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达 著
图书标签:
  • Cisco
  • H3C
  • 交换机
  • 配置
  • 管理
  • 网络
  • 数据通信
  • 组网
  • 实战
  • 手册
  • 第3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48121
版次:3
商品编码:1211516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cisco h3c 交换机 配置 管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80
字数:1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cisco交换机h3c交换机技术爱好者
  ● 全新操作系统版本,国内首部H3C Comware V7版本著作
  全面采用Cisco、H3C以太网交换机全新的操作系统版本,是国内首部全面采用H3C全新的Comware V7版本的H3C交换机著作。
  ●全面更新,新增大量宝贵经验和示例,内容更专业、更实用
  在全面采用全新版本操作系统和全新产品系列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几年在视频课程录制和培训中全新积累的实战经验,不仅对本书第二版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还新增了许多宝贵经验介绍和实战示例。
  ● 一本学会Cisco和H3C两大品牌交换机主流功能配置与管理
  全面介绍了Cisco和H3C这两家全球主流网络设备品牌的以太网交换机中的基础及重要功能的相关技术原理和配置与管理方法,并且可以采用对比式方法学习,效果更好。
  ● 通用配置思路分析和配置步骤完美结合,大量示例更易掌握
  每项主要功能配置中都给出了详尽的配置思路分析和Step-by-Step式的步骤详解,从而使复杂的配置一目了然,更方便从全局理解及把握每项功能。书中还有大量分层次的配置示例,不仅可以学会各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更能深入理解不同配置命令之间的相互关联。
  ● 购买本书的读者,王达老师对应的视频课程享3折优惠!!!:

内容简介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是国内一本以H3C新的ComwareV7版本和Cisco以太网交换机新的IOS15.2.x版本操作系统为平台的H3C和Cisco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工具图书。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共19章,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H3C和Cisco园区网以太网交换机中*基础、*重要的技术原理和相关功能配置与管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H3C和Cisco园区以太网交换机产品选型、ComwareV7和IOS15.2.x操作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方法,以及以太网端口、以太网通道、以太网链路聚合、交换机堆叠、IRF2、基本VLAN特性(包括静态和各种动态VLAN划分方式)、扩展VLAN特性(包括SuperVLAN、PrivateVLAN等)、VTP、GVRP/MVRP、生成树(包括STP、RSTP、PVST和MSTP等)、ACL技术原理和相关功能应用配置与管理方法。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既适合读者自学,又可作为培训机构的H3C和Cisco认证培训教材。读者结合《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3版)》配套的超大型实战视频课程学习‘,可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作者简介

