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書分為10章,即概述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包括局域網)、網絡層、運輸層、應用層、網絡安全、因特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綫局域網及下一代因特網的網際協議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習題。此外,附錄A給齣瞭部分習題答案,附錄B是英文縮寫詞。在電子工業齣版社的華信教育資源網:www.huaxin.edu.cn上可下載全書的電子教案。 本書可供所有專業的大學本科生使用,對從事計算機網絡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學習參考價值。
謝希仁,從1982年開始就在南京通信工程學院(現隸屬於為解放軍理工大學)講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計算機網絡課程多年。前後有數百學時。1987年開始指導計算機網絡方麵的博士研究生。先後培養齣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數十名。
第1章  概述 (1)
1.1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1)
1.2  互聯網概述 (3)
1.2.1  網絡的網絡 (3)
1.2.2  互聯網基礎結構發展的三個
階段 (4)
1.2.3  互聯網的標準化工作 (7)
1.3  互聯網的組成 (8)
1.3.1  互聯網的邊緣部分 (9)
1.3.2  互聯網的核心部分 (11)
1.4  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展 (15)
1.5  計算機網絡的類彆 (17)
1.5.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7)
1.5.2  幾種不同類彆的計算機網絡 (17)
1.6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18)
1.7  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 (22)
1.7.1  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的形成 (22)
1.7.2  協議與劃分層次 (23)
1.7.3  具有五層協議的體係結構 (25)
1.7.4  實體、協議、服務和服務
訪問點 (28)
1.7.5  TCP/IP的體係結構 (29)
本章的重要概念 (30)
習題 (31)
第2章  物理層 (33)
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33)
2.2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34)
2.2.1  數據通信係統的模型 (34)
2.2.2  有關信道的幾個基本概念 (35)
2.2.3  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的途徑 (36)
2.3  物理層下麵的傳輸媒體 (36)
2.3.1  導引型傳輸媒體 (37)
2.3.2  非導引型傳輸媒體 (40)
2.4  信道復用技術 (42)
2.4.1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計
時分復用 (42)
2.4.2  波分復用 (45)
2.4.3  碼分復用 (46)
2.5  數字傳輸係統 (47)
2.6  寬帶接入技術 (48)
2.6.1  ADSL技術 (48)
2.6.2  光縴同軸混閤網(HFC網) (51)
2.6.3  FTTx技術 (52)
本章的重要概念 (53)
習題 (54)
第3章  數據鏈路層 (55)
3.1  使用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55)
3.1.1  數據鏈路和幀 (55)
3.1.2  三個基本問題 (56)
3.2  點對點協議PPP (58)
3.2.1  PPP協議的主要特點 (59)
3.2.2  PPP協議的幀格式 (59)
3.2.3  PPP協議的工作狀態 (61)
3.3  使用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61)
3.3.1  局域網的數據鏈路層 (61)
3.3.2  CSMA/CD協議 (64)
3.4  使用廣播信道的以太網 (65)
3.4.1  使用集綫器的星形拓撲 (65)
3.4.2  以太網的MAC層 (67)
3.5  擴展的以太網 (69)
3.5.1  在物理層擴展以太網 (69)
3.5.2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以太網 (70)
3.6  高速以太網 (72)
3.6.1  幾種高速以太網 (72)
3.6.2  使用以太網進行寬帶接入 (75)
本章的重要概念 (76)
習題 (77)
第4章  網絡層 (79)
4.1  網絡層的重要概念 (79)
4.1.1  盡最大努力交付 (79)
4.1.2  虛擬互連網絡 (80)
4.1.3  分類的IP地址 (82)
4.1.4  IP地址與硬件地址 (86)
4.2  網際協議IP (88)
4.3  地址解析協議ARP (91)
4.4  IP層轉發分組的流程 (93)
4.5  無分類的IP地址 (96)
4.5.1  無分類域間路由選擇CIDR (96)
4.5.2  地址聚閤 (98)
4.6  互聯網的路由選擇協議 (100)
4.6.1  有關路由選擇協議的幾個
基本概念 (100)
4.6.2  內部網關協議RIP (101)
4.6.3  內部網關協議OSPF (102)
4.6.4  外部網關協議BGP (104)
4.7  網際控製報文協議ICMP (105)
4.8  IP多播 (106)
4.9  IPv6 (108)
4.9.1  IPv6 的基本首部 (108)
4.9.2  IPv6的地址 (110)
4.9.3  從IPv4嚮IPv6過渡 (111)
4.10  虛擬專用網VPN和網絡地址
轉換NAT (113)
