更大規模的倉儲車間也已建成,還有兩棟專為吸引各傢快遞公司入駐而興建的分揀車間也即將完工。預計到2016年年底整個廠區全部投産後,僅這一片廠區將擁有8萬平方米的倉儲基地,可儲備300萬雙鞋子和15萬件衣服。屆時,樂商公司年總發貨量將從去年的600餘萬單增長到1000萬單以上。
比車間竣工投産更值得期待的,是樂商公司運營模式的成熟,並且具備瞭為更多電商企業服務的實力。陳俊平介紹說,電商企業可以將貨物存放在樂商公司的倉庫,平時隻需通過係統將訂單信息反饋過來即可,揀貨、配貨、包裝以及聯係快遞發貨等程序,全部交由樂商公司完成。“這樣,電商企業可以節約自建倉儲物流的各項成本,將主要精力放在品牌運營和産品銷售上。”
中心節點城市的布局。陳俊平介紹說,樂商公司已進軍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等大型物流中心城市,以租賃的方式興建專業化電商倉儲物流基地,目前倉儲總麵積已超過20萬平方米。“未來,我們將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分倉模式,以提高發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陳俊平說。
轉型後,樂商公司還將以大數據為基礎設計更高附加值的服務項目。據介紹,2016年,樂商公司將投入巨資研發電商雲倉中心,通過跟蹤發貨、備貨、退換貨等各類數據,為電商企業客戶提供暢銷産品分析、爆款産品預測、營銷策略調整等一係列配套服務。
“這將成為我們下一個利潤增長點!”宏觀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型電子商務的成熟和市民遠程物件投遞市場的繁榮,帶動瞭國內快遞業的迅速壯大和發展,如今,在上海、北京、深圳的街頭,每天都有數以十萬計的快遞員在充當第三方物流的角色。
大大小小的運輸、倉儲企業甚至小型送貨、送報企業都紛紛打起瞭物流的牌子,進入物流市場,使國內物流市場競爭更加繁雜和激烈。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wuliu.com.cn/xsyj/201602/22/309687.shtml
思考:
1.樂商公司的成功是否印證瞭中國物流需求市場的高漲?
2.分析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前景。
第一節物流需求〖*4/5〗一、物流需求的內涵需求是在一定時間內和一定價格條件下,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服務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需求的構成要素有兩個:一是購買的欲望;二是購買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時期內社會經濟活動對生産、流通、消費領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廢舊物品、廢舊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産生的對存貨在空間、時間和費用方麵的要求,它涉及運輸、庫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以及與之相關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動的諸方麵,它錶明在一定時期內社會能夠通過市場交換而消費的物流服務的數量。因而,在分析物流需求時,至少應該關注以下幾方麵:
1.物流需求量和物流需求結構
從物流的發展規律來看,現代物流服務的需求包含量與質兩個方麵,即從物流規模和需求結構中綜閤反映物流的總體需求。物流規模是物流活動中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和流通加工等物流作業量的總和,而物流需求結構則可以有不同的錶述方式。從物流服務的內容來說,包括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務等方麵的需求。
從物流需求的形態來說,包括有形需求和無形需求。有形需求就是指對物流服務內容的需求;而無形需求則是指對物流服務質量的需求,如物流效率、物流時間、物流成本等方麵的需求,其變化突齣錶現在減少物流運作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運作效率等方麵。
2.時間和空間特性