  王达,著作所获荣誉:
  《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二版):51CTO“年度*受读者喜爱的原创IT图书”;思科中文技术社区“*值得阅读的十大图书”
  《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篇》
  《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篇》等:51CTO“年度读者*喜爱的原创IT图书”
  《网管员必读——超级网管经验谈》(第2版):互动出版网“我*喜爱的技术图书”
  《网络工程师必读——网络工程基础》:51CTO“读者*喜爱技术图书”
  《网管员必读》系列图书:华储网“读者*喜爱的IT图书”称号,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一篇 Cisco IOS交换机配置与管理
第1章 Cisco IOS系统园区交换机选型及应用/2
1.1 Cisco Catalyst园区交换机/3
1.2 Catalyst 6800系列交换机/6
1.3 Catalyst 6500/6500-E系列交换机/20
1.4 Catalyst 4900系列交换机/29
1.5 Catalyst 4500-X系列交换机/34
1.6 Catalyst 3850系列交换机/39
1.7 Catalyst 3750-X/3560-X系列交换机/44
1.8 Catalyst 2960-S系列交换机/50
1.9 Catalyst 2960-X系列交换机/53
第2章 Cisco IOS系统的基本使用、维护与管理/57
2.1 IOS系统基础/58
2.2 IOS系统的基本使用/61
2.3 IOS文件系统管理/67
2.4 基础配置/78
2.5 Console本地登录IOS系统/82
2.6 Telnet远程登录IOS系统/86
2.7 系统消息日志配置与管理/90
2.8 IOS系统密码恢复/95
第3章 Cisco IOS系统配置文件和映像管理/99
3.1 IOS映像文件基础/100
3.2 使用TFTP协议复制IOS映像/105
3.3 使用FTP协议复制IOS映像文件/108
3.4 使用RCP协议复制IOS映像文件/111
3.5 从一个堆叠成员复制映像文件到另一个堆叠成员/113
3.6 IOS配置文件基础/114
3.7 通过使用TFTP协议复制IOS配置文件/119
3.8 通过使用FTP协议复制配置文件/120
3.9 使用RCP协议复制配置文件/123
3.10 清除、替换和回滚IOS配置信息/125
3.11 Cisco IOS映像的其他管理/132
第4章 Cisco交换机以太网端口和通道配置与管理/144
4.1 二层以太网端口属性配置与管理/145
4.2 三层接口基本属性配置与管理/152
4.3 接口范围配置/156
4.4 以太网通道配置与管理/159
4.5 以太网通道负载分担配置与管理/170
4.6 以太网通道故障排除/173
第5章 Cisco交换机堆叠配置与管理/183
5.1 交换机的级联/184
5.2 交换机堆叠基础/185
5.3 堆叠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199
5.4 堆叠预备交换机配置与管理/204
5.5 滚动堆叠升级配置与管理/206
第6章 Cisco交换机VLAN配置与管理/208
6.1 VLAN基础/209
6.2 基于端口的静态VLAN划分/214
6.3 普通范围以太网VLAN配置/217
6.4 配置扩展范围VLAN/220
6.5 VLAN Trunk基础/222
6.6 Trunk端口配置与管理/228
6.7 PVLAN基础/240
6.8 PVLAN配置/244
6.9 VMPS基础/251
6.10 VMPS服务器的配置/254
6.11 VMPS客户端的配置/258
6.12 VLAN间路由配置与管理/262
6.13 同网段同VLAN用户间不能互访问的故障排除示例/264
第7章 Cisco交换机VTP配置与管理/268
7.1 VTP基础/269
7.2 VTP配置与管理/276
7.3 通过VTP不能使VLAN配置信息同步的故障排除/284
7.3.1 VLAN配置信息不同步的原因/285
7.3.2 VLAN配置信息不同步故障排除示例/285
第8章 生成树协议基础/289
8.1 理解IEEE 802.1d STP/290
8.2 STP端口状态/300
8.3 理解IEEE 802.1w RSTP/306
8.4 理解PVST、PVST+和Rapid-PVST+/311
8.5 理解IEEE 802.1s MSTP/314
8.6 生成树协议增强功能/321
第9章 Cisco交换机生成树配置与管理/330
9.1 PVST+、Rapid-PVST+模式配置与管理/331
9.2 基于PVST+和Rapid-PVST+模式的负载均衡配置示例/341
9.3 MSTP配置与管理/344
9.4 生成树增强功能配置/354
9.5 PVST+到Rapid-PVST+的迁移配置示例/356
9.6 PVST+到MSTP的迁移配置示例/371
第10章 Cisco交换机ACL配置与管理/379
10.1 ACL基础/380
10.2 IPv4 ACL配置与管理/386
10.3 MAC ACL配置与管理/405
10.3.1 名称型扩展MAC ACL创建/405
10.3.2 应用MAC ACL到二层接口/407
10.4 VACL配置与管理/408
10.4.1 VACL配置指南/408
10.4.2 VACL的创建和删除/409
10.4.3 应用VACL到VLAN中/412
10.4.4 配置VACL日志/413
10.4.5 VACL维护与管理/414
10.4.6 VACL配置示例/414
10.4.7 VLAN间访问控制ACL与VACL配置比较示例/416

