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风靡美国大学校园,人类学入门力荐。大家手笔,循循善诱,深入浅出。
内容简介
今日中国正行驶在文化变迁的高速路上,人类学这门年轻而富朝气的学科正可提供宝贵的参照。它教会我们以宽容的心态,理解他人的观念与文化实践,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焕发更明亮的光彩。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这本独具特色、富有启发性的人类学导论,遵循以问题为基础的独特指导原则,每章都围绕一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用相关田野故事揭示身处田野的人类学家将会遇到的潜在问题、挑战和后果。透过亲身田野经历,与其才华横溢的个人教学风格,作者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学家所面对的核心概念与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人类学研究人类行为和观念的方法,并有机会在读过本书后,在本文化和异文化的生活中,继续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简介
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 Omohundro,1946— ),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人类学系杰出教学教授。他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7年,先后荣获杰出教学校长奖、荣誉教授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族群关系、社会网络、灾难影响、环境人类学。
目录
目?录
一个愿望和一个梦想
前 言
如何使用本书 | 人类学的问题 |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 | 概念性问题 |
第二章 如何了解文化? | 自然性问题 |
第三章 这种实践或观念的背景是什么? | 整体性问题 |
第四章 其他社会也这么做吗? | 比较性问题 |
第五章 这些实践与观念在过去是什么样的? | 时间性问题 |
第六章 人类生物性、文化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 生物– 文化性问题 |
第七章 什么是群体与关系? | 社会– 结构性问题 |
第八章 这意味着什么? | 阐释性问题 |
第九章 我的观点是什么? | 反身性问题 |
第十章 我在下判断吗? | 相对性问题 |
第十一章 人们怎么说? | 对话性问题 |
结语 合而为一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一派胡言(一)
帕德?辛唐的房子坐落在海岸附近,靠近大溪镇聚落的中心,这两点表明他的父母乃是这片纽芬兰北部海湾的拓荒先驱之一。前门边上就是这家人的临水泊位。6 月渔季刚刚结束,渔网就叠放在木桩上。铺在地板上晾干的腌鳕鱼,拼成了一幅银色的马赛克画。从泊位回头,我们踏上了帕德的“舰桥”(门廊),径直走进了他家厨房。
帕德坐在厨房的桌边,一边抽着烟,一边呷着一杯啤酒。他的妻子薇拉正忙着收拾厨房,我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访问一下这位园圃种植者。他的儿媳和孙子也在屋里,坐在屋角听我们说话。我知道小镇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我和苏珊今年夏天回来“转‘那么一圈’”,但我仍得从头自我介绍一番。
“我是约翰,她是苏珊,我们来大溪镇是想了解一下这里的历史和园圃种植情况。”我望着薇拉说。“你们有一块土豆田,对吧?”我心里酝酿的问题是:她收了多少袋土豆、她有没有用鱼来肥田,等等。
“我们确实有块田,对吧?”帕德答道。我不情愿地转向帕德。看来在转入园圃的话题之前,我还要先和他唠上一会儿嗑。
“有的,老伴,”薇拉应道。她继续在桌台边来来回回,把洗好的碗碟放好。“这块园子不错”,她低眉顺眼地看着我们,口气却颇为自豪。整个谈话过程中,她都挂着一丝让我无法读懂的微笑。她自己意识到了吗? 她是对帕德对待我们的生硬态度感到尴尬? 还是觉得有趣?
“你们的园子在哪块?”我径直问薇拉。薇拉却只是微微一笑。帕德又在一旁接过了话茬儿:
“你们是哪旮瘩的?”[翻译过来就是:“你们老家是哪儿的?”]
“我们打纽约来…… 但不是你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个。我们住在纽约北面靠近加拿大边境的一个小村庄。”[翻译过来就是:“我和你一样是个乡下人。”]
“你写这本书能赚多少钱?”
“不好意思,没听明白?”
“我说:你研究这些,问这些问题,写一本关于我们的书,能赚多少钱?”
