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機械設計手冊

簡明機械設計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連進 編
圖書標籤:
  • 機械設計
  • 機械工程
  • 工程技術
  • 設計手冊
  • 機械原理
  • 機械製圖
  • 工業設計
  • 機械零部件
  • 製造工藝
  • 工程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8800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268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60
字數:113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手冊可供各類工科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進行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時參考使用,也適閤從事機械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工具書,還適閤生産第一綫的操作人員使用。
本書介紹瞭機械結構設計人員必需的常用標準和常用資料,介紹瞭常用零部件的類型、結構、主要技術參數,並給齣設計計算實例。遵循實際設計步驟進行編排,便於查閱、使用方便。

內容簡介

本手冊介紹瞭從事機械設計所必須的常用數據和資料、常用標準和規範、常用材料、公差配閤與 錶麵粗糙度、螺紋連 接、鍵連接、銷連接、鉚接、焊接、膠接、帶傳動、 鏈傳動、齒輪傳動、 蝸杆傳動、軸、滾動軸承、滑動軸承、聯軸器、離閤 器、減速器、電動機 等內容,並附有相應的設計計算實例,融設計手冊與 通用機械零部件設計 計算方法為一體。本手冊實用性強,內容全麵,通用性好,涉及的標準全部為新國傢標準,是一部簡明的機械設計工具書。
本手冊可供各類工科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進行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時參考使用,也適閤從事機械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工具書,還適閤生産綫的操作人員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常用資料和力學公式
1.1常用標準代號1
1.1.1國內標準代號1
1.1.2常用國際標準代號1
1.2常用計量單位及換算2
1.2.1法定計量單位2
1.2.2常用物理量符號及其法定單位4
1.2.3常用計量單位及換算6
1.2.4優先數和優先數係9
1.3常用數據10
1.3.1常用材料的彈性模量及泊鬆比10
1.3.2常用材料的密度11
1.3.3常用材料的綫脹係數11
1.3.4常見金屬材料的熔點、熱導率及比熱容11
1.3.5常用材料的摩擦因數12
1.3.6物體的摩擦因數12
1.3.7機械傳動和軸承的效率值13
1.3.8常用金屬材料的硬度13
1.3.9黑色金屬材料的硬度與強度換算關係14
1.4常用數學公式18
1.4.1代數18
1.4.2三角函數19
1.4.3導數與微分19
1.4.4幾何體的錶麵積和體積21
1.5常用力學公式23
1.5.1靜力學的常用計算公式23
1.5.2運動學的計算公式26
1.5.3動力學的計算公式27
1.5.4物體轉動慣量的計算29
1.5.5強度理論及適用範圍30
1.5.6材料力學的計算公式31
1.5.7等截麵梁的彎矩、撓度及轉角等計算公式34
1.5.8截麵的幾何特性38
第2章常用工程材料
2.1黑色金屬材料42
2.1.1結構鋼42
2.1.2特殊用途鋼56
2.1.3鑄鋼、鑄鐵69
2.2常用有色金屬材料72
2.2.1銅和銅閤金72
2.2.2鋁和鋁閤金77
2.3常用塑料82
2.3.1常用熱塑性塑料的特性及應用82
2.3.2常用熱固性塑料的特性及應用84
2.3.3常用塑料選用85
2.4復閤材料85
第3章設計常用標準和規範
3.1機械製圖常用標準87
3.1.1圖框格式和圖幅尺寸(GB/T 14689—2008)87
3.1.2標題欄(GB/T 10609.1—2008)和明細欄(GB/T 10609.2—2009)88
3.1.3比例(GB/T 14690—1993)和綫型(GB/T 4457.4—2002)88
3.1.4剖麵符號(GB/T 4457.5—2013)89
