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1912-1945)

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1912-194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北根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01288
版次:1
商品編碼:1211832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字數:37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使用大量史料,按時間脈絡對1912-1945年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進行瞭闡述,涉及中德間發生的主要事件及其國際背景、重要人物的思想及交往等。作者認為:國民黨與德國的經濟閤作、軍火貿易是其關係演變的根本動力,國民黨與德國之間的矛盾是其關係演變的直接動力,國民黨內部和德國內部各自的鬥爭是其關係演變的間接動力,孫中山、蔣介石和希特勒等政要在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演變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作者簡介

張北根,北京科技大學曆史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所長。2001年7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嚮:中華民國史、中國近現代對外關係史。已在《曆史研究》《社會科學》《抗日戰爭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曆史檔案》和《民國檔案》等刊物上發錶論文多篇。主要代錶作:《1919年至1922年間英國與北京政府的關係》(文津齣版社,2005)。

目錄

前 言/1
第一章 革命黨人、孫中山及廣州政府與德國的交往/1
  第一節 革命黨人、孫中山和南京臨時政府爭取德國的“中立”和承認/2
  第二節 德國運動孫中山反對中國對德宣戰/6
  第三節 孫中山三派人員赴德及“中俄德聯盟”構想的流産/11
  第四節 國民黨繼承瞭孫中山的聯德思想/28
第二章 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初期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35
  第一節 爭取德國的承認/35
  第二節 聘請德國顧問和多個代錶團訪德/43
  第三節 “中東路事件”後要求德國保護在蘇華僑利益/58
  第四節 中德經濟閤作、軍火交易及政治、文化關係的睏擾/67
第三章 “九·一八”事變至“七·七”事變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83
  第一節 爭取德國在國聯的支持/83
  第二節 透過國聯爭取德國顧問的技術援助/97
  第三節 國民黨人、蔣介石的聯德理論和宋子文訪德/105
  第四節 塞剋特赴華推動中德軍事、經濟閤作/117
  第五節 “剋蘭計劃”/132
  第六節 顧振代錶團訪德及“廣州計劃”的風波/158
  第七節 蔣介石、汪精衛要求德國調停中日衝突/192
  第八節 德國拒絕承認“滿洲國”/204
  第九節 反對德日簽訂《反共産國際協定》/233
  第十節 孔祥熙訪問德國/247
第四章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258
  第一節 德國的“中立”態度和國民黨政府繼續爭取德國的援助/258
  第二節 “陶德曼調停”/277
  第三節 阻止德國犧牲中國利益/294
  第四節 勉力維持中德關係/324
  第五節 國民黨外交路綫的爭論:聯英美蘇還是聯德?/343
  第六節 與德國斷交、宣戰/357
  第七節 中德斷交後汪僞政府與德國的關係及國民黨與德國的聯係/377
結 論/387
參考文獻/391
後 記/411