“嗯,没多少。你知道,我是个老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写书。”接着,我就阖盘托出,“我觉得可能也就几百美元。”
“我大概也能写一本书讲讲我们这些大溪镇上的人,赚上几个子儿。”
“嗯,帕德…… 薇拉…… 我看你们这会儿挺忙,那就改日再谈吧。”薇拉仍没搭话。我们临出门时,就听帕德在我们身后说道:
“鸭湾的莱昂纳德写过我们这儿的生活。我都看了,里面纯属一派胡言。”
一派胡言(二)
我与薇拉和帕德的遭遇,是我们在纽芬兰北部农村停留途中不太寻常的一次,当时镇上的大多数人都乐于与我们交谈。那些非常害羞或无意交谈的人们则会选择主动避开我们。帕德的直来直去是他在社区中为人处世的“风格”。他的儿子(即第十章里的海豹猎人)和他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过,我一点都不怀疑帕德的问题是大溪镇上很多人都想询问我们的:我们到底是谁? 我们为什么会跑到这里来?与帕德一样,他们同样觉得我们是从纽约或多伦多这些大城市来的有钱人,自己过来看一眼这些“纽芬兰犬”的生活,并从这些访问中获得一些个人收入。
好吧—— 不错,我是住在一个郊外村镇,这点我已跟帕德明说过,但我通过工作和旅行又与城市文化发生了必然联系。我走进薇拉的厨房时,我热衷于探究一个关于纽芬兰人自给自足程度的有趣问题,并想让我的人类学同行在研讨会上对此发现拍案称奇。可以注意到,我的热望全扑在从薇拉那里获取信息上。我没顾上先花点时间和这家人建立关系。经过数周与人们在厨房谈天、聊渔、聊冰球决赛,我已经没有耐心继续进行“数据采集”了。帕德不愿让我得逞。他阻止了薇拉,而害羞的薇拉也是从小便被教育成要对老师和传教士恭恭敬敬的那代人之一。帕德的怀疑逼着我为自己辩解,我到底有没有利用他和他的街坊们为我的升迁铺路。他也不相信作者在书中讲述的真相。鸭湾的莱昂纳德以该地区为背景,写了他的自传和两本基于真实故事的冒险作品。这些作品在纽芬兰北方人中颇有拥趸和赞誉,但也常受诟病,称其有所失实。
帕德关心的“胡言”,与许多人类学家和研究文化人类学的人们的批评别无二致。批评在于,经过与土著的累月对话,文化人类学家却用他/ 她自己的语言写出了一篇报告。土著的声音消失了,也就是说,人类学家从那些对话中攫取了事实。作者相信表述了事实,但实际上却只是部分事实:一个人不全面的理解,受到个人及其理论视角的局限。从纽芬兰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严重缺陷。他们对事实异常谨慎,任何缺斤短两都是“一派胡言”。
不过,那时的我对此并未一目了然。我对帕德阻碍我询问园圃问题报道人一事,几乎是恼羞成怒。我在接下来的整个夏天都没和他说一句话,但在薇拉去屋外摊晒腌鱼时还是会和她聊上一会儿。我对那场对话一直念念不忘(也可以说是耿耿于怀,我将它记在了我的田野笔记中),不过随着恼火渐息,我逐渐意识到,我的无名业火,是因为一种“那个纽约来的家伙正在写一本关于我们这儿的书,谁知道那里面都会写些什么”的感觉。结果是让我加倍努力赢得报道人的信任,更多地与我的关键报道人一同检验我的观点、假设和阐释。在我与帕德之间对话十年之后,该书出版,我在到访过的社区中分送了一些,也售出了一些。我向招待过我的人们询问阅后反馈。书里是不是一派胡言?幸运的是,据悉书中内容还得到了一些好评,该书成为当年家庭成员与“外迁”友人之间流行的圣诞礼物。不过,该书并未记入帕德与我的谈话。那是我研究中不堪的一面,我更愿只展现出我后来睿智的阐释。
事实上,帕德与我的对话所揭示的,远不止我的毛糙和他的疑心。多年来,纽芬兰人都是笑话中所调侃的思维单一的乡下人。他们很不愿被写成那样。不过,在苏珊与我坐在人们厨房里的那些年,纽芬兰正在经历一场乡村文化复兴,而这些北岛人便是这场复兴当仁不让的旗帜。在他们扬起的“乡村”族群认同大旗上,融入了一些在外来者眼中有些奇怪的方式和观念。“回到岛上”成为一种光荣。在接受救济和失业的年头,收获自己的土豆成为努力工作、自给自足的“纽芬兰犬”的标志。帕德身为一个自尊有节的人,不希望某些外来者误读这一点。他希望发出他自己的声音。然而,在我意识到能把声音还给他之前,他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前言/序言
前言
一个愿望和一个梦想
好几年前,我刚开始从事人类学作品翻译工作时,曾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我想以一本导论教材作为我结束翻译经历的标志。因为在我最初迈入人类学知识森林的时候,跨专业的背景让我天然有一种“知不足而后勇”的动力,为了弥补不足,多多涉猎各类导论教材是我自学时颇下了一番工夫的“捷径”。虽然我们往往是因对经济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发展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等某一分支的兴趣而步入人类学知识的森林,但要在这片林中走得更远,在树影幢幢中找到那条通向光明、豁达的“林中路”,就需要我们从对一株植物的喜爱,转化为对整片森林的热爱。
而一本出色的导论教材,正是这样一张人类学“知识森林”的GPS 地图:让我们知道前人奠基的知识探险之旅已为我们扫清了哪些障碍,哪里已辟为通途,哪些区域尚未探知,前辈们在哪些地方曾陷入激烈争论(甚至徘徊不进),之后提出了哪些富有启迪的建议,决定向哪些未知方向尝试探索。一本出色的导论教材能让初学者在最短的时间里(不带偏颇地)建立起对学科的全面认识,当然,如果能相继阅读几本教材会更有收获,因为编者不同,所编教材本身也会各有侧重,回到森林地图的比喻中来,不同版本的地图还能相互矫正误差,修正对现有知识体系的认识。
因此,当我经过十年,渐渐在这片森林中找到自己的路径时,便想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回顾自己在这人类学知识密林中的探索之旅,并将此作为回馈给我所热爱的学科的一件礼物:翻译一本出色的导论教材,为更多后来者打开通往人类学花园的路径。
* * *