3.1.5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及編排方法(GB/T 4458.2—2003)90
3.1.6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91
3.1.7常用零件的規定畫法99
3.1.8機構運動簡圖符號(GB/T 4460—2013)111
3.2公差與配閤113
3.2.1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113
3.2.2孔、軸的極限偏差115
3.2.3未注公差的綫性尺寸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168
3.2.4基孔製與基軸製的優先、常用配閤168
3.2.5圓錐公差與配閤169
3.2.6過盈配閤的計算和選用171
3.3幾何公差173
3.3.1幾何公差的符號173
3.3.2幾何公差的數值及應用174
3.3.3幾種主要加工方法的幾何公差等級177
3.3.4幾何公差的應用177
3.4錶麵粗糙度178
3.4.1錶麵粗糙度的主要參數178
3.4.2錶麵粗糙度常用符號及其標注法180
3.4.3幾種主要加工方法得到的錶麵粗糙度182
3.5常用熱處理規範183
3.5.1常用熱處理工藝代號183
3.5.2零件工作圖應注明的熱處理要求185
3.5.3常用零件的熱處理實例186
3.5.4熱處理零件結構設計的注意事項186
3.6常用焊接工藝性規範193
3.6.1焊接方法及其應用193
3.6.2焊接結構的設計原則193
3.6.3焊接材料及選擇194
3.6.4常用金屬的焊接性197
3.6.5焊縫198
3.6.6焊接件的幾何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207
3.6.7焊接質量檢驗208
3.7機加工常用規範209
3.7.1標準尺寸209
3.7.2角度的標準係列210
3.7.3圓錐的錐度和錐角210
3.7.4中心孔配閤211
3.7.5越程槽尺寸213
3.7.6錶麵的圓角半徑和倒角尺寸214
3.7.7零件的倒圓與倒角215
3.7.8齒輪滾刀外徑、弧形鍵槽銑刀外徑尺寸216
3.7.9齒輪加工退刀槽216
3.7.10直齒三麵刃銑刀尺寸217
3.7.11滾花217
3.7.12球麵半徑217
第4章零件結構設計工藝性
4.1鑄件結構設計工藝性218
4.1.1常用鑄件的性能和特點218
4.1.2鑄件最小壁厚219
4.1.3鑄造外壁、內壁與筋的厚度219
4.1.4鑄造斜度219
4.1.5鑄造外圓角220
4.1.6鑄造內圓角221
4.1.7最小鑄孔221
4.1.8鑄造公差221
4.1.9壁厚過渡尺寸222
4.2鍛件結構設計工藝性223
4.2.1常用鍛造方法和材料成形特點223
4.2.2胎模鍛和自由鍛錘上固定模模鍛的圓角半徑224
4.2.3胎模鍛和自由鍛錘上固定模模鍛的模鍛斜度225
4.2.4胎模鍛和自由鍛錘上固定模模鍛的衝孔連皮尺寸225
4.2.5胎模鍛和自由鍛錘上模模鍛的筋高寬比225
4.2.6扁鋼輾成圓柱形端尺寸226
4.2.7圓鋼錘扁尺寸226
4.3冷衝壓件結構設計工藝性227
4.3.1衝壓材料和衝壓方法的選用227
4.3.2衝孔的位置和最小可衝孔尺寸227
4.3.3最小彎麯圓角半徑227
4.3.4翻孔尺寸及其距離邊緣的最小值228
4.3.5常用最小衝裁圓角半徑228
4.3.6衝裁最小尺寸229
4.4常用塑料件結構設計工藝性229
4.4.1塑料件設計的一般規範229
4.4.2塑料件的尺寸公差233
第5章螺紋連接
5.1螺紋及螺紋連接的分類和選用235
5.1.1普通螺紋236
5.1.2梯形螺紋242
5.1.3鋸齒形螺紋243
5.1.4矩形螺紋251
5.2螺紋零件的結構要素251
5.2.1普通螺紋收尾、肩距、退刀槽、倒角251
5.2.2普通螺紋內、外螺紋餘留長度,鑽孔餘留深度252
5.2.3緊固件通孔及螺栓、螺釘通孔和沉孔的尺寸253
5.2.4粗牙螺紋、螺釘的擰入深度、攻螺紋深度和鑽孔深度253
5.2.5地腳螺栓孔和凸緣尺寸254
5.2.6扳手空間254
5.3常用螺紋連接件256
5.3.1螺栓256
5.3.2螺母262
5.3.3螺柱280
5.3.4螺釘282
5.3.5墊圈293
5.3.6擋圈305
5.4螺紋連接設計計算312
5.4.1螺紋連接常用材料的力學性能等級312
5.4.2螺紋連接類型及防鬆方法314
5.4.3螺栓連接的受力分析與強度計算316
第6章鍵、花鍵、銷及過盈連接
6.1鍵連接318
6.1.1鍵連接的類型、特點及應用318
6.1.2鍵的選擇與鍵連接的強度計算319
6.1.3鍵連接的尺寸、公差配閤和錶麵粗糙度320
6.2花鍵連接330
6.2.1花鍵連接的類型、特點及應用330
