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你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

就怕你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思同 著
图书标签:
  • 成长
  • 自我认知
  • 人生态度
  • 励志
  • 反思
  • 平凡
  • 梦想
  • 焦虑
  • 自我价值
  • 青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946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07904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8
字数:1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成长中的青年人,希望获得人生正能量、激发学习生活动力的年轻人群。
  你不是没办法
  你不是没机会
  你不是比人笨
  你只是——
  不断在逃避现实,给自己寻找平庸的理由!
  你的人生需要被揭穿,
  否则,
  你的未来永远不会来!
  为什么当你遭受挫折时,你总是想办法安慰自己,
  却不是想办法找个出路?
  当别人通过努力有所成就时,你却总是给自己找理由,
  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
  平凡可贵,那是等你老了之后才应该去想的事情,
  趁现在,还年轻,
  不拼一回命,人生怎么能尽兴?

内容简介

你不是没有办法,

你不是没机会,

你不是比人笨,

你只是——

不断在逃避现实,给自己寻找平庸的理由!

你的人生需要被揭穿,

否则,

你的未来永远不会来!

为什么当你遭受挫折时,你总是想办法安慰自己,

却不是想办法找个出路?

当别人通过努力有所成就时,你却总是给自己找理由,

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

你那么年轻,不去努力现在的生活,等你老了,再想努力时,却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时机。

平凡可贵,那是等你老了之后才应该去想的事情,

趁现在,还年轻,

不拼一回命,人生怎么能尽兴?

这是一本写给那些正在享受平凡生活的年轻人的书,通过作者犀利睿智的语言、充满哲理的心理解读以及颇具时代感的故事,带给时下读者深刻的反思。帮助年轻读者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重建改变现状的决心和信心,从而告别得过且过的生活。


作者简介

刘思同,当红励志作家、自媒体人、新媒体创业者,大学毕业后加入“北漂”大军,失过恋、待过业、住过地下室。按他的话说:“经过十年的打拼,终于告别了苦涩的生活,现在能够喘口气,为大家写一点东西了。”

目录

Part 1
你所谓的平凡,只是可悲,不是可贵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让自己活得心安理得 /002
虚假的快乐,替代不了现实的难过 /007
已经成功的人都比你还努力,想想多可怕吧 /011
可悲的不是你一无所有,而是你喜欢上了这种生活 /015
一堆人的欢乐无非就是排解寂寞 /020
没有人生下来就成功 /024
你做梦时总有人在努力 /028
现状不是用来满足的,而是用来改变的 /032
看着自己进步是一件快乐的事 /036
在你无所谓的时候,想想父母吧 /041
承认自己的平庸才可贵 /045
我才不会安慰你 /049
Part 2
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碌碌无为
你是真的很忙,还是在瞎忙 /054
很多人听上去很努力,内心却在逃避 /059
学到真本事之后再走 /065
拒绝那些毫无意义的应酬吧 /071
每一年,都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 /076
多读多学,要不然你还是“怀才不够” /083
薪水那么少,也要学会聪明地花 /089
把看“八卦”的时间用来“涨姿势” /093
游戏里刷不出真实的存在感 /098
认识一些优秀的人,能多给你点能量 /103
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与人比较上 /107
恋爱谈得太多,最后你什么也剩不下 /112
Part 3
现实残不残酷,取决于自己强不强大
在你抱怨社会时,已经宣告了自己的弱小 /120
你强大了,现实就没那么残酷 /126
每一次受伤,都是一种成长 /131
没遇过折磨你的人,你一定觉得社会很美好 /136
让所有的嘲笑一起见证你的成长 /142
只有不成熟的爱情才会脱离现实 /148
经历过无数沧桑,你才能看到曙光 /153
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158
做人要像个皮球,瘪了就打打气 /163
地下室没什么不能住的 /168
Part 4
成功的人都一样:拼命、尽兴、不矫情
想法太多的人,最后总会自乱阵脚 /174
你这么年轻,难道一点血性都没有吗 /179
努力到无能为力,才叫真的努力 /184
不尽兴,怎么对得起“生命”两个字 /190
一条路走到底,结果你就成了专家 /195
不要用现在的价值衡量你做的事 /200
当你不对努力寄予厚望时,就离成功不太远了 /205
做一点别人想不到的事 /209
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事 /214
做一些别人做不好的事 /219
彪悍的人生不矫情 /224