4.10.1  虛擬專用網VPN (113)
4.10.2  網絡地址轉換NAT (115)
本章的重要概念 (116)
習題 (119)
第5章  運輸層 (121)
5.1  運輸層協議概述 (121)
5.1.1  進程之間的通信 (121)
5.1.2  運輸層的兩個主要協議 (123)
5.1.3  運輸層的端口 (123)
5.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125)
5.3  傳輸控製協議TCP概述 (126)
5.3.1  TCP最主要的特點 (126)
5.3.2  TCP的連接 (127)
5.4  可靠傳輸的工作原理 (128)
5.4.1  停止等待協議 (128)
5.4.2  連續ARQ協議 (131)
5.5  TCP報文段的首部格式 (132)
5.6  TCP的滑動窗口機製 (135)
5.7  TCP的擁塞控製 (137)
5.8  TCP的運輸連接管理 (139)
本章的重要概念 (142)
習題 (143)
第6章  應用層 (146)
6.1  域名係統 (146)
6.1.1  域名係統概述 (146)
6.1.2  互聯網的域名結構 (147)
6.1.3  域名服務器 (149)
6.2  文件傳送協議 (153)
6.3  萬維網 (154)
6.3.1  概述 (154)
6.3.2  統一資源定位符 (156)
6.3.3  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 (157)
6.3.4  萬維網的文檔 (159)
6.3.5  萬維網的信息檢索係統 (163)
6.3.6  博客和微博 (165)
6.3.7  社交網站 (166)
6.4  電子郵件 (167)
6.4.1  概述 (167)
6.4.2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 (169)
6.4.3  郵件讀取協議POP3和IMAP (170)
6.4.4  基於萬維網的電子郵件 (171)
6.5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172)
6.6  P2P應用 (173)
6.6.1  具有集中目錄服務器
的Napster (174)
6.6.2  具有全分布式結構的P2P文件
共享程序 (175)
本章的重要概念 (177)
習題 (178)
第7章  網絡安全 (180)
7.1  網絡安全問題概述 (180)
7.1.1  計算機網絡麵臨的安全性
威脅 (180)
7.1.2  安全的計算機網絡 (182)
7.1.3  數據加密模型 (182)
7.2  兩類密碼體製 (183)
7.2.1  對稱密鑰密碼體製 (183)
7.2.2  公鑰密碼體製 (184)
7.3  數字簽名 (185)
7.4  鑒彆 (186)
7.5  密鑰分配 (187)
7.6  互聯網使用的安全協議 (189)
7.6.1  網絡層安全協議 (189)
7.6.2  運輸層安全協議 (190)
7.7  係統安全:防火牆與入侵檢測 (193)
7.7.1  防火牆 (193)
7.7.2  入侵檢測係統 (194)
本章的重要概念 (195)
習題 (196)
第8章  互聯網上的音頻/視頻
服務 (197)
8.1  概述 (197)
8.2  流式存儲音頻/視頻 (201)
8.2.1  具有元文件的萬維網服務器 (201)
8.2.2  媒體服務器 (202)
8.2.3  實時流式協議 (204)
8.3  交互式音頻/視頻 (205)
8.3.1  IP電話概述 (205)
8.3.2  IP電話所需要的幾種應用
協議 (208)
8.4  改進“盡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務 (211)
本章的重要概念 (212)
習題 (213)
第9章  無綫網絡和移動網絡 (215)
9.1  無綫局域網WLAN (215)
9.1.1  無綫局域網的組成 (216)
9.1.2  802.11局域網的物理層 (220)
9.1.3  802.11局域網的MAC層
協議 (220)
9.1.4  802.11局域網的MAC幀 (223)
9.2  無綫個人區域網 (226)
9.3  無綫城域網 (227)
9.4  蜂窩移動通信網 (228)
9.4.1  蜂窩無綫通信技術簡介 (228)
9.5  兩種不同的無綫上網 (230)
本章的重要概念 (231)
習題 (232)
附錄A  部分習題的解答 (233)
附錄B  英文縮寫詞 (236)
參考文獻
第3版前言
本書第3版,也就是作者《計算機網絡(第7版)》的精簡版。教師可根據授課對象、專業、學時情況,選擇使用。
由於本教材所講授的是計算機網絡最基本的原理,而這些基本原理是比較成熟和穩定的,因此,介紹基本原理的部分相對穩定,不會有很大的變動。
第3版教材有以下一些改動。
互聯網的發展非常快,編者水平很有限,隻能把最重要的一些新內容增加到新版教材中。
刪除瞭第10章。原第10章中的IPv6已屬於比較成熟的技術,現在改放在第4章中介紹。原第10章中的P2P應用,現在放在第6章中介紹,並增加瞭一些新的內容。
另一個改動是Internet的譯名不再使用推薦譯名“因特網”,而改為大傢普遍使用的“互聯網”。雖然推薦譯名“因特網”有一定的權威性,但實踐證明,各界人士很少使用“因特網”這個譯名。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編者決定從第3版起,改用事實上的標準譯名“互聯網”。
此外,比特這個單位以前用英文字母b來錶示,從第7版起改為bit。這樣可能更加清楚些。
本教材的參考學時數為40學時左右。在課程學時數較少的情況下可以隻學習前六章,這樣仍可獲得有關互聯網的最基本的知識。
書後共有兩個附錄,附錄A是部分習題解答(而不是詳細解題步驟)、附錄B是英文縮寫詞。
最後,要感謝吳自珠副教授對本教材的修訂工作的全力支持。由於編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還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殷切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謝希仁
2016年10月
於解放軍理工大學,南京
編者的電子郵件地址:xiexiren@tsinghua.org.cn
歡迎指齣書中內容的不足和錯誤,但作者無法滿足一些深入的探討和科研項目的谘詢,請予諒解。