6.2.2花鍵連接的強度計算330
6.2.3花鍵連接的尺寸、公差配閤331
6.3銷連接333
6.3.1銷連接的類型、特點及應用333
6.3.2銷的選擇和銷連接的強度計算334
6.3.3常用標準銷334
6.4過盈連接341
6.4.1過盈連接的方法、特點和應用341
6.4.2過盈連接的設計與計算341
第7章帶傳動
7.1帶傳動的特點與設計343
7.1.1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及應用343
7.1.2帶傳動設計的一般內容345
7.2V帶傳動348
7.2.1基準寬度製和有效寬度製348
7.2.2尺寸規格348
7.2.3V帶傳動的設計351
7.3同步帶傳動361
7.3.1同步帶的類型和標記361
7.3.2梯形同步帶的規格尺寸361
7.3.3梯形同步齒形帶的性能362
7.3.4同步帶傳動的設計362
第8章鏈傳動
8.1鏈傳動的特點與應用366
8.2滾子鏈367
8.2.1滾子鏈的基本參數和尺寸367
8.2.2滾子鏈傳動設計計算369
8.3齒形鏈373
8.3.1齒形鏈的規格和尺寸373
8.3.2齒形鏈傳動設計計算376
8.4鏈輪380
8.4.1鏈輪材料及熱處理380
8.4.2鏈輪結構381
8.4.3鏈輪圖例382
8.5鏈傳動的布置、張緊及潤滑383
8.5.1鏈傳動的布置383
8.5.2鏈傳動的張緊383
8.5.3鏈傳動的潤滑方法384
第9章齒輪傳動
9.1齒輪傳動的類型、特點及應用386
9.2漸開綫圓柱齒輪傳動387
9.2.1漸開綫圓柱齒輪模數係列387
9.2.2漸開綫圓柱齒輪傳動設計387
9.2.3齒輪的材料、效率和潤滑395
9.2.4圓柱齒輪的結構396
9.2.5漸開綫圓柱齒輪精度398
9.2.6漸開綫圓柱齒輪圖例416
9.3直齒錐齒輪傳動418
9.3.1直齒錐齒輪的模數係列418
9.3.2錐齒輪傳動設計418
9.3.3錐齒輪的結構422
9.3.4錐齒輪傳動的精度424
9.3.5錐齒輪圖例426
第10章蝸杆傳動
10.1圓柱蝸杆基本設計429
10.1.1普通圓柱蝸杆傳動主要設計參數429
10.1.2普通圓柱蝸杆傳動的承載能力計算435
10.1.3蝸杆及蝸輪常用材料436
10.2圓柱蝸杆傳動精度數據437
10.2.1圓柱蝸杆傳動的精度等級及應用437
10.2.2對蝸輪副的檢驗要求438
10.2.3各項公差和極限偏差439
10.3潤滑及潤滑劑443
10.4圖例444
第11章軸
11.1軸的常用材料及其性能446
11.2軸的結構設計449
11.2.1零件在軸上的定位和固定449
11.2.2軸的加工和裝配工藝性451
11.2.3軸的典型結構示例451
11.3軸的強度計算452
11.3.1按扭轉強度或剛度計算452
11.3.2按彎扭閤成強度計算453
11.3.3精確強度校核計算454
11.4軸的剛度計算456
11.5圖例457
第12章聯軸器和離閤器
12.1聯軸器458
12.1.1聯軸器軸孔和連接形式458
12.1.2剛性聯軸器461
12.1.3非金屬彈性元件的撓性聯軸器465
12.1.4金屬彈性元件撓性聯軸器467
12.1.5安全聯軸器469
12.2離閤器470
12.2.1摩擦離閤器470
12.2.2牙嵌離閤器472
12.2.3超越離閤器475
12.2.4牙嵌式電磁離閤器478
12.2.5安全離閤器479
12.2.6ALY液壓安全離閤器481
第13章滾動軸承
13.1常用滾動軸承的類型、特點及應用483
13.1.1滾動軸承的類型483
13.1.2滾動軸承的代號484
13.1.3常用滾動軸承的類型選擇488
13.2滾動軸承的承載能力計算488
13.2.1基本概念488
13.2.2滾動軸承壽命計算489
13.3滾動軸承的組閤設計491
13.3.1軸承的安裝方式與支撐結構491
13.3.2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閤492
13.3.3滾動軸承的潤滑和密封494
13.4常用滾動軸承主要尺寸和性能495
13.4.1深溝球軸承495
13.4.2角接觸球軸承497
13.4.3圓柱滾子軸承499
13.4.4圓錐滾子軸承501
13.5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實例503
第14章滑動軸承
14.1常用數據504
14.1.1滑動軸承的類型和應用特點504
14.1.2一般設計資料504
14.2滑動軸承的設計506
14.2.1動壓潤滑徑嚮滑動軸承506
14.2.2混閤潤滑徑嚮滑動軸承計算實例507
14.2.3軸嚮推力滑動軸承508
14.3常用軸承材料及性能509
14.4滑動軸承座結構511
14.5潤滑方式和潤滑劑的選擇514
第15章彈簧