精彩书摘

  《就怕你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
  朋友们,你身边的很多人,可能是你的领导,可能是比你业绩好的同事,可能是比你成绩好的同学,在你无聊地刷着朋友圈消磨时间的时候,他们可能正在努力,他们可能正在看书充实自己,可能正在学一门语言,可能正在加班加点地、更好地完成工作。今天你慢了一小步,许久之后,你会发现你已经难以望其项背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游戏,1.01的365次方是37.8,0.99的365次方竟然只有0.03,这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进步一点点,365天之后,你就有了质的飞跃,毕竟质的飞跃来自量的积累。但是如果你每天都亏欠自己一点儿,许久之后,你可能变得开始羡慕曾经的自己。
  如果你不改变,你始终是1,那么终究会有人用每天努力一点的1.01远远地超过你。如果,我是说如果,更可怕的是,他不是1,他是10呢?
  人喜欢给自己设障,却不去努力,但是当我们看到比我们成功的人更努力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站起身,奔跑起来呢?优秀的人,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灯塔,如果我们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地追赶,不舍昼夜,终究我们会和他们站在同一个高度。
  我发现那些相对成功的人,他们有一个共性,都有高度的好奇心和好学心,热衷于学习各种东西,他们学习语言,学习管理,几乎每一个新鲜的事情,他们都有很浓厚的兴趣去搞清楚,弄明白。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除了机遇之外,他们拥有着比别人更多的东西,他们无疑是成功的。成功的人如此努力,只会让成功的人更成功,久而久之,这群人较量的战场早已超越了其他人。
  我有个朋友,模样长得很标致,去年,她突然爱上了运动,她要让自己看起来健美,我是没这个欲望了,我最多也就是跑跑步保持身体健康。她不一样,她每天都要运动一个半小时,然后拒绝各种饭局,据说,她吃的菜都是要用水涮掉油脂的。
  几个月之后,我重新见到她,她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以前她也很漂亮,但是现在的她是不一样的美,很有气质和活力,整个人神采奕奕,我们坐在一起的时候,她浑身散发着女神的光芒。我暗叹,怪不得那么多女人前赴后继地加入减肥大军。
  朋友跟我说,前几个月很难坚持,不过挺过来了之后,她发现身上的一些小毛病都因为运动而缓解了,皮肤变好了,身体变好了,连人生都感觉变好了。
  ……

前言/序言


趁现在不拼一下,等你想拼的时候就晚了


这话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

十多年前,大学时代过得还算舒服,然后我就稀里糊涂地毕业了。和大多数人一样,跑到了一个叫社会的“大学”,结果我发现这所“大学”真的不好混。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电视台,就是大家常常说的那个到晚上七点放固定节目的电视台。没有什么编制,签了份简单的协议就上班了,试用期三个月,结果两个月我就不干了。

事情很简单,上班的时候不太努力,不走脑子,领导让我去楼下拿带子都搞错了,很低级吧,就这样,领导一怒之下说了我一顿,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头也不回地走了,心里琢磨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开杂货铺。”

当然,我也就是赌气那么一说,其实真开杂货铺,我连个防盗门都买不起。

然后第二份工作是到一家咨询公司,这家咨询公司规模不小,老板是我校友,所以对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还挺重视,管我的COO也算是我师姐。但是重视归重视,我在市场部干了三个月,被开了。

原因是不想加班,年轻人谁下班不得玩点什么去啊,我那么想着,就极力地抵抗加班,然后师姐急了,说你还想干不想干?我说我到点就走,这是我的原则。师姐说,在咨询公司上班原则就是加班。我说,那我就没办法了,我是一个信守原则、坚守底线的人。师姐特别爽快地说,好,给你算工资,不用来了。

我又失业了。

一个人,兜里揣着几十块钱,满北京溜达,看着高楼大厦,忙碌的人,身边穿梭过的车,心里挺不是滋味,也有点说不出的迷茫和彷徨。

那时候总是觉得自己运气很差,两家单位都不咋地,有种遇人不淑的感觉。以至于我一度认为不行就回老家吧,凭我的学历,能在老家找个不错的单位。

我这么想着,心里舒服多了。

人就是这样,困难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安慰自己。

有一天,实在是闲得厉害,我给一个在投行工作的同学L君打电话,说晚上没事出来聚聚。L君说行,晚上12点,清华大学西门大排档。

我说:“晚上12点,你明天不上班啊?”