由於物流服務的主體內容包括産品的運輸、儲存、包裝、配送、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等各個環節的運作活動,這就涉及産品的時間效用問題,同時也涉及産品的空間效用問題。因此,在對物流市場的需求進行分析時,不僅需要分析物流需求隨時間變化的規律,而且還需要瞭解其空間的需求變化情況,即需要分析在不同時間、不同區域中物流需求的變化規律。
3.物流係統各作業項目的分析
由於物流的功能包括瞭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務等,所以對物流係統的需求進行分析,實際上就是對這些方麵的物流作業進行分析。
不同的産品具有不同的物流需求模式。對於剛剛投入市場,還處於投入期和成長期的産品,其物流需求不穩定;而進入成熟期的産品,市場分布穩定,銷售量會隨季節、時間的變化呈現齣一定的趨勢,其相應的物流服務也呈現齣某種趨勢。同樣對處於供應鏈中不同環節的物流係統而言,其物流需求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處於一個供應鏈中服務於供應鏈的下遊企業、服務於供應鏈的上遊企業或獨立於供應鏈的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物流係統,它們在物流需求量和物流需求結構方麵也是不一樣的。
4.獨立需求和派生需求
當一種産品或服務的需求與任何其他産品或服務的需求無關時,該産品或服務的需求就是獨立需求;反之,如果一種産品或服務的需求是由對其他産品或服務的需求引發的,那麼對該産品或服務的需求就是派生需求。
例如,對於多數製成品的需求就是獨立需求。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服務需求就是一種市場需求,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而對於製造業來說,其生産過程中所産生的物流需求多為派生需求。
物流市場的成長取決於物流需求和需求的潛力。從供應鏈角度來分析,市場對物流的需求和要求則是從供應鏈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麵體現齣來的。內部需求是由與供應鏈成員企業相關的因素構成,有産品的特性、消費者和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關係,它們分彆構成中間性物流需求和最終物流需求。而外部物流需求則是來自於市場,這種外部市場的物流需求和要求將會有效地促使企業提高內部物流係統的效率與外部係統的協同。圖3��1所示,描述瞭供應鏈上物流需求之間的具體關係。
圖3��1供應鏈上的物流需求主體
二、影響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物流需求屬於派生性需求,它與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之間存在著強相關關係。下麵分彆就GDP總量規模與經濟增長速度、産業結構、經濟空間布局、技術進步、企業競爭戰略與經營理念的轉變、人口增長與流動等因素對物流需求的影響作概要分析。
1.GDP總量規模與經濟增長速度
物流需求總量和需求結構的變化與一國或某一地區的GDP經濟總量及經濟增長速度有著密切的關係,GDP經濟總量規模越大、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國傢和地區,對貨物運輸、倉儲、配送、物流信息處理等物流服務的需求就越大;經濟增長越強勁,對物流需求的增長也越強勁;而且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物流需求的結構和質量要求也存在很大差彆。我國單位GDP物流需求係數,如錶3��1所示。錶3��11999—2010年單位GDP物流需求係數年份係數年份係數19991.720052.620001.920062.820012.020073.120022.320082.920032.520092.920042.820103.22.産業結構與産品結構
産業結構的差異將對物流需求功能、物流層次以及物流需求結構等方麵産生影響。
從各産業對物流的需求看,第一、第二産業中的采掘業、製造業等提供的都是實物形態的産品,從生産到消費都離不開運輸倉儲。第二産業對運輸倉儲的需求較大,投入也比其他産業高,它的物流支齣相對較大。
相反,第三産業的産值創造主要來自無形的服務,第三産業以服務業為主,對物流的依賴程度小,物流投入低,物流成本支齣少,與産值相比,物流成本隻占很少的比例。
這說明各産業對物流的需求程度不同,實物型行業的物流需求大於服務行業。如果用單位GDP所産生的貨物周轉量來錶示貨運需求強度,則重工業對鐵路貨運物流的需求強度最大,輕工業次之。商業服務業對公路貨運物流的需求強度最強,其次是農業和輕工業,再次是重工業。因此,産業結構及其變動對物流需求的影響是深刻的。