第二篇 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
第11章 H3C园区交换机选型及主要应用/419
11.1 H3C园区以太网交换机概述/420
11.2 S10500系列交换机/421
11.3 S9500E系列交换机/428
11.4 S7600/7600-X系列交换机/437
11.5 S7500E系列交换机/443
11.6 S58系列交换机/451
11.7 S5560-EI系列交换机/462
11.8 S5500-HI系列交换机/466
11.9 S5500-EI系列交换机/469
11.10 S5500-SI系列交换机/473
11.11 S5130-HI系列交换机/476
11.12 S5130-EI系列交换机/478
11.13 S3600V2系列交换机/481
第12章 Comware V7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486
12.1 ComwareV7基础/487
12.2 认识Comware系统CLI接口/494
12.3 Comware V7命令行视图和命令行格式约定/495
12.4 Comware V7系统CLI帮助系统/496
12.5 Comware V7命令行输入/497
12.6 Comware V7命令行显示/500
12.7 Comware V7用户线/503
12.8 用户角色/504
12.9 配置RBAC/508
12.10 Comware V7系统通过Console口本地登录/517
12.11 Comware V7系统Telnet远程登录/524
12.12 配置通过SSH登录/528
12.13 Comware V7系统Web登录配置/536
第13章 Comware V7文件系统、软件系统和配置文件管理/543
13.1 Comware V7文件系统管理/544
13.2 通过FTP或者TFTP进行文件传输/546
13.2.1 FTP简介/547
13.3 Comware V7软件系统升级/553
13.4 Comware V7配置文件管理/563
第14章 H3C交换机以太网接口和链路聚合配置与管理/571
14.1 以太网端口配置/572
14.2 二层以太网端口属性配置/577
14.2.1 配置端口组/578
14.3 三层以太网接口和子接口配置/583
14.4 端口批量配置/584
14.5 以太网端口管理命令/585
14.6 端口隔离配置与管理/585
14.7 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与管理/587
第15章 H3C交换机IRF配置与管理/605
15.1 IRF基础/606
15.2 IRF系统建立原理/610
15.3 多IRF冲突检测原理/614
15.4 固定配置交换机的IRF配置与管理/618
15.5 MAD检测配置与管理/624
15.6 固定配置交换机IRF配置示例/628
15.7 框式交换机的IRF配置与管理/633
第16章 H3C交换机VLAN配置与管理/637
16.1 H3C交换机VLAN基础/638
16.2 VLAN基础配置/638
16.2.1 VLAN基本属性配置/638
16.2.2 VLAN接口基本属性配置/639
16.3 基于端口VLAN配置/640
16.3.1 二层以太网端口类型/640
16.3.2 将Access端口添加到VLAN中/642
16.3.3 将Trunk端口添加到VLAN中/643
16.3.4 将Hybrid端口添加到VLAN中/644
16.3.5 基于端口VLAN的配置示例/645
16.4 基于协议VLAN配置/647
16.4.1 协议VLAN简介/647
16.4.2 配置基于协议VLAN/648
16.4.3 基于协议VLAN的配置示例/649
16.5 基于IP子网VLAN配置/652
16.5.1 基于IP子网VLAN的配置/652
16.5.2 基于IP子网VLAN的配置示例/653
16.6 基于MAC地址VLAN配置/655
16.6.1 手动配置静态MAC VLAN的实现机制/655
16.6.2 动态触发端口加入静态MAC VLAN的实现机制/656
16.6.3 动态MAC VLAN的实现机制/657
16.6.4 配置基于MAC地址的VLAN/657