L君电话那边说:“上啊,不过我11点才能下班。”

我说:“哦,那你现在是上晚班啊。”

L君说:“什么晚班,早8晚11,现在太忙,见面聊。”

到了晚上,L君如约而至,我一看表差不多12点。

酒菜上好,开始唠嗑。聊着聊着,聊到工作,我说:“你有加班费吗?”

L君苦笑着说:“没有。”

“那你们公司这是赤裸裸地剥削你的剩余价值啊,不过也是,哪儿一样,都是欺负咱这样刚毕业的。”

L君说:“咳,也不是,没办法,想往上爬必须这样。这么和你讲吧,我不知道别的公司怎么样,反正我们投行就这风气,每个人都野心勃勃,你要是不玩儿命学习和工作,整个公司的人都会视你为‘怪胎’。”

“我就是‘怪胎’怎么了?也不能刚毕业没两年就把自己给累死吧。”我挺不服气。

“一开始我也那么想啊,但是后来我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啊。”L君撂下筷子说,“我的领导,30岁就成了公司的合伙人,在香港买了2000平尺的房子,每年都去世界各地度假。”

“你这绝对是被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洗脑了。”我嘴上很不服气。

“还真不是啊,哥们儿我跟你说,咱以前上学的时候,吃顿18块钱的涮肉自助就爽得不行了,但是我们现在公司聚餐不是凯宾斯基就是长城饭店,出差住在希尔顿或喜来登,你觉得那感觉能一样吗?”L君一脸骄傲地说,“我觉得人就是这样,怎么着都能活着,但是活的质量不同啊。”

我点点头,感觉无言以对,反正没吃过那么高级的餐厅,没住过超过二星的酒店。

L君接着说:“我们领导毕业的学校还没我学校好呢,但是他就是拼啊。比我老点的员工说,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赶报告书,一个星期没睡觉,开会的时候大家就看着他脑袋一沉,‘咣当’一声磕在桌子上了。”

“我听着都疼。”

“嗯,那是啊,要不人家能那么年轻就那么牛啊。反正他常对我们说,年轻的时候不拼,以后想拼的时候或许就没机会了。等你想拼的时候,你可能也老了,也没有咱们这个年龄的精力和勇气了。所以……”L君端起酒杯,眼睛发光地说,“兄弟我也准备拼了!让我们为‘该死’的奋斗干杯!”

干了一杯啤酒,L君问,“对了,你工作找好了吗?”

“我……差不多了吧,还在选。”其实这顿饭之前,我还挺喜欢这种赋闲的生活,但是L君的这些话彻底触动了我的神经,我觉得自己活得太消极了。

回到家后,或许是酒精的刺激,我躺在床上久久没有睡着,一直在想着L君的那些话,还有他所说的那位“人生赢家”。

他是对的。

人生就是这样,怎么着都能活,吃18元的自助和吃180元、580元的自助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住小旅馆和住四星、五星的国际酒店看到的景象也完全不同。

人,如果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或许我努力了,遇到了一些困难,然后我就拼命地找理由安慰自己,寻找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来充实自己可怜的生活,想想看,自己还真挺可悲的。

以前听过一句话,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人生是一场经历,如果那些美好的东西、引人为傲的成绩都是别人的,我们自己只有看看的份儿,这样的人生也太失败了,就像一部电影,一点精彩的情节都没有,这样的电影谁会喜欢?

当然,我并不是说要通过物质来满足自己的内心,也不是虚荣,而是没有一点点独特的成功和见识,人生就会那样碌碌无为地度过,到最后,还要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想想看,真是可笑。

L君转述的那句话,“年轻的时候不拼,以后想拼的时候或许就没机会了”,仔细想一想,既让人振奋,也让人伤感。

或许等自己老了之后,转身一看,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没拼过,一辈子都活在平庸之下,这种感觉,得有多不爽!

想来想去,我给L君发了条短信:兄弟,今天太谢谢你了,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希望我们一起努力!