此外,不同的産品結構,所引起的物流需求差彆也是很大的。總之,産業結構、産業業態、産品結構的變化會帶來物流需求結構的相應變化。
3.經濟空間布局
在經濟發展較低階段,各經濟區域間相對獨立,産業結構又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彼此之間的交換需求大大減少,對物流服務的需求也很小。而在市場經濟發展較高階段,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生産力布局會不斷嚮全國甚至全球大分工的方嚮轉變,區域經濟將突破封閉割裂狀態,嚮專業化、一體化和分工協作的方嚮發展。
經濟空間的專業化分工和協作必然會增強不同區域間的經濟社會聯係,極大地增加區域間商品、中間産品和生産要素的轉移與流動,從而拉動物流需求的快速增長。資源分布不均、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而導緻的經濟空間布局,是客觀上産生物流需求的最直接原因。如在我國的“北煤南運”與“南糧北調”就是典型例子。
4.企業競爭戰略與經營理念的轉變
現代企業對核心業務的專注越來越重視,在物流外包成為企業集中有限資源增強核心業務,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的認識下,工業企業將産生越來越多的社會物流服務需求量,這種需求首先會在汽車、電子等加工組裝企業、外資企業中産生。
5.物流服務水平和物流價格
物流服務水平對物流需求也存在刺激或抑製作用。物流服務在走嚮專業化、綜閤化和網絡化的過程中,物流企業利用其規模化優勢和專業化服務優勢,可以通過降低庫存、提高商品周轉率等服務,為企業節約大量成本,從而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嚮選擇專業物流供應商,放棄自營物流,擴大瞭物流需求量。
第二節物流供給〖*4/5〗一、物流供給的內涵物流供給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能夠嚮市場提供有效物流服務的能力或資源,也就是在一定價格水平下,企業願意提供的各種物流服務的數量,包括量、質兩方麵內容。量是指有效物流服務總體數量的多少,質是指各種不同能力或資源的數量比例和結構。
顯然,物流供給能力不能等同於社會擁有能力。前者不包含社會組織內部自我服務所擁有的物流能力或資源。所謂物流需求也不包含社會組織自我滿足的物流服務要求量,不同於社會需要量。
研究物流需求與供給的根本目的,宏觀上在於尋求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物流需求與供給總量上的基本平衡,結構上的相互適應的條件;微觀上在於指導物流企業進入市場,參與競爭。
二、影響物流供給的主要因素〖*2〗1.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貿易範圍的擴大,分工的進一步深化,特彆是工業革命的發生,現代物流供給纔有可能大規模地發生和發展。
2.物流服務價格
物流服務價格是影響物流市場上物流服務供給量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時期內,價格高,物流服務供給總量就會增加;價格低,物流服務供給總量就會下降。閤適的物流服務價格是一個健康物流市場的前提條件。
3.物流技術
物流技術和基礎設施是物流供給的基礎性條件。技術是物流供給的重要決定因素,物流技術與裝備水平的提高,能對物流供給能力産生革命性的影響。進入20世紀中期,計算機的發明、信息技術的應用,使人們能夠以更加精確、快捷的方式實現空間位移。
4.物流需求
物流需求規模的大小和變化方嚮決定瞭物流供給的可能空間和發展方嚮。缺乏物流需求,則會使物流供給缺乏動力;物流需求旺盛,物流供給相對就會充足。如果存在潛在、巨大的物流需求,則對未來的物流供給有很強的誘導作用。
5.産業布局
工農業生産的布局對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形成和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例如,我國的煤炭、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加工工業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因此,在我國西部、北部和東部沿海之間建設瞭鐵路、沿海航綫,它們和長江、大運河等成為能力強大的運輸乾綫。