16.6.5 手动配置静态MAC VLAN的配置示例/659
16.7 VLAN维护与管理/661
16.8 GVRP配置与管理/662
16.8.1 GVRP基础/662
16.8.2 GVRP工作原理/665
16.8.3 GVRP功能启用和注册模式配置/668
16.8.4 GARP定时器配置/668
16.8.5 GVRP维护与管理/669
16.8.6 GVRP综合配置示例/670
16.9 管理VLAN配置/672
16.10 MVRP配置与管理/673
16.10.1 MRP工作原理/674
16.10.2 MRP消息类型/674
16.10.3 MRP定时器/676
16.10.4 MVRP注册模式/677
16.10.5 MVRP配置与管理方法/677
第17章 H3C交换机扩展VLAN特性配置与管理/686
17.1 Super VLAN配置与管理/687
17.1.1 Super VLAN聚合原理/687
17.1.2 Sub VLAN主机的三层通信原理/689
17.1.3 Super VLAN配置/692
17.1.4 Super VLAN简单配置示例/694
17.1.5 Super VLAN综合配置示例/696
17.2 Private VLAN配置与管理/698
17.2.1 Private VLAN简介/699
17.2.2 配置Private VLAN/700
17.2.3 Private VLAN配置示例(promiscuous模式)/704
17.2.4 Private VLAN配置示例(trunk promiscuous模式)/707
17.2.5 Private VLAN配置示例(trunk promiscuous & trunk secondary模式)/710
17.2.6 Secondary VLAN间三层互通配置示例/713
第18章 H3C交换机生成树配置与管理/716
18.1 生成树技术基础/717
18.1.1 STP协议基础/717
18.1.2 STP生成树计算基本流程/719
18.1.3 RSTP简介/721
18.1.4 PVST简介/722
18.1.5 MSTP简介/722
18.1.6 MSTP的基本概念/723
18.2 生成树配置与管理/726
18.2.1 生成树配置任务/727
18.2.2 生成树工作模式配置/729
18.2.3 配置MST域/730
18.2.4 配置根桥或备份根桥/731
18.2.5 配置设备的桥优先级/732
18.2.6 配置MST域的最大跳数/733
18.2.7 配置交换网络的网络直径/733
18.2.8 配置生成树的时间参数/734
18.2.9 配置超时时间因子/735
18.2.10 配置端口发送BPDU的速率/735
18.2.11 配置端口为边缘端口/736
18.2.12 配置端口的路径开销/736
18.2.13 配置端口的优先级/737
18.2.14 配置端口的链路类型/738
18.2.15 配置端口收发的MSTP报文格式/739
18.2.16 打开端口状态变化信息显示开关/739
18.2.17 使能生成树协议/739
18.2.18 执行mCheck操作/740
18.2.19 配置摘要侦听功能/741
18.2.20 配置No Agreement Check功能/742
18.2.21 配置TC Snooping功能/743
18.2.22 配置生成树保护功能/744
18.2.23 生成树维护与管理命令/747
18.2.24 MSTP配置示例/747
18.2.25 PVST配置示例/751
第19章 H3C交换机ACL配置与管理/754
19.1 ACL基础/755
19.1.1 ACL的编号、命名和分类/755
19.1.2 ACL规则匹配顺序/756
19.1.3 ACL规则步长/757
19.2 ACL配置与管理/757
19.2.1 ACL生效时间段配置/757
19.2.2 IPv4基本ACL配置/759
19.2.3 IPv4高级ACL配置/760
19.2.4 二层ACL配置/765
19.2.5 用户自定义ACL配置/768
19.2.6 ACL复制配置/770
19.2.7 应用ACL进行报文过滤/771
19.2.8 ACL维护与管理/773
19.3 H3C交换机ACL配置示例/773
19.3.1 IPv4基本ACL配置示例/773
19.3.2 IPv4高级ACL配置示例/776
19.3.3 二层ACL配置示例/779