15.1常用彈簧的主要類型516
15.2普通圓柱螺鏇彈簧517
15.2.1圓柱螺鏇彈簧的基本參數517
15.2.2圓柱螺鏇彈簧的標準尺寸係列(摘自GB/T 1358—1993)519
15.2.3圓柱螺鏇彈簧的端部結構519
15.3常用彈簧材料522
15.3.1常用彈簧材料及其應用特點522
15.3.2常用彈簧鋼絲的力學性能523
15.3.3彈簧材料的許用應力525
15.3.4彈簧絲工作極限應力的選取原則526
15.4圓柱螺鏇壓縮(拉伸)彈簧的設計527
15.4.1幾何參數計算527
15.4.2強度計算527
15.4.3壓縮(拉伸)彈簧的剛度和變形計算528
15.4.4壓縮彈簧的穩定性校核528
15.4.5彈簧的強度校核529
15.4.6彈簧的振動校核530
15.5圓柱螺鏇扭轉彈簧的設計530
15.5.1扭轉彈簧的強度計算530
15.5.2扭轉彈簧的變形量與剛度計算530
15.5.3扭轉彈簧其他參數的確定531
第16章潤滑與密封
16.1潤滑劑532
16.1.1潤滑脂532
16.1.2潤滑油533
16.1.3固體潤滑劑537
16.1.4添加劑538
16.1.5潤滑劑的選用原則540
16.2潤滑方式及潤滑裝置540
16.2.1機械設備常見潤滑方式540
16.2.2常見潤滑裝置541
16.3密封544
16.3.1常用密封類型544
16.3.2常用密封材料545
16.3.3常用密封裝置546
第17章常用液壓元件
17.1基礎標準559
17.1.1液壓係統及常用元件的公稱壓力係列(GB/T 2346—2003)559
17.1.2液壓泵及液壓馬達公稱排量係列(GB/T 2347—1980)559
17.1.3液壓缸內徑及活塞外徑係列(GB/T 2348—1993)560
17.1.4液壓缸活塞行程係列(GB/T 2349—1980)560
17.1.5液壓元件的油口螺紋連接尺寸(GB/T 2878—2011)561
17.1.6液壓泵站油箱公稱容量係列(JB/T 7938—2010)561
17.1.7液壓係統用硬管外徑和軟管外徑(GB/T 2351—2005)561
17.1.8液壓閥油口、底闆、控製裝置和電磁鐵的標識(GB/T 17490—1998)561
17.2液壓傳動係統的形式與選用562
17.2.1液壓傳動係統的形式和設計步驟562
17.2.2液壓件的選擇563
17.3液壓泵和液壓馬達564
17.3.1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的類型564
17.3.2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的選用566
17.4液壓缸568
17.4.1液壓缸的分類568
17.4.2液壓缸的安裝方式570
17.4.3液壓缸的主要技術參數的計算570
17.4.4液壓缸的設計選用575
17.5控製閥576
第18章減速器
18.1常用減速器簡介581
18.1.1常用減速器的類型、特點及應用581
18.1.2常見的減速器結構582
18.2減速器設計指導586
18.2.1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586
18.2.2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590
18.2.3減速器裝配草圖的設計591
18.2.4減速器裝配圖的設計601
18.2.5零件工作圖的設計603
18.2.6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607
18.2.7減速器參考圖例607
18.3減速器設計參數618
18.3.1圓柱齒輪減速器的標準中心距618
18.3.2減速器主要零件的公差配閤619
18.3.3減速器的潤滑與密封619
18.3.4減速器附件624
第19章電動機
19.1電動機的分類及用途630
19.1.1電動機的分類630
19.1.2常用電動機的特點及用途632
19.2電動機的選擇635
19.2.1選擇電動機的基本原則和方法635
19.2.2電動機類型的選擇636
19.2.3電動機額定電壓的選擇636
19.2.4電動機額定轉速的選擇637
19.2.5電動機容量的選擇637
19.3常用電動機規格638
19.3.1Y係列(IP23)防護式籠型三相異步電動機638
19.3.2Y係列(IP44)封閉式籠型三相異步電動機641
19.3.3YR(IP23)係列防護式繞綫型三相異步電動機646
19.3.4YR(IP44)三相封閉式繞綫轉子異步電動機647
19.3.5YCJ係列齒輪減速異步電動機650
19.3.6YX係列高效三相異步電動機651
19.3.7YH係列高轉差率三相異步電動機652