三、物流市場供求均衡與價格〖*2〗(一)供求均衡與價格〖*2〗1.供給與供給麯綫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觀點,供給是指某一時間內生産者在一定價格條件下,願意並可能齣售的産品,對物流業來說也就是願意提供的物流服務。價格與供應量成正比變化,其變化規律如圖3��2所示。
物流企業為提供一定量的服務所接受的價格,稱為供給價格,它取決於物流成本。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越高,物流企業越願意提供服務,因此供給還是會隨價格上升而增加。
2.需求與需求麯綫
物流需求是社會在一定價格條件下對物流服務需求的錶示,顯然在物流價格低時,會有更多的需求;而在物流價格高時,有部分物流需求退齣或者轉為自營物流,因而物流需求量與物流價格呈反方嚮變化,其變化規律如圖3��3所示。
圖3��2物流供給麯綫
圖3��3物流需求麯綫
一定的物流需求所對應的價格就是需求價格。
3.均衡的含義
在現代西方經濟學中,均衡是指經濟學中變動著的各種力量處於一種暫時穩定的狀態,均衡並不意味著不會變動,均衡價格就是一例,在均衡點的價格就是均衡價格,這時供給量與需求量一緻,如果它在變動,供給與需求就不會一緻瞭。
(二)均衡價格的分析[*2]1.均衡價格的定義需求價格是指消費者對一定量商品所願意支付的價格,供給價格是指生産者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願意接受的價格。在同圖3��4物流供需麯綫
一市場中,産品完全齣清時,供給量與需求量必然相等,西方經濟學傢以此為根據提齣瞭均衡價格概念。均衡價格就是指一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相一緻時的價格,也是這種商品的市場需求麯綫與市場供給麯綫相交時的價格,也是供給量和需求量相等時的價格。與均衡價格相對應的供求數量稱為均衡數量,如圖3��4所示。
圖3��4中縱軸錶示價格,橫軸錶示物流量,S是供給麯綫,D是需求麯綫,需求與供給均衡的位置在於需求麯綫與供給麯綫相交的點,即E點,其均衡價格為P1。
2.均衡價格分析
在圖3��4中P1為均衡價格,當市場價格上升瞭,超過P1點時,需求量就會下降,而供給量因價格上升會增加。這樣就形成瞭供過於求,但這隻是暫時的現象,需求少,供給多,又將導緻價格下降,一直降到均衡點使供給量與需求量又相等,達到市場均衡。
如果市場物流價格下降瞭,低於P1點時,需求量就會上升,而物流企業因為利潤的減少會降低供給量。這樣就會形成供不應求,但這也將是暫時的現象,需求多,供給少,這將導緻價格上升,一直升到均衡點使供給量與需求量又相等,達到市場均衡。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市場競爭是一種形成均衡的機製,通過市場的調節,使供給量與需求量處於平衡狀態。當市場價格偏離均衡價格時,市場的調節又會使價格趨嚮於均衡價格,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是由供給和需求共同作用而産生的,是市場自發的行為和後果。
3.均衡價格模型的應用
1)最高限價
由政府為某種産品規定一個具體的價格,市場交易隻能在這一價格之下進行。
(1)最高限價的目標是保護消費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産者的生産成本。
(2)屬於政府對價格的乾預措施。
(3)最高限價低於均衡價格。實施最高限價,往往齣現供不應求現象,造成短缺。
(4)要保障最高限價的順利實施,必須有強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憑票供應。
(5)最高限價隻宜短期、在局部地區實行,不應長期化。
2)保護價格
保護價格也叫支持價格或最低限價,就是由政府規定一個具體的價格,市場交易隻能在這個價格之上進行。
(1)保護價格的目標是保護生産者利益或支持某一産業的發展。
(2)屬於政府對價格的乾預措施。
(3)保護價格高於均衡價格。會齣現過剩現象。
(4)實施保護價格,需建立政府的收購和儲備係統。
(5)保護價格隻宜在少數産品上實行,主要是農産品。
(三)彈性〖*2〗1.需求價格彈性1)物流需求的價格彈性
物流需求的價格彈性指物流服務價格變動所引起的物流服務需求量變動的程度,或者說物流服務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計算公式為Ed=ΔQQΔPP=ΔQΔP·PQ式中:Ed——需求價格彈性係數;
ΔQQ——需求變動的比率;
ΔPP——價格變動的比率。
Ed的性質:
(1)Ed的數值,不隨選用的計量單位而變化。
(2)Ed的數值,可能為正數、負數、等於0或等於1。依賴於有關兩個變量是同方嚮變化,還是反方嚮變化。
(3)Ed為正還是為負,所錶示的僅僅是有關變量變化的方嚮性關係,而Ed的絕對值的大小則錶示瞭變化程度的大小。有時,為瞭便於比較彈性值的大小,在等式右端添加一
……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連接國民經濟各個部分的紐帶。物流經濟學是一門應用型經濟學科,也是集物流經濟理論與物流營運實踐相結閤的綜閤性學科;物流經濟學對製定企業發展戰略、經營決策、規範經營、完善服務、降低成本、減少損失、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物流品質、推動産業發展等各方麵具有積極的促進功能和極強的理論指導作用。因而,其越來越受到我國物流行業主管部門和物流企業的高度重視。
當前,隨著國傢“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總體發展戰略的製定和實施,麵對物流市場國際化的迅速發展與激烈競爭,對從事國際物流運營人員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物資流通和物流産業發展急需大量具有物流經濟學紮實理論知識與實際運作技能的復閤型專門人纔。
為瞭保障我國全球經濟活動和國際物流服務業的順利運轉,加強現代物流經濟學宏觀戰略規劃培訓,強化從業者專業綜閤業務素質培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速推進物流産業化進程,提高我國物流經濟應用與管理水平,更好地為我國物流經濟發展和物流教學實踐服務,這既是物流企業可持續快速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本書齣版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本書自2012年齣版以來,因注重質量、突齣應用能力培養,故深受全國各高等職業院校廣大師生的歡迎,目前已經第5次重印。此次再版,作者審慎地對原教材進行瞭反復論證、精心設計,包括結構調整、壓縮篇幅、補充知識、增加技能訓練等相應修改,以使其更貼近現代物流業發展實際,更好地為國傢物流經濟和教學服務。
本書作為普通高等教育物流管理專業的特色教材,共有十三章,以學習者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綫,堅持科學發展觀,依照物流經濟活動的基本過程和規律,圍繞物流運作中所涉及的領域和業務,係統介紹瞭物流經濟分析、物流供需預測、物流生産管理、物流成本控製、物流效益分析、物流創新效益分析、物流市場組織、物流與國民經濟、循環經濟與綠色物流、迴收物流、全球物流經濟等基本理論知識,並通過實證案例分析講解、培養提高讀者的應用能力。
由於本書融入瞭物流經濟學最新的實踐教學理念、力求嚴謹、注重與時俱進,具有知識係統、案例豐富、注重創新、實用性強等特點,因此本書既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相關專業的首選教材,同時兼顧高職高專、應用型大學的教學;也可作為物流、外貿與工商企業在職從業者和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並為社會廣大學習物流專業的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藉鑒。
本教材由李大軍籌劃並具體組織,劉徐方和張淑謙主編,劉徐方統稿,田振中、梁旭為副主編,由物流經濟學專傢崔曉文教授審定。作者編寫分工:牟惟仲(序言),劉徐方(第一章、第三章、第五章),張淑謙(第二章、第四章),張如雲(第六章),梁旭(第七章、第十章),李青、劉麗艷(第八章),田振中(第九章、第十二章),鬍彥平(第十一章),劉華、田振中(第十三章);華燕萍(文字修改、版式調整),李曉新(製作教學課件)。
在教材編著過程中,我們參考藉鑒瞭國內外有關物流經濟學等方麵的最新書刊資料和國傢頒布實施的相關法規和管理規定,並得到編委會及有關專傢教授的具體指導,在此一並緻謝。為配閤本書使用、我們提供瞭配套的電子教學課件,讀者可以從清華大學齣版社網站(www.tup.com.cn)免費下載。因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足,懇請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17年5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