过了五秒钟,L君给我回了句:睡不着,在看材料,一起加油!

后来,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忙碌的十几年,有了自己的一些成就,但还不值得炫耀。

如果你也和我当年一样,感到无助和迷茫,我觉得我可以帮到你。这本书里有一些我的经历和想法,或许并不一定马上能让你成功,但会帮你收获一些信心和能量。真正的改变还是靠你自己。

最后,想说的是,书里有很多自己和朋友真实的经历,我的每位“狐朋狗友”都支持我随意描写他们,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他们能让我如此的“出卖”。

祝愿每个人的人生都很精彩!



《别样风景:人生未知的精彩》 你是否曾感到,在日常的轨迹中,一丝丝不甘与隐隐的失落正在悄然生长?那不是对现状的否定,而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无限可能的渴望的呼唤。本书并非一本告诉你如何“成功”的指南,也非一本描绘“躺平”哲学的心灵鸡汤。它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一次关于如何拥抱未知、发掘潜能的旅程。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的声音告诉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然而,在这些外界的喧嚣中,我们自己的声音,那个最真实、最原始的自我,是否被听见?《别样风景:人生未知的精彩》试图引导读者重新审视那些被忽视的角落,那些可能被我们轻易定义为“平凡”的瞬间,却蕴藏着意想不到的闪光点。 本书的开篇,我们并非从宏大的目标或遥远的梦想谈起。相反,它从最微小的个人观察入手,比如你对某个季节特有的光影的迷恋,你对雨后泥土芬芳的敏感,你对一段旋律久久不能忘怀的触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情感体验,往往是连接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切渴望的桥梁。作者鼓励读者记录下这些瞬间,不加评判地感受它们,因为正是这些细微之处,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人生底色。 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学习”的本质。我们常常将学习与学校、考试、证书联系在一起,但真正的学习,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持续的好奇心,一种对世界运作方式的探求,一种不断突破认知边界的冲动。本书将分享一系列打破常规的学习方法,它们不依赖于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实践、体验、跨界整合,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知,并将其融会贯通。比如,学习一门语言,可以不仅仅是背诵单词,而是去了解使用这门语言的人们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甚至去尝试用它来创作。学习一项技能,可以不仅仅是熟练操作,而是去探究其背后的原理,思考它还能如何被优化或应用于新的领域。 本书还深入探讨了“成长”的真实含义。成长并非总是伴随着剧烈的阵痛,它也可以是一种温和的蜕变。我们邀请你审视自己过往的经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财富。失败并非终点,而是重新出发的契机,它教会我们韧性,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局限,也更清晰地认识到前进的方向。书中包含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讲述了那些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独特的视角,最终绽放出耀眼光芒的个体。他们不是一夜成名的英雄,而是默默耕耘、持续进步的践行者。 此外,《别样风景:人生未知的精彩》还将带领你探索“连接”的力量。在这个日益原子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显得尤为珍贵。我们鼓励读者去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去分享你的想法,去倾听他人的故事。这些连接不仅能为你带来情感的支持,更能激发新的灵感,打开新的机遇。书中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你走出社交舒适区,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深度交流,并从中汲取养分。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篇章,是关于如何“创新”我们的日常生活。创新并非只属于科学家或艺术家,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使是最 mundane 的日常事务,也能通过注入一点创意而焕发新生。作者分享了许多简单易行的创新实践,比如如何改造家里的某个角落,让它更符合你的心情;如何优化工作流程,让效率倍增;甚至是如何在一次普通的聚会中,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惊喜。 最后,本书的落脚点在于,帮助你建立一种不被外界定义、不被他人眼光束缚的内在力量。它不是告诉你“去改变世界”,而是告诉你“如何更好地成为你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属于你的那片别样风景”。你会了解到,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那些显赫的成就,而在于你内心深处的那份安宁、那份热爱、那份对生活本身持久的兴趣。 《别样风景:人生未知的精彩》是一本陪伴你静心思考、勇敢尝试的书。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激发你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并寻找独一无二的答案。如果你渴望在平淡的日子里,发现那些被低估的精彩,如果你希望在不确定的未来,拥有更多掌控感和探索欲,那么,这本书将是你一次难忘的同行。它将为你揭示,那些你未曾留意过的“别样风景”,可能正隐藏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等待你去发现,去拥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那种潜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顿悟,而是一种持续的自我审视。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梦想”和“现实”时的平衡点。很多人在谈论梦想时,总是强调要去“追逐”,但这本书却更侧重于如何“构建”。它告诉你,与其空想那些遥不可及的“大梦想”,不如先从小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搭建实现梦想的“基础设施”。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家,不是每天去幻想自己获奖,而是先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去阅读,去学习,去打磨自己的文字。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华丽辞藻,但字字句句都像是长在我们的生活里。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拖延症”,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没时间”,不过是“没优先级”。这本书就像一位犀利的心理咨询师,让你在不经意间,就卸下了内心深处的防备,看到了自己不愿意承认的真相。

