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地介绍、破解青春期的密码,告诉家长如何引导青春期的孩子,老师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学生,孩子如何排解青春期的烦恼,社会如何包容青春期的问题。
GSG为英文“Guided by educators self groeth”的缩写,意思为引导被教育者自我成长。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刘正荣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在结合我国青少年成长实情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优选社会学的方法,运用管理学的手段,提出了引导被教育者自我成长的青春期整体教育方案。GSG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学生、家长和培训者(教师)的包括生理、心理、智力、家庭和社会五个部分的青春期教育,帮助被教育者以行动内化理念,其目的是帮助家长和教师了解并掌握家庭教育的正确策略和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的有效方法,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青春期知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源头上解决未来婚姻家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书全面地介绍如何破解青春期密码,系统地介绍了青春期教育在生理教育、心理教育、智力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五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科学原理和具体策略,分别制定了在开展青春期教育中的教师行为清单和家长行为清单,并介绍了300个左右的实际案例,为全国的家长和中小学教师开展青春期教育提供了词典式的工具书读本。
本书强调孩子、家长、教师一起阅读,共同了解青春期的知识,共同理解青春期的现象,一起在陪伴中度过青春期的美好岁月,是一本适合孩子、家长、中小学教师一起阅读的青春期教育工具书。
刘正荣,四川通江县人,教授。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院长。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一线师资研究院院长,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秘书长,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教育行政管理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等多项职务。主持课题《中国校长行为研究》,参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研训一体教师成长模式研究》,主持中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中小学整体课堂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整体课堂管理教师手册》《一线班主任工作法》《中小学班级管理:从技巧到技术》《整体课堂管理:理论与实务》《青春期教育读本》等二十余部。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成长研究和青少年青春期教育研究,创办的“一线教育教育家”讲坛为国内目前专门为一线教师提供成长平台的学术讲坛,每年有两万多名一线中小学教师参与讲坛交流、学习。
我是在一个非常需要指引的时期接触到这本书的,它的内容结构简直是量身定做。作者显然对青少年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书中对于情绪管理的那几个章节,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它没有提供那些空洞的“积极思考”口号,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比如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触发点,以及在感到不知所措时,如何运用一些小技巧来平复内心的波澜。我尝试书里提到的一个“情绪暂停法”,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它帮我在冲动反应之前,争取到了宝贵的思考时间。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没有把青春期的挑战仅仅归咎于个体,而是将个体置于家庭、学校和社交环境的整体网络中去考察,这使得我们理解问题时更加立体和全面,不再容易陷入自我苛责的怪圈。它强调的是建立健康的连接,而不是追求完美的表现。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未来趋势的预见性和对“数字原生代”的深刻理解。作者没有对现代科技和社交媒体持一种恐慌或排斥的态度,而是将其视为青春期环境的一部分,并教会我们如何去驾驭它。书中关于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的讨论非常及时且到位,它提供了一套在信息洪流中保持专注和批判性思维的实用工具箱。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数字排毒”和重置。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屏幕互动的方式,并意识到真正的连接是无法被算法替代的。这本书的格局很大,它将青春期看作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准备阶段,帮助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烦恼,更要为即将到来的成人世界做好全方位的心理和技能储备。它是一份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充满了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摒弃了那种教科书式的刻板和说教腔调,读起来更像是在和一位既博学又幽默的导师聊天。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代际沟通障碍时的那种细腻和耐心。很多关于亲子矛盾的描述,精准到让我忍不住拍案叫绝,仿佛作者就坐在我身边,亲眼目睹了我家发生过的一切。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处理得非常巧妙,它们既有足够的代表性,又避免了将任何人标签化。通过这些故事,我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出发点往往是爱,即使表达方式不尽如人意。这种理解的建立,极大地缓解了我内心的抵触情绪,让我开始学着用更温和、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对于那些正处于“叛逆期”边缘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不失尊严的沟通桥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有活力,色彩搭配明快,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个既充满好奇又有些迷茫的青春期。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书名中“密码”这个词吸引住了,感觉里面一定藏着解锁成长奥秘的钥匙。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适,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让人很想一口气读完。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运用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和人际关系模型。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敏感话题时的那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既不回避现实的复杂性,又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引导力量。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作者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用一种非常接地气、不居高临下的方式,把那些原本让人感到棘手的青春期困惑摊开来,让我们能更坦然地去面对。这种真诚感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它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场自我对话,而不是单向的灌输。
评分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那种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切实指导实践的书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整体教育”框架。它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的提升或者行为的矫正,而是将身心健康、社交智能和未来规划融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书中对于“自我价值感”的剖析尤其深刻,它引导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由外界的评价(比如成绩单或者朋友的数量)来定义,而应该源于内心的稳定和清晰的自我认知。这对于构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至关重要。我已经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开始融入书中提到的“赋权式引导”技巧,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这种从“告知”到“启发”的转变,虽然需要时间,但效果是持久和根本性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