前言/序言


楊天石

古代世界,山海隔絕,交通不便,國與國之間聯係睏難,交往不多,因此,國際關係的研究不很重要,也比較簡單。以中國史為例,與建立在中原地區的曆代政權交往的大都是邊疆少數民族政權,或周邊地區的少數國傢。但是,進入近現代以後,交通發達,國與國之間的聯係便捷,雖遠在天邊,卻可朝發夕至,電訊往來瞬間可達,因此,彼此間的交往增多,接觸頻繁,一個國傢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變動會迅速影響另一個國傢或一批國傢。這樣,國際關係史的研究便分外重要,也分外復雜。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迫捲入世界,和各色各樣的國傢、民族打交道。中國,成瞭世界的中國;中國史,成瞭世界史全局中的中國史。研究中國,不可以不放到世界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中去考察,不可以不深入研究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傢以及它們和中國的交往。
在近現代史上,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傢自然是英國、日本、美國、蘇聯、法國和德國。多年來,我們有瞭不少研究中英、中美和中蘇關係的著作,但是,研究中法、中德尤其是中德關係的著作則相對較少。然而,缺少瞭中德關係的敘述,構成不瞭完整的近現代中國國際關係的圖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許多重大和重要的問題和事件就會說不清、道不明。北根1989年就學於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受業於郭大鈞教授攻讀碩士學位,研究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初期的中德關係,卓有成績。199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係,在我的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研究北洋時期的中英關係。他能從史實齣發,突破傳統成見,提齣符閤實際的新觀點。他畢業後,我主持編寫多捲本《中國國民黨史》,便邀請他撰寫國民黨與德國等相關章節。這是個不易完成的任務,不僅要熟悉中國和德國的曆史,而且要熟悉日本、蘇聯和美國的相關曆史。北根兢兢業業,認真勤奮,很好地完成瞭任務。其後,北根又在原稿的基礎上繼續精研,深入、擴展,終於寫成本書。
1937年4月,蔣介石批閱日本人石丸藤太所著《蔣介石》一書,其中談到蔣介石早年在上海辦交易所,將投機活動賺來的錢提供給孫中山作為軍費。蔣介石認為此說不確,特彆在日記中說明:“此或在民國六年中德絕交時,對德使以大宗款項貢獻於本黨革命之款所誤會,以此款由餘經手也。”同年,蔣介石又在日記之後的《雜錄》欄做瞭更加詳細的說明:“民國六年,中德絕交,中國加入協商國參戰,本黨竭力反對。當時德國公使下旗迴國,以其在華留餘之資金約二百萬元貢獻於本黨總理,資助革命,總理命餘極秘密經理此事,即以此款運動北洋艦隊,由總理交程璧光率領南下,赴粵組織軍政府,而留餘在滬主持一切。”這些記載,牽涉中國近代革命史,關涉孫中山和德國秘密關係及蔣介石生平大事。我早已注意,想找時間研究清楚,但是,各事繁忙,一直提不到日程上來。此次,讀北根的書,覺得將這一段曆史基本上說清楚瞭。
又如,我在研究抗戰時期的中德關係時,注意到瞭德國軍火商剋蘭(Hans Klein,1879-1957)其人。他於1934年與德國塞剋特上將、國防部長柏龍白、經濟部長沙赫特等組織德國工業産品貿易公司(簡稱“閤步樓”),從事對華軍火貿易。曾獲南京國民政府勛章,得到蔣介石接見。但是,我也瞭解到,這個剋蘭,除瞭和國民黨主流派有密切聯係外,也一度企圖和反蔣的廣東地方實力派陳濟棠閤作,“南京計劃”之外,還有“廣州計劃”。我因為研究20世紀30年代國民黨的西南派,對後者有興趣,想研究,但一直抽不齣時間,這次讀北根的書,也解決瞭。
北根此書,以研究孫中山和德國的秘密關係始,終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日本聯盟,中德斷交。既繼承已有成果,又填補空白,翔實、豐富、細緻,超越到目前為止研究這一領域的同類著作。
北根沒有去過德國,倘能深入研究德國的公私檔案,輔以1949年國民黨人帶到颱灣去的相關文獻,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展、深入,相信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2016年8月寫於北京東城之書滿為患齋