本书作者奥莫亨德罗教授的简历可见封面前勒口作者简介,兹不赘述,但他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7 年的经历却足以令人欣羡。他在书中便用自己37 年来教授人类学导论课程的点滴心得,向我们传递了对学术、对教学的不倦热情。
作者在书中透露,他年轻时曾在台湾和香港求学,而后最初的田野调查又选择了在菲律宾研究当地华人,不知是否长期濡染华人文化的结果,作者采用了一种其他导论教材罕见的写作模式:一种极似中国明清拟话本小说“入诗、入论、正话、结论、结诗”的结构。借助这种仿佛源自佛经变文故事的写作方式,他将融合个人体验的反身性民族志与教材内容巧妙结合,从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引出章节主题,就像拟话本小说,先用一个浓缩了该章主题的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点出主人公将在“正话”部分经历的冒险,并在阅读“正话”的同时与“入论”中的小故事相互印证,进而自然地归纳出“结论”所要呈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
借助这种独特的章节结构,他将个人体验与导论内容相互融合;配合每章主题,这本人类学教材便成了一部浓缩版的反身民族志,折射出作者三十多年黾勉不倦的人类学之旅。而这些源自作者本身的个人体验,也在与读者分享经验的同时,把人类学知识融入读者自身的生命历程——我有没有与外国(其他族群)同学交往过?我有没有前往异文化旅行、学习交流、生活的经历?我有没有参加过环保募捐?有没有参与过仪式?有没有笃信某些影响运气的观念和行为?有没有对某些文化方式产生不适和排斥?通过这一方式,显然扩宽了导论教材向读者传递知识的途径。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同样引人注目,只要浏览一下目录就会明白,本书与以往所有人类学导论教材的结构都有所不同(分类体系不同),尤其是与他的老师康拉德?科塔克教授编写的众多教材相比。从认知角度而言,分类体系代表对事物的基本认识。让我们再次借助那个森林比喻,以往教材中围绕亲属制度、政治组织、社会结构、生计类型、交换方式等关键概念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好比是给森林中的每棵树木贴上标签、铭牌,让我们知道人类学知识森林的基本组成,但即使认识了森林中的全部树木,我们还是可能会在林中迷路,无法展开自己的知识探险。
因此,虽然熟读科塔克教授等前辈学者编写的教材,或是将人类学理论史烂熟于心,我们还是无法将这些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人文现象一一对应起来。一言以蔽之,身为人类世界的观察者,尽管都源自启蒙时代的博物学家,但我们不是按图索骥的动物、植物、昆虫、微生物观察者,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而且日新月异、不断变迁的研究对象(事实上,其他物种也在经历变化)。所以,一本出色导论教材的目标,也就莫过于本书作者在开篇“授人以渔”中提到的“我坚信,学习文化人类学能让所有学生洞悉、探索我们千差万别的世界”,与其牢记林中每株植物的名称,不如从更大的生态角度去了解林中树木分布的基本规律,“让学生掌握人类学研究人类行为和观念的方法,让他们在学完这门课程后继续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本书的基本结构就反映了作者的这一思路,全书按照人类学家认识文化、理解文化、阐释文化的基本步骤分成11 个问题依次排列,逐层递进,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嵌入我们认识文化的过程中,避免了专注独木忘乎森林的困境。这也是作者所提到的“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的方式。有关这11 个问题所分别针对的探索文化过程的基本思路,作者在“如何使用本书”中已经介绍得非常清晰,此处无需冗语。
本书在传授“人类学家思考方式”的同时,也对国内人类学界颇为关注的“家乡民族志”之利弊、“文化相对主义”的不同层次、田野工作的基本伦理、普世价值是否存在、如何在共时社会结构中加入历时性视角等问题给予了真诚、坦率的回应。这些对当下人类学问题的智慧解答,如宝石闪烁,散落林间,把探寻的喜悦留给每位读者。
* * *
今日中国正行驶在文化变迁的高速路上,跨国际、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正随着全球化而日益频繁,当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联系越发紧密时,因文化差异而造成误解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最能帮助解决当代中国发展困境的,正是这门并不古老但却志向远大的学科。如果能够以宽容的心态,更多理解他人的观念与文化实践,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将发出更明亮的光彩,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人类学将会大有作为。
许多年来,我一直怀有一个梦想,借用一位人类学同行的话说,“‘人类学导论’应该被列入大学的全校必修课里”,让每个年青一代的学子,都有机会学习认识、理解、悦纳异文化的基本方式,发现本文化中富有时代意义的文化内涵,成为本书中提到的“改革者、批评家、科学家、人文主义者和世界主义者”。而将奥莫亨德罗教授的这本著作,以流畅、通达的中文版本与诸位读者分享,或许正是我们为实现这个仍需努力的梦想所作出的点滴而不懈的贡献吧。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