19.3.8YEJ係列電磁製動三相異步電動機654
19.3.9電動機軸的中心高度655
19.3.10步進電動機655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版本的機械設計手冊,大多數手冊的內容涵蓋麵過寬、篇幅過多,使用不便。我們按照現代機械設計的體係和特點,深入設計院所、企業和學校,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邀請機械方麵的專傢、學者座談,多方麵收集國內外湧現齣來的新技術和新方法,並結閤多年來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實踐經驗,選擇實用性強、通用性好的內容,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機械設計人員的需要。
本書的特點是技術資料齊全,涵蓋常用的數學公式、力學公式、機械設計規範及現行標準,將機械設計方法與設計實例融為一體,資料翔實可靠,使用簡捷方便。
全書共分19章,主要內容包括:常用資料和力學公式、常用工程材料、設計常用標準和規範、零件結構設計工藝性、螺紋連接、鍵、花鍵、銷及過盈連接、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杆傳動、軸、聯軸器和離閤器、滾動軸承、滑動軸承、彈簧、潤滑與密封、常用液壓元件、減速器、電動機等。
本書由李連進主編,王東愛、硃殿華任副主編。全書共分19章,第1、4、17、19章由李連進編寫;第6~12章由王東愛編寫;第13~16章及第18章由硃殿華編寫;第5章、第3章的3.5~3.7節由代偉業編寫;第2章由喬誌霞編寫;第3章的3.1節由梁艷書編寫;第3章的3.2~3.4節由劉美華編寫。李連進負責全書的策劃、統稿、整理、補充及定稿。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瞭李中文,王明賢的幫助,參考瞭相關文獻資料,在此一並錶示謝意。
本書可供從事機械設計、製造、維修及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及銷售人員使用,也可作為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由於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機械設計基礎通論》 內容簡介: 《機械設計基礎通論》是一部麵嚮機械設計初學者和從業者的綜閤性參考書籍,旨在係統地梳理和講解機械設計領域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實用方法。本書不側重於某一特定行業的專業應用,而是著眼於機械設計通用性知識的傳授,為讀者構建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廣闊的實踐視野。 全書結構清晰,邏輯嚴謹,從最基礎的機械零件知識入手,逐步深入到復雜的機械係統設計。 第一部分:機械零件的通用原理與應用 本部分將詳細闡述機械設計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組成單元——機械零件。內容涵蓋: 常用材料及其選用: 深入介紹金屬材料(如各種鋼材、鑄鐵、鋁閤金、銅閤金等)和非金屬材料(如塑料、橡膠、陶瓷等)的基本性能、加工工藝特點及在不同工況下的選用原則。重點講解材料力學性能(強度、剛度、韌性、硬度、疲勞極限等)的含義及其與零件設計的關聯。 連接件設計: 詳細講解螺紋連接、鍵連接、銷連接、鉚接、焊接等常用連接方式的原理、結構形式、計算方法及應用注意事項。分析不同連接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在承受載荷、密封、抗振等方麵的不同錶現。 軸類零件設計: 探討軸的類型(實心軸、空心軸、階梯軸等)、材料選擇、強度設計(彎麯、扭轉、彎扭組閤)、剛度設計(臨界轉速)、軸的結構設計(截麵形狀、溝槽、軸肩等)以及軸承位的選擇與設計。 齒輪及傳動設計: 深入講解漸開綫直齒圓柱齒輪、斜齒圓柱齒輪、錐齒輪、蝸輪蝸杆等常用齒輪的幾何參數、嚙閤原理、強度計算(齒根彎麯強度、齒麵接觸強度)以及磨損和失效分析。同時,介紹齒輪傳動係統的設計要點,包括傳動比的選擇、模數選擇、齒數分配、潤滑與防護等。 軸承設計與選用: 詳細介紹滾動軸承(球軸承、滾子軸承、調心軸承等)和滑動軸承(軸瓦、軸套等)的類型、結構、工作原理、選用準則(當量動載荷、壽命計算)、安裝與潤滑。強調軸承在承受徑嚮載荷、軸嚮載荷以及兩者組閤載荷時的選擇差異。 彈簧設計: 講解螺鏇壓縮彈簧、螺鏇拉伸彈簧、闆彈簧、扭轉彈簧等常用彈簧的結構形式、材料選擇、剛度計算、疲勞強度計算以及應力分析。 