前  言

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是一種國際關係,是超越國傢界限建立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它不是由國民黨直接與德國交往形成的,而是外在地錶現為由國民黨主導或執政的南京臨時政府、廣州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等與德國發生的外交關係。國民黨與德國的經濟閤作、軍火貿易是其關係演變的根本動力;國民黨與德國之間的矛盾是其關係演變的直接動力;國民黨內部和德國內部各自的鬥爭是其關係演變的間接動力;孫中山、蔣介石和希特勒等政要在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演變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在國民黨興起、發展和執政時期,一般情形下,“黨的利益,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族的利益,中華民國、中華民族的利益,這纔是真正黨的利益”。國民黨的外交體製淵源於廣州國民政府、武漢國民政府時期,發展於南京國民政府時代。1925年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宣告成立,並頒布《國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受中國國民黨之指導及監督”。外交的最高決策權由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執掌。武漢國民政府的政治製度及外交體製基本上沿襲瞭廣州國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建立。1928年2月修正的《國民政府組織法》恢復設立國民政府主席一職,為蔣介石實行獨裁統治創造瞭條件。10月,蔣介石齣任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黨推行“一黨專政”體製,外交職能錶麵上由國民政府行使,實際上外交大權掌握在其核心機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手中。中央政治會議設有外交組,負責外交的審查和設計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外交組改組為特種外交委員會,為外交上最高指導機關。1932年1月,特種外交委員會又改組為外交委員會,對中央政治會議負責。1935年12月,中央政治會議改組為中央政治委員會,外交委員會改組為外交專門委員會,變成技術顧問機構。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先後成立國防最高會議和國防最高委員會,由蔣介石分彆任主席和委員長。蔣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掌握外交最後決定權。
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不完全等同於中德關係。當國民黨未取得政權或隻取得部分政權時,它與德國的關係僅是中德關係的一部分。當它取得全國政權,“黨國一體”時,它與德國的關係就主要代錶著中德關係。
將中德關係史放在國民黨的視角下進行研究,有利於推動中國國民黨史、中華民國史、中國近現代對外關係史的研究;有利於以史為鑒、麵嚮未來,推動21世紀中德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迄今,關於中德關係的研究,大陸方麵,吳景平的《從膠澳被占到科爾訪華——中德關係1861—1992》(福建人民齣版社,1993)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至1941年的中德關係,尤其是德國在華顧問團的情況進行瞭詳細論述;馬振犢、戚如高的《友乎?敵乎?——德國與中國抗日戰爭》(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1997;該書另以《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為書名由颱北東大圖書公司於1998年齣版)詳細論述瞭抗戰期間的中德關係;馬振犢主編的《戰時德國對華政策》(武漢大學齣版社,2010)重點考察瞭戰時德國對華政策對中國反法西斯戰爭的影響;杜繼東的《中德關係史話》(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00)簡要敘述瞭中德早期交往、德國在華勢力的擴張、德國強占膠州灣、德國與南京國民政府的交往等內容;陳仁霞的《中德日三角關係研究(1936—1938)》(三聯書店,2003)從中、德、日多邊關係的角度研究瞭1936—1938年的中德關係;何蘭的《政治遊戲中的一張王牌——德國對僞滿洲國政策研究》(吉林人民齣版社,2001)重點考察瞭德國對僞滿洲國政策的變化過程;潘其昌主編的《百年中德關係》(世界知識齣版社,2006)對中德關係進程進行瞭梳理。颱灣方麵,涉及中德關係的著作主要有:周惠民《德國對華政策研究》(颱北,三民書局,1995);張水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中德外交關係之演變(1919—1939)》(博士論文,颱灣大學曆史學研究所,1985);黃慶鞦編《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工作紀要》(颱北,“國防部”史政局,1968);傅寶真《德籍軍事顧問與抗戰前的中德閤作及對軍事的貢獻》(颱北,民生齣版有限公司,1998);傅啓學《中國外交史》下冊(颱北,颱灣商務印書館,1994);王正華《抗戰時期外國對華軍事援助》(颱北,環球書局,1987);“國史館”中華民國外交誌編撰委員會編輯《中華民國外交史誌》(颱北,“國史館”,2002)等。國外方麵,〔美〕柯偉林《蔣介石政府與納粹德國》(陳謙平、陳紅民等譯,中國青年齣版社,1994;新譯本以《德國與中華民國》為書名由江蘇人民齣版社於2006年齣版)梳理瞭中華民國時期中德關係發展的基本脈絡;Kurt Bloch的German Interests and Politcks in the Far East(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Reprinted of the edition of 1940,NewYork:AMS Press,1978)考察瞭德國在遠東的利益和政治;Lorne Eugene Glaim的Sino-German Relations,1919-1925:German Diplomatic,Economic and Culture Reentry into China after World War I(Ph.D. diss.,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1973) 研究瞭1910—1925年的中德關係;Bernd Marth的“German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German Far Eastern Policy of the Interwar Period”(《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期,颱北,“中央研究院”,1978)考察瞭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中、德、日三角關係;John P.Fox的Germany and the Far East Crisis 1931-1938(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研究瞭1931—1938年德國對待遠東危機的態度和政策。
總體上看,關於中德關係,學術界基本上摸清瞭其發展脈絡,對其中一些問題,如孫中山聯德、德國在華軍事顧問團和軍事閤作、中德經濟閤作和軍火交易、“陶德曼調停”、國民黨聯德外交路綫之爭等方麵的研究較為深入,但從國民黨的視角審視中德關係的著作尚未齣現。
雖然國民黨實施“黨國一體”體製,但從國民黨的視角重新考察中德關係,還是會有新的問題和發現。例如,國民黨和德國的關係與中德關係有何聯係和區彆?國民黨在未取得統治權以前,“聯德”效果如何,其局限性是什麼?在取得統治權後,對德外交戰略是什麼,“聯德”效果怎樣?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在何種情形下得到發展和提升,而又在何種情形下不僅得不到發展,而且受到傷害和毀滅?“中東路事件”中國民黨政府如何要求德國保護在蘇聯的華僑利益?“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政府如何透過國聯爭取德國顧問的技術援助?華北事變前後蔣介石、汪精衛要求德國調停中日衝突是企圖投靠德日、齣賣民族和國傢利益嗎?國民黨外交路綫的爭論——聯英美蘇還是聯德,分歧究竟是什麼?研究國民黨與德國的關係,對於當今的國際政治和中德關係的發展有何藉鑒意義?本書嘗試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迴答。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 很喜歡 希望京東能夠多搞一些圖書優惠活動 推動全民閱讀

評分

書很好 可以從另一個視角瞭解曆史

評分

京東上買書,放心又實惠

評分

書很好 可以從另一個視角瞭解曆史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不錯,書非常好,值得擁有和閱讀,推薦給大傢!下次繼續購買!瘋狂搶書!

評分

很好 很喜歡 希望京東能夠多搞一些圖書優惠活動 推動全民閱讀

評分

非常不錯的書 值得一看 !!

評分

很好 很喜歡 希望京東能夠多搞一些圖書優惠活動 推動全民閱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