评分

这绝对是一本会让你“重新思考”的书。它没有强行灌输任何观点,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犀利的剖析,让你自己去得出结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比较”的讨论。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然后要么因为比不上而沮丧,要么因为觉得自己“还行”而沾沾自喜。这本书却告诉你,真正的进步,是与过去的自己比较,是不断地超越自我。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平凡”,不过是我们在和别人比较时,给自己找的一个“舒适的区间”。一旦脱离了这个区间,我们就容易感到焦虑,但这本书却鼓励你去尝试,去突破,去看看自己真正的潜力到底在哪里。它并没有否定“平凡”的价值,但它让你明白,真正的“平凡可贵”,应该是经过努力和奋斗之后,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不是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的“低配版”人生。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精准”。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用最简洁的语言,切开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模糊的区域。它没有那些空洞的理论,也没有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专注于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然后通过这些细节,来揭示我们之所以“碌碌无为”的原因。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期望管理”的部分。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设定的过高期望而感到沮丧,然后又用“平凡可贵”来安慰自己。但这本书却告诉你,真正的“平凡可贵”,应该是基于对自我能力和现实情况的准确评估,而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借口。它让你开始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然后设定更切实可行的目标,并通过持续的努力去实现它们。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激活”了一样,开始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也更加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拿到这本书,名字就挺唬人的,感觉像是要给人当头棒喝。但读进去之后,发现它的“棒喝”方式非常巧妙,不是那种让你觉得被攻击的凶猛,而是带着一种温和的审视,甚至有一点黑色幽默。作者好像特别擅长捕捉我们那些小心翼翼藏起来的自我欺骗。比如,书中提到我们常常用“细节决定成败”来要求别人,却对自己马马虎虎的要求放得很宽;或者在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宁愿纠结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也不愿意去面对核心的困难。这些描写太真实了,就像是作者偷偷潜入了我的生活,把我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小心思都记录了下来。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坚持”和“原则”,不过是给自己设定的“方便法门”,是为了避免麻烦,而不是真的出于什么高尚的理由。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完美主义陷阱”的论述,很多时候,我们迟迟不肯开始,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无法做到最好,但这本书却告诉我,有时候,迈出第一步,即使不完美,也比原地踏步强一万倍。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感到“被理解”的书。它没有居高临下地评判,也没有苦口婆心地劝导,而是以一种非常平等的姿态,和你一起探讨那些关于“平庸”和“进取”的困惑。我喜欢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微进步”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们对“改变”的期待太高,总想着一蹴而就,结果往往是望而却步。这本书却告诉你,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只是读一页书,写一段话,学一个新技能,这些微小的进步积累起来,就能产生惊人的力量。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碌碌无为”,很多时候并非源于懒惰,而是源于对“改变”的畏惧,以及对“进步”的误解。这本书就像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一剂“心灵良药”,它不会强迫你去做什么,而是让你看到另一种可能,一种不那么害怕失败,也更加积极的可能性。它让我重新找回了对“努力”的信心,也对“进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我之前一直以为,“平凡可贵”是一种境界,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的沉淀。但这本书却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平凡可贵”,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找的借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犀利,但又带着一丝幽默感,让你在读的时候,一边忍俊不禁,一边又被深深地戳中了。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自我欺骗”的剖析,那些我们用来安慰自己的话,比如“我这样挺好的”,“能力没那么重要”,“开心最重要”等等,都被作者一一拆解,让你看到它们背后隐藏的恐惧和逃避。它并没有否定这些话语本身,而是让你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它们变成了阻碍你进步的绊脚石。这本书就像一面照妖镜,让你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小九九”,也让你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地超越自己,而不是停留在原地,用“平凡”来给自己筑起一道围墙。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触动”的地方,在于它对于“安于现状”和“追求卓越”之间界限的探讨。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把“不折腾”当作是一种智慧,把“随遇而安”当作是一种境界。但这本书却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把这种模糊地带给揭示了出来。它并没有否定平凡的价值,而是强调,真正的“平凡可贵”,应该是建立在有过努力和付出之后,是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一种客观认知,而不是因为害怕失败,害怕付出,而选择了一种“低配版”的人生。我记得书中有个例子,是关于一个程序员,虽然工作稳定,生活无忧,但他总是抱怨技术更新太快,自己跟不上,但又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这种“抱怨+不行动”的状态,被书里描述得淋漓尽致,让我看到自己身上类似的影子。这本书并非让你变得焦虑,而是让你开始警惕,警惕那种让你沉溺于舒适,却又心生不甘的矛盾状态。它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帮助你区分什么是真正的“知足”,什么是虚假的“安慰”。