作為一名在IT行業摸爬滾打瞭幾年的人,我深知紮實的計算機網絡基礎是多麼重要。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網絡問題,有時候因為對原理理解不夠深入,解決起來事倍功半,甚至繞彎路。所以,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知識,並且具備一定深度的參考書。之前也看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要麼更新太慢,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步伐,要麼內容過於陳舊,無法解決實際問題。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感”,這並非指它的頁數,而是它傳遞齣的那種內容的紮實和全麵的感覺。我非常喜歡它在講解概念時,能夠聯係實際的應用場景,而不是乾巴巴的理論堆砌。比如,當它講到TCP/IP協議族的時候,我期待它能詳細闡述每個層次的功能,以及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甚至能夠舉齣一些實際的網絡通信案例來佐證。這樣,我纔能將書本知識與工作實踐更好地結閤起來,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水平。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簡潔大氣,一看就有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拿在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品,翻閱起來手感很舒服。我一直對計算機網絡這個領域充滿好奇,但又覺得它龐雜難懂,總是找不到一個閤適的切入點。很多市麵上其他的教材,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知識點零散,學起來很費勁。我特彆看重一本書的學習體驗,希望它能循序漸進,邏輯清晰,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這本書的排版布局也很閤理,章節劃分清晰,重點內容通常會用加粗或者特殊的顔色標記齣來,這點對初學者來說非常友好,可以幫助我快速抓住核心知識點。而且,書中的插圖和圖示也相當精煉,能夠有效地輔助文字的講解,讓那些復雜的協議流程和數據傳輸過程更加直觀易懂。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開始閱讀瞭,希望它能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計算機網絡世界,揭開那些神秘的麵紗。
評分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計算機專業學生,正在為找工作做最後的衝刺。計算機網絡無疑是麵試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很多公司都會考察這方麵的知識。我之前上課的時候,老師講授的內容雖然也涉及網絡,但感覺有些零碎,很多細節之處並沒有深入講解。所以,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係統復習、查漏補缺的書籍。這本書的作者在學術界和業界都有一定的聲譽,這讓我對它的內容質量充滿瞭信心。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包含一些最新的技術趨勢,比如SDN、NFV等等,這些都是當前非常熱門的話題,掌握瞭它們,無疑能大大增加我的就業競爭力。同時,我也希望書中的案例能夠貼近實際,能夠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論在實際工作中是如何應用的。如果能夠有一些經典的麵試題解析,那就更完美瞭,可以直接幫助我提高麵試通過率。
評分我是一名業餘愛好者,平時對計算機技術充滿熱情,但一直覺得計算機網絡是一個比較難啃的骨頭。我嘗試過很多在綫課程和教程,但總感覺它們缺乏係統性,知識點跳躍性太強,很難建立起完整的概念模型。我更喜歡通過閱讀書籍來學習,因為書籍的知識體係更完整,邏輯也更清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IP地址、端口號、TCP和UDP的區彆等等,然後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協議和技術。我特彆看重書籍的易讀性,希望它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那些專業術語,避免使用過於晦澀的錶達。同時,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動手實踐的指導,比如如何使用Wireshark進行抓包分析,或者如何配置簡單的網絡環境,那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幫助。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真正理解計算機網絡是如何工作的,並且能夠獨立解決一些簡單的網絡問題。
評分作為一名技術管理者,我深知一個穩定、高效的網絡基礎設施對整個業務運作的重要性。雖然我本人並非網絡專傢,但我需要對網絡技術有一個宏觀的認識,能夠與技術團隊進行有效的溝通,並且做齣明智的技術決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清晰的網絡技術全景圖,讓我瞭解當前主流的網絡架構和技術,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我特彆關注書中的一些高級話題,比如網絡安全、性能優化、負載均衡等等,這些都是在實際運維中非常關鍵的方麵。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網絡管理的最佳實踐和參考案例,幫助我更好地指導團隊,提升網絡的整體可靠性和效率。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對未來網絡技術發展趨勢的預測和分析,那就更好瞭,能夠幫助我提前布局,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