前言/序言

  第三版前言
  ● 本书的写作动机
  自本书第二版于2012年1月出版四年多以来,销售形势可用火爆来形容,一再重印,在各大网店上也是好评如潮(仅当当网上截止笔者在为这本新书写《前言》时已1300多条,且几乎100%好评),真诚感谢各位朋友的高度信任与大力支持。但同时总是有众多读者朋友在追问我什么时候出新的版本。的确,第二版的出版迄今已经四年多了,在这期间,Cisco IOS系统和H3C Comware系统版本和产品都发生了很多改进及更新。但确实苦于时间不够用:先是应华为之邀为他们写了两本新书《华为交换机学习指南》和《华为路由器学习指南》,然后又要录制图书的配套实战视频课程,以及网上直播的认证培训课程,还有自身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所以一直没能抽时间来完成本书的改版。
  但面对读者愈加强烈的更新改版要求,在手上的课程录制工作暂告一段落后,我毅然决定暂停其他一切工作,着手进行本书第二版的更新改版工作。因为与第二版相隔的时间比较长,两大品牌交换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发生了很大改变,所以本书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地重写,全面按照Cisco交换机目前使用的zui新15.2及以上 IOS版本,H3Czui新的Comware V7版本,以及各自对应的当前zui新、主流应用的交换机产品进行介绍。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 本书的主要特色
  本书经过以前两个版本的出版,收集到了一些读者朋友好的建议,同时加上这么多年来,笔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本版图书除继承前两个版本的特色外,在专业性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讲,本书具有以下区别同类其他图书的突出特色:
  ● 采用zui新的操作系统版本和产品系列
  本书Cisco交换机部分,采用zui新的15.2及以上IOS版本,H3C交换机部分采用zui新的Comware V7版本(除部分采用V5版的主流机型外),书中介绍的交换机产品中既包括了zui近几年新推出的,又包括了当前主流应用的。
  ● 系统性和专业性进一步提高
  经过前几年与华为公司的合作,目前对全球三大品牌:Cisco、华为和H3C的网络设备和技术均有更加深入及全面的掌握,特别是在技术原理方面的钻研及心得,使得本版图书在系统性和专业性方面更有进一步提高。
  ● 国内zui大型、zui系统的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手册
  本书与前两个版本一样,集成介绍了Cisco和H3C交换机zui基础、zui常用的交换机功能配置与管理方法,全书近800页,比较全面地介绍了Cisco和H3C目前主流应用的以太网交换机系列,以及它们zui主要的功能的配置与管理方法,绝对是Cisco和H3C交换机初学者的首选。
  ● 深入技术原理剖析与分层配置示例完美结合
  本书区别于许多同类图书之处在于,本书不仅有比较深入的各种Cisco、H3C交换机技术原理剖析,而且列举了大量各种不同层次的应用配置案例。这种有机结合就可以使广大读者,特别是初学者不再是孤立地学习这些枯燥的技术原理,而是能体验到这些技术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反过来又加深了对这些技术原理的理解。另外,分层次的配置案例可使读者朋友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各具体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更能通过综合案例深入地理解不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应用方法。
  ● 图书与配套实战视频课程双剑合璧
  笔者在两年前就开始全面录制所出版的图书的配套实战视频课程,对于本书,笔者也录制了配套视频课程,可以为大家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当然,视频课程不是图书内容的简单视频化,而是对图书内容的提高和实战化,因为视频课程中绝大多数是实战实验案例演示,这样就可帮助巩固及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大家可以在后面将要介绍到的视频课程中心试听或购买我的视频课程,也可直接向我购买下载版。
  ● 本书适用的读者对象
  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和深入,适合于各层次的读者,具体如下:
  各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
  各Cisco、H3C设备培训机构(可作为教材或辅导教材)
  希望能从零开始学习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的读者
  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的读者
  看不懂Cisco、H3C交换机配置方案,没有掌握通用配置方法的读者
  希望有一本可用于平时工作中查阅的大型Cisco、H3C交换机配置手册的读者
  ● 本书的服务资源
  备注:大家需要我的视频课程时可直接在以上课程中心购买,也可直接向我购买下载版,还可购买下载版视频课程终身会员,获得我录制的所有视频课程。另外,我每年还将举办两期左右的华为、Cisco或H3C的各类认证的网上直播视频培训,可加入以下读者QQ群或学员QQ群向我了解。
  读者和学员QQ群
  为了能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方便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笔者为本书读者提供以下三个QQ读者群。对于购买了我的视频课程的学员朋友,可加入以下两个视频课程学员QQ群。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不错,书籍很喜欢,对我学习很有帮助!

评分

印制精美,清晰。又是妥妥的大礼包。

评分

评分

很好的,很不错的额

评分

很有用 讲的很详细 最近正在学习

评分

评分

书非常好。我很喜欢。

评分

收到是书边角破损的,后来京东以豆币赔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