评分

这本书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惰性”的深刻洞察。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惰性归结为“不够努力”,但这本书却告诉我,惰性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比如对未知的恐惧,对失败的担忧,以及对现有舒适区的依赖。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努力”,而是引导你去探究惰性的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书中的很多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让我深有共鸣。例如,明明知道晚睡伤身体,但就是忍不住熬夜刷手机,明明知道工作需要学习新技能,但总是拖延,总觉得“以后再说”。这些“习惯性”的惰性,常常被我们用各种理由来合理化,但这本书却让你看到,这些理由,往往只是我们用来麻痹自己的安慰剂。它让我开始警惕自己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小惰性”,并思考如何去打破它们,拥抱那些真正能让自己成长的挑战。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确实有点“标题党”,但内容却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它没有贩卖焦虑,也没有贩卖“鸡血”,反而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提醒,让你在不经意间,就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惯性”的分析。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原地踏步,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习惯了原来的节奏,习惯了旧有的思维模式,不愿意去做出改变,去打破这种“惯性”的束缚。书里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小例子,比如每天早上都走同一条路去上班,即使知道有更快的路线,但因为“习惯了”,所以不愿意尝试。这种“习惯”的力量,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让我们变得舒适,但也让我们变得迟钝。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看到这些“习惯”的危害,并且提供了一些打破“惯性”的可能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有点不一样了,开始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去尝试,去做出一些微小的改变。

评分

这本《就怕你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的平凡可贵》真是让我又爱又恨。说它爱,是因为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最不愿意面对的那个自己,那个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把“知足常乐”当做“得过且过”的软肋。书里没有空洞的励志口号,也没有遥不可及的成功故事,它就像一个老友,在你最懈怠的时候,轻轻拍了拍你的肩膀,然后用一种略带嘲讽的语气告诉你:“嘿,醒醒吧,你还没到‘平凡可贵’的时候呢!” 尤其是书中关于“舒适区”的剖析,简直是刀刀见血。我曾经以为,安稳的生活就是一种成功,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所谓的安稳,只是对未知和挑战的恐惧,是对自己潜能的辜负。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急功近利的成功学书籍,强迫你立刻跳出舒适圈,而是让你静下心来,审视你之所以停滞不前的原因,是真正的满足,还是虚假的安慰。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借口,甚至每一个“佛系”的念头。那种被戳破的尴尬,伴随着一丝隐隐的冲动,让我迫切地想要去改变,去突破,去证明自己不仅仅是那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

评分

现在我们的自制力都不是很强,买本书学习学习!

评分

孩子很喜欢看!希望能提高自制力!书的质量杠杠的!

评分

不错不错,一致好评!不错不错,一致好评!

评分

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强,很实用,很激励,看了确实越热血沸腾的。

评分

很不错的书,京东还是蛮不错的,赞一个吧,谢谢

评分

特此付款记录五金件

评分

很不错的书,刚收到就开始拜读了。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买的都在这儿了,只能说还划算,京东的快递是没得说的

评分

书收到了,真快,第一天订,第二天就到了,希望这书对自己有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