其他常用零件: 觸及麯柄滑塊機構、連杆、凸輪、密封件、聯軸器等常用零件的設計要點,介紹其基本功能、結構特點及設計注意事項。 第二部分:機械係統的運動與動力學分析 本部分將引導讀者理解機械係統的運動規律和受力情況,為後續的係統集成和優化打下基礎。內容包括: 機構學基礎: 介紹機構的定義、組成要素、自由度計算、運動鏈、平麵機構(鉸鏈四杆機構、從動機構等)的類型、特點與應用。講解機構的運動分析(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動力學分析(力、力矩、慣性力)的基本方法。 潤滑與密封: 深入探討液體潤滑的基本原理(流體潤滑、混閤潤滑、邊界潤滑)、潤滑劑的選擇(粘度、性能)、潤滑方式(油浴、滴油、壓注等)以及潤滑係統的設計。詳解各種密封結構(唇形密封、O形圈、迷宮密封、油封等)的原理、適用範圍和選擇依據,以及密封失效的常見原因。 振動與噪聲控製: 介紹機械係統振動的基本概念(固有頻率、阻尼、共振)、振動傳遞與隔離的原理。講解産生機械噪聲的原因,以及通過結構優化、材料選擇、阻尼處理等方法進行噪聲控製的策略。 第三部分:機械係統設計方法與流程 本部分將著重介紹係統性的機械設計思路和方法,幫助讀者掌握從需求到實現的完整過程。內容涉及: 設計流程與方法論: 概述機械産品開發的通用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設計、方案選擇、詳細設計、製造與裝配、試驗驗證等環節。介紹創新設計方法(如TRIZ理論)、優化設計方法(如參數優化、拓撲優化)以及仿生學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 強度與剛度校核: 詳細介紹機械零件和結構的強度校核方法(如應力分析、許用應力法、安全係數法)和剛度校核方法(如變形量計算、臨界失穩分析)。強調在實際設計中,需要綜閤考慮靜強度、疲勞強度、剛度、磨損、熱效應等多種因素。 可靠性與壽命設計: 探討機械産品可靠性設計的基本概念(故障模式、失效率、平均無故障時間)、可靠性指標的確定與設計方法。介紹基於壽命的設計方法,包括疲勞壽命預測、磨損壽命預測等。 標準化與模塊化設計: 強調標準件在機械設計中的重要性,介紹國傢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的應用。講解模塊化設計理念,及其在提高設計效率、降低生産成本、方便維護升級方麵的優勢。 現代設計工具應用: 簡要介紹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工程(CAE)和計算機輔助製造(CAM)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包括三維建模、有限元分析(FEA)、計算流體力學(CFD)等,以及它們如何提高設計精度和效率。 《機械設計基礎通論》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輔以大量典型算例和工程實例,旨在幫助讀者快速掌握機械設計的核心技能,提升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本書適用於高等院校機械類專業的學生,也適閤機械工程師、技術人員以及對機械設計感興趣的愛好者閱讀。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從事自動化設備設計多年的技術人員,工作中常常需要參考各種設計手冊和標準。《簡明機械設計手冊》這個名字,暗示著它能夠將繁雜的設計信息進行提煉和歸納,提供一份精煉、高效的設計指南。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機械設計過程中常用的工程標準和規範的解讀,比如國傢標準(GB)、行業標準,以及國際標準等。我希望它能夠清晰地列齣常用零件(如軸、齒輪、軸承、聯軸器)的設計參數、選擇方法以及其對應的標準係列。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配閤、公差和形位公差的設計指南,這對於保證零件的互換性和裝配精度至關重要。我同樣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常用材料牌號、力學性能、以及熱處理工藝的參考數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快速找到所需的設計參數和參考信息,從而節省大量查閱資料的時間,提高設計效率。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關於常用設計軟件(如SolidWorks, Pro/E)在標準件應用方麵的技巧,那將更具實際意義。

評分

作為一名機械産品的質量工程師,我深知設計環節對産品質量的重要性。《簡明機械設計手冊》這個名字,讓我看到瞭一個係統、全麵的設計參考體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重點關注機械設計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我希望它能夠詳細闡述各種失效模式的産生機理,比如疲勞、磨損、腐蝕、斷裂等,並提供相應的分析方法和設計對策。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應力集中、應力腐蝕開裂、以及疲勞壽命預測等方麵的詳細內容。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可靠性設計和風險評估的指導,幫助我們從源頭上杜絕潛在的設計缺陷。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材料選擇在可靠性設計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據具體的使用環境和載荷條件進行閤理的材料選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質量管理體係與機械設計相結閤的思路,例如如何在設計過程中融入APQP、FMEA等質量工具。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故障診斷和失效分析的案例,那對我更好地理解設計意圖、分析失效原因將非常有幫助。

評分

我是一名資深的機械工程師,經曆過無數次的設計挑戰,但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體係中還有一些空白。《簡明機械設計手冊》這個名字,讓我聯想到一本能夠填補這些空白、並且內容精煉的參考書。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機械設計中的一些關鍵理論,例如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斷裂力學、以及可靠性工程等,並且能夠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設計理念。我希望它能夠覆蓋機械設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復雜工況和失效模式,並給齣相應的預防和應對措施。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強度設計和剛度設計的最新方法,以及如何進行優化設計以實現輕量化和高效率。我同樣看重書中關於各種傳動機構(如齒輪傳動、帶傳動、鏈傳動)和連接件(如螺紋連接、焊接連接、鉚接連接)的詳細設計指南,以及其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型依據。我尤其希望這本書能夠包含一些關於現代製造技術對設計影響的內容,比如增材製造(3D打印)、精密加工等,以及如何在新技術的指導下進行創新設計。如果書中還能涉及一些關於仿真分析工具的介紹和應用案例,那將極大地提升它的實用價值。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簡明機械設計手冊》,光聽名字我就覺得它一定是我一直苦苦尋找的那本寶藏!我一直以來都對機械設計充滿瞭濃厚的興趣,但又苦於沒有係統性的指導,很多時候都是靠著零散的知識和經驗摸索,效率非常低,而且常常會因為一些基礎知識的欠缺而走彎路。市麵上也有一些機械設計的書籍,但要麼過於理論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過於偏重某個特定領域,無法提供一個全麵的視角。我的願望是能有一本既能講解清楚基本原理,又能指導實際操作的書籍,能夠幫助我快速入門,並且在遇到實際問題時能夠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想象一下,如果這本書能夠囊括機械設計中那些最核心、最常用的概念,比如材料選擇、強度計算、結構優化、以及各種典型零件(軸、聯軸器、齒輪、軸承等等)的設計方法,並且用清晰易懂的語言進行闡述,那我簡直太幸運瞭!我特彆希望它能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輔以大量的圖示和案例分析,這樣我纔能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抽象的公式和概念。如果這本書還能涉及一些現代機械設計中越來越重要的內容,比如CAD/CAM/CAE的應用、可靠性設計、甚至是可持續性設計理念,那它就真的能稱得上是一本“簡明”又“全麵”的“手冊”瞭。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在我進行機械設計項目時,能夠隨時翻閱,從中找到靈感和答案。我尤其希望它能夠針對初學者或者經驗不足的設計師,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幫助我們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提高設計效率和質量。

評分

我是一名對機械製造充滿好奇心的普通用戶,常常會購買一些機械相關的書籍來豐富自己的知識。《簡明機械設計手冊》這個名字,讓我感覺它能夠提供一個通俗易懂的入門途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最簡單、最直觀的方式,解釋機械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機械設備是如何設計齣來的。我希望它能夠從最基礎的機械元件開始,比如杠杆、滑輪、齒輪等,講解它們的原理和應用。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大量的彩色插圖和照片,展示各種機械零件的形態和結構。我特彆希望它能夠介紹一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機械,比如汽車、自行車、傢用電器等,並對其關鍵部件的設計原理進行簡要的說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我對機械設計的興趣,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身邊的機械世界。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機械設計發展曆史的介紹,以及一些著名的機械發明故事,那將使它更加有趣。

評分

我是一個機械設計愛好者,雖然沒有接受過係統的科班訓練,但憑藉著一股熱情,我一直在自學相關的知識。《簡明機械設計手冊》這個名字,給我一種“親民”的感覺,我希望它能夠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機械設計中那些看似高深的知識講解清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機械零件開始,比如螺釘、螺母、墊圈等,介紹它們的規格、用途以及簡單的選配原則。然後逐步深入到一些更復雜的零件,比如軸、齒輪、軸承等,並提供一些簡單的設計方法和計算公式。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包含大量的插圖,幫助我理解零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閱讀機械圖紙的指導,以及一些常用的製圖規範,那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幫助。我特彆希望能看到一些簡單的機械裝置的設計實例,讓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製作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手中的“萬能鑰匙”,幫助我打開機械設計的大門。

評分

作為一名對機械工程有著濃厚興趣的在讀學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鞏固課堂知識、拓展課外視野的輔助讀物。《簡明機械設計手冊》聽起來就像一本能夠概括機械設計核心內容的“百科全書”,我希望它能成為我學習路上的得力助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清晰地梳理機械設計的基本流程,從需求分析、概念設計、方案選擇,到詳細設計、仿真分析、以及最終的製造和測試。我希望它能對機械設計中常用的各種分析方法,比如強度分析、剛度分析、振動分析等,進行詳細的闡述,並提供相應的計算公式和圖錶。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典型機械零件的設計方法,例如軸、齒輪、聯軸器、離閤器、製動器、軸承等,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設計步驟、設計準則,以及相關的標準規範。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包含一些現代機械設計技術的介紹,比如有限元分析(FEA)、計算流體動力學(CFD)的應用,以及參數化設計和數字化製造等。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具有代錶性的機械係統設計案例,並對其設計過程進行詳細的解讀,那就太棒瞭。

評分

作為一名在機械行業摸爬滾打瞭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設計參考書。《簡明機械設計手冊》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吸引力,我希望它能像一本“武功秘籍”一樣,將那些深奧的機械設計知識融會貫通,並且以一種易於理解和應用的方式呈現齣來。我最看重的是書中的實用性和權威性,它是否能夠涵蓋機械設計過程中最常見、最關鍵的環節,比如承載能力分析、應力應變計算、配閤公差的選擇、以及各種標準件的應用指南。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詳細的計算公式和圖錶,並且給齣明確的設計步驟和流程,這樣我在麵對復雜的設計任務時,纔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另外,我非常關注書中的材料選擇和熱處理部分,這直接關係到産品的性能和壽命,希望它能夠對各種常用材料的特性、優缺點以及適用範圍進行深入的介紹,並給齣相關的選擇建議。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針對當前機械設計領域的一些熱點問題,例如輕量化設計、節能降耗、以及數字化設計方法等,提供一些前沿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如果它還能包含一些典型機械係統的設計實例,並且對其設計思路和關鍵環節進行剖析,那對我們這些一綫設計人員來說,將是無價的財富。

評分

我是一個機械設計領域的“小白”,對很多概念都還處於懵懂階段。當我看到《簡明機械設計手冊》這個名字時,內心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耐心地引導我一步步走入機械設計的世界。我特彆希望它能從最基礎的機械原理開始講起,比如力的傳遞、運動的轉換,然後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概念,比如應力、應變、疲勞、蠕變等。我希望能看到大量的圖解和示意圖,幫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物理現象和設計思路。而且,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介紹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機械零件的設計,比如螺紋、鍵、銷、花鍵、齒輪、軸承等,並詳細講解它們的工作原理、設計步驟和注意事項。我非常渴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設計案例,讓我能夠看到理論是如何應用於實踐的。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材料性能的介紹,以及如何根據受力情況和使用環境選擇閤適的材料,那我真的會覺得這本書非常實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機械設計知識體係,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去麵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

評分

我是一名機械工程專業的教師,在課堂上常常需要為學生講解機械設計的原理和方法。《簡明機械設計手冊》這個名字,讓我看到瞭一個能夠作為教學輔助的優秀資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清晰的邏輯、嚴謹的論述,係統地介紹機械設計的基礎理論和核心概念。我期待它能夠從靜力學、動力學、材料力學等基礎學科齣發,逐步過渡到機械零件的設計,再到機械係統的集成設計。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大量的概念圖、原理圖,以及數學模型,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工程問題。我同樣看重書中關於機械設計方法的介紹,例如經驗設計法、分析設計法、優化設計法等,以及它們在不同情況下的適用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學生提供一些具有啓發性的設計思路和創新方法,鼓勵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和實踐。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機械設計倫理和職業道德的討論,以及一些未來機械設計發展趨勢的展望,那將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閤素質。

評分

東西挺好的,比商場優惠不少

評分

很實用!

評分

快遞很給力,物品包裝完好!

評分

很實用的一本手冊,基本上內容都有,很適閤設計人員的工具書。

評分

還不錯,質量很好,快遞很快

評分

可以

評分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評分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評分

很實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